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軍鼓練習時,如何充分發揮軍鼓的對鼓棒的慣性怎麼樣可以有效地鍛煉雙手協調
1.不要急著追求速度,不管做什麼樣的練習,放鬆和穩定的節奏是最主要的。
新手在練習時,喜歡由慢至快的擊打,達到最大速度時,往往是通過手臂肌肉的痙攣而實現的,這是一個惡習。
無論是單跳、雙跳、復合跳、滾奏、壓奏。都需要在節拍器的配合,注意: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練習速度。
當你作一個練習時,能夠擊打30分鍾而不感到疲勞,這就是你的最大極限速度。如果練習幾分鍾之後感到手臂手腕疲勞,就降低速度練習,直到找到這個極限速度。持續一周之後,你會發現:你的極限速度提高了。
鼓手,不是體力勞動者。只有業余的鼓手,才會在一場演唱會之後手臂痙攣。
2.力度不等於力量。
抽出1/5的練習時間,用你能達到的,最弱的聲音作練習。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你的重音更加清晰,有顆粒了。持續下去,你會脫離「噪音鼓手」
3.初學者需要達到的標准。
120拍 32分音符 單跳 ,120拍 64分音符雙跳 ,30分鍾不疲勞。
按照節拍器作節奏練習,中途關閉節拍器音量。3-5分鍾後再打開。基本能夠合拍。
作為一個「右撇子」,左手的力度和敏捷不夠,是困擾許多鼓手的問題。有人建議你把軍鼓和采鑔的位置放於右側,不要聽他的!訓練左手不是要讓你變成左撇子。
專業的左手練習:
訓練力度-----左手使用輕一些的鼓槌。
是否和你平時的左手訓練截然相反呢?沒錯。使用重鼓槌訓練左手,只能獲得力量,而且你會發現左手變得更遲鈍。用我的方法試驗一下,如果無效,你可以用彈弓來打我家的玻璃。
訓練敏捷和速度------首先解放你的右手。
練習時,右手不要擊打軍鼓,可以預先在旁邊放一塊膠皮墊供右手使用。這樣可以強迫你把注意力放在左手。
注意:完全放鬆,不感到疲勞才是正確的。一開始練習不可能能達到右手起始時的速度,適當減慢。
.四肢分開和節奏感:
我不想打擊大家,但四肢分開和節奏感確實有70%因素是天生的。當你發現,你無論怎樣努力也做不到左手16分音符的同時,右手平穩的擊打三連音,那麼,把爵士鼓作為你的業余愛好吧。
不要認為四肢分開需要一心四用,愛因斯坦的大腦也不可能同時演算2道數學題。四肢分開,其實是指四肢的配合。(注意這句話)
四肢分開的前提是------熟練、良好的基本功、平穩的心板和一點點聰明才智。
哪怕是爵士鼓的天才,也不可能不經過練習而按照陌生的總譜直接演奏拉丁舞曲。
彼得。馬加蒂尼的《爵士鼓教材》(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出版)中的桑巴示範,是絕好的四肢分開的基礎練習。
節奏感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其中包含你對音樂的理解和你的樂理知識。只沉迷於一種音樂風格,是無法培養節奏感的。
配合
一些鼓手,獨自練習的時候沒有問題,一旦與樂隊合作,就狼狽不堪。
原因:雖然你可以和節拍器絲毫不差,但並不能說明你富有節奏感。獨自練習時,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自己手上,與樂隊合作時,需要轉移部分注意力在其他人身上,就容易亂套了。
解決方案:
(1)寫一些簡單的總譜。排練時完全按照樂譜演奏,一周左右可以有所改善。
(2)擊打你最熟悉的節奏型。讓樂隊根據你的節奏型即興演奏。
(3)獨自練習時,按照節拍唱歌,大聲的唱。 分解節拍。
在鼓手眼裡,每個4分音符都是可以任意分解的。分解成偶數,比如2、4、6、8相對容易些,但你仍然需要分解為奇數拍,才可以游刃有餘的演奏。
⑵ 注意力集中訓練的十個方法
