⑴ 高職高專金融學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高職高專金融學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論文關鍵詞]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學教學模式創新
[論文摘要] 金融學是高職高專院校財經類專業的重要課程,根據高職高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本文將從對金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分析入手,深入探討當前金融人才培養方式存在的現狀與問題,探究金融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提出新形勢下實現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相關措施。
自我院成立以來,已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性教學環節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效果顯著。但是,要改變專科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劣勢,提高我校學生的就業率,樹立良好的形象,還必須在專業教學模式上另闢蹊徑,建立適合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培養出更具有實踐操作能力、更能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一、改革教學的組織形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一)構建合理的教學內容體系
教學內容建設方面,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堅持“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原則,從學生未來就業的崗位職業能力需要出發,選擇並設計課程教學內容。依據我院學科專業的實際情況,堅持以應用能力為主線,突出產學研結合的特色,優化理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針對性、實用性,重在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二)在教學活動改革方面,構建完整的金融學實驗教學體系
從硬體、軟體和實驗教學活動等方面改革實驗教學,構建完整的金融學實驗教學體系。從理念、教學觀念、教學體系等方面對傳統金融學科本科實驗教學進行改革。為原來分散的依附於金融學理論的課程設計形式多樣的實驗,形成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包括驗證性實驗教學、綜合性實驗教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等多種形式,建立具有多樣性、直觀性、動態性、模擬性、互動性、系統性等特點的教學模式,側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老師的和參與下,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將課堂的講授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
(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建設
實踐教學是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教學過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與理論教學相互配合、相互依託,是教學中不可缺少重要環節。開展實踐教學是金融學科的本質要求,因為金融學科理論是在實踐中產生的科學,該課程政策性、實務性強的特點,決定只有通過實踐,金融學科理論才能融入學生的思想。為了突出培養學生處理金融業務、分析金融市場及政策、目標的培養,《金融學》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由四部分構成:
1.案例、模擬教學:針對某一章節內容的某一知識點,讓學生以“交易員、理財規劃師”的身份參與學習與訓練,獨自策劃交易,進行金融方面的活動等,讓學生在“訓練”中學習,在“情景”中增長才乾和積累經驗,有效地將知識轉變為專業性的技能技巧,提高其解決和處理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2.綜合實訓教學:按照各章節內容的不同需要設計相應的技能訓練項目。在本課程教學中增設“綜合技能訓練”內容,並在有關班級開展實施。在教學實施中以各章節的主要知識點為線索,將課程核心知識高度濃縮、有機串聯,組成系統的“知識鏈”。同時,將實際工作中涉及的有關業務知識納入其中,還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3.專題講座及暑期社會實踐及:聘請校外專家、學者舉行報告會、或專題講座,介紹金融市場及其業務發展實際情況。利用假期時間,通過社會調查了解金融實際問題,即開闊了學生視野,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讓學生在社會里接受鍛煉,實現從學校到社會“零距離”的教學目標。
4.指導畢業生及論文設計:對學生畢業實習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確立論文選題、提出目的與要求,提供相關參考書目和資料,對論文進行修改等工作。
多種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給予學生更大的主動性、靈活性,增加了學生學習《金融學》課程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自學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對金融理論與實務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加強,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實踐驗證,成為“能力培養”和“創新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
二、加強配套教材建設,著手教學參考(輔導)資料的建設和題庫建設,以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在教材的選用和建設中,堅持“選用優秀教材為主、自編教材為輔”的原則,通過自編教材和引進國內外優秀教材來充實、完善教學內容。按照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及教學要求,我們優先選用獲省、部級以上獎的優秀教材、新世紀高職高專實用規劃教材、同行公認的優秀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藉助精品課程申報和教改立項的機會,不斷完善教學參考(輔導)資料和題庫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同時,結合我院辦學特色,聯系學生實際,編寫出版自編教材。自編教材定位明確,突出實用性、應用性、新穎性,以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主旨,使教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應用性。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以理論難度適中、體系健全為原則,不僅要包含理論的起源、演變,還論述理論的經濟含義及現實應用;習題要做到難度適中、典型性強、靈活多變,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消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擴散思維能力。內容新穎,重點突出。以生動的案例為引子,以問題為導向,以熱點為話題,以前沿理論為切口,並充實豐富的信息資源,以賦予單調的理論以生動的活力。
