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式是指 教學 方法 的活動細節。教學過程中具體的活動狀態,表明教學活動實際呈現的形式。下面是我整理的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_如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目錄
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
教學態度帶給學生的影響
如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
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 想像力 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 辯論 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 教育 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
教學態度帶給學生的影響
教師好的教學態度會反作用於其教學行為,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因此,會對學生產生正面的積極的激勵作用,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其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參與者。反之,如果一個教師的教學態度不好,則會對學生產生負面的消極的影響,其主要表現如下:
1.「師容」不整
「師容」指的是教師的儀表,它代表一個教師的精神和風度,要求教師服裝整潔、態度和藹、表情自然舉止大方、可親可敬,這樣會把學生的情緒引導到教師的身上來,為授課創造條件。反之,如果教師身穿奇裝異服,頭發蓬亂,講課慌亂緊張或處理課堂偶發事件行為過火等,都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影響教學質量以及教師的良好形象。
2.「師學」不實
「師學」是指一個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要勝任教學工作,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較強的工作能力,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崇敬。如果教師不安心工作,不認真備課,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簡單,對學生接受知識漠不關心,不注重自身業務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做「一桶水不滿,半桶水晃盪」的教師,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麼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也就是一句空話。
3.「師風」不嚴
「師風」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良好作風。良好的師風主要是治學嚴謹和誨人不倦,對事物懷有真誠、一分為二的態度,熱情關心學生的成長,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實踐證明,遵循「尊師愛生」這一原則來處理師生關系,會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反之,會挫傷師生的積極性,損害師生之間的正常關系,產生惡性循環。
<<<
如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
一、由重「教」向重「學」轉變
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是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是以教定學,讓學生配合和適應教師的教。學生習慣於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新課程倡導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強調學法與教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最優結合。它要求教師要從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教學方法,從而保證教法與學法改革的同步進行。
1、精心備課,贏在課堂。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說做任何事情以前都得事先作好准備。課改之後,教師普遍反映英語難教,詞彙量大,尤其是對於農村學生難度更大。實際上,這是對教師提出了挑戰,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師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精心備課上,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縱觀前後,挖掘教材,整合課本資源,提升課堂質量。
2、從學生興趣點入手,構建開放式的教學氛圍。
傳統的英語過多強調語法,語言的組織,學生學起來難,而且與現實生活不太融合。因此學生學起來感覺枯燥、泛味,實用性不太強,沒有充分發揮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功能和價值。如今,我們不難發現,課改後的英語教材與學習、工作、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我們可以從現實的生活中找到許多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教師可以從這些興趣點入手,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就在身邊。
二、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所謂重結果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結論,教學的結果,忽略知識的來朧去脈,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而讓學生去重點背誦「標准答案」。所謂重過程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習的過程中,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上,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新課程倡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揭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暴露知識的思維過程,從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得到訓練,能力得到發展。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英語學科的教學方式應怎樣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呢?在筆者看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情景,開展語言實踐活動。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英語就是一門外語。語言需要環境與氛圍,我們不能把它單獨地割裂開來學習。有人說,如果我們的學生在英、美呆上一年,比他在中國學習十年獲得的英語知識更多,口語更地道。筆者想說,語言應該生長在語境的土壤里,情景是語言的生長點,活動是語言的載體。因此,我們應想方設法為英語教學設置一個情景,讓學生能夠置身其中,用英語思維,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進行語言實踐。在做中學,學中用,真正實現英語的價值。
大家都知道, 聖誕節 (Christmas Day )是西方最隆重的節日,猶如我們的 春節 一樣。學生都知道聖誕節,但對它缺乏具體的了解。怎樣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這一節日,運用一些用語掌握有關這一節日的知識呢?傳統的教學就是把這些知識,如單詞、 短語 等教給學生,教學生讀,讓學生記。這樣,學生在學習時覺得很無聊、很乏味,既無興趣,也無激情,學習的效果也不好,單詞記不住,用語不會用。筆者在教這一課時,改變了以往直接給學生結果的這一方式,而是讓學生置身於聖誕節節日氛圍中,在裝扮聖誕樹的活動中去進行語言實踐。
課前,和幾個學生一起把教室裝點一下,貼上彩紙,掛上氣球、彩燈等,讓教室充滿節日的氣氛。上課時,把全班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一顆聖誕樹,然後讓他們各自裝扮自己的聖誕樹。在裝飾的過程中,他們會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交際運用decorate、christmas ball、christmas card;Put a star on the top of the tree;Pass Christmas lights around the tree;christmas light這些詞和短語,還會想盡辦法發揮小組各個成員的優勢,擅長美術的畫畫、剪貼的剪紙等,同學們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小組服務。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了學習裝飾聖誕樹的活動中,而且各盡所能,相互幫助。那些平時覺得自己學習困難的學生也顯示出了自己另一方面的優勢,他們感覺到自己也有閃光點,也能為小組服務、添彩,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筆者也參與到活動中,與學生一起動手、動口,同時幫助、引導他們學習,和他們一起置身情景中練習口語,開展語言實踐活動。