注意力集中訓練的十個方法:
1、管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要想每天都活力滿滿,要盡量獲得正面的情緒,避免產生消極情緒。
2、合理飲食
一定要吃早餐,而且可以增加一天內進餐的次數,比如在下午和晚上加餐,一天吃五六次,這樣的話,能夠保持穩定的體能供應。
3、眼睛定焦
這是一種很基本的訓練方式,當目光的落腳點長時間在一個物體上時,四周的景象會變得模糊。保持眼神的專注。
4、定期鍛煉
鍛煉能夠促進氧氣流向大腦,這反過來又能讓大腦更有效地工作,提高你的注意力。
5、一次只做一件事
當你同時處理過多的任務時,你的注意力肯定會受到阻礙,你將無法按時完成所有任務。一次只做一件事,告訴你的大腦,直到你還沒有完成你正在做的事情,你才會開始做下一件事,一心多用並不健康。
6.閉上你的眼睛
當你不再專注或者感到困惑的時候,簡單地在椅子上伸個懶腰、把眼睛閉上。這能讓你重新專心致志,還能給你一個新的方向。
7、找點困難事情做
最能讓人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就是接受一項挑戰,或者在一個自己擅長但是略微超出能力范圍的領域內工作。
8、聽音樂放鬆
進行音樂放鬆的方法,當工作或學習時不能集中注意力,可以聽聽純音樂,來使工作和學習效率更高,注意力就會集中了。
9、學會分割時間
嘗試分割時間,可以做個列表,固定時間完成某件事,這樣不僅能提升專注力,還能提高做事效率。這樣做一件事情時也會更專心。
10、讀數字
在面前展示250個數字,要求准確、清晰而快速地讀這250個數字,把讀錯次數和所用時間寫下來。隔天一練,堅持一段時間。
⑶ 初學吉他遇到點問題
一個一個來。先說調音的問題。
與標准音相差10%,是什麼意思?這我沒看懂,不過弦變硬了,是因為拉得緊了,也就是說音變高了。我覺得標准音就好,尤其有些朋友喜歡跟著曲子demo練習,或者跟人組樂隊,那就必須得是標准音了。不過如果手指頭太疼,以至於不能保證每日練琴,可以將琴降半個調,降多了弦就太鬆了。
然後,和弦的問題。出現你這種情況,大概有兩個原因。首先就是手的姿勢有問題。
1,左手指按弦的時候,必須用指尖來按,而不是指肚。也就是說,指甲應該盡量做到與指板垂直(當然,不可能真的垂直啦,尤其是3弦以後的弦,只是用這個來說明該用什麼部位來按弦)。假如你用手指肚按弦,當然一下子就會按住好幾根弦嘍。
2,另外,整個左手要有傾斜,多看看吉他的視頻,看看他們的手是如何傾斜的,大概與琴頸有45度。
3,再有一種可能,就是手指頭的力度不夠,按弦不夠穩,或者左手4個手指分的不夠開,無法做到「一心四用」,這也都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這個就得靠練了,多爬爬格子,會很有幫助。有人說,玩玩彈唱,又不是電吉他solo,不需要天天爬格子,個人認為這個說法很荒謬。手指頭厲害了,不論什麼和弦都容易理解和按住,一個一個和弦去練,那才叫舍近求遠呢。
最後,和弦換手指的問題。朋友,你想,吉他這東西,存在多少年了?這么多年裡,大師也好,業余愛好也好,大多數都是按照同一份和弦手法來彈的,這自然說明了你要問的問題。
如果將來你變成高手了,對和弦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或者按照曲子的特殊情況,換換手指也無所謂。但初學階段,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吧,有些和弦你可能覺得按他的方法去按很別扭,但它利於和弦變更時候手指的挪動。
好運吧
*************
今天剛上線,看到你的留言。我補充你回答:
尺寸的問題,
所謂38寸,40,寸,41寸,指的是琴箱的大小,跟指板和琴頸沒什麼關系!!我也是一米八,我組樂隊,為了好看,我有一把38寸的電箱民謠呢,跟這個沒關系!
