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以此調節教學方法

以此調節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3-02-05 02:52:23

A. 為調查小學新手教師與優秀骨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根據教學情境靈活調整教學

新手必須向骨幹優秀老師學習。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的轉化,提升教學水平。
避免思維誤區,樹立正確情境教學觀念。
以小組競賽、搶答、有獎競猜等活動的開展來避免學生的學習陷入機械、枯燥的境地。教師應積極閱讀相關書籍,並通過與同事建立交流等途徑來樹立正確的情境教學思維,也可以結合相關學者的研究報告來審視自身教學觀念的正誤。當教學中出現困惑時,應積極尋求同事和專業人士的幫助,及時走出思維誤區,樹立起正確的情境教學觀念。
深入解讀教材,以學生為主開展教學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參照物,也是情境教學內容構建的根本依據。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為依據的,這是教師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數學教材的邏輯性非常強,而一些學者表示,「教師對於教材內容的把握程度不夠」是致使其設置的教學情境不具備實用價值的根本原因,流於形式的教學情境是不具備吸引力的。
教師在進行舉例時需結合學生的認知特性,選取一些貼切於他們生活的東西,如在PPT上導入當地一些知名景點的地圖,並以此為距離問題的教學情境。這種與學生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教學情境,更容易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提升組織能力,創建適宜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在活躍課堂氣氛的也給教師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課堂的不可控性會比以往大很多。首先教師應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增加自身的理論知識儲蓄,為情境教學模式的創建做好理論支撐。並通過觀看名師的教學視頻來吸取課堂管理經驗。
做好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取向設計教學活動,盡量藉助簡潔的語言向學生表達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是什麼,學習這堂課的意義有哪些,學完這堂課後能解決哪些生活問題等。既能讓學生明晰學習本課知識的意義,也能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
注重實踐教學,創設操作情境
教師應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積極創建操作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明晰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並積極自主地探索知識,教師可藉助操作情境的創建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再創造。

B.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法

導語: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化發展,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求新、求變,力圖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悅、高效活力氛圍,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利用多種教學形式以及多樣教學方法,使得英語教學建立在快樂的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對英語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熱身,課堂動起來

英語課堂的“熱身”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對舊知進行復習並自然導入新課。開課一定要有序、迅速、有激情,此步做得好,可以將兒童注意力從課外迅速轉移到英語課堂內,陶醉於英語學習的妙境之中,為下一步的開始做好准備。熱身活動一般有以下幾種活動方式:1.藉助歌謠、歌曲、節拍,調動學生調動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器官參與開課教學活動。2.唱歌熱身。3.教師和學生通過肢體、動作一起來聽聽、說說、做做。4.老師和學生的簡單英語交流,既能練習學生的口語又能復習學過的句型。

二、導入,課堂入主題

導入是課堂教學關鍵,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小學英語導入新課的方法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經常採用

1.直觀導入法:直觀導入法是在新課之前把先前學過的與本課教學相關的內容以板畫、圖片、圖像等形式呈現給學生。

2.歌曲導入法:歌曲導入新課是指在新課呈現之前組織學生演唱英語歌曲,引導學生進入愉快的心境。

3.游戲導入法:游戲導入法就是在呈現新知識前組織生動有趣的英語游戲,通過游戲復習調動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4.談話導入法:談話導入法是指在新課內容呈現之前,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話題,使用英語"自由"交談。5.情景導入法:情景導入是指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把認知活動與其發生的實際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

三、呈現,課堂之認知

知識的呈現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感知的階段,教師通過錄音、實物、圖片、畫、卡片、體態語言、動作、與口語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感知、認知單詞、短語、對話,在視覺感知實物或圖片的同時,聽覺感知詞、詞語、對話的音調、結構、語句。教師用直觀的手法展示新知識,學生也直觀地感知新的語言材料並從中獲得操作的模式,這是活動的定向階段,是智力活動的准備階段,學生從中了解活動的內容,知道做什麼和怎麼做,在頭腦中構成活動本身和結果的表象。

四、操練,課堂之鞏固

採用多樣的教學手段進行練習,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吸引學生:1.指令性活動:利用兒童活潑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採用"聽指令,做動作"的聽做活動。2.猜測性活動:猜測性活動是指利用信息差進行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訓練。3.競賽性活動:小學生喜歡競爭,教師在教學中可設計一些個人或小組間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和運用語言。4.交際性活動: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使用英語進行交際。5.表演性活動:表演可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從而獲得繼續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五、拓展,課堂之延伸

根據所學知識創設恰當的情景或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或類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掌握語言,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主要形式有:表演課文、改編對話、調查采訪、情境表演、話題討論等。

教師應根據各自的需要進行靈活運用。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優化,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獲取知識。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反思和創新,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合理分配英語活動

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必須付出一定強度的勞動。英語課堂教學就是對有限時間內教學活動緊張程度的把握,充分發揮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開發學生的最高潛能。英語教學強度過低就會造成教學時間的浪費,反之亦然。因此,英語教師合理地安排英語活動,既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又可以為學生提供英語練習平台。

結果反饋:上述教學方法完全忽視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需求。上述方法的目的是讓教師示範,學生跟讀,然後再對學生進行詢問,並讓部分學生示範,糾正學生的發音。上述教學方法持續時間為3分鍾,但是平均每人只能訓練8遍左右,不能實現熟練掌握的程度。因此,上述教學方法需要增加訓練強度,延長全班朗讀的時間。

改進反饋:學生都對英語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增強學生的好奇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同時,3分鍾的英語活動,既調節了英語課堂氣氛,又增加了學生的開口次數。改進後的英語活動,使得全班開口頻率增加一倍。從英語語言學習角度來說,英語學習實效性與學生復現率的高低有關。在英語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朗讀、拼讀和動作等方式,增加了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深刻地掌握了英語知識的內涵。英語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得學生廣泛參與到英語教學過程中。同時,英語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映,通過適當的動作,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二、重視傳授語法知識

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語法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了解英語單詞和造句的規律,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了解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傳統英語知識的傳輸,有效地避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彎路,提高英語課堂的實效性,減輕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

