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起步作文教學方法初探

起步作文教學方法初探

發布時間:2023-02-20 22:23:52

① 淺談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起步作文

這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加之我現在在農村小學支教,這里的孩子閱讀量少,積累的詞彙量少,在起步作文中有相當大的困難。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作文教學中作了以下幾方面的常試,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一、興趣培養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先決條件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兒童學習任何事物,最好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趣高,心裡想做的時候。」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前提條件,沒有興趣,正如「無水之源」,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決不會提高的。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習作題目,我總是變樣地以實物、謎語、故事、圖畫、情境出現,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我在教學描寫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學們領到田野里、樹林里、校園里等地方,讓他們親眼去看,親耳去聽,用心去體會。同學們沉浸在大自然的絢麗多姿中,沉迷於迷人的秋色中,他們就會在內心深處萌發表達的慾望,選取最美好的語言來描述,從而寫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 可見,興趣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學生集中精力去獲取對某種事物的認識,是習作的強大動力。 二、語言積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年級學生積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級學生的習作水平,我讓每個學生准備一個「積累」本,把自己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課內外閱讀中、社會實踐中所積累的好詞佳句,優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詩詞等摘抄下來,並定期組織交流、展示。還開展了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 日記也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從三年級起我就指導學生寫日記。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開心的、失望的、沮喪的,最想告訴老師和小夥伴的事寫下來。哪怕只是一兩句話,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就會使自己所寫的日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雛形」。 積累是一個持續、長期的過程,只要注重積累,學生的語言就會豐富,寫作時就會下筆如有神。 三、注重觀察訓練 三年級的小學生,由於知識、興趣、愛好的限制,在觀察上,常常不知從何下手,觀察些什麼怎麼觀察,教師就要具體地指導好觀察方法。首先,教師要結合看圖作文和插圖教給學生的觀察方法。在具體指導上,先讓學生明確觀察的內容。比如觀察植物,教師就要指出觀察植物的莖、葉、花、果,注意大小、形狀、顏色、氣味等,觀察人物,就要從觀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著、表情等入手。再讓學生擬出觀察提綱,然後根據觀察觀察提綱,逐點觀察,記錄。觀察提綱先由教師列,漫漫地,要讓學生會自己列。觀察時,教師要作深入細致的指導,要讓學生會自己邊觀察邊思考。其次,要注重生活中的觀察。葉聖陶曾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這句話道出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學生作文必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生活,觀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物。特別是農村孩子,見聞受到限制,課外讀物少,語言積累少,但廣闊的大自然給他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視觀察尤其重要。觀察時要求孩子們盡可能做到觀其行,聽其音,說其義,嘗其味,解其質,嗅其氣,這樣長此下去,觀察就會習以為常,成效顯著。在具體指導時,要求學生「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寫。」四培養學生有效仿寫作文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經過實踐,仿寫能減緩學生的難度,使他們由讀到寫,由不會寫到會寫,把自己身邊活生生的畫面轉化成個性鮮明的語言文字,幫助他們在閱讀與寫作之間成功地搭起一座橋,順利完成了從書到生活的過渡. 如在教學中,我覺得<<風箏,<<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等課文,其語言親切自然,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典範之作.在學完課文後,我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仿照課文進行習作.學生成功仿寫了<<打沙包,<<秋天的校園,<<走近秋等文章.五 說話訓練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提條件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強調作文要聯系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做到"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我們要讓學生說真話,寫真事,教學時,重視說的訓練。先讓學生說,在會說的基礎上再學生寫,學生就不會感到困難了。現在的新教材鎮南關常常是口語交際和習作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常把口語交際和習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口語交際課中組織學生大膽地說,有條理地說,努力做到「我口說我心」,而在習作課上,指導學生把自己在口語交際課中所說的整理一下,有序地寫下來。先說再寫不僅能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表達水平,也能幫助學生糾正語病。說是寫的前提,寫是說的結果。 六、採取多元評價 《語文課程標准》十分重視學生習作交流的慾望,它明確提出「懂得是為了自我表達與人交流,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己評價,修改,然後在小組內互相修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又可以看到同學的進步,對自己的寫作能力越來越有信心,也就提高了寫作興趣。 在作文批改中,老師要用兒童的眼光來看待兒童的習作。哪怕是一個詞語,一個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應該預以表揚。例如:有位同學寫家鄉的樹林時,寫到:「春天,冰雪化了,我和小夥伴常常去小樹林里玩。有許多樹發芽了,再過幾天樹葉漸漸變大了。一場大雨後,葉子就更加綠了。」我覺得這位同學認真觀察了,寫出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在這段話的旁邊寫上:「『漸漸』這個詞寫得多好呀!看來你認真觀察了,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以後,我就將類似的優秀段落展示在板報上,學習欄里。哪怕是點滴的進步,我們都要善於捕捉,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實踐證明,只要平時注意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學生語言積累,注重指導學生觀察生活,引導學生有效仿寫作文,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雖然是三年級學生,也能獲得較高的寫作水平。

