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防災減災工程研究方法

防災減災工程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3-02-14 04:46:40

❶ 利用哪些科學技術來進行防災減災

我國地域遼闊,天氣變化萬千,洪水、颶風、龍卷風、地震等不可抗性災難頻發,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傷害。近50年來,我國每年由地震、地質、旱澇、海洋、疫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

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衛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資料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干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衛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二、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缺乏綜合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的災害管理體制基本是以單一災種為主、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各涉災管理部門自成系統,各自為戰。由於沒有常設的綜合管理機構,各災種之間缺乏統一協調,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動,造成了許多弊端,如缺乏綜合系統的法規、技術體系政策與全局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的、連續的防災減災思想指導,不利於部門之間協調;缺少綜合性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技術系統;缺少專門為災害救援的綜合型救援專家、技術型隊伍;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體系;信息公開和交流渠道不順暢;資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學決策評估支持系統與財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響防災減災實效。

2.投入不足 資金渠道單一

全國每年投入到防災減災科技研發和應用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設備購置、防災工程建設、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為我國防災減災科研基本依賴於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由於防災減災科研具有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近期經濟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造成防災減災科技發展和技術推廣滯後。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廣的中間環節與適合防災減災工作規律的運行機制,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一些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足10%,嚴重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深入進行,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 科技資源尚待優化配置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氣象、地震、地質、環保等領域,由於缺乏宏觀協調管理及傳統的條塊分割現狀,一方面各領域主要關注本領域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研發工作主要局限於解決本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開發與應用水平發展很不平衡,在基礎地理信息、救災設備和隊伍建設方面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另一方面,儀器、設備、資料、數據等都由部門、單位甚至個人所有,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共用,資源條件不能系統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創新優勢。

4.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

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災減災高水平科技人才匱乏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專業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中,基層防災減災機構普遍缺少技術應用人才,與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重點結合不密切,特別缺乏防災減災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工程技術應用人才。另外,研究經費、待遇等方面條件較差,影響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隊伍的穩定與發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夠

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

1.建立統一綜合的防災減災組織保障體系

設置統一的具有危機管理性質的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大政方針做出決策,逐步實現從部門為主的單一災種管理體制向政府和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的綜合應急管理體制轉變。

加強科技主管部門與涉災管理部門的協同,形成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多層次、分布式的協同管理職能和機制。

成立集合各災種、各專業及相關管理部門專家的顧問團體;建立防災減災決策的專家咨詢系統,為政府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2. 完善防災減災科技進步政策與創新機制

制定科技支撐防災減災辦法與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人才培養選拔等方面給予支持;將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和工作計劃,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級學校教育中適當引入防災減災課程及讀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科技投入機制、成果轉化機制、政策激勵機制與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推廣應用。

3. 多渠道增加對防災減災的科技投入

將防災減災發展所需投入納入每年科技經費預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開發工作、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參加國際交流等。並使防災減災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於科技經費增長的總體水平。

建立社會防災減災基金,吸收企業、社會團體、公民及海外人士對防災減災的捐贈,按比例將部分基金用於科技投入。

用給予引導資金的方式,促進地方政府增加防災減災科技投入,引導技術開發機構與企業投資防災減災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4. 促進防災減災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的建設

藉助全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建設,通過制定統一的標准和規范,整合全國各災害管理部門的分類災害信息資源,全天候運轉監測網;以網路技術為紐帶,積極推廣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控系統(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技術,建設覆蓋至全國各鄉村的主要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及網路技術,綜合集成防災減災各單位上報的災情信息,構建包括災害應急響應、災害信息分析、災害救援決策、救援信息反饋等在內的防災減災技術及信息資源平台。

5.加強防災減災科技能力與科技隊伍建設

通過科研體制改革和現代院所制度建設,進行課題制、首席專家負責制和科研經費預算等防災減災科技機構科研管理制度建設;鼓勵科研與地方防災減災需要緊密結合,開展自然災害綜合研究和治理;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研發防災減災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與管理部門合作,嘗試推廣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和管理方法,探索區域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模式;參與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試驗示範區建設。

