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有哪兩種
是:實證主義(自然主義),反實證主義(人文主義或主觀主義)
早期的方法論觀點 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K.馬克思
認為,對社會的研究可以成為科學,因為社會現象同自
然現象一樣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之間也同樣存在著
因果決定性,它們是可以被科學認識的,並且可由普遍
規律來說明。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第一次
使科學的社會學的出現成為可能」(列寧語),使社會
學與哲學和歷史學相分離,並且使社會研究擺脫了傳統
的思辨哲學方法。
另一創始人A.孔德主張,社會學應當是一門類似自
然科學的、以研究社會發展規律為目的的學科,這門學
科應當採用建立在觀察基礎之上的實證主義方法。他在
社會領域中引入了自然科學形成時建立的基本假設,即
知識的經驗性或實證性、研究的客觀性和世界的統一性。
孔德還具體論證了觀察方法、實驗方法、比較方法和歷
史方法對社會學的適用性。
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發展了孔德的實證主義,
他最先系統、詳細地論述了社會學方法論問題。在《社
會學方法的規則》(1894)一書中,他把社會現象界定為
普遍存在於群體間的、由外界的強制力施加於個人所引
起的社會行為、社會思想和社會感受。他認為社會現象
既不能歸結為個人行為,也不能歸結為生物現象和心理
現象。社會現象是一種集體的行為和觀念,它是可以觀
察的社會事實。通過這種界定,社會學就能夠採用自然
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現象。與實證主義觀點相對立的是
源於哲學、歷史傳統的人文主義思潮。19世紀末期,德
國曾發生一場關於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論戰,德國社會哲
學家W.狄爾泰指出,社會科學的性質及對象與自然科學
有本質的不同。他認為,對社會和人類行為的研究離不
開價值判斷,社會科學的任務不僅是客觀描述社會,還
必須涉及倫理、宗教、藝術等價值觀念。此外,人具有
自由意志,人類行為既沒有規律性也無法預測。社會歷
史現象都是獨特的、偶然的,對此無法採用自然科學的
「規范」方法加以研究,而只能用人文科學的方法加以
闡述和記錄。德國社會學家M.韋伯主張社會學研究的對
象是個人及其行為,而人的行為是受「合理化」的理性
支配的,與行為者的價值是相關的,但同時受環境的制
約,理性行為並不是絕對的意志自由,它受著具體的必
然因果律支配。因此,他建立的理解的社會學既反對人
文學派的主觀唯心論,也反對機械的實證論,主張「價
值相關」和「價值無涉」(見價值中立和價值參照)是
研究社會現象的兩條相互制約、相互補充的基本原則。
三大方法論傾向 現代西方社會學的各個流派及其
關於方法論的不同觀點,大體可以區分為實證主義(自
然主義),反實證主義(人文主義或主觀主義)兩大傾
向;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則獨樹一幟。
實證主義方法論 西方社會學家大多在某種程度上
堅持由孔德和迪爾凱姆所開創的實證主義方向,其中包
括各種理論流派。盡管各派的觀點不盡相同,但是他們
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張社會學應當成為一門科學。社會學
不是探討「應該如何」,而只是客觀地闡明社會「究竟
是如何」,它不關注於獨特的歷史事件,而主要關注於社
會現象的原因和規律。他們堅持認為社會研究的邏輯方
法是假設演繹法,科學假說的陳述必須由經驗事實來檢
驗,理論僅當它得到經驗證據的完備支持時才是可接受
的。獲取經驗證據需要採用實驗、系統觀察、調查、訪
問、文獻考察等方法。雖然社會科學在方法、技術的運
用上有其特點,但它在理論構建、證據搜集、證據分析
與評判、理論檢驗等方面所運用的方法,與自然科學方
法並無本質區別。實證主義者把自然科學方法論作為自
己的基本原則,把自然科學當作科學的範例,在他們看
來,社會學是符合科學的邏輯的。
在實證主義方法論流派中,較極端的派別是定量主
義和數理社會學派。定量主義受心理學的操作主義和生
物測量學的影響,強調在任何科學中都必須使用測量和
計量的方法。定量主義的倡導者、美國社會學家G.A.倫
德伯格主張,任何概念都可以測量,由於定義不明確而
無法測量的概念在科學研究中是沒有用處的。20世紀40
B. 孔德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觀點
孔德指出,在所有六種科學中,最早出現的科學也最早擺脫神學和形而上學的統治。到了他的時代,前五種科學都擺脫了神學和形而上學的統治,進入了實證階段,唯獨社會學還處在形而上學階段,仍然空喊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
因此,他的歷史任務就是建立實證社會學,從而結束歐洲動盪不安的混亂局面,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在孔德看來,要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必須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這個共同的信念就是實證社會學。
他對自己在社會方面的理論特別自負,是他第一次把人的歷史當作一個社會整體來考察,並且發現了社會的象其他領域的規律一樣的規律。
孔德說自己第一次發現了社會規律固然是自我吹脹,但按照實證原則建立社會學的確實數他最早。社會學(Sociology)這個詞就是他首先提出並使用的,從而使他成為社會學的創始人。
(2)孔德社會學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一、實證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可以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直接觀察是觀察者直接接觸正在發生的社會現象,間接觀察則是通過對歷史遺留下來的風俗、禮儀和語言等進行分析獲得有關社會歷史和文化遺跡的資料。
2、實驗法:
利用社會發展的特殊狀態進行實驗,當社會正常進程收到確定方式的干擾時,實驗的作用就表現出來,使我們有機會發現正常社會的規律。
3、比較法:
只有通過比較,社會學家才能簡化觀察和實驗所收集到的資料,發現正常的規律。
4、歷史法:
歷史法是對社會發展的先後和連續方面進行考察,把不同社會現象依照其發展順序加以排列,從中分理出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揭示其增減盛衰的趨勢,從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
二、歷史貢獻
孔德開啟了社會學實證主義傳統的先河,他的一些思想為E.迪爾凱姆等人從不同方面加以繼承和發展,成為100多年來西方社會學發展中的主流。由於學術和歷史的局限性,他的思想中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成分。
但是他的實證科學理想,激發了後來幾代人為把社會學變成一門科學而辛勤努力,使這門相對較晚出現的學科成為當代社會科學知識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把他尊為社會學的創始人、奠基人,或認為是社會學的命名人。
著有《實證哲學教程》 (1830-1842)、《實證主義概論》(1848)、《實證政治體系》 (1851-1854)、《主觀的綜合》等。
C. 社會學研究的是些什麼
社會學
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通過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科。它從過去主要研究人類社會的起源、組織、風俗習慣的人類學,傾向變為以研究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中的組織性或者團體性行為的學科。在社會學中,人們不是作為個體,而是作為一個社會組織、群體或機構的成員存在。
目錄
1 概觀
2 歷史
3 社會學中的科學與數學
4 主要學說
5 社會研究方法
6 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
7 主要的社會學主題
8 社會學主要人物
9 社會學理論
10 社會學學派
11 社會學分支
12 參看
13 有關文獻
14 外部鏈接
[編輯] 概觀
社會學作為對現代性突出矛盾的回應出現於19世紀。這個現代性矛盾是: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和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個人的世界經驗卻變得越來越分裂和分散。社會學家不但希望了解什麼使得社會團體聚集起來,更希望了解社會瓦解的發展過程,從而作出「糾正」。(這種觀點主要是社會學中塗爾干學派所持的觀點,而其他派別尤其是法蘭克福學派,並不探索對社會的救治,因為他們認為對社會病疾提出的救治方案,往往是以一個小群體的觀念強加到絕大多數人的身上,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問題加重)