② 三年級起步作文怎樣教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小學三年級學生初次接觸作文,許多孩子面對習作課時茫茫然無從下手。三年級的起步作文,既是第一學段(1-2年級)看圖說話的升級延續,又是第三學段(5-6年級)謀篇布局作文的基礎工程。三年級起步作文是一個難點。
筆者認為,指導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和習作願望,增強其習作信心非常重要。
一、貼近生活,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生活是習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習作就成了空談。因此,三年級起步習作教學要引導學生去觀察、感受生活,讓學生寫話,抒真情。這樣學生才樂於動筆,樂於表達,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也就有了。
舉個例子來說,為了引導學生寫觀察日記,我布置學生每人選擇一種植物(可以是自己種的,可以是上學途中看到的,可以是校園內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每天觀察它的變化,然後記下來,同時寫下你的感受。為了便於觀察,有些學生從家裡帶來了花盆,我就把它們逐一標記擺放出來。對那些沒帶花盆的學生,我讓他們觀察學校小池塘里的荷花的變化。就這樣,我們全班同學都有了自己的觀察任務。每堂語文課前十分鍾,我讓學生展示自己觀察日記。對那些觀察細致及時記錄的孩子,我大加表揚。多數孩子受到了表揚,他們歡欣鼓舞,習作興趣一下子被充分激發出來。
二、觀察生活,積累豐富素材
認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對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的認識,卻讓他來描述這個事物,這是很難的。就像沒有去過三亞的學生,他怎麼能說出三亞落日之美呢?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學識淺,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抓不住重點,甚至無從下手,往往只關注自己喜歡的事物。
在習作教學時,教師就要結合第一學段的看圖說話,讓學生觀察有主題、有目的,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時,把觀察方法教給學生。首先,觀察要有順序:或者由遠及近,或者從上往下,或者從左往右,或者先整體再局部,或者由景及人……其次,觀察要抓住重點:把能反映寫作主題特點的東西著重描述,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
三年級學生掌握了初步的觀察方法以後,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發現了很多卻表達不出來。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指導學生拓展語言積累的恰當時機。怎樣進行語言積累呢?一條重要途徑就是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言積累,重在儲備。

③ 淺談怎樣抓好小學生起步作文教學29

淺談怎樣抓好小學生起步作文教學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部分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這些目標對於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來說,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願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便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發自覺的經常練筆,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主要有以下三條途徑: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和認識事物的能力,把觀察的方法交給學生,在指導學生觀察時就注意了指導學生有序的觀察,或從上到下,或從遠到近,或從左到右,或由表及裡,或先景後人,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分析和思考,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抓住事物的重點、特點進行細致的深入的觀察,並作好觀察記錄,從而去深刻認識事物。比如 「說話題」,讓學生觀察一個小物件,說一段話,我就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文具盒,首先觀察文具盒象什麼體,整個是什麼顏色,再觀察表面、背面,揭開盒蓋觀察裡面,之後,我就提問學生:「同學們,剛才我們觀察了文具盒的形狀、顏色,文具盒這到底有什麼用途,能講給老師聽嗎?」由於這樣一觀察,學生便有很多話要說了,其次,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如寫一次參觀活動,可帶學生參觀校園的落葉,玩耍的小朋友等。還可開展接鼓傳花,老鷹抓小雞等游戲活動,也可觀察自己的生活實踐活動,如 「記一次家務勞動」,可先讓學生回去觀察,也可自己邊做邊觀察,再回到教室把自己觀察家務勞動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重點地寫下來,這樣寫作文便有話可說了。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