⑷ 合唱的好處
首先,唱歌有利於身體健康。很多人都知道最好的運動是游泳。實際上,唱歌的運動效果一點也不亞於游泳。唱十分鍾,等於跑一百米。肺活量的訓練;腹腔、胸腔和顱腔的共振,整個內部臟器都在運動。
世界上,歌唱家屬於長壽的群體。
其次,唱歌有利於情感發育。人的歌聲,是人的情感的延伸,胸襟的抒發。
人的本能,在人際關繫上表現出來的,要麼是原生態的雜亂無章的情緒,要麼是被文化了的有序和諧的情感。情緒只能讓人發出喊叫的聲音,只有情感才能讓人產生有節奏的歌聲。唱歌可以陶冶情緒為情感。所以,美國的文化之父愛默生認為,「聽一個人的聲音,就知道一個人的愛。」
世界上,音樂家群體是犯罪率最低的群體。
合唱的好處就更多了。沒有整體的和諧一致,唱不好;沒有個體的特點,不能叫合唱。
對獨生子女階層的成長而言,還有一個極有價值的補充,幫助其融入群體。
社會交往,群體活動,是人格成長必不可少的環境。人是群居動物。人類比較自大,把自己的群居現象,說成是社會,以區別於其他物種。
一個孩子,一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脫離人群,脫離社會,是不可能長大成人,脫離雙親自立於社會的。很容易長成「青蘋果」——心理未能和生理同步成長的人,肉體充分長成,情感發育不充分的人。這樣的人,看他的外貌,像大人;聽他的講話,像兒童。這樣的人,一無主見,二不自信,三不勇敢。這樣的人,最適合的崗位是製造業的流水線上,而不適合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因為這樣的人因其心理幼稚而不具備自我管理能力,所以被固定在流水線上才能幹一點事。
合唱除了上面所講的有利於身體健康,有利於情感發育,有利於人格成熟,有利於心理成長,實際上也就有利於智力的提高。因為,智商=心理年齡/生理年齡。
想一想,我們平時說,做事要一心一意才能做好,不能一心二用。合唱訓練的可是一心四用——在同一個時空的環境里,守住自己的調,照顧好旁人的調,顧及整體的調,看懂指揮的手勢。這要動多大的腦筋啊!
一心四用,豈止是智力,是智慧!
⑸ 誰知道人為什麼可以一心二用,還可以一心四用
這主要是我們的大腦兩個半球構成,而且能夠協調運作。有些人的大腦在這方面就很發達,因而能夠做到.一般人經過一定時間的特殊訓練也可以做到的.
⑹ 小孩的專注力訓練方法
一、以身作則
家長在孩子寫作業及讀書時,家長也應該做同樣的事。不能讓孩子覺得不公平,為什麼你們能玩,我就不行呢?咱們要讓孩子明白,孩子在學習寫作業,家長也在學習工作。這樣,孩子心理平衡,更不會出現更多的想法,只有一心寫作業,一心學習。
二、不打擾
當孩子玩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家長不應該去打擾孩子。這是孩子最專注的時候,一心不二用,而且現在就是孩子培養注意力的最佳時間。
三、獎罰結合
對於一些注意力不集中,而對小禮物感興趣的孩子(當然每個孩子都喜歡禮物和獎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張獎罰計劃表。如果今天在學校表現好,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或者回家的家庭作業完成的很認真,家長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和鼓勵。
四、勞逸結合、該玩就玩
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時間不宜太長。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5~7歲的兒童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鍾,7~10歲兒童20分鍾。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後,應讓孩子放鬆或休息一下。此外,讓孩子玩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充分享受玩耍的樂趣。
注意力對於孩子很重要,在學習上體現更多。所以家長不容忽視,更不能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有注意力,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懶散的思維一旦形成很難再集中。所以,家長們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⑺ 如何在聆聽的時候記筆記