在培養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培訓一線工作的防災減災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改善基層技術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通過科研項目、激勵措施、分配製度、考核選拔等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培育有競爭力的研究群體,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培養防災減災後備人才,逐步在我國高校中開辦防災減災專業教育。

6. 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

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❷ 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主要在防雷公司、防雷檢測機構、鐵路、國家電網、石化、通信等相關部門、研究所等從事防雷安全工作,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地質、氣象、交通、鐵路、國家電網、石化、移動、礦產等相關部門、研究所等從事相關的防災減災的工作。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是土木工程學科中的邊緣學科,其核心內容為地震工程、抗風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主要研究領域有兩個:一是土木工程結構抗震研究的基礎問題─結構輸入地震動參數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近場波動數值模擬及並行計算技術;近斷層強震動的模擬;局部場地對地震動的影響;地震動空間相關性等;另一個為工程結構防災減災(包括抗震、抗風、抗火等)理論及應用技術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鋼結構在地震荷載作用下的破壞機理及抗震設計對策;特殊和復雜高層建築結構抗震設計理論與應用等
就業率的話,說不準,以後的路還是靠自己吧.防災是個邊緣學科,從事的工作應該比較多吧.

如何減少自然災害,並且如何防災

戰略措施1:制訂預案,常備不懈
通過在國家、省、市、區以及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等制訂與演練應急預案,形成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有條不紊、有備無患的局面。應急預案應包括對自然災害的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調查評估等機制,形成包含事前、事發、事中、事後等各環節的一整套工作運行機制。
不能將預案束之高閣,要通過培訓和預案演練使廣大群眾、災害管理人員熟練掌握預案,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預案。
居安思危,預防為主。要增強憂患意識,常抓不懈,防患於未然。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政府應鼓勵社區制定緊急防災預案、開展救災演練、裝備專門的通訊設備在緊急條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訊方式,並保證必要的緊急儲備物資和設施。積極做好裝備、技術、人員等方面的應急准備。

戰略措施2:以人為本,避災減災
以人為本,把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防災減災的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
面對自然災害,科學防禦,從早期盲目的抗災到近年來主動地避災,體現了在防災減災中的科學發展觀。

戰略措施3:監測預警,依靠科技
在防災減災中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並高度重視和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准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製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採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並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風防禦工作實踐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氣象科技在防颱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氣雷達和自動氣象站、移動氣象台,以及氣象衛星等現代化探測手段,提高了對台風的最新動態進行實時監測的能力;數值預報產品,為准確預報台風未來的路徑提供了參考依據,使預報員對台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更有信心、更有把握,為准確超前的預報提供了科學依據;骨幹預報員在台風預報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戰略措施4:防災意識,全民普及
社會公眾是防災的主體。增強憂患意識,防患於未然,防災減災需要廣大社會公眾廣泛增強防災意識、了解與掌握避災知識。在自然災害發生時,普通群眾能夠知道如何處置災害情況,如何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禦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社會公眾要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類預警信息含義,在收到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需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利用廣播、電話、手機簡訊、街區顯示屏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預警信息,重要預警信息在電視節目中能即時插播和滾動播出。有關部門能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手中,使他們有機會採取有效防禦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近年來,氣象部門在重大氣象預警信息服務中,向政府相關部門呈送供決策的氣象信息的同時,在電視上滾動播出氣象警報,並用手機簡訊將氣象預警信息發布至用戶,使基層幹部和群眾對預警情況心中有數,從而解決氣象產品從氣象局到普通用戶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戰略措施5:應急機制,快速響應
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快速響應、協同應對」是應急機制的核心。
防災減災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組織領導,各個部門積極響應。在氣象災害應急管理中,氣象部門在內部上下聯動的同時,加強了與新聞、水利、民政、安全監督、海洋、農業、林業、環境等部門的橫向聯動和緊密協作,建立應急聯動機制,把氣象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體系。
需要加強以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鄉鎮、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志願者隊伍的作用,依靠公眾力量,形成規范、高效的災害管理工作流程。

