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育學中心小學教學方法

教育學中心小學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03 04:30:30

『壹』 中小學常用的教育學方法和原則

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1)基本涵義
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過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教師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正確處理好教學中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講與練、學與用的關系,使學生掌握比較全面的科學知識,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與技巧。
3.直觀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直觀教學可以分為三大種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三大類。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②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
③要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烏申斯基指出,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4.啟發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③讓學生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發揚教學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向教師提問、質疑等。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又稱為系統性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循序漸進的「序」,包括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生理節律的發展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是這四種順序的有機結合。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性。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③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
6.鞏固性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要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加強知識的鞏固。
②組織好學生的復習工作。
③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
7.量力性原則(又稱為可接受性原則)
(1)基本涵義
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重視兒童的年齡特徵。
②了解學生發展的具體特點。
③恰當地把握教學難度。
8.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1)基本涵義
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①要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
②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③善於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創造條件。

『貳』 新的教學方法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法》是師范生和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的主幹課程。為了解決《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教學內容多而課時較少的矛盾,筆者在實踐中探索了一條「學生課外自學,教師課內輔導」的路子,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架構

根據學科特點和師范生的學習特點,筆者按以下教學架構設計教學:

由於師范生和在職小學教師都經過多年的文化課學習和《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課的學習,打下了學習《小學語文教學法》的基礎,已經具備了自學能力,因而課外自學具有可能性。課堂上教師主要進行檢查、啟發引導、組織討論和針對性指導等工作,學生主要進行回答問題、提出疑問和相互討論等學習活動。這樣,課堂教學能較好地發揮教師的主要作用,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保證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主要自學方法指導

1、綜合串聯法

《小學語文教學法》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綜合性。學習它,不僅要以語文知識和能力為基礎,還要以政治常識、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為指導。所以,教學必須根據它的性質,研究教法、指導學法,寓自學指導於課堂教學中。為此,筆者運用綜合串聯法分析研究教材、設計自學提綱和檢查提綱等,滲透自學方法的指導。

備課時,筆者依據教學內容,通過分析研究,找准教學內容與語文、政治常識、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學科的聯系(串聯),編寫學生自學提綱,設計檢查提綱及啟發引導學生的教學語言等(綜合)。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思考、質疑、討論,變單純的教師講授的注入式為引導學生質疑討論的啟發式,變灌輸知識為指導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葉聖陶語),從而達到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自學方法指導的目的。

自學提綱的設計,要緊扣教材,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辦」,少問「是什麼」「有哪些」。提出的問題要富有思考性。如「為什麼字的音、形、義要結合?」一問,涉及到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漢字的構成,以及識字心理等知識。理解了「為什麼」,有利於學生初步掌握「怎麼辦」。

檢查提綱的設計要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要少而精。因為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同時,需注意習題形式不能單一。可用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等形式。如上例,筆者設計了兩道檢查題:

(1)選擇題:( )需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A同音字,B多音字,C多義字,F形近字。

(2)談談你對閱讀教學中識字教學「三步走」的理解。

備課時,要考慮到學生自學中可能存在的一問(難點),設計好突破難點的方法。如,學生對怎樣使小學生糾正「鳥」漏寫一點發生爭論。筆者先引導學生從心理角度分析出錯的原因,然後以斯霞老師教學「鳥」字時的做法為例(學生觀察烏鴉標本,知道烏鴉全身烏黑不易看到眼睛,所以「烏」字沒有一點),使學生明白「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第一次感知的.效果」的重要性。

2、分類比較法

《小學語文教學法》按章分述了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和作文教學等。這幾章教學內容的編排方法基本相同,結構大致相同。這是採用分類比較法的基礎條件。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思維水平等,決定了同一年級不同項教材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有其共性。如,為符合第一學段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使得第一學段的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和作文(寫話)教學,都要求採取直觀形象的方法等。另一方面,各項教材的不同,又決定它們的教學即使在同一年級又各具個性。如,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前者重理解,後者重表達,方法自然有別。再者,同一項教材,由於年級不同也存在著方法上的區別,等等。

因此,教學中除了運用綜合串聯法的指導外,更要滲透分類比較法。教師出示的自學提綱、檢查提綱等,既要注意「個性」,也要注意「共性」。讓學生在分析、綜合、比較中研究「共性」,探討「個性」,以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初步了解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一般規律和基本方法。這比一章一章孤立地教學無疑效果要好得多。

在設計自學提綱、檢查提綱和組織學生質疑討論時,要分清類別,通過分析、綜合和比較,既異中求同(共性),又同中求異(個性)。對於不同項教材,側重異中求同,啟發學生研究同一年級(學段)在教法選擇上的共同規律。對於同一項教材,側重同中求異,引導學生探討不同年級(學段)、不同類型、不同知識點等在教學方法運用上的差異。如「為什麼看圖作文第一學段訓練看圖寫話,第二學段訓練看圖寫片段,第三學段訓練看圖寫成篇的作文?試聯系閱讀教學的階段性談談你的認識。」(異中求同)「試分析命題作文的幾種方式的優缺點。將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你打算用哪種方式命題?」(同中求異)

三、課內輔導

用課外自學、課內輔導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輔導是關鍵。輔導不同於講授,應是教師的誘導、啟發、點撥和指導。按提綱提問時,對於學生通過自學已經理解掌握的,全部不需要教師去重復講解。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從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里可以獲得信息,了解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等。然後,教師再組織學生討論,進行指導。由於教師設計的檢查提綱,抓住了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師從學生回答、提出的疑難問題和相互討論中獲得了較全面真實的自學結果信息,因而教師的輔導針對性強、實效高。

教學「作文的批改」時,筆者設計了以下自學提綱:

1、 為什麼說作文的批改是廣義的「作文指導」?

2、 想一想,怎樣做可以改變作文批改勞而少功的現狀?為什麼要這樣做?

上課一開始,用投影出示以下幾道檢查題:

1、判斷正誤

(1)批改作文是教師的事。( )

(2)教師批、學生改,或學生互批互改是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好方法。( )

(3)批改同一個班級學生作文應用同一個標准。( )

(4)作文批改不宜用「語句不同」「中心不明確」等批語。( )

2、簡答題:

(1)為什麼說作文的批改是廣義的「作文指導」?(自學提綱第一題)

(2)為什麼作文批改要「多留少刪,多就少改,多鼓勵少批評」?