在聆聽的過程中,記錄筆記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我們理解和記憶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採用合理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清晰地記筆記。
二、畫思維導圖
當對方談話或者講課的時候,都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我們在聆聽的時候,應該理清對方所表達的內容。我們在聆聽的過程中,可以將總結概括出的關鍵詞,按照一定的邏輯思路進行歸類和總結,畫一個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具有清晰的邏輯和層級關系,通過這張圖,我們就能准確地概括說話者所要表達的內容。這也符合我們的認知規律,圖畫比文字更直觀,更容易記憶。
⑻ 注意力集中訓練的十個方法
保持專注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完成各種任務,現實中有很多實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幫我們做到這一點。下面就為大家羅列了十條可以讓我們集中注意力,保持專注的有效方法。
1、整理你工作、學習的地方。一個干凈的做事環境能讓我們更加專注,集中更多的精力來完成任務。
2、制定一個待辦任務清單。每天或者每周剛開始的時候,做一個待辦清單。這樣你會更集中,也更有動力繼續工作。當你在清單上看到已完成的任務時,就會有更多的成就感,也就會繼續堅持完成下一個任務。
3、給每個任務設定時間期限。制定待辦清單和管理時間息息相關。在清單上的每個任務旁邊,註明完成任務需要的時間。預估時間的時候一定要切實可行,然後爭取在限定的時間之內完成。
4、規定每天的休息時間。做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經常想著偷懶、休息,從而讓你做事不專注、沒有毅力。所以要給自己規定休息時間,比如每工作半小時或1小時就休息5到10分鍾,每工作三小時休息半小時(可以設置鬧鍾提醒)。
5、訓練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比如,選定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給自己30分鍾的時間,專心完成這一個任務,中途甚至不要起身。
⑼ 小孩專注力訓練方法
方法一,全神貫注法
5-7歲的孩子能聚精會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時間為15分鍾左右;7-10歲約20分鍾;10-12歲約25分鍾;12歲以上是30分鍾左右。家長要掌握孩子的注意力特點,科學合理安排時間。
方法二,消除干擾法
環境對孩子的注意力有明顯的影響,如果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突然被其他聲音或色彩打擾,極易分散孩子注意,所以最好消除干擾,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
方法三,游戲鍛煉法
孩子做游戲時總是全身心地投入,此時家長切不可打擾、干涉。給孩子講故事時,不要照本宣科地讀,要有表情或穿插些動作,這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切忌同時給孩子買太多的玩具或圖書,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四,鼓勵表揚法
鼓勵孩子做有興趣和可勝任的事情,但要求孩子做的事情不能超過他本身的能力,也不能過於簡單。如發現孩子有注意力集中的表現,應及時鼓勵和表揚。
方法五,培養興趣法
興趣是注意力的源泉,培養孩子對活動的間接興趣,並努力把間接興趣轉化為對活動的直接興趣,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之一。
⑽ 怎樣提高記憶力,更好的背書
提高記憶力的十二種超強方法
愛因斯坦在中學期間就感悟到自己的大腦左半球超常發達,所以進入當時還是粗放式教學的大學學習時,為了讓自己的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就果斷地刷掉了對特長發揮無助的很多課程,集中主要精力去學記能發揮己長的那些課程。結果於窄化了的領域中獲得了比其他同學要多得多和精深得多的專業知識。畢業後,他在窄化了的物理學領域內拼搏奮進,終於創立了相對論,成為被世人贊譽的科學巨匠。
1擇優定向 發揮己長記憶法