二、引發學生的想像思維

豐富的想像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引發學生的想像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設激發想像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想像思維,培養他們的想像創造能力。例如習作七用玩具編寫童話,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很多可愛的玩具和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請學生小組合作為其中的一些玩具確立關系,編故事,編對話……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使想像更加充實,更加生動,直到編寫成一個完整的童話。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得到了自主學習,充分表現的機會,有了自由想像的空間,想像思維得到引發和鍛煉,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

三、鼓勵學生自主積累語言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三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可以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在班隊課、體活課、放心班時,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之外,還應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互聯網上查閱資料,做實驗,咨詢別人,在旅遊或外出時留心觀察並做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生動、記憶深刻的素材。這樣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內化,學生寫作的語言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作文也能生動起來。

學生產生了寫作興趣和寫作願望之後,如何引導他們寫作文,學會寫作文就成了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首先,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如果條條框框限制太多,學生的畏懼心理就會更加嚴重,寫出的文章也會內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總體特點,選擇合適的題目,開發學生的寫作潛力,要使學生覺得有話想寫,有話可寫。教師可以多出一些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類的題目,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使他們覺得寫作文並不太難,逐步樹立寫作信心。此外,在初學作文時,學生的水平並不高。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於發現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

其次,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積累,教師應引導他們從中挖掘合適的寫作素材。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和家裡度過,接觸外界的機會不多,所以教師在指導寫作時,要善於引領學生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去體會,深入發掘題材,要給學生創設情境,把生活搬進課堂,演繹其中的精彩片段,給學生以真實的感受,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寫秋天的景物,教師可以誘導學生談一談曾經參加過的秋遊和秋季的實踐活動,幫助他們回想見過的景物,產生一個直觀的認識,再通過相互討論交流和老師講解等方式引導他們掌握描寫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詞佳句等等。這樣學生會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寫的文章也比較真實。

第三,「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有感情的的作文才顯充實,才有內涵。教師還要善於引發學生的創作情感。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走近學生的生活去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個《說說我的心裡話》或是《我最想說的話》之類的作文題,讓學生傾訴他們的喜悅、憂傷、委屈、建議、感想……,讓學生產生溝通的慾望、需要和熱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導學生生發感情,真實的寫作。有時教師也可以因勢利導,利用學生的某些疑問或好奇心理來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學完了《翠鳥》,學生覺得對寫小動物並不難,很多人躍躍欲試,就可以讓學生去改編課文,或續寫課文。這樣寫出的作文,真切生動,充滿感情。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修改草稿的良好習慣,並根據每次作文情況講解一些修改要點,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領學生學會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新。

總而言之,三年級的作文是在輕松、愉快地讀、寫、觀察、說、寫訓練中取得收益。

④ 小學語文作文起步教學的策略有哪些

作文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怎樣進行起步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學生起步作文,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常用漢字,一般要學會1000多個常用字;二是要閱讀一定數量的範文,從範文中獲得有關的知識,積累詞彙,學習表達方法.現行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安排一年級學會440字,二年級學會740字,兩年學會1180字,閱讀範文80多篇.識字進度慢,閱讀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學的後腿. 而小學作文訓練的程序是:低年級著重練習寫句、寫話;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作文訓練分為多級過程,寫完整文章的訓練滯後,難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從作文教學的歷程看,總擺脫不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內容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順應他們的心理;訓練方法劃一化,齊步走,忽視學生個性的差異.作文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力的發展,靠學生自主訓練、實踐、應用.指導學生作文,必須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基礎,同識字、閱讀和發展口頭語言同步進行.作文教學要有新的突破,應力爭提早起步,引導學生自主練筆、學用結合,把激勵學生的內驅力擺上重要位置,貫串於整個語文教學過程.

