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陰陽太極拳訓練方法

陰陽太極拳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3-02-27 02:05:35

『壹』 太極拳動作訓練要領

太極拳動作訓練要領大全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太極拳動作訓練要領大全,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第一:虛靈頂勁氣沉田

虛靈者,靈明也;頂勁者,內勁輕輕上拔,使清陽之氣上升;氣沉田即在運動中把人體能量,沉藏於丹田。其具體做法為:下頦回收找喉頭,喉頭向後向上找玉枕,玉枕向上找百會,百會虛懸,使周身上下內外連成一個整體。《十三勢行功心解》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

頂頭懸要從“懸”字著眼,從“頂”字著手,“懸”的意思是虛領,屬於柔,“頂”的意思是使頸直肌輕度收縮,屬於剛,要處處有剛柔相濟之意。虛靈頂勁決非硬頂,硬頂是僵勁,非真正的頂勁。頂勁上領,不可太過,太過則正氣猛湧上頭,血壓升高,頭重腳輕,足下不穩,扭轉不靈,其脈不通,橫氣填胸,有損身體健康;頂勁又不可不及,不及則提不起精神,容易產生雜念。因此,太極拳理論指出:“中氣上提,若有意,若無意,不輕不重,似有非有,若有若無,無過不及,折其中而已。”

“虛靈頂勁氣沉田”所指的丹田是下丹田。中醫理論認為,下丹田通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故古代養生家認為,用心意集中於丹田內,先吸後呼,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脈皆開,呼吸往來而百脈皆通,氣血暢通百病皆除;又認為,將心意守住丹田,丹田即生氣生血,氣血充足,身體健壯而百病皆愈。所以,氣沉丹田,不僅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也是太極拳健身的基本功。

在太極拳揉手(推手)中,頭要自然向上領起,上虛下實,氣沉落於小腹(下丹田),此時下盤穩健,周身中正,動作忽隱忽現,如物漂於水。如球滾於地,猶如不倒翁,即拳譜所雲:“飄飄盪盪浪里鑽,上輕下沉不倒顛。

第二:含胸撥背意內斂

含胸者,胸微內含;拔背者,尾閭下垂,百會上領,拉直脊柱;意內斂即精神不張揚。其具體做法:含胸時肩鎖關節放鬆,兩肩微向前合,兩肋微斂,胸略內含,心氣下降,自然形成橫膈式深呼吸,促使腹腔內的器官受到時緊時松的腹壓運動,不僅促進了血液循環和內臟機能之活動,而且對揉手(推手)之走化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當胸略內含時,背部肌肉即往下沉,兩肩中間脊骨鼓起上提,這便是拔背。所以拔背能使肩背的部分肌肉得到更多的舒展,能使脊柱和脊柱兩邊的膀胱獲得很好的鍛煉。

意內斂就是太極拳古典著述所說的“全憑心意用功夫”。古人認為:心為一身運行之主宰,五官百骸無不聽命於心,並以“意氣君來骨肉臣”,作形象比喻。按現代運動學的觀點,全身神經系統皆受大腦中樞神經的指揮。盤拳走架或揉手時“意有所感”,氣必致動,這就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心”,接到各感官系統傳來的“信息”,在一瞬間作出判斷、處理,並將結果(指令)通過神經系統迅速地傳導到各運動部位而做出的相應反應。

第三:沉肩墜肘松筋骨

沉肩者,肩松沉也;墜肘者,肘下墜矣;松筋骨,即松筋松骨。

沉肩指肩要松沉,肩松開下垂,即將兩肩井穴下沉,兩肩必須平齊,不可端起,反之氣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沉肩須將肩胛骨松開,使肩胛骨肌出現一個低窪,能使手臂增加長度,增大麴伸纏繞的靈活性。墜肘,就是肘要有往下松墜之意,垂肘的前提是沉肩,所以肘不能懸起,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肘關節是起重支點,肘與膝合又是外三合的重點;墜肘就是要使肘關節松開,上肢氣血更加流通。若能做到“肘不貼肋”,便有“松開我勁勿使屈”的強性和韌性。如白鶴亮翅,其手臂上舉雖然超過肩部,而肘尖仍然使其有下垂之意,若是肘尖向上抬,那就是挨打的架子。墜肘是肱二頭肌的輕度轉動,使尺骨與橈骨進行絞剪式運動,通過對血管的交替擠壓與放鬆,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循環系統的功能;肘要松垂,保持略低於腕的位置,要符合屈中求直和處處屈蓄有餘的要求。沉肩墜肘能保護胸肋部的要害部分,並使攻防兩宜。

松筋骨,要松開四肢百骸、八段九節。筋骨不松,經絡受阻,意氣受滯,則功夫不但不長,人到中年還會導致疾病纏身。如何松筋骨,其關鍵的關鍵就是松腰胯。

第四:松腰開竅旋之足

松腰者,腰松開也。腰松開了,一動全身無處不動。古人日:“命意源頭在腰隙。”又日:“腰如車軸氣如輪。”開竅者,打開也。

松腰的關鍵在於什麼呢?先松胯,然後松膝、松踝,最後是松足,也就是“旋之於足”了。所以,“松腰開竅旋之足”這一要領,是針對腰胯與整個下肢而言的,並不是只講腰與足。經典理論告訴我們,太極的功夫在腳下,必須練好腳下的功夫。

(一)足:足要求兩腳虛實互用(五趾抓地則腳心虛,五趾舒展則腳心實),雙腳各大小關節要逐一松開。

(二)踝:若要達到腳下輕靈,踝不松開是很難實現的。採取瑜伽鍛煉和古代道家養生家所通常採用的雙盤和金剛坐是松踝的好方法。

(三)膝:膝是大腿與小腿之間承上啟下、陰陽變動之樞紐。轉膝及上下蹲起等都是松膝的好方法。

(四)胯:站大馬步樁是松胯的重要方法。

(五)腰:松腰有很多方法:如無極樁、直腿坐、俯身拱腰等法。腰鬆了,練拳時就能做到以腰為軸,旋轉自如;腰鬆了,則對養生很有幫助。

第五:以意引氣纏絲勁

以意者,心意也;纏絲勁,進如螺旋,退如抽絲。即螺旋勁,也叫抽絲勁。

以意引氣的螺旋纏絲運動,亦合乎養生保健的中醫理論。人體的經絡互為表裡,交聯環繞,通過內纏絲外螺旋的運動,溝通周身奇經八脈、十二經、十五絡,使氣血流注,營衛周身,調節三焦平和陰陽,內壯臟腑,而又柔和骨節、肌腱、韌帶,外強筋骨、皮肉。以意引氣纏絲勁,只要精心修煉,日積月累,千錘百煉,剛柔相濟,練就心如明鏡,身似金剛,從“千變萬化”達到“萬紫千紅”。

初學者一定要把自己所學的太極拳架學好,這其中,步法走弧形,手法鬆柔圓活,內旋時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以肩隨腰;外開時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領手,輕輕地將勁運於手指,使關節在弧形變化中回轉自如。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形神兼備、內外兼修的效果。

第六:分清虛實調陰陽

分清者,清楚也;虛實者,變化矣;調陰陽,即調和陰陽。人之有形,不離陰陽,更有虛實的變化。在形體上,腳分虛實,腿分虛實,手分虛實,周身上下,四肢百骸無處不有虛實之分。人的心理、思想、精神、意識在不同的層次中都有虛實之分。虛實的變化,即是陰陽的調和。

太極所有的動作都必須分清虛實,動作能分清虛實,即可靈活轉化,久練不疲,張弛輕重,均勻轉換,不致困頓。比如,在左右旋轉時,如果重心移至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反之,重心移至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不是全無力量;實也並非全部落實、站實,只是比重各有所偏罷了。所以不可過實,過實則遲滯;也不可過虛,過虛則浮飄,無著無落,根基不穩。分清虛實。演練者自己要盡量做到外形隱蔽,心中明了。

太極拳的虛實轉換全在腰,轉換在腰,首先就要松腰、塌腰和虛腰。松腰的反面是收腰,腰椎骨節和肌腱、韌帶能放鬆,松開則不收;塌腰的反面是癟腰,腰部能松開下塌(配合斂臀)則不癟;虛腰反面是束腰,虛者空也,腰部能不硬不軟、折中而得虛空則不束。要塌腰須斂臀,能斂臀則能塌腰。塌腰、斂臀自然尾聞中正,骶骨有力,後腰命門自然松開,配合會陰內收和虛靈頂勁,則脊柱自然豎直,上下前後合住勁,轉動時自然無所偏倚。