相傳,「浪里白條」張順在陸上與「黑旋風」李逵交手被打倒在地之後,就很懂得利用自己水中之長彌補陸上之短,把李逵引下水而勝之。試想,如果張順不發揮己長,老是在陸上同李逵打,不管打到何時,仍然免不了失敗的結局;如果讓擅長記憶數學的陳景潤去學烹調或縫紉衣服,讓擅長邏輯記憶的愛因斯坦去記憶非邏輯信息至終生,讓善於聽覺記憶的羅黑黑和羅馬盲詩人荷馬去記憶視覺信息……總之,讓有特長的人舍棄己長,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跛足而不迷路能趕過雖健步如飛但誤入歧途的人。」不知道擇優定向發揮己長的人,不管是多麼勤奮、多麼認真,也只能算是記憶路上的盲人。一位患有自閉症並被人視作輕度弱智而就職於庇護工廠的青年,對日子有著超出常人的記憶能力。如果拿日歷考他,他會「例無虛發、百發百中」。原來,這位青年6、7歲時,這種獨特的才能就已經被他的親人所發現。
這位善於記日子的青年並非弱智,而是一位具有記憶天才的人。遺憾的是,他自6、7歲起就錯用了這種超常的記憶才能,去記憶不能轉化為生產力的日子。假設他的親人在發現他的記憶才能後,將他送去相關部門進行定向培養,讓他在自閉的環境中去記憶必須記住的中外高精尖知識信息與實踐經驗,並找出其間的聯系,那麼,他很可能已經成為科技界不可多得的精英了。事實卻並非如此。
認識自己是擇優定向的先決條件。認識自己的記憶特長越早,越能抓住提高的先機。不然的話,就會像「盲人摸象」一樣,所擇的「優」很可能是非優甚或為劣。
腦力無所側重的情況下取得的考試成績,可以作為檢驗特長的一個參考依據,如某科的成績顯優於其它各科,就可定向於某科,並在此領域里作長足的發展,如深造、擇業、創作發明、靈巧快速地化解熱點等。
在恆定的時間內用各種感覺器官去記憶難度相同、數量相等的兩組材料,而後進行記憶效果的感悟,如果發現運用視覺去接收這一材料的記憶效果凸顯的話,那麼,視覺記憶就是你的「己長」。相對地說,你的「優」也就在這里。
在認識自己的記憶素質之後,就要讓自己的記憶特長在學記實踐中充分地發揮作用。人的壽命在歲月無情的增長中一點點減少,而人生的價值卻在擇優定向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深化和積累。
2喚起興趣記憶法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同時也是一位小提琴演奏愛好者,他說:「我渴望著把異常優美的樂曲表達出來,就逼著自己提高演奏技巧,對於那些枯燥無味的樂譜也就容易記住了。」
馬克思在「關於人類的事物,我都要知道」的廣泛興趣的基礎上,卓有成效地識記了人類歷史並抽引出了發展規律,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演變規律,為人類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物種起源》聞名於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也曾說過這樣的話:「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深地陶醉於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和事物。」
發現粒子而榮獲諾貝爾獎金的丁肇中這樣說:「因為我有興趣,我急於要探索物質世界的秘密。」
哈佛大學的校長CharlesWEliot惹起記憶名字的志趣根由僅僅是因為一次曾在大眾面前忘了同事的名字而大出洋相的經歷。為了不再出洋相,他激發起了記住同事名字和學生名字的志趣,通過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能記住教職員及每年在校學習的學生名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喚醒我們常常忽略的「興趣」?
志趣比有趣和樂趣能更好地轉化為記憶的動力。有趣常常「稍縱即逝,一笑了之」;樂趣又總有些「乘興而來,興盡而返」,靠客觀事物的趣味性誘發出來;而志趣則是興趣的最高級形態,帶有持久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常常能使人如痴如醉、廢寢忘食。
上海有一位話務員,將記憶電話號碼與「寧肯自己苦十分,也要讓用戶方便一分」的信念掛靠在一起,為了滿足用戶准和快的需要,對背記電話號碼產生了志趣。這位話務員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樂於用12個小時千方百計將3000多個傳呼中的電話號碼循環背誦一遍,然後適時地採用適合於自己的方法重復背記,終於達到了對答如流的境界。巧妙聯想與想像能讓記憶對象有趣起來。如果預先知曉有關「雞尾酒」的故事,那麼,牢記單詞「Cocktail 雞尾酒」將不費吹灰之力:
相傳在很久以前,美國紐約州一有名酒店的獨生女兒愛上一位在船上作業的年輕小夥子。一天,為了讓心愛的小夥子能在拜見反對這門親事的父親時心態穩定下來並贏得父親的歡心,姑娘特地為他調制了一杯含有酒精成分的混合飲料。正在此時,酒店老闆喜愛的斗雞。Cock突然飛舞起來,尾上散落的羽毛正好扎進盛混合飲料的酒杯里,姑娘急中生智地順勢用雞尾攪起來,並脫口而出:「雞尾酒」。父親見此情景,很高興地舉杯與小夥子暢飲起來。