3、辨析題:

試比較「替學生改作文」與「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兩種提法,並談談你的認識。

學生回答是,能正確判斷正誤,能比較完整地回答簡答題;對於辨析題,學生一般只會用書上現成的語句回答。可見,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回答判斷題地4小題後,我追問:「為什麼不宜用這類批語呢?你認為怎樣寫批語比較好呢?」隨後,我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指導時,我用投影出示從雜志和網路上收集的幾則批語,學生興趣盎然。這樣的指導,教師雖然未講授,但學生卻會從中受益不少。

學生對辨析題提出疑難問題,有的說:「我的作文從小學到現在都有老師批改,我的作文不也寫得不錯嗎?」還有的說:「讓學生自己批改作文,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不講老師偷懶嗎?小學生自己會改嗎?」針對學生的疑慮,我從教師、學生與作文的關系,知識、過程與能力的關系,學生學會批改作文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討論中給予必要的點撥、講解。

以上所談教學架構、自學方法的指導和教師課內的輔導,綜合了自學輔導法和反饋教學法(教法)、綜合串聯法和比較學習法(學法)的優點,寓自學方法指導於教學過程之中,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

『叄』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小學音樂教學在學校教學工作中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怎樣上好音樂課,使學生受到良好的 教育 ?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常見小學音樂 教學 方法 ,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一、激趣法

激趣是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許多實踐證明,決定學生 學習態度 的因素有兩種:一是認識;二是興趣。興趣支配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集中而穩定。教育學家斯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基本取決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興趣又調節著情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表現出巨大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主要運用以下方法。

(一)創設情境:

學生的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有機的整體。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藉助幻燈、錄音、錄像片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影視圖片等藝術資料,創造一個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可以映證和深化教學內容,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引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知識興趣。

(二)巧妙設疑:

古語雲: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則大進。設置疑問,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刀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在音樂課中,巧妙設疑,才能激發學生認識上的沖突,造成強烈的求知慾望,點燃思維的火花,從而推進教學目的與任務的實現。例如:在教《國旗國旗真美麗》一課時,導課是這樣設計的:為什麼每當奧運會健兒取得金牌時,會升國旗、奏國歌?為什麼中國北京天安門升國旗是旅遊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三)實踐操作:

音樂課上要用許多打擊樂器。上課前,每生准備一份。根據小組特長在節奏學習中,各小組競賽,每名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樂器練習節奏。在練習中,學生嚴肅認真唯恐自己組落後。通過學生邊演邊唱邊擊的教學形式,用朗讀、拍手、拍腿、跺腳等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方法訓練節奏。在實踐操作中,增加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換位法

教師再也不是課堂的主宰。新課程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換位,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者、參與者。在換位過程中,我努力研究認真思考認為換位決不是教師不主要。電視劇里的男女主角固然重要,沒有導演的精心編排,就不會有精彩的表演。所以換位:是教學態度教學方法的換位,不是放手不管,是角色的換位,決不是與教師毫不相關,我試著從純粹的師生關系轉換成朋友關系,這樣做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整合法

音樂教學緊緊與體育與健康、美術學科相關。只有巧妙地把體育與健康、美術知識運用到音樂教學中,才能更好的上好音樂課。例如:我在教學〈兩個小酒窩〉時,先讓學生聽音樂,然後根據聽到的音樂讓學生想像畫面,自創舞蹈動作。再放音樂,根據自己創作的畫。有的同學兩眼注視畫面;有的同學輕輕拍打著節奏;有的同學隨著樂曲小聲哼唱;有的同學隨著節奏點動著頭。在這里,音樂美加上畫面美展現了音樂深遂的意境美,使音樂一股暖流緩緩流入孩子們的心田,實現了音樂與美術學科的整合。我校常年開設 武術 課,我常把學生學到的武術動作做為我授課的律動內容,使學生感到音樂舞蹈並不陌生。

在節奏教學中,我把體育與健康的游戲運用到音樂課中。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如:《火車進站》該節奏游戲要求拍出正確的節奏。方法是:做幾張大型節奏牌子,由二個一組拿著,作為火車站,另外由五人至八人為一列,搭成火車,2/4拍音樂開始,「火車」自由跑到「火車站」前集體按音樂節奏拍出「火車站」牌子上的節奏,如果全體同學能拍對,「火車站」牌子上舉,「火車」進站,游戲繼續。如果說拍錯或不齊,「火車站」牌子放下,表示不能進站,搭火車的第一人退到最後一個位置。活躍了課堂氣氛,實現了體育與音樂學科的整合。

四、創新法

培養創新精神是各學科的教育學的核心任務,音樂也不例外,通過音樂教學,大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幻想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幻想能力。教學中,我做到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 經驗 相結合,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剛學到的知識進行大膽遷移。低、中年級學生進行自編歌詞,自編動作表演等。中高年級學生進行節奏、旋律設計或簡易詞曲創作。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個個盎然,連平時怕羞膽小的學生也變得積極了。盡管課在學生的喜悅中劃上了句號,但學生的創作慾望還會在課後得到延伸和發展。學生的 想像力 、創造力也在沒有課業負擔的前提下得到了發揮。

五、欣賞法

隨著電教媒體的廣泛應用,音樂課件的出現,許多音樂教材都能以聲像狀態呈現。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法又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學手段。它改變了過去那種只聽音樂,看教科書上的圖想像。例如:在教<紅燈記>李奶奶片段時,我事先給學生准備了〈紅燈記〉影片,從電影中,學生深深體會到這段唱詞的情感與。在教學中,學生很容易掌握所教內容。欣賞法生動形象,克服學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點。所以這時適當的運用欣賞法教學更有利於音樂課堂教學。