第七:上下相隨內外合

上下相隨,即人體以腰為定點,腰以上為上。腰以下為下,腰脊為聯繫上下體的主動軸,上於兩膊相系,下於兩腿相隨,上下相隨則中間自然相隨。

上於兩膊相系,其一在於兩臂之間須相系,其二在於兩腿與兩臂相系。兩臂相系即肩與肩、肘與肘、手與手之間似有無形的筋相輔,左右相系,對稱相連,互相吸引。

下於兩腿相隨,其一在於兩腿之間須相隨;其二在於上動下隨,下動上領。其內涵就是上虛下實,下虛上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

上下相隨,中間自然相隨,其一在於上下動而中間應,其二在於中間動上下和。比如雲手,其內涵就是手動、足動、胸腹腰脊一齊動,手到足到身體到,一動無有不動,上下內外一氣貫通。上虛而中間應,即胸腹腰脊隨手足動,其關鍵在於以胸腹腰脊的虛實、松活和中正為前提。中間動全憑腰脊帶動,其關鍵在於以肩活動為臂的轉關樞紐、以胯活動為腿的轉關樞紐。總之,中間不動,陰陽合德;中間一動,陰陽分清;一上一下,上下相隨;一開一合,開合相乘;一動一靜,動靜相因;一屈一伸,屈伸相宜;一虛一實,虛實分明;一左一右,左右相連;一內一外,內外相合。

內外合者,即內外相合。要使上下相隨,必須內外合一。內外合一首先是內三合與外三合:內三合即“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內外三合稱為周身六合。內外相合就是在周身六合的基礎上,使皮肉筋脈骨、五臟六腑、心神意氣相合為一。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才能使太極運動周身一家。屬於內者,即所謂用意不用力,下則氣沉丹田,上則虛靈頂勁,神意貫頂;屬於外者,周身輕靈,由腳而腿而腰,沉肩墜肘,氣達指端,節節貫通。

《拳論》雲:“發令者心,傳令者手,觀色者目。手、眼、身、法、步一齊俱到,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其發令者在心,傳令者在手,每招每式,必須要做到以手為引領,而手又全在於手掌。手掌旋轉以大小指劃圓,以手指中沖穴領其周身運動。手到之處,足必相隨,中間胸腹自然也隨手足變化而運動,上下一體,一氣相連。說動,全身無處不動,像大海的波濤,洶涌澎湃,滔滔不絕,動中有靜,靜中有韻,明朗豪爽;說停,周身都停,身體穩健似巍峨屹立的高山,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故動靜分明,靜中有勢。

第八:松慢圓勻沾連粘

“松慢圓勻沾連粘”,實際上講的是兩句話,即“松慢圓勻,沾連粘隨”。這一要領無論在養生中還是太極揉手(推手)上都是比較重要的'。

(一)松:學習太極的人都會練太極套路,然而大多數卻不懂得松八段九節。所謂八段,是指腳、小腿、大腿、脊背、大臂、小臂、手、頭;所謂九節,是指踝、膝、胯、腰、頸椎、肩、肘、腕、指(趾)關節。松開八段九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要經過三個階段的訓練:

①初學階段:呼吸自然,周身順隨。

②端引:什麼是端引呢?以出手為例,一般的練法是由肩到肘到腕到掌指,即由根到梢把手推出去。這樣練肌肉是緊張的,關節是閉合的,端引是把這個過程倒過來,用手指尖把胳膊引導出去,出腿時用腳趾尖把腿引導出去,以頭引導全身,即所謂“虛靈頂勁”。

③專項放鬆:比較有影響的太極拳都有專門的放鬆訓練,比如陳式太極拳就傳有放鬆操。而筆者所練太極拳,通過定勢松八段九節。每個定勢松開之後再換下一個定勢。這樣練就非常艱苦了,運動量要增加三至四倍,還要注意松而不懈。如何區別松與懈呢?松,關節是開啟的,肌肉軟組織是舒展的,精神是安逸的;懈,關節是閉合的,肌肉軟組織是萎縮的,精神萎靡不振。松而不懈的關鍵是如何看待緊,只強調松而不言緊,就達不到松的目的。松緊是一對矛盾,是太極之兩端,沒有緊,松就不存在。松的結果,彈力自生,才能在揉手中用松彈勁把人輕松地發出丈外。

(二)慢:對於慢,作為初學者,首先要做到形 體動作的慢。放鬆慢練,有利於調整呼吸,使呼吸逐漸做到“悠、長、細、緩、勻”;有利於調整身體各部位的身形要求,仔細檢查動作的正確性和內外的協調。慢並不是單純的故意追求緩慢,而是要求既能慢,又能快,開始的慢,是為了以後的快。前人說:“慢要慢到別人跟不上我,快要快到別人跟不上我。”又說“不貴速而貴緩,緩則可以細心揣摩,由粗及精,且其運勁可以自知運到指頭與否;能如此運,將來功夫成時,其速無比。”能輕則松,能松則快;能緩則內勁逐漸增大,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輕緩有了功夫以後,即可隨心所欲地練快,能夠快而不亂,輕而不浮。

(三)圓:圓包括形體動作的圓活與氣勢的圓活。

①形體動作的圓活,亦即動作要圓滿靈活。圓滿靈活運用到揉手(推手)上,要求達到中正不偏,不越界限,不被壓扁,走化粘依,不丟不頂,處處圓轉飽滿,輕靈活潑。太極大家對圓活是十分強調的,如“周身節節串”,“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等等。

②氣勢的圓活。至圓才能至活,圓是活的基礎,所以說“圓則活,方則滯”。要踏進圓活的境地,則必須掌握“氣勢”和“十方支撐”。氣勢要由精神來支撐。所謂十方,是指人體 前後、左右為東西南北四正方,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為四斜方(四隅方),合起來為八方,八方在平面圖中可表達,加上頭頂與腳下一條豎線即上、下兩方,共為十方,這就是古人所講“十方虛空、十方界”。

(四)勻:勻,是指自始至終,動作氣勢連綿不斷,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就神意而言,勻,是指心無雜念,如平靜的湖面,清澈透明而均勻綿軟。

(五)沾:原義是膠性,有粘的作用。這里是比喻與人接手後,我的接觸點如有粘性,能將對手粘住,使其不得解脫,這是對勁力作用的一種描述。例如,揉手訓練時,我出左手按對方前胸,對方伸右手橫截我左小臂,此時對方用右手用力而右臂僵硬半身成為剛體,我乘勢左手背外撐上提,掛住對方右腕,對方身必被我提起,我如後帶,對方則會被我拉向左後側,跌出。這就是《太極拳論》中所說的:“我順人背謂之粘。

(六)連:在“沾、連、粘、隨”四字中,“連”字最重要,意義最廣,“沾、粘、隨”都直接與“連”字有關,失去“連”字,其餘三字便無從表現,猶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它還有一特殊屬性,如“接手”可謂連,“斷而復連”就指重新接手相連,或謂退卻時手不走空。

(七)粘:沾是粘的條件,而粘是沾的作用與表現。在揉手(推手)中,雙方精神、意念都要高度集中,在交手的關鍵時刻,若一方跑了念頭,那就要挨打了。在揉手(推手)的整個過程中,沾是形的基礎,連是氣的關鍵,粘是神的根本,隨是整體的應用。

(八)隨:“隨”好像與“連”字有一定的混淆,其實不然。“連、隨”二字與主動、被動有關。連取主動,隨屬被動,轉換時各不丟手,要用沾勁粘住對方。所以,此“沾、連、粘、隨”四字中,應理解為是一個攻守的全過程。

綜上所述,松、慢、圓、勻和沾、連、粘、隨是一個密切相關的整體,是體與用的關系。何謂體與用的關系?即松、慢、圓、勻是習練太極拳所要達到的要求和需要進入的狀態,沾、連、粘、隨則是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後,在揉手、技擊中所表現出的水平和境界。

第九:招勢相連法萬千

招勢者,一招一勢也;相連者,綿綿不斷矣;法萬千,指每招每勢都可千變萬化地運用。招勢相連在太極拳的整體鍛煉中,從起勢到收勢。一勢連一勢運轉不停,一氣呵成,如攬雀尾的“按”,不是一個勁地往前按,而是在將要完成動作之時,要用精神狀態連於下一個動作,如果連得不好就會出現“斷續”。

招勢相連的具體做法是:在手法遇到往復時,要嵌進折疊,如在上一動作將終,下一動作之先,如下一動作要往下和往前,那麼就要先向上一折,再往後一疊,然後再接做下一拳勢,這樣就會呈曲線緩和運動。

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續有斷,舊力已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太極拳則自始至終,綿綿不斷,招招勢勢,周而復始,變化無窮,所以《拳論》才有“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說法。

第十:動中求靜太極現

動中求靜,指在太極拳的鍛煉中要體會虛靜的狀態;太極現,指太極練到虛極之境,自然現出神奇(實際上不神奇)。太極拳是靜中求動,動中求靜,動靜一如的整體運動。從本質上來說,太極拳的靜中求動是靜待其動。靜待其動有三層意思:一是在行拳之前於無極狀態中靜待機(時機)動;二是在行拳時,一勢既完時靜待下一勢的動,即動而復靜;三是在揉手時靜待“彼”動。

動中求靜,亦是靜中有動,即雖動而靜,視動猶靜。待招勢動作純熟、通順、連貫、協調以後,要平心靜氣地輕輕開始,慢慢運行,默默停止,靜心想著,陰陽開合;靜心聽著,天機流動;靜心看著,浩氣旋轉;周身上下渾然不覺,四肢百骸,盪然無存。“不知身之為我,我之為身”,從而實現始於無形,歸於無跡的太極之境界。

;

『貳』 太極練拳的基本步驟

太極練拳的基本步驟

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是非常神奇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適當練習。但是我們一定要掌握太極養生練拳步驟,這樣我們練習的才更快。太極養生樁也是非常好的養生方式,也可以時常練習。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太極拳教學來了解一下吧!以下僅供參考!