⑤ 如何進行小學起步作文教學

起步作文教學,是小學生能否寫好作文的關鍵環節,需要慎重對待。對於農村小學生來說,起步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事情。為了改變現狀,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我校提出了「農村小學生起步作文教學研究」這一活動,旨在「因地制宜」地為學生的作文發展開好頭,起好步,提高中年級學生作文寫作能力。這一內容的探討會使我們教師的作文教學更進一步,從而把全體學生引上愛聽、愛說、愛讀、愛寫之路,引上會聽、會說、會讀、會寫之路。
作文的起步階段,是指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農村小學生,因為見識少,性格較為內向,不敢大膽說話,有個別學生平時雖然十分活躍,可是一提寫作,就面露難色,脫口嘆難。不少同學覺得坡度陡,無目標,不得法,輕感情,甚至產生畏懼心理,無從下手。加上多數農村學校的作文教學都是從三年級才起步訓練的,一、二年級只是孤立地進行拼音、識字、詞語的教學,這就對學生的作文入門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那麼如何引導學生作文入門,讓孩子們喜歡作文,輕松作文呢,下面是我幾點膚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抓口語訓練,重視朗讀指導
我們教師從一年級起就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首先必須重視朗讀訓練。讀是說的基礎,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口頭語言的起步。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有利於積累詞彙,學會使用語言工具,對作文入門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認為朗讀應納入語文作業之中,有布置有檢查。特別是早讀課,一定要讓學生大聲朗讀。而且朗讀要嚴格按照「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這個要求進行訓練。
二、指導學生用詞造句,為作文備好材料。
用詞造句是學生學習說話、寫話的最早起步,是作文的基礎。在指導學生用詞造句時,我們要克服那種單純看作是語文作業,簡單造個句子就了事的態度,而是要從詞的使用范圍,造句時的選材,串詞成句,語氣句式的運用上認真指導。如:「發現」這個詞要求用來造句,它的使用范圍是:發現了什麼?如發現問題、發現現象、發現情況等。知道它的使用范圍後,還必須指導學生選材。如發現了哪裡的什麼問題或現象、情況等。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串詞成句。如:「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串詞成句後不能就此滿足,應引導學生在句式,語氣上再下功夫,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如:「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真開心啊!」指導學生用詞造句,不僅是指導學生准確用詞,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語言,為作文備好材料。
三、利用小練筆、進行段式訓練
我們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的練筆。可以利用總分段的教材引導學生體會總起句與分述句的關系,從而體會到什麼叫做圍繞一個主要內容寫具體。學生作文的成文率不高,突出表現就是句序混亂,顛三倒四。究其原因,就是講讀教學時訓練不落實。因此,講讀課中,要充分利用課文中出現的句式如:先……再……最後……、開始……後來……終於……進行訓練,通過這些訓練,使學生懂得說話寫字要按一定順序,方能把意思表達清楚。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開拓作文思路
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如續寫、擴寫,還可以延伸到課外,如:可以組織學生做游戲、搞活動,然後啟發學生說說游戲的玩法和樂趣,活動是怎樣進行的。再用文字記錄下來。在指導學生觀察游戲和活動時,要注意培養學生有順序地觀察游戲活動的過程(開始、經過、結束)仔細觀察游戲活動過程中的場面、人物的動作、語言和表情等。
五、引導觀察、重視說些訓練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除了要善於指導外,還應注意按照由說到寫的順序,由易到難,要把說和寫的訓練緊密結合,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以觀察為基礎,著重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分析、概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讓學生練說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況且學生作文入門要求不宜過高,學生能夠說話有內容、語句通順,能夠寫幾句或一段通順的話就達到要求了。說的要求可相對高些,寫的要求應相對低些。
六、重視積累、活學活用、讀寫結合
對於小學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用恰當的方式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從農村作文教學現狀來看,學生「讀」的少,「見」得不廣,對於「讀」和「見」,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邊學邊用,活學活用,常學常用。許多小學生的作文語言,常常有詞不達意,語言平淡,不流暢等現象。這就要注意平時的語言積累,此外,還要注重素材的積累。素材的來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從生活中來;二是從閱讀中來。引導學生留意身邊的事物,大量閱讀,建立作文素材信息庫,是作文素材積累的有效途徑。寫作方法的積累也非常重要,許多學生寫不好作文,他們並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認識生活與表現生活的能力。
七、激發興趣、激勵情感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長時間學習單一的內容容易疲勞。因此,作文教學要注意趣味性,形式要多樣,內容要豐富,整個教學過程要生動活潑,我們可以通過游戲、參觀游覽、走農田、問農時、干農活等活動,挖掘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要我寫」為「我要寫」,使學生把寫作文視為表達自己情感(想法、認識)的必須手段。使學生興趣盎然的完成習作;尋找各種趣味濃厚的寫作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我們教師要做「有心人」,能發現每一位學生習作的進步之處,可喜之處,及時表揚;在班級里開設習作園地專欄,刊發學生優秀習作或者片段。這些做法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樂學愛學,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沖動,真正讓習作訓練成為內在需要,抒寫人生的韻味。
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農村作文教學如何引導小學生「就地取材」,開發農村作文題材資源,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將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從生活中找題材為解決學生的「無米之炊」作有益的探索。