六、表演法

學生天生愛表演,也善於表演,尤其是小學低、中年級學生。當學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時,我是試著讓學生在自由放鬆的氣氛中,用姿體、手勢、表情、眼神,自我表演,邊唱邊舞,學生自由發揮,教師擇優、鼓勵,或者在教完一首歌曲時,讓學生擔當相應的角色,可以是童話角色,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角色。這種即興表演不但能使學生更快、更獨立地記住歌詞,而且對音樂的情緒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總之,表演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 小學生音樂教學中, 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 是當下所有小學音樂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 應該「以學生為中心」, 根據學生的情況, 不斷創新和改善教學方法, 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 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水平、教學能力以及自我修養。同時, 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工作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性及其 興趣 愛好 ,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方法多式多樣,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當地的教學條件, 應用游戲、多媒體、素材引入等方式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

三種常見音樂教學法

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是指以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柯達伊、奧爾夫命名的音樂教育法。因為效果好、實用性強,因此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採用。

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

其特色是體態律動教學。它要求學生把身體作為樂器,把聽到的音樂再現出來。體態律動不同於舞蹈,它是以身體作為樂器,通過身體動作,體驗音樂節奏的速度、力度、時值變化,體態律動的動作一般分為原地動作和空間動作兩類。原地動作包括;拍手、指揮、搖擺、彎腰、說話、歌唱等;空間動作包括;走、跑、爬、蹦、跳、滑等。這些動作可以和身體的高、中、低位置結合,也可以用身體的頭、身、臂、手、腳等各個部位,與歌聲的動作、體感、表演等相互配合,以表示不同的節奏、旋律、和聲、復調、曲式等。

它以游戲為課程方式,發現個別學生鬆懈、渙散時,會立即變換,永遠處於新鮮狀態。

柯達伊音樂教育

其特色是以歌唱教學為主,從簡單的單聲部旋律到輪唱、合唱等歌唱形式,都是以清唱的方式來實施教學,而且不依賴任何樂器的伴奏。

聲音是聽覺的藝術,它沒有視覺的形象,柯達伊教學法中有一套非常實用的手勢,可以讓孩子通過視覺形象來感受音高的概念。

這組手勢其實是英國人約翰·柯爾文首創的,柯達伊把它借鑒到自己的音樂教育體系中來,並發揚光大。

兒童 不但能在「唱」當中學會呼吸、歌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各種音樂的知識和常識也能通過「唱」的方式來學習。

奧爾夫音樂教育

奧爾夫倡導元素性的音樂思想,他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動腦、動手、動腳,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音樂。於是他發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奧爾夫樂器,是一組很容易掌握的打擊樂器。同時,他還充分運用人體各部位可能發出的聲音參與演奏,並冠以「人體樂器」的美稱。

學生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作音樂性的「動」,必然沉浸在一種游戲般的歡快之中,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接受到音高、節奏、聽辨、協調統一等等綜合音樂能力的訓練。

奧爾夫音樂的最大特點是關注對孩子內心世界的開發,在這樣的學習中,孩子不會把學音樂當成一種負擔或功利,而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世界中來,用他們肢體、語言、樂器自由地演繹,以獨特的方式抒發內心世界。當音樂成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對樂理、樂感、表演、演奏以及語言 文化 的掌握自然輕鬆快速,而且根深蒂固。

奧爾夫音樂給孩子發展個性提供了無限的空間,也在集體表演中讓孩子懂得了集體意識與合作精神。

三種教學法既可以各自成一體系,也可以互相結合來運用。三者都會極大的激發孩子身體中本能的音樂屬性,從而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更好地體驗、感受和表現音樂。

『肆』 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

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 篇1

【論文摘要】

民族振興依靠教育,教育振興依靠教師,教師技能提高依靠教學實踐和研究,而教師的教學實踐和研究都離不開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導和引導。本文試就中小及教師的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進行探討,以便同仁借鑒。

【論文關鍵詞】

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

什麼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理論為武器,以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對象,以探索教育規律為目的的創造性的認識活動。簡單地說,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只要能夠在工作中發現教育上的問題,並能運用正確的,系統的方法,去求得科學的結論,去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這種活動就稱之為教育科研。

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有個目的。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通過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以中小學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對象,探索新形勢下新的、未知的教育規律,以便發現中小學教育過程中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正確地指導今後中小學教育的工作,不斷創新,不斷發展。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事物總是前進的、發展的。我們的教育工作,它必將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指導教育運行的規律也必然在豐富、在完善、在發展。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只有聯系本職工作認真地、不斷地探索,才能培養和造就更多更好的社會勞動者。因此,開展和加強中小學教育科研,對於深化教改,切實搞好九年義務教育工作,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開展和加強教育科研,是深化中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改革現行教育中的思想、體制、結構、內容和方法等方面中的已經過時或落後了的東西。而這些方面的改革都亟需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給予正確的回答,提出有效的措施,廣泛地動員和組織開展中小學教育科研活動,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這是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提供科學理念依據的源泉,是推動教育改革與實踐發展的動力。進行教育科研,每一位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因此要積極行動起來,發揮主人翁作用,為推進素質教育,做出各自應有的貢獻。

2、開展和加強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

我們知道,學校的每一門學科,都涉及到教育科學的理論;每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教育科學理論去指導。教育是一門藝術,廣大中小學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地進行教 改實驗,勇於創新,用取得的成果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對學期或學年度所實驗的課題或項目應進行書面總結,找出差距,繼續研究。這樣邊研究,邊實踐,自編自導自演,既可以優化「教」,也可以優化「學」,既經濟快捷,又方便實惠。所以說,教育科研的成果,一旦被廣大教師所掌握,就可以變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現實力量。目前許多學校都總結提出了「抓科普、促科研,以科研帶教研」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如,遼寧盤錦市實驗中學,非常重視學校科研組織和科研活動的建設。他們不僅把科研成果通過報刊雜志進行宣傳報道,而且還積極主動地把經驗豐富的教師派出去巡迴講學、作報告。這樣做正是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科研理論,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數十年長期堅持,因而成為全國一流中學。該校的科研帶頭人魏書生,也逐步鍛煉成為教育實驗改革的專家,全國知名。

