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教兒童歌曲
如何讓幼兒愉快的唱歌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
關鍵詞:唱歌 興趣 慾望 玩 好奇
唱歌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孩子,當他們高興時就會情不自禁的唱起歌來,用以表達自己愉悅的心情。然而,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在唱歌時表現的很被動,只是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邊又一邊的唱;雖然在老師問「喜歡不喜歡唱這首歌」時,孩子們能條件反射似的給予回答:「喜歡」,但仍表情默然東張西望,在老師的言語提醒下雖有所表示,但這些不是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悅。這種「師教我學、師說我聽」的教學模式已很不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形式。
「玩是幼兒的天性」 「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 「引導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可見,倡導孩子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採取一些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來調動幼兒學唱歌曲的主動性,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新審視歌唱教學活動,我認為應該打破傳統的歌唱教學模式,注重教與學的協調統一。
一、選擇幼兒喜歡的歌曲,激發幼兒學唱的好奇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如表現為:歌詞陳舊復雜、幼兒難於理解,還有的歌曲內容孩子很陌生,這樣就影響孩子學唱歌曲的興趣。因此歌曲的選擇,對孩子的學唱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有的放矢的選擇歌曲。我認為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如、《小兔乖乖》(歡快的)、《小魚游》(優美的)、《粗心的小畫家》(詼諧的)……
二、由動作引導進行新歌教學活動
由動作引導的新歌教學活動,就是組織幼兒做動作開始活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適用於詞曲簡單、多重復,歌詞內容有直接描述動作過程,賦予動作性。如,在進行歌曲《蝴蝶找花》較長活動時,先讓孩子進行「蝴蝶找花」的游戲,讓孩子分別扮演「蝴蝶」和「花」 ,借歌詞內容進行游戲,並利用游戲活動學習伴隨歌詞朗誦,再進行學習唱歌和相關的游戲活動。這樣不僅使幼兒學唱興趣濃,而且還能夠使平淡的新歌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三、在唱歌教學活動中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在教唱活動中教師應給孩子們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寓教於樂,同時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以充分調動孩子參與唱歌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感受自然美,自發的模仿和學習,甚至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讓孩子輕松的學唱歌曲。如,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活潑、歡快、節奏性很強的歌曲。在學唱歌曲前,我便有意識的在孩子們自由活動時播放這首歌曲,那歡快、跳躍性的旋律,以及那拍拍手、跺跺腳等歌詞,很快吸引著孩子們的興趣,他們一邊哼唱一邊做起了相應的動作。我故作驚訝地對孩子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老師沒教就會唱了。」孩子們在表揚和鼓勵下,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大增;一些平時不大表現的孩子也投入到了歌唱活動中,和大家一起「瘋」了起來。在進行歌場教學活動時,我嘗試著不用琴來伴奏,而是讓孩子們自由的拍手、拍腿,邊拍邊清唱歌曲,擁有節奏的拍打增強孩子們學唱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態度、眼神、動作語調等也是營造教學氛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安排的一切活動都要富於感染力,建立輕松、相對自由的教學氛圍,以及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能讓每個孩子產生積極學唱歌曲的願望。
四、引導幼兒創造性的唱歌,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
有位教育學家曾說過:「學會創造是培養現代人才的重要內容,教育有著開發創造精神和窒息創造精神的雙重力量。」在我們唱歌的教學活動中,不光強調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表現美、創造美。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大膽的創新,獨立的思考。培養創造能力並不是要摒棄模仿,因為模仿是最初的學習方法。現在提供給孩子學習的歌曲一般都是開創性的,都留有給孩子探索船邊的餘地。例如,創編歌詞,在學唱活動中根據歌曲創編相應的歌詞,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孩子創造性地發展。根據歌詞創編動作,也是對孩子創造性的很好的培養。對於孩子的創造行為,我們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孩子已有的創造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應給予幼兒自主的創造和表現的機會,由淺入深的引導幼兒向更深層次發展,激勵幼兒從自身的感受、體驗出發,通過努力展示孩子的創造力。
五、唱歌教學活動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學習過程
在教唱活動中,有時一次活動下來大多數孩子記不清歌詞,更不用說什麼表情、感情了,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的讓孩子記歌詞,而沒有幫助孩子去理解歌曲的性質,沒有教給孩子怎樣唱好它的方法,那就沒有什麼意義。在歌唱活動結束時,如果孩子沒有記住歌詞,那麼經常性的播放這首歌曲,讓孩子在無意識中學會歌曲。其實同伴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時一首歌教下來只有幾個孩子會唱了,但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已有大部分孩子都會唱了;因為孩子們在玩耍、游戲中會互相模仿、學習,就是「兒童教兒童」,它是教學方法的有益補充,隨時可教、隨處可教,有時比老師教的更有效。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教與學的相互協調,重視孩子的學習過程。
在教唱歌曲前,我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給孩子播放歌曲聽,用說兒歌和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孩子記憶旋律、節奏和理解歌詞內容,並吐字清楚的表達歌曲的內容和情感。
願每個孩子都能愉快的歌唱!
