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產品分析法是屬於調查法嗎
1.調查法的含義
為了達到設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計劃全面或比較全面地收集研究對象的某一方面情況的各種材料,並作出分析、綜合,得到某一結論的研究方法,就是調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當前的狀況,也可以是為了揭示存在的問題,弄清前因後果,為進一步的研究或決策提供觀點和論據
2.調查法包含哪些方法
訪談法
這是研究人員通過與被調查者直接交談,來探索被調查者的心理狀態的研究方法。訪談調查時,研究者與被調查對象面對面的交流,針對性強,靈活真實可靠,便於深入了解人或事件的多種因素結合內部原因,但訪談法比較花費人力和時間,調查范圍比較窄。
相關書籍
相關書籍
1、訪談的形式。訪談可以是個別訪談,與被調查者逐個談話,也可以是集體訪談,即以座談會的形式展開訪談。還可以是非正式或正式訪談。非正式訪談不必詳細設計訪談問題,自由交談,根據實際情況展開,而正式訪談有預先的較完善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
2、訪談的過程。訪談過程由以下四個步驟:
(1)訪談開始,應向被調查者說明訪談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2)逐步提問,傾聽回答。對於談話要收集的內容可以用腦記,也可以筆記,還可以用錄音機記錄,以備以後整理分析。
(3)訪談結束,要專門對材料作整理,形成陳述性材料,並作一定的統計性整理。
(4)與問卷調查一樣,最後要得出結論性的東西。例如,被調查問題的現狀、性質,產生問題的原因,等等,並隨之提出建議、意見。
電話調查法
電話調查法是指研究人員通過電話向被調查者進行問詢,了解所需情況的一種調查方法。
由於彼此不直接接觸,而是藉助於電話這一中介工具進行,因而是一種間接的調查方法。
這種方法也有優缺點。優點是花錢花時不多,能調查較多的人;缺點是不像訪談法那樣可以採用多種方式詳細詢問和解釋問題,使被調查者對問題不發生誤解。這種方法對於已普及電話的地區較為適用,而對電話還不夠普及的地方就不很適用。
問卷調查法
范圍大一些的調查,常採用問卷的方式進行。問卷即是書面提問的方式。問卷調查通過收集資料,然後作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分析,歸納出調查結論。採用問卷調查方法時,最主要的當然是根據需要確定調查的主題,然後圍繞它,設立各種明確的問題,作全面摸底了解。
調查方法
調查方法
常用的問卷調查法有四種形式:
一是選擇法。
二是是否法。
三是計分法。
四是等級排列法。
3.什麼是產品分析法呢?
產品分析法又稱活動產品分析,它是通過分析學生的活動產品,如日記、作文、書信、自傳、繪畫、工藝作品等,以了解學生的能力、傾向、技能、熟練程度、情感狀態和知識范圍
所以,綜上產品分析法不屬於調查法
❷ 如何通過SWOT分析法找出產品優劣勢
SWOT分析法也叫態勢分析法,是80年代美國教授韋里克提出,經常用於企業(產品)戰略決策、競爭對手分析。在戰略規劃中,SWOT應該算是一個常用的分析方法,S(Strength)競爭優勢、W(Weakness)競爭劣勢、O(Opportunity)機會、T(Threats)威脅。優勢、劣勢為企業(產品)內部因素,受產品品質、材料、人員、機器、渠道、服務等因素影響,機會、威脅為企業(產品)外部因素,受市場、經濟、社會、政策影響。通過SWOT的分析,以找出產品的發展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只有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對手、了解環境才能處變不驚、泰然處之。
先來看下SWOT分析法的分析示意圖:
SW競爭優勢、劣勢分析
競爭優勢指一個企業超越其競爭對手的能力,或者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競爭力的優勢。
競爭劣勢是指一個企業與其競爭對手相比,做的不好或沒有做到的地方,從而使自己與競爭對手相比處於劣勢。
可以通過以下角度對產品進行優勢與劣勢分析:
SW分析主要從Q、C、D、M、S幾個領域分析產品內部環境與競品之間的對比, Quality(品質)、Cost(成本)、Delivery(交期)、Morale(士氣)、Safety(安全)。
