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世界上最早 而且至今仍在廣泛使用的外語教學法體系
Courants méthodologiques de la didactique des langues
語言教學法的發展
歐洲最早的語言教學法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拉丁語教學,而現代外語教學法主要是指從十八世紀以後演變發展的多種教學法。針對法語,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主要存在以下四大教學法流派:
1. Méthodologie grammaire-traction
語法翻譯教學法 (19ème siècle – 1960)
正如其名,「翻譯」是教學的主要目的和任務。在這個時期,語言本身被看做語言學習的全部目的,而教學可以簡單概括為語法教學;而所教授的法語類型則是雅語,文學性語言。至於教學人群,顯然這種文,雅,深的教學只是針對社會精英階層。
2. Méthodologie structuro-globale audio-visuelles
視聽歸納結構教學法 (fin des années 50 – fin des années 80)
在五十年代末,教學法主要受到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心理學的影響,強調反復練習,乃至機械重復,以此培養聽說語言習慣的重要性。視聽歸納結構教學法相較語法翻譯教學法而言,語言本身不再被看做是全部學習目的,學習中心變成了交流,而教學中心也從語法移到聽說。但弊端在於教授的只是標准法語,無法體現語言自身的豐富性。
3. Méthodologie de l』approche communicative
交際語言教學法 (années 70 – aujourd』hui)
交際語言法是至今仍然被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法,相比視聽歸納結構教學法,它通過真實語料文本(非簡化處理過的材料)的使用,更多的體現了語言的豐富性。法語的學習不在只是標准語的學習,融合雅語,通俗語,俚語乃至黑話。這一教學法也體現了人本教學的思想,重視每個個體的獨特性,每個個體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
4. Méthodologie de la perspective actionnelle
實踐教學法 (2000 – aujourd』hui)
實踐教學法是目前相對最新的教學法,但目前在國內的運用情況不是特別理想。實踐教學法的核心思想在於「知識的攝取吸收是一個自我建設的過程」,語言被視為交流的工具,學習者通過外語與其他人交涉來完成指定任務。也就是強調語言學習者的社會性,認為優秀的外語學習者是有能力在特定環境背景下有創造力並有責任性地做出反應的社會個體。CECR(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則可被視為與之相應的語言評判標准。
其他FLE相關的文章:
FLE對外法語教學到底需要學些什麼?
FLE教學方法:法語教學中可以如何運用TICE來突破傳統課堂?
聲明:本內容由滬江法語Lou原創翻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作者:Lou璐梓,語言即生活!歡迎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chez-lou
勾搭請戳這里~
❷ 現代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現代教學方法有哪些,歡迎大家分享。
國內教學方法:
1、自學輔導教學法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實驗基礎上提出,是目前國內自學研究中影響較大、效果較好的一種教學方法。1963年他們進行程序教學實驗,1965年在總結實驗的基礎上,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編寫自學課本、練習本、測驗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三個本子進行自學、訓練、自批作業,因此又稱為三個本子教學法。它的特點是通過一種新的教材、教法,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法為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進行指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的習慣與能力。
自學輔導教學法有一套新編的教材,其編寫原則是:
①步子適當,高而可攀,小步子逐步過渡到大步子;
②及時反饋,學習後及時練習,當時知道結果;
③分組安排練習,前一組為後一組做鋪墊,前者啟發後者,後者復習前者,從舊知識推出新知識;
④直接揭示本質特徵,表述概念、編寫習題時把常見性錯誤與正確特徵同時呈現,培養學生判斷力;
⑤從展開到壓縮,學習新的內容盡量展開,隨發展、熟練後逐步壓縮。
⑥變式復習,避免機構重復,使掌握、運用知識的質量螺旋式提高;
⑦按步思維,盡量把解題時的思路分成可操作的步驟,從活到死,再從死到活。
⑧可逆性聯想;
⑨步步有根據。
自學輔導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授給學生閱讀方法,使學生基本學會閱讀教材,理解詞義,概括段意。大約1至2周時間。
第二階段:引導學生學會自學,養成自學習慣,適應自學輔導教學法。大約2個月。
第三階段:在學生比較適應自學輔導教學形式,初步養成自學習慣,並有一定自學能力後,進一步加強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相對獨立性,大約半年到一年時間。
第四階段:使學生完全適應自學輔導教學法,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在自學過程中充分發揮獨立性。
自學輔導教學法是在數學教學中實驗的,1980年以後逐漸擴大到26個省市,實驗對象是各類學校初一到初三學生,成為全國性的教改活動。
2、嘗試教學法
江蘇省常州師范學校特級教師邱學華根據各地教師實踐,吸收國內外現代教學法的經驗,在實踐基礎上總結研究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變先講後練為先練後講,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先嘗試練習,然後教師有針對性地講解。
嘗試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分為五個步驟,因此又稱五步教學法。
第一步:出示嘗試題。把認識客體和新問題呈現於學生面前,使認識的主體——學生處於積極活躍的探索狀態,激發其解決問題的內在動機與需要。
第二步:自學課本。由學習內驅力引起學生自學的興趣與願望。
第三步:嘗試練習。這是更活躍地解決問題的行動,學生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提出有關信息,探索問題的解答。
第四步:學生討論。藉助學生相互啟發與交流,使其進一步獲得認識與培養能力。
第五步:教師講解。針對學生解題過程中迷惑之處以及求得最佳解題策略的慾望,重點講解,使學生初步重新組織起來的認知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和鞏固。
在新課前,有基本訓練和導入新課;在新課後,有鞏固練習,即第二次嘗試練習、課堂作業、小結等環節。從五個步驟分析,嘗試教學法的核心是把學生看作一個生動、活潑、積極、自覺的認識主體,是在教師指導下發揮主動性的探索者,在愉悅的情境中探求認知結果。這是它受到師生歡迎,在實踐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目前已有26個省市進行實驗,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讀議練講教學法
又稱「讀讀議議練練講講」八字教學法,是上海育才中學在教改實驗基礎上總結形成的。其特點是在「有領導的、茶館式的」開放性教學組織形式中,運用讀、議、練、講各種教學手段,求得多方面的教學效果。其中,「讀讀」是基礎,即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基本內容,找出問題,培養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議議」是關鍵,即組織學生在讀儀小組(由前後兩張課桌4位學生組成)中展開議論,通過互相啟發,理解內容,培養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議題可以是教師為加深學生理解而准備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閱讀時提出的問題。「練練」是應用,即學生思考和解答為加深理解、掌握學習內容而設計的練習,通過練達到消化、鞏固知識的目的,並培養能力與技能。「講講」貫穿於教學過程始終,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和學生實際需要,可以對個別學生講,也可以對讀議小組或對全班講。通過教師的講,進行組織、啟發、引導、點撥、解惑、總結工作。講要注意針對性,有重點,畫龍點睛。
讀議練講教學法基本精神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運用這種教學法於理科教學中時,教師要把教學內容精心組織成幾個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通過讀書、議論、實驗觀察,推導出或歸納出某個規律或結論。在文科教學中,可採用評論式方法,讓學生通過閱讀,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發表見解評論。
