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幼兒園課程教學方法

幼兒園課程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21 08:38:48

⑴ 幼兒園基本教學方法

1、游戲法:通過游戲引來發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個方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和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
2、啟發探索法:啟發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兒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去探索並獲得新的知識,這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3、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由於幼兒時期的各種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的特點,所以一些新穎的、有情節的、變化的、讓他們動手的活動,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
4、歸納演繹法:歸納法是藉助已掌握的知識,概括出簡單本質特徵和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演繹法是運用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進行推理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
5、講解演示法:講解演示法目的是通過教師展現直觀教具並結合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呈現出來。
6、比較法:比較法的目的是通過兩組或兩組以上物體的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按照比較的形式來分,可分為對應比較(如重疊等)和非對應比較(如單雙排的不對應等)。

⑵ 幼兒園教學的教法和學法有那些

1.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2.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並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3.活動操作法

活動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兒喜歡的形式,幼兒都願意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操作材料充分表現出來,既可以活動,又可以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

4.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像、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

5.發現法

發現法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6、觀察指導法

這種方法是針對幼兒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採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的是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2)幼兒園課程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內涵特點

1、 中外對教學方法的不同界定

由於時代的不同、社會背景、文化氛圍的不同、研究者研究問題的角度和側面的差異,使得中外不同時期的教學理論研究者對「教學方法」概念的界說自然不盡相同。

2、 教學方法不同界定之間的共性

⑴教學方法要服務於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的要求。

⑵教學方法是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內容的手段。

⑶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行為的體系。

3、 教學方法的內涵 重點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⑴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⑵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⑶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中國教學

1、李秉德教授主編學論中的教學方法分類

按照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以及相對應的這種形態下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2、黃甫全教授提出的層次構成分類模式

黃甫全教授認為,從具體到抽象,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這三個層次是:

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

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

⑶ 幼兒高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選擇內容要有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發展。
衡量所選擇的幼兒園課程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適合本園的幼兒及教師,而不是看它是否標新立異,量是否夠多,是否滿足家長要求。一般來講,教師在選擇集體教學活動內容時可採取以下策略提升活動的有效性。
1、回歸幼兒實際生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使活動內容既貼近幼兒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要「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可見,課程內容不能脫離幼兒成長的生活世界。幼兒園課程只有面向幼兒,紮根於幼兒的現實生活,選擇有教育價值的生活內容為課程內容,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才能真正有效。
2、課程內容要與幼兒興趣相符合。
以興趣作為選擇和取捨幼兒園課程內容的依據是滿足幼兒愛學、樂學這兩個條件的最佳維度。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很早就提出教育要引起和培養學習者的興趣,並強調以學習者的興趣為依據安排課程。
3、追求真、善、美。求真、向善、愛美是人類的天性。
正是因為幼兒有這種生活簡單、想像豐富的特點,所以教師在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認真考慮如何把看似矛盾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使課程內容既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又充滿童趣,讓幼兒獲得美的享受,為幼兒插上想像的翅膀。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與組織。
活動設計的合理性是達成目標的有效保障。從縱向看,它反映了活動流程,要求環環相扣,在吸引幼兒的前提下實現活動目標。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關註:
1、活動設計具有可操作性。
在活動的組織中,教師要提供必要的材料讓幼兒操作,使他們在動手動腦過程中提升經驗。但教具不能太多太精美,關鍵是要把教育目標物化其中,重在指導幼兒觀察和思考。
2、提高師幼互動質量,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
在師幼互動中,師幼雙方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發揮程度有很大差別,教師一般居於更為主動的地位,而幼兒則相對被動。為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為,提高師幼互動質量,為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創造條件。
3、進行有效的提問。
提問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滕喜博甚至認為提問是「教學的生命」、「提問提得好即教得好」。教師應當關注並精心設計提問,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學質量。提問要具有目的性、整體性、多樣性並要尊重幼兒的差異,對不同的幼兒要考慮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類型或層次的問題。
三、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是有效課堂的主要途徑。
幼兒教育和游戲密不可分,教師要將生活貫穿於游戲之中,讓孩子在游戲中了解社會。
1、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游戲能吸引幼兒的注意,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在游戲中,幼兒模擬真實生活的特徵,會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2、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在游戲中,幼兒會從他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當幼兒扮演一個角色時,必須以這個身份去看待別人的問題,這樣能讓孩子學會去理解幫助他人。幼兒在游戲中分配角色、分配任務,交流與討論,提高了他們的人際交往技能。
3、游戲可以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
幼兒的意志力比較薄弱,自製力、堅持性都比較差。在游戲中他們分擔角色,要根據角色的要求調節自己的行為,否則會遭到同伴的異議。這樣,就會使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從而培養了他們的意志品質。
4、游戲可以培養幼兒的情感。
游戲可以幫助幼兒建立積極的情感,是調整消極情緒的途徑。在游戲中,孩子的喜悅、滿足、傷心、憂慮都能通過游戲表露出來,這為孩子增加了控制環境的機會,讓孩子的消極感情有了出路,減少了孩子的情感失調。
四、環節安排要有效,重難點突出。
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的,切忌走形式。要簡明扼要,詳略得當,突出重難點。例如,有的教師在活動導入時,為了增加趣味性,調動幼兒的興趣,饒了一大圈才回到正題,其實用一兩句簡潔的話語就可以直接導入活動。也有的教師為了達到動靜交替的效果,提高活動的氣氛,讓幼兒在操作後,跳一些、唱一些與教學活動無關聯的歌曲舞蹈,反而打亂了活動的整體性,不能讓幼兒完整的體味活動的意義。還有些教師在活動的結尾環節,往往喜歡向幼兒拋出一個「誘餌」——等會兒老師帶你們干什麼等,其實活動結束後並沒有或不可能兌現。老師的初衷或許是想讓幼兒仍然保持興趣使活動持續延伸,實際上,這樣的結束毫無意義,還可能會令孩子產生老師失望的印象。成功的教學結束語,不僅可以系統概括本活動的教學內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寬、延伸教學的內容,激發幼兒旺盛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家庭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港灣,是有效課堂的校外保障。
家長是與孩子最密切的最直接的教育者,幼兒園的教育與家長的教育是密切相關的,加大溝通與宣傳力度,引領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一體化,做到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和諧、健康、全面發展對有效課堂教

⑷ 幼兒園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01
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運用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多種感官去感知所選定的客觀事物與現象,使之獲得感性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概念的方法。運用觀察法應該注意一下幾點:1、觀察開始時,教師要向幼兒提出觀察目的,用設疑等方法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先讓幼兒自由觀察,允許他們相互交談,並鼓勵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2、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手勢的指導作用,從幼兒的興趣點切入,啟發幼兒從不同方面感知並用語言描述觀察的對象,學習觀察的方法。 3、觀察結束時,要總結觀察的印象,讓幼兒將觀察到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條理化。

⑸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些呢

您所講的教學方法是指有哪些教學法,還是教學組織方法、還是課程方法 教學法有六法,分別指語言教學、計算教學法、常識教學法、體育教學法、音樂教學法、美術教學法 教學組織法有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 課程方法就比較復雜了,每個領域的課程有不同的方法。方法很多,但不固定,這需要經驗與教育機智。

