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樂心理學的內容
或稱音樂質。泛指對音樂能欣賞、理解、表現或進行創造的特性。但此術語概念很廣,含義模糊。音樂心理學家尚未能提出一個被公認的定義。
一般認為,音樂感包括兩類要素:①是與生理條件有密切關系的,如音高感、節奏感、音色感、和聲感等。②是綜合的要素,如音樂記憶力、音樂想像力、音樂形式感、音樂審美感等。音樂感通過訓練及培養可以有所改善,但對於早年即極富樂感的音樂神童及所謂音樂天才究竟應如何理解,迄今未有定論。
與此相聯的是所謂音盲,即毫無或極度缺乏音樂感的人。有些音盲可以歸結為由於聽覺生理方面受到障礙或出現病理現象,但也有生理上健全而缺乏音樂感受能力,通過學習、訓練難以改善的情況。此外,在欣賞、表演及創作能力方面,音樂感所起的作用如何,音樂感的組成要素,音樂感的形成,音樂感的測定,音樂感的類型,均屬於有待深入研討的課題。
同樣受到重視的是音樂與情感的關系問題,西方音樂心理學家所著重研究的是將音樂作為一種物理刺激,通過實驗來測定人們的各種生理以及心理反應,求出一般的規律,以及因個人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由於涉及美學的領域,各派心理學家所得出的結論頗不一致。 音樂才能的存在是不能否認的。但音樂才能包括哪些要素,又如何培養,尚無定論。例如西肖爾認為應有 6個方面,即音高感、音強感、時值感、節奏感、和聲感與音調記憶能力。而M.舍恩認為音樂才能應包括:聽覺感受力、音樂感情與理解力、音樂實現力、音樂智能、音樂記憶以及思考力、自信力與音樂氣質等。有人還指出音調想像力、音樂經驗對音樂才能也有重要關系。
為了確定音樂才能的高下優劣,在西方出現了所謂「音樂才能測驗」,由心理學家編制一系列問題要求被測驗者回答,再根據答案鑒定音樂才能的優劣。最早出現的測驗表由西肖爾編制,共100題,1919年錄製成唱片6張,公開發行。1930年,J.誇爾瓦澤(1894~1977)的音樂測試法,只用3個音,但不斷改變音高、時值、響度及節奏,通過40及50次變化,即可得出判斷。韋恩的「標准音樂智力測驗」(1948)需用鋼琴彈奏近一小時的測驗內容,包括和弦分析、音高變換、音樂記憶、節奏重音、和聲、力度及分句等等。但是,這些測驗究竟能否真正鑒定音樂才能的高下,可能還是個疑問,但作為參考,有一定價值。
西方心理學家對音樂才能是否遺傳、音樂神童的特點、盲人的音樂才能、音樂才能與其他方面才能的關系等方面,也進行了不少研究,但是,迄今尚未取得較一致的認識。 作曲家的創作沖動從何而來,樂思怎樣形成,又如何表現為具體的形式,一直引起音樂理論家的興趣。西方心理學家所著重探索的是:音樂創作過程中心理活動的特點,包括情感與理智的關系,作曲家個性、氣質、精神狀態、生活方式對創作的影響等等。
更常見的是對靈感的研究,包括什麼是靈感,靈感的來源,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培養或找尋靈感等等。
同樣,表演家的再創造心理過程也是被研究的對象。心理學家試圖找出音樂想像、音樂思維與一般想像、一般思維的異同之處。常見的方法是將音樂家與其他藝術家或科學家的情況,分門別類進行調查,作出比較分析,再找出音樂家的特點。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處於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