3、開展和加強教育科研,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素質的需要

國家和社會的進步依靠科技。科技的發展要靠教育。而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教師。也就是說,教師的素質決定著教育發展的水平。從古今中外教育史的發展看,那些著名的教育家無不是經過教育科研——長期不斷的教育實踐發展而來的。我國古代的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等教育教學的理論,並終身為之實踐,因而成為歷代尊崇的教育思想家。我國現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他的」生活教育」的理論,就是他在數十年教書育人的不斷實踐中總結創立的。我國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也是在他十多年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邊實驗、邊總結、邊研究,才不斷取得優秀成果的。……概言之,這些例子都充分說明,廣大中小學教師,開展與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緊密聯系的教育科研活動,經過選擇課題,定向研究,不斷總結積累,不僅可使「教」有特色,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提高教師自身的科研素質和實踐能力。可以說,教育科研活動正是造就教育家,造就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途經;也是提高廣大中小教師素質的有效手段。

4、開展和加強教育科研,是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的需要

科學的教育理論,來源於教育實踐。而教育科研,正是使大量豐富的教育實踐(包括教育教學的經驗總結和教育科學實驗)上升為教育科學理論的必由之路。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教育科學研究,就沒有教育科學理論的發展。教育科學理論得不到發展、完善和提高,怎麼談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呢!只有廣泛開展和加強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才能有效地指導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順利實施,確保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目標的實現。

那麼,怎樣開展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呢?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一方面,努力轉變觀念,樹立參與意識,擴大科研組織,充分調動廣大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積極性。通過加強中小學教育科研專門機構的建設和管理,集中人力物力,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科學研究,以推動教改的深化和素質教育的落實。各學校也可藉此開展結合本校實際的科學研究,以促進本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完善和提高。具體方法可採用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總結法等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另一方面,作為教師,直接面對學生,活動於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之中,具有進行教育科研最有利的條件。廣大中小學教師,應立足本職,立足自身實際,努力學習,勤奮鑽研,注意挖掘和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聯系有關科學理論,開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動,積極撰寫科研論文,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努力使自己退出「教書匠」行列,逐步鍛煉跨入到「科研型」甚至「學者型」教師的行列。因為,教師在科研道路上的鑽研精神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正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一個有力因素;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他較高的自身素質和科研水平上的。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樹立起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危機感,勇於創新,大膽實踐,爭創佳績。切勿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萬木苦爭春,何患未成林」。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實踐出真知,為教育科研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做出應有的貢獻。

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 篇2

電化教育在今天迎來了高速的發展,通過電化教育的手段在中小學教育中的運用,為中小學教育的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因此在以後的教學發展中電化教育也將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

電化教育是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因此它的目的仍是要實施教育,電教部門和學校電教工作者要為普及電教而提供電教資料,編寫電教教材,他們的工作仍然是教學,只有懂得教學具備教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學工作者才能真正做好電化教育。實踐證明,好的電化教育,能夠對中小學的教學成績有顯著的幫助。

一、電化教育改變了傳統教學環境,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慾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的形式就是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為了使學生更加有興趣,更能夠投入,教師必須使自己的語言更具有鼓動性、幽默性或者加入一定的肢體動作。但是這種外部的刺激具有瞬時性,只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效果,同時還存在審美疲勞的弊端。加之,這與教師的性格、環境、語言表達具有較大的關聯性,遇到表情嚴肅、性格內向的教師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單一的表情、較少的肢體語言、單調的語調就很難能夠形成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抵觸情緒,從而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布魯納是美國的一位教育學家,他曾表示: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由此可以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代化電化教育就是應用計算機的多媒體,藉由它的生動、形象、直觀,集中了視覺聽覺,通過靈活多變的視聽效果來改善教學的新型教學方式。藉助計算機多媒體的效果可以很好地表達出平時語言難以表達的思維,從而達到比傳統教學更方便高效的效果。

二、電化教學發掘學生的思維

創造思維是相對傳統的思維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就像藝術與生活的`關系"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創造思維具有傳統思維卻又高於一般思維。創造思維也來源於生活,了解的越多思維越發散,越能夠產生創造思維,但中小學的學生大都僅限於學校的生活,因此思維局限性大。對於中小學學生來說課堂就是激發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唯一場所,教師想要學生具有極佳的創造性思維就需要豐富的課堂教學素材。那麼教師的教學就不能僅僅局限於一本教材,因此電化教育就是最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教材和多媒體電化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誘發他們產生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發散思維產生創造思維,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綜合素質,開拓視野。

三、提高了教師的信息素質和教育的實時性

信息素質代表了兩個方面即計算機素質和網路素質,計算機素質主要表現為熟練地操作電腦,熟悉電腦系統解決常見問題、應用文字編輯軟體、靈活運用各種軟體解決教學問題、能夠製作和編輯處理需要使用的圖片、演示文稿製作使用等各項在教學中需要使用的各項關於電腦的基本能力;網路素質則包含收發電子信息、網頁瀏覽查詢、信息查詢收集、軟體下載等基本互聯網素質。上海師范大學黎教授在出版的《基於現代教育技術的信息教育》一書中,通過下面的語言來定義什麼是信息素質,黎教授的表述如下: 信息獲取、加工等能力可以簡稱為"信息能力",通過信息教育使學生將這些能力內化為自身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形成影響人一生的品質。通過這段表述,我們能夠對信息素質有所了解,也能夠判定什麼才是所謂的信息素質。

電化教育就是通過連接的互聯網來形成一個三維的、空間的教育體系,藉助互聯網強大的信息化來達到充實課堂使得課堂能夠與時俱進,時刻獲得最新資訊、最新動向,從而遠離"閉關修煉"的教育困境。這樣既可以增強了教師自身的信息素質培養,也能夠樹立學生對信息化的觀念,增強學科教育的實時性,避免教育與社會的脫節。

四、提高了學生主體作用,有助於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傳統教學中是以教師為教學中心,教師發揮主體作用而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電教化則相對平衡了二者在教與學的作用,將講述和吸收轉換為互動式的課堂。將計算機的圖、文、動畫結合,形成屏幕內、屏幕外教師、學生多方面的互動,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一起分析比較,一起提出問題,一起解答問題,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此過程中教師就是引導的作用,轉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式課堂,形成了以課堂為中心學生為主體的創新課堂。

