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方法
幼兒繪畫,是幼兒用來傳情達意的視覺語言。幼兒繪畫是幼兒一種自發的藝術創作活動,是幼兒思想情緒及藝術潛能的自由表現。以下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一、 傳統美術教育中解放自己,放手讓幼兒自己畫畫
傳統的美術教育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
傳統的美術教育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違反了幼兒學習美術的客觀規律,壓抑了幼兒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必須進行改革。我們要通過切實有效的改革,以培養幼兒創新、實踐能力為目的,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性表現,通過探索掌握初級美術語言,學會從多種渠道獲得穩定與不穩定、靜止與變化的各種知識,把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識技能的傳授,盡量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用繪畫表現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以美術帶思維,從而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從現代幼兒繪畫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看教師的教學行為,探索放手讓幼兒自己畫畫的新途徑
用「你愛怎麼畫就怎麼畫」、「大膽地畫」、「畫得要和別人、老師不一樣」等空洞的鼓勵去應付幼兒,結果容易變成放任。疏忽了教師的指導作用,過分強調幼兒自由表現使繪畫處於漫遊式的自流狀態,使幼兒的作品沒有重點及內容。有些幼兒甚至會因能力低下轉變成胡鬧式的情緒發泄。或是容易誘發惰性,達到一定水平之後,難以再突破,從而形成保守性,對幼兒發展起著一定的延誤作用。讓幼兒在主動參與「發現、感受、表現美」的活動中,提高繪畫技能和表現能力,讓我們放心地放手讓幼兒自己去畫畫。我們可以採用以下的一些教學方法:
1、 示範法
示範法並不是傳統的模仿畫,它是以從出示的先後順序、形式、內容等進行了重新的詮釋。在繪畫教學中,作為激發幼兒興趣的動力,使幼兒進入視覺思維活動的狀態,對示範進行選擇和再組合的雙向作用。
2、發現法
發現法改變了傳統的以示範模仿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不是教給幼兒現成的藝術技能技巧,而是創設環境,鼓勵幼兒自己去觀察、發現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意幼兒的獨立自主活動。
3、情境法
設計物選擇充滿情感特色的環境,情境,使幼兒情緒洋溢地感受物體驗周圍世界,激發審美、想像,教師可根據教育目標,讓幼兒到大自然,社會中去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也可利用本園場地布置一些特殊的情境,還可通過藝術性語言,神話故事的描述,把幼兒特點的情境中。
4、感知法
在繪畫前,幼兒對物體的質感,性質和形態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他們的造型活動,因此,就盡量提供機會,讓幼兒觸摸要表現的物體,從而了解物體的性質。
5、模特法
人物的動態復雜多樣,幼兒畫不同動態的人物和動物,在教學上和難點,如何讓幼兒能夠更形象地表達出來呢,我採用了活動小人和真人的表演等方法。
『貳』 美術教學方法有哪些
1、視頻教學,跳出教科書
2、多寫生、強調感覺、大膽
3、技法不用太多(當然因材施教)
4、教學好比是一場互動較多的演講,要庄諧並重
5、理論方面的話建議生動些,備課時用點心思,跳出教科書
6、多拓展,勤活動,避免眼高手低(眼界是有了,但是實操結果不佳)
7、總結一句話就是不要太過於死板,跳出來看,用學生的角度去看,無論是畫還是論
1、臨摹.
2、臨摹+想像.
3、獨立想像創作。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
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雕塑、繪畫、設計、建築。
美術亦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古代,中國和歐洲對繪畫都有不少論述。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一些著名畫家提出了寫實主義的繪畫法則後,這一法則對圖畫教學所起的支配作用,達四、五百年之久。他們提出了圖畫教學的一般任務,即發展學生的感官,助長學生的觀察力,使學生認識事物等,這些主張為圖畫教學開拓了道路。後來的一些學校大都開始設立圖畫課程。到了20世紀初,才出現了美術課的名稱。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現在的高中美術提倡以學生為主 教師為輔助 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現在的小孩很懶 動手能力少 要適當的啟發 激發他們的興趣來教學
《高中美術新課程》總目標第一句就提出:「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活動」,就是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美術鑒賞活動。課上我們能給學生創設好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致。新課改提倡自主學習,我們在課上就應該先提出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探究,再加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呼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合作精神。
(一)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教師通過語言的描述、說明,向學生傳授美術技能知識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圍較廣、頻率較高的教學方法。但是單純的講授並不能更多的引起學生的注意,而對教師的藝術表達語言、知識面等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