例如,現代進行時語法的學習,可以採用專項突破法,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語法規律。在現代進行時語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專研的能力。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掌握正確、科學和恰當的語法知識,又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同時,英語教師可以列舉一些貼近生活的語法,促進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掌握英語知識,對英語語法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英語學習的實效性。

三、更新教學理念

英語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育中心,避免出現過重看待語法和詞彙的現象。同時,英語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培養,依據學習目標和教學任務改進教學模式,並完善新教學模式的教學標准。英語新課標提出任務型教學和研究性教學兩種模式。任務型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全新模式,其將英語教學目標融合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在學生完成英語任務的同時,掌握英語知識。

另外,任務型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英語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簡單地說,任務型教學模式就是學習與應用的結合,在應用中掌握知識,在學習中側重應用。

任務型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通過師生活動和學生合作來掌握英語交際能力。

研究性教學模式是最近幾年興起的模式,其主要指學生在英語教師的指導下,培養學生英語的研究能力,以此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在研究性教學模式中,學生不需要英語老師的傳授和教導,只需要老師的指導。研究性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學習實踐和英語知識的應用。研究性和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真正意義上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兩種教學模式可以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經歷,創造良好的交際環境,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讓英語學習更加貼近生活。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習、參與、合作和實踐等方式,實現英語教學的預期目標,感受英語學習中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

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提高英語實效性的主要手段,其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英語學習起著導向和推動的作用,甚至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識過程。英語教學過程中興趣的'強弱直接影響英語教學的成敗。

例如,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同學介紹英語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英語學習的意義。英語教師通過富有感情的英語演講,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同時,英語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英文歌曲,讓學生了解英國的風土、人情、習俗、文化和地理等。英語教師應該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看到老師的言行、舉止和談吐,在學生心中留下落落大方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形象有助於英語教師的教學,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教師應該進行正確的疏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英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不能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進行埋怨,防止學生失去英語學習的信心。另外,英語教師既要發揮英語知識的內在力量,又要通過自身的人格和品質去感染學生。

因此,英語教師既要關注學生英語作業的完成情況,又要關系學生的思想情況。英語教師應該與學生成為朋友,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一旦學生和英語教師成為朋友,學生就會喜歡上英語,英語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也會得到提高。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技術標志著英語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是計算機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英語教師創立語境,讓英語教學更加新穎,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媒體技術通過音形並茂,動靜結合,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

多媒體技術可以大大提高英語教學內容的感染力,提高學生參與英語活動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可以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使得教學中心從教師向學生轉變。多媒體技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聽、說等感官,實現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和培養能力的預期目標。

多媒體技術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方式,將英語知識進行分解,降低英語知識的復雜程度,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負擔。同時,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加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控制,實現因材施教,便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另外,多媒體技術可以讓英語知識更加直觀、形象和多變,優化英語教學,增加英語課堂的知識量,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C.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女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我十年的體育課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女生在上課時,雖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但總體質量相對不高。體育課是本身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但是農村由於傳統思想的束縛,以及部分教師、學校、家長、社會的錯誤觀念,導致體育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教學內容枯燥方法單一負荷量大娛樂性差,進而出現同學們厭學體育的狀況。無論城市、鄉村、男生、女生,都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包括體育教育的權利,農村女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具有不同於其他群體的心理身體、社會、家庭等因素。關注她們,是國家教育政策的必然,解決難題,幫助她們,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2、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學生長身體、長知識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他們活潑好動,樂於接受新鮮事物,但自控能力差,缺少刻苦拼搏精神。初中女生除了具有同年齡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徵外,還由於她們進入青春期發育階段,出現了月經的周期性變化,由於對生理知識了解甚少,導致她們產生厭學體育的行為。這種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影響體育課教學的質量,不能達到全面鍛煉身體,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和效果。
3、學生(特別是農村女生)漸漸對體育課的感受性降低,慢慢失去興趣,最後可能對體育課產生厭惡心理。實際教學過程中,農村女生上課不好動,積極性不高,喜歡上體育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具體內容,特別是技術性強活動激烈的對抗性活動,不善於表現。
體育老師要想提高女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需做到以下:
1、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以及學習興趣。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有利於教學,提高體育在女生心目中的親和力,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大面積提高體育成績。
2.因材施教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由於遺傳、環境、興趣愛好,身體素質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區別對待,因人而異。科學的、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練習密度和強度。如根據女生的要求選擇健美操、形體操、趣味性較強的花樣跳繩、富有競爭性的毽球比賽和羽毛球等項目,作為教學內容,或挖掘學生的潛能,啟發引導學生創編活動項目,既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她們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
3、運用正確教法,滿足心理需求,增強學習興趣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上應根據教學任務、內容的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男女生的性別差異等因素區別對待,即使是對女生的教學也要充分注意到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目標,保證絕大多數的女生能夠完成學習目標,因此在教學中要正確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游戲競賽練習法、師生互動練習法、表揚鼓勵練習法、合班分組練習法等,以此調節課堂的教學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取得進步與發展,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滿足她們的運動慾望與心理需求。
4.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體育場地和器材較為熟悉,所以上課沒有新鮮感,缺少積極性。而新穎特別的事物往往會引起學生的注意,特別是處在感性認識階段的中學生。所以在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在活動的方式上有變化,可以通過器材的重組,游戲的結合方式來組織教學,引起學生的新鮮感,使學生產生興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5、開展課外活動,形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課堂教學相比較,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女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選擇地參加不同的興趣小組,如健美操、形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太極拳、武術、田徑等,由體育教師負責指導,這樣能滿足她們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基礎水平的不同需求,這對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鍛煉的自主參與性、形成個性心理特徵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評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逐步形成堅持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這樣不僅滿足了她們的精神需求,還會進一步激發她們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習興趣,發展她們的運動特長。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調查、觀察我強烈的感覺到現在的中女學生對體育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越來越淡,存在著厭學體育的行為傾向。表現為:上課人數不齊、學生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態度不端正,沒有一點朝氣,借故請假較多,完成任務勉強,課外活動較少參加,沒有喜歡的活動項目,怕出汗、怕苦、怕累,參加體育活動的也很消極,動作不到位,偷懶,裝病,不能很好的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致使體育課越來越難上,學生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差,身體素質在下降。
結論與建議:作為一個鄉村體育老師,我們應該做到的:
1、注重思想情感的溝通,真誠地關懷點燃興趣之火.
2、對體育的理解和認識,強化體育意識
3、發和培養運動興趣,完善人格,發展個性
4、妙運用各種教學組織形式,營造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吸引女生主動參與。
5、除性別歧視,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和公平性
6、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充分考慮女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7、有意培養、發揮女骨幹分子的模範帶頭作用。

