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病理生理學的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作者:劉昕 令亞琴 王生蘭 病理生理學是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之一,也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在醫學教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影像醫學、麻醉醫學等各專業醫學生應掌握的一門基礎醫學課程。病理生理學主要探討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和機制,對這些規律和機制的深入認識不但是上述各專業學生掌握本專業知識的重要基礎,而且是醫學工作者跟上醫學飛速發展步伐的重要工具。學好病理生理學將顯著拓寬各專業學生的視野,為同學們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教材在內容上基本沿用了病理生理學的傳統內容,即以臨床上最常見的基本病理過程為主線,使學生在進入臨床、接觸患者之前能對常見的病理過程有一個較清晰的理性認識。每章中增加了「知識鏈接」部分,將與本章相關的知識背景、人物故事、執業醫師考試考點、典型病例等穿插在內容中,拓寬讀者的知識面,增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是本教材的一大亮點。本教材雖然經過反復討論、修改和審閱,但限於水平、能力、時間等各方面的不足,錯誤、缺點在所難免,歡迎使用本教材的讀者批評、指正,以使本教材能逐步完善。
編者2014年6月 第1章緒論
第1節病理生理學的任務和
內容
一、病理生理學的任務
二、病理生理學的內容
第2節病理生理學的學科性質和
研究方法
一、病理生理學的學科性質
二、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3節病理生理學的歷史、現狀及
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疾病概論
第1節健康、疾病及亞健康的
概念
一、健康
二、疾病
三、亞健康
第2節病因學
一、疾病發生的原因
二、疾病發生的條件
第3節發病學
一、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
規律
二、疾病發生的基本機制
三、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應
關注的兩對關系
第4節疾病的經過與轉歸
一、疾病的經過
二、疾病的轉歸
參考文獻
第3章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第1節水、電解質的正常代謝
一、體液的容量與分布
二、體液中主要電解質及其
分布
三、體液的滲透壓
四、水、電解質的生理功能
五、水、鈉的平衡及其調節
第2節水、鈉代謝紊亂
一、脫水
二、水過多
第3節鉀代謝紊亂
一、正常鉀代謝及其生理功能
二、鉀代謝障礙
第4節鈣、磷代謝紊亂
一、正常鈣、磷代謝及其生理
功能
二、鈣代謝障礙
三、磷代謝障礙
第5節鎂代謝紊亂
一、正常鎂代謝及其生理功能
二、鎂代謝紊亂
參考文獻
第4章酸鹼平衡紊亂
第1節酸鹼的來源及酸鹼平衡
調節
一、酸鹼的來源
二、酸鹼平衡的調節
第2節反映酸鹼平衡狀況的常用
指標及其意義
一、pH
二、呼吸性指標(動脈血二氧化碳
分壓)
三、代謝性指標
四、陰離子間隙
第3節單純型酸鹼平衡紊亂
一、代謝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三、代謝性鹼中毒
四、呼吸性鹼中毒
第4節混合型酸鹼平衡紊亂
一、雙重性酸鹼平衡紊亂
二、三重性酸鹼平衡紊亂
第5節分析、判斷酸鹼平衡紊亂的
方法
參考文獻
第5章缺氧
第1節常用的血氧指標
一、血氧分壓
二、血氧容量
三、血氧含量
四、動靜脈血氧含量差
五、血氧飽和度
第2節缺氧的類型、原因和發病
機制
一、低張性缺氧
二、血液性缺氧
三、循環性缺氧
四、組織性缺氧
第3節缺氧時機體的功能代謝
變化
一、呼吸系統的變化
二、循環系統的變化
三、血液系統的變化
四、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
五、組織細胞的變化
第4節影響機體耐受缺氧的
因素
一、代謝耗氧率
二、機體的代償能力
第5節缺氧防治的病理生理學
基礎
一、氧療
二、氧中毒
參考文獻
第6章發熱
第1節發熱的原因與發病機制
一、發熱激活物
二、內生致熱原
三、發熱時的體溫調節機制
第2節發熱時機體功能與代謝的
變化
一、物質代謝的改變
二、生理功能的改變
三、防禦功能的改變
第3節發熱防治的病理生理學
基礎
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二、發熱時的常規處理原則
三、必須及時解熱的病例
參考文獻
第7章應激
第1節概述
一、應激的概念
二、應激原
三、應激的分類
四、全身適應綜合征
第2節應激反應的基本表現
一、應激的神經內分泌反應
二、應激的細胞體液反應
三、應激時機體的能量和物質
代謝的變化
第3節應激性損害與應激性
疾病
一、神經系統的損傷與疾病
二、心血管系統的損傷與
疾病
三、消化系統的損傷與疾病——
應激性潰瘍
四、免疫系統的損傷與疾病
五、內分泌系統的損傷與疾病
六、血液系統的變化與疾病
七、應激相關心理、精神障礙
第4節病理性應激防治的病理
生理基礎
一、避免劣性應激原過強或過久
作用於人體
二、及時、正確地處理伴有劣性
應激的疾病或病理過程
三、積極治療應激性損傷
參考文獻
第8章缺血再灌注損傷
第1節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原因及
影響因素
一、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原因
二、影響缺血再灌注損傷的
因素
第2節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病
機制
一、自由基的作用
二、細胞內鈣超載
三、白細胞的作用
四、能量代謝障礙
五、補體級聯的損傷作用
第3節主要器官缺血再灌注
損傷的特點
一、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
二、腦缺血再灌注損傷