㈡ 要怎樣才能唱好一首歌呢
關於唱歌的技巧一、 歌唱發聲器官的組成聲音的形成是發聲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生理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是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歌唱的發聲運動又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發聲有所不同,因而歌唱發聲又是一個物理的聲學、音響學現象。而進行歌唱藝術實踐又是一個復雜豐富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我們的歌唱運動可以說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體」的行為。歌唱的發聲器官是由呼吸器官、發音器官、共鳴器官和咬字器官四個部分組成,它們是歌唱發聲的全部物質基礎,是歌唱發聲運動中的主要功能系統。1、 呼吸器官呼吸器官,即「源」動力,是由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臟以及胸腔、膈肌(又稱橫膈膜)、腹肌等組成。氣息從鼻、口吸入,經過咽、喉、氣管、支氣管,分布到左右肺葉的肺氣泡之中(肺中由兩個葉狀的海綿組織的風箱構成,它包含了許許多多裝氣的小氣泡);然後經過相反的方向,從肺的出口處分支的氣管(支氣管)將氣息匯集到兩面三刀個大氣管,最後形成一個氣管,再經過咽喉從口、鼻呼出。與呼吸系統相關的各肌肉群,他們的運動也關繫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動力和能量的保證。我們日常的呼吸比較平靜,比較淺,用不著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時的呼吸運動就不同了,吸氣動作很快,呼氣動作很慢。如果遇上較長的樂句,氣息就必須堅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強、弱、頓挫、抑揚變化,也全*吸氣、呼氣肌肉群的堅強和靈活的運動才能完成。2、 發聲器官發聲器官,即發出聲音的器官。它包括喉頭、聲帶。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位於頸前正中部,由軟骨、韌帶等肌肉組成。聲帶位於喉頭的中間,是兩片呈水平狀左右並列的、對稱的又富有彈性的白色韌帶,性質非常堅實。聲帶的中間又稱聲門,聲帶是*喉頭內的軟骨和肌肉得到調節的。吸氣時兩聲帶分離,聲門開啟,吸入氣息;發聲時,兩聲帶*攏閉合發生聲音。聲帶在不發出聲音的時候是放鬆並張開的,以便使氣息順利通過。聲帶發聲,一部分是自身機能,一部分是依*聲帶周邊的肌肉群協助進行發聲運動。我們在聲樂訓練的時候,應該充分注意到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運用它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在不正確的發聲習慣下唱壞了嗓子。還有喉嚨的上部與舌根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軟骨,叫會厭。會厭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起到聲門的保護作用,當我們吞咽食物和飲水的時候,它本能地自動蓋住氣管,讓食物通過時避免進入氣管,我們往往有時不小心喝水「嗆」了氣,就是會厭動作不協調所致。第二個作用是歌唱的時候,會厭豎起,形成通道讓聲音流暢地輸出。3、 共鳴器官人體的共鳴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頭腔三大共鳴腔體。胸腔包括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整個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頭腔包括鼻腔、上頜竇、額竇、蝶竇等。在歌唱中,由於音商的不同,使用這些共鳴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唱低音時,胸腔共鳴發揮最大,唱中音時口腔共鳴應用較多,而唱高音時主要是*頭腔鳴發揮作用了。如果我們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並相互協調配合好,那我閃就能獲得圓潤、悅耳、豐滿、動聽的歌聲。4、 咬字吐字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即語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齒和上齶等。這些器官活動時的位置和不同的著力部位,形成了輔音和母音(即語言)。發聲歌唱時,咬字、吐字器官各組成部分的動作比平時說話要更加敏捷而誇張。敏捷是為了使咬字准確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母音或韻母通暢地引長發揮。所以語言器官是我們在吐字咬字時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們學習吐字咬字時出聲、引長和歸韻的重要器官。聲音是歌唱的基礎,要訓練好聲音進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參與發聲器官的構造和作用。歌唱運動的感覺遠不如看得見、摸得著的如鋼琴、小提琴訓練那樣的肌體運動來得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歌唱者要有敏銳的自我感覺,並在專業聲樂教師的指導下反復訓練,以形成條件反射去斷定自己的聲音是否正確,是否符合 聲器官運動的基本規律。