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風險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一、風險評估的准備
風險評估的准備過程是組織進行風險評估的基礎,是整個風險評估過程有效性的保證。組織對自身信息及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評估是一種戰略性的考慮,其結果將受組織的商業需求及戰略目標、文化、業務流程、安全要求、規模和結構所影響。不同組織對於風險評估過程中的各種子過程可能存在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風險評估實施前,組織應:
1.確定風險評估的范圍; 2.確定風險評估的目的,為風險評估的實施提供導向; 3.建立適當的組織結構; 4.建立系統性的風險評估方法;5.獲得最高管理者對風險評估策劃的批准。
二、風險評估的實施
組織應根據策劃的結果,由評估的人員按照相應的職責和程序進行資產評估、威脅評估、脆弱性評估。在考慮已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利用適當的方法與工具確定威脅利用資產脆弱性發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並結合資產的安全屬性受到破壞後的影響來得出資產的安全風險。
風險計算
我們以下述函數進行表示:
R= f(A,V,T)=f(Ia,L(Va,T))
其中:R表示風險;A表示資產;V表示脆弱性;T表示威脅; Ia表示資產發生安全事件後對組織業務的影響(也稱為資產的重要程度); Va表示某一資產本身的脆弱性,L表示威脅利用資產的脆弱性造成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對資產的弱點進行排序;
2.針對每一個弱點,確定可能利用此弱點造成安全事件的威脅的類型;
3.給確定的威脅賦值;
4.將威脅值與脆弱點值相乘,得出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即:安全事件發生可能性=L(威脅可能性,脆弱點嚴重性);
5.根據資產的重要程度以及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計算風險值,即:風險值=R(資產重要程度,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四、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包括三個部分:分析風險來源;識別區域風險;風險關聯分析。
1.分析風險來源
經過資產、威脅、脆弱性的計算後形成一個風險列表,需要對該列表的風險進行分類,並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風險合並。在對風險進行分類合並時,首先需要考慮風險所發生的位置,然後考慮風險的來源。風險的來源可以從威脅、脆弱性和安全管理三個方面進行。
風險發生的位置可以從資產所在的安全域或從信息安全發生的層次進行劃分。資產所在的安全域指具有相同安全屬性的某一物理區域或邏輯區域,該區域和其他安全區域具有明顯的邊界;信息安全發生的層次指物理層安全、網路層安全、操作系統層安全、應用層安全、數據層安全。風險的來源從威脅角度進行合並,可以從威脅的來源,發生的途經,影響的大小角度進行劃分整理。風險的來源從脆弱性角度進行合並,從大的方面有兩類,一類是IT技術類脆弱性,另一類是管理類脆弱性。安全管理類脆弱性可以從設計、開發、驗收、運行、維護、人員、業務持續性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
❷ 風險識別的方法有
風險識別的方法有:
1、生產流程分析法:指的是風險管理人員對生產流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
2、風險專家調查列舉法:指的是逐個列舉某個單位未來可能會遇到的風險;
3、資產財務狀況分析法:指的是對企業的財務資料進行分析;
4、分解分析法:將整個企業分解成多個簡單的部分進行分析;
5、失誤樹分析法:以圖解的方式來調查並分析;
6、環境分析法:對單位所在的環境進行風險分析;
7、保險調查法:對單位已經購買的保險和需要購買的保險進行調查分析。
風險的分類
1、依據風險的性質不同,可以分成投機風險和純粹風險兩種類型;
2、依據風險的標的不同,可以分成信用風險、責任風險、財產風險和人身風險四種類型;
3、依據產生風險的行為不同,可以分成基本風險和特定風險四種類型;
4、依據產生風險的環境不同,可以分成動態風險和靜態風險兩種;
5、依據產生風險的原因不同,可以分成技術風險、自然風險、政治風險等類型。
❸ 風險評估的常用方法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或之後(但還沒有結束),該事件給人們的生活、生命、財產等各個方面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的可能性進行量化評估的工作。即,風險評估就是量化測評某一事件或事物帶來的影響或損失的可能程度。