一、掌握拳理

太極拳拳理細微,法則嚴密。從皮、毛、骨、肉、筋、絡、氣、血、五臟六腑處處有法則,有規矩。例如"意氣君來骨肉臣"的拳理是什麼意思?要在明白的基礎上來把握要領。

各部位的拳理弄通後拳自然好練。自己就知道應怎麼做,應怎麼讓身體的各部守法。各部位應做到什麼標准或要求,都要問為什麼?做到真正的明白。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部位,那你不可能管住(打擊)別人,那對方必然管住(打擊)你。

學習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人為了急於求成,最終是一事無成,在生活中也會很失敗。

二、學會站樁

站無極樁,調整自己的身體,把練太極的要求先練進體內。如神要守住,心要靜,提頂吊襠心中懸,松肩沉肘氣到丹田。裹襠斂臀含胸實腹。舌頂上顎等要求,確實進體,把這些法則及要求都守住了,再進行下一步。

三、走太極步

走太極步,也叫行樁。在練習太極步時,法則要求可能你又守不住了,但必須守住。它和站樁的要求是一樣的,只是腿在走步在行。走時身體決對要平穩,不能忽高忽低,平視10米左右。當然,走行樁有走行樁的標准和尺寸,這些都要把握好。

四、盤架

太極步練成後開始盤架。太極步練成給盤架和推手技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盤架時,式子不要貪多,應練好一個式子,沒病式之後再進行下一個式子。按頂、扁、丟、抗,四病去查找自己。然後再找放鬆、舒展、大方、自然。

初學太極拳要從盤架練起,這樣有利於快速學習,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柔韌度。

五、懂勁

太極功夫深的人都知道,懂勁才有神明。盤架練成後要找緊湊。練緊湊時更要講尺寸分毫。如果尺寸差了,氣不能入骨,功不會上身。

檢查每一式是否進體;每一手或每一個動作是否合乎要求;開合是否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每一手有沒有羅旋力、纏絲勁。

更要知道,勁是否來自腰,取勁是否取自腳。通過腳根送到腿,又送到腰。通過腰送到臂上。形於手指等要求要嚴格的檢查自己。然後再檢查自己有沒有病式、病手,處處到位,事事得體。

如果都做到了就會脫胎換骨、渾元一氣、氣斂入骨、三關起動、周身一家、內外合一、陰陽平合、開合自然得體。這就是就懂勁了,你要接近神明了。

六、推手

懂勁後,再練習推手。推手過早會出現很多病手、病勁、病式,時間一長不好改正。通過推手硼、履、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來找勁。

檢查是否做到"四兩撥千斤",是否勁由內換,舍己從人,是否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是否單重發力然後進入亂環。推手練習成熟後給技擊打下了基礎。

七、技擊

無論任何太極拳式,技擊和養生都是最高的`目標。兩種缺一都是不理想的。在歷史上,高手如雲,現在為何練習者多,技擊者少。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沒達到。要知道推手不是目的,技擊和養生才是最高的目標。

應從每一式,每一手找變化找勁。硼、履、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太極無虛式,式式可打人,式式變化無窮剛柔相濟。只要你找一個功夫好的的老師做指導,按拳理要求認真練,自然會成為太極技擊和養生高手。

八、太極養生

只要按上述七項要求來練,人就會平合了陰陽,補先天。五行相生,心靜神舒氣貼己。氣斂如骨,氣血一旺,身體會一天一天健壯,病自然沒了。

太極養生樁的兩大特點

樁功是太極拳的入門功,有許多人覺得太極樁功非常枯燥乏味,其實不然,太極樁功是靈活多變的,而且還有健身養生作用。

太極養生樁

全意太極養生樁,是由陳氏太極拳名家陳全意老師根據中醫的經絡學說,結合太極拳的導引吐納之術,獨創的一種養生樁法。

首先,該樁法具有簡單易學的特點

全意老師長年在外授拳,看到現代都市人生活壓力大,時間緊張,沒有太多的時間投入鍛煉,於是刪繁就簡,創造出這套只需3-5分鍾就能完成的樁法。

練習太極養生樁可以加快汗液排出,提高淋巴系統的代謝功能,同時靜心練太極養生樁能緩解壓力,釋放疲勞。

其次,該樁法還有功效神奇的特點

該樁法通過刺激腿部足少陽、足少陰兩條經絡及任、督、帶、沖四脈,改善肝、膽、膀胱、腎、脾、胃六臟器的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對腰頸椎、心腦血管問題效果尤其顯著。

;

『叄』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太極拳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

練習太極拳需要注意的事項:

1、太極拳訓練方法

1) 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2) 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3) 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4) 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5) 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2、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1) 虛領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並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

2)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即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鬆;

3) 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於意,發於腰,動於手,眼隨手轉,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

4) 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即肢體動而腦子靜,思想要集中於打拳;

5) 式式均勻,連綿不斷:指每一式的動作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協調而緊密銜接;

6) 練習太極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同時,在練習時應多加觀摩,相互學習交流;相信經過認真的練習和不斷的努力,都可以收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3)陰陽太極拳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太極拳的特點: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

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

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桿和青龍偃(yan一聲)月刀等。

太極拳這中華武術瑰寶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

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以太極文化為主的各個地方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肆』 24式太極拳詳細步驟

動作及口訣

一、起勢

1、兩腳開立,2、兩臂前舉,3、屈膝按掌。

二、野馬分鬃

A.1、收腳抱球,2、左轉出步,3、弓步分手。

B.1、後坐撇腳,2、跟步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分手。

C.1、後坐撇腳,2、跟步抱球,3、左轉出步,4、弓步分手。

三、白鶴亮翅

1、跟半步胸前抱球,2、後坐舉臂,3、虛步分手。

四、摟膝拗步

A、1、左轉落手,2、右轉收腳舉臂,3、出步屈肘, 4、弓步摟推。

B、1、後坐撇腳,2、跟步舉臂,3、出步屈肘,4、弓步摟推。

C、1、後坐撇腳,2、跟步舉臂,3、出步屈肘,4、弓步摟推。

五、手揮琵琶

1、跟步展手,2、後坐挑掌,3、虛步合臂。

六、倒卷肱

1、兩手展開,2、提膝屈肘,3、撤步錯手,4、後坐推掌。(重復四次)

七、左攬雀尾

1、右轉收腳抱球,2、左轉出步,3、弓步棚臂,4、左轉隨臂展掌,5、後坐右轉下捋,6、左轉出步搭腕,7、弓步前擠,8、後坐分手屈肘收掌,9、弓步按掌。

八、右攬雀尾

1、後坐扣腳、右轉分手,2、回體重收腳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棚臂,5、右轉隨臂展掌,6、後坐左轉下捋,7、右轉出步搭手,8、弓步前擠,9、後坐分手屈肘收掌,10、弓步推掌。

九、單鞭

1、左轉扣腳,2、右轉收腳展臂,3、出步勾手,4、弓步推舉。

十、雲手

1、右轉落手,2、左轉雲手,3、並步按掌,4、右轉雲手、5、出步按掌。(註:重復三次)

十一、單鞭

1、斜落步右轉舉臂,2、出步勾手,3、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馬

1、跟步後坐展手,2、虛步推掌。

十三、右蹬腳

1、收腳收手,2、左轉出步,3、弓步劃弧,4、合抱提膝,5、分手蹬腳。

十四、雙峰貫耳

1、收腳落手,2、出步收手,3、弓步貫拳。

十五、轉身左蹬腳

1、後坐扣腳,2、左轉展手,3、回體重合抱提膝,4、分手蹬腳。

十六、左下勢獨立

1、收腳勾手,2、蹲身仆步,3、穿掌下勢,4、撇腳弓腿,5、扣腳轉身,6、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勢獨立

1、落腳左轉勾手,2、蹲身仆步,3、穿掌下勢,4、撇腳弓腿,5、扣腳轉身,6、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落步落手,2、跟步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推架。