2、把學生當作課程資源。
大多數的老師都不敢相信學生,總是自己講得多,擔心學生這沒有學會,那沒有掌握好,不敢把機會交給學生。實際上,我們教師必須轉變一個觀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而不是要什麼都在學生之上的傳授者的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都要求教師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脫出來,這些方式也是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的無形資源。本文前面所舉的 《Christmas Day》一課的教學方式就充分地體現了老師相信學生,把機會交給學生,給學生一個充分施展能力,發揮自我的空間這一教學特點,各組的表演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結果表明:同學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合作也十分愉快,他們也懂得了探尋知識的方法。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完全達到。這樣的教學方式難道不好嗎?
教學是一門學無止境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 反思 與提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應本著「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優化自己的教學,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向著「更好」邁進!
<<<
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幾種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介紹
★ 老師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4種教學方法,3種常用教學方法分析
★ 學好教學方法的方式有哪些
★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 教師的教學方法
★ 教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②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教學方法可是有很多種,通過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大家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的相關知識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常見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我國目前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教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
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參觀法
參觀法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到一定的校外場所——自然界、生產現場和其他社會生活場所,使學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研究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三)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
1、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2、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3、實習法
(或稱實習作業法)實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利用一定實習場所,參加一定實習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或驗證間接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③ 幼兒教師必須知道的教學方法
有效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有關幼兒園的 教學 方法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必須知道的5種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啟發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注重調動幼兒的心智活動,提供給幼兒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
注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2: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並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情境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在具體情境的感染下產生歡樂或苦惱、愛或恨、喜悅或憤怒等情感。
創設的模擬情境在形式上要新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容易喚起幼兒的求知慾;在內容上要有實用性,創設的情境要能有效地達到目標,不搞花架子。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需要作啟發講解、點撥 總結 ,以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感性 經驗 進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和交往的機會,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體。
3:活動操作法
活動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
4: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像、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 兒童 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運用暗示教學法要注意暗示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恰當的暗示手段。創設好暗示的環境,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展開無需強記的無意識活動。暗示的內容必須具體,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能產生教師預期的效果。把握好暗示的時機,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有利於向有意識心理活動轉化。重視教學中教師行為、觀念、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對幼兒可能發生的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發揮其積極影響,消除不利影響。
5:發現法
發現法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11種幼兒園經典課堂導入語
一、直入式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新課內容。如 故事 表演《狐狸下蛋》教學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講過‘狐狸下蛋’的故事,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你們願意嗎?”
二、談話式
師幼在交談中不知不覺地滲透新課內容,進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如兒歌《傘》的導入語:“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喜歡雨傘嗎?為什麼?讓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喜歡雨傘,因為雨傘可以為我們擋雨,也非常漂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兒歌《傘》。”
三、 謎語 式
通過猜謎語能夠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徵,幫助幼兒理解新課內容,啟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常識課《認識青蛙》教學導入語:“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猜一樣東西,‘大眼睛,寬嘴巴,白肚皮,綠衣裳,地上跳,水裡劃,唱起歌來呱呱叫,專吃害蟲保莊稼。’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這是什麼東西?對了,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青蛙!”