同時信息化的今天,合理、正確、高效地使用現代化電化教學,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不同的教學模塊和形式,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而設計的個性化教學,突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作用。學生除了能夠在老師固定的模式下學習,還能夠利用互聯網的豐富資源自行學習,從而形成師生之間雙向的信息傳輸,加強信息的溝通,形成知識的多向網路,形成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共同體。

五、結論

運用現代信息和計算機技術和創新的課堂形式,結合傳統教育和電化教育,優勢互補,形成全新的課堂文化。在現代化的整合型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傳統教學與現代技術、創新思維與能力培養完美融合的新課堂。新的課堂具有更多的創新意識和民主意識,傳統的師生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變成了組織者和引導者; 傳統的課堂中心發生了轉換,教師為中心變成了課程內容為中心; 傳統師生關系發生變化,師授生學的關系變為了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共同體。同時教材也不再是不變式的標准教材而是求知型的探索式的新教材。這樣形成了新的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為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有利於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和學習積極性。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為目的的教育,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達成以上要求為學生提供創新空間和條件,電化教育是構建創新學習環境的技術支持,因此需要體會它與傳統教育各自的優缺點,將兩者有機的相結合從而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振紅. 中小學電教.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顧明遠. 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南國農,李運林,祝智庭. 信息化教育概論[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 篇3

摘要:

在中小學教育中,美術教學由一開始的不受重視逐漸地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中,在美術教育地位逐漸提高,教學工作開展的越來越好的情況下,美術教育對中小學創新思維培養所具有的作用也慢慢地突顯出來。因此,本文以美術教育對中小學創新思維培養意義為題,對美術教育對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原則以及意義等進行了深入地分析,並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希望可以為教師更好地開展美術教育,充分發揮其作用,促進中小學創新思維培養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

美術教育;中小學創新思維培養;意義

在中小學教育中,美術教學已經成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有效開展美術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還可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所以說,美術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一舉多得的作用。因此,在合理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美術教學,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美術教育對培養中小學創新思維的重要性以及原則。

(一)對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中小學生的思維還不是十分成熟,正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這一階段,若是不能有效的開展創新思維培養工作,那麼當學生思維已經成熟之後在開展就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中小學階段是最好的培養時期。在此時期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從美術教學入手。

要知道,美術這一學科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對於教學方式也沒有固定的要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這樣就使得教學的靈活性比較強,而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有著積極的作用[1]。多樣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想像力以及直覺思維的發展,而此兩者的發展有助於學生形成創意想像,進而促進其創新思維的形成。

(二)美術教育培養創新思維的原則。

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不能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且還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按照自由、平等等原則來開展教學,只有這樣進行的美術教學才能夠推動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發揮美術教學具有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維發散環境,學生在此環境中學習美術知識,可以自由創造,這樣其思維就可以得到創新的發展。

二、美術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教師想要通過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只有當學生具備了此種精神,才能在學習中自主開拓,久而久之,其創新意識以及能力都會得到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精神引導,對於提出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多啟發學生動腦。與此同時,因為美術知識是比較靈活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思維想法融入到知識學習中,這樣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可以得到培養。

(二)注重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思維創新的一種引導方式,所以教師在教學可以根據美術這一科學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發散思維訓練融入到教學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比如說,當教師想要讓學生自己創作一幅作品的時候,可以先給一個命題,就以《夏》為命題,對於夏天每個學生都不陌生,而且此命題和生活實際也可以結合在一起,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將自己認為的最具代表性的內容畫出來。很多學生可能會畫花朵,會畫藍天白雲,這樣的想法是較為固定,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教師可以說:「同學們,夏天天氣熱,怎麼可以降暑呢?」這一問題提出之後,學生就會想到,夏天還可以游泳,還可以在樹蔭在乘涼等,當這些想法從腦海中浮現之後,學生進行夏的創作就會多樣化,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得到了發散。

(三)構建創新思維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構建創新思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並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夠得到放鬆,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創新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此情境中思維得到碰撞,進而產生新的火花。綜上所述,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要知道,創新思維對於學生的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以此來促使學生形成創新思維,並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進而為其以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金迎弟.淺談小學美術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3):274-275.

;

『伍』 什麼是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基本方法我在繼續教育網學習初中美術課程標准談到這個問題。誰能深入談談。

過去的美術創作教學模式常常是以「師」為中心。按照常規的教學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給學生。並且認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達到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目的,其實這無所謂叫「創作」,而只是模仿,因為它不含自主性,創造性。就像「畫匠」與「畫家」的區別。畫匠只是按部就班地模仿畫別人的東西,而畫家則是在創造一種藝術。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師對學生是極有幫助的。所謂幫助,主要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引導學生自己去求得知識,也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美術教學進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美術創作教學不僅是技能教育,更是一種人文教育。《美術課程標准》提出: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此理念的指導下,為充分發揮美術的教育功能,發揮美術教育特有的魅力,對美術教學所採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幾點探微。

一、創設情境,激發美術創作的熱情

所謂創設情境就是通過聲像、游戲、再現生活等方式營造一種氛圍,以便於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創作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創設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要經常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創設寬松,和諧,自由的氛圍,不斷改變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我發揮,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利用一切機會,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以主體形象,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課堂的情境包括課堂的場境和學習的氛圍。創設情境的目的在於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內在的動力支持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是激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的內驅力,

1、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欣賞美

美術的題材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它與生活實際密切相聯。因此,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盡量去創設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美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中引出問題,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中去,拓展其思維的主動性,增強其求知慾望。例如我在上《春天的色彩》這課時我讓學生走出教室,先帶他們漫步在校園中,讓學生感知春天的氣息,觀察嫩綠的小草、金色的迎春花、快樂的小鳥、忙著采蜜的小蜜蜂和在花叢中飛舞的小蝴蝶……學生們邊走邊看,感受著濃郁的春天氣息,最後我們圍坐在草坪上大家暢談春天的色彩:黃的、嫩綠的、粉紅的、大紅的……學生大膽的描述著,就在草坪上學生用油畫棒畫出了自己看到的春天,每個人心中的春天都不同,每幅作品都不同。

