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實施「有效教學」
一、什麼是「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是指在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中,通過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基礎性學力、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指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我們運用否定之否定理論學說來界定,也可以得到這樣的認識,去掉無效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那麼,單調的缺乏情趣的使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教學要去掉,灌輸式的作秀式磨時式的教法必須去掉,有效的教學提倡老師少說精講優釋,提倡學生有較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有較濃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興趣,「教」的不苦「學」的不累,學生的整個生命體得到真實的進步和成長。二、實施有效教學,教師應關注什麼第一,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教師教學要有「對象」意識,不能「唱獨腳戲」,因為離開了「學」,也就無所謂「教」。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這種發展是「全人」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學科(如語文、數學等)的發展。第二,關注教學效益。教師教學要有時間與效益觀念,既不能「跟著感覺走」,也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或「多化時間多出效率」。教學效益不同於生產效益,它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和化多少時間,而取決於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的綜合。第三,關注教學的可測性。教師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並應盡可能使目標具有可測性,教學完結時,能夠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實施測量。當然,不能簡單地說「可量化」的教學就是好的、科學的教學。有效教學既反對拒絕量化,也反對過於量化。應該把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綜合起來,全面體現學生的學業成績與教師的教學成績。第四,關注教學反思。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持續地追問:「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教學?」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三、如何實施有效教學(一)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是有效教學的保證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前提。1.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課時,以課標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既要防止超綱教學,又要切實達到教學目的。教材所介紹的內容是經過高度濃縮的,基本上是知識提要,備課時需要作精心加工,把本堂課內容與社會知識、學生生活實際等有機地融為一體。使課本知識化,生活化,生動化。2.鑽透「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是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分析、思考及教學經驗得出的,重點除知識重點外,還有技能、方法重點。做到心中有數。在深入鑽研教材,明確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深入分析每個知識點的辭別力價值,即找出課堂教學的能力點,通過能力點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3.備教法和學法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要求,確定課堂教學的類型,並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各種教法都有優缺點,如:傳統啟發式是傳授知識的最好教法。易為學生所接受,但不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於培養創造能力,現代啟發式雖有利於訓練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能力,培養探索精神,但教學耗時多、進度慢。備課時應盡量結合兩者的優點,克服其不足,形成綜合啟發式教學程序。在方法的選擇上,要堅持「最優化」的觀點。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在方法的運用上,要貫徹「啟發式」的教學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的位。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備課的內容。學習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二)課堂上正確處理好四種關系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備課是戰略問題,授課是戰術問題,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要達到最佳教學效果,課堂上應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1.處理好重點、難點與一般知識的關系課堂上要突出重點,在時間安排上,分清主次,把重點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特別是對教學重點和難點一致的知識內容,要下功夫,在課堂上花比較大的精力解決。要突出重點,帶動一般,不要孤立地講授重點。重點知識和一般知識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在課堂上要集中精力抓好重點知識的教學,同時又不能忽視一般知識的教學。2.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教學中要以知識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目的。學習好的學生,他的能力可能得到較好的發展,但知識和能力兩者不一定是正比關系,能力不會隨著知識的增加而自然形成,能力的形成是有條伯的,關鍵是教學指導思想是什麼。課堂上讓學生積極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覺配合、努力實踐,才能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這里我們需要強調活動性教學、開放性教學,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與社會聯系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型延伸性的學科活動,只有在活動中學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養和提高。3.處理好教法與學法的關系課堂上以學法促教法、以教法指導學法,是一個教學相長的辯證關系。「學」是「教」的基礎,「教」的目的是教給學生「會學」,因此應寓學法於教學過程中,以學法為目標改革教法,把教學的效果體現在學習結果之中。我們強調衡量是否有效教學關鍵看學生,而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取決與他們能否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獨立的學習,能自己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這些需要一定的方法。所以老師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更多的要教學法,教學方法有多種,它們各有千秋,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使各種教法互相配合、取長補短,並通過學生自學、實踐來完善和鞏固學法。4.處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系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其他們的注意力、學習興趣、學習情緒等非智力因素相關。因此老師在重視學生智力培養的同時,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要重視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輕松舒適;重視師生的感情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對學生要傾注慈母般的愛,使他們振奮精神,愉快學習。老師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情景教學不失為影響學生興趣、情感、注意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效率的好方法。(三)優化練習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環節一、練習有「方」「對症下葯」總比「濫施葯方」有用得多。每一次練習就好比一張方子,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每一次教學的目標與重、難點成為練習設計的導航。設計的練習既要有利於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於學生理清知識點間的聯系和區別,更要有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值得提出的是,現在我們很多的老師對練習的精化和優化理解很不夠,以為練的越多效果就好,於是題海戰術,把學生壓得透不過氣來,這樣,學生又累又苦,整天埋在作業堆里。久而久之,學生的智力麻木了,對學習不要說是興趣,簡直是害怕或厭惡,這難道是有效教學嗎?二、練習有「味」練習有「味」指的是練習的設計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真正回歸生活的練習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親切感,同時處處體驗成功的喜悅。