四、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如音樂活動中《粗心的小畫家》的導入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歡畫畫,他畫鴨子尖嘴巴,畫只兔子圓耳朵,畫匹大馬沒尾巴,你們說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畫家呢?對,今後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細心,仔細觀察,千萬不能馬馬虎虎。今天,我們來學習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五、懸念式
採用懸念式導入新課,可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追根問底的熱情,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如主題活動中的故事《茉莉花請醫生》的教學導入語:“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故事,題目叫《茉莉花》。茉莉花為什麼要請醫生?請了幾個醫生?他們是怎樣為茉莉花治病的?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講完故事就知道了。”
六、表演式
通過情境、小品、舞蹈、木偶等表演形式導入新課。如音樂活動課中的《王老先生》的導入形式:出示戴眼鏡的老公公木偶說:“你們看,誰來了?我們就叫他王老先生,王老先生很喜歡養動物,你們猜一猜他養了些什麼?我們今天就用歌聲來表達剛才的內容。這首歌的名字叫《王老先生》。”這種情境表演將歌詞內容體現出來的導入新課的形式,能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歌詞內容。
七、演示式
藉助實物,玩具,圖片,貼絨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導入新課,直觀形象,幼兒既感興趣,又容易理解。如音樂活動中的歌曲《丟手絹》導入時可以說:“今天,老師帶來一些東西,你們看是什麼東西?”(出示手絹)師示範游戲,並總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叫《丟手絹》。”
八、實驗式
通過直觀形象的實驗操作形式導入新課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又對幼兒理解、掌握新授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常識課《認識水》就可以實驗操作形式導入新課。教師提起水壺,往玻璃杯里倒水,然後提問:“你們看老師把什麼倒在杯里?水有顏色嗎?(估計有的幼兒會說水是白色的,有的幼兒會說沒有顏色)到底誰說得對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你們看完了就知道了。”
九、游戲式
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新課,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如科學領域中的《小手的秘密》,導入新課可這樣安排:教師領導幼兒做游戲“請你照我這樣做”,最後讓幼兒把雙手放在身體的背後,啟發誘導:“咦!你們把什麼藏在背後去啦?哦!原來你們把手藏在身體後面去了。伸出來看看,每個人都有幾只手?兩只手還可以怎麼說?(回答:一雙手)。”
十、觀察式
讓幼兒帶著任務去觀察,幼兒會留心注意事物。如科學領域中的《認識小蝌蚪》,導入時可以這說:“小朋友,老師在桌上准備了許多盆,盆里裝了許多小蝌蚪,他們長什麼樣子呢?老師要請小朋友去看看,看的時候要認真、仔細,還要牢牢記住它們的特徵。”通過觀察的形式導入新課,能使幼兒對所學知識理解快,掌握牢。
十一、掛圖、提問式
利用掛圖,通過富有情趣的問題創設導入新課,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如音樂活動中的《摘星星》的導入語:“圖中月兒是什麼樣的?月兒彎彎好像什麼?誰想在這船上坐?坐在這船上想干什麼呢?”
幼兒園教學導入語的設計形式多樣,舉不勝舉,運用時應根據具體學科、內容而定。要講究引導性、啟發性、激發性、自然性、新穎性等導入技巧的授課藝術,千萬不要牽強附會、生搬硬套,影響授課效果。
④ 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方法有哪些
啟發式教學法在現代教學論中已經不再是某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運用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學原則。
啟發式教學的途徑
(1)奮其志。
志,是智力發展的精神動力。目標遠大,才能精力充沛,這是搞好學習的精神支柱。在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介紹該學科當前發展的現狀,向學生指明哪個山頭是值得攻打的,突破口在哪裡,從而誘發學生為美好前途而奮發的雄心壯志——學習動機。
(2)激其情。
教師一踏進課堂就應是情緒飽滿的、熱情、鎮定的,要滿懷激情去講課,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就要求教師在跨進課堂之前拋棄一切雜念,切不可把冷漠、厭惡、怒氣等消極情感帶進課堂。
(3)發其智。
教師應加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此,教師要積極採用各種有效措施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引其疑。
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於無疑處覓有疑,善於激疑,有意訓練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在備課時就要精心設計一組遞進型的疑題,使學生沿著教師指引的邏輯思路,步步深入,達到恍然大悟、觸類旁通的目的。
(5)啟其思。
教師要千方百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引路、搭橋、開竅、點撥、評講,不斷激發直覺思維和靈感,努力做到舊中見新,易中有難,平中出奇,難而可及。
(6)廣其知。
教師要採取措施擴大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特別要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知識、新成就武裝學生。
(7)添其翼。
想像是智力的翅膀,教學中要喚起學生的想像、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8)煉其毅。