⑹ 幼兒園故事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技巧有

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往往存在著這樣一套模式:首先是教師有表情地講述一遍故事,要求幼兒認真傾聽。講完後,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裡有哪些人物或動物?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接著是邊出示圖片邊分段講故事,提問:這一段里有誰和誰?都說了些什麼?這中間還要讓幼兒學說新詞和短句。最後是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錄音,並要提一個總結性的問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剖析這樣的教學模式,我們不難發現,它存在著以下幾個弊端: 第 一、教學模式的單一化,影響了故事內容的傳授,教師無論講什麼故事,都把它套進這個模式里,勢必會影響幼兒聽故事的新鮮感和敏銳感。 第 二、失去了故事教學的愉悅性和趣味性,這是故事本身所蘊含的魅力,一則好的故事,往往能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和春雨潤物般的情感來打動幼兒的心靈,使他(她)產生情感上的呼應和共鳴。 第 三、幼兒是帶著回答問題的壓力來聽故事的,他們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從何談起?如果故事教學只滿足於使幼兒獲取知識、接受教育這樣一種表層功能,那麼故事教學的深層功能——開啟幼兒熱愛文學的心靈之門,引導幼兒踏進文學殿堂的啟蒙功能又體現在哪裡呢?因此,我認為要改善幼兒園故事教學的模式,不拘一格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故事教學的功能,尤其是深層功能,使幼兒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滿足他們各方面的精神需要。 不同的故事具有不同的內容、情節和結構,我覺得要激發幼兒聽講故事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情節,使之產生心靈上的呼應和共鳴,關鍵在於教師的課前准備工作,教師必須反復鑽研作品,分析故事的主題,掌握故事的情節、結構,找准其中的重點、難點,設計出適合幼兒和作品的教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此, 我向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一、活動參與法 幼兒生性好動,年齡越小,這個特點就越明顯。因而故事教學不應僅僅是靜態的,還必須與幼兒的身體活動、操作活動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有關詞彙和句子,也可以使他們進一步熟悉作品,體驗思想情感和鞏固記憶。 故事《小老鼠和落葉》里鼠媽媽和小老鼠打掃落葉這一段,寫得非常精彩有趣,是全文的重點、難點所在,這里不僅有「頂、扛、掃、耙、扛」這些表示打掃的動詞,還用上了「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就准備了一些小老鼠的頭飾和簡單的道具,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他們興致極高,演得怡然自得,在表演過程中,他們會自然地運用作品中的對話、動作、表情來再現作品,活動參與法真不愧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難點前置法 學前期幼兒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還處於萌芽狀態,對於一些需要經過多層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們還是力所不能及的。如果在故事教學前.僅僅是按常規設計教案,那麼有些故事內容對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生活經驗還不太豐富的幼兒來說,是難以接受和理解的。這時,就不妨採取難點前置法,將難點放在教學之前,通過某些輔助手段引導幼兒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去交流。 比如故事《包公審石頭》,我考慮到幼兒很難理解「包公為什麼會罰觀看熱鬧的人每人一枚銅錢,並讓他們把所罰的銅錢扔入水中,由此來判斷偷賣油條小孩錢的小偷是誰?」