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
文言文教學的課後要求並不高,一定要參照課後的練習設定教學目標。用多種方式激發他閱讀的興趣,一定是以激發興趣為主。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語文文言文 教學 方法 ,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小學語文相關內容推薦↓↓↓
小學語文寓言故事大全
小學語文描寫方法大全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
小學語文中國文化常識大全
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
一、正確理解和把握課標要求
在小學階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 文化 ,進一步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並為初中學習文言文打點基礎。教學中主要讓學生自己藉助課後注釋理解,教師適當點撥講解,不必逐字逐句地串講、對譯,要重視熟讀成誦,進行語言積累。
二、遵循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初學文言文有著濃厚興趣。教師要合理地利用這一心理需求,適當講一些與文言文有關的軼聞趣事、寓言、 典故 、文言名句以激發他們學習了解文言文的好奇心。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內容《學弈》、《兩小兒辨日》、《矛與盾》、《鄭人買履》、《關尹子教射》都是精選的幾則小 故事 。其中,《學弈》與學生熟悉的 童話故事 叫《小貓釣魚》所闡述的道理相差無幾,《兩小兒辨日》中孔子是家喻戶曉的古代先賢,由《矛與盾》提煉的 成語 故事「自相矛盾」同學們都耳熟能詳,這些都是學生已具備的認知基礎,教學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感性經歷和已具備的知識基礎來引導他們進入文言文這一新的學習領域,給予他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以降低其陌生感,消除其畏難情緒。
三、探索建構新的文言文教學模式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文言文的教學也必須遵循這一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培養。同時文言文的教學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和獨特的閱讀教學模式:
(一)讀通課文,了解句意。
這一過程,可先由教師范讀,最好能有聲有色、抑揚頓挫地誦讀,以之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讓學生標注停頓、重音和問句的語調;接著讓學生小聲跟著教師讀;再讓學生自由練讀,讀通為止;最後讓學生結合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進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二)讀熟課文,讀懂故事。
在朗讀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包括朗讀的節奏、語氣、語調、語速。在學生朗讀正確的基礎之上,讓其自由反復誦讀。教師要重點指導重點語句的停頓和語調,讓學生進一步准確把握課文內容。在讀熟課文之後,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內容,以達到讀懂故事的目的。
(三)啟迪思維,明理養性。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既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更說明了古人讀書的追求――讀書志在明理。小學階段的幾則文言小故事都旨在淺顯易懂的故事中蘊含深刻的哲理。學生在讀熟課文,讀懂故事內容之後,要鼓勵他們聯系自己的實際經歷和體會,談一談故事中告訴人們的道理。並與他人進行交流,求同存異,完善自身的人格修養;與自己對事物的認識進行對比,受到相關的思想道德 教育 。
(四)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大聲朗讀,要求朗讀時不掉字,不加字,不結結巴巴,有適當的停頓,語速適中,直到口熟而成誦,這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通過誦讀,可以培養學生語感。文言文比現代白話文更講究韻律,帶有明顯的聲韻美,讀起來琅琅上口、抑揚頓挫,給人以非常優美的韻律享受,學生也願意讀、喜歡讀、喜歡背。
(五)課後擴展,增強素質。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鞏固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古代 寓言故事 、文言名句,以拓寬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還可以鼓勵學生改編課本劇,創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 語文知識 的能力。
小學語文有效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識字過程過於規律化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但是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識字過程過於規律化,大大降低了學生寫識字的自信心與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總是遵循音、形、意的教學規律去教導學生,這種固定的教學方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甚至部分教師總是讓學生去重復的寫字、識字,學生根本無法投入理解字、詞的具體意思,不能夠做到理解性的記憶,完全降低了寫識字的效率與質量。
(二)識字數量較為平均化
目前小學語文寫識字教學中存在識字數量較為平均化的問題,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會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設定一定數量的字、詞語讓學生去學習,但是很多文字學生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每次在學習的時候都會對會的字去加強記憶,而忽視了對生字生詞的記憶和理解,這樣一些較難的字、詞學生無法加深記憶,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定相應的識字數量,讓學生能夠利用最短的時間去認識更多的生字、生詞,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小學語文寫識字實踐教學效率與質量。
(三)忽視了文字的實用性
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寫識字教學中往往只注重讓學生去學會這個生字、生詞,但是卻忽視了文字的實用性,學生可能已經對所學到的問題有較深的理解和記憶,但是卻無法很好的應用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沒有把文字的實用性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學習文字的主要目的就是應用,而忽略了這一項技能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失去學習此門課程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四)教學形式不夠靈活
《標准》對小學各個階段的識字量都做了明確規定。為了完成識字目標,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者的身份,努力鑽研如何讓學生多識字、快識字,在教法上百花齊放。 對於所教的對象,學習的主體——學生,如何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教師往往置若罔聞。因此在識字教學活動中,往往是教師講解時間較長,留給學生親自觀察分析、比較識字的時間相對來說較少。長期以來,造成學生參與意識、動手實踐能力的退化和缺失。針對各個階段的學生,教師應該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以教促學,學會適當地「取」與「舍」,以適應各個階段學生的特點。
小學語文的重要性
1.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語文包括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不僅傳承著書寫、對話的功能,還體現了詩詞歌賦的美妙藝術,更體現著仁義禮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學。小學生正處於人生中的起步階段,是學習和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會使他們日後有一個良好的發展。想一想,逢年過節時,孩子只會說:「真開心,真幸福,真好看!」,還是下面這種場景好呢?在 元宵節 上說出:「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在 中秋節 上說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在 端午節 上說出:「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2.提高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語文是一門十分廣泛的學科,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具備這些能力是學習各學科的基礎。很多學科都是在有一定的語文基礎上才能學好的,如果沒有良好的語文基礎,是無法去學習一些相關的科目的。語文這一學科就好比是一種工具,你只有有了這個工具才可以去學習其他的科目。
3.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小學語文讓我們記住了大約3000左右的字,掌握了大量的詞語,培養了學生最基本的語言能力。當今的社會上,寫作水平是一項重要技能,工作中、生活中、到處都需要。然而,寫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一個良好的語文基礎,通過語文的學習,留下的知識、情感和習慣是最寶貴的財富,會受用於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給他們帶來一生的影響。所以,越早積累就會越有人生發揮和提升的空間。
總之,家長們一定要在小學時期就意識到語文學科教育和培養的重要性,不要從小就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相關 文章 :
★ 小學語文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 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古詩課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哪些方法
★ 語文文言文學習的四種方法
★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特色教學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背誦古詩教學方法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貳』 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果
文言文教學一直沿用「解題——背景介紹——串講翻譯——字句深析——背誦記憶」的傳統模式,高耗低效。那麼,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呢?我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教學策略:
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姚姬傳也說:「大抵學古文者必須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生作外行也。」讀的道理,就是通過誦讀可以培養語感,熟悉詞彙和句式,體會語言中的思想感情。進而抓住作者的情趣、氣勢或神韻。從糾正句讀到有節奏,最後抑揚頓挫地表達感情,這不僅是積累語言的過程,也是一次審美過程。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的范讀或學生聽多媒體朗讀、學生的朗讀和齊讀是必不可少的。
誦讀,首先要「明讀音」。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讀音,跟我們今天的現代漢語常見的讀法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的范讀或學生聽多媒體朗讀,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如《桃花源記》的「便要還家」一句中的「要」不讀「yào」而應讀「yāo」。文言文中這些異音字的存在,使范讀顯得尤其重要。另外,還要「明句讀」。中學文言文教材都已斷句、標點,句子停頓易於掌握,難的在於一些復雜的句子內部的語法停頓問題。例如《論語》中「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古文中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可以」古義是:可以憑借,而「以為」中間省略了「之」。因此這句應讀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而不可誤讀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通過范讀,學生掌握了音節的停頓,讀得朗朗上口。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對照課文注釋默讀,在讀懂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再指名朗讀,組織齊讀。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讀多了,要求背誦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並體會語言中的思想感情。並且將朗讀貫串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孤立地把它當作某一個教學環節。其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二,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感。」的確,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發展創新思維的內驅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古言文時應首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時效性。除了上面的朗讀方法外,在引導、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方面我還歸納以下幾種方法:
1、適當的導入,創設情境,把學生領到文言文的課堂中來,讓學生感到走進去的樂趣。例如在學習《木蘭詩》時,先把電影《花木蘭》裡面的精彩片段播放給學生看,以此激發起他們學習此文的興趣。
2、在具體的課文教學中,精選或加播與課文或作者人物有關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孫權勸學》時,就適當的講幾個與孫權,呂蒙有關的歷史小故事。在學習《論語》時,就簡要講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使學生受到觸動,活躍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課堂情景劇,對於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文言文課文,可以讓學生依據文本內容自主編排情景劇,然後表演,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講《細柳營》這篇課文時,就嘗試了一下,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們表現出極高的熱情,並且運用適當的內心獨白,略微誇張的表演將周亞夫將軍的性格,表演得十分的到位,使整個課堂氣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4、復習文言文可以搞知識競賽形式。以「開心100」的形式舉行知識競賽。利用學生競爭的心理鞏固知識點。
總之,在每節課的具體設計上,或者創設情境、引人入勝,或者設置懸念、促人探索,或者……,教師需要找到一定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興趣,才能提高古文教學的實效性。
三、改老師串講為學生研討
教學中要使學生有一種意識——主動學習,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主動去解決。
筆者認為,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真正讓學生動起來作為突破口。「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蘇霍姆林斯基如是說。因此教師應打破一言堂的沉悶局面,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主動、全面地動起來,使其不再視學習文言文為畏途。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是實現文言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手段。
在文言文教學中,我牢記「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凡老師可以放手的地方,盡量放手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參與、自主體驗、自求理解,不讓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葉聖陶先生也說:「語文老師不是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領會。老師就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二語,不要啰里啰嗦,能給他們開竅就行。老師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了。」這段話不僅適用於現代文教學,也適用於文言文教學。《新課標》指出學生要能藉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這一要求正好適合初中學生。因為他們有課文下的注釋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幫助或課外參考書的幫助,可以粗略地讀懂文言課文。
讀前,教師先教給學生閱讀、翻譯、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譯時要遵循「信、達、雅」的原則:信,就是要求譯文能准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加意思;達,就是要求譯文明白通順,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沒有語病;雅,就是要求譯文用詞造句比較考究,能體現原文的語言特色,文筆優美,富有表現力。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等。學生掌握了方法後,每次在講課前,都要書面翻譯出所要學習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分小組討論,小組內存在的「疑難雜症」再上繳老師。講授過程中,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中心發言人串講課文(不準看任何資料),本組成員則邊聽邊看參考資料,遇到中心發言人講錯的地方予以指正。有爭議的地方共同研討,疑難問題可當堂向教師詢問。這種變教師講為學生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嘗到了參與教學的滋味,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自覺學習的意識,讓其無形中養成鑽研的習慣。
四、綜合比較,觸類旁通
學習文言文難,表現在諸多方面,如實詞方面,有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比較歸類,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如《桃花源記》中有兩個句子出現到「尋」字,即「尋向所志」、「尋病終」,這兩個「尋」詞義各不相同,前者是「尋找」的意思,後者是「不久」的意思。這樣加以綜合,使學生能一目瞭然,便於理解。至於古今異義詞,則把古義和今義加以對照、比較,加深印象。通假字則列成表格,分讀音、通什麼字、意義三格加強記憶。
文言文虛詞教學更是難點,這就需要幫助學生找出規律,促其牢固掌握。虛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之、而、其、為、以、乃」等字,這些虛詞其實也是多義詞。在教學中可以把這些字詞列成表格加以歸類,分用法和詞義兩部分,以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理解和記憶。復習時這些知識須綜合講授,然後要求學生舉例,這樣就能達到掌握規律、鞏固知識的目的。
注意:初一時,不要講太多。遇到一個講一個,兩個就歸納兩個。初三時再總的歸納。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
五、內外拓展,突破文本,確保有效性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整合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內與課外拓展。王榮生教授對文本有一個很恰當的比喻,他說:「教材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其中蘊含著雜質,因而,這塊『璞玉』需要教師精心雕琢。雕琢,即從教材中開發出適合自己以及學生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門學問。」文言文這種文學形式,是前人情感的抒發、智慧的結晶。所要傳達的聲音也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命運遭際和靈魂世界,但這並不是說和我們今天的生活是毫無關系,否則我們不會通過文字從屈原、李白、杜甫、蘇軾、等古人身上透視出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剛強與孱弱,甚至看到整個民族的症結所在。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上,不能因為要滿足考試等短期目標的需要,就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文言文語法和反復做題的層面上,而應把相當的精力放在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探求每篇古文包含的深層意義上面。讓學生充分了解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情世故和思想感情。這樣學生才能認識到,古文學習不只是學會一些文言詞語,而是要發現古人的生活情趣,與今人息息相關。引導學生在與古人進行思想交流的同時啟迪他們的思維。教師應帶領學生打開思路,向課內縱深拓展,向課外橫向延伸,在廣泛涉足前期積累的知識的同時,對文本進行了多角度的解讀,增添了課堂的厚實感。
總之,文言文有效教學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哪種方法,都應著眼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學效果。只要我們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對文言文的教學進行科學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學設計,就一定能在新課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學方面取得可喜成績。
---節選自網路!