D. 常用的教學策略有哪些

教學策略有兩類:

⑴ 產生式教學策略是指讓學生自己產生教學目標,學生自己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安排學習順序等,鼓勵學生自己從教學中建構具有個人特有風格的學習。也就是說,學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處於主動地處理教學信息的地位。

優點:

① 可以積極地把信息與他們自己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對信息的處理過程主動深入,因此學習效果較好;

② 允許學生自主地設計、實踐和改善他們的學習策略,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③ 產生式教學策略主要出自學生自己,因此可以激發起學生對學習任務和學習過程、學習策略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等。

不足:

① 設計不妥,可能導致認知超載或情緒低落,或是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學習;② 學習的成功依賴於學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識和學習策略的廣度。

⑵ 替代式教學策略這種教學策略在傳統教學中比較常用。它更多地傾向於給學生提出教學目標,組織、提煉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順序,指導學生學習。主要是替學生處理教學信息。優點:

① 比產生式教學策略效率高,它能使學生在短期內學習許多內容;

② 知識儲備有限和學習策略不佳的學生可以獲得成功的學習。

不足:

① 因為學生智力投入少,信息處理的深度不夠,因此學習效果不如產生式策略好;

② 由於教學安排過於周密,學生在學習中被動學習多於主動學習,因而學生學習志趣難以調動,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此為指導,教師應該運用新的教學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策略有以下四種:

⑴主動參與教學策略主動參與教學策略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激勵、引導下,主動積極地置身於教學活動中以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策略。教師激勵、引導的含義應該是: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動機、指導學生參與教學的方法,保證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面性、為學生提供在參與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必要的參考意見等。

⑵「探究——發現」教學策略 這種教學策略是關於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事物現象的探素研究,獲得該事物現象的本質及關於現象間規律性聯系的知識,發展智力能力,特別是抽象邏輯思維的教學策略。這時特別注意探究教學也必須一定的程序。

學生的探究活動始於問題,而問題產生於學生對教師創設的問題的仔細觀察。這就要求創設的問題情境對學生具有符合教學活動要求的認知意義,即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具有與問題相適應的觀念,而且學生的已有觀念又不能對問題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釋。

⑶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是以小組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通過小組內成員分工協作去達成小組共同目標,並以小組活動的整體效果為教學評價的主要指標的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與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區別是: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活動的基本單位;小組合作目標是組內成員合作的動力和方向;組內成員之間分工協作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活動形式;小組活動的整體效果是合作學習活動的主要評價指標。

⑷聯系生活教學策略聯系生活教學策略是通過教學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生活或通過對生活的模擬以實現學生知識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發展的策略。

新教材「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了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新教材從以往單純規定和建議教學方法,發展到引導教師形成開放的、創新的教學方式,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思想,那就是主體性教學思想和反思性教學思想。

以此為指導,教師應該運用新的教學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策略有以下四種:

⑴主動參與教學策略 主動參與教學策略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激勵、引導下,主動積極地置身於教學活動中以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策略。教師激勵、引導的含義應該是: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動機、指導學生參與教學的方法,保證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面性、為學生提供在參與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必要的參考意見等。

⑵「探究——發現」教學策略 這種教學策略是關於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事物現象的探素研究,獲得該事物現象的本質及關於現象間規律性聯系的知識,發展智力能力,特別是抽象邏輯思維的教學策略。這時特別注意探究教學也必須一定的程序。學生的探究活動始於問題,而問題產生於學生對教師創設的問題的仔細觀察。

這就要求創設的問題情境對學生具有符合教學活動要求的認知意義,即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具有與問題相適應的觀念,而且學生的已有觀念又不能對問題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釋。

⑶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是以小組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通過小組內成員分工協作去達成小組共同目標,並以小組活動的整體效果為教學評價的主要指標的教學策略。合作學習與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區別是: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活動的基本單位;小組合作目標是組內成員合作的動力和方向;組內成員之間分工協作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活動形式;小組活動的整體效果是合作學習活動的主要評價指標。

⑷聯系生活教學策略

聯系生活教學策略是通過教學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生活或通過對生活的模擬以實現學生知識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發展的策略。

(4)以此調節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學策略是教學心理學中的術語。

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策略,屬於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採取的教學實施措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教學方式和行為。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題材及兒童的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指導發現法、自學輔導法等。

全套教學活動,每一種教學活動都要達到某一特定的目標。只要目標不變,一種策略可以以基本穩定的形式,廣泛地用於教師、年級、學生及教學內容。這一術語由希爾德·泰伯(Hilda Taba)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推廣,當時她提出了兒童思維技能發展的教學策略。

她的基本策略是教師向學生提出一套先後有序的具體問題(問題形式由泰伯規定)。當學習者在形成概念、進行推理和概括,或把這些概念應用於新環境時,這些問題就為學習者的反應提供了一個聚焦中心。其他的例子有引起注意的策略或評估學習概念的策略等。

對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而採用的教學活動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體等因素的總和。它具有指導性而不具有規定性。對教學來說,沒有任何單一策略能適用於所有情況,有效的教學需要有可供選擇的策略,最好的策略就是在一定情況下達到特定目標的最有效的方法論體系。教學設計只有掌握了不同的策略,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良好的教學方案。

教學系統論或教育工藝學術語之一。建立在一定理論基礎之上,為實現某種教學目標而制定的教學實施總體方案。其內容主要包括合理選擇和組織各種方法、材料,確定師生行為程序等。