形象有趣的故事通常能讓人們引發興趣,獲得更加深刻的記憶效果。
在剛果東北部,人們如果求索未知,就會走進「掌書店」(沒有「有字書」的書店),當地公認為有才學的一批人就會走到求索者的面前,只要求索者說明求索的內容,就會有精通這項內容的主營者拉起求索者的手,用一種紫藍色的草汁在求索者的手掌上寫出所求索的內容,就算是書了。據說,最長的「書」可以從兩個手掌寫到雙臂。用完這種「書」後,還可以到「掌書店」用退色劑抹掉,就好像人們聽完一盤錄音後將其在錄音機上刷掉一樣。很多書籍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來吸引讀者的眼球。美國醫學界出版了一些有立體感插頁的解剖學書籍,插頁玲瓏浮凸,破紙而出,非常顯眼,讀者印象極深。四川少兒出版社出版過一本彩色畫冊??《七十二變》,雖然只有14頁,每頁只畫了《西遊記》中孫悟空變的一個人物形象,乍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一旦翻動,就有新動作、新姿勢、新服飾的人物像層出不窮,屢變不重,竟然可以變出圖案多達2744個!讀者當然百看不厭。松下電器公司曾研製出一種連接在普通電視機上的電子附加器,它能使電視機的熒光屏上映出畫面,還可以用來畫圖,並且把畫好的一幅幅圖畫儲存起來,需要時可以隨時放映,成為一種奇特的電子畫冊。
只要是能惹起記憶興趣的,都能記牢並保持長久,嬰幼少兒也不例外。中國藝術大師愈振飛在3歲喪母後,不管是怎樣哭鬧,只要父親一哼著崑曲,就安靜下來,聽著聽著也就睡著了。有一天,父親發現他能很熟練地唱著這首崑曲,很是驚訝,不知道是誰教的。實際上,這位教唱的老師就是他自己!恰應了張載之言:「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
3集中記憶法
牛頓家裡養了兩只貓,經常抓門,打擾他的思維。於是牛頓不假思索地吩咐僕人在門上挖兩個洞??大洞讓大貓走,小洞讓小貓走。僕人問:「先生,大貓走得過的洞,小貓也可以走,何必挖兩個洞?」牛頓竟然由於注意力專注於所從事的研究而忽視了對簡單常識的注意。
一天,一位朋友來看望牛頓,約好了一起進餐,飯菜已經擺在桌子上,牛頓卻沒有從書房出來。這位朋友早已經習慣了牛頓的怪作風??工作告一段落後才能出來,就獨自一人吃了起來。他吃完了那盤烤雞,就和牛頓開了個玩笑,把所有的雞骨頭都放回盤子里,把蓋子蓋上就離開了牛頓的家。幾個小時之後,牛頓在從書房裡出來,感覺到餓了,於是揭開盤蓋,當他看到盤子里的雞骨頭時,自言自語道:「我還以為沒吃呢,又弄錯了!」說完他又回到書房進行思考和工作。
拉瓦錫在集中注意力解一道感興趣的數學題,後來忽然發現自己把數學題寫在了一輛出租馬車的後壁上,他徒步跟著馬車??馬車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手裡還拿著粉筆。在這之前,他絲毫未意識到自己已經下樓並且來到了馬路上,還跟上了這輛馬車,並且將其後壁當作黑板使用。
查理·狄更斯能夠讓自己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當時所創作的一個情節上,然後再把它轉移到接踵而至的下一個情節上去。好像是一個控制大探照燈的人,把燈光對准一個物體,等把這個物體研究透了,再把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去。
希臘文學家艾斯?強森說:「真正的記憶術就是注意術。」集中注意力,能使大腦最敏捷、最准確、最清晰地記憶被注意的知識與經驗。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家聽說某著名的心算家能准確快速地心算出不管是專家還是觀眾出的任何復雜刁鑽的算題後,為了難倒他,這位心理學家興致勃勃地前往心算家的住處,出了下面的一道算題,將他難倒了:「有一輛滿載旅客的列車,出站時車上共有312名乘客,後來列車到達一處車站,下去18人,上來54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81人,上來44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23人,上來50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67人,上來35人,火車繼續往前開,到了下一站,下去12人,上來9人,接著列車又到一站,下去54人,上來66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17人,上來24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78人,上來85人,列車再到達一站,下去94人,上來56人,接著列車到達了終點站。」當這位資深的心理學家快速、准確、清晰地講完上題後,心算家便馬上准確無誤地把列車到達終點時在車上的人數告訴了觀眾。心理學專家卻說道:「我不是問你達到終點的乘客是多少,我想問你列車在這期間一共停靠了幾站?」這位全國著名的心算家張目結舌,回答不上來。
