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稅收風險分析識別方法

稅收風險分析識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22 07:41:36

『壹』 如何通過會計報表識別分析稅收風險

稅收風險一般是用一個模型去篩選相關的數據,找到其中不合理的線索。
比如某行業的平均利潤率為8%,劃定上下閾值為 3%,那麼低於低於5%的或者高於11%的就認為有風險。
單張會計報表是死的,很難分析出是否有風險。一般是縱向比活著橫向比。縱向比是和納稅人的以往屬期報表比,一般比同比或者環比。橫向比是和其他納稅人比較,比如上面的例子。
具體的風險,要根據報表上的內容來設定風險模型。

『貳』 稅收管理的稅務風險的識別

企業應定期全面、系統、持續地收集內部和外部相關信息,結合實際情況,通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等步驟,查找企業經營活動及其業務流程中的稅務風險,分析和描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條件,評價風險對企業實現稅務管理目標的影響程度,從而確定風險管理的優先順序和策略。
一般而言,企業應結合自身稅務風險管理機制和實際經營情況,重點識別下列稅務風險因素:
1. 董事會、監事會等企業治理層以及管理層的稅收遵從意識和對待稅務風險的態度;
2. 涉稅業務人員的職業操守和專業勝任能力;
3. 企業組織機構、經營方式和業務流程;
4. 稅務管理的技術投入和信息技術的運用;
5. 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情況;
6. 企業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涉及和執行;
7. 企業面臨的經濟形勢、產業政策、市場競爭及行業慣例;
8. 企業對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的遵從;
9. 其他有關風險因素。
稅務風險識別和評價由企業稅務部門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實施,也可聘請具有相關資質和專業能力的中介機構協助實施,對稅務風險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識別和評估原有風險的變化情況以及新產生的稅務風險。

『叄』 如何開展經濟稅收關聯分析和稅收風險分析

一、稅收與經濟的關聯分析和區域比較,不能忽視「可比性」這一大前提
稅收來源於經濟。一般以GDP為主要指標來描述經濟狀況。但是,稅收與GDP在總量和結構上都並非直接對應的。拋開數據真實性問題,由於受經濟結構、稅收構成、繳稅方式等因素影響,地區之間可能會出現GDP相對大,而稅收相對小;也可能會出現GDP相對小,而稅收相對大;還可能會出現GDP相同而稅收不同、或者稅收相同而GDP不同。
稅收與GDP的非對稱性主要源於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產業構成的影響。由於不同產業的稅收貢獻率不同,稅收結構與GDP結構會存在差異,等量GDP因產業結構不同而稅收貢獻會不同。GDP由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組成,但在目前的稅收制度與政策規定下課稅,稅收基本來源於二、三產業。
二是現行稅制的影響。GDP採用增加值累加法,中間因素被剔除;而稅收收入依據稅法規定徵收,GDP中間因素和加減項都可能被征稅,所以稅收與GDP並非完全對稱和同步增長。典型例子是:一般貿易進口對GDP是減項,出口則是加項,兩項相抵後的余額才構成GDP最終值;而一般貿易進口要由海關代征進口稅收,對稅收收入是加項,出口雖然要辦理出口退稅,但不直接從稅收收入中扣除,而是沖減財政收入。
三是稅收來源的影響。不同稅種來源於GDP的不同組成部分(即稅基),如增值稅的稅基為工業和商業增加值;所得稅的稅基為營業盈餘或利潤總額;營業稅的稅基為相關增加值(三產業總增加值-批發零售業增加值+二產業的建築業增加值)。而有些稅種的稅基則與GDP並非直接關聯,如行為類稅、財產類稅。因此,等量GDP由於稅基不同,同一稅種收入會不同。
四是價格計算的影響。GDP絕對額採用現價,增幅則採用不變價;而稅收絕對額和增幅均採用現價。因此,不同計價方式和物價上漲幅度會影響地區間稅收與經濟增長率的對比,即稅收彈性。
五是繳稅方式的影響。由於跨地區匯總繳稅方式的存在,甲地稅源需在乙地納稅繳庫,造成兩地經濟與稅收的不對稱,出現有稅源無稅收(分支機構所在地),或有稅收無稅源(總部所在地)。
因此,開展稅收與經濟的關聯分析和區域比較,不僅要考慮二者相關指標的內涵、口徑和相關度等因素,還要考慮經濟發達程度、城市化程度等因素引起的地區間產業結構差異,更要考慮非本地稅源形成的匯總納稅、海關代征稅收和證券交易印花稅等直接影響因素。只有盡可能剔除不可比因素,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產業、分行業、分稅種等一一對應的細化分析,才能增強稅收與經濟關聯分析的科學性、不同經濟體之間的可比性和分析結果的准確性。

『肆』 如何從企業財務報表上識別稅務風險

財務會計報表是會計主體對外提供的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報表,也是注冊稅務師了解企業納稅情況的窗口.通過對財務會計報表數據信息以及各報表之間數據勾稽關系的對比分析,能夠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及稅收整體遵從度,從而對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形成一個整體的判斷. 財務報表分析中,資產負債表最重要,利潤表次之,現金流量表起輔助作用.企業主觀稅收違法行為的實質體現在少做收入,多列成本,但任何經濟業務信息,只要企業賬上有反映,一定會在資產負債表上留下痕跡,因為在借貸記賬法中,對應的科目不是損益類科目就是資產負債表類科目.