在這種教學法中,習題作為新的知識概念在各種不同情況下形成的問題,而成為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發展學生智力、能力的載體的作用,而不再是一種課後的負擔。
4、學導式教學法
黑龍江礦業學院等高校首先實踐、倡導的一種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把教學的重點心從教轉到學,教學中大部分時間由學生從事獨立學習的實踐活動。它的結構是四個環節:自學→解疑→精講→演練。
第一個環節:自學。
1、課前預習教材。通過預習,溫習教材中已知的知識,找出未知的新知識與難點。
2、課堂自學。依據課題內容多少難易,用5~10分鍾或更多時間,教師先提示要點與要求,或作出示範,提供範例;學生獨立自學教材,寫自學筆記,分析要點,試做例題,找出疑難問題。
第二個環節:解疑。學生討論、交流、查閱參考資料或工具書,教師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小組或大組專題討論,解決一般性的難點。一般用5~10分鍾。
第三個環節:精講。教師針對學生無力弄清的難點和關鍵進行精講,並且示範、演示、操作,講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自己作出結論,培養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五種智力要素。可用5~10分鍾,或者更多時間。
第四個環節:演練。具體步驟是:學生通過思考把學習要點和心得寫入筆記;根據個人基礎精選習題演練;同學互相批改作業,教師指定學生上講台評改評分,學生訂正錯誤;小結,把學習內容系統化、概括化。演練是學導式教學法綜合開發學生智能的主要環節,一般用半節課至2節課。
運用學導式教學法,應注意區別年級高低、教材難易、學生基礎好差等不同情況,也要注意讓學生有個適應過程,逐步從以講為主轉變到以自學為主。
5、六課型單元教學法
武漢師范學院黎世法等通過對中學教與學的調查分析,運用最優化教學理論創造的一種教學方法,又稱「最優中學教學方式實驗法」。它的特點是綜合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把教學的主要環節改變為六種課型。同時根據教材的特點與內在聯系,把教材分成若干教學單元,每單元依次按六種課型進行教學。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自學課。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及有關學習手段,在已有知識、技能基礎上,自覺主動地通過讀書、作業等方式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這是基礎課型。
(2)啟發課。教師從學生自學實際出發,突出並圍繞單元教學重點,講清學生自學課上尚未理解的共性問題,同時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理解內容,培養智力能力。啟發課有精講、典型實驗、基本技能講解和演示等。
(3)復習課。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記憶,並使知識系統化、概括化,為靈活運用做准備。
(4)作業課。指導學生獨立地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於實際,形成新的技能技巧,促進智能發展。
(5)改錯課。指導學生分析作業中錯誤的原因,進一步加深理解、鞏固認知。
(6)小結課。指導學生進一步把知識系統化、概括化,把技能綜合化、熟練化,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小結可以一個單元一次,也可以幾個單元一次。
六課型單元教學法的理論1979年提出後,許多省市的學校在語文、數學教學中開展實驗,取得顯著效果,對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差生成績,發展優秀生等都很有效,受到歡迎。
6、引導發現法
上海師范大學附中等校實驗的教學方法。特點是根據教材的結構與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把教材劃分為一個一個發現過程,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主動地研究問題,總結規律,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教學過程分為:
1、科學劃分發現過程,確定教學要求;
2、精心組織教學,積極引導學生的發現活動;
3、積極創設利於學生發現學習的情境,促使學生主動研究。
7、知識結構單元教學法
北京景山學校實驗的教學方法。特點是按照知識的內在聯系,把教學內容劃分成若干單元進行教學,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提高獨立學習能力。一個單元的教學步驟分為
(1)明確要求,自學探索研究;
(2)重點講授;
(3)綜合訓練;
(4)自學小結
值得指出的是,教師在借鑒學習這些方法時應該注意:
①每種教學方法都是針對具體的目標、教材、學生而起作用的,具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不能機械地照搬。
②許多方法已不單純是方法的改革,而是涉及到教學組織形式、課堂教學結構才能取得效果。
③各種教學方法有自己獨特的結構與程序,但它們不是固定不變的,運用時不應將其程式化,必須適應具體情況和教師本身素質創造性地靈活運用。
④每種教學方法不是孤立地運用一種教學手段,往往要綜合多種教學手段,加以有機的組織運用。
⑤改革教學方法的關鍵是轉變教學觀念,如果教學觀念不轉變,任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都可能會被弄得走了樣。
8、「問題討論式」教學法
「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對教學內容用問題的形式概括、串聯、提引、梳理、深化。它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培養能力,啟迪智力,發展個性,提高質量的一種開放型教學方法。其一般程序包括:設置問題——討論——歸納——整理——反思。關鍵是設置問題。教師要依據教學目的和重點、難點,對教學內容設計出三套問題:一套預習思考題,一套課堂討論題,一套課後練習題。
9、「參與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參與式教學就是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此要求教師為學生留出參與的教學空白。
其方法大致可分為三步:
1、教師講授教學的基本內容。教師在這階段的任務是以最為簡潔明快、淺顯易懂的教學方法,講解基本概念、公式等。
2、學生參與階段,是參與式教學的主體。這時,教師給學生一套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題目,由淺而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去做題目。
3、宣布題目的答案,如果需要還可以附上解題過程。
此教學法優點:
第一,能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教學的重點。
第二,能使每個學生都能以其能力來掌握知識。
第三,能使兩極分化轉化為均等的不平衡,使每個學生思維都積極活動起來,克服了採用「啟發式」時常有學生被趕出課堂思維空間的弊端。
10、「自學五步法」教學法
「自學五步法」即一看,二讀,三想,四說,五寫。看,即讓學生看教師擬寫的自學提綱,或課文後面的有關練習題等,明確學習任務與要求;讀,是讓學生帶著「自學提綱」、「練習題」等,閱讀教材,了解、掌握教材內容;想,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想想還有哪些疑難的問題,以便在適當時候提出,師生討論解決。記,是讓學生用筆在教材上面畫不同符號標記。寫,是在筆記本或作業本上,寫一些必要的筆記或作業。
11、「五環節」教學法
五環節教學結構大體分為:創設情境——引導探索——師生研討——驗證結論——實習作用。
(1)創設情境。其主要任務是提出問題,引進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復習舊知,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必要的准備。
(2)引導探索。在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或看書來尋找問題的答案,探索新知。
(3)師生研討。對於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教師應引導他們開展討論,並應根據討論情況,不斷做一些適當的啟發或引導。
(4)驗證結論。師生的討論獲得結論以後,還可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或設計實驗等方法來驗證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5)實習作業。作業的布置要課內外一齊抓。課內作業一般要求學生運用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去解釋一些自然現象。課外作業,除了用來鞏固、延伸、拓寬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還可以適當安排一些為今後學習做准備的觀察、實驗等作業。
國外的教學方法:
1、美國的發現教學法
此法系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布魯納所倡導。發現學習的中心思想是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即教給兒童解決問題的各種策略,幫助他們知道如何著手學習,其目的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牢固掌握學科內容,成為自立自主的思想家。