E. 學生如何調動老師的教學熱情

熱情即熱烈的情感,是指強有力的,穩固而深厚的情感狀態。熱情具有穩定性,它不會因時過境遷而變化。它總與人的目標、意志相聯系。因此,熱情一旦產生,它將成為鼓舞人們行動的巨大精神力量。如何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使之歷久不衰呢? 一、巧言趣語,啟發學習熱情 語言對人的心理具有暗示作用,它會使人激起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使大腦快速地接受暗示而產生作用並轉化為人的內在需要。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具有極強的受暗示性。它能夠無意識地接受教師那生動傳神的語言的啟發引導,能在此的支配下,不知不覺間進入某種狀態。所以,教學新課的伊始,甚至是每一堂課,老師設計優美、精彩的描述性導語,作為啟發性的談話,就像小提琴家弓上弦,第一個音就非常悅耳、富有吸引力。它會像蜜煉一樣粘住學生的心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無意識中產生「我要學習」的強烈願望,從而使課堂始終如一地保持高漲的學習氣氛,達到了教師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把握教材、激發學習熱情 光是感情充沛、熱情洋溢、生動形象的語言就能使學生的熱情貫串於四十分 鍾甚至久遠?不,教師除運用語言藝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外,還需把握好教材、發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以情傳情,以情動情,以情誘情。因為「詩言志,文表情」 但凡文學作品、詩詞歌賦,都蘊含著作品獨具匠心的人生哲理和審美情趣。而作 者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及語言技巧,並不是粗讀一、兩遍就可領會的。只有深入探討課文的精粹,引導學生走進課文中,與文中的主人公想到一塊,做到一塊,設身處地地感悟,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也應反復朗讀,反復琢磨,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體會情感因素,並以自身的情感投入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在老師的傾情講讀的引導中不知不覺間漸漸進入角色,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領會。 三、平等互動,喚發學習熱情 把握好教材、緊扣文章的重點,難點變換多種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但教師將真誠的微笑帶進課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是新課標的迫切要求,而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也能使教師的角色轉換為學習者的其中一員,讓課堂變成師生互動,知識交流,情感傳遞的場地,能消除教學中傳統觀念的偏見與學習機會的不平等,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平等、尊重、信任的氣氛,從而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慾望與潛能,使之喚發出學習上的熱情。 四、鼓勵成功,提高學習熱情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即使是中下生,也希望得到被賞識的機會。特別是少年兒童,他們有著自尊心,強烈的爭強好勝心。隨著事情的變化,這種心理可發展為勇於創新,敢攀高峰的堅強意志。心理學表明:成功的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斗精神。而成功是興趣的支柱。因此,教學中,老師正確利用這種心理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這必能讓學生得到滿足,並伴隨著愉快的情緒體驗,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從而激發他們表現自我的潛意識,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回答問題時,正確的加以肯定、表揚;不正確的我也給予鼓勵,稱贊他們的參與精神和開動腦筋、大膽發言的行為;當學生提出疑問或不同見解時,我則用多樣化的語言以示嘉許、支持和理解:「你真棒!」「你真聰明!」「行!老師支持你!」「你的意見很有見地,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你真會讀書!」「你的意見很好,老師沒想到的,你也想出來了!」「你的想法夠深入,夠具體,」……只要老師堅持使用這些極具鼓動性的語言,一定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此時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能呈現最佳的勢頭。 總之,讓學生在鼓勵與贊美聲中嘗試成功,學生渴求知識,熱愛學習的激情就會提高並持之以恆。 五、加強體驗,調動學習熱情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辭的情味,可以從好幾方面辯認,有的應從文字面推敲,有的要從聲音上去吟味。」也就是說,情感應通過推敲和吟味來體驗,語言蘊含的情味有時從字面就可感知,有的則投入情感反復吟誦,才能細細品味。 引導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和角色表演,是體驗文字韻味的基本形式。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再現文中的形象,把學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使他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喚起與作者間情感共鳴,學生就會全身投入學習。 例如學習《一夜的工作》時,我首先讓學生初讀全文,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學生抓住了文章最後兩個自然段的獨白:「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總理,我看到了他一夜工作,他是多麼勞苦!多麼簡朴,」「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我看見了他一夜工作。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我讓學生反復朗讀,細細體會,從體會中產生疑問,進而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具體事實感知。 六、指導實踐,延續學習熱情 注重體驗和實踐,是新課標中一個比較大的亮點。這就是綜合性的學習。而綜合性的學習實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過程和實踐探究的過程。它強調了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重在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學會觀察周圍事物,讓他們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現,使學生在強烈的參與意識的支配下,自覺地把語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以飽滿的學習熱情投身到學習探究中。 「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到所學到的知識的價值,老師應有計劃、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讓他們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以此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句話強調了指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是激發和延續學生學習熱情的一個可行的途徑。只要老師引導得當,學生樂於探索並能出色地完成實踐任務。例如,在指導學生自學《蜜蜂》一文時,通過閱讀討論,讓學生知道了作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親自試驗,並從實驗中認真觀察,做好記錄,掌握了大量的科學材料,證明了蜜蜂的辨認反方的能力很強。我因勢利導:「同學們,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能夠通過實驗來證明蜜蜂的辨認方向的能力是很強的,你們有這個能力嗎?」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議論紛紛,摩拳擦掌「有!」「我們能做得到!」「我們可能比他做得還好呢。」「好,同學們,你們的熱情我感受到了,你們的決心我也看得到了」我親切地鼓勵他們。可是,我話鋒一轉:「同學們,光憑一股勁還不夠,還得講方法了。現在請你們打開課本,翻到積累運用7,看看『實踐活動』的要求。」「根據要求,你們准備怎樣做?」同學們馬上分組討論,他們七嘴八舌,提出了不少的建議。最後,我尊重同學們的意見,以小組的形式分頭活動。整個活動,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漲。 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的確需要廣大教師的苦心探討與摸索。總的說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方法不是單一的,枯燥的,而是多向性的,趣味性的,只要教師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注意變換多樣性的方法,課堂氣氛一定會鮮活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定會得到充分的調動與舒張。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F. 教學課堂中如何調動學生的注意力