『伍』 我公司受到稅務局的稅收風險識別報告求大神們幫忙看一下如何寫好交上去

從你提供的風險單來看,幫你把他們提供的專業術語翻譯過來,稅務局主要指出你以下幾個風險:

1、所得稅稅負偏低;2、營業利潤率偏低;3、營業收入成本率偏高;4、所得稅增幅與利潤總額增幅不同步;5、納稅增長幅度低於營業收入增長幅度。

所以,你只要針對以上幾點開展自查分析,如果有沒有完全履行到位的納稅義務,通過自查補稅;如果是實際情況,你只要據實說明即可。只要你能解釋清楚,稅務局都會採納。

『陸』 稅務風險管理的需識別的稅務風險因素

董事會、監事會等企業治理層以及管理層的稅收遵從意識和對待稅務風險的態度;
涉稅員工的職業操守和專業勝任能力;
組織機構、經營方式和業務流程;
技術投入和信息技術的運用;
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情況;
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
經濟形勢、產業政策、市場競爭及行業慣例;
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
其他有關風險因素。

『柒』 如何發現財務報表中的納稅風險

一、稅收風險為何隱藏在會計報表中
以前財稅工作人員認為,將納稅工作做好的重要前提是對稅法的掌握,但調研發現結果並不是這樣。假設一個剛考完注冊會計師或注冊稅務師的大學生,腦子里都是稅法條款,但是面對財務報表可能一片茫然,並不知道每個指標背後所揭示的經營信息和涉稅信息,稅務機關對這些指標會有什麼樣的思考和聯想,沒有經驗的累積就沒有分析判斷的思路,離稱職的稅務管理人員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轉換稅收風險管理的思路,要將單一重視稅法的學習和理解,轉為對本公司涉稅財務指標的關注和分析非常有必要。
現在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系統也紛紛承諾,對一個企業上門檢查原則上不得超過一次,國家稅務總局牽頭發布的文件中,取消了大量進企業上門核查的項目。稅務征管和檢查調整了思路,還責於納稅人,由納稅人向稅務機關申報和遞交信息,稅務機關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其行政網路捕捉到經營信息和涉稅信息,對企業進行信息的跟蹤、分析、篩選、監控和判斷。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監管改為後台的信息分析,所以企業也應該進行內部稅收風險管理的調整。
二、稅務機關是如何從會計報表中發掘稅收疑點的
稅務機關在構建指標時,有層級的概念。在財務分析中,著名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有個核心指標,就是凈資產收益率;在凈資產收益率下,有二層指標(資產負債率、資產收益率等),層層將財務指標進行分解。稅務機關在構建納稅評估風險分析指標體系時,也是使用了同樣的思路。
通常,稅務機關認為稅負率是核心指標,會抓取行業的平均稅負率。之後,每個企業也需要思考核心的二層指標。如增值稅的分析上,納稅多少的最主要影響因素顯然是毛利率,醫葯企業、煙草企業毛利率高,所以納稅多,而傳統的紡織企業則因為毛利率低而導致納稅少。而在企業所得稅上,雖然毛利率與稅負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決定所得額的還有費用率,所以稅務機關對營業費用率也是比較關注的。
對於一些特殊企業,如私募投資企業,稅負率和資本利得、分紅、轉讓有關,那麼這些指標的敏感度就比較高。
所以,圍繞核心指標,稅務機關會分解二層指標,而之後也需要對三層指標進行分解。
如增值稅的分析上,毛利率下降會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而其原因可能是收入下降,也可能是成本上升,那麼會對這兩個配比的因素進行具體分析。
而有時候稅務機關也會繼續追查四層指標,四層指標有時並不是財務指標,而可能是統計指標。
案例一:某年某啤酒企業由於偷稅金額比較大,進入了稅務機關的黑名單,在補罰稅款之後對該企業進行持續的跟蹤和監控。此後,該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都比較正常,稅務機關認為其已經「改邪歸正」。之後在某次審計署的檢查中,發現企業存在現金銷售的情況,牽出其帳外銷售的問題。稅務局發現,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企業,部分的農產品收購可以不入賬。而在銷售環節,由於其是在農村及娛樂市場銷售,客戶不需要開票,那麼企業可以現金回攏,隱瞞收入。由於企業在供銷環節有都一部分都在帳外,所以其毛利率、稅負率都比較正常。
所以稅務機關認為單純地以財務指標分析問題並不全面,也開始關注深一層的統計指標。例如通過與水廠和電廠對接,分析這些信息來分析企業真實的經營規模;通過對企業固定資產的數量的變化,分析企業經營規模及產能的變化;還有員工人數的變化等底層指標,都是稅務機關會關注的。
此外,這些指標除了層級間縱向的聯系外,相互之間也是橫向聯系的。
案例二:某些企業為了評高新技術企業,為了使研發費用達到收入的3%以上,人為地用台賬的方式從明細賬中抓取一些信息。但是由於外商投資企業的毛利率和凈利率都不高,企業向稅局解釋時以「只做加工無法獲得高利潤率」為理由,前後信息自相矛盾。
哪些指標應該高?哪些指標應該低?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每個指標應該定性定量,高和低不是絕對的。
案例三:江蘇的化工企業A在上海設有貿易公司B,B公司的會計報表中只有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基本為零,營業外收入較大。對於B公司,從會計報表上分析,其盈利能力很強,納稅也多,卻也存在稅務風險。從稅務局的角度,B公司為空殼公司,認為工廠壓低價格出售給B公司再加價賣出去,將利潤轉移,然後與地方政府談財政返還(俗稱退稅),而營業外收入就是財政返還的體現。
三、識別稅收風險所依託的主要會計信息
稅務機關對於企業的徵收管理,有兩種方式:查賬徵收和核定徵收。稅收征管是基於企業的財務信息,所以財務信息是揭示稅收風險和企業應納稅義務的最直接因素。那麼識別稅收風險主要依託哪些會計信息呢?
1.財務會計報告
1.1資產負債表;
1.2利潤表;
1.3現金流量表;
1.4會計報表附表;
1.5會計報表附註。
2.科目余額表
3.審計報告
4.其他信息:工商、房產、土地、金融、證券、海關、外管等。
在年度匯算清繳時,稅務機關往往要求企業提交財務會計報告,其中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註以及會計報表附表。這是稅務機關對於企業進行稅收情況分析的重要信息。對於外商投資企業,還需要報送審計報告。同時,稅務機關也會從其他部門,如工商、房產、海關、外管等,抓取相關信息,而所有的信息,是以財務會計信息為核心。
企業相較於稅務部門,還有科目余額表。科目余額表是對財務會計報表的構成、結構所做的分檢,可以更方便地將企業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和特定時期經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呈現出來。
企業應橫向、縱向組合起來分析這些涉稅指標,才能知道是否存在異常。而學習納稅評估的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實際上是學習這些指標的組合方法。同時,企業也需要結合稅法設立自己的管控指標。例如稅法有規定,小規模納稅人銷售收入連續12個月達到500萬以上就要變為一般納稅人。如果企業不想變為一般納稅人,可設立相應的管控指標。而對於稅法沒有明文規定的,如毛利率下降多少即為異常,那麼企業需要看主管稅務機關有什麼樣的預警的值域,可以通過相關渠道去了解如毛利率比平均值低多少會有風險,行業稅負率的平均值是多少等。