如果練習還有那麼點兒趣味,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意識會陡增。而一定的思考味對那些喜歡動腦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帖最好的興奮劑。因此,豐富多彩有「味」練習,學生往往趨之若騖,而練習的效果也「事半功倍」。三、練習有「層」學生因個體的不同總存在著接受能力、思維空間等方面的差異。因此,練習的設計要依據學生的特點創設一定的「層次」,能夠讓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學優生「吃得好」。四、練習有「時」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確實存在著遺忘。遺忘對於知識的掌握和思維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常常因遺忘而出現思想干擾或障礙。因此,練習要把握「時機」。教師應搶在知識遺忘前,組織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練習。同時,「艾賓洛斯遺忘曲線」證實了遺忘的規律先快後慢。教師對每個知識點循環練習的間隔時間也應由短而長,以確保練習的最佳效果。總之,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使練習的設計趨於多元化。教師應該因人因材,適實地優化每一次練習的設計,讓練習真正發揮其最大的效能,讓學生變「要我練」為「我要練」「我愛練」「我會練」。這樣減輕了學生負擔,提高了教學的效率。「有效教學」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點話題,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難題,需要我們一線老師在工作中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追求。為了每個孩子的進步和發展,為了我們祖國的未來希望,我們要思索,我們要改革,我們也要進步和發展。
⑵ 有效教學的方法
有效教學的方法:
1、對比教材
備課時要對3套不同的教材來回比較,從而選擇確定一種較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70%左右要緊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縱橫滲透,綜合整合,進行相關發揮。
2、提前備課
教師可以在假期中把新學期的課完全備好,包括各次考試的題目,要有一個整體的備課框架,然後才上課。最好的教學策略是按照」整體- +部分-→整體」進行教學。
3、把握整體
備課要掌握教材的整體結構,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現狀與需求。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合理取捨講課的內容。只能講授學生可能懂的內容,不能講授學生無法理解的內容。
4、反復推敲
上課怎樣開頭、怎樣結束,要反復推敲。開頭要能激發學生興趣,結束要讓人有所回味。開頭、結束都要力求短小精悍,切忌拖泥帶水。板書演示要清楚明了,重點關鍵要突出鮮明。堅決守時,決不壓堂。
5、關心學生
上課要關心每位學生。要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真聽懂。在讓學生思考、操作、討論時,優秀生和後進生應有所區別,體現出「因材施教」。要使優秀生感到一定困難,要使後進生感到在進步。
⑶ 簡析幾種有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數學作為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課程,對於擴展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視野,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等,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深化,高中數學在課程教學理念和課程教學模式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教學挑戰,而改進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問題和教學缺陷,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成為該門課程在教學中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時,由於教學任務較重,教學時間較為緊迫,在教學過程中極容易形成一定的教學慣性和教學定式,很少對自身的數學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等進行改革和完善,從而使高中數學課程教學呈現出一種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教學氛圍較為枯燥、壓抑,無法真正的激發起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導致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較低,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改進和提升。
第二,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仍占據著高中數學課程的主導性教學地位,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講解和分析時,為了能夠充分利用起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完成沉重的教學任務,往往習慣於採取以教師講解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和制約之下,教師雖然能夠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但是卻壓制了學生的課程學習好奇心和能動性,使學生的課程學習停留在十分淺顯的層面上,無法真正深入到數學知識的內部,對其精髓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分析,從而影響了高中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改進,以及學生數學課程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第三,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由於習慣性的採取「填鴨式」和「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數學課程教學,這就導致學生的數學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被局限在狹小的框架里,無法得到有效的施展和發揮。很多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教學時間,在教學過程中很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自主學習空間,對自身的數學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等進行充分的展示和驗證,從而制約了學生的學習創新性和學習探究性,對學生今後在數學學科方面的學習和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於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改進和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二、應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從上述內容可知,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需要教師從課程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改進和調整,進一步提升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尤其是在新課程標准背景之下,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從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出發,對高中數學的教學理念、模式等進行改革,切實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水平。那麼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提升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水平,實現有效性教學呢?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
第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時,應該從自身的課程教學實際出發,並且結合時代的發展和教學手段的更新,將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貼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引入高中數學教學中,活躍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動性。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手段被開發出來,對於改進課堂教學氛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新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教學過程之中,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引入,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靈活的教學氛圍,增強教學過程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數學課程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片面化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象的、立體的數學圖像,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更加深入而清晰的了解數學知識,進行數學知識的剖析和探究。