二、創設童話情境,引導學生體驗美

童話故事是學生最愛聽的,也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動人的童話故事啟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輕松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如我在上二年級《漂亮的瓶子》一課時,設計了「阿里巴巴」這樣一個童話形象,讓「阿里巴巴」帶領學生參觀「瓶子王國」,了解「瓶子王國」中成員的造型、色彩、功能。由於童話的形式既生動形象又接近學生的心理,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能夠很好的參與進來,感受著童話王國中各個瓶子成員的美。

三、創設游戲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美

有人說:「游戲是兒童的天使」,它適用於每一個孩子,適用於每個孩子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游戲在兒童學習活動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性和持久性。巧妙的運用游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寓教於樂。如在上《好吃的水果》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瓜果大賣場」的游戲。游戲形式是這樣的:請10個學生分別扮演水蜜桃、蘋果、南瓜等瓜果的攤主,其餘學生扮演買瓜果的顧客。攤主要根據自己瓜果的色、形、味等方面向顧客介紹推銷自己的產品。顧客則根據攤主的介紹進行選購。最後比一比誰最先把自己的瓜果推銷出去。通過「瓜果大賣場」使學生在游戲中觀察了解了瓜果的形狀、顏色等,變枯燥乏味的觀察過程為生動又形象的游戲過程。

四、創設音樂情境,引導學生創造美

古人很早就提出了「琴棋書畫」四藝,反映了藝術的相融相通。音樂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作用,通過音樂,創設具體的環境氛圍,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音樂之聲,能調動人的情緒,促使學生的感官、直覺發展到比較敏銳的程度。對音樂的直觀感受,誘發了他們創造性的想像。在畫國畫時我經常播放一些民族音樂如《春江花月夜》、《彩雲追月》、《好一朵茉莉花》等,讓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畫國畫,如痴如醉的樂曲能讓學生很快地靜下心來,激發學生的感情,使得他們感情上產生共鳴,繼而使學生發揮想像,無形中牽引學生的思緒進入意境,把音樂地旋律轉化成一張色彩豐富的畫作。實踐證明經常在學生作畫的時候放一些節奏舒緩的樂曲,有助於消除學生的急燥的心情,產生一些繪畫創作的靈感。

綜上所述,通過情境的創設,有利於學生情感的主動參與,搭起了溝通教材和教育對象的橋梁,促進了學生情感體驗和表達。學生在各種情境刺激下,創造性思維能力更趨主動、活躍,思維追求個性化,美的創造力日益增強。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美術的快樂。

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花的世界》一課時,創設了童話情境。

案例:《花的世界》新課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花園里玩玩。

(運用電教媒體,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物的環境中,增強了主題感受。孩子們靜靜地傾聽著優美的樂曲,悠揚婉轉,激越空靈。看著花兒搖曳生姿。把孩子們領進了一個美麗神往的花的世界。)

師:你看到了什麼了?

生:我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花兒。

生:我看到了綠綠的葉子,上面還有露珠。

生:我看到花兒好像在笑。

……

師:你認識哪些花兒,說出它的名稱?

生:水仙花、茉莉花、荷花。

生:梅花、菊花、牡丹花

……

師:告訴你,在花園里要走得很輕很輕,不要踩到它們了,更不要隨意採摘。

(畫面繼續展開,將物體拉近,便於學生觀察。)

生:水仙的瓣兒真漂殼!

生:花兒的顏色真好看!

……

從這一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教師無須用更多的語言便將學生引領進了對新知自覺感悟的幻境中。讓孩子身臨其境,獲得直觀體驗,為創作《花的世界》奠定了基礎。

我在教學四年級《各式各樣的帽子》時創設的是生活情境。

師:我帶大家去逛逛帽子商店吧.你想買哪頂帽子呢?

(圖片展示各式各樣的帽子,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生:我要買那頂白色的,白色挺配我。

生:我要買帽檐卷卷的那頂.

師:為什麼呀?

生:因為它的式樣挺漂亮的。

生:我要買軍帽.

師:為什麼要買軍帽呢?

生:因為我長大想當警察。

……

創設的生活情境「買帽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買」的過程不知不覺領悟到帽子的式樣特徵和功用,並且尊重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利。

二、在探究中進行美術創作活動

探究過程是一個學生自我鑽研熟悉教材的過程,教師精心設計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的個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發展,在同學的相互作用和教師的點撥指導下,思維由淺顯入縱深,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並有新的發現和啟迪,提高其獨立取得知識的本領。「美術創作」教學指在美術領域內「運用材料、技法、過程、要素和分析來製作視覺藝術作品」的行為,是與復制、臨摹相對的,它不同於諸如美術技能、理論和以臨摹為主的教學,更不用於其他學科。
美術繪畫課要明確教學目標,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學內容,通過看看、想想、講講、畫畫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使學生全面提高並且主動發展,使課堂教學素質化得到真正體現。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這樣寫道:「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為兒童在學校的學習固然包括學習現成的書本知識,但更主要的是自己進行研究發現。因此,我認為兒童美術創作教學迫切需要引進探究式學習方式,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技法,會產生不同的視覺藝術效果。美術創作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不可能由老師教出來,而只能由學生自主探究來進行。

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探究式學習方式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創造性特點。其作用在於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增強探究意識,學會探究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設自主、民主的學習氛圍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保證,是探究式學習的最佳情境。教師巧妙地「引」,學生主動地「學」,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在和諧的教育氣氛和積極主動的學習生活中得到發展。此時此刻,學生處於—種放鬆狀態,思維極其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教師以學習者的身分參與了學生的質疑、討論和辯論,把思維的空間留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使學生在做學習主人的意識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廣益,從而以極大的學習熱情去遨遊知識的迷宮,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尋找合適的答案。

《樹葉拼貼動物》教學設計

(我根據欣賞-實踐探究-總結經驗的教學模式,結合語文課《樹葉畫》的教學安排了三次教學活動。)

活動之一:欣賞

l、多媒體課件展示秋天的樹林.

2、讓我們一起在秋天的樹林里散散步吧,你能撿到哪些樹葉呢?