2、談話法(問答法)是教師與學生以口頭語言相互交流進行教學的 一種方法。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開拓學生的思維。但是問答法中由於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同,提出的問題也就會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語言、問題難度也要相當的考究,否則容易引起課堂的混亂。
3、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班或組為單位、圍繞某一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各抒己見、相互啟發或辯論,獲得或鞏固美術知識的教學方法。
4、讀書指導法,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美術教科書和課外美術資料獲取知識;擴大美術視野的教學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 2、參觀法 3比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學方法,能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但是在期間容易發生突發性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相當機靈的反應能力,能積極應對各種突發性的問題。
(三)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
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提高繪制實踐活動,形成、鞏固、完善相應技能知識的教學方法,輔導練習法是以實踐為主的最重要的教學方法。它能促進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能眼、手協調並用,從而提高與發展美術的創造能力與審美素質。
(四)以陶冶情操為主的教學方法——欣賞法、情境法
觀察比較法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研究而直接獲得知識、感受、教育的方法。這種方法打破課堂和書本的約束,使教學與生活聯系緊密,擴大學生視野,從現實社會生活中接受教育。美術教育離不開觀察,觀察又總是伴隨著比較。沒有觀察,便沒有視覺和感知。觀察獲得感性的認識。沒有比較,不可能有正確的感知和准確的判斷。比較是進行思維地去認識事物。美術教學的觀察比較對象,一是對客觀景物、物象世界的觀察比較,一是對畫面及其表現形象的觀察比較。
(五)以指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觀察法、發現法
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標准。比較是相互對比中進行的思維判斷。無論是寫生還是臨摹,都是在其對象與自己畫畫之間,不停頓的互相對照比較之中進行觀察的。其標准就是寫生或臨摹的對象。寫生畫的形象比例的觀察,則以物體的自身的長與寬為標准,得出長、寬的比例關系。物體間的比例,則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體)為標准得出其間的比例關系。物體的傾斜角度則是以垂直、水平線為標准進行比較、觀察……包括品評作業的好差亦應以優秀作業作為比較標准。
外出寫景,叫他們自己想像畫人物,或者畫景觀,通過長期訓練才能練出來,經常看看小說也可以增加美術功力,但是都要多畫才行,不然一切都是空話
教法很多啊,談話法、引導法、觀察演示法、游戲法,還有學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展示法......
呵呵,教無定法啊,以學定教唄。
1、通過研究,教師把藝術作品作為審美對象並以情感為主導因素,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理解、欣賞其內涵。
2、通過研究,從兒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發展方向來分析掌握兒童的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徵,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孩子提升美術欣賞能力
3、通過研究,根據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任務及自身的特殊規律,靈活運用教材,善於結合實際培養、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叄』 常見的美術教學方法
可能對於許多剛入職的美術老師來說,自己雖然擅長畫畫,但卻對於授人畫畫這個概念十分模糊。說到底就是沒有領悟到教學美術的方法,下面我就將介紹幾種常用的美術教學方法:
以中小學為主要對象常用美術教學方法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和標准。以學生學習活動內容(領域)來劃分,美術教學法可分為繪畫教學法、工藝教學法、欣賞教學法、創作教學法等。各類教學法還可以再細分。我們根據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得信息來源及主要活動方式,對當前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大致歸納如下:
(一)體驗性美術教學法: 以美術感受情感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感受鑒賞美術作品的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美術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包括:
美術欣賞法。欣賞法是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利用一定的教材內容及藝術形式,使學生通過體驗客觀事物的真善美,陶冶情操,培養其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態度,崇高的審美理想和鑒賞能力。欣賞法的特點是通過教學中的欣賞活動,使學生產生出積極的情感反應。
在美術教學中組織欣賞活動的方法大致包括:
一是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和興趣;二是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反應;三是組織與指導學生參與體驗分析評價等實踐活動,以使學生的審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進一步升華;四是注意欣賞活動中學生個性、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差異。美術作品欣賞,是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課業。其教學一般有專題欣賞、隨堂欣賞和現場欣賞。對小學生來說,隨堂欣賞是重要的教學方式。由於欣賞的作品與學生所學的聯系緊密,使其更能領會美術形態特點和藝術美。因此,教師要重視隨堂欣賞教學。對中學生來說,專題欣賞和現場欣賞更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並能有效地擴大他們的知識容量。適當地穿插一些隨堂欣賞也能活躍學生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