戰略措施6:分類防災,針對行動
不同災種對人類生活、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差異很大,防災減災的重點、措施也不同,如對台風災害,重點是防禦強風、暴雨、高潮位對沿海船隻、沿海居民的影響,強霧、雪災則對航空、交通運輸形成很大影響,沙塵暴災害主要影響空氣質量。根據不同災種特點以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特徵,採取針對性應對措施。
預防和減輕台風災害,應根據台風預警級別,及時疏散沿海地區居民,人員應盡可能呆在防風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隻走錨、擱淺和碰撞,拆除高層建築廣告牌,預防強暴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災害。
對暴雨洪澇災害,根據雨情發展,及時轉移滯洪區、泄洪區人員、財產,及時轉移城市低窪危險地帶以及危房居民,切斷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濃霧發生時,大氣能見度與空氣質量明顯下降,機場、高速公路、航運採取停運、封閉措施,交通駕駛人員控制速度,確保安全,居民減少外出、外出時戴口罩。
雪災發生時,相關部門做好交通疏導,必要時關閉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駕駛人員小心駕駛,防範道路結冰影響。

戰略措施7:人工影響,力助減災
人工影響天氣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減災科技手段。在合適的天氣形勢下,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霧等作業,可以有效抵禦和減輕乾旱、洪澇、雹災、霧災等氣象災害的影響和損失。

戰略措施8:風險評估,未雨綢繆
自然災害風險指未來若干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開展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與評估,了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了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准、建立災害信息系統和評估模式、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等。
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區對自然災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災救災能力也各不相同。災區的經濟實力與發展水平、社會制度、災區自組織能力都是影響區域自救能力和恢復能力的重要因素。經濟發達地區,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災後恢復能力強,速度快,但其損失也就越大;不發達地區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當致災因子與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脆弱性相結合,災害風險也隨著增加。
通過自然災害的綜合風險評估,並應用評估結果,可以進一步探討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模式和預防措施,可以有針對性地控制災害,規范對易災地區的利用,提高對災害的認識。
美國等發達國家在災害風險評估方面的經驗與做法值得我國學習、借鑒。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建立了對內陸和周邊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資源進行制圖、調查的政府機構,收集了大量有關洪水、火災、風暴和相關災害的數據,為有關地區後來的災害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美國地質調查局、海岸和地質調查局、美國林業局在內的機構,記錄了大量洪水、航運災難、極端氣候事件、森林火災,以及相關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資料。依據風險評估資料,建造大規模的防災工程,如堤壩、水庫、海堤等,突發事件「避難」場所;從法律上控制對易災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防災標准和法規;通過教育和宣傳,提高多災地區居民的防災意識;開展農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險;開展改善氣候的實驗,如人工增雨、消霧、減弱風暴,及降低地層縫隙的壓力避免地震等實驗。在上世紀中葉,聯邦政府還制定了全國性的第一部災害救助法律,啟動永久性的災害救助項目。美國陸軍工程兵在修建災害工程 (防洪堤、水壩和防洪牆)的同時,還為大型人工養灘項目提供資金資助、為沿海地區建立風浪侵襲模型,監督跨洲颶風疏散計劃的實施,(受洪水影響)濕地使用許可管理等。保險公司如聯邦保險管理局,與當地政府共同監督洪區和高風險沿海地區的制圖和管理,通過各種政策增強公眾對洪水的認識,幫助受災人員恢復工作生活,推動在有嚴重洪水威脅地區的長期居民搬遷工作。

❹ "工程防災減災"國內外已有哪些相關研究

生物制葯是利用生物活體來生產葯物的方法,如利用轉基因玉米生產人源抗體、轉基因牛乳腺表達人α1抗胰蛋白酶等。生物制葯行業前景廣闊,全世界的醫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它將廣泛用於治療癌症、艾滋病、冠心病、貧血、發育不良、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醫葯上已應用的抗生素絕大多數來自微生物,如紅黴素、潔黴素等,注射用的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等。我國從事生物技術產業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的人數僅相當於美國生物技術產業人數的1/4。從事生物醫葯產品研究與開發的人才更是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瓶頸。