例如教師在進行數學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的教學時,可以採取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呈現出立體的三維圖像,從而使學生從平面化的想像性學習中跳脫出來,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還可以節省教師的課堂教學板書時間,使教學時間能夠充分合理的運用到知識講解和推導過程之中,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升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第二,轉變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地位,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將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引入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對各種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和獨立挖掘,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知識積累和儲備,並且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及時引入課程教學之中,使學生從傳統數學教學所設置的狹小框架中解放出來,為學生做好初中數學知識與高中數學知識之間的溝通和銜接,從而樹立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自信心,進而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動性,對具體的高中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加強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印象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自學意識和自學習慣的養成,為學生今後在數學方面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有利的條件。
第三,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意見和學習看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和綜合素養得到有力的改善和提升。高中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和發散性的學科,在面對同一教學內容時,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切入點和解決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時,應該給予學生以一定的學習空間和思考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運用自己獨特的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分析和探究,從而使學生能夠全面健康發展,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
高中數學在高中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教學地位,發揮著重要的教學作用,教師應該從自身的數學課程教學實際出發,結合時代的發展和新的教育理念,對自身的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理念和策略等進行補充、改正和豐富,切實激發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
⑷ 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教學
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
有效學習是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 自主的、研究性的學習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很有效果。有效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這也是我們要著重發展的學生的學習活動。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
(4)有效教學方法解讀擴展閱讀:
有效教學的基本特徵:
1、有效教學是有明確任務指向的教學。考察一個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需要明確在教學實施前,教師和學生期待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否則所有的考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有效的前提。教學目標是教師專業活動的靈魂,也是每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教學目標不是目的。
2、有效教學是學生高度參與的教學。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多次詢問學生之後,學生仍然無動於衷,於是教師就把問題的答案呈現給了學生。這是因為很多老師認為學生不回答,老師把答案講解給學生,效果會更好,效率會更高。
互動、合作不僅是一種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課堂教學的本質。表現為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以及與自身的認識、思維、思想情感的交流情況。學生懂得一個知識,不是教師講清楚的,而是學生想清楚的。
3、有效教學是最優化教學策略實施的教學。為達成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選擇最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教學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特徵。比如我們榆次區提出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行動策略》中提到的三大策略:理論優化策略、要點優化策略和教學模式策略,就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⑸ 《有效教學方法》的教師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效教學方法》的教師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方法得當與否對教學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通過認真閱讀《有效教學方法》一書,尤其是期中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五種關鍵行為之後,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以前也在相關的教育教學書籍中看到過關於課堂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強調教學的藝術性,課堂教學的效率問題,可是更多的流於理論上的說教,讓人無法真正了解課堂教學的有關細節的琢磨與把握。讀了該書一部分內容,尤如在我為師的道路上亮起一盞燈,的確是受益多多。
雖然教育界提倡素質教育提了好多年,可是不變的的中考高考選拔制度,還無法讓學校從根本上實現由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但有效教學方法一書並不是在空談什麼素質教育,而是實實在在的在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能發揮自身價值的教師。以下就自己所讀的關於五種教學的關鍵行為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關於清晰授課,在看這部分內容前,想當然的認為這絕非難事,應該容易做到。看過書之後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課自己還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於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麼在授課的過程中重點和難點並不突出,對此講解的還不夠充分,而且對於教學中所採用的教學手段過於單調;另一方面,沒有很好地去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這樣使得所提出的問題缺乏足夠的針對性。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規律性的檢查作業在弄清學生是否掌握了與任務相關的先前知識方面做的都不夠好。
關於多樣化教學的理解和運用還存在偏差,雖然有時候在課堂教學中試圖利用各種手段去活躍課堂氣氛,可是發現一旦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數同學會把注意力轉移出課堂,這樣便需要老師花時間去維持課堂紀律,也就是說,要解決多樣化教學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矛盾還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揣摩和探索。
教師的任務導向應該是為學生提供較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評估的材料,而不應該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上,對教學中可能發生的影響教學的事件有一個預測和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對授課內容在時間上有做出合理安排,這樣才能夠充分有效的傳授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
學生的注意力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師講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學生沒有集中注意力去認真學的話,教師做的也是無用功。對照書中的內容結合自己的實踐,我覺得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講解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反應,恰當的時候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並對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評價。二是要在平時要有對課堂紀律的一個嚴格要求,禁止出現那些講話、睡覺等影響課堂教學的行為出現。當然在運用教師的強制力的同時,不能忽視跟學生的感性交流,為教學贏得一個相互尊重的的環境與氛圍。學生在學習中如果不斷的得到成功的證明,必然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在接上來的學習中他們會更有熱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且易於取得好成績,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和建立。相反,他們總是遇到失敗的情況的話,則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嚴重的會讓他們喪失取得好成績的信心,和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採用的題目應該適應大多數學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正確的答案,確保較高的成功率,以此來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自我效能感。