今天,社會學家對社會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從宏觀結構到微觀行為的研究,包括對種族、民族、階級和性別,到細如家庭結構個人社會關系模式的研究。社會學系分成更多更細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離婚,在微觀方面例如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學家還常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從數量上來描述一個社會總體結構,以此來研究可以預見社會變遷和人們對社會變遷反應的定量模型。這種由拉扎斯費爾德(Paul F. Lazarsfeld)倡導的研究方法,現在是社會學研究中的主要方法論之一。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另外一個流派是定性研究,包括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專題小組討論等收集資料的方法,以及基於紮根理論、內容分析等定性資料的分析方法。從事定性分析的部分社會學家相信,這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因為這可以加強理解「離散」性的社會和獨特性的人文。這種方法從不尋求有一致觀點,但卻可以互相欣賞各自所採取的獨特方式並互相借鑒。主流的觀點認為,定量和定性這兩種研究方式是互補的,而不是矛盾的。
[編輯] 歷史
孔德發明了社會學一詞。「社會學」是一門新的學術范疇。它橫跨經濟、政治、人類學、歷史及心理學。它的意義在於尋找混合了人類知識及哲學的源頭。
「社會學」一詞是由孔德(Auguste Comte)首創的,他試圖使用一種物理學的方法來統一所有的人文學科——包括歷史、心理和經濟學,從而建立經得起科學規則考驗的學科,原本他用「社會物理學」來稱呼這個新的學科。他的貢獻主要是他使得社會科學終於脫離了人文領域。他的社會學理念是典型18世紀的:他相信所有人類活動都會一致地經歷截然不同的歷史階段,如果一個社會可以抓著這個階段,它就可以為社會病開出有效的葯方。
馬克斯·韋伯第一本以社會學為題目的書是19世紀中期的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所著。在美國,1890年肯薩斯大學的「社會學元素」是社會學第一個課程[1],[2],1892年芝加哥大學由艾比安·斯摩爾成立了美國第一個獨立大學學院,他也創立了「美國社會學學報」[3]。1895年,法國波爾多大學成立了歐洲第一個社會學學院。 1904年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成立了英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4]。1919馬克斯·韋伯在慕尼黑大學成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1920年Florian Znaniecki在波蘭成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
第一次關於社會學的國際合作發生於1893年。當時 René Worms 成立「社會學國際小學院」,最後與創立於1949年的國際社會學家協會合並[5]。1905年成立的美國社會學協會是今天世界最大的社會學家協會。
19世紀至20世紀有一群古典社會學家冒起,例如:卡爾·馬克思、Ferdinand Toennies、埃米爾·塗爾干、帕累托及馬克斯·韋伯。正如孔德,他們都不會自視為社會學家。他們的工作涉及宗教、教育、經濟、心理學、道德操守、哲學、神學及其他學術范疇。當然他們在社會學上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特別是卡爾·馬克思更是經濟學重要巨頭。
早期由孔德帶出的理論研究方式是模仿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應用相同的方法學來探討社會現象。強調以經驗、實證和科學方法為社會學扎實的基礎。這個方法學稱為實證主義。
19世紀早期以實證主義與自然主義手法來研究社會生活受到了德國的狄爾泰、海因里希·李克爾等新孔德主義派哲學家的質疑。他們認為自然世界跟社會世界是不同的,人類社會有獨特的范疇如意義、符號、規則、道德規范及價值。這些元素產生了人類文化。馬克斯·韋伯根據這個觀點發展出「反實證主義」的詮釋社會學(Interpretive Sociology),強調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行為的主觀意義。它跟反自然論有密切關系,使社會學研究特別關注人類及文化價值。這導致難以為主觀客觀研究分野的爭論並影響了詮釋研究。網際網路時代也催生了社會學的新分支-公共社會學。
最後,自然科學實際上並沒有取代其他的社會科學,而是變成強調對象和方法的另一種形式。今天,社會學家通常通過比較法來研究人類組織和社會制度,特別是在復雜的工業社會組織結構的研究中。從20至21世紀來看,社會學的研究也應該是突飛猛進的時代。
[編輯] 社會學中的科學與數學
社會學家研究時常常分析群體,如社會組織、宗教組織、政治組織及商業組織。他們研究社會群體間的互動、跟蹤源頭及發展過程、分析群體活動對各個成員的影響。社會學家關心社會群體的特徵、群體間或成員間的互動影響及社會特徵(例如:性別、年齡、種族)對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效果。這些社會研究結果能夠協助教育家、立法者、行政人員、社工等解決社會問題並制定公共政策。大部分的社會學家都有多項專長,例如社會組織、社會分層及社會流動、種族關系、教育、家庭、社會心理學、城市、農村、政治及比較社會學、性別角色及關系、人口地理學、老年學、犯罪心理學及社會學應用。
今天,社會學研究人類組織、社會群體、社會互動等等都使用大量比較方法。社會學的發展對其它科學帶來額外的需求,這對研究現代工業社會是十分重要。近年,得到了人類學的啟示,加速了對多元文化及多元國民的研究。
另一方面,社會學朝著微社會結構發展,例如:種族、社會階級、性別及家庭。因為有很多罪案發生、家庭問題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壓力,急需要社會學來尋找解決方法。
社會學家透過量性研究來研究社會關系以預測社會變動。他們希望透過質性研究,如面談及小組討論,對社會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有些社會學家正辯論著從中作出平衡填補兩者之間的空隙。例如:量性研究描述大型社會現象而質性研究描述個人如何理解大型社會現象。
[編輯] 主要學說
社會理論當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復雜理論框架來解釋和分析社會樣式和宏觀社會結構。社會理論總跟經典的學科有一個令人不安的關系,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會學家從未擔任大學職務。現今社會理論被認為社會學分支,涉足多個科學區域譬如人類學、經濟、神學、歷史等等。第一種社會理論幾乎跟社會學同時誕生。社會學之父-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社會演化理論。在19世紀,三大社會理論分別是社會進化論、社會周期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雖然它們現在被認為是過時,但是它們卻產生了新理論,像新進化論、現代化的社會生物學、後工業化的社會理論及多邊理論。
跟客觀的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理論家很少使用科學方法及其他事證方式來證明論點。反而,他們面對非常大型的社會走勢時候都使用一些假說。可是,這些假說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明。這正是反對者所批評的重點。對於解構主義者及後現代主義者,他們更質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錯誤地承襲下來。很多時候,社會理論被認定為不可證明的。
可是,社會理論是構成社會學的最大部份。客觀的科學研究經常支持社會理論家的解釋。建基於科學方法的統計研究發現婦女和其他人雖然執行同樣職業,但是收入出現嚴重收入差距。這成為女權主義的復雜社會理論的大前提。總之, 特別是對於純凈的社會學的追隨者,社會理論曾有這樣的呼籲因為它的焦點從個體移到社會本身及一些能控制我們生活的社會力量。這社會學的洞察多年來都集中在學生和對現狀不滿意的人是因為它假定社會結構和樣式是任意或受到具有力量社會群組所控制。這暗示了變動的可能性。這暗示了在社會底層的人士受到不該受的壓迫。
[編輯] 社會研究方法
社會研究會用各種方法搜集經驗實證,包括問卷、面談、參與者觀察及統計研究。
不同的方法所面對的困難是它們都根據研究員各自採納的理論基礎來解釋及了解社會。作為功能主義者,艾彌爾·塗爾干喜歡以社會大規模結構來解釋任何東西。如果他是符號互動者,他便專注人們如何理解別人。馬克思主義者或新馬克思主義者把什麼都化作階級斗爭。現象學家只是思考大眾對現實如何建立自己的意義。當各方都面對現實社會問題時,常常爭論誰對誰錯,而實際上會把不同方法學結合。
網際網路是社會學家的興趣所在,原因有四。一)它是研究工具。例如網上問卷調查代替紙張問卷。二)它成為討論平台。三)它本身是研究課題。網際網路的社會學研究網上社區、虛擬社區。四)因為網際網路而產生社會組織上的改變,例如由工業社會轉型到知識社會的大型社會改變。
[編輯] 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
在二十世紀早期,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對人類學作出了貢獻。要留意一點的是人類學家都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今天社會學及人類學主要分別在於研究不同的理論和方法而不是對象。
社會生物學是綜合社會學及生物學的一門新科學。雖然它很快獲得接受,但仍然有很多爭論的地方因為它嘗試使用進化及生物過程來解釋社會行為及結構。社會生物學家常被社會學家批評過份倚賴基因對行為的影響。社會生物學家卻說在自然之間和哺育存在一個復雜關系。故此社會生物學跟人類學、動物學、進化心理學有密切關系。這仍然是其他科學所不能接受的。一些社會生物學家像Richard Machalek要求使用社會學來研究非人類社會。
社會學跟社會心理學有關系,前者關心社會結構,後者關心社會行為。
[編輯] 主要的社會學主題
群體組織方面:家庭-社區—鄉村-集鎮-城市-部落-民族-團體—文化..