5、後坐落手,6、跟步抱球,7、左轉出步,8、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針

1、跟步落手,2、後坐提手,3、虛步插掌

二十、閃通臂

1、收腳舉臂,2、出步翻掌,3、弓步推架。

二十一、轉身搬攔捶

1、後坐扣腳右轉擺掌,2、收腳握拳,3、墊步搬捶,4、跟步旋臂,5、出步裹拳攔掌,6、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閉

1、穿臂翻掌,2、後坐收掌,3、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1、後坐扣腳,2、右轉撇腳分手,3、移重心扣腳劃弧。

二十四、收勢

1、收腳合抱,2、旋臂分手,3、下落收勢。

(4)陰陽太極拳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演練注意事項

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
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太極拳練習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採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極拳是國家本著弘揚國粹、發揚傳統武術的指導思想而編制的一套入門級的太極拳,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老少皆宜,實在是居家晨練之必備佳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式太極拳

『伍』 太極拳練氣方法有哪些要領

想把太極練深,練氣是十分必要的。長期練習 太極拳 的人一般都知道,氣在太極拳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太極拳練氣 方法 ,希望你們喜歡。

太極拳練氣方法一:太極行功法
太極行功,功在調合陰陽,交合神氣,打坐即為第一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猶應治臟,使內臟清虛,不著渣滓,則神斂氣聚,其息自調。

進而吐納,使陰陽交感,渾然成為太極之象,然後再行運各處功夫。

冥心兀坐,息思慮,絕情慾,保守真元,此心功也。

盤膝曲股,足跟緊抵命門,以固精氣,此身功也。

兩手緊掩耳門,疊指背彈耳根骨,以祛風池邪氣,此首功也。

兩手擦面待其熱,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兩手按耳輪,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

緊合其睫,睛珠內轉,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大張其口,以舌攪口,以手鳴天鼓,以治其熱,此口功也。

舌抵上顎,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潤其內,此舌功也。

叩齒三十六,閉緊齒關,可集元神,此齒功也。

兩手大指擦熱摺鼻,左右三十六,以鎮其中,此鼻功也。

即得此行功奧竅,還須正心誠意,冥心絕欲,從頭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證悟大道。長生不老之基,即胎於此。若才得此太極拳法,不知行功之奧妙,挈置不顧,此無異煉丹不採葯,采葯不煉丹。莫道不能登長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絕不能成就。必須功拳並練,蓋功屬柔而拳屬剛,拳屬動而功屬靜,剛柔互濟,動靜相間,始成太極之象,相輔而行,方足致用。此練太極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極之妙道也。

太極行功歌



兩氣未分時,渾然一無極。陰陽位即定,始有太極出。人身要虛靈,行功主呼吸。呵、噓、呼、哂、吹、加嘻成六數。六字意如何?治臟不二訣。治肝宜用噓,噓時睜其目,治肺宜用哂,哂時手雙托。心呵頂上叉,腎吹抱膝骨。脾病一再呼、呼時把口嘬,仰卧時時嘻,三焦熱退郁,持此行內功,陰陽調胎息,大道在正心,誠意長自樂,即此是長生,胸有不老葯。



春噓明目木滋肝, 夏至 呵心火自閉。秋哂定知金肺潤,冬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食。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命丹。



肝若虛時目睜睛,肺知哂氣手雙擎。心呵頂上連叉手,吹腎還知抱膝平。脾症呼時須撮口,三焦客熱莫生驚。仙人嘻字真玄秘,日日行功體漸寧。



肝本青龍旺在春,病來還覺好酸辛。眼中赤色兼多淚,噓法行功效若神。肺生咳嗽作痰誕,胃膈煩焦喉舌干。卻病急行哂字訣,上焦火降肺安然。心神煩躁急須呵,此法通靈更莫過。喉病口瘡並熱痛,行之漸覺體安和。腎為水府是生門,保命藏精養蒂根。眉蹙耳鳴兼黑瘦,吹之精氣返昆侖。脾家屬土太倉名,飲食成痰濕熱生。瀉痢脾鳴兼吐水,調和四季得和平。三焦火症報君知,靜坐蒲團須用嘻。此法通玄傳上古,清涼三部是良醫。
太極拳練氣方法二:太極打坐法
修煉不知玄關,無論 其它 。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玄關者,氣穴也。氣穴者,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氣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

古仙雲:"調息要調真息息,煉神須煉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總要無人心,有道心。將此道心返入虛無,昏昏默默,存於規中,乃能養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學必須從呼吸下手,此個呼吸,乃是離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從此處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時,好像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須將神抱住氣,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於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游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了,總是要勤虛煉耳。

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雲:"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虛守靜而已。真息一動,玄關即不遠矣。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二句可渾講,亦可析講。渾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則虛是虛無,極是中極,靜是安靜,篤是專篤,猶言致吾神於虛之間而准其中極之地,守其神於安靜之內必盡其專篤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覓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寬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事,千條一貫。以真心尋道,萬殊一本。然人要用他應事,就要養得他狀大,就要守得他安閑,然後勞而不勞,靜而能應。丹訣雲"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後復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誰雲鬧中不可取靜耶?

遊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遊行於城市雲山,當以氣遊行於通身關竅內。乃可不打坐於枯木寒堂,須以神打坐於此身妙竅中乃可。

學道以丹基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養親,做幾年高士醇儒。然後人山尋師,了全大道。彼拋家、絕妻、誦經、焚香者,不過混日之徒耳,烏足道哉?

保身以安心養腎為主,心能安則離火不外熒,腎能養則坎水不崩,火不外熒,則無神搖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崩,則無精涸之症,而腎愈澄。腎澄則命火不上沖,心安則神火能下照。神精交結,乃可以卻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養神養氣之際,神即為收氣主宰。收得一分氣,便得一分寶。收得十分氣,便得十分寶。氣之貴重,世上凡金凡玉雖有百兩不換一分。道人何必與世人爭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屬火,氣亦火種,忿恚一生,氣隨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連母帶子,一齊飛散,故養氣以戒忿恚為切。欲戒忿恚,仍以養心養神為切。功名多出於意外,不可存干祿之心。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預貪效驗。每逢打坐,必要心靜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內呼吸做功夫。

煉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盞飯可也,再求飽不可也。一片涼可也,再求大涼不可也。數點蚊不足畏也,必求無蚊不能也。自微及巨,當前即煉心之境。

苦中求甘,死裡求生,此修道之格論也。

學道之士,須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葯物也。毋逞氣質之性,毋運思慮之神,毋使呼吸之氣,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動於何時,真神生於何地,真氣運於何方,真性養於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皙者而細言之也。

凡下手打坐,須要心神兩靜,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於中自形於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獨也。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調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長功夫者。