三、肝缺血再灌注損傷
四、腎缺血再灌注損傷
五、肺缺血再灌注損傷
六、胃腸缺血再灌注損傷
七、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第4節缺血再灌注損傷的
防治
一、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預防
二、清除活性氧
三、減輕細胞內鈣超載
四、減少白細胞浸潤
五、抑制補體級聯反應的激活
六、啟動細胞內源性保護機制
參考文獻
第9章休克
第1節休克的認識及概念
第2節休克的病因與分類
一、按休克的病因分類
二、按休克發生的始動環節
分類
三、按血流動力學特點分類
第3節休克的發病機制
一、微循環障礙學說
二、細胞機制
三、全身炎症反應
第4節休克時細胞代謝障礙與器官
功能的變化
一、細胞代謝障礙
二、器官功能的變化
第5節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學
基礎
一、病因學防治
二、發病學治療
三、支持與保護療法
參考文獻
第10章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第1節概述
一、機體的止血、凝血功能
二、機體的抗凝血功能
三、血管內皮細胞的抗凝作用
第2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概念、
病因及分類
一、DIC的常見原因
二、影響DIC發生和發展的
因素
三、DIC的分類
第3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分期及
其發生機制
一、DIC的分期
二、DIC的發生機制
第4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對機體的
主要影響
一、凝血功能障礙——出血
二、廣泛微血栓形成——器官
功能障礙
三、微循環功能障礙——休克
四、紅細胞機械性損傷——微血管
病性溶血性貧血
第5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防治的
病理生理學基礎
一、防治原發病
二、改善微循環
三、重建凝血與纖溶的動態
平衡
參考文獻
第11章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第1節細胞信號轉導系統概述
一、細胞信號的類型
二、細胞受體的概念、分類及其
生物學功能
三、受體介導的細胞信號轉導
通路
四、細胞信號轉導的調節
第2節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
疾病
一、細胞信號轉導異常發生的
環節和機制
二、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炎症
三、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
糖尿病
四、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腫瘤
參考文獻
第12章細胞增殖、凋亡異常與
疾病
第1節細胞增殖異常與疾病
一、細胞周期的概述
二、細胞周期的調控
三、細胞周期調控異常與疾病
四、細胞增殖調控與疾病的
防治
第2節細胞凋亡異常與疾病
一、細胞凋亡的概念
二、細胞凋亡的特徵
三、細胞凋亡的調控
四、細胞凋亡調控異常與疾病
五、調控細胞凋亡與疾病的
防治
參考文獻
第13章心功能不全
第1節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誘因和
分類
一、心功能不全的病因
二、心功能不全的誘因
三、心功能不全的分類
第2節心功能不全時機體的代償
適應反應
一、神經體液代償反應
二、心臟本身的代償反應
三、心臟以外的代償反應
第3節心功能不全的發病機制
一、心肌收縮性減弱
二、心室舒張功能障礙
三、心臟各部分舒縮活動的
協調性障礙
第4節心功能不全時機體的
功能和代謝變化
一、前向衰竭
二、後向衰竭
第5節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則
一、防治原發病及消除誘因
二、調節神經體液系統失衡及
干預心室重塑
三、改善心臟泵血功能
四、其他
參考文獻
第14章呼吸功能不全
第1節呼吸衰竭的原因和發病
機制
一、肺通氣功能障礙
二、肺換氣功能障礙
第2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二、急性肺損傷引起呼吸
衰竭的機制
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四、高原肺水腫
第3節慢性阻塞性肺病
一、COP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COPD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
機制
第4節呼吸衰竭時機體主要功能
代謝的變化
一、酸鹼平衡及電解質紊亂
二、呼吸系統變化
三、血液循環系統變化
四、中樞神經系統變化
五、腎功能變化
六、胃腸道變化
第5節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則及其
病理生理學基礎
參考文獻
第15章肝功能不全
第1節肝臟疾病的常見病因和
機制
第2節肝功能不全時機體的功能
代謝變化
第3節肝性腦病
一、肝性腦病的概念、分型和
分期
二、肝性腦病的發病機制
三、肝性腦病的誘因
四、肝性腦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學
基礎
第4節肝腎綜合征
參考文獻
第16章腎功能不全
第1節腎功能不全的基本發病
環節
一、腎小球濾過功能障礙
二、腎小管功能障礙
三、腎臟內分泌功能障礙
第2節急性腎衰竭
一、急性腎衰竭的原因與分類
二、急性腎衰竭的發病機制
三、急性腎衰竭發病過程中各期的
功能代謝變化
四、急性腎衰竭的防治原則
第3節慢性腎衰竭
一、慢性腎衰竭的病因
二、慢性腎衰竭的發病過程
三、慢性腎衰竭的發病機制
四、慢性腎衰竭時的功能代謝
變化
第4節尿毒症
一、尿毒症毒素
二、尿毒症時機體功能代謝的
變化及其發病機制
三、防治原則
參考文獻
第17章腦功能不全
第1節概述
一、腦的結構、代謝與功能特徵
二、腦功能不全的常見原因
三、腦功能不全的表現形式
第2節認知障礙
一、認知的腦結構基礎
二、認知障礙的分類
三、認知障礙的表現形式
四、認知障礙的原因及發生