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們的運動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學為基礎,而這些器官的協調活動,則是在人體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體的運動都受到心理的指揮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願望及舞台感覺等等,很大一部分與心理的因素有關,有時候心理的制約因素甚至比發聲技術更重要地左右著我們的訓練,我們應該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當我們在歌唱時,尤其在台上表演時,則需將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內容與情感上,以情帶聲,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體器官的位置及活動狀態上。二、 歌唱的姿勢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繫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三、 歌唱的呼吸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1、 吸氣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2、 吐氣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3、 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麼,當我閃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4、 不同的樂句用氣是不同的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不同的呼吸練習法。1) 緩吸緩呼 這是我們在訓練和歌唱時常常採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將氣息慢慢吸到肺葉下部,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小腹向內微收。這種吸氣要求自然放鬆,平穩柔和地進行,就像我們去聞花的芳香時的感覺一樣,聞花的感覺使我們吸氣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運動一樣,但吸氣時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輕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後慢慢呼氣。呼氣時,注意保持吸氣狀態,控制住兩肋和橫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氣息,使之平穩、均勻、持續、連貫地慢慢吐出。有一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呼氣時下肋和橫隔膜的保持狀態:就是在緩吸後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的動作,這里需要長長地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我們常說:「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是一種吐氣的感覺。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口、鼻迅速把氣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葉下部,並將氣息保持住,然後,按照緩呼的要求而呼出。我們在演唱實踐中經常要用到的,因為在歌曲的句與句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吸氣不通話你有很長的停頓時間,往往採用「偷氣」的辦法來吸入且要吸得不讓人發現,這就是急吸緩呼的作用。為了培養呼吸的控制力,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練習曲及歌曲中的某些樂句做帶詞的練習,效果較好。卡魯索說過,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於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四、 歌唱的發聲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的需要的,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煉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1、 喉頭和聲帶喉頭和聲帶,是歌唱的發聲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是打開歌唱藝術寶庫的金鑰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頭與聲帶在歌唱時應處的位置和狀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歌唱時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時偏低一些(就像我們深吸氣時的喉頭感覺,因為吸氣時的喉位,比靜止時的喉位略低一點)有很多人把喉頭處於吸氣時的位置稱為「水平位」。在歌唱時字與字、句與句的轉換中,喉頭要始終處於這一位置,而不應做離開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動,當然喉頭位置的穩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僵死不動的穩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遠穩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樣,若把皮球比做喉頭,皮球浮在水面的狀態就好像喉頭穩定在吸氣位的狀態一樣。