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的教育是怎樣的
德國注重的是技術教育 對學歷不是特別在意:
假的,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布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布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制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面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方面,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通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面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面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由於德國較早地抓教育,國家強大也是來源於方法的更為先進、合理。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噓的基因、染色體毫無關系!
『貳』 德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赫克巴特提出了"四段教學法"是哪四段.
1、明了——給學生明確地講授新知識;
2、聯想——新知識要與舊知識建立聯系;
3、系統——作出概括和結論;
4、方法——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習題解答、書面作業等)。
赫爾巴特提出的教育方法包括教學方法、管理方法、訓育及交際等內容,對教育方法的論述更集中更具體地體現了他的心理學思想。
赫爾巴特從方法的角度把教學分為單純提示教學、分析教學和綜合教學,主張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即使是單純提示的教學方法,也可有各種各樣的變式:「我們希望教師在純粹的提示教學中具有靈活的態度與觀察的精神,而不拘泥於各種規則。」在《教育學講授綱要》中,赫爾巴特進一步提出應根據學科特點靈活選用教學方法,以符合學生的思維進程,符合學生的個性與接受程度,使教學雙方都感到滿意。
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德語: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與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乃至之後百年來的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巨大、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叄』 德國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體制——實行12年義務教育,高中階段雙向分流。 由於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個邦、州在教育上各有一套,所以教育體制復雜,各種情況並存,但都實行12年義務教育。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不但免去學費,連書費也不要交。學生用的教材不是自己買的,而是學校發的。一套教材,上一屆學生用完後,學校收回,再發給下一屆學生用,依次類推。 在德國,國家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家長更有責任讓自己的孩子讀完12年書。其中,小學上6年,前4年相當於我國的初小,後2年相當於我國的高小,德國人稱之為「預備性學習」或「方向性階段」。因為在此階段,家長和學校都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考慮他們今後向哪個方向發展——是升大學,還是上職業學校。學生小學畢業後,進入初中讀3年,初中畢業後,開始分流:一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進入普通高中再學習4年,一直讀到13年級(其中最後一年不是義務教育,需要交費),以後再升入大學學習。另外一部分學業基礎較差的學生則進入職業學校,再讀3年後就業,也有人進入高等職業學校繼續學習。這種雙向分流有時也會出現交叉情況,如有學生讀了一階段的普通高中後,常見得學業跟不上,也可轉到職業學校就讀。 二、高校升學制度——無統一的國家高考,由學校根據學生的畢業考試成績推薦上大學。 德國從來不組織全國統一的高等學校入學考試,學生讀完13年(12年)後,是繼續讀大學,還是讀職業高等學校,完全由他們自己選擇決定,學校老師只給予指導。我們不禁提出問題:「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去搶讀普通高中,都要求升大學怎麼辦?」當然不會。德國人的觀念和中國人不同:中國人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指望自己的孩子通過考大學來成材。而德國人看問題很實在,他們知道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在學校里的表現後,決不會硬逼著子女去讀高中、上大學,有的家長甚至反過來勸自己的孩子:「你去讀職高不是很好嗎?何必要去吃那麼多苦讀普高呢?」由此可,德國人的現實態度。而實際情況:德國的初中畢業生中,大約有30--40%的學生選讀13年制,讀完高中以後上大學;有1/3的學生讀職業高中;還有1/3左右的學生讀完11-12年後,申請讀13年級,以後再升入大學或申請進入專業高等學校學習。 德國沒有高考,但高校卻有名牌大學和一般大學之分,那麼憑什麼來錄取大學新生呢?憑學生在學校里的高中畢業考試成績。德國的教育行政部門從來不組織統考,畢業考試由本校的教師命題,經州教育局審核,如考試水平達不到要求則加以修改。學校組織考試後,教師評分,學生成績記入檔案,各個大學再根據中學對學生的推薦材料進行錄取。 三、課堂教學——小班制對話式上課,注重啟發學生思維。 德國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固定的教室。一到了時間,教學樓里到處都是學生,背著書包向各個教室跑。走廊的牆上到處可見一排排掛鉤,專門供學生掛書包用,有的學生就坐在地上休息。學校全是小班制授課,一般每個班的學生在25人左右,最多不超過30人,最少的一個班只有7個學生。教學環境自由寬松,學生一邊上課,一邊吃口香糖,教師也不幹涉。學生回答問題,可以站起來,也可以坐著講,師生關系融洽,從未發現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產生矛盾的情況。課堂教學形式生動活潑,學生成U字形狀環繞教師而坐,便於師生之間交流。課堂教學形式基本上是對話式,一節課的知識容量很小,教師十分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提出問題後,師生共同討論,也有學生引經據典,相互爭辯,雙邊活動頻繁,氣氛十分活躍。德國的教育質量觀與我們中國不同,我們所要求的教學質量是指學生能夠掌握濃厚、扎實的文化知識,並以考試分數來作為衡量標准;而德國的教學質量則著眼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於學生能否運用學過知識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德國的中學生一般學習三種語言,除學好本國語言外,英語是必修課,另外在西武語和拉丁語中任選一門課。他們在中學階段的學習比較輕松,這是國家為了青少年在長身體時自由發展,啟發思維,而一旦進入大學階段,要求將會非常嚴格,學術水平必須達到一定的層次,學生非下苦功不能完成其學業,德國的大學學制起碼是5年,有的是6~7年。 四、職業教育——雙元制的教育體制,理論和實踐並重。 德國的賓士車和工業產品的質量非常優良,這完全得益於該國的良好的職業教育。德國實行雙元制——理論和實踐並重的職業教育體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技術精湛的技工隊伍。 德國的學生完成9年基礎教育後,由教育局和勞動部幫助進入職業學校學習。進校後,首先簽訂兩份合同:第一分是與學校簽的培訓合同。合同規定經過3年的培訓,學生應達到什麼水平;第二份是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學生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合同規定,學生邊學習邊在企業中實習,從10年級開始拿工資,每月由企業發給學生800馬克。由於學生在學習期間能拿錢,無怪乎能吸引大量的學生上職校。 學生在職業學校上課的時間也隨年級的升高而逐漸減少:第一學年,每周有2天時間到校上課,每天上9節課,其中有3節文化課,6節專業課;第二、三學年每周在校學習時間只有1天,其餘時間均在企業實習。由此可見,德國的職業學校十分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實踐,而對於文化知識,則是需要什麼學什麼。這種強化學生技能的培訓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德國任何一個賓館飯店裡,看到的每一種擺設、用具,哪怕是一個掛鉤,一個開關,盡管用的材料並不是最好的,但其製作的工藝水平十分精湛,這完全得益於他們重視職業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