『叄』 文言文的教學方法策略
常見模式 一、誦讀模式 筆者曾有幸在浙江金華聽了一堂語文界老前輩錢夢龍老師的文言文教學公開課,當時是借班授課,錢老是在應邀講學結束後作示範教學的,講的是劉禹錫《陋室銘》。
記得在整節課上,錢老都是在引導學生誦讀,板書也只有幾個字;快結束時,學生硬是一齊把課文背下來了,博得全場長時間掌聲。錢老的課,就是一種誦讀模式。
這種傳統教學方式,其實質是: 1、把教師的講解轉化為學生練習誦讀為主; 2、把立足點從講翻譯、看譯文、談語法、作歸納轉移到指導誦讀上來; 3、把實詞義項與虛詞用法意義的歸納轉移到例句誦讀、讀誦上來 4、把重點句式的分析轉移到有代表性句式的誦讀和背誦上來。 具體步驟可分四步走: 1、誦讀——未成曲調先有情 課堂伊始,或教師范讀,或錄音帶讀,讓課文的音韻之美如泉水一樣潺潺流入學生的心田,繼而讓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讀,要求讀准字音,讀出節奏,初步建構起對文本的整體認知。
在教學中,這一環節以激趣為主,意在喚醒學生學習熱情。 2、譯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文言文相較於現代文本,最大的不同在於語言表述上的差異。
因此實施好「譯讀」一節,其意義至關重大。 由於學生個體學情的差異,我們可將全班同學以四人一組分為若干組,每組按優、中等和後進的學習差異進行搭配。
開始譯讀,每組由優等生當組長確定輪流譯讀順序,即每個小組成員輪流翻譯一句,有異議的地方也由小組內共同思辨解決,實在難以取得共識的問題則由組長記錄下來,教師巡視指導時注意搜集整理,一般的問題則當場予以解決,特別有爭鳴有代表性的問題則等下全班交流時再予以共同討論解決。 3、悟讀——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悟讀」是一堂課在反復的山重水盡似的質疑思辨後,終於迎來柳暗花明的豁然開朗。
「悟讀」一般又包含 「析、品、思」三個教學步驟。「析」即分析文章的整體結構或是把握故事情節;「品」即品味文章關鍵詞語、語句,以此領悟全文的主旨,作者的思想傾向;「思」則在完成對全文的學習後,反觀整個教學流程,總結出學法、規律性知識,用以指導以後的學生,同時還允許學生將心中還未盡解的疑惑提出,並引入全班討論。
在此環節中,老師最應致力於喚醒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的質疑,肯定學生的思辨。此環節中最具價值處在於學生的積極參與,而不是授予學生一個多麼完美的現成答案。
4、背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當堂背讀要求老師要注重背誦方法的指導:可以依據課文寫作思路背誦,也可以根據關鍵語句背誦,還可以根據寫作特色來背誦。長時間堅持背誦,學生不僅能更好地把握文本,對其寫作、閱讀的提高都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以「背讀」收束整個課堂,這既是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內化升華,又是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與終身學習的有力舉措。 這種教學模式突出誦讀方面的培養,注重朗讀方法及試題演練相結合。
最終實現以讀懂為目的,以自主設計問題為深化,以主動解決問題為目的的文言文教學新模式。要求課堂先是學生動口誦讀,會其聲韻,領其節奏,進而動心譯讀,力求咬文嚼字以求甚解,做到准確無礙地游弋於字里行間,接下來便從「析、品、思」三個層面來悟讀全文,實現學生從感性跨入理性,又從理性回歸感性的精神頓悟,最後是要求學生背讀全文。
背讀若能長久堅持下去,就能達到自讀淺易文言文目的。 二、「五環節」課堂學習指導模式 所謂「五環節」是指:自主學習——朗讀感知——疏通文意——探究探討——積累拓展。
這種模式特點是:以探究性學習為特徵,重視學生對文言文詞語層面的理解與掌握,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 環節一:激發學生興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注意指導: (1)搜集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
(2)指導學生正確運用工具書,正確對待輔導書,避免不動腦筋、全盤接受的學習。 (3)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獲取新知識,明確所碰到的問題,做好提出問題的准備。
環節二:朗讀訓練,感知文章 培養語感,不破讀,不改讀,通暢、連貫,吐字清晰發音準確,把握感情基調。 環節三:群體合力,疏通文意 幫助解決翻譯中的疑難 探討、歸納段意 落實實詞、虛詞常規性用法,積累知識 環節四:探究研討,把握主旨。
(問題教學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環節五:練習鞏固,積累拓展 三、跨越文言文教學模式(跨越式) 1、自讀課文,解字 2、分譯課文,解構 3、深問中解意促思 4、共讀中感悟情感 5、拓展中深化認知 6、課堂隨筆 *** 鳴 7、在線測試中鞏固 四、導入法 激趣導入——誦讀感悟——鑒賞品析——拓展深化——遷移運用 情景導入。這是課堂教學的良好開端。
有人這樣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有了它,學生就可以積極地汲取知識完善自己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改變以往老師 *** 導入的模式,由學生自己精心設計課堂的導語,讓課堂成為學生彰顯自己個性的舞台。附學生在學習《廉頗與藺相如》時設計的精彩導語. 示例1: 兩千年風雲變幻、滄海桑田、逝者如斯,沉澱。
建議若干:首先應該提升文言文教師的自身素養.這個問題是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讓沒有文言文素養的教師去從事文言文教學,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事情.民國時代的教師幾乎都是古文出身的,因此教學文言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代教師多數是不通古文的語文教師,因此,造成了文言文教學形式化、應試化等問題的出現.尤其是一些師專學校畢業的鄉村教師,更是無緣了解文言文基礎和結構,這是教學最大的關卡.繞過這個問題談文言文教學是無實質意義的.其次,應該選擇簡單文言文到復雜文言文開展教學.古代的文言文教學都是通過小學、大學、四經五書等階段進行的,不象現在的教材,將古文的難易混亂,一下是上古文言文,一下是近代文言文,讓教學和學生都無法適應.所以在源頭上需要釐清其時代,畢竟上古文言文與近代文言文是有區別的.比如《論語》,有多少教師真正讀懂裡面的語義?卻讓學生初一就上這個課程,就是亂來的設計.其三,讓教師具備一定的文言文工具書.最為可笑的是,一些學校的文言文教學教師竟然用新華字典來理解文言文的詞義,可見這些教學的落後和不適應了.這個方式必須改變.必須讓教學者具備使用文言文字典工具的習慣.其四,根據以上的分析,開展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就應該從:編寫循序漸進的教學提綱、按照不同時代選擇文章教學、掌握基本實詞和虛詞、重點訓練和加深對考點詞彙的理解、加強學生對斷句詞彙的掌握等.如此長期堅持,必然取得好的效果.。
一、明確目的,合理串講,多多鼓勵和引導 新大綱要求初中生能「熟讀、背誦」一些文言文的篇章和段落,要求高中生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規定體現了中學文言文的根本要求。
規定的科學性在於要求初中作為積累感性材料的階段,通過大量的熟讀和背誦,熟悉各種文言文的語言現象,豐富古代漢語知識,積累詞彙和句式知識,培養語感,而高中在這一堅實的基礎之上通過反復實踐,逐漸形成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以上要求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體現出階段性的特點。
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基本上都是只接觸到古詩,突然接觸到較多比較深厚的文言文,難免產生畏難的心理,我們要盡可能讓學生們明白,文言文的學習目標並非高不可攀,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應該消除畏難心理,樹立信心,切實提高對文言文的認識和了解,明確文言文的學習目標和價值而努力學習文言文。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除了大力抓緊學生的熟讀和背誦,宜多運用串講法,引導學生融會貫通。
所謂串講法,就是從文章整體著眼,注重字詞句,串通各段直至全文文意。從前傳統的串講法多是教師讀、講、串,剖析字詞,斷句和翻譯,要求學生勤作筆記,然後訓練回講、翻譯、背誦,現在講究自主學習,我們宜多在要求學生完成字詞預習任務的基礎上,分析它們的意義和用法,發現和總結它們的應用規律和句段環境,重視啟發學生的動手和思維能力,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可以把串講法和其它教學方法結合運用,或根據課文實際,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多串一串。我們可以把一個招式拆成不同的組合拳,鼓勵和勾起學生的學習慾望,讓他們覺得學有所得是最好的教學效果了。