一、 興趣吸引法主要是通過各種學生感興趣的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的有:
1. 將學習內容穿插、鑲嵌在各種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中,創設學生喜愛的情境,使枯燥的數學變成有趣的故事。
2. 將學習或者練習內容設置成學生喜愛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比賽中學習、練習。
3. 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人是有好奇心的,這種好奇心在年齡小的人身上表現得更為強烈。他們願意嘗試,願意經歷他們沒有經歷過的過程。表現在課堂上,他們願意成為活動的親歷者,渴望成為知識結論的發現者。
4. 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演示和學具操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低年級的學生非常好動,無意注意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利用直觀的教具把學生的視覺器官引向這些刺激物,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二、 情緒調節法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的調控課堂氛圍,合理安排教學方法以減輕學生的疲勞感來增強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用幽默的語言來調節課堂緊張的氣氛,用簡短的拍手操放鬆身心。再如在教學中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動手動腦動口交叉進行。
三、 個別提醒法。對於個別注意力特別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採用語言、眼神、動作等方法來提醒他注意聽講。

G. 新課改下教學方法有哪些

情緒調節教學法的概念
指教師在一定教學目標指引下,通過管理和調節學生的情緒,引導和發揮課堂中學生的主要情緒對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佳情緒狀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教學方法。
二、情緒調節教學的基本方法
1、讓學生產生好奇的方法
創設情景,製造懸念,設置矛盾;呈現新穎、奇特的刺激;變換刺激呈現的方式;變換教學方式,如客串演講、角色交換等。
2、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
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積極情緒相一致: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小實驗,參與教學活動:學生間進行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想像、聯想:教師的言語幽默:教學內容、教學事例從學生的切身性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
3、讓學生產生愉快體驗的方法

H. 調整教學內容 改進教學方法 共克時艱 ——線上教學我這樣做

 渭南市三賢中學 李小寧

        舉國戰「疫」,全民攻堅。特殊時期,為解決「停課不停學」問題,落實《臨渭區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網路教學基本要求》,作為一名高一語文教師,我是這樣做的。

      一、調整教學內容,適應疫情攻堅

開學時間已來臨,教學准備工作已就緒,在高一教研組視頻會議中,我提出從「必修三」第二單元的「詩歌」部分開始授課,再進行第三單元的「文言文」教學和後面的「表達交流」內容,隨後根據疫情變化,再確定後面的授課內容。這樣做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的。 首先,學生沒有課本,盡量減少電子產品對學生眼睛的傷害。第一單元是小說,《林黛玉進賈府》《祝福》《老人與海》等,每篇文章至少有七八頁內容,文字量閱讀量整體比較大。閱讀文本是小說教學的基礎,沒有閱讀就談不上教學,即使在常規教學中,學生也要花費一定時間進行閱讀,在沒有紙質課本情況下,單純依靠電子課本進行閱讀,對學生眼睛傷害較大。保護學生眼睛健康是每個教師首先應該考慮的重要內容。 其次,詩歌單元文字較少,即使學生沒有課本,也不會有很大影響。每首律詩56個字,學生能很快地將作品抄寫下來,大多數學生也能在10分鍾左右將一首新詩背誦,不用很長時間對著電腦屏幕閱讀。這樣,學生上課時,只要他們看著手中抄寫的內容,或是憑借自己的記憶,用耳朵認真地聽老師講解,就能基本理解和掌握教學講授內容。雖然《蜀道難》和《琵琶行》比律詩長了不少,但與其它單元的文章比較,它們依然是較短的。第三單元的文言文字數也比較少,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將要學習的課文記在頭腦中,或抄寫在紙張上,可以減少翻看電子課本的次數 。在教師講解過程中,也不用來回尋找電子文本內容,減少翻看電子產品的頻率和時間。 再次,從教學目標來講,詩歌和文言文單元有一個基本要求是背誦。背誦在語文學習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標》也要求學生要背誦一定量的詩文,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將重點放在詩文的背誦上,即使當下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不透徹,只要手中有抄好的內容,就可以先背誦,再理解,不用長時間盯著老師分享的屏幕。背誦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的必須,語文學科的很多知識都是在不斷的記憶中,通過個人的成長經歷、情感體驗才慢慢轉化成自己的骨血和精神。

 二、注重課外閱讀,拓展學科思維

我認為因疫情而延長的假期是老師和學生最好的閱讀時間,特殊時期,老師自己要不斷增加閱讀數量,也要指導學生在家中的閱讀內容,努力充實自己和學生的成長基礎。 選用日記形式督促學生堅持每天閱讀。學生根據家中有限資源,可以選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閱讀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以日記的形式完成,日記的內容包括自己讀的書名,每天讀的頁碼,自己讀完的感受,等等。重點要寫出自己閱讀的感受。事實上,有些學生還會摘錄其他人關於這本書的評論,提出自己觀點等。我要求學生每天將自己的讀書筆記拍照發給我,以此督促他們能堅持閱讀。 採用線上指導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如有些學生讀小說,我將小說的相關知識發到群中,並就如何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如何探索人物形象的價值、如何分析情節的設置等進行討論,供學生閱讀時參考。再比如,有些同學讀詩歌,我讓學生將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來,留言給我。我根據學生的留言就有關知識進行補充,然後再作指導。在對經典文學作品閱讀時,我反復強調,要學生學會品味語言的魅力,領悟作品的內涵,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等。 組織開展讀書分享交流,拓寬學生閱讀視野。有閱讀就有交流,有交流才會有碰撞,有碰撞才會有提升。我兩周組織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活動,學生將自己的讀書筆記在學習群中和老師、同學進行分享交流。每次指定四、五名同學作分享交流發言。分享的學生須將自己的讀書筆記(紙質版)拍照發到群里,供其他同學比較學習,目的是為了養成學生看書記筆記的習慣。我始終認為手寫讀書筆記是整理自己讀書思緒的重要方式,它有助於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深入理解,有利於培養學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好的讀書筆記可以給其他學生提供學習的標本,而較差的讀書筆記也便於大家一起發現問題,並能督促全班同學以此為鑒,完善自己。愛好網路製作的學生,還會將自己的讀書筆記做成PPT,供大家分享學習交流。學生在分享交流中可以互相學習,在互相學習中也能更深入了解彼此,我在此過程中也能較快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真正走近學生。 提倡課內課外教學相結合,努力拓展學科思維。詩歌單元的教學我基本遵循了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原因有兩點,一是班裡有個別學生年前去外地過年,因疫情借居在別人家或被隔離在外地賓館,手中基本沒有什麼課外書,我向學生有針對性的推薦課外相關閱讀的詩詞篇目,解決他們課外閱讀的茫然。二是認為延展閱讀有利於鞏固我在課堂上所教的知識,可以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我在講杜甫「詩三首」中的《秋興八首(其一)》時, 便將《秋興八首》中其它的七首詩歌也推薦給學生。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和李商隱的《馬嵬(其二)》的教學也都如此,有選擇性的進行閱讀推薦。如與白居易《琵琶行》相關的延展閱讀是《長恨歌》,與李白《蜀道難》相關的推薦閱讀是《夢游天姥吟留別》等。 通過教師的示範引領,積極促進教學相長。「學」因「教」而日進,「教」因「學」而益深。在課外閱讀中,我始終堅持和學生一起做閱讀計劃,共同閱讀,一起做讀書隨筆,分享閱讀經驗。在閱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時,我將自己的讀書筆記展示給學生,希望學生和自己一起堅持閱讀。在分享我的閱讀筆記後,有許多同學看完我的分享後,給我留言,談自己看這部小說時的感想,對某些問題的看法,等等。我自己覺得受益匪淺。有些沒有看過的同學也有了閱讀這本書的想法。看到學生的閱讀分享展示時,我也談自己的認識,供學生參考。雖然許多同學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很成熟,但他也給聆聽的所有人提供了學習與思考的機會。學生也將自己認為好的作品薦給我,宗璞的《野葫蘆引》,岳南的《南渡北歸》等,而我最近就在閱讀他們送給我的「禮品」-《南渡北歸》。 在和學生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我真正明白了古人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的教學深意。閱讀讓我和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友誼,在最短時間內,加深了我和學生之間的了解,增進了我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也讓我和學生在特殊時期的教學活動能更好開展。

