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有哪些
人機交互是一門研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系的學問。
系統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機器,也可以是計算機化的系統和軟體。
人機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戶可見的部分。用戶通過人機交互界面與系統交流,並進行操作。
小如收音機的播放按鍵,大至飛機上的儀錶板,或發電廠的控制室。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要包含用戶對系統的理解(即心智模型),那是為了系統的可用性或者用戶友好性。
人機交互方式有:
1.人機界面:
是人與計算機之間傳遞、交換信息的媒介和對話介面,是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機交互與人機界面是兩個有著緊密聯系而又不盡相同的概念。
2.交互界面
一個交互界面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軟體開發的成敗。
友好人機交互界面的開發離不開好的交互模型與設計方法。
因此,研究人機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與設計方法,是人機交互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3.可用性分析與評估
可用性是人機交互系統的重要內容,它關繫到人機交互能否達到用戶期待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效率與便捷性。
人機交互系統的可用性分析與評估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支持可用性的設計原則和可用性的評估方法等。
4.多通道交互技術
在多通道交互中,用戶可以使用語音、手勢、眼神、表情等自然的交互方式與計算機系統進行通信。
多通道交互主要研究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評估方法以及多通道信息的融合等。
其中,多通道信息整合是多通道用戶界面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5.認知與智能用戶界面
智能用戶界面的最終目標是使人機交互和人-人交互一樣自然、方便。
上下文感知、眼動跟蹤、手勢識別、三維輸入、語音識別、表情識別、手寫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都是認知與智能用戶界面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6.群件
群件是指幫助群組協同工作的計算機支持的協作環境,主要涉及個人或群組間的信息傳遞、群組中的信息共享、業務過程自動化與協調,以及人和過程之間的交互活動等。
目前與人機交互技術相關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件系統的體系結構、計算機支持交流與共享信息的方式、交流中的決策支持工具、應用程序共享以及同步實現方法等內容。
7.Web設計
重點研究Web界面的信息交互模型和結構,Web界面設計的基本思想和原則,Web界面設計的工具和技術,以及Web界面設計的可用性分析與評估方法等內容。
8.移動界面設計
移動計算、無處不在計算等對人機交互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移動應用的界面設計問題已成為人機交互技術研究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
針對移動設備的便攜性、位置不固定性和計算能力有限性以及無線網路的低帶寬高延遲等諸多的限制;
研究移動界面的設計方法,移動界面可用性與評估原則,移動界面導航技術,以及移動界面的實現技術和開發工具,是當前的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究熱點之一。
2. 什麼是人機交互常用的人機交互有哪些方式
人機交互、人機互動是一門研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系的學問。系統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機器,也可以是計算機化的系統和軟體。人機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戶可見的部分。
用戶通過人機交互界面與系統交流,並進行操作。小如收音機的播放按鍵,大至飛機上的儀錶板,或發電廠的控制室。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要包含用戶對系統的理解(即心智模型),那是為了系統的可用性或者用戶友好性。
(2)人機交互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人機交互(HCI)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不同的計算機用戶具有不同的使用風格——他們的教育背景不同、理解方式不同、學習方法以及具備技能都不相同,比如,一個左撇子和普通人的使用習慣就完全不同。另外,還要考慮文化和民族的因素。
其次,研究和設計人機交互需要考慮的是用戶界面技術變化迅速,提供的新的交互技術可能不適用於以前的研究。還有,當用戶逐漸掌握了新的介面時,他們可能提出新的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機交互