所以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始終處於低而自如的穩定位置和喉頭壁打開的狀態。2、 打開喉嚨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那麼如何能幫助初學者「打開喉嚨」呢?1)「打哈欠」的狀態 「打哈欠」狀態可以讓口腔打開自然,放鬆,口蓋抬起,口腔內空間增長增大。所以在唱歌時,咽喉不要閉塞,要使咽喉張開,讓氣息自如地送出來,「哈欠」狀態確實是打開喉嚨的好辦法,也使歌唱者保證了一個很好的演唱狀態。在平時練習時,還可以用閉嘴的「打哈欠」,閉口打哈欠的時候,里邊的狀態也是開的、抬的,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都能保持這個狀態的話,那你的聲音就不會是「白」的、「扁」的了,你的聲音就會是「豎的」、「圓的」了。2)用「微笑」狀態來打開喉嚨 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態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歌唱狀態就是里邊的哈欠,處頭的微笑」,這話很精闢。3、 良好的中聲區中聲區是唱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中聲區,就談不到其他的一切。我們應當重視中聲區的練習,多在中聲區下功夫,不要急於唱很高的音。練習時,我們先從中聲區以中、小音量練習開始,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鞏固以後,再慢慢向較高一點或較低一點的音域發展,初學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一開始就猛練高音,不但不會獲得正確的高音,反而會毀壞聲帶。中聲區應該*前,明亮,輕松流暢,不費力,這樣才能往上發展,為演唱高音打開通路。中聲區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美和聲音的靈活性。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都是中聲區。中聲區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有支持點,喉頭穩定松馳,不論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們常比喻說「聲音要像穿珍珠一樣,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等等,就是說聲音要連貫、統一、圓潤。4、 關於換聲區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入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雖聲區的唱法,然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1)「倒抽一口氣」的動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2)母音轉換手法 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小一點,小舌頭抬起一點。在碰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點的總是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如何練習顫音RR練習舌尖顫音的時候,舌尖輕輕向上捲起(輕到不費一點勁),輕輕接觸硬齶前部(輕到沒有多少接觸的感覺,總之要放鬆),用連續的呼出氣流吹動它,讓它自己振動起來。學會吹動舌尖以後,再學習同時讓聲帶振動。開始學習的時候寧可讓舌尖多顫動一段時間。實際語言里可能只要顫動兩三下就夠了。小舌顫音甚至可以用漱口的辦法讓小舌顫動起來。 可以設想,在大風中空氣很快流過高高煙囪的兩側,煙囪也會擺動起來。因為是使用氣流吹動的,所以說是伯努利效應的結果。那種運動方式的原理,是跟閃音不一樣的。舌尖閃音要*人用神經指揮肌肉去讓舌尖運動。 伯努利效應使飛機機翼產生升力,可以飛上天。或者說,機翼上表面的流線型比下表面的流線型長,飛機前進的時候,空氣流過上表面比流過下表面快,於是氣流壓向機翼上表面的負壓力大於下表面的負壓力,飛機就獲得了上升的力量。兩條船挨得太近會相向*攏或碰撞,也是那種負壓力作用的結果。 聲帶所以能夠振顫,主要是伯努利效應和彈性力的結果,不是神經脈沖指揮的。 補充一點。 練習發舌尖顫音的一開始,舌尖輕輕向上捲起,接觸上齶。與此同時舌面邊緣也要起作用,把口腔前邊的出口全都堵住。舌面邊緣用一定力量,緊*左右兩側的上齶和牙床。它們不參加顫動,只是使舌尖的活門縮小,同時使舌尖有彈性。也就是說,舌面兩側的邊緣是不動的。呼出氣流的壓力會把舌尖推開。如果吹不動舌尖,可能是舌尖太緊張(無聲),更可能是兩側漏氣(有 h...... 聲)。如果吹的時候聽到一聲 th...... ,然後舌尖停在外頭不動了,一定是缺少彈力,也就是兩側太放鬆,或者舌尖太緊張,也可能是舌尖後卷不夠。如果聽到的是一聲 tx......,是舌根太高太緊張。舌尖活門調得小一些,可能更容易顫動起來。舌尖向上頂得太緊,會聽到 trrr ,就累了。東北地區車把式的「得兒駕」就是 trjia…… 。關鍵是要學會 rrrrr 的輕松的顫動。 還有兩點: 1、增加與顫音發音部位相同的輔音,在音節當中體會舌的顫動。如:嘟——/tru/。練習時拉長音,注意力不要放在是否為舌尖上,而應放在氣流的體驗上。 2、音節末尾的顫音比較難發,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隨意增加一個母音,之後再把該母音弱化。 千萬別控制,也不要企圖從閃音、捲舌音過度到顫音,一定別控制尤其是舌頭,多想一想疾風中的旗幟。要練習顫音,先要知道它是怎麼來的.無非兩種辦法.一,兩個相差較小音程的音交替出現;二,氣息控制,使得同一音高間歇性重顯."