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poe評價方法研究

poe評價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3-02-18 05:38:37

A. PoE關鍵技術

姓名:16020140096劉珣玥

有刪節。

【嵌牛導讀】:PoE全稱Power Over Ethernet,是指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乙太網網路供電,即數據線和電源線在同一根網線上傳輸,其可靠供電的距離最長為100米。

【嵌牛鼻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決IP電話、無線AP、便攜設備充電器、刷卡機、攝像頭、數據採集等終端的集中式電源供電,對於這些終端而言不再需要考慮其室內電源系統布線的問題,在接入網路的同時就可以實現對設備的供電,極大的簡化了綜合布線的復雜性,降低了系統使用的成本。

在通用性方面,目前PoE供電有了統一的標准,只要遵循已經發布的IEEE802.3af和IEEE802.3at標准,就可以解決不同廠家設備之間的互連互通的問題。

【嵌牛提問】:優勢和應用分別是什麼

【嵌牛正文】:使用乙太網線供電的優勢是明顯的:

1. POE 只需要安裝和支持一條電纜,簡單而且節省空間,並且設備可隨意移動。

2. 節約成本。許多帶電設備,例如視頻監視攝像機等,都需要安裝在難以部署AC電源的地方,POE 使其不再需要昂貴電源和安裝電源所耗費的時間,節省了費用和時間。

3. 像數據傳輸一樣,POE 可以通過使用簡單網管協議(SNMP)來監督和控制該設備。

4. POE 供電端設備只會為需要供電的設備供電,只有連接了需要供電的設備,乙太網電纜才會有電壓存在,因而消除了線路上漏電的風險。

5. 一個單一的UPS 就可以提供相關所有設備在斷電時的供電。

6. 用戶可以自動、安全地在網路上混用原有設備和POE設備,這些設備能夠與現有乙太網電纜共存。

7. 使網路設備便於管理。因為當遠端設備與網路相連後,才能夠遠程式控制制、重配或重設。

8. 在無線區域網中,POE 可以簡化射頻測試任務,接入點能夠被輕松地移動和接入。

二、PoE設備供電方式說明

按照802.3af/at標準的定義,PoE供電系統包含兩種設備PSE和PD,典型的設備應用組網圖如下。

1.      PSE

(1)PSE設備的定義:

PSE(power-sourcing equipment),主要是用來給其他設備進行供電的設備,

(2)PSE設備的分類:

其又可以分為兩種,

Midspan設備:PoE功能在交換機或其他網路設備外;

Endpoint設備:PoE功能集成到交換機或其他網路設備內。 

2.      PD

(1)PD設備的定義:

PD(Powered Device),在PoE供電系統中用來受電的設備。

(2)PD設備的種類:

無線的AP設備;

IPPHONE設備;

攝像頭; 部分小功率的SOHO類交換機。

3.      供電方式:

同時802.3af/at標准還定義了PI(Power Interface:PSE/PD與網線的介面)。

(1)  PI的分類:

可選方式A(AlternativeA):網線12、36線對供電,即:信號線供電;

可選方式B(AlternativeB):網線45、78線對供電,即:空閑線供電。

(2)  PoE供電的安全/可靠性說明:

由於DC電流和數據頻率互不幹擾,所以可以在同一對線同時傳輸電流和數據,其實,對電纜來說可以看作一種「復用」。

PoE提供的電壓在57V以下,屬於「安全電壓」,滿足安規要求。

三、IEEE802.3af 簡述:

1、 概述

早在1999年,乙太網供電已經不是什麼新的理念了。實際上,當時已經有許多公司提供了專用解決方案,其中包括3Com、PowerDsine和Cisco等。但比較新穎的想法是制定一項工業標准,以保證各種設備之間實現全面的互操作性。

IEEE在1999年開始制定該標准,最早參與的廠商有3Com, Intel, PowerDsine, Nortel, Mitel和National Semiconctor。但是,該標準的缺點一直制約著市場的擴大。直到2003年6月,IEEE批准了802. 3af標准,它明確規定了遠程系統中的電力檢測和控制事項,並對路由器、交換機和集線器通過乙太網電纜向IP電話、安全系統以及無線LAN接入點等設備供電的方式進行了規定。

2、 POE的關鍵技術

1) POE的系統構成及供電特性參數

一個完整的POE系統包括供電端設備(PSE,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和受電端設備(PD, Power Device)兩部分。

PSE設備是為乙太網客戶端設備供電的設備,同時也是整個POE乙太網供電過程的管理者。而PD設備是接受供電的PSE負載,即POE系統的客戶端設備,如IP電話、網路安全攝像機、AP及掌上電腦( PDA)或行動電話充電器等許多其他乙太網設備(實際上,任何功率不超過13W的設備都可以從RJ45插座獲取相應的電力)。

兩者基於IEEE 802.3af標准建立有關受電端設備PD的連接情況、設備類型、功耗級別等方面的信息聯系,並以此為根據PSE通過乙太網向PD供電。

POE標准供電系統的主要供電特性參數為:

a、電壓在44~57V之間,典型值為48V。

b、允許最大電流為550mA,最大啟動電流為500mA。

c、典型工作電流為10~350mA,超載檢測電流為350~500mA。

d、在空載條件下,最大需要電流為5mA。

e、為PD設備提供3.84~12.95W五個等級的電功率請求,最大不超過13W。

關於功率五個等級的詳細說明:

IEEE 802.3af PoE標准允許設計師通過乙太網電纜為用電設備(PD)提供高達12.95W的電力,同時符合安全特低電壓(SELV)要求。

根據 IEEE 802.3af標准,PD可按所需功率分為四個不同的級別(第五個等級Class 4是為更高的功率的新標准預留的)。

Class 0設備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為0~12.95W

Class 1設備需要的工作功率介於0~3.84W;

Class 2設備需要的工作功率介於3.85W和6.49W之間;

Class 3設備的功率范圍則介於6.5~12.95W之間。

設計師可以根據功率要求將他們的設備指定為特定的級別。低成本解決方案可以使用一般的默認級別指定(Class 0),表示PD最高需要12.95W的工作功率。

2) POE供電的工作過程

在分級階段,PSE將向PD施加15~20V的電壓,並通過測量電流大小來確定PD的特定級別。在此階段,PD的電源部分將被欠壓鎖定(UVLO)電路維持在無源狀態,以便隔離開關級,直至特徵和分級階段完成。一旦分級完成後,PSE將會向PD提供全額工作電壓。