二、講解剖析要准確簡明,翻譯斷句要深入淺出 學生的主體性要求過去一直沒有擺上突前的位置,而在目前越來越得到重視、倡導和培養,因此今後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等素質,破去傳統教學的一些不良因素,讓學生逐漸地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學生能夠理解掌握的、有較清楚注釋的,比如年號、地名、人名、某些特有詞彙的,可以讓學生自己查找識記 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或討論,有爭議和無法確定的,教師再予以指導、排除疑難。
學習文言文,筆者認為最要緊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形成「文言文中的字詞基本可以看做是一個字等於一個詞」的觀點意識。 這是文言文和其它語體文章相比最為突出的一個特殊性,相信不少朋友應該深有體會。
文言文產生於古代,時代環境不同,語義、用法殊為不同。總的說來,學習實詞含義、虛詞用法、特殊句式以及一些文言文常識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內容,而掌握一字一詞義是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必須以詞彙為中心來組織文言文的教與學。
學生學習文言文困難與否,常常取決於詞義的講析,詞義講析得好,那麼斷句、翻譯等任務就可以進行得較為順利。所以,在文言文教與學過程中,講解剖析要求准確簡明,翻譯斷句要求深入淺出。
要清楚講析文言文字詞的意義和用法,以下三個方面做得好,效果很突顯: 1.一詞多義時,明確本義,選准義項 任何一篇文言文中的字詞,都要首先確定它的時代環境和在歷史語言發展過程中的本義,從而對語句作出合理的釋義。 文言文中一個字都基本可以看作一個詞,而一詞多義的現象很普遍,比如「樂」通「悅」、「見」通「現」等通假字現象,又如:「亡」可釋為逃跑、丟失、死亡等義,又比如「之」在文言文中則有六個以上的釋義和用法交替使用、因此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明確本義、選准義項的能力。
2.注意比較分析古今異義 分清文言文字詞古今異義是掌握古代漢語的核心。從繼承與發展的角度明確古今詞義相同和不同之處,要克服望文生義的毛病。
「江」在古代專指長江,「河」在古代所指黃河,有時指淮河,現在「江」「河」泛指一切河流;「臭」在古代有「其臭如蘭」指的是香氣而不是如今的臭氣;「犧牲」古義是祭祀用的牲畜,現指為正義而舍棄生命或利益;「卑鄙」古時是中性詞,指身分低微,現在變為貶義詞。 如此種種,要注意比較分析古今意義的不同。
還有一點,要避免把文言文中的單音詞誤會為雙音詞。如「妻子」,古義是妻子和子女,今義是男子的配偶,是兩個單音詞;「衣裳」古義是上衣和下裳,今義則是泛指衣服了。
盡量把文言文中的一個字都看作一個詞,這樣比較容易防止望文生義和一知半解。 3.把握文言文用詞與行文特點 古人撰寫文章,重立意,講究結構、氣勢與脈絡,對語言的運用有時惜字如金,構篇布局顯山露水,文簡而意豐,所以教與學者都要根據古人撰文特點,總結出一種方法來教和學,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用詞和行文特點,放眼整體立意,重視局部結構與內容上的聯系。
劉禹錫《陋室銘》,立意高遠,以「德馨」統攝全文,居滿布青苔雜草之地卻能託名山靈水,借君子鴻儒以表心志,頗為難得; 周敦頤《愛蓮說》,以他人之愛反襯自己之愛,以陶潛愛菊之孤逸,世人愛牡丹之俗氣,映襯蓮花之聖潔,寄託自己用心修養為成君子的理想。教學中,把握。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是在文言文學習中,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困難,特別是在考試中失分率較高。因此對文言文的教學就成為我們語文老師不斷探索的問題,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學好文言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把握課本,扎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
1、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
2、詞義,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
3、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等。
二、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1、藉助注釋,粗讀課文。
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
3、深入領會,精讀課文。
4、鑒賞評價,熟讀課文
您的提問已解決,望採納,謝謝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二者應是有機的統一,而且「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葉聖陶語)。
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的根本目的在於教會學生學習。從根本上講,文言文教學實質上就是指導學生閱讀文言文。
因此,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探究或創造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這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向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切實可行的程序化的文言文閱讀方法――五步閱讀法。
一、預讀 其主要目標是:讀准字音,准確停頓,把握節奏;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具體做法是:(1)查閱工具書,結合注釋給生字生詞注音。
(2)根據教師范讀或課文錄音清楚准確地朗讀課文。(3)結合課文注釋和語文工具書,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
(4)結合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從整體上了解課文。(5)通過解題和通讀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和文體特徵。
二、抄讀 其主要目標是:熟悉課文,自學存疑,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具體做法是:(1)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與名言警句。
(2)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難句。(3)記錄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疑難問題。
(4)閱讀或摘抄(或作提要、目錄)與課文相關的輔助材料。(5)結合單元學習的提要、課文預習提示、思考和練習,確定學習的童點和難點。
三、解讀 其主要目標是:通過語言分析,具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表現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度或思想傾向。具體做法是:(1)結合語境,從句子結構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2)利用古漢語常識具體分析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3)翻譯(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課文或課文片斷,以求深入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
(4)課堂專題討論,落實重點難點,分析解答課後「思考和練習」中的語言訓練題。四、品讀 其主要目標是:就思想內容、章法結構、表現技法、語言藝術、藝術風格等方面對文章進行文學和美學的鑒賞性閱讀。
具體做法是:(1)從文體特徵出發,總體上把握文章作為一種「類型」的基本特徵。(2)比較閱讀,從內容和形式方面對文章的具體特徵和作者的藝術個性進行分析。
(3)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就重要的實詞、虛詞和語法問題撰寫語文小論文,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能力訓練。五、誦讀 其主要目標是:加深理解,強化記憶,豐富語言,積累材料,訓練語感,培養素質。
具體做法是:(1)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朗讀,力求熟讀成誦。(2)朗讀品味,背誦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確記憶。
(3)擴展閱讀,研讀與文章相關的材料,擴大知識面以求更為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4)整理學習筆記,編寫學習小結,以突出重點難點。