⑥ 作文起步訓練方法有哪些

在中小學生普遍存在寫作恐懼心理的今天,《語文課程標准》在階段目標部分,第一學段稱為
「寫話」,第二,第三學段都稱為「習作」,到第四學段才稱為「寫作」,這里沒什麼深意,無非是為了體現降底小學階段寫作的難度而已.呢?
一、激發寫話興趣,樹立寫話自信心
寫作初始階段的目標設定,特別強調情感態度方面的因素,把重點放在培養寫作的興趣和自信,讓孩子願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1.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互動氛圍
古人有一種很好的寫作理念,認為寫作應該從寫「放膽文」起步,逐漸過渡到寫「小心文」,即在學習寫作的初始階段,不必強調種種規矩,應讓孩子放膽去寫,就
像初學走路的嬰幼兒,首先是讓他有邁開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氣,這時候什麼走路的規矩和技巧對他來說毫無用處.
教師在學生學習寫作的初始階段,就應當成為這些初學走路的嬰幼兒的母親,以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孩子,保護孩子們表現自己的慾望,鼓勵他們講真話,抒真情,
使他們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能說,並且越說越好.
教師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要始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既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愛,以眼神、動作、表情和生動的語言去理解、寬容學生,又要以更多的時間以合作者的
身份參與其中,交換意見,幫助尋找寫話焦點. 2.順乎自然寫自己喜歡的東西
我國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對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例如,認為作文「最好是令學生自己出題目」,教師命題首要條件便是「要能引起
學生的興味」.主張對學生作文的內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當然樂於去寫. (1)與孩子一起走進游戲中
低年級寫話首先應該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神秘感,讓他們完全處於一種放鬆的心態.生活中,可以常與學生一起玩「貼膏葯」「添鼻子」「猜硬幣」等游戲,並不失時
機地指導學生觀察游戲中同學的動作、表情等,最後把玩的過程說一說,再寫下來.真實的生活場景與學生的情感建立起了密切的聯系,從而激活了他們生活的原生
態,喚起了他們生活的真實體驗.實踐證明,學生對臨近或現實的經歷是最感興趣的,思維也是最興奮的. (2)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中
大自然常常令學生好奇、驚訝、興奮,同時也可以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寫話興趣.如春天來了,就帶學生到校園里找春天.小朋友們用自己的心在感受春天:「小草長
出來了.」「不,是春天太美了,小草好奇的探出了小腦袋.」「還有迎春花吹起了小喇叭,樹木長出新的枝葉」「蝴蝶、蜜蜂、小鳥都飛來了」「小朋友們在歡快
地做游戲」……「小朋友們眼裡的春天好美啊,要是能……」「老師,我們要把這美麗的春天寫下來.」教師有機的引導,可以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思維場和語言
場中,流淌出率真而又充滿個性的思想和語言. 3.幫助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
語文教材中很多地方都給學生留有廣闊的想像空間,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很好的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進行寫話的訓練.
如《火燒雲》一課中火燒雲的形狀變化,遠遠不止文中描述得那麼多,教學中,及時引導學生想像,並且體會文中對形態的具體描繪,在學生口述時,也要求有動態
的變化過程,這樣的練習就能讓學生體會什麼叫寫具體.不用教師講解,親自的實踐就會讓學生有所感悟.
《秦兵馬俑》、《去年的樹》、《巨人的花園》等文章都有類似空間,教師只要好好利用,學生對習作的理解和感受就會由抽象到具體,由陌生到熟悉.
4.及時捕捉寫話素材
《語文標准》貫徹了這樣的思想: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作為教師就應及時
捕捉寫話素材,善於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
如在學習《幸福是什麼》一課時,學生能夠用口頭敘述自己認為的幸福是什麼,說到興處,立即讓學生打開積累本,寫下幸福是什麼,一句句真摯的話語,一句句對
幸福的描述,就這樣很自然的在學生筆下誕生!甚至連那些差學困生也能有板有眼的寫上幾句.這種練筆以口頭訓練為基礎,既簡單易行又提高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
能力,寫完後及時反饋,學生在美美的朗讀中完成了由讀到寫的轉換. 5.合作交流深化學生習作成就感
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作為一種內驅力,還來源於在寫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而這一點是過去被忽略的,《語文標准》對此有意作了強化,在不同學段分
別提出「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等要求.因此,教師應重視
習作後的交流與展示,讓習作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功感,持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1)情感符號批改,分享學生的快樂
學生的大作在低年段可以採用「情感符號批改法」批改,畫隻眼睛,表示學生是火眼金睛,善於觀察;畫只大