課前,我就准備幾盆清水和一些沾了油及沒有沾油的硬幣,在講述故事前,讓幼兒分組做個小實驗,將兩種硬幣分批投入清水中,通過觀察實驗操作中的現象,使幼兒明白故事中的道理,達到啟發幼兒思維,開發智力的目的,同時難點也迎刃而解了。 三、擴充講述法 有些故事短小精悍,非常適合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像力,進行擴充性的講述,在聽聽講講的過程中,一則師幼合編的新故事就誕生了。 象故事《小蝸牛》,篇幅不長,字里行間蘊含著四季的典型特徵和季節輪換的順序。課前我精選春、夏、秋、冬四幅圖片,並把它們布置在活動室的四周。上課時,我邊操縱指偶邊講述故事的第一段,提問: 「這是哪個季節發生的事?」幼兒異口同聲地說:「春天。」「春天就象蝸牛媽媽說的只是樹葉兒發芽了嗎?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我們快幫小蝸牛找找吧!」幼兒很快地來到春意圖前,眼前的一切是那麼的熟悉,他們彷彿置身在萬物復甦的美好春光里,爭先恐後地說出了許多春天的景色,比如:小草變綠了,桃花紅了,迎春花吹起小喇叭,「嘀嘀噠!嘀嘀噠!」小蝌蚪在水裡快活地游來游去,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小朋友手拉著手去春遊……凡是在春天裡發生的事全讓他們說到了,同樣的,在以後的夏、秋、冬三季的擴充性講述中,幼兒表現得非常出色。通過這個活動,不但加深了幼兒對四季特徵和輪換順序的認識,而且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最值得欣慰的是誕生了一則師幼合編的新故事《小蝸牛》,實現了師幼互動。 四、情景激勵法 故事教學活動往往需要參與者有極大的熱情,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努力創設一個充滿感情色彩、能引起幼兒情緒激動的情境和環境.使之親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去想像、去大膽表述自己的意願,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分析故事《最奇妙的西瓜》,我認為最重要的要讓幼兒感受到參賽西瓜的奇妙之處,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精心製作一些新穎有趣的西瓜模型:手提包形的西瓜、外面是瓜瓤裡面是瓜皮的方形西瓜和狀如水塔、裝著水龍頭的大西瓜。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教師頭戴王冠,以瓜瓜國國王的身份,笑容可掬地迎接每一位小貴賓(由幼兒扮演),幼兒饒有興趣地參觀西瓜展示會,初步感受到這些西瓜的奇妙之處,愉快地和小夥伴交流自己的參觀所得,同時他們也非常想知道這些西瓜是誰發明的?這時候,「國王」就安排他們觀看情景表演,讓他們知道故事的內容,同時也解開了他們心中的疑團。接著,「國王」徵求小貴賓的意見,讓他們說說:「最喜歡誰發明的西瓜?奇妙在哪裡?」最後,「國王」讓小貴賓談談:「我想發明怎樣的西瓜來參加明年的西瓜節?」縱觀這個活動,幼兒始終置身在寬松、自由的游戲情景中,他們想說、愛說、敢說,在與老師、同伴的交流中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愉快的情緒得到了體驗,這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所倡導的精神相一致的。 五、師幼對講法 有些故事,上下句或者是上下段之間有某種程度上的邏輯推理關系,這時,你大可不必把整則故事一古腦兒地全部講出來,而可巧妙地採取留下一半給孩子的方法,啟發、鼓勵幼兒積極思維,講述出故事的另一半,通過師幼對講的方式,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述故事《小兔逃跑》前,我簡要地向幼兒介紹師幼對講的方法——要求幼兒聽清我的上句,編出下句。我示範講完第一組對句後,問了兩個問題:「小兔想變成什麼逃跑?兔媽媽變成什麼去追?」幼兒不假思索地說出:「小兔想變成小魚逃跑,兔媽媽就變成釣魚人把小兔釣上來。」我馬上予以肯定,接下來,我要求幼兒圍繞「如果你是小兔,你會變成什麼逃跑?」「如果你是兔媽媽,你會變成什麼去追?兩個問題,引導幼兒分別站在小兔和兔媽媽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並參照第一組對句的句式進行回答。由於這種「你逃我追」的游戲方式深受幼兒喜愛,幼兒也不乏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因此幼兒非常投人,他們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回答接連不斷,尤其是後面的仿編部分,幼兒表現得更為積極,有的說:「要是你變成荷塘