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打坐歌

初打坐,學參禪,這個消息在玄關。秘秘綿綿調呼吸,一陰一陽鼎內煎。性要悟,命要傳,休將火候當等閑。閉目觀心守本命,清靜無為是根源。百日內,見應驗,坎中一點往上翻。黃婆其間為媒妁,嬰兒奼女兩團圓。美不盡,對誰言?渾自上下氣沖天。這個消息誰知道?啞子做夢不能言。急下手,采先天,靈葯一點透三關。丹田直上泥丸頂,降下重樓入中元。水火既濟真鉛汞,若非戊己不成丹。心要死,命要堅,神光照耀遍三千。無影樹下金雞叫,半夜三更現紅蓮。 冬至 一陽來復始,霹靂一聲震動天。龍又叫,虎又歡,仙葯齊鳴非等閑。恍恍惚惚存有無,無窮造化在期間。玄中妙,妙中玄,河車搬運過三關。天地交泰萬物生,日飲甘露似蜜甜。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圓明不二般。三教原本是一家,飢則吃飯困則眠。假燒香,拜參禪,豈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齋錯過了,一失人生萬劫難。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漢夜走入深山。天機妙,非等閑,泄露天機罪如山。四正理,著意參,打破玄關妙通玄。子午卯酉不斷夜,早拜明師結成丹。有人識得真鉛汞,便是長生不老丹。行一日,一日堅,莫把修行眼下觀。三年九載功成就,煉成一粒紫金丹。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虛道人三豐仙。
太極拳練氣方法三:太極早功法
日將出即起,面對太陽光,吸氣三口,即將口閉。提起丹田之氣到上,即將口閉之氣與津液咽下,然後將身往下一蹲,兩手轉托腰眼。左足慢慢伸直,三伸,收轉左足。又右足伸直三伸,收轉右足。將頭面朝天一仰,又朝地一俯,伸起腰,慢立起,兩手不用就拿開。立起之時,將右手掌慢慢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聳。又左手慢伸,將掌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聳(松),然後一步一步作一周圍,一步步完,將兩足在圈圈內一跳,靜坐片刻,取葯服之。
太極拳練氣方法四:太極午功法
正午,先盤膝坐,兩手按膝,腰直起,閉目運氣,一口送下丹田,念曰:"本無極之化身,包藏八卦真因。清通一氣精其神,日月運行不息。陰陽甲乙庚辛,生克妙用,大地回春。掃除六賊三屍,退避清凈。開天河之一道,化玉之生新。圓明有象,凈徹無垠。養靈光先在頂,三慧照於三清,不染邪崇之害,不受污穢之侵,水火既濟,妙合地、天、人。學道守護五方,主令元神,四時八節,宰治之神,養我魄,護我魂,通我氣血,生育流行,天罡地煞,布出元精。二十四氣十二辰,妙應靈感,觀世音,太上老君,道祖呂真人,一一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化作太極護法神王,日月普照來臨。"(念七遍)開目,運動津液,徐徐咽下。將左手按腰,右足伸出,右手按腰,左足伸出。伸出後將兩足並合,往前一伸,頭身後一仰,立起。將兩掌擦熱,往面一擦,擦到兩耳,左右手各按其耳,兩手中指上下交,各彈三下,往項下一抹到胸。左手擦心,右手在背腰中一打,然後兩手放開,頭身往下一勾,再以右手往前頭一拍,抬起腰身,左手腹中一抹,然後前足換後足,往前跳三步退三步,口中津液,作三口咽下,朝西吐出一氣,復面東吸進一氣,閉鼓氣一口送下,此導陰補陽也。
太極拳練氣方法五:太極晚功法
面朝北,身立住。左右手,捧定腹,兩足並,先提起一氣,運津液,待滿口,一氣咽下。兩手左右一伸如一字,掌心朝外豎起,將少蹲作彎弓之狀。左手放前,對定心。右手抬過頭,掌朝上,四指捻定,空中指直豎,右掌朝下,捻大小指,中三平豎。兩 手相 對,如龍頭虎頸抱合之相。頭於此時側轉,面向東,往前一起一蹲,起七步,立正,將兩手平放,以右手抱左肩,左手抱右肩,蹲下。頭勾腹胸前、兩目靠臂膀中間,呼吸一回。將兩目運動,津液生起,以舌尖抵齶,上下齒各叩四五下,將津液徐徐咽下。兩手一抄,蹤起一步,右手向上一抬,放下。左手往上一抬、放下。輪換三次。左足搭右足,往下一蹲,立起,右足搭左足,往下一蹲,立起,將腰扭轉一次。乃呵氣一口。收轉氣,兩手在膝上各捻兩三下,左邊走至右邊,右邊走左邊,共八十步,此要對東北走,東北對西南走,完,坐下。略閉神一會,將兩手對伸一下,站起,再服晚葯。以清水漱凈口,仰眾到寅,再住,翻動睡之,此通養神功,收魂聚魄也。
太極拳練氣方法六:太極走功法
邁步如貓行,輕捷似鶴立,靈腳神鹿意;起步活躍莫抬高,行時如風才逍遙。昂首舒步,眼平視含而非露;身形要活,胸心開張;放鬆兩臂,兩手輕握,微屈肘垂肩下。心指腰意,精力集臍下,氣實丹田中;腰引胯動,股引小脛,腿靈腳活,腳落要輕,腳底低平;先腳跟著地,存想湧泉穴,時抓十指,順理呼吸,以神馭氣,神氣混凝,氣運雙腿,與丹田之氣上下循環呼應,讓血脈流通,而不傷筋,使意達松活,且微輕靈力。集中存思小腹丹田或腳底湧泉而健步不知疲倦也。
太極拳練氣方法七:太極睡功法
若習睡功玄訣者,不拘於日間及夜間,或一陽來復之時,叩齒三十六通,以集身中諸神。然後松寬衣帶面側卧。閉目垂簾,舌抵上齶,並膝收一足。十指如鉤,一手掐子午訣,掩生門臍,一手握劍訣,屈肱而枕之。以眼對鼻,鼻對生門,合齒,心目內觀。要如鹿之運督,鶴之養胎,龜之喘息。要虛靜自心,勿為一毫慮念所擾,綿綿呼吸,默默行持,以至虛極靜篤。

至人之睡,留藏全息,飲納玉液,金門牢而不可開,土戶閉而不可戶。蒼龍守乎青宮,素龍伏於西室。真氣運轉於丹池,神水循環乎五內。呼甲丁以直其時,召百靈以衛其室,然後吾神出乎九宮,恣游青碧。履虛如履實,升上若就下,冉冉與祥風遨遊,飄飄其閑雲出沒,坐甚昆侖紫府,遍履福地洞天。咀日月之精華,觀煙霞之絕景,訪真人問方外之理,期仙學為異域之游。看滄海以成塵,提陰陽而舒嘯。興索欲返,則足躡清風,身浮落景。故其睡也,不知歲月之遷移。

古傳之睡功之法,用五龍蟠體之形,面南背北,首東足西,側身而卧。左掌勞宮穴緊貼左耳(勞功穴為心經竅穴,耳為腎之外竅),右手勞宮穴貼於腹部神闕穴,神闕穴亦是腎經之俞穴。如是,上下皆致心腎相交。右足微伸,左足捲曲,置於右足之上。息念(呼吸與意念)注於神闕,以神闕吸氣,毛孔呼氣,乃至人之息深深,無聲之中獨聞知也。靜察出人之息,有聲則聽,無聲則守,不即不離,如疏雨滴梧桐,有意無意,如微雲澆河漢。寄心於耳,寄耳於息,心息相依漸人心息兩忘。至於大定之境,及至靜極而動,恍然一陽生,蒸薰如醉,睡功之大成也。
太極拳的養生拳法
養生太極拳是一種身心兼修的練拳 健身運動 。練拳時注重意氣運動,以心行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氣血,以提高陰陽自和能力——即西醫所說的抗病康復能力和免疫力。

練養生太極拳有療疾健身、修身養性、健美益智,開悟智慧、激發潛能、技擊防衛,達到維持健康、提升氣質、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養生太極拳內外兼修。內練意氣勁力,運太極陰陽;外練拳勢招式,顯氣勢神態。通俗說法:形體力量和精神氣質同時鍛煉。

養生太極拳練身、心、意三家,合精、氣、神三元的太極修煉功法。符合中西醫學科學原理,具有神奇的療疾健身、修性養生功效。

養生太極拳的功法特點

養生太極拳理精法密,練形、意、松、息、氣、勁、神,由淺入深,逐階進修,層次修煉,真修實證。按層次功階進修,功夫深淺,各有功效。練一式得一式,練成一階進一階。進門學習,學一式練一式,學練結合,以練為主,以迅速顯效。

養生太極拳練拳練氣和靜功練氣,動靜相修,得氣快、顯效迅速。功法有聚氣養氣——練丹田氣,意氣升降——氣通任督,升降開合——行氣通經。這是療疾健身和功夫性鍛煉的太極修煉基礎功夫。

『陸』 太極拳的訓練方法技巧

太極拳的訓練方法技巧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科學的體育項目。練習太極拳能幫助我們鍛煉身體,健全體魄,堅強意志,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太極拳的訓練方法技巧,歡迎參考~

太極拳的訓練方法技巧

一、樁功

樁功是練好太極拳的首要問題。沒有樁功的太極拳好比建在沙灘上的樓房,風一吹便倒,由此可見樁功的重要。那麼練太極拳要站哪些樁功呢?太極拳樁功很多,有開合樁、下蹲樁、馬步樁、手揮琵琶樁、提手上式樁、白鶴亮翅樁等等,實際上每個太極拳的動作就是一個樁。要把樁功練得一般人兩三個乃至三五個都推不動、拉不動,多棒的小夥子,也休想抬起胳膊來,才算基本達到太極樁功的要求。而現在從各體育大學院校到省市武術隊的專業教練,以及各地的太極拳輔導站的教練員、輔導員們,根本不教學者練樁,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站樁。據這些教練員、輔導員們講,出光碟的那些專家教授,都不談太極拳站樁的問題,叫我們知道什麼?所以我說那些練太極拳不站樁、不懂站樁、或說站樁沒用的專家教授們、七八九段們,毀了太極拳的根子!