當在一個網路中布置 PSE供電端設備時,POE乙太網供電工作過程如下所示:

檢測:首先PSE會發送一個測試電壓給在網設備以探測受電設備中的一個24.9kΩ共模電阻。測試信號開始為2.5V,然後提升到10V,這將有助於補償Cat-5電纜自身阻抗帶來的損失。因為這種電纜最長可達100m。如果PSE檢測到來自PD的適當阻抗特徵(24.9kΩ),它便會繼續提升電壓。如果檢測不到特徵阻抗,PSE將不會為電纜加電。

受電設備電路中的齊納二極體會保證系統其餘部分不受測試信號的干擾。

PD端設備分類:當檢測到受電端設備PD之後,PSE將向PD施加15~20V的電壓,並通過測量電流大小來確定PD的特定級別。如果除了探測到第一級的電阻外沒發現其他分級電路,該設備被定義成零級別。在此階段,PD的電源部分將被欠壓鎖定(UVLO)電路維持在無源狀態,以便隔離開關級,直至特徵和分級階段完成。

開始供電:分級完成後,在一個可配置時間(一般小於15μs)的啟動期內,PSE設備開始從低電壓向PD設備

a)供電,直至提供48V的直流電源。

b)供電:為PD設備提供穩定可靠48V的直流電,滿足PD設備不越過12.95W的功率消耗。

c)斷電:若PD設備從網路上斷開時,PSE就會快速地(一般在300~400ms之內)停止為PD設備供電,並重 復檢測過程以檢測線纜的終端是否連接PD設備。

在上述過程中,主要對以下幾個過程進行描述:

Step1:Detection,PSE檢測PD是否存在。 

(1)  該步驟主要的操作是,PSE通過檢測電源輸出線對之間的阻容值來判斷PD是否存在;

(2)  Detection階段輸出電壓為2.8V~10V,電壓極性與-48V輸出一致。只有檢測到PD,PSE才會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3)  PD存在的特徵:

直流阻抗在19K~26.5Kohm之間;

容值不超過150nF;

Step2:Classification,PSE確定PD功耗。 

(1)  該步驟主要的操作是,PSE通過檢測電源輸出電流來確定PD功率等級。

(2)  Classification階段埠輸出電壓大小為15.5V~20.5V。電壓極性與-48V輸出一致。

Step3:Power-up,PSE給PD供電。 

該步驟主要的操作是,當檢測到埠下掛設備屬於合法的PD設備時,並且PSE完成對此PD的分類(可選),PSE開始對該設備進行供電,輸出-48V的電壓。 

Step4:RTP & Power management,實時監控、電源管理

Step5:Disconnection,PSE檢測PD是否斷開。

該步驟主要的操作是,PSE會通過特定的檢測方法來判斷PD是否已經斷開,如果PD斷開,PSE將關閉埠輸出電壓。埠狀態返回到Detection。

在把任何網路設備連接到PSE時,PSE必須先檢測設備是不是PD,以保證不給不符合POE標準的乙太網設備提供電流,因為這可能會造成損壞。這種檢查是通過給電纜提供一個電流受限的小電壓來檢查遠端是否具有符合要求的特性電阻來實現的。只有檢測到該電阻時才會提供全部的48V電壓,但是電流仍然受限,以免終端設備處在錯誤的狀態。作為發現過程的一個擴展,PD還可以對要求PSE的供電方式進行分類,有助於使PSE以高效的方式提供電源。一旦PSE開始提供電源,它會連續監測PD電流輸入,當PD電流消耗下降到最低值以下,如在拔下設備時或遇到PD設備功率消耗過載、短路、超過PSE的供電負荷等,PSE會斷開電源並再次啟動檢測過程。

電源提供設備也可以被提供一種系統管理的能力,例如應用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這個功能可以提供諸如夜晚關機、遠端重啟之類的功能。

研究POE的供電方式可以看出,在供電的過程中有兩個關鍵的問題需要考慮,一個是對於PD設備的識別,另一個是系統中UPS的容量。

3) POE通過電纜供電的原理

標準的五類網線有四對雙絞線,但是在l0M BASE-T和100M BASE-T中只用到其中的兩對。

IEEE80 2.3af允許兩種用法如圖1和圖2所示。

圖 通過空閑腳供電

圖 通過數據腳供電

應用空閑腳供電時,4、5腳連接為正極,7、8腳連接為負極。

應用數據腳供電時,將DC電源加在傳輸變壓器的中點,不影響數據的傳輸。在這種方式下線對1、2和線對3、6可以為任意極性。

標准不允許同時應用以上兩種情況。電源提供設備PSE只能提供一種用法,但是電源應用設備PD必須能夠同時適應兩種情況。該標准規定供電電源通常是48V、13W的。PD設備提供48V到低電壓的轉換是較容易的,但同時應有1500V的絕緣安全電壓。

POE標准還規范了傳送電功率應使用的非屏蔽雙絞線對電纜,即3、5、5e或6類電纜。明確了與其一起工作的現存電纜設施不需要任何改動,這其中包括3、5、5e或6類電纜、各種短接線與接線板、電源插座引線和連接的硬體等。POE標准與IEEE 802.3標准系列兼容。

POE標准為使用乙太網的傳輸電纜輸送直流電到POE兼容的設備定義了兩種方法:一種稱作「中間跨接法」( Mid -Span ),使用乙太網電纜中沒有被使用的空閑線對來傳輸直流電,相應的Endpoint PSE支持POE功能的乙太網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或其他網路交換設備。另一種方法是「末端跨接法」(End-Span),是在傳輸數據所用的芯線上同時傳輸直流電,其輸電採用與乙太網數據信號不同的頻率。Midspan PSE是一個專門的電源管理設備,通常和交換機放在一起。它對應每個埠有兩個RJ45插孔,一個用短線連接至交換機,另一個連接遠端設備。可以預見,End-Span會迅速得到推廣,這是由於乙太網數據與輸電採用公用線對,因而省去了需要設置獨立輸電的專用線,這對於僅有8芯的電纜和相配套的標准RJ-45插座意義特別重大。