❺ 防災,減災有哪些方法和知識

人生命,要守護,十條法則要記住,一旦災害發生時,及時應用心有數。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二、火災: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不乘電梯往下奔,陽台滑下捆繩索,盲目跳樓會傷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拴救命繩,准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四、台風:台風來,聽預報,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臨時建築整牢靠,船進港口深拋錨,減少出行看信號。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險處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六、雷擊: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裡竄。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著風向別停腳,身體凍僵無知覺,千萬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環,慢慢溫暖才見好。
八、龍卷風:龍卷風,強風暴,一旦襲來進地窖,室內躲避離門窗,電源水源全關掉,室外趴在低窪地,汽車裡面不可靠。
九、疫情:對疫情,別麻痹,預防傳染做仔細,發現患者即隔離,通風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醫,公共場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學品,有危險,遺棄物品不要撿,預防煙火燃毒氣,報警說明出事點,運輸泄漏別圍觀,人在風頭要離遠。

❻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的研究方向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為:
(1)地下工程減災防災,利用工程學的方法研究解決和防治自然災害、人為災害、施工災害的破壞效應,開展地下結構減震、隔震理論與方法,地下工程火災特徵及損傷評估方法,地下工程施工災害的防禦技術,動態可靠度與耐久性設計理論,高應力場與高溫度場耦合分析等理論研究。本方向近幾年來,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項,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4項,特等獎1項,其中「南昆線」高烈度地震區隧道抗震加固與計算方法研究,將長大隧道抗震設計理論與方法提高到國內領先水平。「廣大線」九度地震區隧道洞口段隔震研究,為世界首例,其研究成果已應用到工程中。長大隧道火災分析與評估加固技術、瓦斯隧道封閉結構形式及降壓措施研究、電力牽引瓦斯隧道運營通風設計研究等,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結構物剩餘壽命評估方法的研究」中,首次在地下工程結構物變異程度的分級及其評定中引入健全度的概念並與結構動態可靠度相聯系,研究工作處於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長大隧道岩爆、大變形機理研究成果,在秦嶺隧道(鐵)、夾竹箐隧道(鐵)、二郎山隧道(公)、華鎣山隧道(公)、太平驛輸水導洞、錦屏電站18km導洞等工程中的應用,使這些工程的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主要研究人員有:高波、何川、漆泰岳等教授。
(2)線路系統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該方向的研究內容以高山峽谷區重力作用為主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的鐵路、公路工程防治技術為主線,同時覆蓋了特殊岩土地質條件的路基病害整治及公路路面病害處理技術、輪軌和車路系統本身的運行安全技術以及工務安全管理保障系統等領域。泥石流及其災害防治工程領域是本方向的一個亮點,有關泥石流預測預報及信息開發系統研究居於國際先進水平。一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5項,鐵道部及其它省部級項目十餘項。獲省部級二等獎兩項。尤其是通過成昆、寶成、南昆等鐵路干線和川藏公路、西攀高速等公路干線災害防治的生產科研實踐,在鐵路、公路工程災害防治技術與研究領域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主要研究人員有:姚令侃、胡卸文、程謙恭等教授。
(3)岩土工程災害預測和防治,利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進行岩土工程學、地學、環境學、災害學等多學科交叉解決岩土工程災害理論研究中的前沿問題和岩土工程災害防治中的重大難點問題,著重進行岩土工程環境地質評價及地質災害防治研究、岩土工程中水環境效應及其工程危害研究、岩土工程環境地質問題風險分析與防災決策可靠性研究,滲流場、應力場、溫度場耦合分析及其在工程災害防治中的應用等。 本項目方向是一個新興的方向。本方向主持和負責了國家科研項目3項,省、部重點和普通科研項目11項,對外合作科研項目1項。出版了專著5部,在國內外發表了論文80餘篇。其中一些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整體研究水平處於國內領先,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獲兩項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本方向正以中青年博士和博士後為主體,以對外合作科研項目為契機,不斷提高研究的學術水平。主要研究人員有:楊立中、黃濤、鄭黎明等教授。
(4)大型結構物抗風與抗震,針對工程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大型結構物抗風、抗震的關鍵技術問題,利用現代科學理論與實驗技術,研究造成風害和震害的機理,尋求大型結構物抗風、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著重進行大型結構物風致響應與地震反應的預測及評估、大型結構物環境振動抑制技術、大型結構物抗風抗震設計等理論及應用研究。 橋梁風工程作為本研究方向的重要內容,已有10年研究工作積累。我校作為國內公認的橋梁風工程的權威研究學位,迄今共主持省部級項目6項,國家重點工程委託研究項目近20項,其中除大跨撟梁之外,還包括三峽工程升船機、首都機場新航站大樓等大型結構的風工程研究,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在風工程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我校在結構風振理論,鈍體非定常氣力辨識,大氣邊界層模擬等方面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在大型結構物抗震方面,本方向已主持完成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項。主要研究人員有:廖海黎、鄭史雄、任寶良等教授。