三、改進教學手段,採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拓寬學生知識面
在教學方法的革新上,我們根據課程內容和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採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於實踐,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採用了以下多種教學方法:
1.多層次教學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知識體系的構架兩方面。在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我們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從知識掌握到能力培養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首先強調課堂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將基本原理和方法講明講透,但更強調實踐能力的重要,將實踐能力培養劃分為實驗設計、案例分析、企業調研三個層次進行培養。這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到達系統性和完整性的最佳結合,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問題引導法與案例結合法
問題引導法,即以問題為引線,圍繞問題探討知識點,通過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步步為營,從而有效解決教學難點,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理論的理解,並且,增強了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際的應用能力。案例法,通過典型的案例,強化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現理論與現實的緊密結合。
3.互動式教學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採用了情景模擬、角色演練、虛擬經營、互動交流、啟發誘導等多種互動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思考,取得了良好效果。
4.實踐性教學法
實踐性教學是本課程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各種實踐性教學環節,都制定教學大綱和計劃,嚴格考核。通過報告與課程論文,鍛煉學習的論文能力。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本課程理論,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完成課程論文1~3篇。
5.資格認證法
我們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各項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例如從業資格證、證券經紀人等資格證,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完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還可以拓寬就業面。
6.網路教學法
本課程提供了豐富的網路教學資源,給學生自學與復習打開了便利之門。在課程教學中,通過使用精心製作的教案和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更方便地掌握講授內容,既豐富了教學手段和內容,又增強了課堂效果。我們還注重運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推薦學生瀏覽國內外主要機構和學術機構的網站,使學生生動地了解了主要金融機構的組織機構和運作機制,豐富了他們的金融學知識。在案例分析前,要求學生自主利用網路資源,查閱相關資料。
四、加強“雙師型”教學隊伍的建設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構建師德良好、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是我們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我們針對高職高專教學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培養“雙師型”人才。同時,我們也聘請部分金融機構的骨幹人員擔任教師,定期為學生做實踐性專題講座和指導,確保實踐教學質量。
五、建立了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課程教學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是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前提條件。為保障課程教學質量、提高我校辦學聲譽,我們遵循教學規律,並根據學校和我院的教學管理要求,我們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課時數統一制定教學大綱,通過試題庫、參考答案、評分標准、教考分離、課程教學等制度,實施教學內容的質量控制;通過教案、教學日誌制度、觀摩教學、教學督導聽課和學生評教等制度,實施教學質量的過程式控制制。
參考文獻:
[1] 姜波克,陳雨露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學改革與[J].中國大學教學,2005,(2).
[2] 張慧.高等學校金融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2).
[3] 余揚,蓋銳.金融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創新思考及方案初探[J].浙江金融,2008,(2).
[4] 湯洪波.金融學教學改革初探[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4).
[5] 游雅娟.金融學教學改革的探討與思考[J].科技信息,2005,(4).
[6] 陳曉群.新形勢下金融學本科教學改革初探[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7,(10).