美術作品欣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介紹藝術形式和內容;二是從生產的作品時代和藝術家本人情況聯系起來分析作品,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其三,從剖釋形象入手分析作品。其四,抓住作品的特徵,作具有本質意義的分析。最後,從表現技巧與藝術功力去分析作品的藝術成就。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美術教師配合講授,以示範性地作畫、製作表演或將教具、范畫展示給學生觀看,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深化學習內容的方法。美術教學的許多技法問題僅用語言講述是不夠的,必須藉助於演示,使學生直接獲得直觀視覺信息。通過直觀感受,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對教師製作、繪畫過程的系列表象活動,使其獲得深刻印象。在演示的同時,教師再配合語言以「畫龍點晴」的講解,讓學生在一目瞭然的情景接受新的知識和技法。美術教學的這種演示過程,對學生具有巨大的魅力,是極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
演示的種類包括:實物、模型演示;范畫、范作演示;幻燈、電影、錄像演示;繪畫、工藝製作示範表演。
按教學內容又分為:繪畫,製作方法步驟演示;工具性能及技法特點演示。
演示法的運用:一般按演示的准備情況,可分為有準備的演示和即興演示兩種。有準備的演示是指課前做好教具、范畫、幻燈、錄像和演示的安排,進行有序的展示、講解和演示。即興演示指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了學生在繪畫和操作過程中存在著共同性的問題,而產生的即興的「教學機智」,馬上予以示範演示,使得學生存在的共同性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運用演示法的要求:
1.演示的准備工作要充分,組織要周密,演示工具應在課前准備齊全,課前應安排好展示的教具順序,不可丟三忘四。
2.演示內容與講述內容要一致,講述與演示順序安排要得體、配合要緊密,一般情況下邊講解、邊演示效果較佳。例如,寫意中中國畫的如何持筆,如何蘸水,如何蘸墨,如何行筆、畫法等,邊講邊演示,學生理解快、領會深。
3.展示的范畫、范作要精選,確能起到示範作用。掛圖要大,圖象要清晰,以便後面學生也能看清楚。要注意置放和懸掛演示的教具的位置。
4.教師示範表演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位置,不可擋住畫面或實物,要使演示的過程讓不同座位上的學生都能看到。在黑板的右邊教師側身演示為較佳位置。工藝製作教學的演示,如剪紙、泥塑、折紙等,由於物象很小,教師要注意自己所處位置的選擇,每演示一步驟要適當調換身體之間或向學生靠近展示,以使全體學生都能看清楚。個別輔導時,修改學生作業的演示,要注意學生的位置,使自己的手臂不擋住學生的視線。
5.教師示範表演要注意工具的選擇。例如,素描塗調子的技法示範表演,用細鉛筆演示就不合適,因為後面學生看不清細細的鉛筆線條,可以改用大炭精棒代替鉛筆演示,但要向學生加以說明。
6.演示時機的選擇。演示時機和教學效果密切聯系,在教學過程中,出示教具、掛圖和技法、製作的演示時機要適當,出示過早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集中精力聽課時,大腦皮層出現聽課的優勢興奮灶,也叫優勢中心。如果教具出示過早,學生就會不自覺地去看教具、掛圖。造成優勢興奮灶的轉移,學生的聽覺優勢興奮灶被破壞,結果在視覺區上又出現了視覺優勢興奮灶。這就剝奪了其它區(如聽區、運動區等)的耗電量,於是就影響了其它區的正常功能。如果學生只顧看掛圖、教具,就分散了聽課的注意力,教師講課的內容就被忽略了。教具、范畫等出手過遲,也會降低其效果。因為講述的中心已過,教師一般不再詳細講解這些內容,而使講述內容與教具脫節,效果更差,甚至起反作用。因此,出示教具的時機掌握應恰當,同時還要注意出示教具的順序。注意技法有難度的局限性,要先易後難,先簡後繁,可以調動學生思維過程的遷移能力。自然的接受所有教具的內容和加強對作畫技法步驟的理解。第七,運用演示法教學,在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應注意課堂紀律的組織。
(三)觀察比較法。 觀察比較法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研究而直接獲得知識、感受、教育的方法。這種方法打破課堂和書本的約束,使教學與生活聯系緊密,擴大學生視野,從現實社會生活中接受教育。美術教育離不開觀察,觀察又總是伴隨著比較。沒有觀察,便沒有視覺和感知。觀察獲得感性的認識。沒有比較,不可能有正確的感知和准確的判斷。比較是進行思維地去認識事物。
美術教學的觀察比較對象,
1.對客觀景物、物象世界的觀察比
物象特徵:包括形體、結構、比例、色彩、明暗等。
神情、動態、活動情景及情調。
物象的關系及空間位置。
2.對畫面及其表現形象的觀察比較。
形象的特徵、形象與畫面的比例。
位置布局、形象間的關系。
黑白灰關系、虛實關系。
色彩的對比諧調、造型特點等。
無論是對物象的觀察,還是對畫面的觀察,都是在比較中進行的。例如對物體比例的觀察,無比較便得不出自身的或相互間的比例關系。明度的觀察,不進行物象間明度的比較,就得不出黑、白、灰之間暗度差別的變化關系。色彩的觀察,不進行相互間純度、釋度的比較,就不能正確感知其色相特點。虛實的觀察,不進行比較,則看不出虛實、強弱的對比關系。畫面構圖的觀察,不進行表現物象與畫紙的比例關系的比較,便無從判斷構圖布局的好壞。因此,觀察比較法是美術教學的最基本的方法。
觀察比較法的要求:
1. 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通過引導觀察、比較,使學生獲得對客觀事物的正確感知和提高對事物分析的綜合能力。因此,每節課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的目的性要明確。
2. 指導學生按順序觀察比較。當學生寫生時,往往首先被對象的色彩和感興趣的局部所吸引。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按作畫步驟、順序,有計劃地觀察比較,即先觀察比較什麼,再觀察比較什麼。