(5)指導寫作讀後感想或思想評論,以求陶冶情操.。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是在文言文學習中,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困難,特別是在考試中失分率較高.因此對文言文的教學就成為我們語文老師不斷探索的問題,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學好文言文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把握課本,扎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1、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2、詞義,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3、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等.二、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誦讀可分四步進行:1、藉助注釋,粗讀課文.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3、深入領會,精讀課文.4、鑒賞評價,熟讀課文您的提問已解決,望採納,謝謝.~(@^_^@)~採納我的回答吧.很高興能為您排憂解難,如果能採納我會更高興的。
『肆』 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教法探究論文
[摘要] 文言文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遺產,在中華民族文明的傳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華兒女應該繼承的寶貴精神財富,而語文教學正是傳承和發揚這種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但縱觀文言文教學現狀,情況並不樂觀。本文從文言文教學現狀談起,對造成文言文教學低效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並相應提出改進策略。
[關鍵詞] 文言文教學 自主 誦讀 積累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是學生孜孜不倦開拓的文化「瑰寶」,是學生陶冶情感、豐富文化內涵的一個重要載體。經典的文言文是古代聖賢思想、智慧的結晶,它所具有的文學價值以及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閱讀文言文,可以修身養性,增加智慧,開啟成功之門;閱讀文言文,可以讓人懂得美、認識美、領略美、欣賞美。文質兼美的文言文能「陶冶」「熏習」或「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性」「氣質」,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及整體文化素質,有利於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文言文中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對其一生的文化素養的積淀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課改的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學更是成為我們教師課改中的關鍵點之一。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的教學現狀
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初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對學生今後更加深入的研讀起著奠基作用,新課標規定:文言文教學要達到使學生「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但縱觀文言文教學,目前中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並不令人樂觀。大部分學生對文言文都有一種畏難情緒,究其原因,大致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重字詞理解,輕「讀」文本
文言文由於年代久遠,學生多感生疏,加之大量晦澀難懂的字詞、讓學生感到很困惑,學習時吃力,缺乏興趣,基於此原因,教師就特別重視字、詞、句的理解和翻譯,課堂上字字落實,句句講解,強調文言文基本功,夯實基礎,這點固然重要。但這樣做就侵佔了學生自主誦讀文本的時間。學生一味被動接受老師講解、久而久之、學生無形中也受到影響,認為文言文學習只要掌握了字詞、死記硬背就行了,而不願意花充分的時間去朗讀課文。
2.重課文分析,輕情感感悟
對文言文教學,教師往往還採用現代文的教學方法,學生預習掃清字詞障礙,然後教師先串講,疏通文意,再對文章內容進行詳細分析、總結藝術手法......而沒有注意利用文章中的人文因素去引導學生走進作品,去學習文章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領悟、體會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3.重教師灌輸,輕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僵化、呆板導致學生本來就「畏懼」的文言文,興致更加缺乏。而教師又不能因勢利導、採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只會消極等待,這種「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只會被動接受,失去學習文言文的樂趣。
4.重課內知識,輕課外練習
大部分教師對課內所選文章非常重視,務必做到:精講細講,巧設各種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課堂上所學知識,這樣做固然強化了基礎,但並不意味著學生已具備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遇到新的陌生文言文,學生照樣不會閱讀,究其原因,在於我們僅重視了課內知識,而忽略了課外聯系。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遷移和活用能力依然較差。
二、改進措施
針對目前文言文教學的現狀,我們必須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究和改革。
1.巧妙設計導語,讓學生對文言文「愛」起來。創設情境是指在教學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供一種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感受,使學生樂學、學好所採取的一種教學手段。導語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導語設計,應尋找課文和學生現實感觸的共振點,引導學生自己用心感受作者的情感,自覺接受熏陶。好的導語,能收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神奇功效,成功的導語,如同初啟的屏幕,可以讓學生看到精美的舞檯布景;如同樂章的序曲,可以是學生置身於唯美的意境中;又像是打開了知識殿堂的大門,吸引著學生走進殿堂。
2.指導學生讀註解、查工具書、提高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預習非常重要。教師要指導學生依靠課下註解、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教師要激勵學生敢於發現問題,提出質疑,教會學生學會相互交流、合作探究、解決疑難。教師適時給予幫助釋疑,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3.加強課堂朗讀,品味文章的形、意、情、理。傳統教學一般採用的是教師先串講、疏通文章,然後對課文內容進行詳細分析。事實上,學生如果事先沒有熟讀課文,即使老師講得眉飛色舞,分析得深刻透徹,學生也留不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效果不佳。反之,如果讓學生事先對課文進行熟讀,他們自會從誦讀中感知和領悟課文內容。古人雲:「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蘇東坡也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學習文言文,在粗略懂得字句的基礎上,反復誦讀,有助於理解課文的內容、觀點、體味語言的氣勢和文章的情感。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針對文章的特點、主題和情感,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反復誦讀,並進行指導閱讀(可齊讀、指名朗讀、教師范讀、學生領讀、比讀等),朗讀時要求學生讀准文中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多意字的讀音;讀清句讀,明確哪裡該停頓,哪裡不該停頓;讀出語氣、語勢來,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讀出文章的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節奏感;把語氣助詞要表達的感慨、哀嘆、喜悅等情感讀出來;對加強語氣的副詞要重讀;對文章採用的修辭手法和結構所傳達的語勢和情感要讀出來。