發現學習的過程一般是:教師創設一定情境,使學生在這個情境中產生矛盾;教師提出問題(課題),並提出一定材料,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研究,提出假設,學生從理論上或實踐上檢驗假設,如有不同看法,可以展開辯論;對問題作出結論,獲得理論知識。
布魯納認為發現學習有四大益處:發揮智慧潛力,增進內在動機,培養學習技巧,增強記憶。
2、奧蘇伯爾接受式教學法
主要特點:把學習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生,學生把學習材料加以內化。奧蘇伯爾認為,接受式應成為主要的教學手段。
3、斯金納程序式教學法
主要特點是:把教材按系統條理化,編成程序,讓學生按程序進行學習,最後達到學習的目標。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按自己的情況進行學習,適應個別差異,是一種較好的方式。
4、布盧姆掌握式教學法
主要特點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學生在掌握一部分知識後再進入下一段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要求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為此,要經常進行測驗並予以矯正。
5、蘇聯的問題教學(或譯作研究問題式的教學)
此法系蘇聯教育家馬赫穆托夫、列爾涅爾、斯卡特金等人所倡導。運用問題教學法,教師應當創造問題情景(提出問題或布置任務),組織集體討論解決問題情境的可能方法,證實結論的正確性,提出准備好的問題作業。學生則根據以前的經驗和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力求正確理解研究的原理,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研究性的實驗室作業,是問題教學的一種寶貴形式。學生在學校實驗園地上從事試驗活動,也具有研究問題的性質。
問題教學的運用,主要是為了培養創造性的學習認識活動能力,這種方法有助於獨立掌握知識。如果教材內容是指向形成相應科學領域的概念、規律、理論,而不是傳授實際知識,培養勞動活動的技能技巧;如果教材內容不是全新的,而是以前學過的東西合乎邏輯的繼續,學生可以在已知知識基礎上,獨立探索新知識;如果問題情境處於學生認識潛力的最近發展區,那麼,運用問題教學法就特別有效。
6、保加利亞的暗示法
此法系保加利亞心理學博士洛札諾夫倡導的。暗示教學的基本原則是:
①愉快而不緊張原則。要求使學生感到學習是滿足求知慾的一種快樂,而不是枯燥無味的艱苦勞動。
②有意識和無意識統一的原則。要求有意識心理活動與無意識心理活動同時並存,並互相轉化。充分發揮人的智慧力,尤其是記憶潛力。
③暗示相互作用原則。要求師生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關系。
暗示法是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治療學的知識,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想像,調動潛意識積極作用,使學生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學習大量教材的一種教學方法。
7、「三層塔」教學法
美國學者比爾說,體現當前科學新動向的教學法應包括三個步驟:
第一,講完一般的背景後,接著進行本門學科的訓練;
第二,運用本門學科的知識,解決這一領域的大量問題;
第三,各門學科通過共同的問題,互相聯系起來。
他稱此為「三層塔」——即試圖探索各門學科間的相互關系,從而給課程確定一個簡明的、系統的結構。這三個步驟同樣適用於文科教育、普通教育、專業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他認為,上述各門學科的教學對概念化的強調將有所減弱,甚至會調和它們之間的區別。
8、個性教學法
這種教學法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認識並發揮他們的長處,對於他們的短處進行引導教育,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並具有一點教學才能。
這一教學法目前在日本已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日本教師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並總結出以下經驗:
①要充分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嘗到成功的滋味,知道自己具有學習數學的能力,因而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
②教師要有威信,成為學生可信賴的朋友。學生有了問題就願意與教師交談,經教師啟發使學生不斷地學到新的東西。
③不論在哪個教學過程中,都要十分留意學生的個性,並據此進行教學。
對於能力較低的學生,在教學中要重視:
①盡量讓他們掌握基本計算技能;
②必須藉助具體例子,使他們理解概念;
③給出一般結論前,必須對它進行詳細說明;
④提到的數字(或圖形)必須寫(或畫)出來;
⑤比較長的命題必須逐條分開,進行分析。
9、直觀——操作教學法
這種教學法是用圖、表、式等種種用具進行直觀——操作教學,目的在於有利於學習概念和理解性質。
目前在日本使用較多的用具有投影機、幻燈機、各種模型、數字表、有色板、計算機等。
對於學具,要自己學生自己能獨立操作,從而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改變以紙和筆為中心的學習方式,為了使這種教學取得好效果,日本教師特別注意:
①盡可能多地使用教具、學具進行教學,加深學生印象,幫助學生進行思考;
②提倡學生自己做簡單學具,通過製作過程,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此外,還有程序教學法,演算法化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
從對當前學校所採用的各種教學方法的考察中,似乎可以得到下列三點帶有規律性的認識:
①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幾乎都強調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重視學生掌握知識的效果外還特別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②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述等方法,並沒有失去效用,它們在貫穿啟發精神的基礎上納入了當代的教學方法的體系。
③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也有其局限性。蘇聯巴班斯基提倡根據教學任務的要求,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可能性和教師本身運用各種方法的技巧來選擇教學方法,最優地配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反映了教學方法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辯證法,是可取的。
拓展:現代語文常用教學方法
(一)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
(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復述、講讀、講練、說書法);
(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
(四)實踐法(觀察、調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游戲、交往、旅遊、實習、見習、練習、作業等)
(五)電教法(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相機、語音實驗實、電腦、網路、多媒體)
(六)研究法(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
(七)自學法(自學—輔導式)
語文課上那些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手把手教寫漢字
研究寫字教學好幾年了,目前,還沒有找到比「手把手教」,更為有效的方法。如果有老師的字寫得不好,或者說她捨不得下功夫,沒有彎下腰去,手把手地教孩子。基本可以斷定,班級中的孩子,書寫一定不怎麼好,至少不會又快又好。「放鬆」這種細微的技巧,以及正確的書寫姿勢,真的不是教師講解,學生就可以掌握的。每節課,都要留一定的時間,讓孩子書寫。教師今天教幾個,明天教幾個,一個星期,來一個輪回。當然,個別比你寫得還好的,就不要去教了。一個學期,近20個輪回,絕大多數的孩子,書寫都會大有進步。
二、一句句教讀課文
不要老是讓學生自由讀、齊讀、賽讀、合作讀……你有沒有發現,出彩的永遠都是那幾個語言天賦比較好的孩子。剩餘的大多數,原地踏步,不斷重復,二沒有提升;少數幾個,到了小學畢業,六年時間,還不敢張嘴大聲讀書,別說正確流利有感情了。最好的辦法,是教師帶讀課文,一句一句、甚至半句半句地教。當然,如果你班的孩子懶惰,不肯出聲音,可以讓全班站起來,誰的聲音響亮,可以先坐下。教師一邊教,一遍拍那些讀得好的同學的肩膀,示意他們坐下。你會發現,所有的學生都在讀,都在大聲朗讀,他們會模仿你的聲調、你的氣息、你的韻味、你的感覺……天長日久,他們就有了你朗讀的狀態,逐漸超越了你。堅持一年半載,我敢肯定,你們班的孩子,個個都是朗讀的高手。
三、背誦優美段落