3.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察比較法。繪畫訓練的任務之一是觀察方法的訓練,即樹立正確的觀察方法,也就是「整體內容」的觀察方法。「整體觀察」是從整體觀念出發,首先觀察事物的整體,保持對事物整體的印象,再觀察細小部分,以便更好局部整體的辯證地觀察地反映整體,是整體。這中間離不開比較。因此,也可以說「整體的觀察即伴隨比較的觀察」。
4. 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標准。比較是相互對比中進行的思維判斷。無論是寫生還是臨摹,都是在其對象與自己畫畫之間,不停頓的互相對照比較之中進行觀察的。其標准就是寫生或臨摹的對象。寫生畫的形象比例的觀察,則以物體的自身的長與寬為標准,得出長、寬的比例關系。物體間的比例,則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體)為標准得出其間的比例關系。物體的傾斜角度則是以垂直、水平線為標准進行比較、觀察……包括品評作業的好差亦應以優秀作業作為比較標准。第五,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注意引導方法。低年級往往並不注重看繪畫對象,也不必要求學生看一眼畫一筆的觀察比較,可任憑他們直觀感受地去畫,不必過多地與實物對照比較。對高班學生則可按寫生要求引導其觀察比較。
『肆』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美術的興趣。
情境教學能把概念具體化,直觀化、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相結合,使孩子融入到情境之中,更利於孩子學習美術。
1、故事啟迪,創設想像情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愛聽故事,老師可以藉助故事的魅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幼兒從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認,為幼兒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
2、設疑啟智,創設問題情境。
開啟益智之門,就要為幼兒創造一個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情境。思維的啟動,無不被問題所誘發,沒有問題就沒有緊張的思維活動。在美術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問題情境,幼兒帶著問題會去發現,去探討、去創造,從而激發自己的思維。使幼兒主動地獲取美術知識,創造性地作畫,使其作品具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使其不斷進步。
二、重視幼兒作品的評價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孩子需要老師的鼓勵、贊美,在美術活動中也不例外。教師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應多以贊美為主,教師對幼兒作品評價的態度、標准往往直接影響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影響幼兒對美術作品的態度,對美的鑒賞能力。對幼兒作品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兩面方面,一方面: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具有創造性、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兒作品充分體現幼兒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情感,以及幼兒特有的思維特點,這是評價幼兒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如線條有力、連貫,圖形、形象清晰完整,畫面飽滿、均衡,色彩明顯、飽滿,內容豐富充實。在評價的組織形式是靈活多樣的,有展覽作品。可以師生互評作品的優點,間接地以鼓勵的方式提出缺點,促進其不斷進步。教師直接進行評價;幼兒互相評價;幼兒對自己的畫進行自評;邊游戲邊評價等形式。通過評價和談話,提高幼兒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教師評價幼兒作品的語言要正確恰當,從不同的角度形象生動地去分析作品,以幫助幼兒樹立繪畫的自信心,增強對繪畫的興趣及積極性,使幼兒對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不斷提高。
三、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
積極創造好藝術氛圍,能誘發兒童們繪畫積極性,是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展開思維翅膀,描述世界的重要手段。
1、給兒童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給孩子們一個天地,兒童作畫時,可能在用顏料或用筆方面,有很多地方不如成年人那麼干凈,那麼利爽。對此,我們應該開始在旁邊說好東西的放法和怎樣使用以及注意事項,積極去支持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們知道怎樣就能避免以上這些問題,積極培養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繪畫習慣。和講衛生愛整潔的好習慣。
2、給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物質條件。盡可能做到家長,老師學校、家庭同步進行營造一個有利於提高兒童藝術發展的條件,為他們做好物質上的准備,保證他們在思想上的更新,和實踐的同步到位。
3、給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藝術環境,這應該作為審美教育的窗口,它是營造少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氛圍。如藝術畫像,主題板報,兒童的優秀習作等,名人簡歷、名畫等,美術知識等。這些應以兒童心理、生理發展的特點為標准。用這些藝術的魅力等能促使兒童對更高藝術境界的嚮往和追求,俗話說;環境造就人才,良好環境能陶冶兒童的美術情操。
四、在各種生活中,不斷激發和培養兒童的繪畫激情。
在組織的很多美術活動當中,我們應該鼓勵和支持小孩子們積極參與,讓他們這些活動中不斷成長,增強自信心,使他們敢於參加各種活動,敢於展示自己,讓他們為學畫畫而感到自豪。
1、善於抓住契機,激發他們繪畫熱情。利用小朋友過生日等,讓孩子們畫一幅畫,訂成一本書送給過生日的孩子,孩子們會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利用國慶節、教師節等節日,把自己製作的紀念卡和賀年卡送給他們的老師、父母、好朋友等,為了表示慎重,家長和老師可以找一個時機和場合上幫助他們一起完成這件事。使他們在這些活動中得到學習。