二、頭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頭部的要求是,頭容正直,下頦微里收。名曰:虛領頂勁,下頦微一收,氣貫於頂。如果推手發人時差了頭頂懸之勁,就可能發不動,或發不遠。有了這頭頂懸的勁,就可能發得動,或發得很漂亮。所以虛領頂勁不可少。面部表情要自然,不可嘻皮笑臉,也不能齜牙咧嘴(練形意拳、八卦掌也是同樣的要求)。總之不管多難多易,都要求面部表情自然,好象什麼事也沒發生那樣。

三、眼部功夫

練太極拳時,眼神從始至終都要配合動作。該看前方時要看前方,該看前手時要看前手。不管看哪裡,都要讓人覺著自然得體。不能該看前手時看了後手,該看右手時看了左手。如白鶴亮翅,定式後應看正前方;又如左野馬分鬃,抱球時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眼應看上面右手食指。當左腳邁出去,慢慢落實成左弓步時,左手也同時到左胸前,右手停於右胯旁,這時眼就得看左手虎口或食指。眼看左手時,既不能瞪眼也不能迷茫,而是要兩眼有神注視前手。更為難做的是,不論一趟太極拳有多少動作,練10分鍾、 20分鍾乃至30分鍾、40分鍾,眼都不眨一下。我的恩師練一趟八十八式也不眨一下眼。

練眼也專門有練眼之功,如香火頭練眼功、提渣滓練眼功、看太陽練眼功、看月亮練眼功等。日後我再專門談練眼的功夫,可以讓大家把眼練得能看夏天中午12點的太陽數分鍾乃至更長。

四、鼻子呼吸之功

練太極拳從始至終應呼吸自然。練時配合動作呼和吸,使呼吸慢慢拉長。呼和吸應以耳朵聽不見為佳,而且呼吸不能有間斷。須知練太極拳不同練早操的二八呼、四八呼,而是要根據動作的難度大小、長短配合呼吸。從起式到收式,都應是起吸落呼、收吸放呼。久而久之,就可使動作和呼吸結合上。再加緊下大功夫,就能達到氣與勁合的境地。當然還有更為高深的呼吸功夫,即練著練著太極拳,突然感覺耳旁如打了一聲雷,不覺自己有呼吸,這就是胎息。如果經常能達到胎息的境界,長壽是定然無疑的。不過這種呼吸,現在練太極拳的專家教授們、七八九段們,恐怕是知者甚少了。要想學會如此境界的呼吸,速找明師虛心求教,可能還能學到。

五、耳之功夫

一般人可能會問,練太極拳與耳朵有什麼關系?又不是和人比武,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請聽聽我講的耳在太極拳中的作用,可能會有所幫助。前面談了呼吸是耳朵聽不見的呼吸,那麼耳朵聽什麼呢?我認為耳要聽蟬鳴。什麼是蟬鳴?蟬鳴即我們稍一靜,大腦中發出的「而」的聲音。只要能排除雜念,神不外散,專注地聽蟬鳴,久而久之,剎那間耳邊「嘩啦」一聲,如同雷聲,就入靜了。此時,只知練拳,不知其他,見如不見。見人如不見,見物如不見,見一切如不見。這就是練太極拳所講的動中求靜的最佳效果。久靜而生動,此動不是練太極拳動作的動,而是一點真陽在動,這一點真陽即是***無念而自舉的動(所以要練真正的太極拳,尤其是養生功,不能集體在一起,更不便男男女女在一起練,關鍵就在於此。這個怕是一萬個練太極拳的也沒幾個懂的,更別說什麼太極拳專家教授、七八九段)。真陽一動就得會收,這收氣之法,不是得真傳者,也絕對不知道。真陽一動,要用小周天收氣之法收之。氣越收越足,真陽越動越勤、越堅、越硬,直至七個小周天都收不住,即改用無孔笛顛倒兩頭吹之功。七個無孔笛也收不住、降不了,速開通奇經八脈。八脈開通身屬陽,准備下手采小葯。當我們練著練著突然覺得一點真陽要奪關而出,千鈞一發之際,要會勒陽關,調外葯,調到葯產神知,此時要會上下任督接連之法,速用寶劍斬插之,這叫做寶劍插在三江口,管叫黃河水倒流,風吹之,火化之。采完葯後,再行牢牢封固,這種功夫才是張三豐祖師傳下來的太極拳功夫。不論楊、吳、陳、孫、武、李,誰懂這種功夫,才算得「下手煉精化氣」之真傳,得太極拳之真傳。

不少練太極、形意、八卦的名師都說會「煉精化氣」,也可能他們不願寫在書本上,但在我看來,那麼多練太極、形意、八卦、武當劍的,也只是會說說名詞而已,實際都不會。如果真會,就不會說站著三體式能結丹、站著三體式能采葯的外行話,就不會說「煉精化氣」的外行話。「煉精化氣」前面還得加上兩個字,「下手煉精化氣」才是行話。上面所說的功夫在公園里練行嗎?當著人練行嗎?不行。采葯歸爐後,還有許多功夫,因為這里重點是講太極拳,所以我只介紹一下名稱,分別有:提渣滓、卯酉周天、歙聚祖氣、蜇藏氣穴、提踵呼吸、點穴固丹、虛室生白、六根震動、大葯過關、養育聖胎、出陽神、撒手九年之功等等。這說明太極拳確實屬於道家而不屬於別的哪門哪派。歷代太極祖師可能怕日後有背叛者、不忠者,他們往往不說太極拳是出自道家,而說是出於自己那家那派,所以不傳下手煉精化氣、手煉氣化神、了手煉神還虛、撒手煉虛合道等功。如果誰說太極拳是他們家創的,就請他把這些功夫一一說清楚。以上我主要講的是男子練法,至於女子練法今後有機會再另寫一篇。還有年少有年少的練法,年老有年老的練法,有病有有病的練法,沒病有沒病的練法,不能概而論之。

六、舌部功夫

練太極拳從預備式開始就要舌尖倒卷,上頂天池穴。舌根部有兩個穴位,左為金井,右為石泉。隨著動作慢慢運行,舌下兩穴會分泌唾液,這唾液行話為「玉液 」 (靜中得來的此液為丹)。唾液不是有了就咽,而是要待整套太極拳練完後唾液滿口時再吮吞下咽。會吮吞者,唾液直入任脈,不會吮吞則直入腸胃。入任脈則利陽精,久而久之能使腎機能強壯,使身體越來越棒。以五行相生而論:腎屬水,腎臟無病,腎水足,水可生木;肝在五行中屬木,腎無病利於養肝臟,肝屬木,木又生火;心在五行中屬火,肝氣足又利於心,心屬火,火又生土;心臟無病又利於脾胃,脾胃在五行中屬土,土又生金;在五行中肺屬金,脾胃無病又利於肺腑,肺屬金,金生水,肺腑無病又利於腎臟。此謂五行相生之理,有相生就有相剋,這是辯證的關系。五行相生是順理,而五行相剋呢?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以五行相剋之理言之:金克木,金在人身內屬肺,肺腑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木肝之病,木在人身之內屬肝,肝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土脾胃之病,土在人身內屬脾胃,脾胃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腎水之病,腎屬水,腎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心火之病,火在人身內屬心,心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金肺之病。如此相生相剋,循環往來,何病之有?此五行相生相剋之理,就是陰陽辯證之理,此理就是典型的道家文化。它充塞宇宙,充塞大地,充塞人身,充塞萬物,也充塞太極、形意、八卦,此理雖簡明,然也不是一個對道家文化思想無知的人可理解的。所以,我斷定太極、形意、八卦出自道家,不屬哪門哪派,要說派就是道家武當派。

七、肩部功夫

練太極拳不論做什麼動作,或起或落,肩是一直下沉的。這種沉不是僵硬之沉,而是自然松沉。不會練拳的人,卻往往認為沉肩沒什麼作用。肩為胳膊之根節,肩能松沉,則一般人絕對抬不起你的胳膊來。放人亦然,如果對方身上較沉,那麼自己的肩稍微一端,便立即使不上勁。因為肩一端,則使胳膊和周身脫節,和肘腕脫節,所以沒有勁力。只有肩一松,使胳膊和全身成為緊鎖在一起的整體,和肘腕成為一家,勁力方可好用。先輩把肩稱為胳膊之根節,而肘為中節,腕為梢節,可見沉肩在太極拳中的重要地位。練太極拳除下勢等個別動作外,不論練多難的動作,兩肩始終要在一個水平線上。在推手中,肩靠是很有威力的技擊動作。如對方捋我,那正好借對方的捋勁,往對方中部靠去,輕者靠出丈外,重者立即休克,可見沉肩肩靠威力之大。但如今練太極拳者,尤其是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一萬個中也沒見一個會沉肩的,這樣下去太極拳豈不危險。

八、肘部功夫

練太極拳強調沉肩、墜肘。如果肩松沉了,但肘卻微外掀和里癟,會立即破壞了沉肩的作用,使勁立散。肘為胳膊之中節,中節出了問題,根節和梢節都會受到影響,使勁不能完整。所以不論野馬分鬃、摟膝拗步還是其他動作,肘都不能外掀和里扣,就是四角穿梭也不允許掀肘。在推手中,肘的殺傷力太過威猛,所以高手往往不願用肘去擊對方。這肘要是頂上,如頂在肋上,就得頂斷幾根肋骨,輕者也得吐血,故推手比賽嚴禁用肘。立肘更厲害,就是砸在對方後背上,也能使對方受不了,何況頂在砸在要害之處。如今的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肘部的問題都比較嚴重,尤其那些不會推手的教太極拳者,根本就不知肘有什麼作用。