群體與組織
初級社會群體
家庭
鄰里
兒童游戲群體
社會組織
科層制
社會制度方面:親屬-婚姻-經濟-政治-法律-宗教-教育-文化-體育..
社會過程方面:合作-競爭-戰爭-改革-革命-社會輿論-社會價值觀-社會一體化..
社會化
社會角色
規范與越軌
社會變遷
分層與流動
城市化
現代化
社會問題方面:就業-民族分裂-犯罪-環境污染-人口-移民-種族歧視-暴力—貧困..
[編輯] 社會學主要人物
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埃米爾·塗爾干
赫伯特·斯賓塞
卡爾·馬克思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滕尼斯
齊美爾
曼海姆
帕累托
馬林諾夫斯基
斯金納
威廉·薩姆納(William Sumner)
威廉·托馬斯(William Thomas)
弗洛里安·茲南尼基(Florian Zrannecki)
帕森斯
默頓
斯梅爾瑟
甘斯
米爾斯
米德
劉易斯·科塞
霍曼斯
布勞
愛默生
戈夫曼
舒茨
哈羅德·加芬克爾
阿多諾
埃里希·弗洛姆
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
於爾根·哈貝瑪斯(Jurgen Habermas)
米歇爾·福柯
利奧塔
呂西安·斯費茲
布迪厄
安東尼·吉登斯
埃利亞斯
克利福德·格爾茨(文化人類學者,Clifford Geertz)
費孝通
[編輯] 社會學理論
社會有機體論
社會發展論
社會公平論
社會交換論
社會互動論
社會進化論
社會均衡論
社會認知論
社會唯名論
社會唯實論
社會學習論
社會控制論
結構功能論
沖突學說
[編輯] 社會學學派
歷史社會學派
社會統計學派
[編輯] 社會學分支
社會學史
教育社會學
社會思想史
社會學方法
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
實驗社會學
數理社會學
應用社會學
職業社會學、工業社會學、醫學社會學、城市社會學、鄉村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環境社會學、青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學、犯罪社會學、越軌社會學、婦女問題、種族問題、社會問題、社會群眾及分層問題、社區、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微觀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體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人口社會學
比較社會學
社會地理學
文化社會學
藝術社會學、知識社會學、道德社會學
歷史社會學
經濟社會學
軍事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史、實驗社會心理學
公共關系學
社會人類學
組織社會學
發展社會學
福利社會學
人口學
人口經濟學、人口社會學、人口學說史、人口史、人口地理學、人口生態學、區域人口學、人口系統工程、人口預測學、人口規劃學、人口政策學、計劃生育學
[編輯] 參看:
心理學 -- 情報學 -- 政治學 -- 社會主義 -- 社會發展規律 -- 社會結構 -- 人才學
[編輯] 有關文獻
韋伯(德),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ISBN 7563352058
葉至誠,《社會學是什麼》,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ISBN 9578187181
喬治.瑞澤爾(美),《當代社會學理論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ISBN 7301087985
喬納森·特納(美),《社會學理論的結構》,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ISBN 957551498X
John J. Macionis, Sociology (10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4, ISBN 0131849182
Piotr Sztompka, Socjologia, Znak, 2002, ISBN 8324002189
Stephen H. Aby, Sociology: A Guide to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Sources. 3rd edn. Littleton, C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2005, ISBN 1563089475
Anthony Giddens, Conversations with Anthony Giddens, Polity, Cambridge, 1998. 對古典社會學作很好的介紹。
Anthony Giddens, Sociology, Polity, Cambridge
Anthony Giddens, Human Societies: Introction Reading in Sociology
Robert A. Nisbet,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London, Heinemann Ecational Books, 1967, ISBN 1560006676
Evan Willis, The Sociological Quest: An intro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al life, 3rd ed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813523672
Andrey Korotayev, Artemy Malkov, and Daria Khaltourina, Introction to Social Macrodynamics, Moscow: URSS, 2006. ISBN 5-484-00414-4 [6].
D. 孔德的學術研究
他指出人類社會有統一性。人性中的感性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人性中的才智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工具。因而理想社會應該是人人都有實證思想,企業家或科學家當主管,科學用來指導生活,沒有戰爭,很有秩序的工業社會。在那兒,大家有統一的信仰,教權很重,人人都輕視世俗中按才智區分的地位,而重視精神上的地位。 過去的社會和目前的社會是不完美的。但會進化到理想社會中去。進化的動力是差異性。個人無法改變歷史。社會大於個人,語言、宗教、所有制、人數與財富,都在傳承、支撐著社會。分工對社會有利有弊,社會現象之間彼此聯系,有一定的功能,理想社會會自動實現。孔德從秩序、進步的原則出發提出他的社會學構想。他反對一切空想的、批判的學說,把重整法國革命後社會動盪的希望寄託在工業社會自身的秩序上,最終以建立一種普遍人性的新宗教作為他的社會學任務。孔德認為,在整個世界發展中,群體、社會、科學甚至個人思想都經歷了神學、形而上學、實證(科學)3個階段。
孔德的實證哲學強調事實的重要性,主張從事實出發,尊重事實,在事實基礎上建立知識體系,這對於自覺抵制神學和純思辨思維方式的影響,推動科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他所處的時代,神學思想已屬過去,支配現代人的將是科學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學思想為指引的工業社會;人類理智的性質和發展階段決定著社會秩序的組成和社會進步的類型;與人類理智發展的神學、形而上學和實證科學三階段相對立的社會組織形式,分別為神權政體、王權政體和共和政體。這樣孔德就把人類社會歷史完全歸結為人類的理智發展史,因而與理智發展最高階段相匹配的社會組織形式——工業社會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類的品格。
孔德指出,為了獲得實證知識,要採用4種方法,即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和歷史法。貫穿在這些具體方法中的基本原則就是堅持統一的科學觀,即認為社會同自然並無本質的不同,沒有必要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作出劃分。這一思想,為後來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奠定了方法論基礎,也成為長期爭議的問題。
觀察法:
觀察法可以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直接觀察是觀察者直接接觸正在發生的社會現象,間接觀察則是通過對歷史遺留下來的風俗、禮儀和語言等進行分析獲得有關社會歷史和文化遺跡的資料。
實驗法:
利用社會發展的特殊狀態進行實驗,當社會正常進程收到確定方式的干擾時,實驗的作用就表現出來,使我們有機會發現正常社會的規律。
比較法:
只有通過比較,社會學家才能簡化觀察和實驗所收集到的資料,發現正常的規律。
歷史法:
歷史法是對社會發展的先後和連續方面進行考察,把不同社會現象依照其發展順序加以排列,從中分理出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揭示其增減盛衰的趨勢,從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 孔德開啟了社會學實證主義傳統的先河,他的一些思想為E.迪爾凱姆等人從不同方面加以繼承和發展,成為100多年來西方社會學發展中的主流。由於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性,他的思想中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成分。但是他的實證科學理想,激發了後來幾代人為把社會學變成一門科學而辛勤努力,使這門相對較晚出現的學科成為當代社會科學知識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把他尊為社會學的創始人、奠基人,或認為是社會學的命名人。著有《實證哲學教程》 (1830-1842)、《實證主義概論》(1848)、《實證政治體系》 (1851-1854)、《主觀的綜合》等。