Q-品質
產品質量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美觀性、適用性、耐久性、經濟性等。
C-成本(價格)
同樣等級產品的生產成本、銷售成本、服務成本等和銷售價格(產品贏利能力)。
D/D-產量、效率、交付能力
生產總量、生產能力,綜合效率、人均產量、人均附加值、交付按量准時。
D/L-產品研發/生產技術(產品技術和製造技術)
新產品設計開發能力,開發周期,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技術創新能力等。
M-人才/設備/物料/方法/測量
人才:經驗豐富的優秀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優秀的管理、技術團隊,年輕/激情。
設備:先進高效率的生產線,現代化高精度的生產設備、檢驗設備。
物料:優秀的供應商團隊,一流的供應鏈,高質量、低價格的物料穩定的供應。
方法:先進的管理方法,管理體系,暢通的信息(比其它對手更能優先獲得信息)
測量:先進的測量儀器,科學的測量方法,完整的品質控制體系。
S-銷售/服務
銷售:強大的銷售網路,優秀的銷售團隊,豐富的銷售經驗和技巧,靈活的市場變化應對能力,優秀的品牌形象,品牌的價值及市場認可度,良好的客戶關系,忠誠的消費者。
服務: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優質的服務,滿意的客戶群。
與競品之間的優勢、劣勢分析需要從質量、效率、成本、人力、技術、價格、銷售、服務、產量、渠道等這些方面考慮,從各方面與競品進行對比,找出異同點,才會更了解自己、了解對方。
我們以京東、淘寶為例對比兩者間的優勢、劣勢,示意如下:
利用QCDMS方法對競品進行分析,以確定產品的優勢和劣勢。O機會、T威脅分析的是產品外部環境因素,從政治角度、經濟角度、社會角度、技術角度分析產品。
內部因素 + 外部因素就構成了企業(產品)戰略,所以企業(產品)戰略的公式為:
企業(產品)戰略=內部因素(SW)+ 外部因素(OT)
O機會、T威脅
談完進行論的上半句,繼續談它的後半句:「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這說明的是產品需要不斷的升級迭代、優化、更新的過程,要適應市場,適應環境,就要不斷的完善自已。產品的迭代升級過程就是產品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避免紅海搏殺,要做差異化產品,這就是物種的變異過程,只有變異才能適應新的環境,找出新的藍海。通過不斷的變異、更新,新的產品品類就會誕生。
機會是指產品在某個領域佔有絕對優勢,在這一領域中,該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機會。
威脅指的是在某一環境內產品發展的不利因素,如果不採取果斷的戰略行為,這種不利趨勢將導致公司的競爭地位受到削弱。
利用PEST分析法找出產品的機會點和威脅點:
PEST 為一種企業所處宏觀環境分析模型,所謂PEST,即 Political(政治), Economic(經濟), Social(社會) and Technological(科技)。
P政治因素,政治環境是否穩定?國家政策是否有變化?貿易環境變化?
E經濟因素,國民收入如何?用戶群經濟狀況如何?宏觀經濟如何?當前經濟如何?未來經濟如何?
S社會因素,人口多少?潛在用戶量多少?人口流動性多少?消費心理如何?文化傳統如何?價值觀如何?宗教信仰如何?
T科技因素,技術實力如何?國家是否對本行業技術是否有扶持?技術商品化轉化性如何?專利保護程度?技術環境如何?研發周期如何?
通過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因素的分析,可以更清晰梳理出產品各方面的外在因素,做好產品定位,找出機會點和威脅點。
❸ 產品經理做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的方法
產品經理做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的方法
產品經理,你對用戶的需求了解多少呢?你知道用戶想要什麼樣的產品嗎?你想知道用戶將會如何看待你的產品嗎?你想知道你設計的產品在用戶中的口碑如何嗎?