3、展示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樹葉。

4、樹葉還能做成畫呢。展示多幅樹葉畫,學生欣賞。

5、你能給每一幅畫取一個漂亮的名字嗎?比如「金魚戲水」

6、樹葉畫真漂亮!小朋友想自己動手做—做嗎?請大家回去試一試吧。

活動之二:實踐探究

學生帶著問題,試做樹葉畫。

1、做樹葉拼貼畫需要怎麼樣的樹葉?

2、樹葉拼貼畫是怎麼做的?

3、如何根據樹葉的形狀特點拼貼動物

實踐過程中學生可請家長幫忙,可與同學交流,也可以問老師。

活動之三:總結經驗

1、分小組自由交流。

2、讓口頭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上台,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樹葉畫

①樹葉畫的名稱是什麼?

②是用哪幾種樹葉拼貼起來的?

③樹葉畫的每一部分是用什麼樹葉做成的? (可以說名稱、形狀或顏色)

3、師歸納總結。

4、學生對作品進行修改,辦樹葉畫展。

在這一美術創作過程中,教師沒有手把手地教孩子怎麼做,而只是用欣賞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有利於探究的環境。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自主探究,自覺達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並且學習的熱情很高。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到的知識更深刻,技能更鞏固。

運用探究式學習來進行美術創作,可以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之悅、攀登之趣、體驗知識之樂、創作之美,催其奮進,增其信心,真正成為「發現者、探索者、研究者」。

三、在合作中進行美術創作活動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依不同性別或能力,混合編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導,共同努力達成教學目標。合作學習在教育領域中的研究始於20世紀中期的美國,結果發現,合作學習不但有利於兒童形成積極的同伴關系,而且對兒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美術課程標准》中這樣要求「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體驗、觀察、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合作學習可以滿足學生的社會需要,有利於改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能真正發揮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強化學生與環境的交互活動,有效促進學生心理機能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而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最簡便易行但效果顯著的模式,對低年級兒童的身心發展非常切合。

1、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1).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全體學生,尤其是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課堂參與機會,增強了主體參與性。

2).小學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不能等同於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組織形式和探究過程的相似,為學生獲得科學研究的相關體驗提供了基礎。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個人獨立學習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認識成果,培養了群體意識和活動能力。

4).小組合作學習有互查作用,能使學生從別人的經驗和方法思路中學到更多知識。

5).小組合作學習後的匯報有利於開展有競爭的合作,還可以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全班共有,能激發創新,拓展思維,提高了教學實效。

6).小組學習過程中存在著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過程,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能力。

2、合作小組的組成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只對小組成員的知識水平、智力因素進行調配是不夠的,要考慮到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同水平。我們還要注意男女生的比例搭配。否則,男生組或女生組思維方式及活動能力都會損失一些多樣性,對開拓思路、發展創新思維也有一定局限性。

在組成小組時,人數的設定直接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我所在的學校實施的是大班額教學,學生人數在50---60入之間,應該說大班制不利於合作學習的組織。我在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在教學中,我開始以6人為一組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出現了這些情況:6人中總有一兩人容易脫離討論,或被忽視;美術課堂上教學時間很短不能給很充分的時間討論研究,小組討論中6人輪流發言所佔用的時間就顯得很長;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存在合作和與競爭,必須團結協作才能與其他小組競爭,要統一小組意見6人組難度也較大。因此,我將學生就近按四人為一組從新分組,小組合作中個人的發言時間、受關注程度、統一意見的合作效率與意識立刻得到提升。

由此,我得出結論,針對像美術課這樣教學時間短、實踐時間長的學科,採用四人小組學習法更恰當,特別是低年級兒童很適合人數少的組合,甚至採用兩人一組的互助學習也對培養合作學習能力非常有益。

3、小組合作學習在美術課堂中的應用

1).從肢體動作的指導開始培養小組合作習慣。

有人可能認為只要小組成員在一起就可以進行討論,不用注重學習的肢體動態。其實不然,學習的效果好壞是很受肢體動態的影響的,明確地說就是小組學習氣氛往往要靠肢體的動作來營造。

一節美術課上,我指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說一說自己對美術書上的作品有何感受。我的問題是: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喜歡它的什麼特點?為什麼喜歡?請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組的同學,由組長負責組織發言,每個人都要發言。當我布置完學習要求後到各組去巡視,發現他們各看各的書,偶爾和同桌的同學交流意見,小組內並沒有活動起來。我巡視到哪個組,哪個組就有學生舉著書,想告訴我他們的看法,並不理會同組的學生。這怎麼行呢?這和我來問,學生舉手回答有什麼區別呀?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都沒有什麼幫助,這一教學環節也成了擺設,沒有起到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的作用。我連忙指導組長安排本組同學或按座位順序,或按舉手先後順序發言,但是討論的氣氛依然冷清。我掃視全組,發現他們都低著頭看自己的書,即使有人發言,也沒有注意傾聽,只沉浸在自己的思維中。我們都知道:交流是說與聽雙方的事。眼神、表情是語言的說明,和生動的語言具有同樣的感染力,面對面交流是傳遞信息最好的方法。我靈機一動,讓同組的學生都放下手中的書,聚集過來圍在一本書周圍,把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在發言同學所說的畫面上。討論的氣氛立刻就不同了,學生開始很自然地就其他同學的發言內容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就這樣我對每個組提出了形體上的要求,使課堂討論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由此可見,由於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又多是獨生子女,交流能力弱,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必須通過肢體活動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

2).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培養小組合作的能力。

教學中我們發現,沒有進行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根本不知要如何進行合作,尤以一年級學生為最。他們的知識經驗少,對合作交流的認識幾乎為零。我們首先要通過教師的示範在他們大腦中建立起合作學習的概念。例如在欣賞作品時,我先請分析能力較強的學生發表見解,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他的意見,如果不同意就補充不同的意見。然後再請學生針對不同的作品模仿老師與同學的交流方法進行兩人討論,使其形成一種模式,給學生一個導向,再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自由討論。這樣由於教師示範在先,學生合作起來才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3).培養小組長,提高合作學習時效。

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奉無合作可言。況且低年級學生自製力很差,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並培養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通過