下圖是POE供電系統的一個實例,由供電設備PSE 、受電設備PD和相關的配套設備及乙太網傳輸電纜組成。

圖 符合IEEE 802.3af標準的乙太網供電系統實例

當PD設備與POE標准兼容時就可直接通過RJ-45插座從乙太網電纜供電,對於與POE不兼容的設備可以採用直流變換器或抽頭分壓裝置的方法,將其電壓變換成POE兼容的電壓。這些裝置有時也被稱為有源乙太網分裂器(Sputters),它可以將太網電纜的直流電壓取出來並通過常規的直流插座供PD設備使用。

四、IEEE802.3at 簡述:

IEEE 802.3at:拓寬PoE應用領域PoE(Power over Ethernet,乙太網供電)是一種區域網技術,可通過雙絞線向受電設備提供直流功率,已在在企業與工業應用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據統計,2006年,乙太網供電交付量為3200萬個埠,到2011年,交付量將增長到1.45億個埠,年增長率將超過30%。PoE業界所採用的標准為IEEE 802.3 af,該標准規定了供電設備可通過乙太網向功率在13W以下的受電設備供電。這對於傳統的IP電話以及網路攝像頭而言足以滿足需求,但隨著雙波段接入、視頻電話、PTZ視頻監控系統等高功率應用的出現,13W的供電功率顯然不能滿足需求,為此,IEEE在2005年開始開發新的PoE標准802.3at(PoE Plus)以提升PoE可傳送的電力。

與802.3af相比,802.3at可輸出2倍以上的電力,每個埠的輸出功率可在30W以上,因此可大幅拓寬PoE的應用領域。下表為802.3af與802.3at的對比。雖然802.3ats尚未正式推出,但業內廠商以開始推出符合pre-IEEE802.3at標準的器件。

如博通公司推出PSE(Power Sourcing Equipment,供電設備控制器)BCM59103,該器件據稱是業界第一款4埠前IEEE 802.3at乙太網供電器件,該器件每埠可提供30W+功率,Tolerates CESD>2KV,且在器件內部集成了電源MOSFET,DC/DC控制器、電流檢測電阻、AC斷接裝置、8051MCU、存儲器以及LED控制器。

802.3af與802.3at的對比

802.3af(PoE)

802.3at(PoE Plus)

分級

0~3

4 only and Layer 2

伏特數

44~57V DC

50~57V DC

纜線

Unstructured

CAT-5 or better

對線數

2

2

受電設備功率

≦12.95瓦

≦29.95瓦

電流

350mA

600mA

主要應用

網路電話(3-7W)、WLAN接入點(8-12W)等

視頻網路電話(10-20W)、PTZ視頻監控系統(20W)、WiMAX和802.11n接取器(8~45W)、個人電腦(30W+)等

由於IEEE 802.3af規范,受電設備(PD)上的PoE功耗被限制為12.95W,這對於傳統的網路受電設備足以滿足需求,但隨著IP電話以及網路攝像頭、雙波段接入、視頻電話、PTZ視頻監控系統等高功率應用的出現,13W的供電功率顯然不能滿足需求,這就限制了乙太網電纜供電的應用范圍。為了克服PoE對功率預算的限制,並將其推向新的應用,IEEE成立了一個新的任務組,旨在探求提高該國際電源標準的功率限值的方法。IEEE802.3工作組為了在技術及經濟上對IEEE802.3at實現的可能性進行評估,新標准稱為 IEEE 802.3at,它將功率要求高於12.95W的設備定義為Class 4,可將功率水平擴展到25W或更高,新標准並在2009年初發布。 

IEEE 802.3at與802.3af相比,802.3at可輸出2倍以上的電力,每個埠的輸出功率可在30W以上,就標准而言,兩者在功率、分級上有不同的定義。

在IEEE802.3at規定,受電設備PD可以最大到29.95W,PSE將為其提供30W以上的直流電源。PD以Class4分級的電流響應,告訴PSE是否能夠為其提供802.3at規定的較高功率。

IEEE802.3at標准供電系統的主要供電特性參數為: 

直流電壓在50~57V之間,典型值為50V。       

典型工作電流為10~600mA,典型的輸出功率:30W。

受電設備PD支持Class4的分級。

IEEE 802.3at 委員會暫時將PSE 輸出電壓定在50 到57V。該委員會還規定來回總長為100 米的線纜,其最大阻抗不能超過12.5Ω。」在該電壓、電阻

條件下,功率等於:

PSE 功率的最小值=0.72A×50V=36W

PD 功率的最小值=0.72A×41V=29.5W

電纜損耗最大值=I2R=0.72×0.72×12.5=6.5W

動態功率

IEEE 802.3at 任務組面臨的挑戰是確定如何擴展分類系統。一般採用兩級分類方法。和在基本PoE 中一樣,現在所有的PSE 晶元都能發送第一種分類脈沖,但PoE Plus PSE 還能發送第二種脈沖。標準的PoE PD 將以通常的方式響應第一種脈沖,而PoE PlusPD 能發出表明它是第四類PD 的響應。

PSE 發出的第二種脈沖告訴PD 現在連接的是高功率PSE。PD 針對每個脈沖發出的四類響應告訴PSE 連接的是高功率PD。

B. 如何分辨出一台PoE交換機是否標准PoE供電

1、檢測: poe交換機先輸出很小的電壓,檢測到含有支持IEEE802.3at/af標准晶元的受電端設備(支持IEEE802.3at/af標准晶元簡稱」PD」)。

2、PD分類:檢測到PD後, poe交換機對PD設備進行分類,並評估PD設備的功率。

3、供電:在啟動期內(一般小於15μs), poe交換機從低電壓向PD供電,直到供夠PD所需的電壓,為PD設備供穩定可靠的直流電。

4、斷電:若PD設備斷開, poe交換機會快速(一般在300~400ms之內)停止對PD供電,並重復檢測過程以檢測線纜的終端是否連接PD設備。


(2)poe評價方法研究擴展閱讀

與普通交換機不同的是,PoE交換機除了普通交換機的功能外,還具備PoE供電功能。有了這項功能,PoE交換機可以給網路攝像頭、無線AP、網路電話等網路設備供電,從而讓它們免去繁雜的電源布線。