是的。每一個產品經理都希望在產品開始立項設計前,得到用戶最真實的需求,為自己的產品設計提供良好的支撐;每一個產品經理都希望自己的設計的產品得到用戶的認可和親睞;每一個產品經理都希望用戶能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不斷反饋對於產品改進的意見和建議……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得到用戶的前期意見和後期反饋呢?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數據的支撐,只有數據才能讓一切更有說服力(前提是真實、有效的數據)、只有數據才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到我們想法的可行性……
既然這樣,那數據從何而來?這自然少不了市場調研,只有通過對用戶的調研才能收集用戶最基礎的用戶數據、從最基礎的數據上進行分析,從而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那麼,作為產品經理,我們應該如何對市場或用戶進行調研呢?調研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對於調研的數據我們如何進行數據分析呢?數據分析的方法和方式有哪些呢?
一、 產品經理為什麼要做市場調研?調研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在做市場調研前,必須有一個自己的調研思路:我們要調研的對象,需要收集的數據,需要達到的效果等。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獲得更加有效的數據。
1、通過調研了解市場需求、確定目標用戶、確定產品核心,為了更好的制訂MRD;
2、為領導在會議上PK提供論據;
3、提高產品的銷售決策質量、解決存在於產品銷售中的問題或尋找機會等而系統地、客觀地識別、收集、分析和傳播營銷信息,及時掌握一手資源;
4、驗證我們定的目標客戶是不是我們想要的,目標用戶想要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
5、了解我們能不能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並且樂於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
6、找准產品機會缺口,然後衡量各種因素,制定產品戰略線路;
7、調研到最後,目標越明確,需求確明確,也就會覺得,產品越難做,難以打開市場等;
8、對於全新的產品,調研前PM必須先自己有一個思路,然後通過調研去驗證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
二、 市場調研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怎樣確定調研的維度?1、問卷調查、用戶AB測試、焦點訪談、田野調研、用戶訪談、用戶日誌、入戶觀察、網上有獎調查;
2、做人物角色分析:設置用戶場景、用戶角色進行模擬分析;
3、情況推測分析;
4、調研的維度主要從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視覺層來展開(不同的產品從不同的層次來確定調研的維度)
三、 如何整理市場調研的數據?PS:對收集到的調研數據,我們需要整理出那些有效的數據,對於無效數據果斷丟棄。對有效數據進行細致的處理、分析。
通過市場調研,我們收集了不少的數據,這些數據都是用戶最直接的對產品的某種需求的體現。作為產品經理,我們視這些數據為寶貝,我們需要將這些數據進行整理,讓他們變為珍寶。那我們該如何整理呢?
1、將規范的數據按照維度整理、錄入,然後進行建模;不規范的數據的話就必須得自己先通過一些定性的處理,讓它變得規范,然後再用工具進行分析;
2、封閉性的問題,設置選項歸類即可。開放性的問題,建議還是先錄下來,然後再頭腦風暴整理出有用的東西;
3定性的,焦點訪談和深訪,都可以錄音,在事後可以形成訪談記錄;焦點訪談的過程中,可以以卡片的形式或者其他的形式讓用戶做選擇題,可以獲取少量的有數據性的東西,其他的更多的是觀點、方向性的,這個需要在整理訪談記錄的時候根據問題來歸納整理;
4、深度訪談的數據整理,我們以前會做頭腦風暴,建立很多個用戶模型,強行量化這些數據。這個方法比較有效,特別在做人群研究的時候。
四、 如何書寫市場調研報告?對整理後的數據,我們最終需要形成書面的市場調研文檔報告,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給我們的BOSS,從而獲得老闆對產品的支持。
1、對市場調研的數據分析後進行的說明總結,用圖表或圖形的形式最直觀呈現;
2、分析用戶當前現狀,用戶對產品的需求點;
3、報告的組成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論等相關內容;
4、根據調研的時候的思路,將報告逐一完善,將數據分析的結論圖表化,得出自己的結論總結出趨勢和規律
五、 數據分析的方式方法有哪些?1、數據分析需要掌握數據統計軟體和數據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如SPSS等);