E. 社會學有哪些研究方法,這些方法適用於那些社會問題
社會學研究方法有四種: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分析、實地調查。每一種總研究方式都有適用范圍,也存在一定優缺點。
調查研究適用於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問題調查、市場調查、民意調查和學術性調查。
實驗研究適用於探索兩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實驗的類型有實驗室實驗和實地實驗、標准試驗和准實驗。
文獻研究適用於研究那些無法接觸的研究對象和縱觀分析,類型有內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現存統計分析。
實地研究適用於研究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特徵,它是一種深入到研究現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理解和解釋現象的社會研究方式。
(5)孔德社會學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事實(客觀事實:社會行為、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等;主觀事實:人性、社會學心理等)的擁有多重範式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F. 孔德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具有哪些特點
孔德的學術思想概括地說有三個主要部分:(1)實證主義哲學思想;(2)實證主義的宗教——「人道的宗教」;(3)以實證哲學為基礎的社會學理論。
第二節 實證主義哲學的基本思想
一、實證主義哲學的含義(Positivism )
所謂「實證的」,他認為讓要有六種含義,即現實的、有用的、確實的、精確的、積極的、相對的,它們對立於傳統神學和哲學的以下特性:空想的、無用的、不確實的、模糊的、消極的、絕對的。到了晚年,他又將「同情的」作為實證概念的第七個要素。
他這樣評價自己哲學的功能:第一,實證哲學的研究為人們提供了惟一合理的方法,來顯示和證明智力發展的邏輯規律;第二,實證哲學將指導人們改造教育的體系;第三,由於它是對科學進行總括性的研究,所以它能推動各門科學的進步;第四,它為改造社會提供了惟一穩固的基礎。
這表明,孔德把自己的實證哲學看成既是科學的方法論,又是改革教育、統一科學的科學哲學,還是改造社會的社會哲學,它包羅萬象,無所不能。
二、三階段論(three stages)
孔德認為一切人類知識的發展都依次經歷三個階段:「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實證階段」。與此三階段相對應,人類的智力就顯示出如下的特徵:
1、神學階段(Theological Stage)——世界的根源是什麼?(最低階段)
在這個階段,神學占統治地位,人類解釋各種現象的存在,都歸因於生命體或與人類相似的力量。在這一階段人類智力的特徵是:自由幻想,尋找事物現象的根源,探索萬物的內在本質,追究事物的最後原因,即要求獲得絕對的知識。
2、形而上學階段(Metaphysical Stage)——尋找事物背後的物質或本性(過渡階段) 在這個階段,用形而上學(超經驗)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學來解釋一切,以求獲得關於事物的本質的絕對知識。在此階段,科學知識受形而上學的支配,力求在經驗的自然現象背後尋找抽象的物質或精神的本性,各種科學知識都是形而上學的抽象概念構成。
3、實證階段(Positivistic Stage)——尋找現象之間的規律(最高階段)
在這個階段,人們不再以虛構的超自然的主體或抽象的原則來解釋經驗現象,「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種現象的內在原因」。而把知識「局限在經驗事實的范圍內」,以「發現現象的實際規律」,即發現它們的先後不變的關系和相似關系。因此,這一階段的科學知識都是經驗的、實證的知識。
最後,孔德認為「三階段論」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可推廣到各個領域,甚至運用到個人。從個人來說,依據該規律,他得出每個人的一生都經歷這三個階段:童年時代是神學家;青年時代是形而上學家;壯年時代是物理學家。
三、科學層次
與三階段法則密切相聯,孔德將科學分為五類:(1)天文學——(2)物理學——
(3)化學——(4)生物學(有機物理學)——(5)社會學(孔德在《教程》第4卷以後改稱其為「社會學」。)此外他還提到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可置於這五類學科之首或尾。孔德認為,在統一的科學序列中,社會學位於最高層,是王冠上的寶珠,因
為它研究的對象是最復雜、最特殊的。
第三節 實證主義的社會學(Positivism Sociology)
一、孔德實證主義社會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19世紀80年代孔德創立社會學及其理論以前,歐洲各國的思想家、哲學家對社會的研究一般限於社會哲學的范疇之內,他們探索的社會並非實際存在的或現存的社會而是他們認為應當存在的社會。從孔德開始,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孔德創立社會學及其理論絕不是偶然的,它們是當時歐洲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我們知道,孔德出生前的1789年在他的故鄉爆發了法國大革命。這次大革命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摧毀了法蘭西封建制度,代之面而起的是法國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各領域的革命性變化,其影響所及遍於歐洲。從1789年起法國社會經歷了民主與獨裁、革命與反革命、帝制與共和、復辟與反復辟的反復較量,社會動盪的時間長達數十年之久。舊的社會秩序破壞了,新的社會秩序正在建立當中.孔德正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急劇變化的時代,它不能不影響孔德的政治社會思想。另一方面,自18世紀中葉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到19世紀初已席捲法國和西歐其他國家。如果說法國大革命導致了歐洲政治與社會思想的巨大變動的話,那麼工業革命則從經濟和社會生活兩方面沖擊了西歐舊的社會秩序。恰好生活在工業革命時期的孔德目睹了經濟的劇烈變動:成千上萬的農民涌進城鎮並在一夜之間成為受雇於工廠主的勞動者,他們在極其惡劣的工作環境中為資本家幹活而工資僅夠糊口。都市人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增長,維系昔日范圍狹小的社區的傳統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已不復存在;工人起義、市民暴動(如1831年法國里昂、1848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的起義,1836--1843年英國市民的大憲章運動等等)使歐洲社會動盪不已,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工業革命更帶來歐洲社會意識的重大變化:新興的中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崇尚民主與科學,貴族與君主政治思想已無市場;千百年來在人們頭腦中以上帝決定社會秩序的觀念逐漸崩潰,宗教已失去昔日的力量,不再是不容置疑的道德權威。社會、家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舊的社會規范漸漸為新的社會規范所代替。所有這一切變化在孔德(以及其他許多思想家)的眼裡意味著,社會變遷的方向模糊不清;社會秩序的穩定與和諧正在受到威脅。因此,了解社會事實,研究社會秩序以及社會秩序的變動,找出支配社會現象與人類行動的規律,便成了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當時建立「社會物理學」(後改稱社會學)的主要動機與目的。
二、社會靜力學(Social Statics)和社會動力學(Social Dynamics)
孔德把社會學定義為研究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的科學。按照生物學區分為解剖學和生理學的類比,孔德把社會學區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兩部分。社會靜力學是孔德關於人類社會自發秩序的一般理論,而社會動力學則是關於人類自然進步的一般理論。
(一)社會靜力學(Social Statics)
「秩序」是孔德社會靜力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核心的范疇。對社會秩序及其變動規律的關注是孔德當年創建社會物理學或社會學的基本動因。因此對社會秩序的研究以及由此而提出的有關社會秩序的理論便成為孔德社會學說中的核心部分。在1851一1854年出版的4卷本《實證政治體系》一書中提出「社會靜力學(social static)」和「社會動力學(Social dynamics)」的理論觀點。前者主要研究社會秩序.後者則研究社會在維持「基本秩序」前提下的進步與變遷。正如法國社會學家阿隆指出的那樣,孔德的「社會靜力學揭示人類社會的基本秩序。社會動力學論述這一基本秩序在到達實證主義最終階段之前所經歷的曲折過程。」「動力學從屬於靜力學。」
孔德的《實證政治體系》第2卷以「人類秩序的抽象論著」為副題論述了他的社會靜力學觀點。孔德認為社會靜力學的研究目的是「將人類秩序作為一個不變的東西加以研究,」如同解剖學那樣對人類社會的結構進行剖析,找出社會結構的性質。這樣做「最終是為了確定真正特性的正常制度.然後解釋這個制度最終實現之前為什麼需要一個長期的逐步准備的過程。」由此可見,社會靜力學在孔德看來就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秩序、社會和諧一致、社會制度正常的科學。
那麼孔德的社會靜力學的基本觀點和內容是什麼?