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了《有效教學方法》,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我覺得老師若想把認真准備的課付諸實施,把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還必須達到上好課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組織嚴密,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1、目標明確。
我覺得,目標明確是指上課時老師明白這堂課要掌握些什麼知識和技能,要養成些什麼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度,要學會什麼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認為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插入課外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可以把內容引申出去,都會起到事半功倍。但有時漫無目的地講,對學生就會分散注意力,教師的教學任務就難以完成。
2、內容正確、重點突出。
我感悟,在一節課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的知識可以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但對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氣教學,重點知識要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
還有教師講授的知識還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范,並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在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對待學生的疑問應保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回答。當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我們可以按照《有效教學方法》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資料弄明白之後再回答你們」「對這個問題恐怕要看看有關材料,我和你們共同學習」。因為我體會到教師的虛心、嚴謹的治學態度能感染學生,使他們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科學的態度。
3、方法得當。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善於選擇方法,創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這又是《有效教學方法》中的好方法,因為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圍,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譬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可以用小組討論法;為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採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
4、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通過學習知道,一節課應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揮取決於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自己的教學。一旦發現學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發揮教學機智,通過調整內容、方法、管理三個方面去激起學生的積極狀態,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盡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進程太慢了,就該立刻加快來完成;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為課題有關的故事。
二、閱讀教學要著眼於幾個「點」來優化教學。
1、把握本文的基點
各篇課文的基點各異,教師在解讀文本的時候要能准確地把握課文的基點,准確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雖說「一千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畢竟還是「哈姆雷特」,而不會變成「孫悟空」。因此准確解讀文本是課堂教學的前提。
2、找准課堂切入點
就教學來說,找到個性化教學的視角,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所在。因為這樣可以使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相對集中,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一篇優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點」——關鍵的詞語、文眼、警句、過渡段、文題,等等。在正確把握文本的基礎上,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材中「掏出」極寶貴的可教因素,通過二度創作,精心設計,突破一點,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的思維的觸角深入到文本的內核,從而讓課堂成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所。比如有位老師上的《天鵝的故事》,緊緊抓住「感動」一詞,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感動老天鵝,感動天鵝群,感動老人,最後感動讀者,感動所有的人,讓人們懂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體會到天鵝的頑強和團結精神。
3、捕捉情感興奮點
有效的教學在於能夠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需要」和「差異」往往並不限於知識水平,而在於求知熱情。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考慮「我應該講什麼知識」,還要考慮「我應該如何讓他對這些知識有熱情」,善於培植學生的興奮點,不斷地激發和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質疑、討論、爭辯和探索。教師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就表現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點擊到學生願意興奮、能夠興奮的關鍵點和關節點上,從而不斷推動學生智力和思維水平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4、創設思維生成點
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尋求知識生成、知識擴展的發散點,善於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釋放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開發學生沉睡的潛能。尋求發散點,並有效進行思維的發散,要求教師具有開放的思維方式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在具體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課文所留出的「空白點」,開展創造性閱讀活動;可以利用課文主題的「相似點」,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領域,抓住「知識盲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熱情,指導他們進行研究性閱讀活動;可以找到與其他學科、與社會生活的「交叉點」,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等。如在教學《特殊的葬禮》一課時,聯系課文內容,讓學生試試寫寫菲格雷總統飽含深情,動人心弦的演講稿。一是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情感,同時也對學生的語言進行了訓練,實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效統一。
有效教學意味著「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為了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做好准備,這種准備活動就是「教學設計」。怎樣的教學設計有效呢?這篇短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切入點。的確,有效的教學設計不應該糾纏於細枝末節,而應該宏觀地看待教材,瞻前顧後地分析教材,深入淺出地鑽研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超越,在吸納教材的基礎上揚棄。教學設計的過程,是把教材轉變成學材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從而把教材變成學生自己可以進行探究的學材,使學生能夠逐步自主發展,教師的價值與智慧也主要體現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
總之,《有效教學方法》一書給我的啟示良多,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本著書的原則方法不斷加以實踐,從而深化對這一教學方法的認識,使聾校語文課堂成為真正為效的課堂!