POE交換機主要給監控(給攝像機供電)、無線覆蓋(給AP供電)、無線傳輸(給網橋供電)等設備提供網路及電源。

參考資料

鳳凰網—POE交換機這么選,工程不是難事

C. 關於建築學的重要研究方向

關於建築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後評價_吳碩賢_建築文化_建築中文網使用後評價是指對建築,建築綜合體及建成環境所開展的一套系統的評價程序與方法。它關注的是建成環境的實際使用狀況以及使用者的意見和要求。通過收集使用者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將建築師與規劃師的規劃設計目標與建築及其環境的實際使用情況加以比較,使用後評價者能為建築師與規劃師提供極具價值的反饋信息,使建築師與規劃師得以據此有針對性地改進其規劃設計工作。本文簡要介紹建築使用後評價的意義和重要性,建築使用後評價的發展簡史以及建築使用後評價常用的技術和方法。
論文關鍵詞 使用後評價 建築理論 行為與環境心理
論文摘要 使用後評價是指對建築,建築綜合體及建成環境所開展的一套系統的評價程序與方法。它關注的是建成環境的實際使用狀況以及使用者的意見和要求。通過收集使用者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將建築師與規劃師的規劃設計目標與建築及其環境的實際使用情況加以比較,使用後評價者能為建築師與規劃師提供極具價值的反饋信息,使建築師與規劃師得以據此有針對性地改進其規劃設計工作。本文簡要介紹建築使用後評價的意義和重要性,建築使用後評價的發展簡史以及建築使用後評價常用的技術和方法。
一、使用後評價的意義和重要性
1.使用後評價的概念
使用後評價(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簡稱POE)是指對建築物及其環境在建成並使用一段時間後進行的一套系統的評價程序和方法。它關注的是建築及其環境的實際使用情況和使用者的意見和需求。其原理是通過對建築與規劃的預期目的與實際使用情況加以對照、比較,收集反饋信息,以便為將來同類建築與環境的規劃、設計和建築決策提供可靠的客觀依據。
2.反饋機制的作用
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是人類在20世紀提出的三大理論。維納提出控制論的核心,就是特別重視反饋機制的作用。維納的控制論論述了人類、動物和機器是如何利用反饋信息來學習、調整並改進自身的行為。沒有反饋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運動員為例,每發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離靶心的信息,作為調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據,使之越來越准確地命中目標。開展使用後評價的目的就是在規劃與建築設計中建立反饋機制。缺乏這一過程,規劃與建築設計的程序就不完整。
歐美建築界通過使用後評價發現,大量建築物中存在的缺點、不足和問題,是由於建築設計不當造成的。這些問題若不是通過使用後評價及時發現,就可能在類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發生,甚至延續數十年而得不到發現和解決,將造成極大的損失。
3.「以人為本」價值觀的體現
規劃與建築設計的根本目的,是要創造適用、健康、安全、節約資源能源和有利於保護環境的建築空間、場所等人工環境,來滿足人們的各種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產、休閑與娛樂等各種活動)。因此,如何體現「以人為本」的宗旨,為建築物的使用者著想,為他們設計良好、適用的建築空間,是建築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也是衡量建築設計水平優劣、質量高低的根本判別准則。
4.使用後評價的作用
一個建成的建築物及其環境是否令人滿意?有無需要改進的地方?對於這些問題,使用者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長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體會,他們的意見也因此而極具參考價值。
歸納使用後評價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①有助於改善建成環境的質量與功能,使之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②有助於促進建築設計與城市規劃理論的發展,形成導則、規范和標准;
③有助於提高建築師、規劃師的修養和業務能力。《紅樓夢》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俗話也說:「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築師、規劃師應同時具備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種要求,不熟悉人們在建築空間中發生的行為模式和引發的環境心理狀況,是難以勝任建築師和規劃師的工作的。而使用後調研與評價正是建築師、規劃師了解、熟悉服務對象,提高自己業務能力和修養的一項基本功。
④有助於科學地檢驗和評價規劃與建築設計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優秀。如同評價影視作品設有金雞獎、百花獎,要依賴專家的評價和觀眾的評價一樣,對於規劃與建築設計的評價,也一樣既要依靠專家的評價,又要依靠群眾的評價,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評價都涵括在使用後評價的范疇之中。
⑤有助於建築業可持續發展和四節一環保(節材、節地、節能、節水)建築的實現。
使用後評價的最新發展:綠色建築使用後評價,著重於對建築的四節一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考量,對建築業落實科學發展觀、建成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後評價發展簡史
1.發達國家的使用後評價[1]
首個嚴格意義上的POE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於1966年對精神病院和監獄等特種建築開展使用後調研。這些工作著重調查評估這些特種建築對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響,並為今後改進同類建築設計提供依據。
自上世紀60年代末至整個70年代,發達國家建築界有若乾重要的相關論著發表。如1969年,Robert Sommer出版著作《私人空間:設計的行為基礎》(Personal Space:The Behavioral Basis of Design);1974年,又出版《緊密空間:硬的建築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 Spaces:Hard Architecture andHow to Humanize it);1975年,Edward T.Hall出版了《建築界中的第四維度:建築對人之行為的影響》(The Fourth Dimensionin Architecture:The Impact of Building onMan』s Behavior)。可見,當時西方建築界已十分關注建築設計與人的行為之間的相互關系。使用後評價的開展正是與這些理論動向密切相關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築界成立了「環境設計研究協會」,其成員包括建築師、規劃師、設備工程師、室內設計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地理學家等。70年代後期,發達國家建築界又陸續出版了一批著作,涉及使用後評價方法及案例研究,並辦有專門的雜志,如《環境與行為》(《Environment and Behavior》)、《環境心理學報》(《The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建築學和現代建築》(《Architecture and 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這些重要建築類雜志上,也重視POE論文的發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 h r i s t o p h e rAlexander先後於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釋》(《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Form》);於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 Generated by Patterns》),後又於1977年出版了《模式語言》(《A PatternLanguage》)。這些著作對建築使用後評價的開展起到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1975年,美國成立了《通用設施管理》(《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機構,開始對辦公建築的性能開展可測量指標的研究。自上世紀60-80年代,美國已對學生公寓、醫院、住宅公寓、辦公建築、學校建築、軍隊營房等建築廣泛地開展使用後評價研究,發展出一套關於數據收集、分析技術,主客觀評價指標、評價模型及設計導則等方法體系,包括調研、訪談、系統觀察、行為地圖、檔案資料分析和圖像記錄等一整套開展POE的技術手段。
在英國,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響的關於POE的著作,如蘇格蘭《建築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於1972年出版的《建築性能》(《Building Performance》)一書,影響相當廣泛。
總之,到80年代,在歐美等發達國家,POE已成為政府和建築界的例行活動。一些建築學院還將POE列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除了美國以外,在歐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個重要的組織在執行POE研究。它們是:
①歐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ople&TheirPhysical Surroundings》)(國際人與實體環境研究協會);
②澳洲、紐西蘭和東南亞的PAPER:《People&The Physical 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與實體環境研究協會》);