請繼續閱讀相關推薦: 畢業論文 應屆生求職
畢業論文範文查看下載 查看的論文開題報告 查閱參考論文提綱
查閱更多的畢業論文致謝 相關畢業論文格式 查閱更多論文答辯
;⑵ 如何創新融資手段
企業融資方式創新研究
(一)傳統直接融資
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比,具有市場透明度高、風險分散等特點,有利於金融穩定。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中直接融資在融資體系中佔有主導性地位,而我國長期以來企業直接債務融資發展緩慢。近年來,我國金融管理體制逐步轉變,特別是加入WTO以後,金融體制改革的動力從內生式變革壓力逐漸變化為金融行業國際化的壓力,金融管理體制不斷調整,金融創新速度逐步加快。人民銀行、證監會主導的金融資本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壯大,以「三會一行」為主體的金融監管機構在貨幣政策導向、監管政策協調、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愈加步調一致,金融機構的經營模式創新和產品創新越來越貼近企業融資需求。
(二)傳統間接融資
1.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是指銀行根據國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將資金貸放給資金需要者,並約定期限歸還的一種經濟行為。銀行貸款的優點體現在:(1)操作簡便;(2)償還期限靈活;(3)與直接融資產品相比,進入門檻較低,無需達到直接融資產品所規定的信用評級、企業規模、經營業績。銀行貸款的缺點體現在:(1)融資成本高;(2)融資規模小。銀行貸款是單一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的融資支持。(3)資金使用限制較為嚴格。貸款發放要採用受託支付方式,使企業在銀行貸款申請、使用方面面臨更大的障礙或更多的風險。
2.票據融資
票據融資又稱融資性票據,是指票據持有人通過非貿易的方式取得商業匯票,並以該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套取資金,實現融資目的。票據貼現融資方式的優勢之一是銀行不按照企業的資產規模來放款,而是依據市場情況(銷售合同)來貸款,企業收到票據至票據到期兌現之日,往往是少則幾十天,多則300天,資金在這段時間處於閑置狀態。票據融資所依賴的是商業活動產生的資金往來,因此這種融資方式在具有頻繁經營結算的企業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3.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是一種特殊的債務融資方式,即項目建設中如需要資金購買某設備,可以向某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租賃。由該金融機構購入此設備,租借給項目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分期付給金融機構租借該設備的租金。融資租賃在購買飛機和輪船等資產抵押性融資中用得很普遍,在籌建大型電力項目中也較多採用融資租賃。
4.項目公司融資
項目公司融資是指擬建項目的主辦人或投資人先以股權(含合資)方式建立有限責任的項目公司,然後由該項目公司直接投資於擬建項目並取得項目資產權和經營權,由項目公司向貸款人協議借款並負責償債的項目融資方式。項目公司融資在本質上不是一種外部融資產品,而是一種基於投融資安排、企業管理架構搭建、內部風險隔離、內外部融資結合的投融資模式。其主要運作方式是在構架單獨的法人治理結構,投入一定的自有資金的基礎上,再以外部間接融資為主籌措剩餘資金來建設運營項目。項目公司融資具有結構簡單、財務關系清晰的特點,它是目前項目融資實踐中被最廣泛採用的項目融資結構。
(三)創新融資(境內)
1.保險資金融資
保險資金泛指保險公司的資本金、准備金。合理引導保險資金的流向,確保保險資金充分、合理、安全的進入金融市場,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融資源泉。按照有關規定,保險資金運用限於下列形式:銀行存款;買賣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投資不動產等。
保險資金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的優點體現在:(1)資金規模大。截至2012年底,保險公司總資產達7.4萬億元,成為金融機構中舉足輕重的投資者。(2)資金期限長。保險資金主要來源於投保人的保費投入,特別是壽險業務的保費收入。(3)利率較低。保險資金債權投資計劃的利率一般會明顯低於銀行貸款同期利率,當然由於募集對象限定為保險公司,並且在流動性上存在一些欠缺,融資利率一般可能高於同期債券利率。(4)沒有融資總額上限。債權投資計劃不受證券法約束,按照2012年新政策,理論上沒有融資總額的上限。對於具體項目而言,債權計劃的融資額不得超出該項目總預算額的40%。
2.金融衍生品業務
金融衍生品是從基礎的金融工具衍生發展出來的新的金融產品,其價值由基礎金融工具的價格變動而決定。金融衍生品是和現貨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主要包括期貨、期權、掉期和互換等。對於企業而言,與期貨等遠期商品合約燙平商品市場價格波動一樣,金融衍生品具有熨平融資成本波動的作用,是鎖定融資成本,降低融資風險的有效工具。開展金融衍生品業務,一定不能抱有投機盈利心理,企業應從平衡融資成本,避免利率變動風險角度出發,將其作為融資業務的輔助手段,合理配置使用。
3.供應鏈融資