❼ 歐進萍教授有哪些研究領域

歐進萍: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44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歐進萍,1959年生,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習與工作經歷:

1976-1978:湘潭大學零陵分校水電系大學畢業;

1979-1983: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導師:陳敬生教授);

1985-1987:哈爾濱建築大學結構力學專業畢業獲博士學位(導師:王光遠院士);

1987-1990:哈爾濱建築大學力學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出站提升教授並留校任教;

1993: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通過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

1993-2000:哈爾濱建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現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1996: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訪問教授;

1998-2000:原哈爾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1999-2000:哈爾濱建築大學副校長;

現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

2003.11:工程院院士。

學術任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成員;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和工程學科組副組長;

國家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簡稱863計劃)海洋資源開發技術主題專家組專家(曾任副組長);

國際結構控制學會中國分會主席;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

國內其它多個二級學會副主任委員和委員;

《國際結構控制與健康監測學報》等多個學術刊物編委和副主任編委。

研究方向:
1.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領域:針對建築結構、橋梁結構和海洋平台結構及其地震、台風、波浪、冰力和爆炸沖擊等具有空間分布、隨機特性和動力效應的災害作用,開展多學科交*和高新技術融合的防災減災工程和防護工程研究。

2.工程力學領域:結構動力作用、振動與控制;結構損傷、可靠性與監測;智能材料與結構系統。

主要論著及科研成果:

[1] 歐進萍,王光遠,《結構隨機振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歐進萍,《結構振動控制--被動耗能減振》,科學出版社,2003
[3] 歐進萍,《結構振動控制--主動、半主動與智能控制》,科學出版社,2003
[4] 歐進萍,段忠東,肖儀清,《海洋平台結構安全評定--理論、方法與應用》,科學出版社,2003
[5] 王光遠,歐進萍,《模糊隨機振動理論》,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92
[6] 歐進萍,吳波,邱法維,李洪泉,牛荻濤等,《鋼筋混凝土結構地震損傷理論與應用》,建設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98
[7] 歐進萍,張興才,員彩芬,肖儀清《海洋平台結構檢測維修、安全評定與實時監測系統》,中國高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01
[8] 歐進萍,牛世廣,段忠東,肖儀清等,《固定式海洋平台結構的體系可靠度分析與安全評定系統》,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1
[9] 李敏霞,歐進萍,王剛等,《變剛度結構控制系統》,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001
[10] Wu Bin,歐進萍,《The Pseudo-viscous Frictional Energy Dissipator:A New Device for Mitigating Seismic Effects》,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2003