孔德認為對社會剖析應首先從社會的基本元素家庭(孔德否認個人是社會的基本元素)著手。因為家庭是微縮了的小社會,社會的美好前景來自家庭的和諧。家庭關系包括兩性、親子、兄弟或姐妹關系等等。家庭關系實際上體現人性中利己與利他的兩重性的統一與和諧:人們在家庭中從種己的動機出發,其結果則是既愛自己又愛(家庭中的)他人。此外,家庭中人與人的關系由於體力、智力與個性的差異本身就有不平等性,即順從與被順從;這種關系若能延伸到社會,那麼就可實現社會的和諧一致。隨後,孔德又進一步分析了階級或種族即社會的「組織」這一層次。從社會和諧協調的原理出發,孔德認為「社會愈進步,階級、組織、機構愈復雜,也就愈需要更好的和諧。為達此目的,社會各階級應當安於自己的職業,相互合作。他指出,社會之所以出現了工人起義、市民暴動等騷亂乃在於各種社會組織之間不能協調,因此實證論者應當以宣傳「愛」與「秩序」為己任。在孔德看來,國家和政府作為社會權力形式也是一種社會組織。國家和政府的存在是為了社會的和諧與秩序。國家和政府超越於階級之上,主持公道。他認為,國家和政府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發揮功能:(1)用宣傳和教化的方式統治社會。(2)用軍隊和憲兵等暴力手段統治社會。此外,孔德也強調了宗教力量對政治權力組織的制約和輔助作用:「一個符合人性的社會應當包括一種與力量統治相對應的或糾正這種力量統治的東西,即教權。教權的功能是調節社會內在生活,把人們聯系起來共同生活、行動,使世俗權力神化讓人們了解服從的必要性。不過孔德所指的宗教就是他所倡導的。「人道宗教』』或日「人性宗教」,而教權則是人的智力和感情的權力。可見,孔德對教權作為一種社會組織發揮社會調節功能是相當重視的。
在孔德看來,維持社會秩序除了家庭、政治權力形式以及宗教力量之外,語言和社會分工也發揮其重要功能。孔德認為語言以其橫向與縱向聯絡的特徵,能夠實現人與人之同思想、情感的交流從而維持社會的秩序並且使社會文化能夠代代相傳。孔德在《實證政治體系》第2卷第7章充分論證了勞動分工對社會秩序的功能,「社會秩序也依靠與其有關的勞動分工與經濟合作。個人進行經濟活動以滿足自身的需要。然而隨著勞動分工的出現,每個人在參加經濟活動中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從而進行合作,在此基礎上出現了新的社會聯系。勞動分工促進了工業發展,專業化的相應發展也促進了個人主義。同時人們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增加了。因此,高度發達的勞動分工造成人們之間的相互依賴,使一個復雜的社會有了穩定的秩序。」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孔德的社會靜力學原理其實就是他的社會秩序論。其基本特點是:第一,社會的協調和諧一致與秩序是社會靜力學研究的主要論題;第二,構成社會各組成部分在維持社會秩序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第三,其研究對象具有明顯的共時性,而構成社會的元素、組織、器官在同一時空內有靜態相互關系和功能。從這些特點當中人們不難發現孔德的社會秩序理論已有社會學功能分析的傾向。
(二)社會動力學(Social Dynamics)
在《實證政治體系》第3卷中,孔德詳細論證了他的社會學原理。孔德的社會動力學就是以他的實證主義哲學來研究人類社會發展和變遷的歷史。由於孔德將人類歷史看作人類智力發展史,所以隨著人類智力自然的發展與進化,人類社會亦必然走向進步。
「(社會)進步就是(社會)秩序的發展」就是孔德以實證論哲學為基礎的社會變遷 理論的概括。
孔德社會變遷論——社會動力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孔德關於人類認識發展「三階段」規律的論述,表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變遷實際上取決於人類智力、思想必然進步這一規律。因此,與這一人類智力發展、進步各個不同階段相適應的則是社會秩序、社會性質的發展與進步。孔德對此也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他指出,
1、在神學階段家庭是主要的社會單位,人們崇拜神靈,尊奉政治的絕對權威,其政治體系是君主專政,維持社會秩序依靠軍事類型的社會組織,因此這一階段是權威的時代。神學階段又分為(1)拜物教時期,(2)多神教時期,(3)基督教的一神教時期。在拜物教時期人類開始了定居生活,家庭與氏族產生了;在多神教時期形成城邦國家、神權政治;在基督教時期教會大量涌現,政教逐漸分離,手工作坊應運而生,農奴制解體,僱主與僱工分離,社會生活日益走向秩序化,這些都是神學階段的社會變遷與進步。
2、在形而上學階段,人們用理性懷疑一切批判一切,政治上人們追求「天賦人權」、「平等」一類的抽象原則,國家政體轉向共和制,在社會中居統治地位的是「法學家」因而可以稱為法制時代。這一階段民族國家成為社會組織的主要形式。形而上學階段的顯著特點,工業的發展與鞏固並滲入西歐各國政治之中。被孔德稱為「西方革命」的這一階段已具備了向實證階段過渡的基本條件。
3、在人類智力的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實證或科一學階段中,人類通過觀察和實驗所得的經驗事實成為知識根本的唯一的來源,所以能夠使人們的意見達到一致,個人的意識、情感和行動能夠服從於社會的普遍秩序與法則。這一階段實行的是實證政治體制。「工業在社會中的統治取代了軍事的統治,這種轉變意味著社會把注意力從剝削其它社會轉到開發大自然。」在孔德看來,在實證階段人類的感情聯系的范圍已由第一、二階段時為家庭和民族國家擴大到全人類。總之,實證階段就是人類智力和社會秩序進步的完成形式。
那麼,導致人類智力的進步與社會從無(秩)序到有(秩)序的變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孔德認為,除去人類本身的智力與思想外,影響這一變遷過程的積極因素是:(1)人口的增加,(2)人類知識和道德生活的影響不斷擴大(據他說是可以抑制日益增長的個人主義的威脅),(3)勞動分工的發展,(4)種族、氣候和人的平均壽命等。上述這些積極因素可以促進社會進步外,孔德又指出了阻礙社會進步的消極因素,即保守派推行的所謂「倒退哲學」,因為這種哲學把適於前一時期的思想強加於人,以應付轉變時期的社會混亂。此外,他認為即使有好的哲學,但如果推行變革太激烈也會使知識與進步所需的社會秩序毀於一旦。
通過上面對孔德社會動力學,即社會變遷理論的概述,我們大致可概括三個主要特點:第一,人類社會的變遷就是人類社會秩序由無序向有序轉變的歷史過程。第二,人類的變遷與進步是人類智力或人性發展的必然規律。第三,以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獲得的知識與秩序的實證階段乃是人類社會的必然歸宿。
三、社會學研究方法(the methods for sociology)
孔德將社會學看作一門實證的科學,以此區別於神學的和形而上學的關於社會和人的思辨哲學。他認為,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現象的基本規律的科學,是惟一探索人的理性及其心理在社會生活的影響下如何完善起來的科學。
那麼,社會學如何科學地研究極其復雜的社會現象呢?孔德提出必須運用四種科學的基本方法,即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和歷史法。其中,前三種已在自然科學中成功
三億文庫3y.uu456.com包含各類專業文獻、高等教育、生活休閑娛樂、各類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外語學習資料、孔德的實證主義社會學理論03等內容。
第四節 評 價
通過本章以上各節有關孔德生平、哲學思想以及社會學主要理論觀點和方法論的論述,筆者認為,作為古典社會學家的孔德對社會學及其理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重大貢獻:
第一,他在19世紀前期首先提出人們應當象對自然界那樣以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和分析人類社會、社會現象,找出其規律性並由此創立了社會學這樣一門以社會為研究對象的新科學門類。孔德因此贏得了「社會學之父」的稱譽乃是當之無愧的。