由於個人業務成長的需要,我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了教育類的書《有效教學方法》。仔細閱讀後,深深地體會到作為老師若想把教育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將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要具備相當的素質。
閱讀至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幾種關鍵行為之後」,我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1、清晰授課:突出教學重點時,教學語言要易於理解;概念教學時要清晰、規范;規律教學時要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實驗教學和習題教學要讓學生明晰步驟與方法。
2、多樣化教學:本人依據理解提出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教師提問。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精細設計提問的環節、調控課堂的氣氛等。
第二,學生回答。可以是口頭的表達,也可以是書面上的,對於觀點或解題思路不一致的地方,教師引導學生辯論、討論,讓學生在碰撞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認識清楚。此外,利用多媒體還可以將學生回答問題的信息予以放大,既使學生有積極參與的意識,又讓學生有成就感。
第三,小組合作。合作為個人成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小組成員內的合作將學生的行為集中在完成教學中的既定任務。而小組與小組之間,通過相互競爭、相互「較勁」,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益。
3、任務導向:教師提出待定課題,布置給全體同學或分解成多個不同的「單元」,以任務的形式,因「任務而導」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學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這一關鍵行為,致力於增加學生學習學術性科目的時間。它與教師的任務導向和內容覆蓋面相關。教師的任務導向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評估的材料。
如何辦呢?教學刺激之後立即誘發理想行為;在一種非評價性的氣氛中提供反饋機會;必要時使用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使用有意義的口頭表揚;監督課堂作業,在獨立完成練習期間頻繁地檢查進展情況。
5、確保學生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准確完成練習的比率。教師要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在每組教學刺激後,要安排練習或問題討論,使大多數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才能得到發展。學習的本質屬性是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是教師的職責。有效學習必然是自主學習,有效教學策略也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性的教學策略。
不可否認,有效教學方法一書並不是在空談什麼素質教育,而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能發揮自身價值的教師。
⑹ 淺談如何做到有效教學
在課程教學改革中,我們需要把「有效教學」的理念帶進我們的課堂.因為「有效教學」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還有利於提高我們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化水平。
如何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有效呢?結合我平時的實踐和思考,我認為應該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上下工夫.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提升自身素養
1.「教材研究」轉為「教材、學生雙研究」.
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考試說明、備教法、備學法、備學生.平時還要做到六個「有」,即:有課必做,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評,有評必補.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全面落實「三講」精神.
「三講」是在講清、講透、講活上下功夫.「講清」是基本要求,知識的傳授必須准確無誤,不犯科學性錯誤,教案中選題要精,講題要准確、清楚,使學生聽懂聽明白;「講透」是較高要求,教案設計還要考慮選題的經典性,知識覆蓋面要廣泛,使學生觸類旁通,教師講得透,學生才能學得會;「講活」是更高境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個性特長,努力調節課堂氣氛,學生不僅能學懂、學會,還能學透、學通.
3.「面向個體」轉為「面向全體」.
傳統的教學中,多數情況下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問答或對話形式,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不能給多數學生參與的機會,這樣就不能積思廣益、思維互補,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引導作用不能和諧統一 .
4.「全方為指導」轉為「適時指導」.
教師的指導有時是不必要的,有時又會剝奪學生嘗試錯誤和從教訓中學習的機會,有時指導又不夠充分,以致讓學生感到手足無措.在教學中如何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在指導中要控制講話時間;其次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掌握介入的時間.
在實施新課程後,教師要轉變角色,樹立服務意識,努力發揮促進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收到最佳的課堂效果,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
二、抓好學生「學」
「教」是老師教,「學」是學生學.不少學生進入高中後因為不適應而導致成績下降.這是由於高中數學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思維要求高、學生沒有時間鞏固新知造成的.而且,一開學就首先遇到理論性很強的函數,其次是數列,對數字的處理要求極高,讓不少學生感到很困難.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好數學呢?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由於初中數學知識淺顯易懂,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使數學成績有明顯提高.而高中數學理論性、抽象性強,就需要在對知識的理解上下功夫,需多思考、多研究,不要寄希望於課上老師會空出時間用來做練習鞏固,這就要靠學生自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
2.提高聽課效率.