學生要取得優異成績,沒有刻苦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單有興趣和熱情是不夠的。
(9)倡其辯。
教師要引導學生橫向交流,開展無拘束的自由討論,活躍思維。
(10)授其法。
現代教學論倡導學生由」」學會」」轉變為」」會學」」,讓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學會」」獨立走路」」,早日進入科研前哨陣地。
(11)增其識。
一個有作為的人應具有相當的膽識,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豁達大度的氣質,使他們具有遠見卓識和高尚的品德。
啟發式教學的心理結構
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主動地把整個心理活動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心理結構5個因素與教學環節相融洽,教師要在各個環節抓住核心,以提高教學質量。
(1)動機的激發。
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興趣,引起求知慾、好奇心。
(2)知識的攝取。
最核心的心理因素是感知、觀察力。
(3)知識的領會。
即從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即對知識的理解。這要有直覺思維、發散思維,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和毅力,以及縱橫馳騁想像力的參與,其中最核心的是思維力。
(4)知識的鞏固。
記憶是該環節的核心因素。
(5)知識的運用。
最核心的是操作技能、操作能力。
⑤ 啟發式教學法是什麼
何謂啟發式教學法?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教學方法。因為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是由一套固定的教學格式或若干具體的教學環節來體現的,而啟發式教學法並沒有固定的教學格式和環節。在上課伊始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是啟發;在課堂結束時留給學生一些懸念和問題讓其實踐或討論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也是啟發。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法的概念,原本是針對注入式教學法提出來的,分析兩者之間的根本區別,就可以得到啟發教學思想的本質特徵。所謂注入式,是指教師把學生當做盛裝知識的容器,向其灌注大量現成的概念、原理、公式之類的知識。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消極被動的接受者,學習的特點是接受和記憶其結果。學生學到的知識不少,但是靈活運用和發現創造的能力差,智力和情感世界的全面發育受到限制和損害。
啟發式教學與此相反,它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在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始終是主動的、積極的、能動的,學習上非凡強調理解、運用、發揮、創造,並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發展。
⑥ 教師應該怎樣在教學中使用啟發式教學法
1設計的「啟發點」要具有趣味性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思維的動力,是促進學生樂學的先決條件。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便會產生優勢興奮中心,就能集中注意力,發展學生敏捷的思維。比如,在分數教學中,我們可以引用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把同學引入故事情境之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設計的「啟發點」要具有銜接性
任何事物或現象都不是孤立存在著的,而是和周圍的事物或現象有著一定的相互聯系,反映它們的知識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在教學中,掌握知識的基本原理及其銜接性,可以促進知識的正遷移,使學生易於理解新知識,達到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新舊知識所包含相同因素的多少,巧設啟發點,由淺入深,從易到難,使新課不新、難點不難。
3設計的「啟發點」要具有靈活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多思多想,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在課堂上,教師只有創設出富於變化、具有靈活性的啟發點,才能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要把著眼點放在訓練學生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上,達到「一題多變」或「一題多解」,而決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一個正確的答案。例如,在講「行程問題的應用題」時,通過不同的「啟發點」一題多解:「甲乙兩地相距144千米,甲騎車從甲地到乙地需8小時,乙步行從乙地到甲地速度是甲的1/2,問甲乙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向出發,幾小時後相遇?當學生有所感悟時。提出以下問題:
3.1依據甲行駛的路程及其速度,乙應走的路程及其速度各應如何解答?
3.2從工程問題角度考慮,根據總路程及甲乙的速度求甲乙各應行駛的路程,又應如何解答?
這樣的啟發點,學生會沿著不同路徑尋求不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得到許多不同的解法,從而提高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創造性。
4設計的「啟發點」要具有適度性
課堂上教師設置的啟發點要深淺適度,防止過難或過易。應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確定啟發點的深淺度。過淺了。學生張口就答,不假思索;過深了。使學生無法思考,無從回答。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知識水平的前提下確定適宜的難度,讓他們「跳一跳,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