九、腕部功夫和指尖功夫

練太極拳講腕坐、指展,這樣使肩、肘、腕成為一致的整體。如果肩沉了,肘墜了,腕卻不坐,則使胳膊之勁不能成為一家,肩肘之勁也就沒有可靠的保障。胳膊作為上身的兩扇大門,肩、肘、腕必須成為統一的整體才能運用自如。肩肘腕統一了,指不展勁力也同樣發揮不出來,所以指展的問題也不能小看。發人放人,指在最前方,把人發出去沒有腕滾不行(如擠之勢,腕不滾則不奏效),沒有指尖的抖彈勁也不行。指不展從表演上看也沒有可觀性。太極推手時,指尖應如中醫搭脈一樣,稍一接觸對方,便將對方的勁路、功力大小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我們今天的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都是或出手嬌無力,或出手不見形。更有甚者,把手搞成唱戲演員的「蘭花指」,使人不懂,這手型究竟意味著什麼?太極的指,同樣是太軟了不行(無力),太硬了也不行(勁僵),應是可軟可硬,也就是軟中有硬,硬中有軟。

十、兩胳膊之勁

練太極拳處處體現圓運動,先輩武術家謂之「抱元守一」。這個「一」,我在耳部功夫中已作了說明,這里再強調一句,這就是先天一氣,先天一氣就是無念的真陽。孫祿堂先生說,「太極皮球也,形意鐵球也」。而今天的許多專業太極拳運動員、專家教授們,別說懂什麼抱元守一,就是兩只胳膊抱圓都做不好。仔細觀察他們的動作,哪一個不是癟癟楞楞。孫老先生說太極皮球也,指的可不是沒有氣的皮球,而是打足氣的皮球,處處是圓的,讓對方無處下手。如推手時兩只胳膊棚得很圓,如同皮球,那對方在哪裡下手呢?對方無從下手,沒有任何缺陷,這就是抱球應達到的效果。以肩論,肩是圓的,肩下腋內可容一個拳頭;以腰論,腰似車軸,處處運用自如;以背論,背是圓的,背如弓則勁無窮;以襠論,提肛、裹襠,襠是圓的;以腿論,後支撐腿(如弓步)是圓的;以手論,虎口是圓的;以起手落手論,起手是圓弧,落手也是圓弧,用行話說就是「起手要輕靈,落手要沉著」。所謂起手輕靈,落手沉著,即練者並沒著意用勁,卻讓行家看來處處有種內含的暗勁。而如今的太極拳專業運動員,起手飄忽忽,落手忽忽飄,手沒有準星,沒有定向,不知落在什麼地方合適,出手嬌無力,腳下軟綿綿,這能叫上乘功夫的太極拳嗎?有相當多的人認為,練太極拳嘛,隨便練練,一點勁也不用使。此言謬矣。如果嚴格按照太極拳的規范去練,不挺胸,不提肚,不撅臀,就是一趟二十四式練下來,一般人腿也會發抖。常見太極拳參賽者,腰不會動,或者說腰和四肢配合不上,只是耍胳膊耍腿,雖然練得很慢,但也不是太極拳,只能說是長拳慢練,沒有太極拳的味道,更沒有太極拳的內在之勁。太極味、太極勁比較難練。說軟嘛,軟中有硬;說硬嘛,硬中有軟。軟不是軟綿綿,硬不是硬梆梆。不在明師指導下言傳口授,休想練出太極勁、太極味來。

十一、胸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胸部的要求極嚴。頭頂了,肘墜了,腕坐了,指展了,但胸一挺就又破壞了上面所說的整體。上面所要求的肩、肘、腕都是勁力下沉的要求,而一挺胸,則氣往上涌停於胸。太極拳要求周身一家,勁一松到腳。氣往上涌,就不可能一松到腳。只有胸微收,氣才能下降丹田。胸微收,又能使背撐圓,使氣貼於背。太極、形意、八卦都要求收胸,就連西洋拳擊,也要求收胸。只有收胸,兩肩之勁才能向前、向左、向右放遠。而挺著胸,勁力就被胸肢解、阻住,不可能放遠。太極拳講神氣收斂入骨,氣貼於背,就必須收胸。所以不收胸不僅使勁力受阻,而且氣不可能沉於丹田。因此不論男女,練太極拳都必須收胸。那麼男的較容易檢查胸部收沒收,女的怎麼檢查呢?檢查女子收胸否,主要看後背是否撐圓。先輩講含蓄在胸,又講胸微收,心窩微收,都是根據道家祖師老子講「虛其心,實其腹」而來的。因此,我認為,挺胸練太極,就不是太極。誰能收胸,誰才能練對了太極拳。請看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在練太極拳時能真正做到收胸呢?可惜包括那些專家教授、七八九段,會收胸者絕少。不會收胸,則上身勁力不能一致向下,而受阻於胸,永遠練不成周身一家。

十二、腹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腹部的要求,講的是氣沉丹田。丹田者,在臍下一寸三。氣沉於丹田,表現出來是腹部圓,氣充於腹。如果提著肚子,說氣沉丹田了,可能嗎?提肚,腹是癟的,癟的就說明氣沒沉於丹田,氣沒沉於丹田,必然上涌於胸,所以提肚、收腹都是練好太極拳的大忌。一個有功夫的太極拳師,氣沉於丹田,腹部被人打上幾拳、踹上幾腳都可以承受。我自己在四十多歲教太極、形意、八卦時,就讓不相信的學生在我腹上打幾拳踹幾腳試試。今後學練太極、形意、八卦者,也可以問問你們的教練、教授、老師,腹上敢不敢讓人打幾拳踹幾腳,沒功夫的就不敢讓你打讓你踹。太極推手更講腹部充實,太極推手高手,如郝家俊先生,用腹部打人,比一般人用手的勁力還大得多。往往他向里一帶,腹部一彈就能把人擊出丈外,腹部放人的威力,比別人用推和擠還高。

十三、腰部功夫

腰和腹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要分開談呢,因為先輩武術家們多談腰,所以我把腰和腹分開談,為的是剛才能著重談談腹。練太極拳是腰帶動四肢,腰是一身之主宰。先輩們說,腰似車軸。練太極拳時是腰的左右旋帶動手和腳,腰不動則手臂也幾乎沒什麼動作。太極高手由於能合理用腰,故動作常使一般人不覺。須知腰左右旋,不是左右擺動、左右扭腰。如果是擺動、扭腰就大錯特錯了。所以說練太極拳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無不動體現在腰,無不靜體現在心、在腦。還是以左野馬分鬃為例,左腳邁出著地,腳尖上翹,腳跟著地,兩手左右慢慢分開,表面上看是手在動,而實際是腰在向左慢慢旋。如果腰不動,動作立止。又如雲手,表面上看是手在左右運行,而實際是腰在左右旋,只是在腰到左右時手腕坐腕翻了一下而已。如果只是手在運行,腰不會左右旋,那隻能說是初學太極拳。常見比賽場上的太極拳運動員,只是在耍胳膊耍腿,而不會用腰,實際那不是在練太極拳,那是在瞎比劃。推手更強調腰的功力。如果和人推手,腰痛推得了嗎?腰部沒有功夫,不會前後左右旋,對方推來,接得住嗎?因此,我認為,練太極拳不會用腰帶動四肢運動,就等於不會練太極拳;練太極推手不會用腰發人放人,就等於不會推手。可見腰在練太極拳和太極推手中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十四、臀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斂臀的要求極嚴。從人的全身來看,臀部佔了相當關鍵的位置。如果撅臀,就會使全身的勁力在臀部斷開,上下不能相合,以致於周身處處勁力脫節。臀部以下的部位大概要佔到全身體重60%以上的比重,如果這么大的一部分功力練不出來,用不上,那能算把拳練好了嗎?如果撅了臀,周身之功力,被臀肢解,分去了60%以上的比重,那不等於江山損失了60%以上嗎?這剩餘的40%,也不能相合,其中上身又佔了30%,兩只胳膊還能佔多少呢?10%。那手放在別人身上,還能有用嗎?從力學的角度看,臀尖相當於箭頭,決定了上身勁力的走向。撅臀則箭頭向後向下,勁力也就向後向下,那麼對手向後推你,不是恰好幫助對手打你自己嗎?內力外力相加,十個有十個就得仰身後倒。相反如果斂住臀,箭頭向前,就能使周身勁力上下相合成為整體,那麼就能撐住截住對方的推打之力。上面說了,對方如果端肩、挺胸、提肚、撅臀的話,反映到手上的勁就只有10%了,能推動斂臀後周身一體的重量嗎?回答是肯定推不動。如果斂臀後周身完整的勁力再反過去攻擊對方,加上腹部的彈力,就可以輕松把對手扔出丈外。前面講了,從頭到腰勁力協調一致向下,臀一斂則周身之勁能一松到腳,使周身上下的勁都成一家,統一落於兩腳,那麼放人、發人時周身統一之勁就能通過合理運用,由腳跟傳到腿,到臀,到腹,到腰,到胸,到肩,到肘,到腕,到手,上下協調一致,由此周身之勁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就是臀部收斂的重要性。那麼請看參加比賽的專業運動員,個個動作蹲得很低,不知道的以為他們很有功夫,但實際都在撅著屁股,因為收住臀,就蹲不了那麼低。那麼不會斂臀的是在練太極拳嗎?不是,是在練長拳。近日又加上什麼高難度,完全背離了太極拳的宗旨,練的根本就不是太極拳。為什麼會出現長拳慢練太極呢?就是因為那些掌管著各大體育院校、各專業隊的專家教授、七八九段,都是練長拳出身,而長拳的技術要求就是仰臉、挺胸、提肚、撅臀、出手出腿平直。讓他們搞太極拳,只能是要求太極拳向長拳看齊。所以現在凡是不按照這種長拳慢練的打法去參加比賽,根本拿不上分。有人為了追求名利,只好放棄原則。也有的根本不知什麼是太極,只會跟著跑。不斂臀的所謂太極拳,只能得逞一時,早晚眾人都會知道練太極拳要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肛提、功架取中,練起來起手輕靈、落手沉著,剛中寓柔,柔中寓剛,才是太極拳的風格品味。那時練長拳慢練太極的人就無地自容了。我堅信有這么一天,而這一天不會很遠。