不要把課堂肢解為無數細小的碎片,頭緒繁多,做不出成績。不要把背誦的任務全部放在課外。課堂上,要留出大塊的時間,讓孩子背誦。背誦一段話,真的不是三五分鍾就能解決的問題。我還是希望教師可以一句一句地教,教順了,帶著孩子們理清線索,列一張思維導圖,按圖索驥,學生就能很快背誦下來。記憶力的習慣,是需要培養的;記憶力,是需要打磨的。長時間不訓練,就像刀生銹了,也就報廢了。當然,最好是老師和學生一起背誦。挑戰老師,學生會更有興趣。
四、經常聽寫生字詞
生字詞的聽寫,至少每天2次,家裡一次,學校一次。當然,每次聽寫的數量,可以適當少一點,八個、十個都可以,復習的時候,可以更多一點。最好能有所選擇,挑選學生容易出錯的字詞,反復聽寫。要經常抽錯別字多的孩子,到黑板上書寫,對他們是一種激勵。聽寫後,立即改錯,哪怕接下來進行課文內容教學。改正錯別字,比其它事情重要得多。會就是會,不會就多寫幾遍,甚至造個句。一個經常寫錯別字的孩子,學習成績能好么?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被冠名為「灌輸」的教學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學生都必須動起來。這些方法,所訓練的,是學生的聽說讀寫基本功。基本功的訓練,是不需要過多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扎實的訓練和持久的耐力。沒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你讓的書讀得再多,再能言善辯,哪怕是胸藏萬卷、口吐蓮花,也不過是綉花枕頭而已。你會發現,到了關鍵時刻,孩子們所學習到的那點方法、技巧,統統拿不出手。
曾有人評價我——你是把少得可憐的知識,運用到極致的人!我贊同。當然,我不以知識少為榮。但是,能把知識充分運用,確實是需要扎實的基本功的!不然,你所學的知識,永遠都僅僅是知識。
❸ 在教學過程中,綜合教學法的應用方法有哪些
發現法
發現法又稱解決問題法。它是以青少年兒童的好奇、好問、好動的心理特徵為依據,引導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根據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他們自己成為知識的積極發現者,而不是知識的消極接受者。
(1)發現法的基本功能。
①激發智慧潛能。發現的實質就是把現象」」重新組織」」或」」轉換」」,使人們得以超越現象,再進行組合,從而獲得」」新的領悟」」。
②培養內在動機。人具有藉助發現本身所提供的獎賞,即自我獎賞推動學習活動的傾向。因此,發現學習可使學生擺脫外來的動機作用,如父母、教師或權威人物的期望、贊許等的推動,而在自我發現中獲得巨大的興趣、力量和內在動機。
③學會發現的技術。在這方面越是有實踐經驗的人,越能把學習歸納成一種探究的方式,他們也就越相信自己的發現能力。
④發現法有利於記憶的保持。
(2)運用發現法的基本要求。
①在發現法教學中,教師是指導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導師,因此,必須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為此,教師要努力創造一種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的氣氛,盡可能安排一些富於發現的場景和機會,揭示一些具有誘發性的問題,指導如何觀察、對比事物和分析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的發現,並幫助學生尋找和審查資料,引導學生做出符合邏輯的結論。
②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要充分發揮直觀教具的作用,通過教具或圖形的實際觀察和分析,促進他們的思考發現,促進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過渡。
③發現法要求教師通曉有關學科的基本結構,理解和掌握科學家進行發明創造的一般過程,以便相機誘導,適時啟發,促進發現過程的遷移。
④發現法對於學生來說是發現學習,教師不要把學生當作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因而在引導、啟發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經常鼓勵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相信自己不僅可以發現問題,並且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智慧也可以解決問題。同時,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養成動腦筋、講科學的習慣。
⑤發現法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案,要求教師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特點、學科性質及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嚴密組織、靈活實施,不要固定於一個程序,一個模式,要因勢利導,以善變應千變,以至於成。
範例教學法
範例教學法是一種謀求典型教材與學習者獨立的、能動的學習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其目的在於解決網路全書式的教材所帶來的教學內容過多,教學質量下降的嚴重危機。
(1)範例教學的基本功能。
①把問題學習與系統學習統一起來。範例教學一方面以典型的範例問題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又把問題同有關系統聯系起來,即由範例提供的窗口窺測全室,探索全局。
②把掌握知識與培養能力統一起來。
(2)實施範例教學的基本要求。
①教學內容必須具有基本性、基礎性和範例性。
基本性是就學科內容而言,即要求選擇一些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等,便於學生掌握學科的知識結構。
基礎性是就受教育者接受教學內容而言,即教學內容應該是一些基礎的東西,這些基礎的教學內容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適合學生的智力水平、知識水平,切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範例性是就教育者傳授知識而言,即要求教給學生經過精選的具有基本性和基礎性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典型性、代表性、開導性,使教學務必起到示範作用,有助於學生學習遷移,使之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②注重基本原理的分析。
基本原理是建構學科知識結構的基礎,對學生往後的學習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原理的意義易於遷移,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
範例教學強調選擇課本中那些帶有普遍意義的內容,通過討論範例,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原理、規律及方法,並形成一定的態度,以便逐級建構學科知識的認知體系。
③重視課題的智力作用及其未來意義的分析。課題內容對學生智力活動有什麼作用,以及對學生為什麼通過這些分析,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智力活動,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④重視內容結構的分析。每一課題內容都有一定結構,組成整個內容的有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間關系怎樣?有哪幾個層次?通過這些分析,不僅有利於學生清晰地理解教材內容,而且有助於學生獲得系統知識,把握知識結構。
⑤)重視教材特點的分析。教材的每一具體內容都有各自特點,某一特點只有採用某一適當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具體內容特點的分析,對於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
學導式教學法
學導式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把學生視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知活動視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學生及自己的智慧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發展他們的智能。
(1)學導式教學法的功能。
①培養自學興趣,養成自學習慣。
②培養探索興趣,養成鑽研精神。
(2)實施學導式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是實施學導式教學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在組織實施學導式教學法的時候,必須充分依靠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和創造精神。
②了解和把握學生認知課題的現狀。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和把握學生自學的各種具體情況。教師經過對學生各種學習情況的分析、研究,抓住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帶普遍性的問題,在節骨眼上適時進行啟發和指導,使學生困惑、納悶的思維豁然開朗,另見天地。
③)相機誘導,適時點撥。教師應該針對學生提出的關鍵問題迫切要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慾望,相機指點,講清思路,啟迪思維,讓學生自致其知。
