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言文虛詞的學習方法
如何學習文言虛詞
http://wenku..com/view/f9fe0a42336c1eb91a375d8b.html
文庫中的講義~~
文言文復習與應試的方法和技巧(虛詞)
http://hi..com/%D6%D0%D1%A7%CE%C4%D1%D4%CE%C4%D1%A7%CF%B0%CD%F8/blog/item/72a7f9f8f7e1330cd8f9fdf1.html
這里的關於文言文的資料到蠻多的~~~
2006年全國17套高考試卷共有14套試卷考查了虛詞,涉及詞語個,其中教學大約規定的18個中考到了16個(焉、所未考到),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以」,有8套試卷考到,「而、乃」有5套試卷考到。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除此之外還考到了一些教學大綱沒有規定的虛詞,有北京卷的「見、已」,福建卷的「若、且」。考生應該擴大復習的范圍。
以下是大綱規定的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以下是教材常見的17個:安、但、耳、夫、蓋、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猶、哉、見。
一、復習方法
1、分清虛實。
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借用和虛化而來的,許多詞既可作虛詞用也可作實詞用。
如06年考得比較多的「以」字,就要區分其虛實。
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綱諫》)
欲以客往赴秦軍(《信陵君竊符救趙》)
操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這四個句子中的「以」就分作實詞「率領」「認為」和虛詞「把」「用」講。
區分是實詞還是虛詞,主要從語法角度進行分析,第一句「以」是整個句子的謂語(句前省略了主語妻、妾、客),沒有其他詞語可以作謂語了;第二句是「以」和「往赴」這連續的兩個動詞構成的連動句;第三句「以肅」是介賓短語作句子的狀語;第四句「以十五城」也是介賓短語作句子的狀語。
2、辨明詞義和用法。
虛詞大多是多義的,要根據它在句中的作用來確定它的詞義。我們在復習中要注意對虛詞進行一個一個的整理、歸納,從詞性、使用方法上加以辨析。
例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後兩個「乎」都相當於介詞「於」,但前一個應翻譯為「在」,後一個應翻譯為「比」(「乎、於」的前面如果是一個形容詞,那麼就翻譯成「比)。「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中「乎」是一個形容詞詞尾,不譯。
3、通曉古今。
有的文言虛詞尤其是雙音節詞雖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來,出現在現代漢語里,但其意義和作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據,如「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藺列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而現在則用來表示結果。
再如「於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兩個單詞,現在則是一個雙音詞。
這樣的詞語還有「可以」「以為」「至於」「指示」「其實」「以及」「因為」等,要做好系統的復習。只有通曉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釋古」。
4、重視課文
今年14套考查文言虛詞的試卷中,最多的形式是與課文結合,共有套。
例如: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天津卷)
A. 乃戮之於市
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B. 詢遣谷崇以狀聞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C. 卿今為吾行也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
D.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獨享之乎.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共8個句子,4個句子來自於語段,4個句子來自於教材,如果對課文缺少了解,這種題目的得分率肯定不高。
二、應試技巧
1、語境推斷法
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例如《廉藺列傳》中有這樣一個句子:「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必」應該解釋成什麼,人教版的教材有過變更,有解釋成「一定、實在」的,也有解釋成「如果」的,拋開句子的語言環境,這兩個似乎都能說得通。但如果能夠從語境角度加以分析,實際上不難分辨。這是當時尚為門客的藺相如對趙王說的一句話,如果解釋成「一定、實在」,不符合藺相如的身份。退一步講,即使後來藺相如「拜為上卿」,也不可能這樣說,無論如何,這包括著對趙王的不敬,如果藺相如真這樣說,那麼藺相如就不是智勇雙全的藺相如了。這實在是一個脫離語境的解釋。解釋成「如果」語氣就委婉得多了。
又如: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四川卷)
A、隱於壺山之陽 室西連於中閨
B、乃為英設壇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C、待以師傅之禮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D、怪而問之 拔劍撞而破之