十五、腿部功夫

前面已經談了樁,這里講腿,主要是講講弓步的腿功。前面說了撅臀的問題,由於臀斂不住,反映到弓步上就是拔腰。所以如今專業太極拳運動員幾乎百分之百的拔腰,公園晨練者就更不用說了。太極拳的弓步要求是:斂住臀,後腿形成自然的活彎兒,而後膝盡量向外撐,膝和後腳尖成一條線,前弓膝不過腳尖。只有達到這個要求才是太極拳的弓步,否則就不是太極拳的弓步。

十六、腳部功夫

練新楊式太極拳,對腳也有極嚴格的要求。以八十八式為主的體委系統太極拳,包括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八式、四十二式、六十六式等等,都是新楊式的'太極拳。而新楊式和老楊式在腳的要求上有嚴格的區別。新楊式向前邁步是腳跟先著地,隨著重心的前移,兩手和前腳三家一齊到位。而老楊式是邁步落平腳;新楊式向前邁步是欲進先退,重心後移,前腳尖翹起,腳跟著地,隨著身體的向前運行,前腳外擺約45度落地,而後上後腳。老楊式是原地動重心,而後上步;新楊式分腳、蹬腳,是直接提腿分出或蹬出。老楊式是劃弧線分出或蹬出。新楊式無論向前邁步、向後撤步都不允許抬高腳,而是腳經踝關節前進、後撤。解放後國家體委主編的套路,凡屬楊式,均以新架為主。而今天的參賽運動員根本分不出新架、老架的區別,而是想新就新,想老就老,沒有定向。

十七、鏡子

鏡子是我的恩師李公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教我們練簡化太極拳時,教給我的檢查自己或檢查別人太極拳的動作正確與否的一面鏡子(地點:勞動人民文化宮體育場)。這面鏡子的作用是自己的太極拳動作,別人的太極拳動作,時時刻刻用它來照一照,以免出偏,不論誰練太極拳用這面鏡子一照立刻現原形。這面鏡子是什麼呢?就是還原法。還原法就是不加絲毫調整地把動作還原,此還原法除下勢和海底針等個別動作可以略有前傾外,其它任何動作都是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例如起式,如動作前俯了,那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立即現出動作前傾的丑態;如起式後仰了,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後仰、挺肚、挺胸的丑態;如起式一肩高一肩低,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一肩高一肩低的丑態;如起式撅臀了,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撅屁股練拳的丑態。今天我把這面鏡子說給大家,你們用這面鏡子照我,照你自己,照你的老師,照專業太極拳運動員、教練員,照專家、教授,七、八、九段權威。不論誰一還原就丑態百出,他就是假專家、假權威。今天先簡談至此,今後,我在之三、之四中還要詳論這面鏡子的作用,我要讓那些假專家、假教授、假教練、假太極拳運動員在這面鏡子中現出假太極之原形。

十八、綜述

我今天比較全面地介紹了楊式新架太極拳的規矩。我根據個人練拳58年的體會,分析了太極拳對頭、眼、耳、鼻、舌、肩、肘、腕、指、胸、腹、臀、腿、腳等等部位的要求,參考了太極拳和道家功的書籍,提出太極拳出於道家,屬於道家,而不屬於別的哪家哪派。太極拳只有一派,那就是道家武當派。以前各種書籍對張三豐祖師以前的師承都說不清楚,我根據手上的資料總結清楚了張三豐祖師的師承,並在我寫的《張三豐祖師簡介》一文中,較全面地介紹了張三豐祖師,此處不再重復。我引用恩師的話,大聲疾呼「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指的就是以新楊式為主的國家體委系統的太極拳。新楊式的楷模,先是恩師的父親,解放後則是我的恩師。目前國內國外的太極拳熱,就象當年的氣功熱一樣,給了不少投機商鑽空子、賣假葯的機會。我成全民健身,但我不成下里巴式的太極拳。既然是練太極拳,就起碼應懂得並做到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腰松這些太極拳最基本的規矩,否則即使只為健身,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我更反對以假太極當真太極堂而皇之地兜售,明明是長拳慢練,卻硬說是太極拳。我寫《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之一、之二,就是針對假太極去的,這就是我的目的。

先輩太極拳家們一再提醒我們,練太極拳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仰臉、端肩、掀肘、直腕、指無形、挺胸、提肚、撅臀、拔腰的假太極,與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腰松的真太極,何止是差之毫釐,而是根本沒有絲毫共同之處,所以謬之也不止千里,而是天壤之別。這種太極拳即使全國都在練,全世界都在練,有一個不練的,那就是我。如果這種情況不改,我就繼續之三、之四地寫下去,直至假太極全部消亡。

;

『柒』 太極拳的練習步驟及要求

1、起勢

2、左右野馬分鬃

3、白鶴亮翅

4、左右摟膝拗步

5、手揮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攬雀尾

8、右攬雀尾

9、單鞭

10、雲手

11、單鞭

12、高探馬

13、右蹬腳

14、雙峰貫耳

15、轉身左蹬腳

16、左下勢獨立

17、右下勢獨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針

20、閃通背

21、轉身搬攔捶

22、如封似閉

23、十字手

24、收勢

(7)陰陽太極拳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演練注意事項

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沓,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太極拳練習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採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極拳是國家本著弘揚國粹、發揚傳統武術的指導思想而編制的一套入門級的太極拳,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老少皆宜,實在是居家晨練之必備佳品。

『捌』 怎樣學習太極拳

學習太極拳的方法具體如下:


1、練拳要求思想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


2、身體保持舒松,不偏不倚,動作輕柔勻緩。


3、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4、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重心保持穩定。


5、每一動作都要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養生拳法


養生太極拳是一種身心兼修的練拳健身運動。練拳時注重意氣運動,以心行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氣血,以提高陰陽自和能力——即西醫所說的抗病康復能力和免疫力。


練養生太極拳有療疾健身、修身養性、健美益智,開悟智慧、激發潛能、技擊防衛,達到維持健康、提升氣質、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養生太極拳內外兼修。內練意氣勁力,運太極陰陽;外練拳勢招式,顯氣勢神態。通俗說法:形體力量和精神氣質同時鍛煉。


養生太極拳練身、心、意三家,合精、氣、神三元的太極修煉功法。符合中西醫學科學原理,具有神奇的療疾健身、修性養生功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太極拳

閱讀全文

與陰陽太極拳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維生素減壓最佳方法 瀏覽:239
2的開平方的計算方法 瀏覽:43
無線網路運營商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08
黃芪鑒別最簡單方法和用量 瀏覽:772
腦出血計算方法 瀏覽:691
降解紗線最佳方法 瀏覽:160
短期投資入賬價值計算方法 瀏覽:22
小米6屏幕重啟解決方法 瀏覽:438
蘋果7手機設置音樂鈴聲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22
鉚釘的安裝方法 瀏覽:756
染頭發怎麼染方法視頻 瀏覽:842
腦袋瓜的食用方法 瀏覽:804
將苦味酊塗在手指上的治療方法是 瀏覽:332
切線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555
軟燈帶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458
廚房的使用方法 瀏覽:526
濰坊青蘿卜種植方法 瀏覽:559
生物分析方法的維護 瀏覽:195
擠領帶方法視頻 瀏覽:753
檢驗員檢測方法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