③日本的MERA:《Man-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與環境研究協會》)。
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探索生態建築學和開始環境影響評價,注意建築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和與自然生態、環保的關系。隨著能源危機和環境資源問題的加劇,自80年代起,西方發達國家開始更加關注綠色建築。如美國成立綠色建築協會USGBC(United StatesGreen Building Council)。有關綠色建築與建築環境評價的方法體系也紛紛推出。如英國建築研究所(BRE)於1990年推出的「建築環境評價方法(BREEAM)」,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於1993年推出的「LEED綠色建築等級體系」;1996年由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等14個國家參加的「GBC綠色建築挑戰」。還有德國的生態導則LNB及ECO-PRO、澳大利亞的建築環境評價體系NABERS、挪威的ECO profile,荷蘭的ECO Quantum,法國的ESCALE、EQUER,日本的《環境共生住宅A-Z》等。這些評價體系對建築是否節能、環保的性能標准給出系統的分析與評估方法,並設計了各類圖表及電腦軟體,便於設計者或使用者評估。
2.我國的使用後評價
我國的建成環境使用後評價及相關工作,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的。常懷生先生於1982年在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介紹建築環境心理學,並於1984年翻譯出版了《環境心理學》一書,其中介紹了日本的環境評價工作。1992年常先生著手調查全國9個城市123戶住宅、4個城市7家醫院近60間病房,以及深圳6棟辦公樓近40間辦公室。其評價實踐偏重於研究人與微觀環境的心理互動關系。後來,他又在1999年《室內環境設計與心理學》一書中介紹了POE的理論和方法。
三、評價學要點
使用後評價涉及評價學,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評價學的要點。
首先,評價可分為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兩大類,並且應當以後者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尤其是使用後評價,更關注使用者的主觀感受,如滿意不滿意,舒適不舒適,方便不方便等。
其次,評價可以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進行。通常客觀評價多依賴於定量指標進行,而主觀評價則多以定性的方式進行,但也可以利用諸如語義學標度等方法予以量化,使之能輸入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
再者,評價通常還會依靠一套指標集(或稱因子集、參量集)來進行。這些指標要求是彼此獨立的,並且對於所評價的對象而言,應當是力求完備的。對各指標還應尋求適當的容限和優選范圍。
探討主客觀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是評價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如何由各單項指標的評價合成為綜合評價,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另外,依靠什麼人去評價,用何種技術方法去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評價學內容。
四、使用後評價的常用技術和方法
1.文獻資料收集與分析
通常需要收集的資料包括有關建築設計圖紙、維修記錄及變更設計的情況。若是欲進行綠色建築評估,則還應包括用電、耗能的記錄等資料。
2.現場踏勘與測量
進行現場踏勘的目的是熟悉欲評價之建築及其環境。專項評價還應包括必要的測量:如光學、聲學、熱工學與室內空氣品質測量等。
3.問卷調查與訪談
調查訪談的對象主要是建築的使用者,也包括該建築的服務與管理人員。有時還需要向相關專家(包括建築師、規劃師)作調查、訪談。例如,欲評價觀演建築設計是否良好,則可向音樂家、樂隊指揮、演員、導演及劇場經理等作調查和訪談。
若涉及的調查訪問對象過多,則需採用隨機采樣的原則來獲得調查對象的樣本。若所需研究、評價的項目與被調查者的身份與社會統計屬性有關(年齡、性別、職業、民族、收入等),則尚須記錄這些信息資料,以供後期分析之用。
設計調查問卷也有許多講究。通常須涉及對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與生活方便性和心理舒適性等方面的問題。如詢問何項設計是成功的?何者是失敗的?某工作與活動空間的面積、體積是否足夠?各房間之間的空間關系是否恰當(包括平面關系和豎向關系)?交通面積和路徑(包括門廳、過道、樓梯等)是否足夠與恰當?指向性是否明確?物理環境(聲、光、熱、空調、通風、遮陽)等是否滿意?牆、地板、天花等各界面的裝修材料是否合適?建築外觀及美學效果如何?使用者在各種空間中所感受到的領域感、私密度如何?是否便於社交接觸?建築物是否便於變更使用?是否便於維修等等。同時,還可詢問是否需要某些使用者認為必需,而所在建築又缺乏的房間或設施以及使用者對改進設計的建議等。
關於空間利用率的調研,可以詢問使用者在一個平均周內,花多少時間於某個空間。具體時間(小時數)可按每4~5小時分檔。
為了量化主觀評價,可採用語義學級差標度法來獲取評分。通常採用4、5、7、9、乃至11級標度。例如:
採用4點標度的好處是不設中間態度,要麼是正的評價,要麼是負的評價。如:
當欲作某專項使用後評價,在設計問卷時,可以把其它項目的問題也夾雜其中,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來調研,避免誘導、暗示的作用,以便更真實地了解到使用者的反應。
4.直接觀察與行為記錄
對人們如何使用某一建築空間或設施進行直接觀察,並利用草圖來記錄其行為,從中發現規律,是行為科學研究的一項基本方法。例如陳建華等人[4]在對嶺南地區休憩性文化廣場所做的使用後評價中,就曾利用此方法發現喬木下人群的若干行為模式,包括主要使用人群的年齡、性別、利用時間和人數的分布,人群集聚特性與活動類型等,並得出在設計休憩性文化廣場喬木下空間時,應注意其坐椅的布置和設計,注意周圍景物的可視性等設計導則。
5.拍照與錄像
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人們如何利用某一建築空間或設施的行為加以拍照、錄像,也是行為記錄的一種常用方法,可作為直接觀察和草圖記錄法之補充。朱小雷[5]在對華南理工大學文化廣場作使用後評價時,曾於2002年4月24日下午利用拍照記錄行為資料。圖1是他在半小時內每隔5~7分鍾對該廣場的拍攝樣本。通過拍照,他發現了一些空間異用行為,如有18人在中央主花壇就座,說明原設計在花壇邊布置的坐位數量不足,或坐位設計不舒適。他並發現有小車開到廣場中停車。這顯然不符合設計者設計該文化廣場之初衷,說明設計者未採取有效措施,來防護類似行為之發生。拍攝還發現跆拳道小組和交誼舞小組共同利用該場地作為活動空間,但在時間上有沖突等問題。
6.認知地圖與使用方式記錄
讓被訪者畫出某建築環境或空間的認知地圖或意象圖式,也是一項行為與環境心理學的調研方法,從中可以了解建築等認知對象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使用者是如何感知所處的建築空間環境的。此外,提供給被訪者一些建築的平面圖,讓被訪者畫出(或用文字註明)其是如何利用該空間的,也是一項輔助的調研方法。如尹朝暉[6]在對珠三角地區住宅實施的使用後評價中,就利用此方法了解到居民如何使用住宅的許多細節和方式。圖2示出部分居民住宅的使用方式記錄圖。她從中歸納出居民有希望設獨立書房和第二主卧室的傾向;居民有希望主卧室有私密化個人休閑空間或讀書空間的傾向;有自己劃分出玄關的傾向;居民有喜歡在客廳設置酒吧、裝飾櫃或魚缸的傾向;以及多數居民較喜歡圓形餐桌,較重視陽台的休閑功能等意向。
7.變更設計與改變空間使用功能的記錄
在了解使用者對建築空間與設施的使用方式時,注意了解使用者是否及如何變更設計和改動原設計空間的使用功能等信息,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這些行為的發生說明設計者的意圖未能被實際使用者接受,二者發生差異。這些反饋信息提示設計者今後在設計類似建築和布置同類設施時,應特別注意加以改善的地方。
8.利用圖片或虛擬模擬技術來進行主觀優選試驗
何種設計方案和建築空間環境更為使用者所青睞?欲對此有所了解有時可利用相片、設計圖案、計算機模擬乃至虛擬現實技術提供給被調查、訪問的對象,供他們進行主觀擇優試驗。通常可採用二者比較擇一或多者比較排序等方法。所提供的供擇優、排序的圖片,或虛擬模擬場景,最好在某一參量上加以變化,而其它參量盡量保持不變,以便了解被試者對某一參量的優選意向。由於計算機模擬技術容易做到僅讓單一變數變化,故特別適宜於此種主觀優選或排序試驗。至於所提供的圖片或場景是否需要十分逼真,則應視所進行的試驗目的而定。通常只要被試者能作出優選、排序判斷即可。
9.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對所收集到的調研資料、信息,尤其是量化數據尚需根據評價的旨趣進行一些統計分析處理。常用的數理統計分析包括以下幾項:
⑴平均值分析:可以了解大多數人的中心判斷傾向;
⑵標准差分析:可以了解調查對象意見的分歧、離散程度;
⑶相關分析:可以了解調查參量之間的關聯程度;
⑷獨立性檢驗:可以檢驗調查參量之間是否相互獨立;
⑸因子分析與主成份分析:可以了解哪些潛在的重要因子在起作用;
⑹回歸分析:可以將所欲預報的參量(因變數)用一個或若干個自變數來定量地表示。
由於數理統計涉及專門的課程,為了更好地開展使用後評價,建築師、規劃師應當學一點統計學。現在已有專門的應用統計分析軟體可以利用(如SPSS統計軟體)。
10.小結
綜上所述,建成環境的POE主要可分為三個層面進行:其一是在技術層面上進行。主要是根據現行規范、標準的一套客觀指標來檢驗;其二是從功能層面上進行,主要涉及各類專門建築的功能,如醫院、超市、劇場等;其三是從行為層面進行。這一類的POE更加關注的是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空間的,其行為規律如何,以及環境心理效應。要考慮人體測量學、人類工程學的因素,注重研究建築空間的次序、位置、相互關系、形狀、比例、尺度、細部等對人的行為和心理的影響,包括私密性、領域感、安全感、社交距離、親切感、方向感、舒適感及對環境的認知等。
各類建築使用後評價研究還在發展之中,尤其在國內建築界還未引起足夠重視。然而使用後評價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當今建築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予以關注,共同推動使用後評價研究的進一步開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D. POE的評價