當然,光是准確誦讀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我們要求讀懂詞義、句意,詞不離句,句不離篇,還是要求學生能運用已有的知識、能力和經驗對課文產生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進而讓文章的觀點、作者的情感在讀中自見。在反復誦讀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背景材料、作者簡介、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以及平時已有的文言文知識,由字到句到篇,整體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和主題思想。
以上是對如何提高初中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些建議,這些方法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不是割裂的,而應該綜合運用,同學們在學習中不能心浮氣躁,而應掌握正確的方法,平時注重積累,夯實基礎,這樣我們的古文閱讀水平將會上一個新台階。
『伍』 文言文的教學策略 - 草稿
文言文的教學策略「一二三四」法,一個中心(言文結合),兩個基本點(切入點,聚焦點),三個原則(誦讀,文體,活動),四個維度(文言,文章,文學,文化四個維度)。
一 個中心:文言結合指,疏通字義時,從篇章閱讀的角度推敲語詞的語境義;分析篇章時,著眼於篇章的整合,又與具體的語詞理解相結合,在理解中賞評,在賞評中理解,這樣,「言」和「文」之間就有了多個來回,言文貫通,自然就形成了言語經驗。言文關系處理的原則:1,依據文本的教學價值。2,依據文本的難易程度。3,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4,依據編者意圖。
兩個基本點,切入點是把握文言文整體結構的鑰匙。1文體特徵切入,如《陋室銘》可以從銘文特徵切入,設計四個教學環節,1,讀出銘文之「韻」味。這個環節指導學生採用韻文蘊意的方法,來讀這篇文章,保持與原文一致的音韻美。第二個環節,讀出陋室的雅味,「銘」是用來稱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這篇文章目的合在?從文章中找出語句來回答。第三環節,讀出構思之妙味。銘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但本文共84個字,是銘文中的長篇,如果請你將本文刪除,你認為可以刪除哪些?最後,讀出詩人的豪味。從表達方式和古文章法切入。《記承天寺夜遊》餘映潮老師讓學生按照表達方式的不同,把文章分為「記敘,描寫,抒情」三部分。按照謀篇布局分為「起承轉合」四部分。這樣使原來一段文字有了章法,學生思維活躍起來。三,從結構變化處切入,從無疑處生疑。《愛蓮說》由敘議兩部分組成,但無論是對三種花的敘述,還是品評,都是按照菊、牡丹、蓮的順序來寫,在最後一段,抒發對愛花人的感慨時,作者把牡丹和蓮的順序對調,這個細小的變化,可以成為愛蓮說教學的切入點。
『陸』 文言文板塊教學評課稿
對蘋果Siri語音功能提出批評的並非莫斯伯格一人。商業/娛樂新聞網站BusinessInsider主編兼CEO亨利·布洛傑特(HenryBlodget)此前就曾表示:如果喬布斯還在的話,他幾個月前就會叫停Siri功能。他還曾表示:坦率地說,蘋果現在仍然在對一款像Siri那樣有缺陷的產品做廣告宣傳
這著實令人擔憂。《財富》雜志資深自由編輯亞當·拉辛斯基(AdamLashinsky)也曾表示,一些曾在蘋果任職的知情人士認為,
蘋果公司的員工都因Siri尚不成熟就推出而感到難堪。
小學語文優秀評課稿目前,深圳唯冠從蘋果公司獲得的6000萬美元和解金由相關法院保管。
語文評課用語
與此同時,競爭卻越發激烈。與Android相比,我還是更喜歡iOS,我還認為Windows與iOS基本打成平手。但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這種說法。這是因為這三大移動平台不相上下,沒有一款平台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它們的功能優勢都很微弱。這三大平台幾乎在以同樣的方式做著同樣的事情。3年前,如果你購買任何一部iPhone以外的智能手機,肯定會滿腹牢騷,但現在早已今非昔比。
初二語文《大道之行也》評課記錄與反思 開學之初,初中語文組聽了衡老師的一堂匯報課,他所執教的課文是初二的《大道之行也》,現將評課及反思簡單摘錄如下: 姚老師:1、本堂課的導入設計平淡卻很有效。
老師讓學生背已讀過的《桃花源記》引入課堂教學,這既為學習新課作了鋪墊,又強化了所學知識的積累。緊接著提問《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會是怎樣的社會?作為本課教學的切入點,起到了較好的激趣作用,應當說這種導入是比較成功的。
2、教師將本課設置了六個問題,課前讓學生將預習結果分組板在黑板上,從檢查預習效果以及幫助學生完成對內容理解的角度來說,此環節是安排合理的,這樣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書寫能力、解題能力。 商榷:學生陳述答案時,只是停留在照本宣科。
若考慮讓其他組發表見解展開討論,或許更能激活課堂、激活學生思維。 謝老師:通過設計六個問題,重點突出,知識點落實到位,並且老師能引導適時的朗讀,只是學生展示時聲音較小。
劉老師:本堂課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課堂結構完整,知識點基本落實到位,不足點就是老師講課聲音不太洪亮,主動參與課堂的學生不是很多,課堂氣氛比較沉悶。 牛老師:老師講課思路清晰,語速適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不過學生的展示還有待於老師進一步強調並引導,讓展示自然、大方的學生做榜樣。
金老師:能將本課與《桃花源記》進行比較,問題設計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有利於學生對「大同」社會特徵的理解。 本文是文言文,還要強化朗讀,學生可通過多樣的朗讀形式來展示,在讀中感受、領悟、賞析。
鞏老師: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衡老師深知:課堂越開放,對自己教學越有利,因而,作為明陽的新成員,敢於解放思想,大膽嘗試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憑他的這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開放性課堂是人性的課堂,是民主的課堂,它要求人人參與,人人有話可說,課堂的話語權屬於學生,課堂的主宰權屬於學生。
其實,這樣一來的課堂對老師要求更高了,對老師的綜合素質是嚴峻的考驗,老師一定要不斷充電學習。 教育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辛的,需要我們所有的教育者不斷努力,不斷探索,正所謂:「嘔心瀝血探新路,吹盡黃沙始見金」,相信,我們如果有衡老師大膽嘗試的魄力和精神,咱們的教育事業一定回日臻完善、成熟。
反思 開學伊始,學校就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教研教改的理論學習;還邀請了縣教研室的主任舉行了新課改理論的講座。9月7日,我還有幸聽了同校老師的示範課:新穎的課堂模式,熱烈的課堂氣氛,機智的點撥……得到聽課教師的好評,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期間,我還聽了其他老師的課,覺得啟發很大。因而,我想借這次匯報課的機會,嘗試這種新的課堂模式,並向各位同行求教。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篇幅較短,理論性較強的文言文。初中生很難理解透徹。
但我認為有點難度,正好可以給自己和學生們一個好的鍛煉機會。於是,就按照教學進度,用這篇文章來上課。
上課前,要求學生利用早自習去預習課文。自己解決字音、字義問題,結合課文注釋,掌握課文大意。
並布置了各小組的討論題。把課堂的重點放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討論題上。
把朗讀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來組織課堂。課堂活動以學生的自主討論、探究為主。
課堂上,學生的討論沒有我預想的熱烈,有些小組的准備明顯不夠充分,答案過於簡單。六個小組有兩個小組准備充分,答案全面,還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效果良好。
有兩個小組回答還是比較准確,沒有引起其他同學的異議。當然,也不能激起討論,顯得平淡。
第一小組的回答比較簡單。引起了同學們的討論,補充的同學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完善,形成了良好的討論氛圍。