以上幾點是我在課改初始階段的淺顯體會。要讓小組合作學習更深入有效,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小組結構,精選合作內容,豐富合作形式,使之真正成為有效可行的學習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合作學習需要改變傳統的整齊、標准化課堂教學模式,建立美術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表現風格多樣的教學景觀。座位排放是合作學習的教室物理環境,教師可根據各種美術創作活動的需要來合理設置座位。積極的相互依賴是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認知差異,構建一個結構合理的合作群體,在生生互動中進行「幫扶」學習、互幫互學。合理的合作環境的營造,能使合作學習運作更加流暢、和諧、默契,合作的成果也會因此而水漲船高。

總之,創作中的合作學習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提高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主動、全面發展,敢於創新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健康心理得以發展;學生增強了交往,掌握了初步的社交能力;有效地激活了師生的創作激情,形成了愉快教學的良好氛圍。

四、整合生活經驗進行美術教學

對學生而言,未知的領域是無限廣闊的。當學生對美術創作有了探索的慾望和探究的能力時,僅靠課內是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的。此時,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把探究的領域擴展到課外生活中。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內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新課程的美術創作教學,應是知識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整合,課程內容只有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融會貫通、整合構建,才可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深刻、牢固,讓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發展的能力。

案例:《有趣的拓印》教學片段

在「有趣的拓印」教學中。課前我讓學生們欣賞課文彩頁,研究需要帶哪些工具和材料,並且去實踐一下哪些東西可以拓印.教學時我巡視了一下教室,發現孩子們帶的拓印材料五花八門,盡有盡有。

師:小朋友一定知道有許多東西可以拓印吧!

生:老師,我拓印了樹皮和樹葉.(他很自豪地舉起他的作品)

生:我知道硬幣可以拓印。

生:我知道鞋底可以拓印。

生:我知道粗糙的牆可以拓印

生:我知道汽車輪胎可以拓印

……

在學生們熱情高漲的時候,我建議大家將自己的作品與其他同學進行經驗交流,說說拓印的方法、過程和新發現,並且在交流過程中互相幫助修改不足,使自己的作品更美。在這一片斷教學中,可以看出,孩子們經過探究合作交流,使生活經驗得到了升華,知識技能更加深刻。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的整合,一是促進了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能力的發展;二是解決了教學內容中難點問題;三是便於學生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更牢固;四是美術新課程創作資源在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整合中得到創生新與發展。

《美術課程標准》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體現以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離不開學生的生活世界。植根於學生生活世界的美術教學是豐富多彩的,為學生生活世界服務的美術課堂教學是鮮活生動的,學生的生活世界將會成為美術教學的源泉。

五、給予積極的鼓勵性評價促成可持續發展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對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重要。美育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具有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培養美感和愉悅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作為美術教師,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們極其興奮地把作品拿到你的面前,眉飛色舞地向你講解他的創意。他們的意圖並不是讓你指正缺點,而是希望聽到你的表揚和肯定。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兒童美術創作表達的是兒童自我的思想情緒,屬於最原始的思維,這種思維惟兒童獨有。因此,教師對兒童創作進行評價的,要順應兒童的思維,尊重兒童的想法。蘇霍姆林斯基曾精闢地指出:「你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評價時否定學生的作品,最容易使學生失去這種力量。評價作品時要以表揚為主,要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用激勵性的語言給以肯定和鼓勵:「你真棒!」「顏色真漂亮!」「你這個想法真有創意。」「你觀察得很仔細。」「你畫的人很誇張傳神。」……使學生獲得喜悅和滿足。這種喜悅和滿足會進一步產生自我激勵的心理狀態,自信心也會隨之產生。

美國藝術教育家維克多·羅恩菲德在《創造與心智的成長》中提出美術教育的任務「既不是藝術本身,又不是藝術作品,也不是審美體驗,而是兒童通過藝術教育,他們將愈來愈富有創造力,愈來愈思維敏捷。」

『陸』 中小學常用的教育學原則和方法

《教育學視頻|9《教育學》之我國目前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cFRnje3j8Hm2uVWghyJYw

提取碼:xv29
教育學視頻|2.9《教育學》之「我國目前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avi|2.8《教育學》之「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avi|2.7《教育學》之「師生關系」.avi|2.6《教育學》之「學生的特點及學生觀」.avi|2.5《教育學》之「教師職業的特點」.avi|2.4《教育學》之「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vi|2.3《教育學》之「教育與人的發展」.avi|2.2《教育學》之「社會與教育發展的關系」.avi|2.1《教育學》之「總體概括」.avi|2.14《教育學》之「班主任工作的內容與方法」.avi|2.13《教育學》之「德育的途徑與方法」.avi|2.12《教育學》之「我國中小學主要的德育原則」.avi|2.11《教育學》之「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avi|2.10《教育學》之「教學方法」.avi

『柒』 小學的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都有哪些

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1、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教學方法2、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
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
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教學方法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教學方法4、 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
教學方法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教學方法6、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教學方法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於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後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
教學方法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教學方法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於課程拓展內容的教學,如項目教學未涉及的小作物具體的育種方法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並撰寫學習小論文,交由老師評價。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科技寫作能力。

閱讀全文

與教育學中心小學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對話翻譯研究方法 瀏覽:735
咸豐元寶寶源當百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550
翡翠新武器鑒別方法 瀏覽:641
競爭的定價方法常用在哪裡 瀏覽:564
百度雲隱藏空間文件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66
快速開硬椰子方法 瀏覽:600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歸納法 瀏覽:998
小學生課後鍛煉方法 瀏覽:407
幼樹刻芽正確方法 瀏覽:272
台式機電源檢測方法 瀏覽:695
如何泡清酒的方法 瀏覽:72
歐巴撩妹正確方法 瀏覽:627
一周歲寶寶咳嗽最簡單方法 瀏覽:567
院線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84
輪船鏈的安裝方法 瀏覽:107
尖銳疣治療好的方法 瀏覽:258
神奇方法治療皮膚病 瀏覽:544
快速閱讀的方法論 瀏覽:446
解決人生困難的四個方法 瀏覽:427
graves眼病治療方法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