機制
五、認知障礙防治的病理生理學
基礎
第3節意識障礙
一、意識維持的腦結構基礎
二、意識障礙的表現形式
三、意識障礙的原因及發生
機制
四、意識障礙對機體的影響
五、意識障礙防治的病理生理學
基礎
參考文獻
第18章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第1節概述
第2節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
病因與發病經過
一、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
病因與誘因
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
分類
第3節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
發病機制
一、失控的全身炎症反應
二、腸道細菌移位及腸源性
內毒素血症
三、器官缺血及缺血再灌注
損傷
四、能量和物質代謝障礙
五、細胞凋亡的發生導致器官
功能損害
六、細胞內信號轉導通路的
活化
第4節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防治
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一、病因學防治
二、發病學防治
三、支持與保護療法
參考文獻
英漢對照詞彙表
❷ 生理學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生理學的實驗可分為幾個層次,也就是從不同的水平進行生理學的實驗研究:器官系統水平,細胞組織水平和亞細胞及分子水平。
生理學(physiology)是生物科學中的一個分支,它以生物機體的功能為研究對象。生物機體的功能就是整個生物及其各個部分所表現的各種生命現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環、肌肉運動等等。
生理功能雖然以細胞和分子特性為基礎,並服從於物理化學的規律,但生理學畢竟不等同於物理學和化學,它們既有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和科學規律,還有器官、系統和整體水平的研究和科學規律。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機制,必須從細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統、以及整體三個水平進行研究。
❸ 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
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 )。
A.動物實驗
B.屍體解剖
C.臨床觀察
D.流行病學研究
E.細胞分子病理學研究
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ACDE 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①動物實驗、②臨床觀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另外,近年來體外細胞培養、放射免疫、PCR、DNA凝膠電泳等細胞分子病理學的研究方法也已得到廣泛應用。
主要內容
病理生理學的內容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即疾病概論、基本病理過程以及各系統病理生理學。疾病概論所包含的內容是關於各種疾病的普遍規律性問題,如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疾病時穩態(homeostasis)調節的紊亂及其規律,疾病的轉歸等。
基本病理過程是指不同器官、系統在許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現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變化,如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缺氧、發熱、炎症、播散性血管內凝血、休克等。
各系統病理生理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各系統的許多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常見的共同的病理生理變化,例如心血管系統的心力衰竭,呼吸系統的呼吸衰竭,肝膽系統的肝性腦病和黃疸,泌尿系統的腎功能衰竭等。
人體系統很多,如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免疫系統、骨骼關節系統等等,病理生理學將不能一一敘述。
至於每一種疾病的特殊變化和特殊規律,雖然也屬於各系統病理生理學的范圍,但病種過多,學時有限,故許多具體疾病的病理生理學問題,將分別在有關學科特別是臨床學科教材中論及,或者參考詳為論述的專著。
❹ 生理學的研究不包括
B 生理學研究的內容是機體和各器官系統的正常活動規律及其機制、活動的調節,以及各系統間的相互作用
❺ 衛生管理知識考試試題帶答案(2)
C.人類自身的生產和產品的生產 D.原材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
9.現代醫學目的體現了哪些原則:( )
A.高尚、節制和謹慎原則 B.供得起和經濟上可持續原則
C.公正和公平原則 D.尊重人的選擇和尊嚴的原則 E.以上全包括
10.《2000年世界衛生報告》中指出,中國居民平均健康水平在191個國家中位居:( )
A.18位 B. 81位 C.101位 D.20位 E.144位
二、單項選擇題
1.B 2.D 3. D 4.B 5. B 6. A 7. E 8. A 9. E 10. B
二、單項選擇題
1. 比較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對人群健康狀況的影響:( )
A. 自然因素對人群健康影響更為重要
B. 社會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制約
C. 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的作用相同