該題答案是D,B項兩個「乃」的意義就要根據語境來作分析。「乃為英設壇席」是樊英屢次不應安帝征詔,安帝就在在多年禮待樊英之後,設壇席,待以師傅之禮,「乃」應該解釋為「就」。「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語出《石鍾山記》,蘇軾對以斧斤考擊而去探尋石鍾山命名的方式極不理解,在文章開頭就說對這個方法「余尤疑之」,在「寺僧以小童持斧」時,他又「固笑而不信也」,所以,這個「乃」應該解釋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2、全句關照法
判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識,許多虛詞的意義不實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語法或語氣作用,因此只有依*對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確理解它。如作語助詞的「也、矣、焉、哉」,在疑問句末助疑問語氣,在感嘆句末助感嘆語氣,在陳述句末助陳述語氣,它們始終是與全句語氣「息息相關」。作語氣副詞的「其」可作感嘆、揣測、反問、希望、命令等多種語氣,必須與整個句子結合起來分析。
例如: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湖南卷)
A.逮乎來世,周子復生於斯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綴以排比之句 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D.上與《詩經》、《周易》同風 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該題答案為B,A項前「乎」相當於「於」,後「乎」與句子整個語氣配合,表疑問語氣。C項第一個「而」解釋成「但是」,後一個「而」表並列關系,不譯。「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這個句子中,「不言法」與「法未紊」之間顯然存在著轉折關系;「所謂忠者不忠」與「所謂賢者不賢」無論從語法結構還是從語意上分析,都極其相似,從全句來看,是並列關系的連詞,在這里可以不譯。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虛詞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在句中一般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語氣副詞,如「其李廣將軍之謂乎」,因為「其」不能作主語;在句中,動詞後一般是代詞,如「秦王恐其(代荊軻)破璧」,在名(代)詞後一般是語氣副詞,如「爾其(語氣副詞,一定)無忘乃父之志」。
例如: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江西卷)
A.以 研墨及丹鉛,飽飲墨以俟
遂自投汨羅以死
B.者 而內子及婢輩罔不竊笑者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C.之 余倘然久之
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D.與 仍挾一冊與俱
酈遠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答案為C。「余倘然久之」之「之」,用在時間名詞「久」之後,起湊足音節之用,而「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句末語氣助詞是「矣」,「之」是「哀」的賓語,顯然是一個代詞。
4、語法分析法
一個詞在句子中的語法作用是不一樣的,如果作主語,就是名詞或代詞,作謂語就是動詞或形容詞,如果作狀語,就是副詞、形容詞或介賓短語。虛詞也是如此。比如有虛詞「以」的四個句子:
① 俅以幸臣躐躋其位;②得全首領以沒;③扈從以行;④至以刃裂頸斷舌而死。
「以」字用法有一個規律,即「以」字的後面是名詞,「以」為介詞;「以」後面是動詞,「以」為連詞。由此可知,題中①、④兩句是介詞,用於名詞之前,與名詞構成介賓短語,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義不同;②、③同為連詞,都是用於狀語和中心語之間,表示修飾和被修飾關系,用法意義相同(表目的,用來)。
又如: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北京卷)
A. 三請,不見許
徒行見公曰
B. 令國致樂不已
狗馬室妾,不已厚乎
C. 公驅,及之康內
願夫子之倖存寡人
D. 晏子乃返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答案是D,A項「見」分別解釋為「被」和「拜見」,「見」後分別是動詞「許「和名詞「公」。B項「已」分別解釋成動詞「停止」和副詞「太、過分」,兩句「已」前都有副詞「不」,但前句「已」後已經沒有其他詞語充當謂語,而後一句有形容詞「厚」充當句子謂語。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語法結構來判斷其意義。
5、代入檢驗法
將判斷出來的意義代入句子中,若結合上下文,語意通暢,即可驗證准確。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轉折的意義,若判斷為承接關系,可用〃就、隨後、那麼〃替代,若判斷為轉折關系,則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後若前後語意不通暢,則說明判斷不準。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重慶卷)
A、其人已去,追而還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晝則默誦,夜則閉戶
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
C、不得已而為盜耳
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D、為之大慟,出私錢以濟之