抖喉結"比較接近第二種,不過不是氣息,而是聲門的閉與開實現,這樣控制起來難度極大.因為每次開與閉的度要高度一致,要不然音高無法控制.中低音還好說,但高音的時候,聲帶閉合度很高,留下的間隙十分狹小,要控製得如此精細就不太現實,很多時候是顫兩下,聲帶閉死,憋得沒聲音,要不就是放得太開,跑調了.所以要用氣息控制,因為那時你的聲帶可以一直保持著相似的狀態,不用去理會它,並且氣息間隙性沖擊聲帶,就有了讓聲帶休息的時間,所以保持的時值反而更長.但這種方法要求氣息控制較好,停多長時間,起多長時間,保持多長時間要求相當准確.練習的時候可以放慢速度,先慢慢練,等穩定了,再提速.顫音。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呵呵!很多人都會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不夠拽。殊不知顫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其實不然。顫音,實質是用氣息演繹歌曲的時候,強大的氣流沖擊口腔和鼻腔後部所產生的震動,小腹給予氣息的壓力產生了氣流。我倒不贊成流行音樂一定要用這樣死板的方式產生顫音,有些歌星通過喉結的抖動比如「劉德華」和嗓子眼的一緊一松的「張信哲」「做」出了顫音。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種風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們也具有強大氣流的顫音。 所以,還是那句話, 氣息是根本。用了氣息,自然會有氣流的沖擊產生顫音。對於流行歌曲,有些低調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樣每個字都在氣息上,有時似一種悄悄話, 有時像一種無奈的嘆息, 不會有強大的氣流支持你的顫音,這時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來修飾你的尾音,我認為流行歌曲的顫音表現不完全*氣息頂出來,有時候抖抖喉結,控制嗓子眼裡的聲音也未嘗不可,只要整體在歌曲的氛圍之中不受影響即可,但是你一定記住,如果你沒有十足的把握把它做好的話,那你最好就不要現去模仿,特別是在錄音的時候。沒有顫音的朋友如果鐵定對顫音垂涎三尺,就從模仿開始吧——多聽聽劉德華的歌。他的顫音我覺得很舒服,我就是從模仿他開始的。也可以模仿救護車叫喚。好笑吧?這只是沒有聲樂老師在身邊、一種自我揣摩的方法,當然不屬於常規的聲樂練習。發出「嗚嗚」的依次循環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讓你找到抖動喉結的感覺,慢慢的吧「嗚嗚」的發音轉變成「嗯嗯」的發音,再慢慢的轉成「你~」的發音,再唱一些「你」結尾的一句歌……呵呵,這只是一種感受喉結抖動的顫音方式,與氣息發聲不一樣,保准聲樂老師看了會氣死!但沒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揣摩,不妨試試。不過你也可以這樣想,我覺得這段歷史時期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也許再過5年後就不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了。 何必為了沒有顫音而苦惱呢? 顫音雖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氣氛, 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願意喜歡聽]
㈢ 在歌唱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想唱就唱」
聲明:該文2008年發表在《泉州教研通訊》第14期,煩請不要抄襲,抄襲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晉江華僑中學吳曉瑜無論是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還是注入了新課程理念的音樂課堂教學,歌唱始終是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之一。歌唱一直是音樂審美教育中最普及、最直接、最生動的藝術教學形式。美好動聽的歌聲帶給學生快樂的同時,亦表達了他們的真情實感。但是,在近幾年的音樂課堂歌唱教學中,卻發現學生在生活中喜歡音樂,喜歡唱歌,但在音樂課堂上卻較難喚起他們的歌唱熱情,聽不到優美響亮的歌聲了。讓學生能夠充滿自信而又快樂的歌唱,是有益於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如何讓健康快樂的歌曲喚起學生的歌唱渴望,讓他們「想唱就唱」,並成為他們文化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初中音樂教學中要克服的一個難題,是我們每位音樂教師要面對的問題。下面就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自信快樂的「想唱就唱」,談談點滴教學體會。一、創設歌唱教學情境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要培養學生伴隨老師快樂的投入到課堂的歌唱學習中,須創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置身其中,使學生動情。創設歌唱教學情境,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境,喚起學生的歌唱注意,當學生進入一種特殊環境面對特定的學習對象,新鮮感便會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於眼前的景緻。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優雅的儀表,親切而真誠的問候,清晰簡潔的談話,優美輕盈的背景音樂等,都會使學生感到輕松,和諧和愉快,使其產生良好的歌唱學習心境,引發他們的歌唱慾望。