2、鼓勵支持他們積極踴躍投繪畫稿,本學期我班幼兒縣教育局主辦的新苗大賽、全國的美術比賽,獲得了較好的成績。他們都很興奮,很自豪,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肯定,使他們把繁重的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從內心感到興奮,從而產生內部的推動力。促進他們繪畫技能的提高,增強他們競爭意識,使他們繪畫興趣在生活中經久不退。在活動中成長,在強烈求知慾下逐步形成繪畫優勢和特長。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培養兒童的繪畫興趣,是一項艱苦持久的工作,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的摸索和探討。
『伍』 少兒美術課程教學方法
少兒美術課程教學方法
少兒美術課程教學方法,教孩子繪畫的最好時期是6歲以後,孩子的畫是和成人的畫完全是不一樣的。畫畫讓孩子逐步加大興趣,開發智力,寓教於樂。下面了解少兒美術課程教學方法。
一、 示範法
示範法並不是傳統的模仿畫,它是以從出示的先後順序、形式、內容等進行了重新的詮釋。在繪畫教學中,作為激發幼兒興趣的動力,使幼兒進入視覺思維活動的狀態,對示範進行選擇和再組合的雙向作用。
① 局部示範:所謂局部示範是指在新的教學內容中,對幼兒來說有難度的部分或物象的一個局部,教師將示範出來,以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同時又可以使幼兒集中精力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能。
② 欣賞示範法:教師提供示範畫,數量在兩張以上,角度多樣化。教師啟發幼兒觀察,使幼兒在視覺上獲得一定的信息感受,擴大視野,激發幼兒作畫興趣。
③ 幼兒自我示範法:通過幼兒的眼光去觀察同伴的作品,用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無言的交流,去解釋畫面,就能找到他們之間自己的共鳴和心靈上獨特的吻合。可見向幼兒展示同伴的作品,對幼兒作品的提高有著我們估量不到的作用。每個幼兒的美術創作是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幼兒相互學習借鑒的成份,介紹那些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想像和創造。
④ 師生共同示範:讓師生共同參與,教師和幼兒合作作為示範畫服務,使雙方的創作都得到了互補與發展,大大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二、發現法
發現法改變了傳統的以示範模仿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不是教給幼兒現成的藝術技能技巧,而是創設環境,鼓勵幼兒自己去觀察、發現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意幼兒的獨立自主活動。
三、情境法
設計物選擇充滿情感特色的環境,情境,使幼兒情緒洋溢地感受物體驗周圍世界,激發審美、想像,教師可根據教育目標,讓幼兒到大自然,社會中去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也可利用本園場地布置一些特殊的情境,還可通過藝術性語言,神話故事的描述,把幼兒特點的情境中。
四、感知法
在繪畫前,幼兒對物體的質感,性質和形態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他們的造型活動,因此,就盡量提供機會,讓幼兒觸摸要表現的物體,從而了解物體的性質。
五、模特法
人物的.動態復雜多樣,幼兒畫不同動態的人物和動物,在教學上和難點,如何讓幼兒能夠更形象地表達出來呢,我採用了活動小人和真人的表演等方法。
四個妙招教孩子學畫畫
1、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孩子創造優美的環境,如悅耳的歌聲生動的畫面,都可以激發孩子潛在的繪畫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
2、重視大自然對孩子的感染和熏陶許多有名畫家都有一個共同經歷,從小熱愛大自然在大自然的壯觀奇景中可陶冶孩子對美的感受
3、有意識引導孩子去觀察欣賞如觀察晚霞,可以通過問問題來啟發孩子,比如像什麼?變成了什麼?讓孩子充分地想像,引導孩子有順序地從事物的形態到具體細節特徵來感知美創造美
4、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要及時肯定和鼓勵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使整個繪畫過程氣氛輕松,這樣才有利於發展孩子的繪畫創造力
為什麼家長會重視孩子繪畫的培養
一 、培養孩子的耐心
苗苗是一個生性活潑的小女孩、她性格開朗、很容易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但是她也是個沒有耐心的「急性子」、做什麼都是三分鍾熱度、在凳子上呆不了十分鍾就上躥下跳、於是媽媽給她報了繪畫班。
開始繪畫以後、苗苗就像變了一個人、為了畫一張畫在桌上一坐就是一個下午、從一個風風火火的「追風」女孩、變成了溫文爾雅的溫柔姑娘。這就是繪畫的神奇所在。
二 、增強孩子自信心
繪畫還是一個自我表達的過程。孩子對自己的畫有自信、就敢於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畫。在別人對他的畫提出質疑的時候。
因為是自己的創作、孩子也會堅持自己的想法、良性循環下、孩子的自信心一步步地增強了。在生活遇到其他問題時、他也會嘗試自己解決、有了面對艱難險阻的勇氣和自信。
三 、培養美商、提高審美能力
羅丹曾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越來越注重追求美麗。很多家長從期望提高孩子的智商、變為培養孩子的美商了。
8歲的小男孩小宇、原來是一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野孩子」、學習畫畫之後、居然開始在意自己每天的衣著了、原來是媽媽給他搭配好、他匆忙套上就去上學了、現在要求自己搭配衣服、更要求自己挑選自己的衣服、這都是孩子具有審美能力的體現。
孩子學習繪畫的好處不言而喻、也出現了雨後春筍般的兒童繪畫機構、有些家長覺得把孩子丟給機構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一紙一筆、看似簡單的幼兒繪畫背後卻暗藏玄機、家長們一不小心就會陷入繪畫啟蒙的誤區。
『陸』 美術該如何教學
一、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 不同作業形式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不以成人的標准去改變學生的夢想,不抹殺童心。二、興趣是學生創造的強大動力