⑺ 幼兒園教學方法

幼兒園教學方法 探討有關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的問題,其中重點是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問題。在講幼兒園教學方法之前,我想談一談幼兒園是否還存在教學的問題。 幼兒園還存在大量的教學活動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教學活動並沒有消失,而是一種客觀存在,只不過它的內容和形式比以前更加豐富罷了:教師的教,不僅包括「講課」這一形式,還包括向幼兒提供學習材料、為幼兒的學習創設相應學習環境,同時在必要時給幼兒以適當的幫助和指導;而幼兒的學,不僅僅包括聽老師講課,而且還包括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的操作和探索活動。 所以說,幼兒園還是存在以教師的「教」為前提的幼兒的「學習活動」。我們應該大膽地談、大膽地研究幼兒園教育中存在的教與學。

⑻ 幼兒園開設課程及教學方面建議

對幼兒園管理的建議 目前,在我國幼兒教育改革中,幼兒園內部的管理受到空前的重視:「園本課程」的開發,幼兒教師專業化,孩子在園中的生活、學習狀況的改善等等。而家長作為幼兒教師的最好合作者之一,有效地參與到幼兒園管理中卻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家長的合作成為目前幼兒園管理中的一項「未充分利用資源」。 一、家長與教師在幼兒教育中存在的矛盾 經常會聽到家長對幼兒園管理和教學的各種不滿,幼兒教師對比常常感到頭痛。請聽下面兩位幼兒教師的「傾訴」: 有時候,面對家長提出的尖銳批評,我只能不停地為自己辯護。我總是感覺到有人在對我的工作指手畫腳,告訴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於是,我感到很沮喪,甚至惱怒。(一位中班幼兒教師) 對於家長的不滿,我會忍不住生氣和心煩。但我只能保持鎮靜,盡力給家長解釋,來緩和氣氛。(一位大班幼兒教師) 眾所周知,良好的幼兒教師和家長的關系有助於孩子在家裡和幼兒園中更好地生活、學習,能使幼兒教師在實踐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然而很多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正如美國教育社會學家威拉德?沃納所指出的「從理想的觀點出發,家長和幼兒教師在以下兩方面享有共同點:都希望事情朝著最有利於孩子的方向發展;但事實上,他們卻生活在不信任和敵意的環境中。都希望孩子好,但卻是不同的『好』,所以由此引發的沖突不可避免。」 二、家長與教師矛盾的症結所在 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關心他們自己的孩子,而教師必須考慮班裡所有的孩子。 家長出於對自己孩子的過分關心,常常會對幼兒教師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而且總是堅持認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與孩子朝夕相處,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孩子的問題上,他們最有發言權。 ●一位家長堅持認為自己的孩子有藝術潛力,要求教師應「因勢」多加「利導」,多給予孩子課堂表現的機會。而教師卻認為,所有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藝術潛力,應該盡量公平地給予每一個孩子機會。 ●一位家長抱怨,在自己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沖突時,教師偏袒另一個孩子。 ●一位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由於與同班的孩子在游戲中不能很好合作,而遭到教師的批評,是壓抑了自己孩子的個性。 ●一位不懂現代教育方法的家長要求,教師應採用他建議的教育方法,原因是,他覺得他的孩子在家表現很好,在幼兒園里卻相對較差,他認為是教師的教育方法「有問題」。 ●一位對孩子抱有很高期望的家長背著孩子所在班級的教師,向園里另外的教師尋求育兒指導。 教師對上述家長的做法感到十分反感和心煩。教師認為自己在幼兒教育方面受過專門訓練,取得幼教專業學位,並具有專業知識的教育工作者,更懂得兒童的心理,採取的教育方法更為有效。而且有一些教師從事幼教工作已多年,在工作中積累了相當的經驗,他們覺得在幼兒園兒童的教育中,家長應該給予他們尊重與支持。 一位幼兒教師說:「你想想:如果是你,干一件工作已經很久了,卻有一個不從事這個工作的人來告訴你,你應該怎麼做,你會怎麼想?他有什麼資格來指導你,你能聽他的嗎?」 教師會認為: ●在孩子間發生沖突時,家長常常會出於感情的原因,傾向於為自己的孩子找理由。 ●幼兒園里,兒童在集體中應該學會更好地與其他小朋友友好合作,而不是一味地任性。 ●幼兒園教師對兒童的教育應考慮到所有孩子的進步,而不是偏向某一個。 ●對於自己班上的孩子的問題,家長應該和自己協商,而不該越過自己去請教別的其他的教師。 三、家長與教師矛盾的解決途徑——讓家長有效地參與幼兒園管理 (一)幼兒園管理對家長開放 家長對於幼兒園管理的誤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對幼兒園整體規劃的不了解。由於缺乏對幼兒園管理的整體性眼光,他們總是從自己孩子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只注重自己孩子的感受。對此,幼兒園應實行各級管理體制公開化、透明化,讓所有的家長了解從幼兒園全體孩子的角度出發所制定的各項管理措施及具體規劃。並請家長對於幼兒園的整體規劃提出建議,而不是僅僅建議教師如何對待他自己的孩子。讓家長站在幼兒園管理者的角度考慮每一個孩子的利益,而不僅僅是他自己孩子的利益。 (二)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促進幼兒園現代化管理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應利用兒童入園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機會主動出示孩子每天的活動記錄,有哪些突出表現;與家長一起為兒童制定共同的學習任務;向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現,個性傾向等等。