例如,在學習《渴望春天》這首歌時,師生在課前都作了准備工作,查找了各種展示春天的藝術作品、資料,如:優美的圖片、美術作品、攝影作品,文學作品,甚至有的同學還帶了美麗的小盆景進音樂課堂。課堂上,老師在優美音樂伴奏下,以其生動而富有情感的語言音調,從容地吟頌著導言,老師的一切語言和情景演示,都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此時,學生聆聽優美的音樂,看著栩栩如生的畫面,感受著教師美好生動而又富於情感的表情和語言,他們完全沉浸在美的情境之中。老師因勢利導,非常順暢的進行了本課演唱《渴望春天》這一首歌的歌唱學習,學生學得認真亦學得開心。二、培養歌唱自信心初中學生正處於變聲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唱歌這一學習環節時,同學們總是有點勉強。對於演唱一首歌,老師總會有如下要求:音準節奏准確、音色甜美、富有表現力等。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演唱,可能招到老師的批評、同學們的嘲笑。學生在課堂上的挫折體驗,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久而久之,學生在唱歌時,不敢大膽演唱,甚至不敢出聲。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獲得他人的欣賞與贊美,更何況是孩子。所以,我想作為老師,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引導,並激發其歌唱自信心。如,當學生唱完歌曲時,老師應先作出及時的肯定,真誠的贊揚,而後對其不足之處,委婉的指出並及時作相應的指導,這樣就會大大的激發學生的歌唱熱情,激起他們的表現慾望。反之,如果老師直接苛刻的指出學生的不足,那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馬上泯滅。時間長了,學生還敢積極參與嗎?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老師應盡可能的減少學生的學習挫折體驗,巧妙合理的運用的教學語言及體態,讓學生在歌唱學習過程中,適度的滿足其心理,以激發其積極的歌唱慾望。如:「很高興這么動聽的音符從你的口中流淌而出」「你的歌聲深深打動了老師」「聽,我們的教室上空飄盪著多麼美的旋律啊」。同時,老師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眼神,我想都會燃起學生學習的火花,讓他們更積極的溶入音樂課的歌唱學習。三、合理使用音樂范唱在歌唱教學中,范唱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老師如果能靈活的運用這一常用的教學方法,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歌唱自信心,讓他們在歌唱學習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一般的范唱包括老師范唱和錄音范唱。首先說說老師范唱,在音樂課的歌唱教學中,我認為老師自身的范唱不可乎略,應合理運用老師在歌唱教學中的范唱,充分利用老師的演唱,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作范唱時,作到在為學生作示範時,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概念。首先應作到歌唱規范,如音準、節奏、音樂風格等方面應准確到位的表現,同時通過老師直觀的演唱口形、演唱表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引發學生的學習共鳴。良好的開端是成功學習的一半,老師應在歌唱教學前,合理運用自身的范唱,引導學生在歌唱學習中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學習中。那麼,在音樂歌唱教學中又要如何使用常用的錄音帶范唱呢?一首新歌對於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要讓學生對一首新歌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有感情的演唱,這需要一個過程,那麼這一過程需要合理使用范唱錄音帶來貫穿歌唱教學。俗話說「先入為主」,在進行新歌教學中,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先播放歌曲錄音,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未學習歌曲前就能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我們知道音樂是聽覺藝術,學生在聆聽音樂中感受體驗音樂,進而才能進一步表現音樂。在進入新歌學習後,錄音帶的范唱使用不可終止,應讓范唱錄音音樂作為一條紐帶貫穿歌唱學習,讓學生從范唱中體會歌曲的特點,熟悉歌曲的旋律,牢記歌曲的歌詞。四、逐步提高演唱技能學生在歌唱學習過程中,已具備一定的歌唱學習及感受能力,在這一基礎上,老師應發展學生的歌唱表現力。那麼,要讓學生更好的唱好歌曲,提升歌唱表現能力,就應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否則,學生在歌曲演唱過程中,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其演唱主動性還是不能被激發出來。因此在歌唱學習過程中,作為教師應幫助學生克服發聲困難,通過樹立其歌唱自信心,合理的范唱,啟發引導等教學手段,以逐步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在教學實踐中,遵循歌唱學習規律,從實際出發,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在課堂中,應給學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老師應營造學習氛圍,鼓勵引導學生在一次次的演唱中,吸取學習經驗,讓學生在不斷的努力學習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體會成功的喜悅。 