通訊地址:哈爾濱海河路202號 (郵政編碼:150090)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電 話: 0451-6282094, 6282209
傳 真: 451-6282094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歐進萍教授1959年4月生於湖南省寧遠縣。1978年於湘潭大學畢業;1983年於武漢理工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87年於原哈爾濱建築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通過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成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學部院士。44歲的歐進萍是此次當選院士中年齡最小的兩人之一。
okok.org
歐進萍教授在結構動力可靠性與地震損傷方面,建立了結構模糊隨機振動基本理論,發展了結構抗風和抗震的動力可靠性分析方法,提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地震損傷分析和設計方法。在結構振動控制方面,研製出4種結構耗能減振裝置和3種智能控制系統,建立了結構耗能減振與智能控制的分析和設計方法。在重大工程結構健康監測方面,研製出5種結構局部性態長期監測智能感測器,建立了結構健康監測的試驗與示範系統。okok.org
okok.org
近年來,歐進萍教授主持或執筆國家「十五」有關專項科研規劃和863主題論證;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等24項,發表學術論文160篇、出版著作4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兩次分別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研究基金和研究一等獎;獲得實用新型專利4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獲得「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和「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培養畢業的博士21人、碩士32人,指導出站的博士後11人。
歐進萍院士的學術和教育成就
1.學術創新成果
歐進萍院士的學術創新成果主要分為四個方面:①結構地震損傷與動力可靠性;②結構振動控制;③重大工程結構健康監測;④海洋平台結構安全保障技術。
1.1 結構地震損傷與動力可靠性
從1980起歐進萍院士開始從事該領域的研究工作,為我國防災減災工程的基礎理論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地震損傷理論與應用方面,他提出了結構的主餘地震動隨機模型、地震損傷定量分析與性能設計方法,率先使結構地震損傷性能設計進入工程應用。在結構體系的動力可靠性分析方法方面,他建立了整體極限狀態下的結構抗風、抗震等效靜力可靠性分析方法,解決了多自由度結構體系的動力可靠性難題。在結構模糊隨機振動的基本理論方面,他建立了與確定性振動和隨機振動平行的模糊振動和模糊隨機振動理論。上述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別於1992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者:王光遠、歐進萍);1998年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1998年出版著作"結構隨機振動"(高等教育出版社,歐進萍、王光遠),該書成為我國土木工程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教材。
1.2 結構振動控制
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期,面向學科前沿和工程需要,他系統地發展了結構耗能減振技術,取得了結構振動智能控制的多項成果,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應用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結構被動耗能減振技術與設計方法方面,他研製開發出四種新型耗能減振阻尼器,建立了耗能減振結構抗風和抗震設計方法以及地震損傷性態設計方法。在結構振動的智能控制方面,他研製開發磁流變和壓電-摩擦智能阻尼控制系統以及主動質量磁驅動控制系統,創建了結構振動控制系統優化設計的統一理論和方法。他所領導的課題組是國內全面掌握磁流變液制備、測試裝置、智能阻尼器和控制器設計製造,並實現產品定型化的單位。上述研究成果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項、申請國際發明專利1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部分成果已被新修訂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規范》採納,並正在主持編寫《建築結構消能減振設計與加固規程》;2003年出版著作"結構振動控制--主動、半主動與智能控制"(科學出版社,歐進萍),該書得到國際結構控制學會主席、秘書長和著名教授好評,並應邀翻譯成英文。
歐進萍院士在結構振動控制的基礎隔震、被動耗能減振、智能控制三個領域中的後兩個領域被公認為在我國發揮著帶頭和牽動作用,鑒於他在該領域的突出貢獻,被選為國際結構控制學會中國分會主席和《Journal of tructural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Health Monitoring》(《國際結構控制和智能健康監測學報》)中國大陸唯一編委。
1.3 重大工程結構健康監測
自90年代中期他開始研究重大工程結構的健康監測,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結構智能監測實驗室;2003年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等五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智能結構技術亞太協作研究中心"(APNiSST,6成員之一,中國大陸唯一成員);應邀參加"國際結構健康監測工作組"(IWGSHM,中國大陸唯一成員),牽頭申辦、並獲准在中國主辦"第二屆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智能結構會議" (SHMII-2,2005)。