⑦ 36淺談怎樣抓好小學生起步作文教學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便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俗語說:「興趣是最 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發自覺的經常練筆,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一、幫助學生樹立寫作信心 三年級的小學生 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如果條條框框限制太多,學生的畏懼心理就會 更加嚴重,寫出的文章也會內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總體特點,選擇合適的題目,開發學生的寫作潛力,要使學生覺得有話想寫,有話可寫。教 師可以多出一些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類的題目,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使他們覺得寫作文並不太難,逐步樹立寫作信心。此外,在初學作文時,學生的水平並不高。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於發現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對三年級的小學生 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 生動。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學習描寫秋天的景色時,可以在學《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時,讓學生看秋天的資料 圖片,使學生對秋天的景象有一個直觀的了解,並結合本地的實際引導學生觀察秋天的山上、樹林、果園、菜地等處的景象及人、動物等的活動情況,使學生對秋天有一個直觀的感性的認識,從而加深印象。 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景色的方法。到了正式寫作時,學生也就順理成章輕松地完成了習作。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 要性,逐步養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 三、引發學生的想像思維 豐富的想像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引發學生的想像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設激發想像 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想像思維,培養他們的想像創造能力。例如習作七用玩具編寫童話,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很多可愛的玩具和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請學生小 組合作為其中的一些玩具確立關系,編故事,編對話……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使想像更加充實,更加生動,直到編寫成一個完整的童話。在這種 情境中,學生得到了自主學習,充分表現的機會,有了自由想像的空間,想像思維得到引發和鍛煉,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四、 鼓勵學生自主積累語言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三年級的 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可以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 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在班隊課、活動課,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 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之外,還應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從生活中 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互聯網上查閱資料,做實驗,咨詢別人,在旅遊或外出時留心觀察並做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 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生動、記憶深刻的素材。這樣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內化,學生寫作的語言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作文也 能生動起來。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 活,樂於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