3. 什麼是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是指人與計算機之間使用某種對話語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為完成確定任務的人與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過程。有很多著名公司和學術機構正在研究人機交互。在計算機發展歷史上,人們很少注意計算機的易用性。現在,很多計算機用戶抱怨計算機製造商在如何使其產品「用戶友好」這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而反過來,這些計算機系統開發商也在抱怨,他們的理由是:設計和製造計算機是一個很復雜的工作,光是研究如何在新領域能夠應用計算機的問題就已經佔用了他們的大部分精力,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精力來研究如何提高計算機的易用性了。
人機交互(HCI)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不同的計算機用戶具有不同的使用風格——他們的教育背景不同、理解方式不同、學習方法以及具備技能都不相同,比如,一個左撇子和普通人的使用習慣就完全不同。另外,還要考慮文化和民族的因素。其次,研究和設計人機交互需要考慮的是用戶界面技術變化迅速,提供的新的交互技術可能不適用於以前的研究。還有,當用戶逐漸掌握了新的介面時,他們可能提出新的要求。
(3)人機交互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人機交互研究內容:
1、交互界面表示模型與設計方法(Model and Methodology)
一個交互界面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軟體開發的成敗。友好人機交互界面的開發離不開好的交互模型與設計方法。因此,研究人機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與設計方法,是人機交互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2、可用性分析與評估(Usability and Evaluation)
可用性是人機交互系統的重要內容,它關繫到人機交互能否達到用戶期待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效率與便捷性。人機交互系統的可用性分析與評估的研究主要涉及支持可用性的設計原則和可用性的評估方法等。
3、多通道交互技術(Multi-Modal)
在多通道交互中,用戶可以使用語音、手勢、眼神、表情等自然的交互方式與計算機系統進行通信。多通道交互主要研究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評估方法以及多通道信息的融合等。其中,多通道信息整合是多通道用戶界面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4、認知與智能用戶界面(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IUI)
智能用戶界面的最終目標是使人機交互和人-人交互一樣自然、方便。上下文感知、眼動跟蹤、手勢識別、三維輸入、語音識別、表情識別、手寫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都是認知與智能用戶界面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5、群件(Groupware)
群件是指幫助群組協同工作的計算機支持的協作環境,主要涉及個人或群組間的信息傳遞、群組中的信息共享、業務過程自動化與協調,以及人和過程之間的交互活動等。目前與人機交互技術相關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件系統的體系結構、計算機支持交流與共享信息的方式、交流中的決策支持工具、應用程序共享以及同步實現方法等內容。
6、Web設計(Web-Interaction)
重點研究Web界面的信息交互模型和結構,Web界面設計的基本思想和原則,Web界面設計的工具和技術,以及Web界面設計的可用性分析與評估方法等內容。
7、移動界面設計(Mobile and Ubicomp)
移動計算(Mobile Computing)、無處不在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等對人機交互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移動應用的界面設計問題已成為人機交互技術研究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針對移動設備的便攜性、位置不固定性和計算能力有限性以及無線網路的低帶寬高延遲等諸多的限制,研究移動界面的設計方法,移動界面可用性與評估原則,移動界面導航技術,以及移動界面的實現技術和開發工具,是當前的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究熱點之一。
4. 人機交互方式有哪些
問題一:人機交互方式是指什麼? 人機交互方式指的是人機交互系統(Human-puter interaction,簡稱HCI)是研究人與計算機之間通過相互理解的交流與通信,在最大程度上為人們完成信息管理,服務和處理等功能,使計算機真正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的和諧助手的一門技術科學。
人機交互系統是伴著計算機的誕生就發展起來的。在現代和未來的社會里,只要有人利用通信、計算機等信息處理技術,為社會、經濟、環境和資源進行活動時,人機交互都是永恆的主題。鑒於它對科技發展的重要性,研究如何實現自然、便利和無所不在的人機交互,成是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研究的至高目標,也是數學、信息科學、智能科學、神經科學,以及生理、心理科學多科學交叉的新結合點,並將引導著二十一世紀前期信息和計算機研究的熱門方向。
問題二:人機交互的發展有哪些 對驅動電路沒要求,只對負載有要求
問題三:人機交互模式有哪些? 汽車上的人機交換是什麼意思?請高人指點說明
這里說的挺詳細的
問題四:什麼是人機交互?常用的人機交互有哪些方式 都會
問題五:智能家居的人機交互方式有哪些 目前智能家居的類型,根據布線方式劃分,主要有集中控制、現場匯流排、無線方式三種技術。其中無線控制系統又可分為紅外通訊、射頻無線通訊、電力載波通訊三類。
問題六:人機交互系統都有哪些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人們已經進入了以使用計算機為主要學習、工作、生活手段的信息時代。目前,任何一所大學任何一個專業的學生都要或多或少地學習計算機知識。