『捌』 稅收風險實行"統一分析,分類應對,上下聯動"的管理模式

實行「統一分析、分類應對」管理
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稅源專業化管理方法,就是把風險管理貫穿稅收征管的全過程,形成風險管理規劃、風險識別、等級排序、應對任務下達、應對處理和評價監督的閉環管理系統,對不同稅收風險的納稅人實施差異化和遞進式的風險管理策略。「統一分析」,就是由風險分析監控部門通過對涉稅信息分析比對,識別可能存在稅收流失風險的納稅人,進行風險等級排序後推送至任務應對環節。「分類應對」就是由相關部門按照風險分析監控部門下達的應對任務進行分別應對,即:對一般風險納稅人,採取風險提示等服務手段督促其修正申報,消除風險;對較高風險納稅人,採取納稅評估和反避稅調查等手段進行處理;對高風險和納稅評估中發現涉嫌偷逃騙稅的納稅人實施稅務稽查。

『玖』 如何識別企業稅務風險

問題太大,一兩句說不完,大致的方法如下:先要了解企業的主營業務的類型,看企業要負擔的主要稅種,然後查看企業當年的營業收入,看營業收入與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金額的比例關系是否正常。還要查看收入與所得稅的比例關系,要注意大額的營業外收支。

閱讀全文

與稅收風險分析識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調製冷故障解決方法 瀏覽:210
香蒲麗使用方法 瀏覽:285
面部瘺管的治療方法 瀏覽:196
音箱支架安裝方法 瀏覽:856
文學作品品鑒方法及步驟 瀏覽:528
10斤黃瓜的腌制方法及步驟 瀏覽:374
早期淋巴癌治療方法 瀏覽:266
芡實與山葯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835
治療胃脹氣最好方法 瀏覽:805
老年人腦血栓治療最佳方法 瀏覽:729
如何治療早泄最好方法 瀏覽:465
被黑取款方法要怎麼處理 瀏覽:597
去眼紋最簡單有效方法 瀏覽:113
蜜蠟脫毛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380
雙眼皮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787
深圳融資的正確方法 瀏覽:704
網店前中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703
修剪平衡機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13
核桃的盤玩方法視頻 瀏覽:53
遞菜單的正確方法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