五、提升歌唱記憶力 在音樂課堂上,學生歌曲學了一首又一首,但是要讓他們「想唱就唱」時,則不能完整而准確的演唱出來。這種學習效果的體現,大大弱化了音樂課歌唱教育的初衷。要提升歌唱教學質量,發揮歌唱教學的審美特點,則不是單純地教學生把歌唱好,而是要使每首健康快樂的歌曲融入學生的情感,注入學生的心靈,讓他們隨時隨地的「想唱就唱」。因此,在歌唱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歌唱記憶力,嘗試通過一些途徑和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歌唱記憶力。首先,在歌唱教學中應努力培養學生的歌唱注意力,在歌曲學唱過程中,老師要豐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高度集中歌唱內容,使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歌曲的演唱中來。其次,是培養學生的歌唱興趣,興趣是行為的動力,也是培養記記憶力的前提。老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情緒,不斷改進歌唱教學方法,激活學生歌唱學習興趣。然後應合理有序地進行歌唱復習,,老師在運用這一教學方法時,不能流於形式,應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如有選擇的安排輪唱、齊唱、小組唱、合唱、表演唱、配樂演唱等形式進行復習學習,因為復習是鞏固記憶力的常用學習方式。總之,在歌唱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組織好各個環節的教學,用生動靈活的教學設計,以豐富有趣的教學語言和動聽的歌聲打動學生的心扉,喚起學生的歌唱渴望,讓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自主積極地學習,樂於傾聽、喜於演唱,喚起他們的歌唱熱情,使他們「想唱就唱」。讓學生在美的藝術教育中,陶冶性情,美化心靈。希望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在歌唱學習中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歌唱帶來的快樂。
㈣ 淺談如何做好低年級唱歌教學
淺談如何做好低年級唱歌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1)12-0095-01
摘要:對於低年級兒童,教給他們的歌曲孩子們很容易學會。但如果一節課只讓孩子們翻來覆去的唱,他們就會失去興趣,也感受不到音樂的美,達不到教學目的。對於這些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如何使他們受到美的熏陶,培養音樂興趣,改進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培養興趣;快樂氣氛;表演
新課標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它為音樂教學指出了一個方向,即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眾所周知,抓好音樂教學,是構建以德育為主導,心理教育為主線,體育為基礎,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為主體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理念下,音樂教育的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唱歌曲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生對一首新歌曲由不會到會的一個過程。學生通過唱一首新歌,既能得到知識,又能受到美的熏陶。歌唱是一門藝術,幫助學生理解、接受、喜愛這門藝術是音樂教師在教唱歌曲中的首要任務,怎樣才能更好把任務完成呢,在實際教學中我總結了如下的經驗:
一、激發學生歌唱的興趣,為歌唱教學作好充分的准備
興趣是調動思維、探究知識的內動力,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激發學生歌唱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如:課前可以和學生一起挑選大家熟悉的喜歡唱的歌曲,做好歌唱課的鋪墊工作;有吸引力、有感情的導入,讓學生對歌唱產生期盼、渴望的心情;還有就是教師有感染力的示範演唱,讓學生產生更強烈的唱的慾望。
教師要熟悉歌曲,這是在教唱一首新歌前必須要准備的,首先要吃透歌詞,明確歌曲情緒、速度、主題思想。然後要仔細分析樂曲旋律,明確歌曲調式、調性,以及歌曲的風格、特點,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是抒情的還是雄壯的等等,並找出歌曲中的重點、難點,以便在教唱中進行重點練習。范唱有聽錄音和教師示範兩種,這里主要說一下教師范唱,要求教師盡力按歌曲所要求的情緒、風格特點進行准確的演唱,給學生一個較為完整的藝術形象,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分析講解歌詞的歷史背景也是范唱的一項重要內容。比如在教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時,我把本歌所描寫的情景:日寇侵華所犯罪惡用講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使他們對歌曲內容、情緒有一個正確了解,更容易把握歌曲情緒、為唱好歌曲打下基礎。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教師可以根據歌曲的思想內容,運用形象生動而簡練的語言把要注意的問題向學生講清楚,使學生在理解歌曲的思想內容後,感受到音樂的藝術形象,以掌握要領。