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的心理處於最佳狀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 使學生的心理始終處於最佳狀態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美術這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靜多於動,弄不好學生就會厭學,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 。為此,我在不影響傳授知識的同時想了許多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如課前小律動、小 組探究學習繪畫法、成果展示等。課中根據課本內容再穿插一些音樂,做一些適當的講解和 律動。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師愛。我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關愛,以情換情,使學 生倍感親切,愛聽我的課。當學生心理處於樂於「接受」,將聽課視為一種「樂趣」時,就 會自然地由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
三、注重實踐,因勢利導
愛美、求美是人的天性,也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創造是兒童自我發展的需要,每 個兒童都有強烈的創造欲。根據兒童的這些特點,在他們對繪畫有興趣並能了解繪畫創 作的一般過程後,我要求他們自己思考,進行創作。兒童雖然沒有表現繪畫創作的高超 技術和技能,然而,他們有真情實感,表現沒有條條框框,沒有包袱,真可謂「初生牛 犢不畏虎」。興之所至,在稚拙的製作中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種人生的真善美,一種天真童 趣。我對這一份兒童的感情和表現欲,因勢利導,順其自然 ,少干涉,少批評, 多鼓勵,從而在他們大部分作品中都可看到兒童們的隨心所欲、無拘無束的天真爛漫。
兒童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處處想親身感受,處處想實踐,他們不滿足於自己看看、聽聽、摸摸 、嘗嘗、嗅嗅,更重要的是想去做,要自己動手。因此,在教育和創作活動中我盡量少講一 些空頭理論,多給他們實踐的機會與時間。
『柒』 幼兒美術繪畫教學方法技巧
幼兒美術繪畫教學方法技巧
在幼兒的繪畫教學中,教師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應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掌握必要的繪畫知識,培養幼兒的繪畫技能。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了教學方法技巧,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一、把握幼兒繪畫的特點與規律,制訂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繪畫發展劃分為塗鴉期、象徵期、圖式期與寫實期四個階段,教師必須科學地分析幼兒美術生理、心理等特點與技能發展規律,正確地認識到幼兒在不同時期的美術發展實際水平與能力需要,從而針對他們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制訂相適宜的教學計劃。這是發掘幼兒在繪畫活動中創造潛能的有力保障。
二、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支持幼兒創造性的表達
幼兒知識經驗貧乏,思維沒有定式,要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幫助幼兒積累各種關鍵經驗比形式概念更切合幼兒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變教師單向傳授知識技能為引導幼兒主動觀察、比較,通過親身感受,互相討論,將各種新舊知識結合,從而提升幼兒對事物的認識,促進他們大膽地樂於表現自己。
三、豐富幼兒的想像力,並運用在繪畫中
繪畫是孩子從兩歲多時就喜歡的活動,他們喜歡拿著筆到處塗塗畫畫,這也是孩子的塗鴉期,如果教師僅僅用簡單的范畫和教材指導孩子繪畫,無疑會使幼兒的創造力和情感體驗受到禁錮和扼殺。我們可通過多種形式來引導幼兒想像力的發揮,並把想像力運用在繪畫中:
(1)通過給孩子講故事來啟發孩子的想像,讓幼兒把故事情節用繪畫的形式畫出來。
(2)讓幼兒通過編故事來繪畫,從而發展幼兒自己創編故事的能力,並能把自編故事畫出來。
(3)聽著音樂來繪畫。幼兒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能用線條、顏色或物象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獨特的理解。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根據幼兒想像力的發展特點,通過事物進行觀察了解來豐富他們的知識、經驗,使幼兒的想像力通過各種渠道得以豐富和發展。
四、讓幼兒掌握必要的繪畫技能和知識
在幼兒的繪畫教學中,教師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應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掌握必要的繪畫知識,培養幼兒的繪畫技能。
第一,小班幼兒處於塗鴉後期和象徵期的早期,因此在造型上,他們所表現的形象還不能表現物體的基本結構和特徵。觀察事物時,沒有明確的目的,觀察的順序紊亂,往往構圖凌亂。從形象的主次關系看,小班幼兒常把物體一個個地羅列在紙上,而且每個物體都是孤立的,畫面上的形象之間毫無聯系,並且這些形象都分布在紙的邊緣,原因就在於他們在繪畫時常常邊繪畫邊轉動紙張而造成的。
指導小班幼兒繪畫,應先從最基本的線條入手。為使幼兒產生繪畫興趣,教師可給幼兒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利用幼兒喜愛的故事情節感染他們,讓他們在老師生動形象、繪聲繪色的講解中得到啟示。
第二,中班幼兒階段的繪畫作品,幼兒不僅表現了自己和事物間感情上的關系,而且還表現出了一種空間的關系,從構圖上看,此時的兒童作品中往往不止一兩個形象,有時會有更多的形象。他們會把這些形象用排隊的方式放在底線上,形成並列式的構圖方式。他們繪畫中的形象主題並不相關,表現出目的性的差異。對於物體之間的大小關系,他們也不注意,但已經開始把空間關系試圖表現出來。可以說,這一階段的幼兒對於形象的分布及主次關系的處理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