出題的心理學家利用心算家習慣的心算定勢??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數字上,故意用表面上並不比往常復雜的數字將心算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在運算過程中喪失了對火車途徑車站的計數??注意力旁落就記不住,記憶專家也一樣。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記住想記的事情。
使注意力集中的環境因人而異。毛澤東的一些著作是在窯洞里寫就的。高爾基說:「樹林在我的心裡引起了一種精神上安寧恬適的感覺,我的一切悲傷都消失在這種感覺里,不愉快的事統統忘掉了。同時提高了我的感受性:我的聽覺和視覺變得敏銳多了,我的記憶力強得多了,我的頭腦里貯存的印象也加多了。」
不同年齡段的人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長短不一,通常情況下,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時間在12歲以前不超過30分鍾(如對識記材料發生濃厚興趣,時間還可大大延長)。
干擾注意力的因素主要有:使人分心的雜念;嗜酒、嗜煙、「開夜車」等劣習;飲食調控失度;不速之客來訪;易使注意力游離的葯物等。
干擾注意力集中的環境主要是:超過25分貝的噪音;太強或太弱的光線;太冷或太熱的室溫;易使注意力游離的雜物;絕對無聲的環境。
排除影響注意力集中的干擾因素,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集中注意力的訓練和抗干擾的自我訓練。如毛澤東小時候常常用「鬧中取靜」的方法在城門口讀書。李政道經常去茶館讀書??茶客們在談天說地,他卻能靜下心來讀書。
自我獎勵也是變干擾因素為刺激因素,使注意力由分散趨於集中的重要手段:
當需要記憶,腦子里卻浮現出看電視、洗澡、喝茶等雜念的時候,可以把這些雜念作為到達某一記憶目標之後的獎品,這樣一來,足以妨礙記憶的雜念,反而成為刺激記憶的最佳誘導劑。如記下一段課文,可以喝杯茶並休息15分鍾;要是記下兩段課文,就可以洗個澡;要是完成了對三段課文的背誦,就可以去看一場喜歡的電影。像這樣,把自己的雜念由小到大逐次排列起來,並把最先的雜念放到最後去對付,表面上看像是一種哄騙小孩子的把戲,卻有促進記憶的效果。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目的明確,有頑強的毅力和鎮定的情緒,採取相應的訓練舉措,就會使散向的注意力集中到學記的內容上去。
4一心多用??注意力分配記憶法
很多人都擁有一心二用的能力:列寧有控制和分配注意力的超常能力。據說有時候他能一心四用:主持會議;聽人發言;研究材料;就某些問題給人民委員會寫便函
尼?加?車爾尼雪夫斯基有時候能一心二用。他在給《現代人》雜志寫文章的同時,還能向秘書口授由德文翻譯的《斯羅薩的世界史》。有些人對某些業務重復至熟練後可以一心二用,例如有的女性織毛衣至嫻熟時,可以一邊毫無差錯地織毛衣,一邊抬起頭與其他人談天說地或東瞅西望地注意感興趣的事。有的打字員,可以熟練到一邊不停地准確無誤地打著字,一邊與有業務關系的人談論,甚至聽外語廣播。有人研究後指出,這些人完成動作的控制全由大腦皮層移交給皮下中樞,完成動作就無需有意注意而轉為自動化了,大腦皮層就可以「騰出手來」參與一種主要的記憶活動,使兩種活動能同時順利進行。
當兩種同時並進的活動都需要注意時,其中必定有一種活動是主要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於是,就出現了注意力的分配問題。如老師講課時,學生既要注意聽講,又要注意筆「記」。學生在能夠熟練地寫字後聽講,通常是把大部分注意力分配到比較生疏的聽講活動上去,而把小部分注意力分配到熟練的寫筆記活動上去。這樣的做法能顧此兼彼,提高學記課堂知識的效率。
要學會記憶,首先要學會分配注意力,將散向的注意力集中到學記的生疏難重內容上。
不同的注意力對同一事物會留下不同的烙印,從而產生不同的記憶效果。如不同職業的人進入裝飾精美、造型獨特、氣勢宏偉的展覽館內參觀,記入腦中的事物會因職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的注意力鑄就了不同的記憶效果。比如說,建築家們的大腦中會有展覽館建築特色的烙印;服裝設計師們會將參觀者中的奇裝異服特鞋的形象留在腦中;書法家們能記住展出的著名書法家手寫的真跡。看《紅樓夢》,年輕人側重於情節,看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悲歡;研究歷史與文學的人側重於觀察裡面的封建禮節、清代官場及民俗情況;詩詞專家則專門研究裡面的詩詞……