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答案為B,兩個句子都是兩個則連用,表並列關系。A項的「其」,分別是「那」和「他的」,單純從結構上看,似乎差不多,但仔細推敲,如果採用代入法,就會發現,「其人」不能解釋為「他的人」,而「其妻」不能解釋為「那個妻」。同樣,C項兩個「而」,前一個表順承,相當於「就」「才」,後一個表轉折,相當於「但是」, D項兩個「為」分別是「因為」和表被動。如果代入嘗試一下,立馬可以作出判斷。
文言文常見虛詞的用法、意義
http://gkxx.com/news/2009-09-10/20090910142905.shtml
而:
1、連詞,表示前後兩個詞或片語之間的並列、轉折、相承等關系。如:
⑴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⑵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宮賦》)
⑶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
⑷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記》)
2、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即表修飾。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3、連詞,連接主語和謂語,含有「如果」、「卻」的意思。如:
子產而死,誰其嗣乎?(《左傳》,子產:人名;嗣:繼承)
4、如,像。如:
黭(yān)然而雷擊之,如牆厭(yà)之。(《荀子·強國》,「黭」通「奄」,突然,急速;厭:壓)
5、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如:
余之而無罪也。(《左傳》)
乎:
1、介詞,相當於「於」。如:
吾嘗疑乎是(《捕蛇者說》)
2、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嗎」或「呢」。如: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⑵日飲食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3、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呀」。如:
美哉乎,山水之固(《史記·吳起傳》)。
4、形容詞詞尾。如:
汩乎混流,順阿而下。(司馬相如《上林賦》)
其:
1、連詞,相當於「如果」、「假使」。如: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xiǔ)君子不近,庶之不服(《荀子·勸學》)
2、句中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期望或者命令。如:
⑴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⑵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⑶其可怪也歟。(《師說》)
⑷吾其還也。(《左傳》)
3、形容詞詞頭。如: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páng)(《詩經》)。
4、副詞,「一定」的意思。
5、代詞,指自己。如:
余亦悔其隨之而未窮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為:
1、wéi,介詞,「被」。如: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被。
2、wèi,介詞,「替」、「給」。如:
愛其子,必為之計深遠(《觸龍說趙太後》):替。
3、wèi,介詞,「因為」(引申為「為了」)。如:
天有常行,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因為。
4、句末語氣詞。讀wéi,表示反問或感嘆。如:
⑴死何含珠為?(《莊子·外物》)
⑵今故告之,反怒為!(《漢書》)
焉:
1、「於何」,在哪裡。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於此」,在這里,在那裡。如: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荀子·勸學》)
3、連詞,相當於「乃」,「則」、「就」。如:
若赴水火,入焉沒耳。(《荀子·議兵》)
4、語氣詞,無義。如: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5、「怎麼」。如:
焉用亡鄭以倍鄰?(《左傳》)
6、形容詞、副詞詞尾,「……的樣子」。如: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然:
1、表示轉折,不過、但是、然而。如: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游褒禪山記》)
2、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如:
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所:
1、量詞,「套」、「座」,用於房屋。如:
離宮別館,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賦》)
2、為……所,表示被動。如: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3、表示大概的數目。如:
父去里所。(《史記·留侯世家》)
4、代詞,放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的片語,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等。如: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而謬賞。(《諫太宗十思疏》)
也:
1、句末語氣詞,表示判斷或肯定。如: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句末語氣詞,與「何」相應,表示疑問語氣。如:
何也?