在結構監測的智能感測元件方面,他研製開發出光纖光柵系列封裝感測器、壓電薄膜裂紋監測感測器、機敏混凝土和碳纖維筋應變感測器,上述部分感測器已經定型化,並正在產業化。
在結構健康監測智能系統方面,他建立了智能感測監測集成系統、無線感測網路系統和結構實時安全評定方法。
上述研究成果獲實用新型專利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的資助。歐進萍院士在重大工程結構智能健康監測領域被公認為在國際和國內發揮著帶頭和牽動作用,在許多國際學術組織和學術活動中擔任重要職務。
1.4 海洋平台結構安全保障技術
9 0年代以來,緊密結合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工程的迫切需要,他系統地發展了海洋平台結構安全保障技術。在海洋環境隨機荷載及其組合方面,他提出海洋環境疲勞荷載(風速、波高和冰厚等)譜的統一模型,海冰動力作用隨機過程模型和我國局部海域風和海浪聯合概率分布;在海洋平台結構的安全評定方面,他提出了平台結構損傷的量化處理與演化分析方法,平台結構安全評定與可靠度評定理論與方法以及平台結構實時安全監測技術;在海洋平台結構的冰致振動機理與控制方面,他建立了在平台結構海冰自激振動判據,平台結構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的耦合效應及其動冰力作用的統一模型,平台結構阻尼隔震體系和主動質量磁驅動控制系統。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於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2001年獲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2001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資助重大項目的24個專題年度考核中連續三年評為第一;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專著《海洋平台結構安全評定--理論、方法和應用》(科學出版社,歐進萍、段忠東、肖儀青)是我國唯一一部關於海洋平台結構安全研究的專著。
2.工程應用成果
歐進萍院士不僅在基礎研究中取得創新性學術成果,還十分重視工程實踐,上述四個領域的學術創新成果均在重大工程中得到應用。目前,完成和正在進行的工程應用項目19項,其中工程總造價超過1億元的項目有10項。
在結構地震損傷與動力可靠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經應用於北京飯店和沈陽市政府大樓等7座建築結構的抗震加固和山東濱州黃河公路大橋斜拉索振動智能控制中,山東濱州黃河公路大橋斜拉索振動智能控制是國產磁流變液阻尼器在我國實際工程中的首次應用,也是我國第一個採用半主動控制系統與方法的工程應用實例,對推動結構振動控制在我國工程中的應用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在重大工程結構智能健康監測和海洋平台結構安全保障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經應用於深圳地王大廈(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南京三橋和山東濱州黃河公路大橋以及哈爾濱松花江斜拉橋等7座橋梁工程,渤海8號和渤海JZ20-2MUQ等3座海洋平台結構中,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採用歐進萍院士的安全評定方法的研究成果,渤海8號平台延長服役三年,新增石油產量9萬余噸,新增產值和利稅1.68億元。上述成果極大地促進了重大工程結構智能健康監測系統與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提升了我國重大工程結構防災安全水平,對我國躋身該領域世界先進行列作出了重要貢獻。
3.組織和參與國家科技規劃和論證
歐進萍院士積極組織和參與土木工程領域的國家重大科技規劃和論證,對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的發展方向起著引導和推動作用。其組織和參與的國家重大科技規劃和論證主要有:
在專家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執筆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十五"優先資助領域-"重大工程災害與防治"的論證報告
l 在專家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執筆完成了"中國和美國新世紀地震工程與減輕地震災害合作研究計劃";
l 主持論證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十五"重大研究方向--"重大工程的災變行為與健康監測";
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申報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國際合作項目-"重大工程結構智能健康監測系統"並獲批准
l 牽頭組織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十五"重大研究項目--"重大工程災變行為與智能監測";
l 作為主題專家組副組長,協助組織和參與完成了"十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海洋資源開發技術主題和重大專項戰略目標論證報告和研究立項與指南"(總計劃經費3.6億元)';
作為專家,完成了國家863計劃資源與環境技術領域的"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智能安全防護技術"研究基地建設的立項指南
4.組織與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歐進萍院士因其很深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研究成果,在國際結構控制和結構智能監測領域贏得了極高的學術地位和聲譽,起著牽頭和推動作用,也使我國該領域在國際學術界佔有重要的地位。