可謂是有失有得。 仔細地回顧整堂課。
認為這堂課雖然完成了預先設置的課堂教學任務,但值得改進和提高的地方還很多。 1、學生的課前預習還不夠充分,必須認真組織好課前預習。
從學生的討論情況來看:有些小組的討論還不夠充分,討論的結果較為簡單,得出的結論不夠全面、深入。 2、學生還不夠適應這種課堂模式。
有的小組組織展示小組討論結果時,聲音太小,甚至有些手足無措,課堂環節不熟。還要經常參與、鍛煉,才能不斷進步。
3、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還要提高。 由於自己對這種課堂模式了解不深,接觸得不多。
對學生的情況不夠熟悉,個體、班級之間的差異也沒有充分的了解。在組織學生預習、討論時,針對性不強。
對學生的評點也有不到位之處。沒有營造出活躍、靈動的課堂氣氛來。
以上是我自己對這堂課的一點淺陋想法,希望拋磚引玉,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聽課
聽誰的?為什麼聽?想解決什麼問題?
注意:1、要對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有一定恰當的評價。
2、要注意各環節,還要注意教學內容和時間的關系。
3、要注意教學的真實性,真實成分有多少。
4、要記下自己的隨想,邊聽邊記。
5、要記下教師最重要的優缺點。
二、評課
1、抓主幹,去枝葉。
2、在於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評出教育改革的方向。
4、評課要與本學期的教學計劃重點一致。
5、評價要允許教師有不同的方法。
三、評課指南
1、指導思想2、學習效果3、學習內容
4、問題設計5、指導方法6、學習狀態
7、學習氛圍8、教具和學具的使用
9、指導效果10、學習指導程度是否靈活、形式開放
四、評課方法
1、三階段
(1)評課前准備
(2)課堂的觀察——教師、學生活動
(3)課後分析交流
提出、研究、解決問題
2、聽課四要素
看——師生的活動,聽——教師的語言
記——運用規范的符號記錄,便於分析、統計
想——教學思想、目標、結構、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師板書、學生活動
3、評課五不要
不要挖苦諷刺,不要輕易下結論
不要以個人的傾向品評,不要信口開河
不要居高臨下、趾高氣揚
4、評課三為主
肯定成績、幫助提高、鼓勵改革
5、評課突出:重點特點
6、評課的五個關注點:
研討課:談建議、主張、關注未來
一、初中語文新課程聽評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
在新課程改革的宏觀背景和課堂教學改革的微觀背景下,如何指導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進行初中語文新課程的聽課評課活動呢?根據《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基本理念,首先,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修養和審美情感。其次,語文教學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和積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形成終身受益的語文能力。
第三,語文教學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第四,語文教學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創設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更為完善的學習條件。
以上課程標准中關於課程的基本理念為語文聽課評課提供了指導思想。因此,語文聽課評課的基本理念主要如下: 1、提高語文素養,奠定發展基礎。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得到改變,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今後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 3、倡導教學民主,促進合作學習。
4、提倡語文聽課評課的多元化。 在上述語文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指導下的初中語文聽課評課應當遵循的原則是: 1、語文聽課評課要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2、語文聽課評課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 3、語文評課要注重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4、語文聽評課要提倡聽評課主體的多元化。 5、語文聽評課要採用多種形式,使評價更具有客觀性和准確性。
二、初中語文新課程聽評課的標准。 根據語文聽課評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初中語文聽課評課必須堅持發展性的教育評價觀,准確把握聽評課的四大標准: 1、教師是否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
可以從學生參與學習的狀態、參與品質、參與方式、參與時間與廣度、參與效果等幾個方面進行。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1)學生是否參與了高水平的認知活動。
即學生是否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主動提問、質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2)學生主動參與的時間和廣度。
(3)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時間、數量和質量。(4)學生情感投入的程度。
2、教師能否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創造力表現和學生的創造性表現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1)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否具有開放性。
(2)學生回答問題是否具有創造性。(3)學生主動提問、質疑的次數是多少?(4)學生用於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或探究問題的時間有多少?(5)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班級交流的時間有多少?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評價,一般採用觀察的方法。
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1)能否從多角度思考問題;(2)答問是否有新意,有獨創性;(3)分析問題是否深刻;(4)表達是否流暢,意義是否豐富。 3、教師是否重視學生高尚情操審美情趣的養成。
4、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具有創造性。教師教學設計創造性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學設計中對教學內容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
富有創造性的教學設計,能以豐富的知識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獲得較多獨立思考、創造性思維的機會,從而增強學習效果,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語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包括:單元教學設計、單篇教學設計、導語設計、提問設計、練習設計、板書設計、教學結構設計等。
綜上所述,聽評一節語文課,必須站在全面的、發展的高度進行,體現現代教育觀念,把學生參與學習效果、創新能力培養、審美情趣的養成、教學設計的創造性等四個方面內容納入到聽課評課的指標、標准體系,從而確定各種聽評課的具體標准,以獲得客觀公正的評價結論。 三、評課內容:初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及標准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明確、具體、恰當。
2、體現課標要求和教學重點。 3、體現層次性和拓展性。
(二)教學過程和方法:1、教學內容組織得當,安排合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2、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適當,針對性強,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與學雙邊活動協調。
注重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注重引導學生。 3、教學過程科學合理,自然流暢。
各教學環節銜接緊湊,層次清晰。教學節奏適度,時間安排得當。