3、句中語氣詞,表語氣停頓,以引起下文。如: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回:顏回)
且:
1、連詞,「而且」、「並且」。如:
余悲之,且曰。(《捕蛇者說》)
該意義下,常用句式中的「且」:
①既……且……:表示「又……又……」。如:
三軍既惑且疑。(《孫子兵法》)
②且……且……:表示「又……又……」,或「一邊……一邊……」。
2、連詞,「況且」。如: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三國志》)
3、連詞,「尚且」,「還」。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
4、語氣詞,讀jū。如:
匪我思且。(《詩經》)
5、副詞,「苟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6、副詞,「暫且」,「姑且」。如:
縣官且順群臣言。(《漢書》)
7、副詞,「將要」,「快要」。如: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
8、應當。如: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滕王閣序》)
從:
1、由,自。如: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堂房親屬。如:
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晉書》)
3、副,與「正」相對。如:
從二品官員。
4、跟從,引申為「追趕」、「使……隨從」。
5、順從,聽從,引申為「任憑」、「聽憑」。
(以上意義中「從」都讀cóng)
6、參與。如:
及使之從政,則茫然不知其方。(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
7、南北方向。如:
衡從其畝。(《詩經》)
8、放縱,縱容。
(以上意義中「從」都讀zòng)
9、從容,不慌不忙。如:
張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史記》)
10、慫恿。如:
日夜從容王密謀反事。(《史記》)
(以上意義中「從」讀cōng)
矣:
1、語氣詞,相當於「了」。如:
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
2、語氣詞,表感嘆。如:
定霸王之業,難矣。
3、語氣詞,表示命令或請求。
因:
1、憑借,依靠。如:
因人之利而敝之,不仁。(《左傳》)
又:介詞,依照,根據。
又:介詞,趁著。
2、介詞,由於。
又:介詞,由,從。
3、副詞,於是,就。
於:
1、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和對象,可以翻譯為「在」、「到」、「向」、「對於」等。如:
⑴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
⑵達於漢陰。(《愚公移山》)
⑶趙氏求救於齊。(《觸龍說趙太後》)
⑷漸聞水聲潺潺,而瀉於兩峰之間這,釀泉也。(《醉翁亭記》)
⑸余於仆碑。(《游褒禪山記》)
2、介詞,表示比較,相當於「過」。如:
苛政猛於虎也。(《論語》)
3、介詞,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如:
智勇多困於所溺。(《伶官傳序》)
4、動詞詞頭。如:
黃鳥於飛。(《詩經》)
5、wū,嘆詞,表示呼聲或贊嘆。如:
禹曰:「於,帝念哉!」(念:常常想)(《尚書》)
與:
1.yǔ,給與,授予。如:
與斗卮酒。(《史記》)
2.yǔ,結交,親附。如:
相與為一。(《過秦論》)
3.yǔ,對付。如:
龐火爰易與耳。(《史記》)
4.yǔ,和,跟,同。如:
六國與秦皆諸侯。(《過秦論》)
5.yǔ,贊許。如:
朝過夕改,君子與之。(《漢書》)
6.yù,參與,參加。如:
蹇叔之子與師。(《左傳》,蹇叔:人名;軍:軍隊)
7.yú,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如: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歟」。
哉:
1.語氣詞,表示感嘆,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如: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
2.語氣詞,表示反問,相當於現在漢語的「呢」,「嗎」。如:、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
又:表示疑問,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嗎」。如:
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則:
1.准則,法則。如:
以身作則
(該意義可以引申為「效法」,作動詞。)
2.乃,就是,是。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3.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就」,「便」,「那麼」。如: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
4.連詞,用在對比句中。如:
內則百姓疾之,外則諸侯叛之。(《荀子·正論》)
5.連詞,表示假設,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假如」。如:
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記》)
之
1.動詞,到……去,往。如:
子將安之?(《說苑》)
2.第三人稱代詞。如:
學而時習之(《論語》)
3.指示代詞,這,這個,此。如: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4.第一人稱代詞,我。如:
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
5.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如: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
6.結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7.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8.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志。如:
蚓無爪牙之利(《荀子·勸學》)
9.無義,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如:
久之,蛇竟死。(《螳螂捕蟬》)
❷ 文言文虛詞研究報告反思
1、但 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指南錄〉後序》)。