隨著計算機知識的普及,有些學生和家長認為計算機只不過是輔助人們進行其他工作的工具而已,既然大學的任何專業都要學習使用計算機,那麼似乎就沒有必要將計算機作為一個專業來學習。其實這是對計算機專業的一種誤解,是缺乏對計算機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習內容的了解所致。
舉個例子,也許不久的將來每個人都會使用汽車作為交通工具,人人都會駕駛汽車,但是肯定不是每個人都能研究與設計汽車,只有學習汽車專業的人才能從事此類工作。對計算機專業而言同樣如此,每個人都可能會使用計算機,但是研究與設計計算機的工作只能由計算機專業的人員來承擔。
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接受的是普及型計算機教育,是以應用為目的的教育。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接受的是專業型計算機教育。計算機專業培養學生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僅僅能夠熟練的使用計算機,而是使他們能夠掌握系統和扎實的計算機理論基礎,學習先進的計算機設計開發技術,成為具有良好綜合素質、較強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
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與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學有著根本性的區別。首先,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要學習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例如離散數學、概率與數理統計、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理論計算機科學等。這些基礎理論往往都是一般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能系統學習的,而沒有這些理論知識將來就不可能從事理論計算機科學的研究工作,諸如可計算性理論,演算法設計與復雜性分析,密碼學與信息安全,分布式計算理論,並行計算理論,網路理論,生物信息計算,計算幾何學,程序語言理論等等。
其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必須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要學習大量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例如程序設計基礎、數字邏輯電路、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結構、編譯原理、網路原理、軟體工程等等。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能夠深刻理解計算機的硬體組成與結構,掌握全面的軟體設計與開發技術。學習過程強調要將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相互結合,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一般只是學習基本的程序設計、簡單的操作系統和網路應用等知識,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都無法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相比。
再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還能夠有大量的機會學習反映計算機學科前沿知識的專業選修課,如資料庫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多媒體技術、網路安全技術等。通過這些課程可以與世界前沿的領先科技接軌,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研究、設計和應用開發的復合型人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往往缺少這樣的機會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前沿,學習的都是一些比較成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缺乏挑戰性。
通過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設置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並不是將來把計算機當作一種工具來使用,而是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使得廣大的把計算機作為工具的用戶能夠更快速、更方便、更有效、更安全地使用計算機。
計算機性能永遠是計算機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在CPU設計與實現技術上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設計計算速度更快、處理能力更強、系統結構更合理的計算機對於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來講責無旁貸,而承擔起這個責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掌握計算機專業扎實的理論基礎,學會先進的設計開發技術,而且要具有非凡的創新能力,這些都是要經過一系列專業課程的訓練才能達到的,不是一般非計算機專業的人員所能勝任的。一般的用戶只是通過操作系統使用計算機,非......>>