(POE)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是隨著環境心理學及環境行為學等學科的發展展開的。許多學者所做的研究沒有直接指明是POE,但其研究工作的性質和范圍屬於POE領域。90年代後,一些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涉足此領域,並在理論和實踐上均有不同角度的探索[4]。常懷生在1982年開始介紹建築環境心理學並開始在國內傳播環境評價理論。到1992年,他先後調查了全國9個城市123戶住宅,4個城市7家醫院近60間病房,以及深圳6棟辦公樓近40間辦公室[11]。其評價的實踐側重於研究人與微環境的心理互動關系。另外,常先生在他的《室內環境設計與心理學》(1999)一書中系統的介紹了POE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方法[12]。楊公俠對視覺環境進行了許多環境評價研究,並在環境評價理論和實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3]。他重點介紹了英國學者D. Canter的「目標場所評價理論」和「塊面」評價法,指導研究生參與環境評價實踐並因地制宜的做了一定范圍的評價方法探索,有《環境心理學的理論模型和研究方法》[5]、《上海居住環境評價》[14]等研究成果。
俞孔堅從景觀美學、偏好及敏感度等方面對自然景觀進行了系統的評價。1986年以來,他發表了大量論文重點對評價的各類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和研究。他從評價測量、評價要素、以及評價模型等方面對評價方法及體系進行了探討,並對不同類型的人在景觀審美方面反映出的特點及相互關系作了分析。同時還揭示了不同國家的人群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主觀評價的差異性[15]。這些研究成果可以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來充分地利用景觀信息資源,對POE研究有一定的啟發並具有一定的可借鑒之處。
陳青慧在1987年論文《城市生活居住環境質量評價方法初探》中提到建立完美的評價因素集的思想,並嘗試了社會調研方法和基於統計的量化分析方法[16]。
在對國外POE的理論和方法介紹方面,饒小軍在《國外環境設計評價實例介評》(1989)[17]中,重點介紹了國外八十年代的環境評價實例,對國外環境設計評價方法進行了探討。吳碩賢在1990-1993年間,以人群的主觀評價為研究核心,利用量化方法對居住區環境質量進行了評價。他發展了利用多元統計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求權重、利用模糊數學方法進行建築環境綜合評價的方法[18]。徐磊青在碩士論文《場所評價理論和和實踐》(1995)中,集中介紹了國外基於環境心理學的評價理論和使用狀況評價(POE)的理論和方法,並通過案例建立了上海居住環境評價模型[19]。該模型綜合了弗朗西斯卡托(G.Francescato,1979))),坎特和(D.Canter&K.Rees,1983)))、吉福德(R.Giford,1987)))的環境滿意度模型,其特徵是強調體驗到的環境變數(包括社會、空間、設施三個方面)。庄惟敏在《建築策劃導論》中,系統地介紹了日本住宅空間的評價方法[20]。他結合建築策劃理論研究,系統地發展了以「語義差異法」為中心的建成環境評價方法。目的是為策劃提供決策信息研究手段,並強調利用社會學的調查研究方法評價現狀環境。