(副詞,僅,只) 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連詞,只是,不過)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連詞,只要)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連詞,假如) 2、唯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副詞,只,只有)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廉頗藺相如列傳》)。(語助詞,希望) 3、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副詞,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只是,僅僅) 4、直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直好世俗之樂耳(《庄暴見孟子》)。
(副詞,只是)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論積貯疏》)。 (副詞,竟然) 5、第 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
(副詞,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海瑞傳》)。(副詞,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澤鄉起義》)。
(副詞,即使。「借第令」三詞同義) 陰使人至郗所曰:「第舉兵!」(《史記》)(副詞,盡管。)
6、獨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魚,我所欲也》)。(副詞,僅,只)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石鍾山記》)? (副詞,唯獨) 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頗藺相如列傳》)? (副詞,難道) 7、特 公車特徵拜郎中(《張衡傳》)。
(副詞,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只,僅) 然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三國志》)。
(副詞,只,僅) 8、向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副詞,以前,往昔) 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赤壁之戰》)。
(副詞,剛才)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連詞,假如,假使) 9 、誠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實在,確實)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副詞,果真,如果) 10 、固 藺相如固止之(《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堅決) 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固吝者何?(《記王忠肅公敖事》)(副詞,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副詞,本來)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鴻門宴》) (副詞,確實,誠然)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副詞,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師說》)。
(副詞,必須,一定要) 王必無人,臣願捧璧往使(《廉頗藺相如列傳》)。(連詞,果真,如果) 12、顧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副詞,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副詞,難道) 13、見 欲與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介詞,被)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代詞,我) 14、相 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寡人之於國也》)。(副詞,互相)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孔雀東南飛》)。
(代詞,你)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代詞,我) 15莫 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赤壁之戰》)。
(副詞,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齊桓晉文之師》)。(代詞,沒有誰) 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促織》)。
(副詞,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副詞,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
(副詞,稍微)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動詞,沒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孫子兵法》)。 (副詞,每次)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隆中對》)。
(副詞,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幸而)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孔雀東南飛》)。
(希望) 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孔雀東南飛》)。(幸運的)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特地)。
把常用的虛詞列出來。有一個省事的辦法:找一篇文,從頭開始,把出現的所有虛詞列出來。這樣就算不全也能有很多了。
然後想想每一個虛詞有多少種意思,最好可以結合例句。如果想不起來或者怕想不全可以查文言文字典,把每一種意思都列上。
然後再想想有沒有漏掉的虛詞,或者找另一篇文章看看有沒有沒寫上的……
話說這種問題……總結就是為了復習的時候好用嘛,按照自己習慣不就好了,何必這么糾結。不管怎麼費勁,想要一個詞都不剩肯定是不可能的啊。列上常用的就行了。
高中文言虛詞教法探究陳柬 【摘要】: 文言文教學承載著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學生打好「精神底色」的重要使命。
通向這座文化寶庫,不能不越過閱讀障礙——文言字詞。而文言文作為古代通行的書面語體,跟現在日常交際的口語相去甚遠。
因此,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成為不容迴避的文言教學重要內容。 但目前的文言教學中,要麼弱化文言詞語教學,甚至恥談詞語教學;要麼把文言詞語教學當作第二門外語進行教授,其目的在於准確理解詞義,傳遞知識,「形成學習知識的技能、技巧,把教學過程簡化為教師講授,學生以記憶和練習為主的被動接受過程。」