4、教具和多媒體電教手段使用得當。 (三)教學效果:1、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2、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閱讀思考、討論發言,課堂氣氛活躍有序。 3、聽說讀寫訓練扎實,效果好。
(四)教學基本功:1、教態端正,教學行為體現新課程理念。 2、能選擇適當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
3、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強。 4、語言規范流暢,准確生動,富有感染力。
板書設計層次清晰,書寫規范。 5、提問和練習設計科學合理,富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突出重點,體現教學目的。
(五)建議: 根據新課程「語文評課要注重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特製定「新鄭市初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量表」附後,供學校領導和老師們聽評。
以下是說課稿,供你參考一下:《往事依依》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文精當的選材,結構上的前後照應及描寫情狀的方法. (2)品味文中有聲有色、文情並茂的語言描寫,體會其中的意境之樂. 2、過程和方法: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明確本文寫了哪些內容,讀中注意圈點勾畫. (2)精度探究,揣摩文章的思路層次,尋求過渡語段,感悟文中蘊含的感情因素. (3)比較閱讀,將本文與後面的幾篇文章從內容、情感、結構、語言等方面對比閱讀,找出異同點,加以感悟、品味. (4)心領口誦,在反復誦讀中引起感情共鳴,積累語言,形成語感,提高語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自覺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與難點: (一) 重點: 1、認識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 2、精神生活的描寫:看畫、讀書、聽課等情狀. (二) 難點: 1、理解閱讀文學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 2、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想 1、第一課時:自主閱讀、整體感知.在獨立、合作研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內容,概括文章主要寫了幾件事.理解本文選材的精當,體會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 第二課時:討論、品味語言.小組討論交流,品味精彩的語句.體會作者對精神生活的描寫,進一步體會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深情. 四、學習方法: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五、教具: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六、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自主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選材的精當. 2、體會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 二、課前預習 預習內容及要求: 1、自學生字詞: 徜徉 浩淼 絢麗 雨晦 鐫刻 雕鏤 嬋娟 感慨萬端 諄諄教導 搜索枯腸 2、作者簡介 於漪,江蘇鎮江人,全國著名的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在38年的教學生涯中,努力探索語文教學規律,堅持教語文育人,在報刊上發表文章160多篇,總計50萬字. 本文是於漪應河南《中學生閱讀》編輯部一再邀請而寫的,刊登在1999年第七期(初中版)的「追憶黃金時光」欄目上. 3、搜集寫春、夏、秋、冬的詩句. 三、導入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金色的童年,每個童年都有令人難忘的歲月.今天,我們就到於漪老師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四、預習展示 1、展示預習筆記,檢查預習效果 2、作者及背景介紹:(學生課前搜集) 五、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了解內容,能復述出所回憶的四件事. (1) 學生自由朗讀.(朗讀要求:准確、流利,盡量做到有感情.) (2) 概括文中所寫四件事:。
『柒』 文言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文言文教學方法如下:
一、課前預習
高中文言學習,學生的課前預習顯得極為重要。課前應要求學生在掃清文字讀音障礙的基礎上,熟讀成誦。這一步下來,學生能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對培養學生文言語感有很大幫助。
二、課堂上引導學生了解背景,走近作者
文章的寫作背景包括當時社會背景和作者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的生存狀況。引導學生了解這些,也就了解了作者寫作本文時的感情基調和思想傾向,也就能夠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題,這樣對文章的一些帶有議論性或抒情性的疑難語句的理解也就更容易去揣測了。
三、課堂上小組自主學習
課堂上可以將學生2~4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對照注釋和其他參考資料討論並翻譯全文。對於文中不能理解和翻譯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做上記號。這一步既可以使學生鞏固過去學過的文言知識,又可以學習一些新的文言知識。
運用這種討論翻譯全文的方法,由於很多地方是學生自己翻譯的,所以學生比教師全文翻譯時記得更為深刻持久。另外,學生也得到一點成就感,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同時也給了學生的自主權,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
四、小組代表發言,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生討論之後,各小組推薦一人對討論時遇見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來,對於簡單的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起來自己解決。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等到所有問題都提出來之後,教師再集中按照在文章中出現的順序從前至後的對這些問題進行逐個解答。
對於學生沒有提出的,教師又認為比較重要的或學生容易出錯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老師應進行補充和講解。對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筆譯,以便學生能夠看到並糾正自己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的某些失誤。
比如說,王勃的《滕王閣序》中間需要背誦的那幾段,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筆譯。這樣就可以把字音、詞義、句意、背誦四者結合起來訓練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夯實了學生的文言基礎。
五、課後文言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節課結束時,教師和學生應一起對字、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字詞的歸納主要有實詞與虛詞的一詞多用和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注意古今差別極大的詞)和詞類活用。
一詞多用和一詞多義主要由教師以題目的形式列出,要求學生解答,在解答中記憶並學會運用;對於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的詞按類讓學生採取自由發言的形式從頭至尾在文章中找出,教師適當的糾正和補充。
特殊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等,也應由學生自己以自由發言的形式從頭至尾在文章中找出,教師適當的糾正和補充,並在總結歸納的過程中要給學生總結一些有規律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