⑧ 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怎麼教啊

新的《語文課程標誰》在課程目標部分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的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達自已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針對這些目標,怎樣才能做好三年級作文教學呢?我認為,在注重遣詞造句、如何圍繞題目這個中心寫出結構完整的作文等基本功訓練的同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或看圖寫句子要高出一個層次,而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很重要。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注意命題和選材。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能力,在命題和選材上要盡量貼近他們熟悉的、易於理解、感興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開發學生的寫作潛能,選擇合適的題目,如:《我的媽媽》、《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類題目,讓學生一看就覺得有話想寫、有話可寫、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使他們覺得寫作文並不太難,進而樹立起寫作信心。
其次,要創設情境,激發慾望。從學生感興趣的事入手創設情境,讓學生發揮想像,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如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各種班級活動開展的實況等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聲、形、色的感觀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引導學生看、聽、想、說、寫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最後,可以採用童話故事新編法命題作文。在學習一篇童話的基礎上,要求從新的角度或不同的側面去重新考慮,設計不同的經過,得出與課文相同或不同的結果。如學了《烏鴉和狐狸》以後,可以出個《小烏鴉和小狐狸》的題目,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運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騙取了小烏鴉的信任?小烏鴉是否吸取了老烏鴉的教訓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沒有能得逞……引發學生的想像思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想像力是一種特殊的思維能力,豐富的想像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國詩人雪萊曾說過:想像是創造力。人的想像過程,就是創造力的發展過程,想像越發展,越有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要為學生創設激發想像的情境,使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更加生動、具體、完美地去想像,直到編寫一個完整的故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指出: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印入學生的腦海,藉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經驗,激發學生的情感。」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對於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認真地去觀察事物,才能對事物有全面細致的了解,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的第一手資料,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啟迪學生創新,使學生成為學習的自覺探究者和發現者,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學習描寫一種動物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先觀看相關的資料、圖片等,使學生對動物有一個直觀的了解,然後讓學生去觀察實體。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知覺活動,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實體觀察時,首先要告訴學生觀察的基本規律和方法:
(一)、觀察時要注意一定的順序。一般先整體後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後整體的順序進行觀察。如觀察一隻小燕子,從整體上看,它有一身烏黑光滑發亮的羽毛;從局部看,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還有一張淺黃色的闊嘴巴等,這樣各部分合起來,學生頭腦里就自然形成了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象。
二、觀察時要善於抓住事物的特點。世上的萬事萬物千姿百態,觀察時要注意發現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徵,如貓的眼睛是綠的,綠得發亮;同一隻貓的眼睛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情況下,又不相同:夜晚捕鼠時,它睜得又圓又大,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它卻眯成一條縫;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紅的,像兩顆紅寶石;雞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見東西等等。這樣,學生在觀察時通過比較分析,不僅了解到事物的主要情況、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徵,獲得感性的認識,而且還幫助學生提高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掌握對事物的描寫方法。通過對動物的描寫,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對周圍人和事的描寫,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觀察的良好習慣,為寫作積累素材。

三、調動學生的寫作激情

「情以物近,辭以情發」,教師要善於引發學生的創作情感,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走近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及困惑等,然後有針對性的出一些《說說我的心裡話》、《我最想說的的話》或《我有一個小秘密》之類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傾訴他們的喜怒哀樂或感想……,使學生產生交流溝通的慾望和需求,從而調動學生的寫作激情;也可以出一些《一朵小紅花》、《我愛祖國》、《我幫媽媽洗衣服》和《我是小雷鋒》等題目,把學生的目光引向社會、引向家庭、引向普通而平凡的人際關系,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平凡的人和事中,得到寫作的好材料,進而使學生樂於作文,精於作文,使作文學習成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還可以利用學生喜歡聽故事的這個特點,經常給學生講一些生動的故事。開展每個學生都來講故事活動,引導學生找故事、編故事、寫故事、講故事。實踐證明,開展這些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激情效果頗佳。

四、做好學生的習作評價

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作文的評價,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因此,必須堅持鼓勵原則,以情誘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家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教育的真理。」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上進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因此,我們在作文講評中,盡量用鼓勵式、商量式、談心式、啟發式語氣,以激勵為主,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贊揚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信任、和期望。比如,及時公布優秀作文的名單,搞優秀作文展或推薦發表,把學生寫到的好思想、好行為、好語句以及獨到的見解和觀察都搜集起來,然後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讀,意在表揚和提倡,由此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角度出發,尋找適合學生的寫作途徑,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已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性的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和創新。

閱讀全文

與起步作文教學方法初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打不了機維修方法 瀏覽:148
發動機艙的鑒別方法 瀏覽:915
有什麼催尿的方法 瀏覽:175
如何洗腳養腎的方法 瀏覽:571
勝利兆歐表使用方法 瀏覽:137
硃砂使用方法 瀏覽:954
緩解牙疼的最快方法按摩哪裡 瀏覽:51
游完泳耳朵悶堵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940
廚房中鑒別白醋顯酸性的三種方法 瀏覽:966
折紙飛機折得最遠的簡便方法 瀏覽:67
尿酸鹼度檢測標准方法 瀏覽:828
浴室熱水管道安裝方法 瀏覽:278
手機網路黑屏解決方法 瀏覽:209
花卉土培檢測方法 瀏覽:277
獲取檢測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20
蛋糕比容的計算方法 瀏覽:738
破壞動物細胞膜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246
社會作業研究方法 瀏覽:542
手機怎麼拍攝長視頻的方法 瀏覽:302
如何把數字變成字母的方法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