第三,大班幼兒繪畫技能訓練把繪畫技能學習與創造力兩者結合起來,如果只重視技能,而忽略創造力培養,或忽略技能只追求創造,這樣的教育觀念都是片面的,會使幼兒繪畫能力的發展受到嚴重製約和阻礙。教師應認識到,繪畫技能的學習不能單獨進行,應與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有機結合,在重視幼兒繪畫創造力的同時,使幼兒學好繪畫技能,用心繪畫,展現內心的豐富情感和獨特的對世界的認識。
五、正確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
恰如其分的評價能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和對繪畫的創作熱情,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要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不能用評價藝術作品的眼光去嚴格評價幼兒的作品。要面向全體,給每個幼兒機會,使孩子的創造火花都得以展現,獲得成功感。
在講評過程中,教師最好做一個合格的聽眾,請幼兒把自己創造作品的思路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這樣會在無形之中調動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創作、表現和操作的慾望,使幼兒創造的激情得以釋放,為幼兒今後的操作活動中積累更多的經驗。
對幼兒來說,好的繪畫作品要具備以下條件:
(1)作品要有孩子親身生活的感受和生活的情趣。
(2)作品要有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想像力。
(3)幼兒要學會使用繪畫的基本技巧。按照這些要求,教師在評價幼兒的繪畫時應以積極、親切、和藹的態度,善於發現幼兒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稚拙以及獨特的個性特徵,進而激發和鼓勵幼兒對於繪畫的表現慾望,讓他們的畫筆在手中揮灑自如。
;『捌』 少兒美術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在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鍛煉孩子的觀察、記憶、想像、表現和創造能力,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變為現實。因此,活動中教師應盡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要通過各種途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美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1、興趣激發法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創造性的基礎,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怎樣激發幼兒的興趣呢?教師要注重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調動幼兒繪畫的積極性。並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在幼兒繪畫活動中,教師運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活動,也可以使幼兒毫無思想負擔,在自然、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在選擇活動內容時候要大膽創新,選擇一些貼近幼兒生活、幼兒喜歡的美術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繪畫是幼兒的游戲,但也有的孩子對畫畫沒有興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兒、選材合不合適?是否是幼兒能夠獨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經意的評價也會影響幼兒的繪畫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考慮選材是否合適。
2、觀察與認知脫離「示範—模仿」的傳統繪畫教學方式,要求幼兒要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腦子想、用手畫來完成創作。但也有的孩子畫不出形來,這往往是因為他沒有很好的觀察事物。如,幼兒畫樹時常常把樹干畫成一個長方形,老師可以帶幼兒觀察一顆真的大樹,摸一摸樹干、看一看樹枝的樣子。
3、構思、繪畫法鼓勵幼兒先想後畫來學習構思,使繪畫活動不僅是幼兒動手操作的活動,更是動腦思考的活動。通過老師的引導,幼兒學會了在生活中學習構思,在游戲中學習構思,在想像中學習構思,在觀察中學構思,幼兒美術活動的全過程都強調以游戲引發孩子的興趣和表達表現的慾望,探討怎樣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點內容表現在畫面上,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審美能力,美術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激發引導幼兒的想像力。
4、在評價中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對於自己的作品,幼兒很在意老師與同伴的評價。鼓勵性的評價可以保護孩子的創作熱情,期待下一個活動的到來。評價的目的就在於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才幹,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
『玖』 教好美術的教學方法
當今社會美術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美術生也越來越多,但是會教美術的人卻不多,怎樣才能教好美術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幾種教學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一、以直接感知為主的美術教學方法
以直接感知為主的美術教學方法的特點是:生動形象、具體真實、直接感受,充分體現了美術學科教學以視覺教育為中心的特點。
1.演示法。美術教學的一些技法要藉助演示,使學生一目瞭然。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對教師的製作、繪畫過程在大腦中形成一系列的表象活動,加深印象,深刻理解。演示的種類,按教學媒體分為:實物、模型的展示;范畫、範例的繪制;幻燈、電影、錄像的演示等。按教學內容分為:繪畫、藝術設計的繪制步驟演示和工具性能及技法特點演示等。按教學時間分為:有計劃演示與隨意性演示。前者是事先科學安排工具材料,按順序進行演示;後者是教師臨時發現問題,予以示範表演予以解決問題。