二、由易到難,層層推進,學會聲情並茂的演唱
歌唱教學是是音樂教學的最基本的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欣賞音樂、表現音樂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樂譜是一首歌曲最基本的部分,從一年級開始我就教學生唱譜,掌握食譜知識。低年級由教師分句教唱,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鞏固樂譜唱的准確,可以採用分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視唱樂譜,這樣既學得快又學得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運用手勢來表現歌曲的強弱、力度、速度等。因為肢體語言不僅是人們情感的外露,而且是音樂各要素的內涵。如教唱《火車開啦》時,火車近了,手勢幅度大;火車遠了,收拾幅度小,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歌曲的意境。
歌唱要達到聲情並茂,並不是短時間能達到的效果,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握歌曲情緒,學習有感情的演唱。如在教學歌曲《小寶寶睡著了》時,要求學生把握歌曲中溫柔、甜美的感情。我再范唱時用輕聲,並配上搖寶寶的律動,這時,有的同學的頭就微微地晃動,眼睛注視著老師。通過這種范唱的引導,學生掌握了輕聲演唱歌曲的方法,並把握了此曲溫柔、甜美的感情,甚至還想像寶寶在媽媽懷中睡著了的甜美畫面。
如果一節課還有剩餘時間,可以採用老師彈、學生聽的方式,讓學生們隨著音樂節奏,音區的變化,想像出各種不同的動物形象。如把《火車開啦》的旋律變成三拍子,並在高音區彈奏,孩子們立刻想像出小鳥、小蝴蝶、小海鷗 動物的形象;當把音樂變成二拍子在低音區彈奏時,孩子們又馬上聯想到大象、獅子、老虎等動物的形象,並且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模範各種動物的行走、動作、神態。讓孩子們通過聽,發揮他們豐富的想像力,打開想像的翅膀,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及濃厚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天生活潑、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要提高音樂課的質量,應根據兒童好動、好游戲的心裡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兒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在輕鬆快樂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
三、關注學生情感,增強學生歌唱的自信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想到所教的學科,而且要注意到學生的感知、思維、注意力和腦力勞動的積極性。」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的雙向交流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情感的疏導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唱歌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而具有靈活多樣性,教師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做最佳選擇和綜合運用。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願望來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成功的樂趣。我們知道十個手指不會一般齊,對於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學生,要求他們聲情並茂地演唱歌曲;對於一些對獨立唱歌感到緊張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背唱歌曲;而對於一些對自己沒有信心、懼怕唱歌的學生則只要求他們唱准歌曲的節奏和音高。不同的學生在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會逐步認識自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這樣,能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不同層次學生的唱歌潛能,使部分學困生和沒有信心者減少對唱歌的恐懼,樹立起唱歌的自信心。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愛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集體活動中,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盡情地唱、忘情地唱、入情地唱。讓自信的光照亮每個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由衷地唱出自信的歌!
有效的歌唱教學方法,不僅是調動學生歌唱的興趣,更是對學生音樂技能、音樂素質的提高起到基礎作用,也是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當然歌唱教學方法有很多,我想只要是讓學生喜歡唱歌、投入的唱歌,是提高學生歌唱能力的方法都是有效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