D. 社會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更為重要
E. 自然因素決定社會因素
2. 影響人群健康狀況的因素包括:( )
A. 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
B. 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C. 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衛生服務和行為生活方式
D. 生物因素和衛生行為生活方式
E.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
3. 現代人口再生產類型特徵:(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E.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4. 評價疾病負擔的指標為:( )
A. 生命質量指數(PQLI)
B. 美國社會衛生協會指標(ASHA)
C. 健康期望壽命(ALE)
D. 減壽人年數(PYLL)
E. 調整病殘生命年(DALY)
5. 評價人群健康狀況、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一個常用的重要指標:( )
A. 無殘疾期望壽命
B. 健康期望壽命(ALE)
C. 平均期望壽命
D. 嬰兒死亡率
E. 生命質量指數(PQLI)
二、單項選擇題
1. D 2.C 3.B 4.E 5.D
2. 以下不屬於家庭功能的是( )
A.養育子女 B.生產和消費 C.休息和娛樂 D.贍養老人 E.戀愛
3. 關於公費醫療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公費醫療便於國家統一計劃管理,有利於預防工作的開展
B.實行公費醫療,醫療費用上漲過快,難以控制
C.實行公費醫療,覆蓋面廣,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D.實行公費醫療,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低
E.公費醫療制度對供需雙方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
4. 互聯網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影響可概括為4C,不包括( )
A.content B.connection C.communication D.commerce
5. 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是( )
A.具有良好的適應和改造客觀環境的能力
B.具有正常的智力
C.心理發育階段符合發展的心理特徵
D.具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
E.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6. 經濟發展對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
A.提高居民物質生活水平、增加衛生投資
B.提高衛生服務水平、改善衛生服務狀況
C.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營養不良人群比例
D.提高衛生服務技術水平、增強服務能力
E.提高衛生資源的使用效率、增強人群健康素質
7. 健康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
A.增強人群健康水平、促進經濟發展
B.促進衛生技術的進步、提高服務質量
C.提高人群整體素質、增加國民收入
D.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
E.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衛生資源消耗
8.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可能帶來的健康問題有( )
A.營養不良、心理障礙、精神分裂症
B.傳染病、車禍、心理緊張
C.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心理緊張、環境污染
D.環境污染、嬰兒死亡率增高、人口壽命降低
E.新型傳染病、心理緊張、貧血
8.社會制度的含義是( )
A.社會政策和社會法律 B.社會形態和各種具體制度
C.社會經濟形態和行為准則 D.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E.社會生產方式和分配製度
9.社會因素影響健康的途徑有( )
.care E
A.身體、心理、社會適應 B.神經、體液、免疫 C.神經、心理、社會適應
D.身體、心理、免疫 E.神經、免疫、社會適應
10.目前健康狀況的評價主要採用( )
A.生理學指標 B.心理學指標 C.客觀指標
D.主觀指標 E.社會學指標
11.從文化在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來看,可以將文化分為( )
A.主文化、亞文化、反文化 B.主文化、亞文化、跨文化
C.智能文化、主文化、反文化 D.智能文化、思想文化、規範文化 E.智能文化、科技文化、思想文化
12.智能文化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是( )
A.行為和生活方式 B.精神和生活方式 C.生活環境和勞動條件
D.物質生活和精神條件 E.勞動能力和勞動條件
13.規範文化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是( )
A.支配人類的行為生活方式 B.影響人類的生活環境
C.干擾人們的'心理過程 D.提高衛生資源的使用效率 E.影響人類的勞動條件
14.思想文化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是( )
A.影響人類的勞動條件 B.影響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