第二,孔德關於科學地研究實實在在的社會的主張,使人類對社會的探索徹底脫離了孔德以前的若干思想家的社會哲學范疇。這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大飛躍。
第三,孔德不僅開創社會學這門新科學,而且提出一整套社會學的理論觀點以及社會研究的方法論原則。孔德在社會學理論和方法論方面的初次嘗試,為後來社會學家的理論研究探索提供了基礎與動力。
第四,孔德提出的社會秩序與社會變遷問題(即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理論)以及他對人類行動的哲學解釋,成為自他以來社會學理論探討的三大主題。孔德的這一開拓性貢獻功不可沒。此外,他關於社會有機整體論的思想已成為當代西方主流派理論的功能主義的直接來源之一。孔德提出的社會研究方法論原則以及一些具體的方法(盡管已有了重大改進,但至今在社會學經驗研究領域廣泛應用)。
但是,作為社會學初創時期的理論家,孔德社會學說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
首先,孔德以實證哲學觀將人類社會的變遷和進步視為人性即情感、智力、行動發展的結果,因此帶有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向,按照這一哲學觀,孔德對社會現象的分析與研究很難反映社會的客觀規律。
其次,孔德的政治觀點也帶有明顯的保守主義色彩,因此必然會影響他的社會學理論觀點。例如,維持現有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秩序就是他研究社會的基本出發點和核心,所以孔德反對社會革命,主張社會改良。社會進步與變遷雖然是他研究的主題之一,但這種進步與變遷僅僅是建立在秩序基礎上的。這一保守的社會政治思想阻礙了孔德對階級的分化對立與沖突,以及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及其變革進行科學的合理的研究與分析,因而很難作出正確的結論。
最後,孔德從早期實證主義的科學哲學倡導者跌落到了晚年時期的人道宗教的鼓吹人。雖然他一再聲稱「我的實證主義從真正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宗教。」但是他以宗教代替科學最終會妨礙他對社會的研究.可惜他對這一點並未覺悟。盡管如此,我們認為,孔德開創的社會學及其理論的影響與功績將載人社會學發展的史冊。
G. 孔德的三階段法則
孔德認為人類理智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神學階段
人們依靠神的原因性力量來解釋現象。
例如古希臘神話和傳統基督教中都可以發現諸神和上帝頻頻干預人事。
這在政治理論中對應君權神授,在歷史階段中對應奴隸制和軍事統治時期。
二:形而上學階段
以非人格的抽象力量代替了以人類為中心的神性概念。
它在政治思想中的對應物就是一些抽象原則,例如自然權利和人民主權之類的。然而孔德認為這是無根據的教條
三:實證主義階段或者科學階段
只考慮現象之間的恆長聯系,放棄用超出經驗的存在者來解釋事物。
這對應的是科學影響十分廣泛的工業時期。與之對應的,就是孔德自己建立的社會學。
實證主義講究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社會。所以實證主義就十分推崇觀察和實驗的基礎研究地位。實證的科學是經驗的、客觀的、和無思辨的,注重現象的研究,放棄揭示任何事物的本質,拒絕假定自然的終極目的。和科學一樣,實證主義相信科學規律不過是確立了不同現象的恆長聯系法則,人們只要客觀地去反反映出事物之間的秩序或者恆長聯系就好。觀察和合理的預測是實證精神的主要特徵。
實證主義具有不可避免性和確實有效性:事物中有一個秩序,我們能夠發現它;大腦像鏡子一樣反映外部秩序,要克服主觀性。
H. 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典範 ——讀《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這篇讀書筆記是研一上學期在西方社會學理論上老師讓我們讀塗爾乾的時候寫的~如今成績已給出,就放到里作為我的第一篇文章吧,希望有個好的開頭,以後能堅持寫下去!】
-------------------以下正文----------------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塗爾干晚年完成的一本書。可以說,塗爾干這一生所做的研究,一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實證主義色彩,二是他研究的主題總是與社會有關,或者說是站在社會的視角解釋社會現象。如果說孔德是社會學之父,提出了「社會學」這個概念,那麼塗爾幹才是第一個將社會學應用於實證研究、告訴學界對於現象的解釋還可以存在社會學這樣一種解釋方法的人。塗爾干對社會學功不可沒。因襲著《社會分工論》、《社會學方法的准則》、《自殺論》等以社會的視角解釋現象,《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以社會的視角解釋宗教何以產生,宗教的基本形式是什麼。
一、這本書里我看到了什麼?
在導言中,塗爾干告訴讀者本書的研究主題是宗教社會學和知識理論。通過研究最原始、最簡單的宗教了解宗教起源,本書總的結論是宗教明顯是社會性的,宗教源於社會,宗教所表現的是集體,儀式是集體產生的行為方式;對於知識理論方面,塗爾干演解決的問題是,范疇既不是先驗論認為的先於事物產生的觀念,也不是經驗論所認為的產生於客觀事物,范疇表現的是事物之間所存在的最普遍的關系,范疇起源於社會生活。
除導言之外,全書分為三卷。第一卷是「先導問題」,講述了宗教現象並對宗教給出了定義,談論了基本宗教的主導概念,並提出塗爾干自己的研究對象——圖騰制度。第二卷是「基本信仰」,從圖騰信仰及其起源、靈魂觀念、精靈和神的觀念展開論述。第三卷是「主要儀式態度」,闡釋了消極膜拜、積極膜拜和其他儀式和神聖觀念。最後闡述了本書的結論,即宗教根源於社會。
塗爾干這本書是社會學實證研究的一個典型範例,研究脈絡清晰,框架呈現非常自然,邏輯嚴謹。他在本書中所提到的部落、習俗均不是他親自考察所見所聞,書里的材料均屬於第二手資料,塗爾干運用自如,不但能從文獻中找出支撐自己觀點的材料,還能有理有據地批駁其他研究的不足之處,以上這些,不都是現今社會學研究仍需學習的地方嗎?
在第一卷里,他以非常嚴謹的方式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宗教)下了定義。他的嚴謹之處在於首先批判了已有研究將宗教定義為「超自然的」和「神秘的」,他認為,在原始人自己看來,藉助儀式求雨、使土地肥沃、使自身興旺繁盛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事情,就像我們今天用高科技人工降雨一樣自然,毫無「神秘」之處。他指出,在定義宗教的時候,不能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去代替原始人思考。然後他又批判了將宗教定義為與神或精神觀念相關的定義,實際上,在現存的很多宗教里,都沒有對神的膜拜儀式,比如佛教教義就完全是無神論的,它強調的是自身的修為,認為人要苦行修道才能獲得解脫,修成涅槃。因此將宗教定義為與神有關就不合理了。他通過例證指出,宗教的兩個基本范疇是信仰和儀式,而最明顯的特徵則是將世上的事物分為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但是這樣一來,巫術似乎也符合了宗教的定義,為了將巫術與宗教相區分,他提出了宗教的另一個必要特徵,即教會。於是他給出了宗教的定義——「宗教是一種與既與眾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聖事物有關的信仰和儀軌所組成的統一體系,這些信仰與儀軌將所有信奉它們的人結合在一個被稱之為『教會』的道德共同體之內。」