有時,外行可以無意發現內行都難發現的新現象。積極工作或休息時,偶然地注意到和本職工作無關的新奇現象,產生奇思妙想,並在此後把以往的注意力轉移過來,拼搏於全新的陌生領域中,取得了較本行工作豐厚得多的回報。
記憶力的分配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人可以一心(實際上是腦)多用,有的人可以一心兩用,有的人只能一心一用,有的人還難以使注意力集中,要根據不同的個體情況量力而行,切不可好大喜功、貪多求全。
5合理運籌時間記憶法
合理運籌時間記憶法,主要是依據生物鍾的不同節律安排不同的記憶內容??讓時間佳度與記憶內容對等,即:在最佳記憶時間里記憶最難記憶的;在中等佳度的時間里記憶中等難度的;在不佳時間里記憶簡單的知識與經驗。
由於每個人的最佳記憶時間常有類型上的差異,所以在相同時間里記憶難度不相同的知識與經驗才是每個人的最佳選擇:
假如一個人一個月中的最佳記憶日是上旬中的某幾天,而另一個人則是下旬中的某幾天,那麼,前者在總復習期間就應將所記憶的課程安排在上旬的某幾天中,而後者在總復習期間就應將同一難度的課程安排在下旬的某幾天中。
假如A的日生物鍾節律是百靈鳥型,B的日生物鍾節律是貓頭鷹型,C的日生物鍾節律是亦此亦彼型,那麼,在安排每一個復習日中的記憶內容時就應有所側重了??因為A是百靈鳥型,所以就應將每一個復習日中最難記憶的內容安排在白天的最佳記憶時段;因為B是貓頭鷹型,所以就應將每一個復習日中最難記憶的內容安排在晚間的最佳記憶時段;因為C是亦此亦彼型,所以就應將每一個復習日中最難記憶的內容安排在臨睡前和(或)起床後的一段時間里。
假如不讓時間佳度與學記難度相對應,在最佳時間里去記憶非繁難的或學習以外的事情,無疑是在浪費生命!而在非佳時間里記憶繁難的知識與經驗,往往時倍功半。
合理運籌時間,還要學會積極地休息,使不同職責的腦神經細胞交替著工作,比如文理交替。學習內容相近,大腦皮層工作的部位也比較相近,長時間使用同一部位,造成局部腦細胞內物質的消耗和廢物的積累,因而提前產生疲勞。而且把相近的科目和同類的材料放在一起學習,大腦中的神經聯系也比較接近,重疊、交錯,容易產生混淆
善於學習的學生,很注意文理交替,以減少相互干擾。例如,學完語文看物理,做完數學看歷史等。當然,在學習過程中,若穿插上文體活動,進行積極的休息,對記憶也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在記憶的非佳時間里,不妨嘗試帶著問題去閑談,閑時得「寶」??在閑談中學記「無字理」,能額外地記住原本在最佳時間里應該記住的問題。
6分散(頭尾)記憶法
計劃用1小時來背誦一篇文章,對這1小時的安排可以有兩種方法:
一是集中法,就是在1小時之內,不斷地反復地背,直到記住為止;
二是採用分散法,就是把背誦的時間分在幾次進行,如每天背20分鍾,在3天背完,總的背書時間還是1個小時。
檢查記憶的效果,發現分散法的效果明顯優於集中法。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學習過程,如果相對地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那麼,前面的學習活動會影響後面的學習活動,即前攝抑制。例如,剛踢完足球,就立刻做功課,注意力常常難以集中,就是因為前面的活動雖然表面上結束了,但這個神經活動並沒有停止,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使後面的學習活動受到干擾。前面活動引起的興奮感越強烈,對後面學習活動的干擾越大。同樣,後面的學習活動也會影響到前面的活動,即後攝抑制。
實踐證明,總是開頭和結尾階段的學習效果好。不少人一早起來學習效果最好,除了早晨頭腦清醒、精力充沛外,更在於早晨是一天的開始,學習活動基本不受前面的干擾。也有的學生睡覺前記憶外語單詞和背課文的效果好,這是因為背完後就休息或睡覺,不再受其他活動的干擾。
分散學習法實際上是增加了學習過程中干擾少的首尾階段,每次學習時間較短,大腦細胞也不容易疲勞。
在採用分散學習法學習時,要掌握好間隔時間。間隔的時間太長容易遺忘,間隔的時間過短,又容易受到干擾。根據遺忘先快後慢的特點,開始每次間隔的時間可以短一些,以後則可以逐步拉長。如果材料太難,則可以有較多的間隔次數;如果學習材料比較容易,內容又比較少,則間隔次數可以減少。
相比之下,集中學習法由於首尾少、干擾多,連續集中學習相近的材料,容易使大腦細胞感覺疲勞,神經聯系產生差錯,記憶效果相對會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