l 2003年,他與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等五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智能結構技術亞太協作研究中心"(APNiSST,6成員之一,中國大陸唯一成員);
l 2003年,他作為中國大陸唯一代表應邀參加美國科學基金會和歐洲科學基金會組織的ESF-NSF WORKSHOP on Advancing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for Feasibility of Smart Structures,並任觀察員;
l 2003年,他作為中國大陸唯一代表應邀參加"國際結構健康監測工作"(IWGSHM);
l 2003年,他牽頭申辦、並獲准在中國主辦"第二屆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智能結構會議" (SHMII-2, 2005);
l 2003年,他牽頭申辦、並獲准在中國主辦"國際結構振動學術會議";
l 2003年,在"第一屆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智能結構會議(日本東京)"上,他代表中國大陸作"中國大陸結構健康監測研究與應用發展"學術報告,並代表中國大陸學者在開幕式上發言;
l 2003年,他牽頭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重大工程結構智能健康監測系統",並獲批准;
l 2002年,他參與組織"第一屆中日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振動控制學術會議"(2002,上海)和"第二屆中日美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振動控制學術會議"(2004,大連);
l 2001年,他執筆完成了'中國和美國新世紀地震工程與減輕地震災害合作研究計劃'。
l 2003年在國內高校首次推出聘請國際一流大學知名教授兼職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第一批簽約35名國際知名教授,並已經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招收博士研究生。
他培養畢業了博士23人、碩士32人,指導出站的博士後13人。其中,培養畢業的博士已有三人提升為教授,並擔任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哈工大報訊 ( 記者 丹梅) 44歲的歐進萍,是2003年當選的58位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當時一些媒體爭相報道這一消息,人們欽佩他的同時,更想了解這位年輕的科學家。
1959年,歐進萍出生於湖南。1987年獲原哈爾濱建築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0年從博士後流動站出站任教。他雖年輕,但卻在結構動力可靠性與地震損傷、結構振動控制、重大工程結構健康監測和海洋平台結構安全保障技術4個重要領域系統地開展了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
年輕的歐進萍是個迷,這要從他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說起:
——他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地震損傷理論與應用、結構體系的動力可靠性分析方法、結構模糊隨機振動的基本理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成為我國這一學科的帶頭人。
——他系統地發展了結構耗能減振技術,取得了結構振動智能控制的多項成果,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應用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所領導的課題組是國內全面掌握磁流變液制備、測試裝置、智能阻尼器和控制器設計製造,並實現產品定型化的單位。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開始研究重大工程結構的健康監測,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結構智能監測實驗室。他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等5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智能結構技術亞太協作研究中心」,他應邀參加「國際結構健康監測工作組,在國際和國內這個領域被公認為發揮著帶頭和牽動作用。
——他系統地發展了海洋平台結構安全保障技術,建立了海洋平台結構安全評定與維修決策理論和大型應用軟體系統,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獲多項國家獎勵。他出版的專著《海洋平台結構安全評定——理論、方法和應用》是我國唯一一部關於海洋平台結構安全研究的專著。

閱讀全文

與防災減災工程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提高手機照片質量的方法 瀏覽:779
核心投資方法和技巧 瀏覽:838
孔隙水壓力計算方法 瀏覽:723
棋盤法可以用什麼方法代替 瀏覽:950
精油護發使用方法 瀏覽:330
干瘡的最土治療方法 瀏覽:219
高粱標准水分檢測方法 瀏覽:651
卡紙製作房子簡單方法 瀏覽:831
如何克服猛獸的方法 瀏覽:659
花崗岩異形拋光最佳方法 瀏覽:25
調研報告的分析方法 瀏覽:400
如何自製辣椒醬的方法 瀏覽:972
羊肚菌的種植方法和技術管理 瀏覽:144
俄羅斯人都有哪些做土豆的方法 瀏覽:545
酸度檢測國標方法有 瀏覽:200
更新手機系統幾種方法 瀏覽:374
手指頭有點發黃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63
如何降薪最快的方法 瀏覽:257
九朵雲加馬油使用方法 瀏覽:160
常用的材料防腐與防護的方法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