三、家校密切聯合,助力教學落實

不管是學校現場教學還是線上直播教學,歸根結底都要由教師和學生一起落實。但線上教學的落實往往有點鏡中花、水中月,讓很多教師感覺力不從心。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是在課堂和早讀中進行抽查,督促落實。課堂前5分鍾指名幾名同學打開視頻進行現場背誦,早讀最後15分鍾也這樣做。這樣做是為了第一時間掌握學生背誦情況,也為了防止有些學生矇混過關。因為在檢查背誦時隔著電腦屏幕,老師無法知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有沒有看書。 其次是要求家長協助,監督落實。線上教學離不開家長幫助。我要求一部分同學給家長背誦,讓家長現場落實。檢查背誦對家長來說沒有多大難度,詩歌和文言文內容比較短,幾分鍾就可以檢查完畢,不會影響家長其它工作。背誦中個別字的讀音需要特別注意的,我都會隨時提醒注意。根據學生家庭情況,我選擇了不同檢查方式。屬於在家留守的,我選擇視頻檢查;家中父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我就讓學生父母完成檢查;家中父母文化水平層次相對較低的,我就讓學生父母拍攝視頻傳給我,等等。對學生作業檢查也如此。總之,盡量將學生的背誦和作業都能落在實處。 再次是要求家長做好早讀前的准備工作,幫助學習。學生7:10分開始早讀,我在家長群中要求家長6:30為學生准備好早餐,保證學生早讀能正常進行。但我們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農村吃飯時間是早晨10點和下午15點左右,與學校正常上課時間有很大差異,沒有早餐,這對學生早讀和後面上課的影響都比較大。 最後是一定要准備好筆記本和作業本,輔助學習。筆記本要將每天所學知識以筆記的形式進行整理、完善,最後拍照發給我。要求開學後,所有學生上交自己的筆記本,進行檢查。筆記本和作業本的本子,我不做統一要求,學生手中有什麼紙張,就用什麼紙來寫作業,但盡量整齊,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

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我們需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在實際操作中熟練技巧,在溝通交流中摸索完善。

I. 課堂教學應變的方法

一、轉移應對法

轉移問題、轉移矛盾是教學應變的重要方法。面對學生提出的難題、怪題、偏題,教師如果不能直接回答可以採用轉移的方法加以應對。

1. 問題轉移

學生的問題本來是提給教師的,教師可以把問題轉移給全班學生或其他學生。這種方法可以形象地稱為踢「皮球」法,即教師把學生踢過來的球再踢給學生。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給教師提供思考問題的時間,同時藉助學生的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契機。教師絕不能以為把問題拋給學生就可以了,這只是一種緩兵之計,最後,教師還必須表態,拿出自己的看法。

2. 話題轉移

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不便作答或不能回答的問題可運用轉移話題的方法來化解。話題轉移即避開學生提出的問題而談與之相關的其他話題,通過談論其他話題來代替對不便作答、不能作答問題的回答。教師不能碰到什麼問題都「顧左右而言他」,一味運用話題轉移法,會造成教學中假對話的出現。

二、避錯糾錯法

教學中教師難免會出現一些知識性錯誤,這樣的錯誤屬於教學中的「硬傷」,具有很強的殺傷力,會直接傷害教師的專業威信和專業地位。當出現知識性錯誤時,教師需要運用一定的應對方法巧妙地避錯糾錯。

1. 將錯就錯

將錯就錯法,也可以稱為巧妙掩飾法,即當教師出現錯誤時,可以採取一些巧妙的方法進行掩飾。

當然,這種掩飾不是建立在對學生進行欺騙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巧妙解圍的基礎上,是建立在教學需要的基礎上。但這畢竟不是一種好辦法,而且掩飾時千萬不能再露出破綻,如果那樣就弄巧成拙了,還不如知錯認錯好。

2. 知錯認錯

知錯認錯是當學生指出或自己意識到失誤或錯誤時,教師敢於承認錯誤的應變方法。當在課堂上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能文過飾非,死不承認,或者反過頭來訓斥學生;應當實事求是,或從錯誤中引出教訓,使大家更深刻地認識錯誤;或設法巧妙更正,將「事故」化為「故事」。

知錯認錯的方法運用得好,不僅不會傷害教師的「面子」,降低教師的威嚴,反而會增加學生對教師的好感。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可一錯再錯,一錯再錯會傷害教師的專業威信。

3. 以錯止錯

以錯止錯是指面對學生的錯誤提問或回答,教師出示一個類似的錯誤以啟發學生正確認識的應變方法。

三、牽線搭橋法

牽線搭橋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知識性障礙導致思路不通或思維中斷時,教師通過補充知識、疏通難點、提供證據、培育情感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支持與幫助以達到疏通思路的應變方法。