E. POE教學策略是什麼意思

POE,是 predict(預測),observe(觀察),explain(解釋),這三個英文首字母的組合。

POE教學策略:

定義:POE教學策略,是由探究學生理解科學的研究方法演化而來的、建立在「觀察滲透」理論哲學觀念和建構主義、前概念、概念轉變等教育理論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型演示策略。

提出者:POE教學策略由whiter.t.和gunstoner.f.於1992年正式提出。

POE策略的基本程序是:首先設計某一情景,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預測」會有何結果或者現象發生;接著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觀察」有何結果或者現象發生,並記錄觀察結果;如果與預測的不一樣,讓學生「解釋」原因或理由。

註:完全沒有問題!請提問者尊重回答者付出的知識和勞動,及時採納答案!

F. 研究環境心理學對園林設計的影響

1環境心理學與園林設計結合的必要性
園林是研究如何合理運用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來創建優美、生態平衡的人類生活境域的學科。追其根本園林就是為人服務的。因此,園林設計首要問題是解決人和環境的關系問題,從人的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創造安全、舒適、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環境。若不了解人在不同環境下的心理和行為特徵與規律,就不能科學而又藝術地把握園林設計中各要素的關系,也就不能創造出符合人需要的空間環境。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著重從心理學和行為角度,探討人與環境的最優化。在人與環境之間堅持「以人為本」,從人的心理特徵來考慮研究問題,從而對人與環境的關系、現代園林空間設計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2環境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依據環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了解人在園林景觀環境中行為和心理規律,探索園林空間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從根本上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指導思想。
2.1個人空間
每個人都被一個看不見的個人空間氣泡所包圍。個人空間像一個圍繞著人體的看不見的氣泡,腰以上部分為圓柱形,自腰以下逐漸變細,呈圓錐形。這一氣泡跟隨著人體的移動而移動,依據個人所意識到的不同情境而脹縮,是個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間范圍,他人對這一空間的侵犯與干擾會引起個人的焦慮和不安。
個人空間主要用於公共場所中園椅的設計。在景觀空間中為了保持個人空間,人們喜歡坐在角部或邊界明顯處,因此凸出或凹進的角部,如L形長凳,L形花池,特別吸引人就座休憩或面對談話。同時,能移動的座椅可成組靈活布置,有利於群體交往,特別受到使用者的偏愛。
2.2人際距離
相互交往中人際間所保持的距離可為四種:密切距離(0~0.45m)、個人距離(0.45~1.2m)、社會距離(1.2~3.6m)和公共距離(3.6~8m或更遠)。不同種類的人際距離具有不同的感官反應和行為特徵,反映出人在交往時的不同心理需要。
園林空間是公共場所,交流活動多發生在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空間環境設計既要保證交流的進行,又不要過多侵害個體空間需求,以免因擁擠而產生焦慮。因此,人際距離可作為園林小品布置的依據。景觀環境的休息區設計,要保證每人佔有R>60cm空間范圍是很重要的。用於交談的設施應符合個人距離遠距離至社交距離近距離的要求;而公共距離則可作為「冷靜旁觀」的最小間隔一尤其是老人和婦女偏愛從這一距離旁觀他人的活動12。人際距離研究還表明,人景觀空間中交往時具有多種需要,因此座椅的尺度和布置必須是多種的。
2.3領域性
領域性空間是個人或群體的不動領地。在園林空間中,某些地點會反復地被一定的人群所佔有,可能會被人們默認為領域性空間。當外人侵入時,人們會產生防禦反應。
領域性的形成有助於促成活動人群的群體性,園林設計不妨加以利用,為多種人群設計各自的使用空間。設計關鍵在於明確邊界和地域差別,空間界線能夠提醒使用者,使他們明白自己所佔領域的范圍,以保證該區域內進行性質相同的活動,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2.4私密性
人對私密空間的選擇可以表現為一個人獨處,希望按照自己的願望支配環境,或幾個人親密相處不願受他人干擾。園林空間是公共的,但還經常容納私密性的活動。園林空間的休息區域往往在適宜的情況下被用作密切交談。從人的這種需要出發,園林空間應當提供保證私密性的區域在這里人可以集中精力,不受干擾。這種空間分隔的手段未必採用封閉式,也可採取半封閉式和開敞式。半封閉式的優點是與外界有視線交流,而空間形式仍較封閉,不致有人貿然闖入,有較強的限定感。開敞式視線通透,限定感不強,可以利用高差或地面材料劃分來限定空間,但至少有一面(最好是背後)作封閉處理,使人不致過分分散精力。
2.5安全感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安全需要是僅次於生理需要的基本自然性需要。人在潛意識里往往傾向於隱蔽自己而面向公眾,使自己處於更加安全的地位。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沒有護欄的園橋或平台上,盡管面積足夠大,但我們往往還是覺得不安全。同樣,在過於高大空曠的空間里我們也會產生恐懼感因此我們寧可選擇小一些的空間以求安全。
研究表明,園林空間中背後有依託的地方更受休憩人群的歡迎。但空間中停留的人群並不是平均分布的,往往在牆邊、拐彎處、亭廊、樹木等地方滯留的人較多,體現了人對安全和依靠感的需求。因此,可以在這樣的地方多布置些座椅。
2.6看與被看