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演示法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課前應充分准備,周密組織,備齊演示工具,安排好演示順序。二是范畫、範例應精選,不但圖像要清晰、色彩鮮明、造型美觀,放置的位置、大小和角度也應適宜。三是教師的示範應注意身體的位置與角度的變化,如演示中應不斷變換身體與范畫、範例的角度,使教室內的全部學生均可看到演示過程。四是不管演示繪制的全過程,還是繪制的局部技法提示,都要突出重點,難點,有利於學生理解與學習。
2.參觀法。通過對美術作品、藝術遺跡、自然美景的觀賞,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使其獲得生動、具體的美術觀念和知識,使美術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運用參觀法應注意的問題:一是教師應到現場考察,作好安排,對學生作動員,應講明參觀目的,交代觀賞重點。二是在參觀過程中,教師應進行指導和講解,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現場討論;學生要收集相關資料和作記錄。使他們在參觀過程中,擴大藝術眼界,提高審美修養。三是學生回校後要總結參觀內容,並進行討論;還應讓學生藉助資料,憑記憶完成件(幅)美術作業。
3.比較法。採用此方法要注意教學內容具有可比性,對象應具體、明確,在比較過程中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提高技能。運用比較法應注意的問題:一是明確比較的目的,使學生按比較要求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如比較中國畫、版畫、油畫、水彩畫等,能使學生直觀、快捷獲得這些畫種的藝術特點與特色。二是明確比較方法。主要有整體與局部的比較,形象特徵的比較,藝術表現及美術創作方法與風格、再現與表現等的比較等。三是教師應充分利用比較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形象化或理解性的比較能力。
二、以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就是要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繪制實踐活動,形成、鞏固、完善相應技能知識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能使眼、腦、手的協調,提高與發展美術的創造能力與審美素養。輔導練習是一種以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輔導練習法是學生在美術教師的指導下,把學過的美術知識運用於實際繪制的過程中,以鞏固和完善技能技巧的方法。技能是靠大量的練習而成的行為方式,是相應行為概念化的結果。因此,學生的美術技能只有通過多次實踐練習形成。
運用輔導練習法應注意的問題:一是教師應向學生提出明確的練習目的和作業要求,交代作畫或製作的方法和步驟,使學生能進行練習與創造。通過精心的活動程序設計與指導,調動學生實踐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美術教師必須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調動他們實踐積極性,培養動眼、動腦、動手的實際繪制能力。通過從簡到難、從靜到動的觀察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敏銳的感知力及形象記憶力,感受美的能力;應通過繪制訓練,開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實踐能力。三是應通過作業訓練效果的及時總結、反饋,培養學生自我檢查、評價的自學能力與良好習慣。通過及時比較,提高技能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如速寫的訓練,描繪對象輪廓的線條可反復試畫,在與對象的反復比較、檢查中獲得造型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不畏困難的意志力。
三、以情境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情境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按教學的內容創設藝術氛圍,讓學生體驗其藝術美的魅力,達到陶冶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態度、審美趣味和一定審美能力的方法。
1.欣賞法。欣賞法的主要特點是通過教學中的欣賞活動,使學生在認識作品的美術價值後產生的積極反應和審美愉悅感。欣賞法是欣賞作品的審美特質。美術作品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所擁有的獨特審美特質,主要表現在造型、色彩和線條的美感上;欣賞作品因不同的美術種類而各具的特殊美。因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的多種因素,使不同美術作品有不同的藝術表現力和美感。 運用欣賞法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教師應先向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材料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啟發,喚起學生的欣賞興趣。二是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通過作品的展示營造濃厚的美術氛圍,採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其更好的體會美術作品中表達的情感。三是樹立正確欣賞態度和多角度欣賞方法。通過大量欣賞,可強化學生的藝術眼光,使他們在感受、體驗、領悟藝術形象和境界,獲得健康的藝術享受。應使學生學會從社會、文化等多種角度立體考察作品,防止簡單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2.情境法。情境法多種多樣,如播放音樂、布置室內環境、登台表演等,一切能激發情感的手段均能靈活運用。
運用情境法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教學媒體或手段要與教學內容的情感特徵相連、相一致。二是要按學校條件進行情感教學。因學校的教學環境、設備、教師的狀況、學生的認識能力等各自不同,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