供應鏈融資與供應鏈管理緊密相關。如果說供應鏈管理是對核心企業角度而言的、針對其供應鏈網路而進行的一種管理模式,那麼供應鏈融資則是由核心企業與銀行開展合作,對供應鏈各個節點提供金融服務的一種業務模式。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配套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配套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配套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起長期戰略協同關系,從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能力。
供應鏈融資的主要運營思路是,先理順供應鏈上相關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核心企業根據穩定、可監管的應收、應付賬款信息及現金流,將銀行或金融機構的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信息流進行信息整合;然後由銀行或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融資、結算服務等一體化的綜合業務服務。
4.產業投資基金融資
產業投資基金又稱為風險投資基金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一般是指募集資金向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或准股權投資,並參與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以期所投資企業發育成熟後通過股權轉讓實現資本增值。產業投資基金的特點是投資對象主要為非上市企業,投資期通常為3年-7年,投資目的是基於被投資企業潛在價值,推動其發展,選擇合適時機退出以實現資本增值收益。作為風投行業,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行為受到的限制較少,資金籌集也存在較少限制。因此企業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然後通過產業投資基金募集資金投入企業使用,能夠較好的解決傳統融資資金期限短、資金限制多、缺乏穩定性等問題。
(四)創新融資(境外)
1.境外直接上市融資
直接上市是指國內企業直接向海外的證券交易所申請掛牌上市。包括發行B股在國內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海外直接發行股票並上市;H股;紅籌股;利用存托憑證發行股票並上市等。國內企業海外直接上市需要經過中國證監會的審核才能向海外證券交易所申請掛牌上市。由於國有企業海外設立殼公司存在較多的法律障礙,而且紅籌方式並不能為國有企業海外上市明顯減少審批環節,國有企業海外上市大都採取直接上市的方式。
海外直接上市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自身實力,主要適用於經濟實力強且具有海外拓展空間的大中型企業。
2.間接上市融資
由於直接上市程序繁復,成本高、時間長,為了避開國內復雜的審批程序,企業可以選擇間接方式在海外上市融資:即國內企業境外注冊公司,境外公司以收購、股權置換等方式取得國內資產的控制權,然後將境外公司拿到境外交易所上市。境內企業在境外收購殼公司,然後將境內資產或權益注入殼公司。這種收購方式在實踐中大致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收購海外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的上市公司(如海爾在香港收購中建數碼);另外一種是收購OTCBB(場外櫃台交易市場)、Pink Sheets(粉板市場)等市場內的掛牌公司。
海外間接上市主要適用於海外直接上市手續復雜、受審批約束度較高以及直接上市成本較高的大中型企業與難以滿足海外直接上市條件的中小型企業。
3.貿易融資
貿易融資是指銀行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結算相關的短期融資或信用便利。是企業在貿易過程中運用各種貿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增加現金流量的融資方式。國內貿易以前多採取不規范的滯留應付款,在國內商業票據逐步發展之後,利用商業票據融資的方式加速發展。在國際貿易中,規范的金融工具為企業融資發揮了重要作用,國際貿易融資的主要方式有國際保理融資、福費廷、打包放款、出口押匯、進口押匯、提貨擔保、出口商業發票貼現等。
4.境外人民幣債券融資
離岸人民幣債券是指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由於融資成本較低,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成為國內大型企業的拓展融資渠道的焦點。
5.內保外貸
內保外貸業務是指企業在向境內銀行出具無條件、不可撤銷反擔保的前提下,境內銀行為該企業的境外子公司向境外銀行開立保函或備用信用證,由境外銀行向境外子公司提供融資的業務。內保外貸業務產生的背景是由於我國實行外匯管制,境內外資金流動較為不便,這造成了兩個問題:一是境外子公司資質較差,品牌知名度不高,導致融資困難;二是境內外資金成本差異較大,國內融資利率較高,國外融資利率相對較低。前者導致境外企業經營存在困難,不利於國內企業「走出去」;後者導致一旦外部資金迴流境內,則可解決境內企業的融資難題或者獲得超額利潤。因此,企業開展內保外貸有利於解決境內外企業的融資難題,並且可以降低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