「它忽視了文化知識與人類及兒童經驗世界的豐富關聯。」這一點,在文言虛詞教學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新課程改革重過程,重體驗,重探究,其實質就是關注學生內在的心理需要。而文言虛詞教學中,無論是品鑒作用,還是系統歸納、推斷用法,學生都被剝奪了參與的權力。
學生內心需要被忽視甚至被漠視,情感的缺席必然導致情感的缺失。 只有把文言虛詞教學放到學生作為人的發展的前提之下,優化教學方法,才能還原文言虛詞教學的本來目的。
本文試圖從挖掘文言虛詞情感意蘊和指導序列化整理、應用虛詞用法的角度探究文言虛詞的新教法。 優化文言虛詞教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理解用法人性化,通過美讀、比讀,體味虛詞所包含的情感態度;二是掌握詞義宏觀化,讓學生知其所以然;三是整理歸納序列化,分解雜亂的詞語學習任務,動態生成知識框架,便於靈活運用;四是遷移方式多樣化,關注學生心理需要,使遷移適時適量。
1.【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一、而1、連詞1)表並列:「蟹六跪而二鰲」2)表遞進:「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3)表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4)表修飾:「吾嘗終日而思矣」5)表轉折:「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6)表假設:「而吾蛇尚存,則馳然而卧」7)表因果:「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2、代詞,通「爾」:「而翁歸,自與汝算爾」3、助詞,「繼而」|「俄而」二、之1、代詞:「均之二策」「使之」2、動詞:去、往、到「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3、助詞1)音節助詞,不譯:「頃之」2)結構助詞,的:「眾矢之的」3)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師道之不傳也久矣」4)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的標志,不譯:「何厭之有」「馬之千里者」。
常用文言虛詞(25個) (一)之 1. 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 用作助詞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二)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三)結構助詞。
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愛蓮說》) (四)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例:頃之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3. 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
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們)、「她(們)」、「它(們)」。例:妻跪問其故。
(《樂陽子妻》) 2. 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
例:並自為其名。(《傷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 指示代詞,相當於「那」 「這」之類的詞。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核舟記》) 5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為學》) (三)以 1. 用作介詞 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例:乃入見。
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以」後省略介詞賓語。)(《為學》) / 策之不以其道。
(《馬說》) 2. 用作連詞 表示並列、承接、修飾,「以」相當於「而」。例: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 墨池記》)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
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由於」。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 3. 用作副詞譯為「已」,「已經」。 例: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 (四)於 1. 表示對象,譯為「對,對於,向」。 例:貧者語於富者曰。
(《為學》) 2. 表示處所,譯為「在,從」。 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出師表》) 3. 表示對象,譯為「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隆中對》) 4. 表示處所,譯為「到」。 例: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魚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有時可不譯。
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十則) 2. 表示承接關系,相當於「並且」、「就」,有時可不譯。
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3. 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4. 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 。例:康肅笑而遣之。
(《賣油翁》) 5.代詞,可譯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
(《蔡勉旃堅還亡友財》)(六)則1.連詞(1)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 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岳陽樓記》)(2)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那麼」。 例:萬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魚我所欲也》)/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出師表》) (3)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卻」。
