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體論、控制論、方法論是什麼
本體論
譯自英文ontology,又譯存在論或是論,它是形而上學的一個基本分支,英語詞ontology是來源於希臘語單詞ον(存在)和λόγος(學問)的組合。ontology主要探討存在的本身,即一切現實事物的基本特徵。
有的哲學家,如柏拉圖學派認為:任何一個名詞都對應著一個實際存在;另外一些哲學家則主張有一些名詞並不代表存在的實體,而只代表一種集合的概念,包括事物或事件,也有抽象的,由人類思維產生的事物。例如「社團」就代表一群具有同一性質的人組成的集合;「幾何」就代表一種特殊知識的集合等。ontology就是研究到底哪種名詞代表真實的尋在實體,哪種名詞只是代表一種概念。所以ontology成為某些哲學分支的基礎。
基本問題
ontology的根本問題是:「存在的最初分類是什麼?」不同流派的哲學家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解釋。
這個問題使得在神學、圖書館學和人工智慧的研究方面都需要運用本體論的知識,而且反映到宇宙學、道德和審美觀念上。另外存在論提出的問題還包括:
1、什麼是存在?
2、什麼是物質物體?
3、什麼是物體的基本屬性
4、用什麼區別確定一個物體?
5、「物質物體存在」的基本定義是什麼?
6、物體的特性是什麼?
7、存在的特性是什麼?
8、什麼時候物體不再存在?並不僅僅是變化。
9、為什麼物體可以相對於虛無存在?
存在論歷史
存在論最早可推朔到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曾經定義存在論為「研究物體的存在的科學」。具體地說是研究物體的分類,也就是說:最什麼情況下,一個物體可以被定義為「存在」。比論包括「普遍」的問題和「具體」的問題。
觀念,物體,聯系
關於存在可以提出許多問題:「什麼是存在?」「什麼在存在?」「我是什麼?」等,對於本體論來說,最基本的是找出什麼是物體、什麼是觀念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啟蒙時代笛卡兒提出的「我思故我在」開啟了本體論基本問題的先例,但笛卡兒並沒有深入研究,也認為沒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他認為「我思故我在」證明了上帝的存在,後來的神學家們也認為:「究竟是誰可以將著句話普遍應用到一切事物中?」當然只有上帝。
但到了20世紀,當數理哲學,科學哲學和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新發現,將以前許多物質的所謂界限都打破了,人們不再滿足於神學的說法。
實體和環境
在20世紀各個不同時期存在著形而上學的主觀主義學派,客觀主義學派,相對論學派等不同流派,後現代主義的實體哲學家們力圖通過在不同環境下的哲學行動來重新定義上述的各個問題,主要依賴於生物學、生態學和認知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動物在自然和人工提供的環境中的認知情況。
命題相對於不同環境的變化,使得存在更難定義。如果人們說:「A是B」,「A必定是B」或「A曾經是B」究竟有什麼含義?有的哲學家主張曲調英語中的「是」一詞,改用 以免造成容易混淆的抽象含義;另一些哲學家力圖了解詞彙中的深層含義和使用方式;馬丁·海德格爾想區分開「存在」和「物體」的意義。
存在
存在主義者認為「存在」是最基本的概念,好多事物都可以說「是」,動詞「是」有許多種用法,因此是易於混淆的,所以有許多種存在。
控制論是「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是自動控制、電子技術、無線電通訊、神經生理學、心理學、醫學、數學邏輯、計算機技術和統計力學等多種學科相互滲透的產物。控制論的奠基人是維納,他於1943年在《行為、目的和目的論》中,首先提出了「控制論」這個概念,第一次把只屬於生物的有目的的行為賦予機器,闡明了控制論的基本思想。1948年維納又發表了《控制論》,為控制論奠定了理論基礎,標著著它的正式誕生。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
方法論是笛卡兒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學論著,對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科學研究方法有極大的影響,有人曾說:歐洲人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笛卡兒主義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論的影響,而不是指笛卡兒的二元論哲學。
笛卡兒在方法論中指出,研究問題的方法分四個步驟:
1、永遠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說要盡量避免魯莽和偏見,只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非常清楚和確定,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說只要沒有經過自己切身體會的問題,不管有什麼權威的結論,都可以懷疑。這就是著名的「懷疑一切」理論。例如亞里士多德曾下結論說,女人比男人少兩顆牙齒。但事實並非如此。
2、可以將要研究的復雜問題,盡量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小問題,一個一個地分開解決。
3、將這些小問題從簡單到復雜排列,先從容易解決的問題著手。
4、將所有問題解決後,再綜合起來檢驗,看是否完全,是否將問題徹底解決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學研究的方法,從機械到人體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兒的方法論進行的,對西方近代科學的飛速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體功能,只是各部位機械的綜合,而對其互相之間的作用則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羅號登月工程的出現,科學家們才發現,有的復雜問題無法分解,必須以復雜的方法來對待,因此導致系統工程的出現,方法論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綜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統工程的出現對許多大規模的西方傳統科學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如環境科學,氣象學,生物學,人工智慧等等。
笛卡兒在方法論中還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第一次引入笛卡兒坐標系。對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理論有很大的作用。
2. 理論前面用什麼動詞
理論前面可以更很多的動詞,例如情態動詞,其動詞等等一系列動詞。
3. 能不能說樹立了方法論
不能這樣使用,這叫動賓搭配不當,先了解"樹立"的用法: 「樹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建立(多用於抽象的好的事物);建樹。
例:樹立榜樣,樹立信心,樹立典型,樹立目標,樹立理想,樹立新風。 與"方法論"搭配的動賓結構的動詞有:①使用方法論。②創立方法論。③通曉方法論。④熟讀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