1. 知識疏通

知識疏通指學生遇到知識缺乏或知識性障礙時,教師通過補充相關知識來釋解學生疑問的應對方法。在知識疏通法中,教師往往需要採取「補充知識」的方式來應對學生的問題或困惑。

有時,學生的一些問題或困惑與他們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有關,教師只要給學生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就可以幫助學生「解惑」。

2. 難點疏通

難點疏通是教師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從而幫助學生釋疑解惑的應變方法。當學生遇到不懂的知識點時,就會妨礙理解,此時就要疏通知識點。知識點疏通了,學生理解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 提供證據

提供證據是教師通過提供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觀點、說服學生的教學應變方法。有時,教師的講解或許並不能使學生信服或完全信服,為了讓學生更信服,教師就需要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材料或證據。

4. 身體表現

身體表現是教師通過身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教學應變方法。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使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教學內容准確表現出來,從而清晰地傳達給學生。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障礙,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解決問題時,教師可考慮運用身體表現法。

四、因勢利導法

因勢利導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發展變化的具體情境,積極挖掘並充分利用教學變化中的有利成分與積極因素以應對教學變故的應變方法。

1. 順水推舟

順水推舟,是指教師以學生的提問或回答為切入口,順著學生的提問或回答推進教學的應變方法。運用順水推舟法需要教師把握學生提問或回答與所講授內容之間的關系,要在建立起兩者內在聯系的基礎上展開。

2. 逆勢拉回

逆勢拉回法,也可稱為力挽偏離法,就是當學生的提問或回答偏離教學主題、教學中心或教學計劃時,教師採取有效措施把這種偏離挽救回來的應變方法。

當覺察到與原教學計劃不協調的因素時,教師需要對原計劃做出相應的調整,同時又要把握這種調整以免教學偏離主題或跑題,要及時把教學調整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3. 迂迴引領

迂迴引領,就是當學生的思維和認識出現偏差時,教師不立即給予評論,也不立即給予扭轉,而是引導學生學習一些相關材料或內容,通過相關材料與內容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偏差,進而回到正確的思考軌道上來的應變方法。

五、合理吸納法

合理吸納法,是教師對學生的提問或回答中的合理成分加以吸納,以應對內容性教學變故的方法。這種方法因為吸納了學生提問中的合理成分,所以減少了師生在認知上的沖突,減輕了師生之間心理上的認知壓力,可以很好地緩解認識矛盾與沖突,進而解決問題。

1. 接納所問

接納所問,就是教師把學生的提問與教學設計中的某個問題迅速聯系起來,並把學生的問題納入講課的軌道上來的應變方法。這是一種把外部因素內化的方法。這樣做可以變被動為主動,變費時為省時,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 吸收觀點

吸收觀點,就是教師吸收學生發言中的正確觀點以促進學生認識,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的應變方法。

3. 觀點共存

觀點共存,就是既承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對教材內容或者是講授內容的不同看法,又維護教材的說法或教師的講解,使兩種不同的見解同時成立,在教學過程中「共存」。教學中觀點共存的情況是很多的,在各個學科中都可能存在這種情況。教學中要允許學生多元觀點的共生共存。

4. 學會讓步

有時,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的見解,猛然一聽頗有道理,但仔細一想又有毛病。這就是說,學生發表的見解,既有正確的成分,又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甚至謬誤。遇到這種情形,教師可先把學生見解的正確之處承認下來,而後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或謬誤,這便是課堂應變中的「讓步法」。

當然,教師所做的讓步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便是學生的見解中確有正確之處,而這個正確之處又不是微不足道的,而是佔有較大分量的。

不可以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勉勉強強甚至誇大其辭地輕率讓步,這樣會失去教學的科學性和嚴肅性。實事求是的讓步,才會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J. 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視唱練耳課上課時學生提不起精神,怎樣才能調解好課堂氣氛啊謝謝了!

視唱練耳教學的四個環節

要使視唱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提是要教學得法,具體來說,應抓住以下四個環節:
1、識譜
要做到視譜即唱,首先必須識譜。識譜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全面掌握樂理,能識別各種音樂符號、標記,並了解它們的確切含義。在這方面,我們要先培養學生識譜興趣,採用多變手段進行識譜教學,幫助學生認識音符,識別音符的唱名和時值。比如先學歌曲,再識譜;或者分句、分段逐一識譜。
2、節奏
節奏在音樂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是音樂的生命,人們常常把節奏比作是音樂的脈搏。音樂節奏的主要來源之一是人類的語言,語言本身含有豐富、生動、微妙的節奏,學生生活在語言環境當中,從語言節奏出發來掌握節奏是比較容易的,節奏大多是從人的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音樂的節奏與語言的節奏有密切聯系,為了表現節奏,可進行有節奏的語言朗讀。在教學中,建議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即用音樂帶動孩子做各種符合節拍的形體動作。
3、音的強弱
音的強弱是音樂要素之一,但對學生來講是個新名詞,所以必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音響幫助學生理解音的強弱。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聽辨出樂曲中的強弱和初步理解其表現的音樂形象。而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對音的強弱概念常常會說成響,所以教師要在直觀教學中讓學生接受強、弱新知識,並在實踐中讓學生感受強、弱不同效果。
4、音準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是藝術就會有天賦和悟性。音準是一種基本的音樂素質,我們要想把一首歌曲唱好,把音高唱準是最根本,也是最基礎的內容。沒有這個東西作為保障,其他的什麼都會遜色。但是現階段小學音樂教育中出現的實際性問題就是學生完全或是極少有音準概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通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和一些特定的教學用具來加深學生對音準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音準。