有了這個定義,塗爾干接下來就想要找出宗教的最基本要素了,而當時,對宗教基本要素的看法有兩種,一種是泛靈論,另一種是自然崇拜。泛靈論的代表人物是泰勒,他認為宗教始於對靈魂的崇拜,而這種崇拜來源於原始人做夢,他們做夢發現自己身在一處,醒來卻身在另一處,於是對此他們的解釋是有靈魂存在,而由於原始人智識有限,不能區分有生命的個體和無生命的個體,因此他們認為萬物皆有靈魂,這些靈魂既會害人又會助人,為了趨利避害,他們就產生了靈魂崇拜。斯賓塞反駁了這個觀點,他認為,即使在動物那裡,對有無生命的區分也非常發達了,他認為是語言混淆導致了崇拜,如祖先名叫「老虎」,在祖先過世後,對祖先的崇拜就漸漸會變成對真的老虎的崇拜。對於泛靈論的批判,塗爾干是這樣說的,原始人因為想像兩個自我(一個身體,一個靈魂)而產生對靈魂的崇拜,但是為什麼原始人會去思考這么復雜的問題,而不直接簡單的認為人在睡著之後就可以看見遠方的事物呢?何況他還可以與做夢夢見的人對質,一旦發現自己所夢之事與別人不符,泛靈論的基礎就會很輕易的被推翻了。而對於斯賓塞的觀點,塗爾干也進行了否定。他認為對於祖先死後的崇拜是宗教發展很完善之後才有的事,而原始人崇拜的對象在活著的時候神聖性就已經顯現出來了。所以,泛靈論實際上將宗教還原成了一種幻覺系統。
自然崇拜的代表人物是馬克斯·繆勒,他認為,宗教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從經驗中獲取權威的。宗教最原始的崇拜是自然力量,而其原因則是語言對思想的作用。他認為人們通過語言對現象命名,又將自然現象與人類行為進行類比,所以這些自然現象中的「某些事物」就被想像成具有人格特徵的能動者的形象了,這到最後就演變為「神聖人格」。塗爾干卻不這么認為。其一,自然崇拜的這套說法並沒有客觀基礎,將宗教還原成「一個毫無客觀價值的沒有遮擋的比喻」,和泛靈論一樣,將宗教變成了一個幻覺系統。其二,自然崇拜認為人們崇拜自然是因為人類畏懼自然,認為自身太過渺小想通過崇拜獲取自然的保護,但事實恰恰相反,宗教分明告訴人們,信仰可以移山填海,支配自然。
在這里,塗爾干顯然採取的是先破後立的方式行文,在破泛靈論和破自然崇拜關於宗教基本要素的看法後,塗爾干指出,最原始最基本的膜拜是圖騰膜拜。
於是,在第二卷「基本信仰」里,他主要討論了圖騰信仰。圖騰首先是一種名字和標記。它的形象既可以是動物、植物、非生命體(風、雨、日、月等),又可以是一個事物的一部分,還可以直接以祖先作為圖騰(即圖騰取自於神話)。在絕大多數部落里,子女生來就採用母親的圖騰,有些地方圖騰則傳自父系,還有的子女圖騰來自於神話祖先。塗爾干指出,圖騰所代表的事物的神聖性來源於圖騰標記,不能將圖騰制度看作是動物崇拜,因為人自身也有神聖性,比如人血和人的頭發具有和圖騰標記一樣的神聖性,所以人對圖騰動物不是崇拜,人和圖騰動物是相互依賴的關系,不僅如此,一個氏族以一個物種作為圖騰,那麼他們對這個物種還具有所有權。圖騰制度不僅論及了人與動物的關系,更提供了一種宇宙觀。在澳洲部落里,原始人用圖騰給萬物分類,每一個物種都能在分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種系統分類的方法是以社會組織為原型,以社會形式作為框架的,所以這種分類方法實際上是社會的產物。圖騰不僅為宇宙萬物分類,也把人的男女分成了不同的性別圖騰;個體作為群體成員,除了擁有集體圖騰,還可以擁有個體圖騰。集體圖騰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擁有,但個體圖騰卻是要通過特定的儀式才能獲得,並且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個人和個體圖騰的關系要親密與集體圖騰。通常巫師、祖先等人由於有神聖性,都具有個體圖騰。
那麼,這些圖騰信仰是怎麼來的呢?以往學者有這樣一些觀點:泰勒和維爾肯認為圖騰信仰源於祖先崇拜,傑文斯認為源於自然崇拜;弗雷澤等人認為集體圖騰的產生來源於個體圖騰等。這些學說在塗爾干看來,要麼在解釋宗教的時候會遇到難題,要麼假設本身就站不住腳。總之,都是站在其他宗教制度先於圖騰制度產生的前提下解釋圖騰制度的。但事實上,圖騰制度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
塗爾干認為,圖騰的本原是一種宗教力,正是對這種力的崇拜導致了圖騰信仰。這種力是無處不在的,它既會規范物質,又能約束道德。那麼,這種圖騰力是怎麼來的呢?他認為圖騰里來源於氏族。對圖騰的崇拜實際上是對氏族社會的崇拜。在第二卷第七章中,塗爾干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集體歡騰」,即原始人在日常生活中勞作、生活,是很平靜的,然而在集體膜拜儀式中卻可以很興奮、沖動、情緒激昂,他們不明白何以如此,就認為是「神」的力量導致的。但事實上確實因為社會的作用。凡俗世界的人通過集體歡騰進入神聖世界,有了平常感受不到的情緒體驗,這些膜拜儀式表面上是在強化信徒與神之間的歸附關系,但剛剛已述明,神是社會的化身,所以膜拜儀式實際上是強化個體對社會的依附關系。是宗教構建了兩類完全不同事物(神聖和凡俗)之間的親緣關系。
在基本信仰的最後,塗爾干又指出,對靈魂和精靈的崇拜實際上也是來源於圖騰崇拜。
既然宗教的兩個基本范疇分別是信仰和儀式,說完信仰,塗爾干就在第三卷論述了「主要儀式態度」。
宗教儀式分為兩種最基本的形式,一種是消極膜拜,一種是積極膜拜。
消極膜拜主要由禁忌構成。這些禁忌既有接觸禁忌——凡俗事物絕不能接觸神聖事物,也有交流禁忌——重大儀典不許說話,除此之外,某些場合,連看都是不允許的。總而言之,禁忌的原則就是神聖和凡俗必須嚴格區分開來。消極膜拜雖然是苦行的,但它對於培養個體的宗教性和道德性卻具有最重要的積極作用,這些儀軌施加的苦難可以培養和鍛煉人類,使他們獲得平淡和忍讓的品質,激勵人們發奮圖強。而消極膜拜產生的原因就是神聖和凡俗之間的對抗,二者間不可跨越的鴻溝使人們必須按特有的方式來對待神聖世界,所以它們的行為必須與在凡俗生活中不一樣;其二是因為神聖具有傳染性,凡俗對神聖的接觸會使宗教力出離原來的范圍。
積極膜拜是指人們相信他人與宗教力之間有一種積極的、雙向的關系,積極膜拜就是對這種關系的規則和組織,他們舉行儀式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保證圖騰物種繁衍的儀典,第二階段是舉行食用圖騰儀式。而食用圖騰是一種事物共享行為,原始人從食用圖騰來維護和補充自己的能量使自己得到恢復和再生。人和神的膜拜是希望眾神不死,維護萬物生長平衡;而神也必須依靠人們相信才能存在。所以塗爾干說,「膜拜的作用確實是定期地再造一種精神存在,這種存在不僅依賴於我們,而且我們也賴以存在於它。而的確有這種存在:它就是社會。」
積極膜拜分為不同的儀式。包括模仿儀式和表現儀式。模仿儀式是人模仿圖騰所代表動植物的外形或行為,通過相似傳播神聖性,通過模仿儀式與神聖溝通,同時,模仿儀式也是為了確保圖騰物種的繁衍。表現儀式是原始人通過戲劇表現神話傳說,它的目的是把氏族的神秘過去重新喚回到人們心中。儀式是為維護信仰而存在的。這些儀式還向我們展現了宗教的娛樂要素和審美要素,因為娛樂也是精神再造的一種形式,而這正是積極膜拜的主要目的之一。
塗爾干單獨分出一章講述一個儀式——禳解儀式。禳解儀式是指那些在不安或悲傷狀態下舉行的儀式。最早也最重要的禳解儀式是哀悼儀式。塗爾干通過列出幾個部落的哀悼儀式指出,哀悼並不是個體感情自發表達,而是群體強加給他們的責任。因為某個人死後,他的家族群體會發覺自身被消弱了,為了表現道德統一性和凝聚力,群體便出現了哀悼行為。
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看上去涇渭分明,但事實上,神聖觀念是具有模糊性的。反神也是神,潔凈和不潔可以相互轉換,良善力量與邪惡力量有相同的性質(同樣強烈、具有傳染性、有所禁忌、同樣神聖)。所以塗爾干指出,無論宗教生活外表多麼復雜,本質上都是一元一體的。
在最後的「結論」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對社會未來的發展,塗爾干顯然是個樂觀主義者。他總結道,宗教是源於社會的,宗教所表達出來的是一種集體理想。他對社會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他說,「能夠振奮我們精神力量的唯一生命之源,就是由我們的同類構成的社會;能夠維持和增加我們自身力量的精神力量,只能是從他人那裡獲得的。」對於那些科學主義者,他認為科學本身也是一種信仰,科學也源於宗教。
二、我讀完這本書思考了什麼?