任何一種方式都有不可能是萬能的,而當採取多種多樣方式進行溝通,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會見效。重要的是要讓家長產生信任和理解,家長和教師彼此都能從對方那裡學習有關兒童教育的經驗和知識。 (三)大眾傳媒的宣傳 家長常常基於他自己孩提時代的經歷來批評今天的幼兒園管理。他們不了解最新幼兒教育管理趨勢、先進的管理方法。大眾傳媒在這一方面應發揮更大的作用。電視里的少兒節目多以兒童娛樂為主,對於普及幼兒教育的新方法宣傳不夠,應通過介紹國內外一些先進幼兒園管理的實際事例來做一些普及宣傳,讓家長了解當今幼兒管理的最新趨勢,以使家長對幼兒園管理提出有價值的改進建議。 幼兒園的現代化管理離不開家長的有效參與。為了讓家長理解和支持幼兒教師的工作,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幼兒園應對家長敞開大門:讓每一位家長有效參與幼兒園的管理! (四)抓家園合作,促幼兒和-諧發展 當前,幼兒園與家庭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漸被人們所認可,幼兒園也正在實踐著家長工作。在工作中,我們認識到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相互配合。因此,我們積極開展了家園合作教育活動。 1、幼兒學習成果展覽。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最大的願望莫過於孩子的進步。舉辦幼兒學習成果展覽的目的就在於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況,讓家長對幼兒園放心,並給他們以教育的信心和方法。進行幼兒成果展覽時,我們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進步,既有音樂、舞蹈、繪畫,也有識字、計算、英語,還有良好品德的展現。我們要讓家長從孩子的表現中,不僅看到孩子的進步,更從中學習到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並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2、接送交談。在日常接送孩子過程中,教師與家長主要交談一些孩子的日常行為表現以及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還有成功的經驗。 3、家園聯系冊。每月一次的家園聯系冊,成為家園固定的一種聯系方式。它能較全面地記錄孩子在園在家的生活衛生習慣、動作發展情況、學習能力、語言發展、行為習慣等。 4、參與管理活動。我園成立了家長委員會,請家長委員會的同志們向幼兒園反饋家長的意見,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決策和監督。撰寫家庭教育經驗文章,有力地促進了家園合作。 5、開展親職教育活動。通過開展以家長會和家長園地為主要形式,以宣傳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長的教育責任感;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如兒童觀、教育觀、人才觀與愛子觀;宣傳科學的育兒方法和原則;幫助家長學習如何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為主要內容的親職教育活動,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幫助和進行指導,有效地提高了家長素質和家教質量 關於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與管理工作的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認真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進一步調動幼兒園自主開發課程和管理課程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幼兒園、家庭和社區的教育教學資源,不斷豐富和優化課程體系;逐步提高我區幼兒園的課程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使我區幼兒園課程建設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和特色化。 二、課程開發的目標和原則 (一)課程開發的目標 1.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通過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充分利用幼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課程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什麼方法才能把嘴唇變成嘟嘟唇 瀏覽:778
冬天車子除霧有哪些方法 瀏覽:910
波羅的海植物琥珀鑒別方法 瀏覽:788
用友軟體的使用方法 瀏覽:351
如何用說明方法來描寫鯨的特徵 瀏覽:862
老秦撒嬌解決方法 瀏覽:807
如何變細心的方法 瀏覽:198
小區天然氣的使用方法 瀏覽:861
想像古詩描繪的畫面有哪些方法 瀏覽:538
錫紙盒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484
寶寶厭食症的治療方法 瀏覽:432
手機癌症的治療方法 瀏覽:173
不限流解決方法 瀏覽:68
紅糖醋薑片的腌制方法視頻 瀏覽:768
led改造燈板安裝方法 瀏覽:800
珍珠牙粉使用方法 瀏覽:255
軀體化形式障礙的治療方法 瀏覽:108
設置電腦開機音樂的方法 瀏覽:933
自帶電腦補助方法 瀏覽:893
老人打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