問題七:人機交互模式有哪些? 多媒技術的研究始於八十年 字等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 連接成完整的多媒體應用系統的 代,近些年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 信息傳輸傳播過程的形式,是最 工具性軟體。 突破,隨著製造成本的降低,在各 近才實現的。多媒體是一種將人(4)多媒體應用軟體 個領域得以廣泛的應用。類各種交流表達形式(數字、文 最終的多媒體產品,如一部 多媒體技術主要有如下幾方 宇、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圖像 聲像網路全書,一套大學物理教 面的特點:等)綜合處理(包括存儲和傳輸)學片。 l.信息媒體的多樣化,即多 的技術。人與計算機的信息交互,傳 維化。1.多媒體系統硬體的構成 統上是用文字和圖形,顯然兩者 2.集成性,它是各種不同的 一般來說,多媒體可在個人 提供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多媒體 電子信息的集成,把數值、文字、機、工作站或超級微機上加如下 的聲音技術解決了聽覺問題,視 聲音、圖形、圖像有機地集成在一 幾類設備來實現:頻及圖像技術解決了視覺問題。 起,並把結果綜合地表現出來。()聲像輸人設備:視頻畫面 圖像,特別是視頻圖像和動畫所 3.交互性,傳播信息者和接 攝像機、電視天線、視頻盤...... (本文共計3頁) [繼續閱讀本文]
問題八:人機交互 和交互設計 的區別是什麼 人機交互 (HCI):人機交互是一個學術領域,是計算機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也可以看作計算機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研究人與機器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理論、技術和設備,既包括技術研究(包括演算法、硬體技術等),也包括心理學研究。
交互設計 (Interaction Design) :交互設計,顧名思義,是設計中的一個領域,是一種實踐方法,通常為了解決特定使用場景下特定人群的使用過程中,人與機器(或軟體、網站)如何更方便簡單地「對話」的問題。通常交互設計主要是設計人與產品之間的交互流程,即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等,也涉及對產品界面框架、信息架構的設計。
問題九:人機交互 和交互設計 的區別是什麼 交互設計和界面設計
有很多人會問,交互設計,不就是界面設計嗎?尤其是在理解同軟體產品的交互時。人們在界面設計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關注,然而,交互設計更加註重產品和使用者行為上的交互以及交互的過程,因此我在前面特意舉了一個電話銀行系統的例子,在這個例子里,並沒有可以觸摸的可視界面,而它在交互方面的行為本質卻完全表現出來了。 界面是一個靜態的詞,當進行界面設計的時候,我們關心的是界面本身,界面的組件,布局,風格,看它們是否能支撐有效的交互,但是,交互行為是界面約束的源頭,當產品的交互行為清清楚楚地定義出來時,對界面的要求也就更加清楚了,界面上(如果存在可視界面的話)的組件是為交互行為服務的,它可以更美,更抽象,更藝術化,但不可以為了任何理由破壞產品的交互行為。 從廣義上來說,也可以認為界面設計包含交互設計,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同時還包含另外的部分例如外觀設計或平面設計,這些都是可以單獨進行研究的更細的分支。 交互設計行業的發展 初創期(1929年-1970年) 1959年,美國學者B.Shackel提供了人機界面的第一篇文獻《關於計算機控制台設計的人機工程學》 1960年,LikliderJCK首次提出「人際緊密共棲的概念,被視為人機界面的啟蒙觀點 1969年,召開了第一次人機系統國際大會,同年第一份專業雜志「國際人際研究(UMMS)」創刊。 奠基期(1970年-1979年) 從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與計算機相關的人機工程學專著 交互設計
1970年成立了兩個HCI研究中心:一個是英國的Loughboough大學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個是美國Xerox公司的PaloAlto研究中心 發展期(1980年-1995年) 理論方面,從人機工程學獨立出來,更加強調認知心理學以及行為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指導 實踐范疇方面,從人際界面拓延開來,強調計算機對於人的反饋交互作用。「人機界面」一詞被「人機交互」所取代。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介面)」變成了「Interaction(交互)」。 提高期(1996年-) 人機交互的研究重點放到了智能化交互,多模態(多通道)-多媒體交互,虛擬交互以及人機協同交互等方面,也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機交互技術方面。 交互設計的范疇 人機交互(HCI)由: 學科 人類工程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信息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社會學、人類學、語言學、美學 交互設計
…… 設計 圖形設計、產品設計、商業美術、電影產業、服務業…… 交互的三個要素 機器/系統、人、界面 基礎的交互方式 交互過程是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人通過人機界面向計算機輸入指令,計算機經過處理後把輸出結果呈現給用戶。人和計算機之間的輸入和輸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因此交互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 UCD設計理想流程 交互設計