常用方法:
1、風險因素分析法
風險因素分析法是指對可能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進行評價分析,從而確定風險發生概率大小的風險評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調查風險源→識別風險轉化條件→確定轉化條件是否具備→估計風險發生的後果→風險評價。
2、模糊綜合評價法
3、內部控制評價法
內部控制評價法是指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結構的評價而確定審計風險的一種方法。由於內部控制結構與控制風險直接相關,因而這種方法主要在控制風險的評估中使用。注冊會計師對於企業內部控制所做出的研究和評價可分為三個步驟:
4、分析性復核法
分析性復核法是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主要比率或趨勢進行分析,包括調查異常變動以及這些重要比率或趨勢與預期數額和相關信息的差異,以推測會計報表是否存在重要錯報或漏報可能性。常用的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三種。
5、定性風險評價法
定性風險評價法是指那些通過觀察、調查與分析,並藉助注冊會計師的經驗、專業標准和判斷等能對審計風險進行定性評估的方法。它具有便捷、有效的優點,適合評估各種審計風險。主要方法有:觀察法、調查了解法、邏輯分析法、類似估計法。
6、風險率風險評價法
風險率風險評價法是定量風險評價法中的一種。它的基本思路是:先計算出風險率,然後把風險率與風險安全指標相比較,若風險率大於風險安全指標,則系統處於風險狀態,兩數據相差越大,風險越大。
風險率等於風險發生的頻率乘以風險發生的平均損失,風險損失包括無形損失,無形損失可以按一定標准折換或按金額進行計算。風險安全指標則是在大量經驗積累及統計運算的基礎上,考慮到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社會經濟情況、法律因素以及人們的心理因素等確定的普遍能夠接受的最低風險率。風險率風險評價法可在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注冊會計師行業風險管理中使用。
應答時間:2021-10-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❹ 風險辨識方法有哪幾種
風險識別的標准方法包括:頭腦風暴、德爾菲法、訪談、魚骨法、歷史信息核對發、流程圖法、因果圖法、專家判斷法等等,最常見的是前三種。
風險辨識有如下幾種主要方法:
1、生產流程分析
生產流程分析法,又稱流程圖法。生產流程又叫工藝流程或加工流程,是指在生產工藝中,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通過一定的設備按順序連續地進行加工的過程。該種方法強調根據不同的流程,對每一階段和環節,逐個進行調查分析,找出風險存在的原因。
2、風險調查列舉
由風險管理人員對該企業、單位可能面臨的風險逐一列出,並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專家所涉及的面應盡可能廣泛些,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的分類標准為:直接或間接,財務或非財務,政治性或經濟性等。
3、資產狀況分析
即按照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財產目錄等的財務資料,風險管理人員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發現其潛在風險。
4、分解分析法
分解分析法指將一復雜的事物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事物,將大系統分解為具體的組成要素,從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潛在損失的威脅。
5、失誤樹分析法
失誤樹分析方法是以圖解表示的方法來調查損失發生前種種失誤事件的情況,或對各種引起事故的原因進行分解分析,具體判斷哪些失誤最可能導致損失風險發生。
風險的識別還有其他方法,諸如環境分析、保險調查、事故分析等。企業在識別風險時,應該交互使用各種方法。
❺ 風險分析方法有哪些
風險評估的方法有風險因素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內部控制評價法、分析性復核法、定性風險評價法、風險率風險評價法。
1.風險因素分析法
風險因素分析法是指對可能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進行評價分析,從而確定風險發生概率大小的風險評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調查風險源→識別風險轉化條件→確定轉化條件是否具備→估計風險發生的後果→風險評價。
2.內部控制評價法