C.支配人們的行為生活方式 D.干擾人們的心理過程
E.干擾人們的心理過程和精神生活
15.判斷受教育程度對人們健康影響的兩個重要指標是( )
A.學歷和社會職位 B.社會職位與事業成就
C.消費結構和閑暇時間如何安排 D.事業成就與消費水平
E.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
16.PQLI是評價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含義是( )
A.生活變化單位 B.生命質量指數 C.質量調整生活年
D.健康相關生命質量 E.期望壽命指數
17.1978年,Smilkstein設計了APGAR家庭功能問卷,從五方面評價家庭功能,不包括( )
A.適應度 B.合作度 C.成長度 D.緊張度 E.情感度和親密度
18.常用的人口學指標包括( )
A.人口數量、年齡、性別構成 B.人口數量、年齡特徵、期望壽命
C.人口數量、結構及變動情況 D.人口數量、性別及期望壽命 E.人口數量、結構與期望壽命
19.反映人群健康狀況常用的社會學指標有( )
A.GNP、就業率、嬰兒死亡率 B.GNP、成人識字率、嬰兒死亡率
C.GNP、成人識字率、社會保障率 D.GNP、社會保障率、嬰兒死亡率 E.GNP、人均國民收入、社會保障率
20.計算生命質量指數需要的三個指標是( )
A.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壽命
B.出生率、嬰兒死亡率、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
C.就業率、孕產婦死亡率、國民生產總值
D.嬰兒死亡率、1歲平均期望壽命、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
E.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
二、單選題
1.E 2. C 3.C 4. B 5. A 6.E 7.C 8.D 9. B 10.D
11.D 12.C 13.A 14.E 15.C 16.B 17.D 18.C 19.E 20.D
1. 攝食行為屬於( )
A.先天性的定型行為 B.反射行為 C.個體保存行為
D.種族保存行為 E.後天習得的行為
2. 冒險行為的特徵有( )
A.不是人類群體或個體所必需的
B.這些行為是否導致損失主要是由機會決定的
C.主題清楚地知道這些行為對自身造成損失的機會比較大
D.冒險過程本身和冒險的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冒險者的某種心理需求。 E.以上答案都正確
3. 腫瘤易發行為又稱為( )
A.A型行為 B.B型行為 C.C型行為 D.D型行為 E.E型行為
4. 健康行為的必備條件為( )
A.行為必須與內在心理狀態一致,不強迫自己做自己認為沒有價值或不重要的事情,即行為必須具有一致性
B.行為表現必須規律有衡,即行為必須具有規律性
C.行為的強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為必須有適宜性
D.行為表現必須有益於自身、他人和整個社會的健康,即行為必須具備有利性 E.行為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又能根據環境調整自身行為,即行為必須具有與環境的和諧性
5.偏離行為是指社會適應不良行為,下列不屬於“四大”偏離行為的是( )
A.吸煙 B.自殺 C.酗酒 D.飲食不當 E.缺乏運動
6.目前認為,不屬於“心身疾病”范疇的是( )
A.冠心病 B.支氣管哮喘 C.潰瘍病 D.惡性腫瘤 E.病毒性肝炎
7.據統計,我國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次為: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消化系統疾病、心臟病、腦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順位變為: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根據社會醫學理論,針對這些變化,下列描述不恰當的是
A.疾病譜、死因譜發生了變化
B.促進了醫學模式的轉變
C.病因研究應當由單因素向多因素轉變
D.應注重心理、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E.人群疾病頻率與嚴重程度增加
二、單選題
1.C 2. E 3.C 4.D 5. B 6.E 7.E
1.下述哪一項不屬於現場調查研究方法的是( )
A.現況調查 B.病例對照研究 C.隊列研究 D.自然試驗 E.描述性研究
2.創造性是科研工作者選題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其含義包括( )
A.先進性 B.新穎性 C.獨創性 D.突破性 E.以上都是
3.下述哪一項屬於概率抽樣方法( )
A.偶遇抽樣 B.立意抽樣 C.系統抽樣 D.雪球抽樣 E.判斷抽樣
4.效度是指( )
A.測器的穩定性 B.測器的可靠性 C.測器的准則
D.與研究目的的准確度 E.以上都是
5.定性研究的特點是( )
A.注重過程的研究 B.注重結果的研究 C.研究樣本結果可以外推
D.常用概率統計方法 E.以上都是
6. 觀察法的特點是( )
A.高有效性 B.高可靠性 C.時間彈性 D.低費用 E.以上都是
7. 開放式問題的特點是( )
A.容易回答,節省時間
B.易於設計,適合於不了解的內容的探索性研究
C.在測量一些等級問題方面有獨特優勢
D.所收集的資料便於分析和比較E.設計較復雜,易於獲取定量資料
8.問卷的一般結構包括( )
A.封面信,指導語,問題和答案,計算機編碼
B.指導語,問題,答案,計算機編碼
C.封面信,指導語,問題和答案,備查項目
D.封面信,指導語,問題,答案
E.封面信,問題和答案,備查項目,審核記錄
三、單項選擇題
1. D 2. E 3. C 4. D 5.A 6. E 7. B 8. A
(1) 測量在疾病和治療影響下的行為改變和角色功能表現是:( )
1. 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標量表
2. 36條目簡明健康量表
3. 世界衛生組織生命質量量表簡表
4. 疾病影響量表
5. 特異性量表