❹ 如何實現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以下是我認為可實現教學形式多樣化的幾種方式 一、對傳統「講授法」的揚棄。
講解作為一種古老的教學方式,在它沿用的歷程中,由於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學活動的發展和教學活動背景----社會的變化,逐漸顯露出其與新理念下的現代教學不適應的弱勢一面。
但「講授法」無論是在現在還是將來都會長期存在於農村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之中,並依然會成為廣大農村中學歷史教師樂用和善用的一種課堂教學方式。
作為歷史教師,對「講授法」明智的態度和做法不是完全拋棄,而應是對之加以改造使之趨向完善。
比如將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自學指導相結合、與引導學生的課堂討論相結合、與學生獨立思考相結合等。
二、「自主探究、學案導學」教學法。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占據統治地位,具體表現在重教法輕學法、重提問輕思維、重結論輕過程、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發展。
這種忽視師生多邊互動、忽視學生主體性和個體創造性能力的模式與當前課程改革潮流背道而馳。
教學法的核心是「學法」,應當看到學生自主意識強而自主能力弱的現狀,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作為教學關鍵,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離不開老師的指導。
在農村中學,絕大多數歷史教師採用教案教學。
為了適應新課改,倡導新理念,進行素質教育,真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就要把這種傳統的教案教學改革為逐步指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案導學。
所謂學案,它不是教師教案的濃縮,而是教師為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而編寫的講義。
學案的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自學疑難信息反饋、學習活動的設計、梯度形成性練習以及自我矯正反饋等。
著力點放在「學習活動的設計」上,它包括學習內容和學法指導,如觀察、記憶、聯想、對比、推理、歸納、思考、討論等。
還要擬定培養學生何種思維方法、訓練何種能力、指導何種解題方法等,使靜態的學習內容動態化。
所謂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進而訓能達標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突出學生自學能力、注重學法指導的教學策略體系。
學案導學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體,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核心的包辦教學模式,又克服了開放式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真正做到「教為主導,學為主體」。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這樣來操作: 1、教師編發學案,學生依案自主探究。
教師負責編寫導學學案,編好後提前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根據學案的要求自學。
學生自學可分為:第一步,通讀章節,整體感知;第二步,根據學案中的問題導學,理出知識和問題的脈絡,形成初步的知識結構;第三步,加強對學案中提出的重難點問題的理解,在這一步中,要求學生對自學中不能完全解決的疑問進行重點自解和與同學互相研究討論,積極鼓勵學生在嘗試過程中提出疑問和新的發現,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2、疑難反饋,師生共同研討。
學生通過自學階段,初步完成了本節課新信息的輸入,為進一步探索新知識做了必要的准備。
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教師應以導學學案為依據,把課堂教學變成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和學案的引導下解決問題的過程。
對於學生難以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個體發言、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辯論等多種討論方式,多角度、多層次的辨析,盡可能互相啟發,消化個體疑點。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迅速准確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義的疑點和難點,力求通過生生互研、師生共研,最終使疑難問題得到解決。
同時,這一環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佳時機。
3、復習鞏固。
學案上記錄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全過程,留有預習時的思維記錄,留有學生在課堂上釋疑解疑的思維記錄,是信息加工最好的載體。
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後對學案進行消化、整理、補充、歸納,同時對課堂上沒有完成的部分也在課後完成,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所學的重點內容、規律和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加深印象。
「自主探究、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以導促學,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落實,促使學生從「苦學、死學、難學、學會」變為「樂學、活學、易學、會學」,正確處理了學校「減負」與「提質」的矛盾,做到了「素質」與「應試」的兼顧,提高了學生的歷史素養和學習能力。
三、「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研究認為,課堂上有三種學習情境,即:合作、競爭和個人學習。
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學習情境。
要促成富有成效的合作學習,師生合作很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方法。
它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各種歷史學習活動,從而獲得知識,形成歷史學習的能力。
著名合作理論學習家約翰遜指出:「……,從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課堂活動的主流應當是學生的合作活動。
」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十分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生生合作」學習,這不僅是為了集思廣益、相互切磋、提高學習成績,而且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1、課前合作,初步消化教材。
初中歷史新教材較之於老教材,更注重於理論和分析闡明,所以,提倡生生合作預習來初步消化教材有助於學生在個人預習時更好地理解教材。
課前合作中,學生可以共同劃出重要知識點;在疑難處標記,協力尋找解決難題的方法和途徑;做好預習筆記並相互交流。
2、課堂合作,進一步釋疑解難。
教師應把課堂更多地給予學生,引導學生們去合作,來解決學習中的難題。
課堂合作中,學生所需要解決的難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二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
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去發現並提出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回答問題有時總會不全面、不深刻、不準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引導學生互研互討,組織作答,力求問題的徹底解決。
3、課後合作,探索未知。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材上的許多問題不能作深入廣泛地探討,也不能使學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眾多的新史料和新觀點。
因此,鼓勵學生課後合作,廣泛瀏覽歷史書籍,多掌握史實,多了解理論,然後史實結合,合作探討一些問題,達到較深的理解和認識。
在整個「生生合作」過程中,學生應經常更換合作夥伴,廣泛交流,取長補短。
四、問題探究教學法。
注重消滅問題是我國農村傳統教學的一大特點。
教師判斷學生知識掌握與否是以有無問題為標準的,判斷教學成功的標准就是學生沒有問題。
然而,提出問題是深入思考的產物,結束問題就意味著停止思考。
任何創造性的活動都是始於新問題。
知識發展的推動力正是來自不斷涌現的新問題。