用戶 2.找出重要的活動 3.找出用戶模型--用戶期,望如何完成這些活動 4.草擬出初版的設計 5.一直反復把設計修改得更容易直到虛構用戶能輕易使用為止 6.找真人來看著他們試用你的軟體 交互設計所做的事情 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的核心要素 精確描述我們的用戶以及用戶希望達到的目標,定義幾個典型角色,並用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 交互設計的目標 目標是行動的驅動力,產品的功能和行為必須通過任務來解決目標 ......>>
5. 人機交互是什麼意思
人機交互是指人與計算機之間使用某種對話語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為完成確定任務的人與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過程。
不同的計算機用戶具有不同的使用風格——他們的教育背景不同、理解方式不同、學習方法以及具備技能都不相同,比如,一個左撇子和普通人的使用習慣就完全不同。另外,還要考慮文化和民族的因素。
其次,研究和設計人機交互需要考慮的是用戶界面技術變化迅速,提供的新的交互技術可能不適用於以前的研究。還有,當用戶逐漸掌握了新的介面時,他們可能提出新的要求。
人機交互的發展歷史:
(1)早期的手工作業階段。當時交互的特點是由設計者本人(或本部門同事)來使用計算機,他們採用手工操作和依賴機器(二進制機器代碼)的方法去適應現在看來是十分笨拙的計算機。
(2)作業控制語言及交互命令語言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計算機的主要使用者——程序員可採用批處理作業語言或交互命令語言的方式和計算機打交道,雖然要記憶許多命令和熟練地敲鍵盤,但已可用較方便的手段來調試程序、了解計算機執行情況。
(3)圖形用戶界面(GUI)階段。GUI的主要特點是桌面隱喻、WIMP技術、直接操縱和「所見即所得(WYSIWYG)」。由於GUI簡明易學、減少了敲鍵盤、實現了「事實上的標准化」,因而使不懂計算機的普通用戶也可以熟練地使用,開拓了用戶人群。它的出現使信息產業得到空前的發展。
(4)網路用戶界面的出現。以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及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為主要基礎的網路瀏覽器是網路用戶界面的代表。由它形成的WWW網已經成為當今Internet的支柱。這類人機交互技術的特點是發展快,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如搜索引擎、網路加速、多媒體動畫、聊天工具等。
6. 人機交互技術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交互技術類型有:
1、無聲語音(默讀)識別
通過默讀識別,使用者不需要發出聲音,系統就可以將喉部聲帶動作發出的電信號轉換成語音,從而破譯人想說的話。但該技術尚處於初級研發階段。
2、眼動跟蹤
眼動跟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圖像處理技術,使用能鎖定眼睛的特殊攝像機連續地記錄視線變化,追蹤視覺注視頻率以及注視持續時間長短,並根據這些信息來分析被跟蹤者。
3、電觸覺刺激
通過電刺激實現觸覺再現,可以讓盲人「看見」周圍的世界。
4、仿生隱形眼鏡
既可以讓佩戴者擁有將遠處物體「拉近放大」的超級視力,顯示出全息圖像和各種立體影像,甚至還可以取代電腦屏幕,讓人們隨時享受無線上網的樂趣。
5、人機界面
人機交互技術(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
7. 韋伯的人機互動理論是什麼
韋伯的人機互動理論是一種用來研究人與機器的交互的理論模型。這個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韋伯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
根據韋伯的人機互動理論,人與機器之間的交互是由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人類的能力、機器的能力和他們之間的信息交流。韋伯認為,人類和機器之間的交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人類和機器都是這個系統的組成部分,他們之間的交互受到兩者能力的限制,並且通過信息交流來協調兩者的行為。
韋伯的人機互動理論對於設計人機交互界面、提高人機交互效率以及改善人機交互體驗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也為後來的計算機界面設計和人機交互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8. 人機交互研究的是什麼
通俗來講,比如你的手機,如果你對他什麼也不做,那麼在正常情況下,他不會有任何反應。
如果你需要打電話,那麼你則會去調出它的撥號功能,此時,廣義上來講,開始了人機交互的第一步。接下來,
第二步:你需要做按鍵動作(包括按下數字鍵和綠色打電話鍵),你輸入的號碼被機器所識別進行信號調制並發送信號。
第三步,電話接通後,你說話、聽對方說話,手機完成了信號的發送和接收(這屬於機器的工作),你通過信號傳遞和接受語音信號(這屬於人大腦的工作,識別由電信號傳遞的語音信息,即明白對方說了什麼)…………
等等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人機交互的過程。 如果要研究,方向可以很多,例如,如何提高機器的工作效率、如何使機器的工作方式更符人的習慣、需求……
生活中人機交互幾乎無處不在,希望能幫到你。
9. 人機交互方式是指什麼
人機交互、人機互動(英文:Human–puter Interaction或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簡稱HCI或HMI),是一門研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系的學問。
系統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機器,也可以是計算機化的系統和軟體。
人機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戶可見的部分。
用戶通過人機交互界面與系統交流,並進行操作。
小如收音機的播放按鍵,大至飛機上的儀錶板、或是發電廠的控制室。