2、數據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對比分析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其中的差異,從而揭示這些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和情況。對比分為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結構分析法:被分析研究總體內各部分與總體之間進行對比分析的方法,即總體內各部分所佔的指標。交叉分析法:同時將兩個有一定聯系的變數及其值交叉排列在一張表內,使各變數值成為不同變數的交叉點,一般採用二維交叉表進行分析。分組分析法:按照數據特徵,將數據進行分組進行分析的方法。其他還有比如漏斗圖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矩陣關聯分析法等等。(數據分析方法可以參考:《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一書)
六、 數據分析報告如何指導產品經理進行產品設計?PS:數據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在進行數據分析的時候,選擇有效的數據分析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據調研結論 確定產品核心功能
2、把數據分析的結果加入到整個迭代設計的過程中加速產品的迭代更新
3、評估解決方案的可行性。根據實施的結果再去評估解決方案是否真的可行?是否還需要再改進,依此類推
4、通過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用戶的行為規律,為產品提供支撐
5、日常的運營分析,及時發現產品問題
6、產品後期設定一系列的運營指標進行運營監控,然後反饋產品迭代(指標主要包括:1、用戶的反饋、2、產品的BUG、3、市場的反映、4、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5、點擊率、留存率等等)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產品經理做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的方法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❹ 競品分析時常用的5個方法
競品分析文檔應該是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最經常接觸到的文檔之一,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呢?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對比,去糟存精。另一方面是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其他產品上是否已經實現,效果如何。當然也不是隨便找到一個競品就直接分析了,還要根據商業模式,產品功能進行綜合考慮。本文主要討論競品分析的方法。
一、產品分析方法
1、用戶體驗五要素法
戰略層:企業願景、產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戶習慣、商業模式
范圍層: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級功能、功能架構、業務流程設計
結構層:信息架構、常規功能、特色功能、實現情況、用戶流程分析
框架層:操作情況、刷新、頁面跳轉、查詢、交互框架、界面設計、導航設計、標簽設計、細節點
表現層:視覺表現、布局、配色、排版
2、SWOT分析
針對所要分析的競品,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個維度進行比較和梳理。
3、表格法
適合總結產品的總體情況
4、客戶滿意度模型(kano模型)基本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
5、Yes/No法:
主要適用於功能層面,簡單來說就是將各個產品的功能點全盤羅列出,有功能點的地方標 "√" ,通過比對可以清晰地了解功能點上產品間的異同
二、分析時的5個注意點
1、確保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報告中的數據從哪裡來,什麼時間發布的,都要進行備注說明
2.對比時有截圖作參照
保證報告中的對比有理有據,清晰可讀
3、做的是競品「分析」,而不是競品「抄襲「
重點是分析產品,理解為什麼其他競爭對手要那樣做。分析自己的資源,能力是否能夠做一樣的或更好的選擇,而不是一股腦的把各個產品對比後,選擇出自己認為還不錯的功能,組裝成一個APP
4、選擇合適的競品,明白為什麼選擇競品
選擇的競品可能是因為業務上有重疊,服務上相似,功能上雷同,千萬不要看到競品就開始拆解功能直接分析,在競品分析的過程中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5、重要的是分析出結果,而不是羅列數據
單純的對比功能,羅列數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每個功能的背後涉及一系列的技術與服務,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結論,然後總結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
三、競品分析文檔模板
1、體驗環境
2、行業分析(歷史變化、發展趨勢)
3、市場狀況(市場容量、競爭格局、市場佔有率分布)
4、需求分析(扮演用戶、選擇研究對象)
5、確定競品(產品咨詢收集、選擇服務/目標用戶相同或類似的產品)
6、競品對比(多種分析方法)
7、商業模式異同
8、業務/產品模式異同
9、運營及推廣策略
10、歸納和結論
以上框架僅供參考,競品分析做給不同的人看時,側重點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