(2) 從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出發自評自己的生命質量,應選用的量表:( )
1. 36條目簡明健康量表
2. 普適性量表
3. 世界衛生組織生命質量量表簡表
4. 普適性量表和特異性量表
5. 疾病影響量表
(3) 生命質量評價主要應用於:( )
1. 慢性病
2. 急性病
3. 老年人
4. 一般人群
5. 慢性病和其他有一定生命數量基礎的人群
(4) 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主要內容:( )
1. 客觀體驗和主觀體驗
2. 健康狀態和主觀體驗
3.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具體表現
4. 健康狀態和生命質量
5. 疾病的體驗和老化的體驗
(5) 對量表進行評價的主要指標:( )
1. 靈敏度和特異度
2. 信度和效度
3. 可行性、信度、效度、敏感度等
4. 可行性和偏倚大小
5. 重復性和真實性
1.(D) 2.(C) 3. (E) 4.(B) 5.(C)
1. 下列哪一項正確( )
A.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的應用在於開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險因素的途徑。
B.健康危險因素的應用在於開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險因素的途徑。
C.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的應用在於開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險因素的途徑。
D.健康危險因素的應用在於開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險因素的途徑。
E.健康因素評價的應用在於開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險因素的途徑。
2.下列哪一項正確( )
A.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人口的首要死因。
B.慢性傳染性疾病已成為人口的首要死因。
C.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人口的首要死因。
D.傳染性疾病已成為人口的首要死因。
E.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人口的首要死因之一。
3.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四大因素順序依次為:( )
A.行為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生物遺傳、醫療衛生保健
B.環境因素、行為生活方式、生物遺傳、醫療衛生保健
C.行為生活方式、生物遺傳、環境因素、醫療衛生保健
D.行為生活方式、生物遺傳、醫療衛生保健、環境因素
E.行為生活方式、醫療衛生保健、生物遺傳、環境因素
4.下列哪一項正確( )
A.健康危險因素評價是20世紀60年代在德國產生並發展起來
B.健康危險因素評價是20世紀30年代在德國產生並發展起來
C.健康危險因素評價是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產生並發展起來
D.健康危險因素評價是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產生並發展起來
E.危險因素評價是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產生並發展起來
5.下列哪一項正確( )
A.評價年齡大於實際年齡,則死亡概率可能高於當地同性別年齡組的平均水平。
B.健康型評價年齡大於實際年齡
C.自創性危險因素型評價年齡小於實際年齡,而且評價年齡與增長年齡相差大。
D.難以改變的危險因素型評價年齡大於實際年齡,評價年齡與增長年齡相差大。 E.一般性危險型實際年齡接近於評價年齡,但評價年齡與增長年齡相差大。
6.下列哪個不是危險因素的作用特點( )
A.潛伏期長 B.聯合作用強 C.廣泛存在
D.與慢性病是單因單果關系 E.特異性弱
7.在健康危險因素個體評價中,“健康型”的人( )
A.評價年齡大於實際年齡 B.評價年齡大於增長年齡
C.評價年齡小於實際年齡 D.評價年齡小於增長年齡
E.以上答案都不對
8.關於危險分數的意義描述正確的是:( )
A.危險分數越高,則死亡概率越小
B.危險分數與死亡概率沒有關系
C.危險分數不可能等於1
D.危險分數<1,個體發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於當地人群平均水平
E.危險分數>1,個體發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於當地人群死亡率平均水平
1.C 2.A 3.A 4.C 5.A 6.E 7.A 8.D
1. WHO 在哪一年提出了衛生服務綜合評價模式?( )
A.1974 B.1975 C.1976 D.1980 E.1985
2. 我國較系統的衛生服務研究起始於( )
A.1980 B.1981 C.1982 D.1985 E.1991
3.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開展過幾次全國范圍的衛生服務總調查?(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4. 近年我國衛生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大約為( )
A.8% B.6% C.4% D.3% E.5%
5. 家庭健康詢問調查屬於( )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實驗性研究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6. 為了驗證社會預防措施的效果常採用以下哪種研究方法?( )
A.分析性研究 B.實驗性研究 C.理論研究 D.綜合評價 E.描述性研究
7. 在進行費用效益分析時,應計算:( )
A.直接衛生費用 B.間接衛生費用 C.兩者都包括 D.視具體情況而定 E.其他