而採用以問題探究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就使得學生在存疑、思疑、釋疑、答疑的過程中能夠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探究這一教學方式,能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對不同智力水平、認知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的學生實現互補,達到共同提高,同時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和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並把兩者有機地貫穿起來,使信息交流呈縱橫交錯的立體結構。
這是一種優化的信息傳遞方式,它確保了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的展開與整合的過程。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
此種教學方法的優點可能就是彼種教學方法的不足,反之亦然。
因此,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選擇、使用教學方法時應具有整體化、最優化的意識,注意多種教學法之間的有機配合,充分發揮教學方法體系的整體功能。
廣大教師應認識到: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素質的不同,要求教學方法必須多樣化;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各種教學方法各有其適應性,又有其局限性,博採眾長,綜合運用才是成功教學之路。
❺ 講授法的優缺點
授法的優缺點如下:
一、優點:
講授法有利於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講授法具有兩個特殊的優點,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師的講授能使深奧、抽象的課本知識變成具體形象、淺顯通俗的東西,從而排除學生對知識的神秘感和畏難情緒,使學習真正成為可能和輕松的事情。
講授法有利於幫助學生全面、深刻、准確地掌握教材,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全面發展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學科知識體系的一個藍本,不僅匯集著系統的學科知識,而且還蘊藏著許多其它有價值的內容,如學科的思想觀點、思維方法以及情感因素。
2.講授法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和期待心理,從而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❻ 在眾多教學方法中什麼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
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是講授法。
講授法都是最基本的教學模式,對任何管理者而言,講授法都是管理者闡述、討論、指令、解釋、溝通、陳述的重要法器,是任何人與外界良好溝通、獲取資源的必要技巧。
引導學員閱讀
引導學員閱讀,需要講清楚閱讀的目標、范圍、重點、方法以及時限、評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目標、基礎知識、時限、評估方法,必須說清楚,這是強化學習動機的要求。
討論問題
在討論環節,我們需要運用講授法明確討論的問題、在討論前提供多種可選觀點、總結各種觀點與方案。明確討論的問題,需要用足5W2H法,說明現狀,描述問題,指明目標,為學員提供解決問題的動力,為整個討論過程創造張力。
❼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3、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4、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5、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6、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❽ 在眾多教學方法中什麼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
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是講授法。
講授法都是最基本的教學模式,對任何管理者而言,講授法都是管理者闡述、討論、指令、解釋、溝通、陳述的重要法器,是任何人與外界良好溝通、獲取資源的必要技巧。
(三)有利於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
任何真正有效的講授都必定是溶進了教師自身的學識、修養、情感、流露出教師內心的真、善、美。所以,講授對教師來說,不僅是知識方法的輸出,也是內心世界的展現。它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熏陶著學生的心靈。可以說,它是學生認識人生、認識世界的一面鏡子,也是學生精神財富的重要源泉。
(四)講授法是其它教學方法的基礎
從教的角度來看,任何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講",其它各種方法在運用時都必須與講授相結合,只有這樣,其它各種方法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所以,可以認為,講授是其它方法的工具,教師只有講得好,其它各種方法的有效運用才有了前提。
從學的角度來看,接受法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其它各種學習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學會了"聽講",才有可能潛移默化地或自覺系統地把教師的教法內化為自己的學法,從而真正地學會學習,掌握各種方法。
❾ 求問在社會教育活動中的經常應用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社會領域教育活動是在一定教育目標指引下,運用一定的方法、採取一定的手段、選擇一定的形式作用於教育對象,使教育對象在情感—社會性方面獲得發展的過程,即達成幼兒社會教育的目標的過程。因此,幼兒園社會教育必須藉助一定的方法。幼兒園社會教育方法的基本特點是實踐練習,具有實感性,在做中學,通過真實的體驗來學習。社會領域的教育方法體系是豐富多彩的。其中一部分方法如實踐法、調查法、講解法、討論法等等是超越學科或領域界限的,具備跨學科、跨領域的特點;另一部分方法是社會領域教育的獨特方法,如觀察學習法、角色扮演法、價值澄清法等。
一、社會領域教育的一般方法
1.實踐練習法
這是一種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養幼兒的基本社會生活能力和技能,並增進幼兒的相關知識,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充分利用現實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動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讓幼兒練習、實踐,以形成和鞏固或改變幼兒基本的社會行為。實踐練習法是典型的做中學的方法。如值日生、自我服務、力所能及的園內公益勞動、待人接物、解決矛盾和沖突等。
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實踐練習法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生活活動本身。它蘊涵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有時它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不同的生活事件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有不同的價值。選擇對幼兒具有興趣和挑戰性的生活活動與事件是實踐練習法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社會行為的實踐練習是一個從熟悉到熟練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對某些社會行為的練習將延續人的終身。
2.調查法。
教師引導和啟發幼兒針對社會環境、社會事物及社會現象的相關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收集相關材料,並對材料進行思考、分析,從而發現社會現象存在的狀態,或是社會問題的原因,或是社會現象之間的聯系。幼兒社會教育中的調查法,主要是解決「是怎樣的」和「為什麼是這樣的」等問題。因此,調查法是以問題為先導的。幼兒通過調查,對社會生活有了感性的和較為具體的認識。因此,調查法是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方法。幼兒參與的調查不同於成人的調查。一方面在於調查的內容是淺顯的、易於發現的、與生活直接相關的,蘊涵的關系應該是較為明了的。另一方面是調查手段以視覺感性的手段為主,看、問、聽等是調查的重要方式。
3.參觀法。