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要包含用戶對系統的理解(即心智模型),那是為了系統的可用性或者用戶友好性。
操作系統的人機交互功能是決定計算機系統「友善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人機交互功能主要靠可輸入輸出的外部設備和相應的軟體來完成。
可供人機交互使用的設備主要有鍵盤顯示、滑鼠、各種模式識別設備等。
與這些設備相應的軟體就是操作系統提供人機交互功能的部分。
人機交互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有關設備的運行和理解並執行通過人機交互設備傳來的有關的各種命令和要求。
早期的人機交互設施是鍵盤顯示器。
操作員通過鍵盤打入命令,操作系統接到命令後立即執行並將結果通過顯示器顯示。
打入的命令可以有不同方式,但每一條命令的解釋是清楚的,唯一的。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操作命令也越來越多,功能也越來越強。
隨著模式識別,如語音識別、漢字識別等輸入設備的發展,操作員和計算機在類似於自然語言或受限制的自然語言這一級上進行交互成為可能。
此外,通過圖形進行人機交互也吸引著人們去進行研究。
這些人機交互可稱為智能化的人機交互。
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積極開展。
· 人機交互是一門科學學科
– 用戶如何使用計算機
– 如何設計一個可以幫助用戶提高工作效率的計算機系統
· 多學科綜合
– 計算機科學
– 心理學
– 社會學
– 圖形設計
– 工業設計
發展史
59年美國學者B.Shackel從人在操縱計算機時如何才能減輕疲勞出發,提出了被認為是人機界面的第一篇文獻的關於計算機控制台設計的人機工程學的論文。
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機緊密共棲(Human-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視為人機界面學的啟蒙觀點。
1969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召開了第一次人機系統國際大會,同年第一份專業雜志國際人機研究(IJMMS)創刊。
可以說,1969年是人機界面學發展史的里程碑。
在1970年成立了兩個HCI研究中心:一個是英國的Loughbocough大學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個是美國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
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與計算機相關的人機工程學專著,為人機交互界面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紀80年代初期,學術界相繼出版了六本專著,對最新的人機交互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
人機交互學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和實踐范疇的架構。
理論體系方面,從人機工程學獨立出來,更加強調認知心理學以及行為學和社會學的某些人文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范疇方面,從人機界面(人機介面)拓延開來,強調計算機對於人的反饋交互作用。
人機界面一詞被人機交互所取代。
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介面)變成了Interaction(交互)。
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高速處理晶元,多媒體技術和Inter Web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人機交互的研究重點放在了智能化交互,多模態(多通道)-多媒體交互,虛擬交互以及人機協同交互等方面,也就是放在以人為在中心的人機交互技術方面。
人機交互的發展歷史,是從人適應計算機到計算機不斷地適應人的發展史
人機交互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早期的手工作業階段
作業控制語言及交互命令語言階段
圖形用戶界面(GUI)階段
網路用戶界面的出現
多通道、多媒體的智能人機交互階段
虛擬交互界面
德國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可移動交互系統,此系統能夠通過視覺存貯設備將視覺信號轉換為命令,有望能全面代替鍵盤和顯示器.這種設備是一個小型的、能夠放在胸前的電腦,其攝像頭能捕捉到手部運動,從而轉換成對應的命令執行.例如人們可以用手在空中畫出各種圖形,或選擇空中不同的點來構型,此交互系統可以立即將這些手上動作轉化成圖形或操作命令,就像《鋼鐵俠2》里的托尼—斯達克在自己實驗室里用手在空中揮動便能操作電腦一般。
在不久的將來,你在空中畫幾個數字就能表示在撥打電話,或者在空中點幾下就表示在打鍵盤,一切就將變的美妙無比。
10. 關於虛擬現實下的人機交互研究,會有哪些可行的研究計劃
虛擬現實是多種技術的綜合,其關鍵技術和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環境建模技術。虛擬環境的建立是虛擬現實技術的核心內容,環境建模的目的是獲取實際三維環境的三維數據,並根據應用的需要,利用獲取的三維數據建立相應的虛擬環境模型。。虛擬現實中的人機交互遠遠超出了鍵盤和滑鼠的傳統模式,三維交互技術已經成為計算機圖形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此外,語音識別與語音輸入技術也是虛擬現實系統的一種重要人機交互手段。系統集成技術。由於虛擬現系統中包括大量的感知信息和模型,因此系統的集成技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集成技術包括信息的同步技術、模型的標定技術、數據轉換技術、識別和合成技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