內部控制評價法是指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結構的評價而確定審計風險的一種方法。由於內部控制結構與控制風險直接相關,因而這種方法主要在控制風險的評估中使用。
3.分析性復核法
分析性復核法是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主要比率或趨勢進行分析,包括調查異常變動以及這些重要比率或趨勢與預期數額和相關信息的差異,以推測會計報表是否存在重要錯報或漏報可能性。常用的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三種。
4.定性風險評價法
定性風險評價法是指那些通過觀察、調查與分析,並藉助注冊會計師的經驗、專業標准和判斷等能對審計風險進行定性評估的方法。它具有便捷、有效的優點,適合評估各種審計風險。主要方法有:觀察法、調查了解法、邏輯分析法、類似估計法。
5.風險率風險評價法
風險率風險評價法是定量風險評價法中的一種。它的基本思路是:先計算出風險率,然後把風險率與風險安全指標相比較,若風險率大於風險安全指標,則系統處於風險狀態,兩數據相差越大,風險越大。
風險率等於風險發生的頻率乘以風險發生的平均損失,風險損失包括無形損失,無形損失可以按一定標准折換或按金額進行計算。風險安全指標則是在大量經驗積累及統計運算的基礎上,考慮到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社會經濟情況、法律因素以及人們的心理因素等確定的普遍能夠接受的最低風險率。風險率風險評價法可在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注冊會計師行業風險管理中使用。
6.模糊綜合評價法
❻ 常用的安全風險識別方法有哪些
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檢查表分析法等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分析辨識方法,是基於作業活動的風險辨識技術,用來進行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的有效識別。
2、安全檢查表分析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分析辨識方法,是將項目列出檢查表進行分析,以確定系統、場所的狀態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過檢查發現系統存在的風險,提出改進措施的法。
安全風險:
是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其後果嚴重性的組合。安全風險,傳統上,安全風險管理的方法有兩種:前瞻性方法和反應性方法,各有優點與缺點。確定某一風險的優先順序也有兩種不同的方法:定性安全風險管理和定量安全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識別和評估潛在的風險領域。所謂風險領域就是風險因素的集合。風險識別是否全面齊備,是否准確,都直接影響風險評估與風險控制。
❼ 項目風險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1.風險概率和影響評價
風險概率評價研究每個具體風險將發生的可能性。風險影響評價研究風險對項目工期、費用、范圍或質量目標的可能影響,既包括威脅的消極影響,也包括機會的積極影響。
要給每個識別出的風險評價出概率和影響。可以採用與按照所熟悉的風險種類挑選出來的參與者進行訪談或開會的方式評價風險,項目團隊成員也要包括進來,或許項目以外的專業人土也進來。需要專家的意見,因為組織歷史項目資料庫中的風險信息可能寥寥無幾。由於與會者可能不具有風險評價方面的任何經驗,因此需要由經驗豐富的主持人引導討論過程。
在訪談或會議期間,每項風險的概率及其對每個目標的影響等級被評價出來。起說明作用的細節內容,包括確定概率和影響等級所依賴的假設等也被記載下來。根據風險管理體系文件中的定義對風險概率和影響確定等級。有時,概率和影響明顯很低的風險就不需要確定等級,而是放在觀察清單中用於以後的監測。
2.概率和影響矩陣
根據風險分級可以為進一步的定量分析和風險應對給風險排出優先排序。風險分級是所評價出風險概率和影響確定的。每個風險的重要性,以及據此確定的關注優先順序通常採用調查表或概率和影響矩陣的形式得出。這種概率和影響矩陣規定了風險概率和影響的組合結果,它把風險分成低、中或高等級的分級。根據組織的偏好,可以使用描述性術語或使用數值表示。
組織應確定哪些概率和影響的組合結果屬於高風險(紅色狀態)、中等風險(黃色狀態)或低風險(綠色狀態)。在黑白兩色的矩陣中,這些狀態可以用不同的灰度表示深灰區域(數值最大)代表高風險;中灰區域(數值最小)代表低風險,而淺灰區域(數值介於最大和最小值之間)代表中等程度風險。
3.風險數據質量評價
要使定性風險分析可靠,就需要准確和無偏的數據。風險數據質量分析是一種評價有關風險的數據對風險管理有用的程度的一種技術。它包括檢查人們對風險的了解程度,以及風險數據的精確性、質量、可靠性和完整性。
使用准確性低的數據得出的定性風險分析結果對項目毫無用處。如果對數據的質量不滿意,可能有必要搜集質量更好的數據。搜集風險信息往往有困難,並且消耗原定計劃不包括的時間和資源。