改進視唱練耳教學的教學方法

在掌握了視唱練耳教學的四個重要環節後,我們可以以此為基礎找出教學弊端,探求改進的方法。
首先,教師的備課是關鍵。
學生學習視唱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學生大致需要經歷三個過程:一是接受信息,即耳朵和眼睛把音樂信息輸入大腦;二是對信息的整理、加工,即大腦對接受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加工,形成一定的經驗;三是信息的輸出,即大腦對形成的經驗進行轉換,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所以備課時,教師應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來進行教學設計,以促進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
其次,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由於現階段的視唱練耳課程過於枯燥,練習過於乏味等原因,遏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對視唱練耳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我們需要改變以往那種用琴帶、跟琴唱的傳統教學,從根本上改變上課的模式。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運用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柯大伊教學中的柯爾文手勢唱名教學法,要求學生集中思想注視教師用直觀形象表達的手勢變化,迅速反映音高的變化,然後准確的把音唱出來。這種訓練方法能使學生思維高度集中,大腦始終處於積極興奮的狀態,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同時,學生也能自覺地做到用心用腦去唱,使音高概念真正印在腦子里。
再次,培養學生的聆聽能力。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活動都依賴於聽覺,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聆聽,通過「聽」來更好地指導教學,以提高視唱課的質量。教師在教學時應多放幾次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用心體會,每聽一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歌曲的意境。
最後,以美育人,誘發學生審美感受。
新課標提出:「音樂教育要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其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這就告訴我們,視唱練耳教學一定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教師應把新課標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於音樂視唱練耳教學始終,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教材、組織教材時,應注意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對比性,利用歌曲的立意和情境去感染學生、吸引學生,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以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最終誘發學生的音樂審美感受,使學生在輕松、優美的氛圍中學習歌曲。
綜上所述,視唱練耳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它的教學過程雖然漫長而又復雜,但只要我們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以新課標為依據,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便能達到以美育人的目標,從而使學生學會用心去聆聽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在音樂美的感染下,逐步培養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調解課堂氣氛的方法

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向課堂四十五分鍾要質量,有的放矢地調節課堂氣氛。課堂上氣氛時而低落,時而混亂,時而活躍,教者要像醫生那樣把握學生的脈搏,因勢利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否則,事倍功半。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針對課堂上經常出現的幾種氣氛,略抒個人拙見,供同仁斧正。
一、課堂氣氛低落時
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一節課內小學生可能30%-40%的時間精神不集中,思想鬆弛。他們或打盹,或無精打采,或開小差,交頭接耳,此類現象,司空見慣。這時,教師就應及時加以適當調節,我有時突然提高嗓音,引起學生警覺;有時像講評書那樣,把黑板擦當驚堂木往桌上一拍(不是發脾氣拍桌打椅,而是根據教學需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有時停下來講一個小插曲,借題發揮,講趣味性的故事,促使學生大腦神經興奮;有時以齊讀公式、定理、名言警句讓學生振作精。注意力相對集中,他們就會繼續沿著老師的思路專心思考問題,充分發揮四十分鍾的教學效益。
二、課堂氣氛混亂時
小學生年齡小,不懂的問題多,但思維靈敏、活躍。因同學們看課外書、電視、電影多,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有不同的見解時,教者要冷靜,切忌一概否定。畢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教師應尊重學生獨創精神,或充分肯定,或留有餘地。某個同學一旦在腦海中形成自己的偏見,即使教師講多遍,他仍固執已見,形成僵持局面。教者不能潑冷水,以「權」壓人,應首先肯定這個同學勇於探索的精神值得推廣,值得大家學習,接著對他提出的意見進一步分析、疏導,如講一遍能達到共識就不用多講;短時間內不能達到一致,就叫他保留自己的意見,待課後再作討論。這樣既沒有打消這個同學勇於思考的積極性,以激發了其他同學探索的興趣,使教學秩序正常進行,可謂一箭雙雕。
少數學生在課堂上嘩眾取寵,擾亂課堂秩序時,教者既不能採取高壓手段,以力服人,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泛濫。有次上《精彩馬戲表演》時,小丁同學提出帶低級趣味的怪問題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正好當時要解釋「鬨笑」一詞,我問剛才的課堂氣氛可用文中的哪個詞語來概括,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出了「鬨笑」。我說「小丁同學當了小老師,幫了我們的大忙,我代表全班同學感謝他,大家歡迎。」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他羞紅了臉。我趁熱打鐵,告誡他以後發言要注意語言美。大夥都把目光投向了小丁,我沒有再深究了。因為,不能損害他的自尊心,綳弦也應適可而止。
當然也有時因教者的教學藝術水平低,講得枯燥無味,學生在下面嘰嘰咕咕,使得課堂氣氛混亂。教者應從主觀上檢查,有勇氣的教師可當場接受同學批評,不怕丟「面子」。古人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教師應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學習,才能教學相長。
三、課堂氣氛活躍時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有時老師的一句笑話也會引起他們的鬨堂大笑,這當然與青少年的心理特徵不相違背。為了抑制他們的情感,讓他們盡快靜下心來聽講,我經常用眼神或手勢暗示,讓學生心領神會,抑制情感,專心致志於正常學習中。
有時候課堂氣氛活躍,是教師添油加醋,旁徵博引所致,此舉適可而止。一越軌,超越極限,就會離譜,脫離課本中心。學生聽起課來高高興興,做起作業來懵懵懂懂。教者不能只求形式上的熱鬧,而脫離了根本,忽視了「傳道授業解惑」,得不償失。
課堂上隨時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教者應迅速准確地做出決策,多替學生著想,對學生既嚴格又不死板,既寬容又不失度。師生感情融洽,配合協調,才會使教和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閱讀全文

與以此調節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991
手機電腦大文件傳輸用什麼方法 瀏覽:62
寶寶手指發育鍛煉方法 瀏覽:743
審計案例分析的方法 瀏覽:162
excel表格畫任意劃線的方法步驟 瀏覽:486
薄荷葉菊花泡水正確方法 瀏覽:550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去除小黑蟲 瀏覽:197
最簡單的套筒方法 瀏覽:406
抹灰的重量計算方法 瀏覽:315
乒乓球桌底座安裝方法 瀏覽:969
澱粉白度檢測方法食品夥伴網 瀏覽:745
手鼓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52
電腦屏保動態視頻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88
素描拿筆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07
移門櫃安裝方法 瀏覽:399
慢性咳嗽的治療方法 瀏覽:990
科學研究論文方法 瀏覽:679
隔空給手機充電的方法 瀏覽:700
數學因式分解方程的方法怎麼用 瀏覽:644
雙層彈簧臂力器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