人看人,是人與人之間主動或間接的接觸,它的作用對象沒有范圍限制,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通常情況下,人喜歡看別人活動。當你看別人時,有相當部分的被看者也在看你。有的人也有被他人看的興趣。這是個人自尊心外化的表現,通過在別人面前的「表演」獲得對自我價值認可的滿足。無論是作為觀者還是作為被觀者都會獲得各自的滿足。喜歡看人的人一般會選擇背後有屏障、視前方人的活動比較頻繁的座椅就座;而喜歡被看的人一般選擇在場地中心活動。
園林設計應該有目的的設計一些能夠滿足看與被看的場所。下沉廣場是個典型空間,它下沉空間可以進行活動,滿足「被看」心理,廣場的台階和四周的座椅可以滿足「看」心理。
2.7抄近道行為
人走捷徑的願望是非常執著的。若起點與終點之間沒有足夠的障礙,行人就極有可能抄近路。園林設計不注重人的這種行為,一旦情況發生,對園林景觀的破壞很嚴重。因而園林設計要注重引導人流:廣場硬地可以以綠化作為劃分引導人行線路;草地可以有意地鋪築幾條構圖優美又切合實際需求的小路。
2.8趨光行為
景觀環境中,夜晚人們總是喜歡在有光的空間里活動或休憩。因此應該注重活動場地和交流場所燈光的布置和選擇。活動廣場可以選擇光強度較大的射燈和庭院等配合使用;在一些靜態活動的小空間,適宜選擇光強度適中的庭院燈。
3環境心理學對園林設計研究的影響
環境心理學應用到園林設計中,激發了園林設計新的研究方向,促進園林設計對人的關懷,實現設計環境的最優化,為很多細節設計提供了設計理論及依據。研究成果可直接運用到園林設計中,產生行之有效的影響。目前,以環境心理學為基礎的園林設計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景觀環境和行為關系研究
景觀環境對使用者行為有一定的誘發性。根據刺激行為曲線,若園林景觀沒有足夠的刺激,就不能調動使用者的積極性;若刺激過度則使用者不能集中精力。只有最佳的刺激環境才最能吸引使用者的使用。
園林景觀設計要逐步探索多大的景觀環境復雜程度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使用者積極性,使其得到最大的利用。城市開放綠地的夜景設計就很能刺激使用者對綠地的使用。關於這部分的研究,目前還沒有上升到量化程度,僅是在案例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3.2景觀環境認知研究
當園林不同空間類型作為某種環境類型被人們感知之後,就會以環境意象的形式留在人們的腦海中並形成回憶14。園林景觀認知著重研究使用者解讀和感知園林環境的規律和探索、了解所處園林物質環境的模式,歸納使用者對園林實質環境如景觀空間形式、園林的入口、標志性園林建築或小品等景物以及景點、重要活動場所的意象和意義、具體空間環境中的認知地圖和探路等的環境感知規律,強調環境特徵的易識別性。這將會使設計者在進行園林環境易識別性設計、入口位置安排和園路組織、標志性和導向性小品設施安排等多方面得以裨益。同時,也將會為使用者便捷地使用園林設施,欣賞園林景觀,増強使用者對園林環境的控制感等提供切實的保障。
3.3景觀環境利用研究
主要探索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的人群對景觀環境的使用情況。現在的園林設計師一般都是根據個人經驗和主觀判斷來為不同人群設計使用空間,這樣設計的景觀環境的適宜性是不確定的。因此,針對不同人群的活動需求和心理進行研究,找到共性的需求和行為模式,為今後不同使用人群設計最適宜場地奠定基礎。這方面研究最早是在兒童活動區景觀設計方面進行的。隨著我國步入老年社會,現在對老年人的心理、活動情況及園林景觀利用的探索比較多,但對其他人群的園林景觀利用情況研究有待加強。
3.4景觀環境評價研究
一般進行的是景觀偏好評價研究,基於環境認知理論,以園林景觀形式為主要評價對象,探討個人或團體對環境狀態喜歡或不喜歡的程度。景觀偏好評價目的在於得知人們對園林景觀產生知覺的現象結果,以此評定園林景觀的優劣。景觀偏好評價概念提出較早,使用的評價方法也是多種,而且還在不斷改進中,但由於影響景觀偏好的因素較為復雜,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位置、不同觀賞者及不同個人認知,均可能改變個人對景觀的最後評價,至今尚未形成公認的較全面且系統的評價體系。
3.5環境中人的行為和感覺研究
這方面研究近幾年做得比較多,涉及園林景觀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廣場最多。一般進行使用滿意度評價,強調應用性,以分析和解決問題為主,是園林環境一行為研究重要的組成部分。園林使用滿意度評價應用使用後評價(POE)方法,以園林內的游戲場、健身休憩場所、園林建築及休憩座椅等各種功能性設施為評價對象,以園林使用者使用感受為評價標准,通過觀察與問卷調查了解使用者的使用行為現象,分析和統計使用者主觀意見和使用行為模式,以求發現園林環境在使用功能上存在的問題151。此方法適用於小型景觀環境研究,對大規模環境只能分塊進行,在同一時間內有效地對大規模景觀環境用後評價還存在著一定困難。
4結語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該積極的探索環境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從而設計出兼顧公共性與私密性,安全、實用、宜人的景觀環境,以滿足使用者的多種需求,真正地體現以人文本的設計理念。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閱讀全文

與poe評價方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降薪最快的方法 瀏覽:257
九朵雲加馬油使用方法 瀏覽:160
常用的材料防腐與防護的方法 瀏覽:593
農村深山引水解決方法 瀏覽:5
合成鹽酸的檢測標准及方法 瀏覽:306
一般可以採用哪些方法 瀏覽:773
如何做公因數方法 瀏覽:997
存貨計量方法分析 瀏覽:972
四肢白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53
槍與玫瑰的使用方法txt 瀏覽:610
簡單泡發海參的方法 瀏覽:283
佳能微單無線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19
怎麼溝通好的方法 瀏覽:519
統計多次增長率用什麼方法 瀏覽:320
驗光鏡片箱使用方法 瀏覽:750
大蒜調和油食用方法 瀏覽:670
電腦風扇電源線連接方法 瀏覽:102
畫點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33
動脈血氣分析正確方法 瀏覽:555
崖柏手工去皮方法視頻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