4.風險分類
項目中的風險可以按照風險來源(利用風險分解矩陣)、受影響的項目部位(使用工作分解結構)、或其他分類辦法(如項目階段)分類,從而確定最易受不確定性影響的項目中的領域。按照共同的根本原因對風險進行分類可以制訂出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
5.風險緊迫性評價
可以把近期需要採取應對措施的風險視為更迫切的風險。顯示風險優先權的指標可以包括採取一種風險應對措施的時間、風險徵兆、預警信號和風險等級。
❽ 定性風險分析的定性風險分析的方法
(1)風險概率和後果:使用定性語言將風險的發生概率及其後果描述為極高、高、中、低、極低5級。
風險概率——描述某一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風險後果——描述某一風險事件如果發生將對項目目標產生的影響。
風險的這兩個維度適用於描述具體的風險事件,可以幫助我們甄別出那些需要強有力地加以控制與管理的風險,但不適用於描述項目整體。
(2)概率——後果風險評價矩陣。
①風險後果評價表,如表: 極低0.05 低0.1 中0.2 高0.4 極高0.8 費用 不明顯的費用增加 費用增加小於5% 費用增加介於5%~l0% 費用增加介於10%~20% 費用增加大於20% 進度 不明顯的進度拖延 進度拖延小於5% 進度拖延介於5%一l0% 進度拖延介於10%一20% 進度拖延大於20% 范圍 范圍減少幾乎察覺不到 范圍次要部分受到影響 范圍主要部分受到影響 范圍減少不被業主接受 項目最終產品實際沒用 質量 質量等級降低不易察覺 只有少數非常苛求的工作受到影響 質量降低需要業主批准 質量降低不被業主接受 項目最終產品實際不能使用 ②概率——後果矩陣,如下表。它表示:概率與後果的估計值之間的簡單乘積是將這兩個維度結合起來的一種普遍方法,可用以確定風險是低、中等或是高。風險評分使風險的分類有助於風險應對措施的制定。 概率 風險值=概率(P)×後果(I) 0.9 0.05 0.09 0.18 0.36 0.72 0.7 0.04 0.07 0.14 0.28 0.56 0.5 0.O3 0.o5 0.10 0.20 0.40 0.3 0.02 0.O3 0.06 0.12 0.24 0.1 0.01 0.01 0.02 0.04 0.08 0.O5 0.10 0.20 0.40 0.80 對某一項目目標(如費用、時間或范圍等)的影響(比率) 以上矩陣中,組織對低、中、高風險的承受限度分別用白色、灰色和黑色表示 (3)項目假設檢驗:甄別出的假設必須依照以下兩項標准進行檢驗,假設的穩定性和假設謬誤時對項目造成的影響後果。應找出可能正確的備選假設,並在定性風險分析過程中檢驗它們對項目目標造成的影響後果。
(4)數據精度排隊:是評估有關風險數據對風險管理的有用程度的技術。包括審查:對風險的理解程度、風險數據的可獲得性、數據的質量、數據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等等。
❾ 風險評價4種方法
1、單變數判定模型。
單變數模型將財務指標用於風險評價是一大進步,指標單一,簡單易行,但是不可避免會出現評價的片面性。這種方法在人們開始認識財務風險時採用,但隨著經營環境的日益復雜、多變,單一的指標已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綜合財務狀況。
2、多元線性評價模型。
多元線性模型在單一式的基礎上趨向綜合,且把財務風險概括在某一范圍內,這是它的突破,但仍沒有考慮企業的成長能力,同時它的假設條件是變數服從多元正態分布,沒有解決變數之間的相關性問題。這種方法在現實中比較常見。
3、綜合評價法。這種方法認為,企業財務風險評價的內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償債能力,此外還有成長能力,它們之間大致按5∶3∶2來分配。
(9)風險辨識定性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在對投資理財產品開展風險評級時,遵循的原則通常有3個,
一、是產品風險等級評定孰高,
二、是同類產品風險等級一致性,
三、是產品風險等級隨市場和政策動態調整。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這導致部分理財產品風險飆升,甚至出現了此前中國銀行發售「原油寶」出現較大虧損事件,這既暴露出金融機構在市場異常波動下應急管理能力較弱等問題,也將「投資者不分層」弊病推上前台。
在「原油寶」事件中,盡管該產品不等同於原油期貨,其高風險特徵並未發生改變,然而在實際銷售過程中,吸納了較多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普通投資者。
「投資者要盡量在自己相對熟悉的領域開展投資,商品期貨投資者要掌握專業投資知識,了解投資產品價格變動規律。」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並不具備專業投資知識與能力,不建議貿然進入商品期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