8. 以下哪種屬於資源分配適宜( )
A.衛生服務需要量大,衛生資源不足,衛生服務利用率高
B.衛生服務需要量大,衛生資源充分,衛生服務利用率低
C.資源充分,醫療服務需要低,衛生服務利用充分
D.資源充足,利用良好,人群衛生服務需要量大,三者之間保持平衡
E.衛生服務需要量低,資源充分,衛生服務利用低,衛生資源投人過度
9. 影響社區衛生服務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
A.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 B.衛生服務的價格 C.居民的健康觀念
D.費用的支付方式 E.以上都是
10. 下列答案哪一項不是反映醫療需要量的指標:( )
A.兩周每千人患病人數 B.兩周每千人患病日數
C.兩周每千人因病傷卧床人數 D.兩周每千人就診次數
E.每人每年休工日數
1.C 2.B 3.B 4.C 5.A 6.B 7.C 8.D 9.E 10.D
1.下列哪一種衛生技術評估不屬於按照所評估技術的用途劃分范圍( )
A.治療性技術評估 B.行政管理機構評估 C.診斷性技術評估
D.預防性技術評估 E.康復性技術評估
2.關於衛生技術評估的內容,下列哪個是錯誤的:( )
A.衛生技術的功效評價 B.衛生技術的安全性評價 C.衛生技術的經濟性評價
D.衛生技術的社會影響評價 E.衛生技術的原理評價
3.衛生技術的安全性評價中,某項技術可以被認為是“安全”的,其含義是指( )
A.絕對有效的技術 B.絕對安全的技術
C.使用某技術的風險可以被病人接受
D.使用某技術的風險可以被病人、醫生、社會及衛生政策制定者接受
E.使用某技術的風險可以被衛生政策制定者接受
4.反應性評估是病人感覺到的績效與哪種期望之間的比較( )
A.理想的期望 B.預期的期望 C.普遍的期望
D.未知的期望 E.以上都不是
5.病人滿意度評估是病人感覺到的績效與哪種期望之間的比較( )
A.理想的期望 B.預期的期望 C.普遍的期望
D.未知的期望 E.以上都不是
6.下面哪一項是反應性評估中“對人的尊重”的評價項目:( )
A.及時關注 B.社會支持 C.交流
D.基本環境質量 E.選擇提供者
7.常用的衛生技術評價方法中,經濟評估的主要類型有( )
A.成本最小化分析 B.成本效果分析 C.成本效用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以上全對
1.B 2.E 3.D 4.C 5.B 6.C 7.E
1.下列那種政治決策模型又稱為科學決策模型( )
A.漸進決策模型 B.精英決策模型 C.理性決策模型
D.集團決策模型 E.系統決策模型
2.下列哪項是美國學者T.B.史密斯的政策執行過程模型中引起政策失效的因素( )
A.決策者的價值觀 B.立法機構 C.標准化管理
D.偶然失效 E.理想化的政策
3.希望了解所要制訂政策的處境、權威性、弱點,明確政策的方向,發現潛在的反對和支持聯盟,最好選擇的衛生政策分析方法是( )
A.宏觀政策圖解法 B.微觀政策圖解法 C.政策網路分析
D.場力分析 E.SWOT分析
4.下列哪一項不是SWOT分析的內容( )
A.挑戰(threats) B.機會(opportunities) C.劣勢(weaknesses)
D.趨勢(trend) E.優勢(strengths)
5.把組織內外影響成功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的衛生政策分析方法是( )
A.利益相關集團分析 B.宏觀政策圖解法 C.微觀政策圖解法
D.政策網路分析 E.SWOT分析
1.C 2.E 3.A 4.D 5.E
二、單項選擇題
1.社會衛生策略制定中備選方案的最終選定,需要遵循的原則不包括( )
A.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衛生政策目標
B.能最少地消耗各種政策資源
C.能對多種風險具有最大的應變性
D.能在政策實施中產生最小的負面效應
E.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社會效益
2.在哪種宣言中,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策略。( )
A.《阿拉木圖宣言》 B.《可持續發展宣言》 C.《哥本哈根宣言》
D.《慕尼黑宣言》 E.以上都不是
3.初級衛生保健的基本任務是( )
A.促進健康、醫療保障、預防保健、社區康復
B.促進健康、社會病防治、計劃生育、社區康復
C.促進健康、預防保健、合理醫療、社區康復
D.促進健康、合理用葯、計劃生育、社區康復
E.以上都不是
4.在哪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各成員國發表了題為“21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宣言。( )
A.第48屆 B.第49屆 C.第50屆 D.第51屆 E.以上都不是
5.初級衛生保健的工作重點應是( )
A.治療疾病 B.預防和促進健康 C.社區康復
D.計劃生育 E.尋找各種致病因素
1.E 2. A 3.C 4.D 5.B
1.影響社區衛生服務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
A.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 B.衛生服務的價格 C.居民的健康觀念
D.費用的支付方式 E.以上都是
2.下列不屬於社區的要素的選項是:( )
A.社區居委會 B.某一時段 C.居民的健康觀念
D.健康保險制度 E.某地域
3. 社區衛生服務對象包括:( )
A.健康人群 B.亞健康人群 C.高危人群
D.病人 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屬於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內容的是: ( )
A.健康教育 B.血吸蟲防治 C.器官移植
D.免疫接種 E.外傷處理
5.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屬於( )
A.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B.專科衛生服務機構 C.福利機構
D.居民自救組織 E.民政機構
6.社區衛生服務原則:( )