例:余則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2.表示判斷 可譯為「就是」。
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七)者 1.代詞 (1)指人、事、物、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愛者甚蕃。
(的花)(《愛蓮說》) (2)在數詞後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或幾樣東西。可譯為「個」、「樣」、「項」。
例: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3)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可譯為「……的時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孫權勸學》)2.助詞用在判斷句或陳述句的主語後,表示停頓,不譯。
例:吳廣者,陽夏人也。(「者」與「也」配合,表判斷,不譯)(《陳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者」用在陳述句的主語後,錶停頓。)(《愚公移山》) (八)也1.句末語氣詞,表判斷,可不譯。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2.句末語氣詞,表陳述語氣,可不譯。
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3.句末語氣詞,表感嘆語氣,可譯為「啊」等。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4.句末語氣詞,與「和」等詞對應,表疑問語氣,。
❸ 如何解決文言文虛詞的枯燥難懂
文言虛詞不再「虛」
文言虛詞只是文言文閱讀其中的一個知識點,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在文言文的理解上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仔細分析文言文閱讀題,你會發現不少句子的翻譯和句式辨析也涉及到虛詞,由此可見虛詞的重要性。所以,解決了文言虛詞這個攔路虎,文言文閱讀將不再是學生心中永遠的痛。在實踐教學中,我歸納了一些學習文言虛詞的方法,用於教學當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分層記憶,閱讀實訓
高考大綱里要求掌握的文言虛詞只有18個,加上其它的虛詞,文言文中的虛詞大概有五六十個,對於要掌握的幾百個實詞來說,虛詞實在算不上多。解題,不能只靠技巧取勝,而應是「知識點+技巧」,才能百戰百勝,所以,第一步,必須先掌握好每個虛詞的常見用法和意義。五六十個的虛詞雖說不多,但對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全部熟練掌握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如何才能做到少記憶卻有強效果呢?我給出的方法是:分層記憶,閱讀實訓。
分層記憶,即是讓學生先記住每個虛詞的詞性,再記住每個虛詞的一些獨特意義,對每個虛詞的具體的意義只需大概了解。比如說「而」, 它的意義有十幾個,如何簡化?先讓學生記住「而」的三大詞性:代詞、連詞、助詞。因為「而」作為代詞(翻譯成你、你的)的意義與現代漢語區別較大,所以也要求學生強化記憶。作為連詞,它包含了常見的八種邏輯關系,其中的「修飾關系」較為特別,也需強化記憶。這樣,「而」的意義便被「簡化」了,記憶也簡單了。再比如說「為」,它的意義有二十幾個,要一一記住太難。它只需這樣記憶:詞性(動詞、介詞、連詞、語氣助詞),動詞的「修建、創作」等特別意義,介詞的「表被動」,連詞的「如果」,語氣助詞的「表反問」,等等這些獨特的含義。
閱讀實訓,即是讓學生在課文中實踐,從而達到強化記憶的效果,以及提高解題能力。死記硬背的東西是記不長久的,但由於學生學習時間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去做相應的習題。所以我要求學生在學習課內文言文的時候加強虛詞的學習,在課文講解的時候對虛詞也進行歸納分析,並讓學生做好筆記,學習了三個「文言文閱讀」單元及《唐宋散文選讀》下來,加上一些補充,也基本囊括了常見虛詞的所有意義和用法。
二、分清詞性,明其用法
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借用或由實詞虛化而來,因此有的詞兼有虛實兩種詞性,實詞虛詞往往集於一身,應分清其詞性。如「之」,其本義是「到「的意思,但也可以作代詞、助詞等。所以一個詞究竟是實詞還是虛詞,無需分清,只需知道它有多少種詞性。不同詞性在句子中的用法是不一樣的,它的意義也就不一樣。而普通高中的學生,往往連詞性也分不清楚,更別說知道各詞性的用法了。了解了詞性,掌握了其用法,辨析文言虛詞的能力則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技巧輔助,靈活運用
文言虛詞的用法變化多端,單靠記住意義是不行的,正如前面所說「知識點+技巧」才能百戰百勝。靈活運用相應的解題技巧,將能大大提高解題效果。
(一)位置推斷法
詞性不同,用法就不一樣,那麼它所在的位置也不一樣。通過判斷虛詞所在的位置,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它的意義。「之、夫、焉、與、乎」等虛詞就適合用位置推斷法來辨析它們的用法。比如說「乎」,句末的肯定是語氣詞,句中的且後面跟著名詞或代詞的則多是介詞。
(二)搭配分析法(詞性分析法、語法分析法)
詞性不同,用法意義就不一樣,也說明它搭配的對象是不一樣的。那麼通過比較它搭配的對象,就可判斷它的意義和用法了。像「之」,前面是動詞的話,它應是代詞,再結合語意,就能找出所指代的對象;後面若是處所性名詞的話,那它則是動詞「到」;若跟在「所」後面,則是動詞「到」;若是放在句子的主謂之間,那它便是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若放在名詞和名詞或形容詞和名詞之間,則是助詞「的」。
(三)數學代入法(語境推斷法)
任何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能離開具體的語境。新課改之前虛詞這道題的每個選項的兩句話中有一項是來自課內,新課改之後,則全部來自試卷選段的內容。但不管哪種類型,兩個句子中選擇出你認為最准確的一項,然後代入另一項,結合語境具體分析。比如2007年廣東高考題,其中A項「心恚憤而無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中的「而」, 「何前是而今非」中「前是」和「今非」可以較容易判斷出「而」應是連詞「表轉折」,把這個意義代入「心恚憤而無如何」,結合具體語境「郭生所作的作品被狐狸潑墨,只剩下六七十首」,則就可以得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答案。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刪除觀察法」、「對應分析法」等,這里就不再一一展開。對虛詞的記憶和辨析,都不是靠一種方法就可以做到的,我們要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綜合運用各種的記憶和辨析方法,不斷訓練,那麼,文言虛詞將不再是「虛無縹緲難以捉摸」的,而是可以掌控的。
歡迎採納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