社會領域中的參觀法是指幼兒進入一定的現實社會場景,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社會現象的狀況。社會領域的觀察法主要是針對一個或兩個社會事物或現象進行深入的觀察,以視覺為主要感知渠道。即根據社會領域教育的目的與任務,組織幼兒在園內或園外的場所,讓幼兒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思考而獲得新的社會知識與社會規范的教育方法。它能使幼兒教育活動與幼兒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通過身臨其境,耳聞目睹,接觸社會,接受教育。參觀法的運用必須服從教育目的,根據教育的要求進行。參觀前教師的准備工作是根據教育目的和要求確定參觀的地點、對象和進行的步驟,制訂好參觀的計劃。參觀時要指導幼兒圍繞參觀目的進行觀察感知。參觀結束後,教師要幫助幼兒對參觀內容作小結,使幼兒對參觀內容有個概括性的了解。
4.表演法。
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引導幼兒通過身態動作、語言及表情去體驗、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為,從而達到社會性—情感發展的目的。一般應有明確的主題。主題可以是幼兒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師和幼兒共同確定的。幼兒可根據這個主題自行確定或在教師的幫助下確定相應的角色。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表演總是指向特定的發展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和幼兒行為、情感發展的實際狀況,確定表演的主題和相應的角色,並為幼兒表演創設或引導幼兒共同創設特定的情景,為幼兒的表演提供相關的材料。一般幼兒表演的主題來自現實生活事件或藝術作品(文學作品、電視等)。對幼兒現實生活的關注,有助於表演主題的豐富和生動,也有助於激發幼兒的表演慾望。
5.講解法。
講解法是向幼兒說明一些簡單的、基本的知識和道理,讓幼兒了解規則及其意義,使幼兒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實,知道判斷事物的基本標准,即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應該怎樣做和為什麼要這樣做。講解法不是幼兒社會學習唯一的方法,但是一種重要的方法。教師對幼兒的講解不一定是全班的講解,還應該包括小組的和個別的講解。講解法的使用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依靠幼兒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難把握事實、道理或規則的本質,或幼兒自己的探索和思考達成目的的時間代價過高。教師的講解有助於降低幼兒理解的難度,或使幼兒真正掌握相關的內容。教師無視幼兒能力的過於深奧的講解以及不顧幼兒興趣的過於重復的講解不利於幼兒的社會學習。講解不是從道理到道理,而是經常需要例證。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講解應該是感性的、生動的、具體的,關注幼兒興趣和已有經驗的。
6.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與幼兒及幼兒和幼兒之間圍繞某個問題進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語言交流是其核心的表現形式。它經常表現為教師和幼兒之間及幼兒和幼兒之間的相互提問、對答。談話法在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的使用,有助於幼兒表達對社會事物和現象的經驗,有助於幼兒和教師之間分享思想和情感,也有助於幼兒形成一些正確的觀念。教師的引導在談話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引導幼兒進入談話的話題,並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問,使談話圍繞教育活動的目標進行。話題可以是教師引起的,也可以是幼兒提出的,但任何話題一定要蘊涵社會教育的目標,並具有可談性,即談話能夠深入下去。一般說來,話題與幼兒生活的關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談性。談話可以在全班進行,也可以在小組中進行。可根據需要靈活組織。
7.討論法。
討論法是指教師和幼兒圍繞某個論題進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發散。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討論有兩種性質,一是價值沖突型的討論,如誰對誰錯等;二是多種求解可能型的,如我們如何幫助班上有聽力障礙的小朋友。這兩種討論的相同之處是都有一個討論過程。討論法的前提是有一個可討論的論題,這個論題要麼是存在價值沖突,要麼是有潛在的眾多可能性。不然討論難以展開和維持。有時,討論變成了一般的談話,主要原因就是論題不適宜於討論,不具有討論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論題,而只是談話的話題。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作用是引導,而不是指導。教師參與幼兒的討論,應少問,多說,即表達個人見解,以此引發幼兒表達個人見解,應在平等討論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二、社會領域教育的特殊方法
1.價值澄清法。
它是由L.E拉塞斯等人合著的《價值與教學》一書系統闡述的。價值澄清理論的基本內容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而且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盡管價值是相對的,個人的,是不能被他人灌輸的,但是有理智的人類應該有能力學會運用 「評價過程」進行此法的運用。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與周圍人和事的接觸,逐漸形成較為穩定的待人接物的態度。「價值澄清」就是通過幼兒內部心理活動進行價值選擇、價值確定,然後付諸於外部行動的過程。價值澄清有七個步驟:(1)讓幼兒自由選擇價值。(2)讓幼兒從盡可能多的選擇內容中選擇價值。(3)讓幼兒對各種選擇過程及其後果進行思考再做選擇。(4)讓幼兒珍惜和重視自己的選擇。(5)讓幼兒會公開表示自己的選擇,並求得大家認可。(6)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選擇去行動。(7)讓幼兒重復自己的行動並使之成為個人的生活方式。使用價值澄清法,應強調幼兒價值建立通過幼兒自身的內部心理活動、內心情感體驗,繼而進行意志行動這么一個過程,一個由內到外,思想言行一致的幼兒主動建構價值的過程。它重視幼兒價值行為表現在公眾場合與個人獨處時都能保持一致。但理論中最主要的不足在於它忽視了個體價值觀的確立必須在外部的教育條件下進行才能取得效果。對幼兒來講,他們很難靠自己建立價值觀,而是依賴於外部教育或外部環境的刺激,通過自己的認識才能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因此確定價值的過程應該是在教育的影響下引起幼兒內部心理活動矛盾沖突的過程。價值澄清法有澄清應答法、價值表決法及價值排隊法等具體方法。
2.移情訓練法。
移情是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位置上,從別人的角度去體驗別人的情感。移情訓練就是通過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談等形式,使幼兒理解、分享別人的情緒情感體驗,使幼兒在日後生活中,對他人類似的情緒、情感會產生習慣性的理解和分享。培養幼兒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兒早期社會性行為的動機基礎。體察他人情緒,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緒情感並表現進一步的關愛行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過程。移情訓練的主要途徑有講故事、編故事、情境表演等。使用移情訓練法首先要依據幼兒社會性情感發展需要,選擇能夠符合幼兒年齡與認識發展需要的情緒、情感。其次,移情發生建立在情緒識別與命名上。老師要從情緒辨別與情緒命名入手進行教育。第三,移情發生還得利用幼兒的自我中心,通過情感換位,讓幼兒以自己的情緒去理解他人情緒,以自己的情感體驗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第四,移情訓練中選擇移情對象應變換身份、性別,以利於訓練幼兒對各種不同的人物移情,擴大移情對象,使幼兒形成泛化的不受移情對象與自己關系影響的移情。第五,移情訓練法應與情境演示法、行為練習法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讓各種形式、方法相輔相成而使移情訓練達到最佳效果。第六,移情訓練不能只停留在對情緒的理解和分享上,還應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的教育,引導幼兒用自己良好的社會行為去關心他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師的移情能力和對待移情訓練的態度能影響幼兒的移情效果。因此,教師使用移情訓練法時自己也得投入真情。
3.觀察學習法。
觀察學習由社會學習心理學家提出。其代表人物班圖拉的核心思想就是觀察學習。通過模式模仿或觀察學習,個體直接學會新的行為模式。幼兒通過觀察學習而獲得相應的社會認識與行為的方法,就是觀察學習法。這種方法強調幼兒的主體作用,觀察學習法有三大優越性:一是通過觀察、模仿、學習,幼兒可以立即學習新的行為模式。二是通過觀察學習,可以激勵隱藏在內心的行為傾向變為外部的實際行動。三是對行為模式的模仿可以改變、消除或強化個體原有的行為模式。社會心理學家對觀察學習的過程具體分析為四個步驟,針對四個步驟對教師也有一些基本指導要求:
A注意。幼兒注意被模仿的行為模式。教師應當設計提供容易引起幼兒關注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應該有鮮明的特點或具有權威感等引人注目的特點。
B記憶。在幼兒注意和觀察之後,腦中存入刺激留有表象記憶。教師要給幼兒記憶的機會,模式出現停留時間長一些,行為展示慢一些,清楚一些。
C行為復出。觀察並記住了新的行為模式,在動機作用下再現有關模式行為。要使觀察到的模式表現為幼兒自己的行為需要驅動力,因此教師應該提供環境,提供條件讓幼兒實踐觀察到的行為模式,盡管最初只是粗略的近似的行為。
D強化或調節。模式行為經常再現,需要受到強化刺激因素的影響。如果學習者看到模式行為受到他人獎勵和贊賞或自己的模仿行為出現受到獎勵,這是正強化出現,會增強幼兒產生模式行為的慾望,反之就會減少產生模式行為。「強化或調節」這一步發揮作用依賴於個體對獎、罰的態度。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對良好的模式行為給予積極的態度與評價,產生積極的強化。如果對於不良行為模式教師就應設法抑制,就應把這種行為模式消除在內部表象轉向外部行為的中介過程中。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是指社會中有相應職位,承擔一定責任且遵守特定社會規范的個體。角色扮演就是幼兒遵循角色要求和期望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行為。角色扮演法就是:創設現實社會中的某些情境,讓幼兒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使幼兒表現與這一角色一致的且符合這一角色規范的社會行為,並在此過程中感受角色間的關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行為經驗,從而掌握自己承擔的角色所應遵循的社會行為規范和道德要求。斯托帕曾用實驗的方法檢驗兒童扮演角色的活動對兒童道德行為發展的影響。實驗證明,通過角色扮演法訓練的幼兒可以通過承擔某種角色,了解角色行為特點,設身處地理解角色心情,有利於利他行為的產生。
「教育有法,而無定法」,這是教育方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教育方法的確定和選擇,是依據教育過程本身所具有的規律性,不是任意的,需要老師發揮教育機智,根據條件和需要,對教育方法進行藝術性的再創造,再加工,靈活地藝術地運用於教育實踐。
❿ 教育技術在日常教學中應用得方法
黨的十六大為我們展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教育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施第三步戰略目標;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是增強綜合國力、應對國際競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件大事。因此教育工作就必須不斷的創新,以適應社會的飛速變化。自從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發明到現在的50多年的時間來,計算機技術以任何發明都比擬的速度飛速的發展。以計算機和網路為主體的信息技術已經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域,成為推動各項技術進步的強大動力之一,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的結合也成為教育方法創新中最閃亮的一顆新星。目前;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在教育領域中最為廣泛應用為網路遠程教育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本文主要論述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日常教學工作的應用。
媒體,就是信息的載體,簡單地說就是信息的表示方式,在教學中就是我們向學生展示知識的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以多媒體計算機為核心,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效果、影音文件等多種媒體為一身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突破了「黑板加粉筆」傳統教學模式和信息貧乏、形式單一的框架,拓寬了時空的概念,在繼承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自身的特點,以其鮮明的畫面、逼真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及聲音效果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說等感官;發揮師生交互的優勢,達到寓教於樂、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教學創新的關鍵在於教學上的互動,其根本在於「善教」和「樂學」。「善教」要求教師具有創新意識,選准切入點、激發興奮點,引領整個教學過程。「樂學」是在育人的理念下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的地位從被動走向主動。使學生學習不在是等、靠,而是變學為思、變學為悟。①將師生置身於同一場景之中,由現象到本質逐步地剖析問題,容易產生共鳴,進而及時得到學生的信息反饋,捕獲學生的思想動態,實現互動式的教學。例如在《民法》、《刑法》等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可結合一些案例、判例等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可將如中央一套的《今日說法》節目以及國內重大經濟案件、刑事案件的公開審理真實過程等製作威脅播放給學生,使學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課程的內容。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給學生創造一個身臨其境的氛圍。在講解《民事糾紛》一節中,可選取2001年度全國律師辯論賽中關於居民住房租借賠償的剪輯。播放過程中,學生會主動提出案例分析中關於是否形成正式協議、應不應當賠償等問題自發地思考,或由學生參與進來進行辨論,然後再向學生展示正確的結果,並結合剪輯中的案例具體分析,講解該知識點。這樣,形成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的體系結構,使內容深入淺出。
二、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於調動學生感性認識,增強理性認識
學習材料的生趣和美學價值是學習的最佳刺激,強烈的心智活動所帶來的美的愉悅和享受是推動學習的最好動力。興趣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助教學方式正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以圖文並茂、聲像並行、動靜結合的表現形式大大縮短了人的思維領域中對抽象事物理解的距離,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也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據」,不再是空泛的講授。達到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情感,同時也起到了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古詩詞的時候,可選取多幅相關的歷史人物或場景圖片進行展示,並配以古箏、琵琶等背景音樂;教師此時加以聲情並茂的朗讀,使學生先從感官上受到刺激,感受到美的境界,進而體會到文章的時代背景及詩人所抒發的情感,增強記憶。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3在運用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相結合的過程中,除了硬體設施要完備齊全,對教師也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師必須對多媒體技術有一定了解,掌握計算機、網路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學會使用一些軟體來開發和製作課件,如AUTHOWARE、POWERPOINT、PHOTOSHOP、FLASH及一些抓圖、視頻編輯軟體等。其次;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常會使用到計算機、投影儀、實物展台、音箱等設備。教師必須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考慮到多媒體設備的各項要素,充分發揮其整體功效,突出互動性。第三,不能過度依賴於多媒體設備;或乾脆將投影屏當成黑板、作為代替板書的工具。也不能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視了教學大綱,沒有去挖掘教材中真正要體現的知識點;而造成「喧賓奪主」。最後,作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創新,開拓新思路;形成廣闊的知識積累,才能將教育學、心理學及學科知識融匯貫通,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形成優化的課堂教學方案,以適應飛速發展的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