A.協同性 B.發展性 C.經濟性 D. 公平性 E.以上都是
7.符合社區衛生服務運作的是:( )
A.原有機構名稱轉變,運作模式不變 B.政府全額撥款補貼
C.衛生部門可以單獨完成體系建設 D.社區動員,重在參與
❻ 生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研究方法主要是試驗的方法,有載體實驗和離體實驗
❼ 什麼是病理生理學其主要研究方法有那些
病理生理學是基礎醫學理論學科之一,它同時還肩負著基礎醫學課程到臨床課程之間的橋梁作用。研究方法有:
1.動物實驗
2.臨床觀察 在不損害患者健康、不延誤患者診治的前提下,採用B超、心電圖、CT、磁共振及內鏡等無創性的儀器檢查,或收集患者血、尿、腦脊液及活檢組織等進行測試,配合臨床症狀及體征的觀察,亦可對疾病過程中的功能、代謝、形態改變及其動態變化規律進行探討。
3.流行病學研究
是基礎醫學理論學科之一,它同時還肩負著基礎醫學課程到臨床課程之間的橋梁作用。它的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研究整個疾病過程中的患病機體的機能、代謝的動態變化及其發生機理,從而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規律,闡明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考研名校: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山大學, 浙江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四川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 中南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 中國葯科大學, 沈陽葯科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武漢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山東大學 , 南京醫科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吉林大學 , 南京大學, 暨南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 蘇州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 蘭州大學 , 東南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 溫州醫學院 ,山西醫科大學, 鄭州大學, 徐州醫學院, 廣州醫學院 , 青島大學 汕頭大學 , 天津大學 , 南京中醫葯大學 , 大連醫科大學 , 廣西醫科大學 , 同濟大學 , 廣東醫學院 , 昆明醫學院 , 廈門大學 , 新疆醫科大學等醫學類院校。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山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 四川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 中南大學這些學校的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都比較強,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書的主審、主編、副主編都是這些學校的老師。
病理生理學總論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發生發展中的普遍規律。
病理生理學是基礎醫學理論學科之一,它同時還肩負著基礎醫學課程到臨床課程之間的橋梁作用。它的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研究整個疾病過程中的患病機體的機能、代謝的動態變化及其發生機理,從而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規律,闡明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
都難學。不過慢慢背吧。
北京大學 A+
復旦大學 A+
中南大學 A+
汕頭大學 A
中山大學 A
南方醫科大學 A
中國醫科大學 A
華中科技大學 A
四川大學 A
上海交通大學 A
河北醫科大學 A
排名這東西看看就好...
靠,樓下校友...陳院長現在意氣風發啊...
組織缺氧以後,無氧酵解增強,組織細胞會釋放相關的因子來調節血管的舒縮,已增加血管內的血流量,增加自身的氧供。起到一個自身調節的作用。
很重要!作為醫學人員,只有明白了疫病發生發展的過程,你才能更加得心應手的給病人診治。
土豆,優酷都有,但是不完整。國家精品課程網上有完整的。
❽ 一般科學方法不包括
科學方法包括什麼?
科學方法的種類很多,按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分為不同的類別。按照研究對象的性質不同,可以分為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按照研究對象的不同層次分為: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和交叉學科。
根據科學研究的目的不同,又可以將科學方法分為:實驗方法(如觀察法)、理論分析的方法(如演繹法和歸納法)、數學的方法等。
4、非傳統科研工具
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一些傳統的科研工具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要求了而必須用一些新型的科研工具代替傳統的科研成果來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基因工程就是利用基因重組的原理將一種生物體上的某個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上的一種遺傳改良的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