1 、塗爾乾的研究方法
可以看到,塗爾干這一生都在致力於將社會學變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這本書中,他所使用的方法是比《自殺論》更為鮮明的社會研究方法。如果說,《自殺論》是將孔德所謂的「實證主義社會學」付諸實踐,讓科學研究中從此有了社會學視野,使社會學實證研究從此不是一紙空談;那麼,《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則是一本集大成者,向現代的研究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
塗爾乾的這套方法,如今幾乎已成為社會學研究的標准和模範。他首先是提出研究問題,闡明研究對象,然後給出了自己對研究對象的概念定義,接著進行文獻回顧,在對前人研究所得的總結和研究不足的分析基礎之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最後給出研究結論,與導言相呼應。塗爾干在《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准則》中提出要「以社會事實解釋社會事實」,因此對於前人將宗教解釋為幻想體系他給出了批判,然後又用社會存在解釋了宗教。因此他的研究是一脈相承的。
反觀現今的社會學研究,彷彿塗爾干所做的非常連貫非常有邏輯的那一套在現代社會學研究這里已經變成了一套「定」則,沒有邏輯沒有理由,就像八股文一樣,它變成了一種要求、一種束縛,必須按照這個樣本行文,不能「篡改」,因此現在做出來的很多研究是沒有可讀性的,因為它行文根本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塊一塊的。這樣的研究做出來之後,又會變成後人研究時所要參考的文獻,這樣的文獻的價值就可想而知了。我覺得我們所缺乏的不是研究者,而是開放和包容的研究態度,以及讓研究「從群眾中來」最終能「到群眾中去」,回歸群眾甚至是回報群眾的行文思維。所以大量統計和模型的堆砌、板塊式的毫無邏輯的文獻作為研究成果,根本就不親民,也不是好的研究。
說到文獻,塗爾干對前人(主要是獲取第一手資料的人類學家們)文獻的研究已達到令人折服的程度。文獻數量之廣、內容之深刻,以及塗爾干本人的解讀、運用之精妙,恐怕至今還在社會學界數一數二。可想而知他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之多。他所做的工作是真真切切將前人的研究精讀吸收之後,概括出真正有意義的脈絡。回想做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時候,我最怕的、改了最多次數的也是文獻綜述,那時候不過是非常隨意地去知網找一些相關的文章,提煉主要內容,找出文章中一些不痛不癢的不足,有時候發現,做出來的文獻綜述根本對自己的研究起不到絲毫的指導作用,但是放在文中不尷不尬又不能刪除。甚至有時候看別人發表的碩士畢業論文,在文獻綜述這一塊也有這樣的問題,這確實值得深刻思考和反思。
塗爾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地方是對於比較歷史研究方法的運用。比較歷史研究,是指「把兩個以上的民族進行對照研究」(閆鍾,2002),包括歷時性的比較和共時性的比較。歷時性比較是為了看兩個或多個社會同樣的制度在歷史中的演變,共時性比較是看在同一時間段兩個或多個民族在制度、習俗等各方面的異同點,以求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通則。塗爾干這本書中,他選取的研究對象是兩個原始部落——澳洲的土著和美洲的印第安人,正是通過對這兩個部落的比較研究,塗爾幹才能發現以往研究可能的錯誤,比如認為個體圖騰先於集體圖騰存在,或者圖騰起源於宗教等,從這些被他證偽的結論里他才能發現真實。
社會科學的一個特點是研究對象的復雜多變和環境的不可控性。這就決定了研究社會科學很難採取純粹的實驗方法。多數時候,社會學家們只能比較兩個較為相似的社會事實,將他們之間相同的部分作為控制變數,將不同的部分做比較,以此得出變數之間的關系。塗爾干對比較歷史方法的運用,向人們展示了社會學不是一門單純描述社會現象的「坐冷板凳」的無用的科學,而是一門通過考察社會現象、比較社會現象進而可以解釋社會現象的科學。
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科學環」,分為從現象到理論和由理論到現象兩個部分,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學環,前者使用的是歸納的科學方法,後者使用的是演繹的科學方法。而科學環的前身,我認為就是以塗爾乾的比較歷史方法為藍本的——塗爾干通過比較方法,發現了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的共性,因此,比較方法可以使我們從具體走向一般,從特殊走向普遍,最終探索出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
2 、塗爾乾的社會關懷
社會學的研究歸根結底是對人的研究,社會學家們所考察的任何社會現象無不是根源於人的行為,所以社會學家們通常都是有自己的社會關懷的,這一點在塗爾干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作為一個社會學家,塗爾干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只關注社會現象,事實上,他關注的焦點是人的本性問題。這一點根據他對宗教的解釋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來。他認為宗教起源於社會,人們對宗教的崇拜實際上來自於對社會的崇拜。秉承著《社會分工論》和《自殺論》的脈絡,即使是研究宗教,塗爾干所關注主題仍然是社會整合。他認為,宗教生活實際上表達的是整個集體生活或者說是社會生活——它使個體聚集起來,採取共同的行動(儀式)從而使集體情感和集體觀念(如共同的信仰)產生。塗爾干說,「所有宗教的儀式並不是要對盲目的、偶然的和想像的力量施以物質的約束,而是要引導和訓誡個體意識。」宗教具有把個體和集體聯系起來的特點,對個體具有社會整合作用。
在最後的結論之中,他無不表達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希望,認為以後的社會會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依靠,人們依靠社會獲取資源、社會因為人的存在而不會消逝,人和社會也相互依賴的一番景象。相比韋伯對未來資本主義社會會發展成為理性牢籠的擔憂,塗爾干絕對是一個具有樂觀社會關懷的社會學家。
3 、此書的不足之處
其實單從邏輯推理來講,《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邏輯推理和論證是非常嚴謹的,但正是因為邏輯推理嚴謹,所以反而讓這本書的不足之處露出了「破綻」——沒有經驗研究。
可以說,一整本書都是塗爾干在論證、在推理,卻缺乏經驗事實的支撐,他所見所聞的,都是人類學家「告訴」他的。就像一個偵探,自己不去犯罪現場,單憑別人給的匯報破案,可是一旦「匯報人」遺漏了什麼,偵探本人是發現不了的。塗爾干也是一樣,雖然他一再強調社會現象是外在於意識的,社會生活的物質不能通過純粹心理學的因素去解釋,但是這本書他就是在以自己純粹的理解去解釋。
雖然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畢竟今天我們的研究正是在他的基礎上才得以發展。我們不應該忘卻他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埃米爾·塗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商務印書館
[2]閆鍾.試析塗爾乾的社會學研究方法——以《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為例[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2,2
[3]汲喆.禮物交換作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J].社會學研究,2009,3
[4]周樹華.神聖與凡俗:二分法建構的宗教生活[J].宗教學研究,2008,2
[5]周彥汐.從邏輯形式上解析「范疇起源於社會」基於塗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7
I. 評述孔德的社會學學說的主要內容
孔德主張社會學研究應從經驗事實出發,指出個人是社會的構成要素,個人的特性關繫到社會的特性,因而個人是社會最基本的經驗事實。首先,人有感情和理智兩種資質。感情資質使人喜好變化、厭惡忍耐,理智資質使人為了生存而忍受長期、枯燥、單調的勞作。
前者一般處於絕對優勢,所以人總是容易感到疲倦。但在社會進化過程中後者不斷發展,削弱了前者,使人接受哪怕是最不合意的活動,並把它轉變為必要的活動。兩者的關系如何,對人類社會性質具有重大影響。
(9)孔德社會學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家庭背景:奧古斯特.孔德母親比父親大十二歲,夫妻共有四個孩子,孔德是他們的長子,由於雙親熱切地希望他們的長子今後能成為優秀的基督徒,就把幾位聖人的名字加在他的名字上,使他有一個冗長的全名:依西杜爾.奧古斯特.瑪利.弗蘭索斯—格莎維埃.孔德。
事與願違,孔德背棄了天主教。因為他的個子矮小,他的家人都叫他「孔頭」。後來,他自稱為「奧古斯特.孔德」。孔德和父親關系疏遠,與母親親近。他後來把他的母親列為影響他的「三天使」之一。他和弟妹的關系並沒有發展出深刻的手足之情,這大概和他九歲起就離家住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