學生學習,最關鍵是在上課的45分鍾內提高聽課效率,而要提高聽課效率,可分三步走:課前認真預習,課上認真聽講和課後認真復習.
好課前預習工作.學生一定要先預習新課內容,在看書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哪部分內容自己覺得有難度,可在旁邊寫下疑問作上記號.上新課時要著重聽老師講解這部分的內容,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上認真聽講.老師上新課,會對書上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科學的分析講解,碰到重點、難點講解時往往會加重語氣,還會重復多遍來強調.此時學生一定要全神貫注聽課,適時做筆記.課堂筆記主要是把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記下來,以便復習、消化、思考.
好復習和總結工作.上完新課後,必須做好當天的復習工作,利用空餘時間採取回憶式的方法復習,在腦海里回顧一遍今天上課的內容、例題以及如何用所學的知識解題.對自己沒記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翻書查看,這樣可以鞏固上課內容,印象也深刻.一單元結束後,要主動小結本單元所學的內容,歸納出重點難點,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夠好要加強,哪些地方要多加註意防止出錯.
3.提高課後練習的效率.
數學要學好,不做練習是不行的.雖然做題的關鍵不在量多而在於做題的效率,但是這要因人而異,要看學生的水平來決定.好學生一堂課下來可能已經理解並掌握了解題規律,那麼課後只要練對應的習題就可以;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能講解一遍還不理解,轉不過彎來,那麼就要講兩遍、三遍直到學生理解掌握為止,還要對同類型的題目反復練,在重復多遍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解題的規律,知道哪一類題目用哪種方法.另外讓學生准備一個糾錯本,對平常練習中常出錯的題目要記在糾錯本上,認真訂正清楚,並將每次試卷上做錯的題目也訂正到上面去,總結教訓以保證下次練習時不再出錯.
總之,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我們要想做到「教學有效」.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方法,能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把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教學特色.其次學生要做到有「自主、合作、探究 」的學習方式.
⑺ 什麼是有效教學如何實現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
有效學習是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 自主的、研究性的學習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很有效果。有效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這也是我們要著重發展的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關注的心理基礎則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交往中的素質要求,是誠信,關愛,協作等品質的形成基礎。教師尊重學生,是實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沒有尊重學生,課改無從進行。古人常說的「師道尊嚴」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解釋,即有尊嚴的是知識,而不僅僅是早一點掌握知識的人,教師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陽光下最燦爛的事業」這一光環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態,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關注學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學生,使每一個教學環節能夠在學生身上發生作用,才能根除諸如為片面提高成績而佔用學生休息時間、滿堂灌、拖堂、體罰羞辱等課堂教學頑疾,才能使有效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具體的貫徹落實。
怎樣才能做到有效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通過這學年在教學中對課堂的探索與實踐,現就「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如何教的的有效」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從教學目標入手:重視課前的備課。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於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目標制約著課堂的進程與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多元的,它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認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質即學生獲得發展。因此,要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地整合於教學之中,這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內涵。
如何整體落實三維目標,我認為,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瞭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麼備課「備」什麼?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二、從教材內容入手:靈活使用教材。
現行教材經過多次改革其知識內容系統、科學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但是,教材只是教學的依據之一,同樣的教材會因為學生具體情況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經常說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新觀念,而不是機械地「教教材」,可以對教材做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重視課堂教學中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為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為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呢?我認為:
(1)教師要著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傳統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系中,才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展學生為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
(2)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要善於了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3)教師在課堂中要善於傾聽。我們經常要求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致力培養學生傾聽的良好習慣。其實,我們教師更需要有一雙善於傾聽的耳朵。李政濤先生在《傾聽著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一文中寫道:「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要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教師更應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在課堂中善於傾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問題時,要善於傾聽、關注學生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對信息進行篩選和組合,不斷引導和激發學生去發現,去思考,推進教學過程。有了教師的傾聽,才有師生、生生間有效的互動,才有學生新知識的建構、能力的提高。
四、重視課後的教學反思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所謂課後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後,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後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進行課後反思呢?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反思教師的「教」。它包括(1)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一節課下來,教師回味課中的成功之處,並且對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這樣會使自身的教法越來越活,教師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對應策略。不是每節課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教師面對自己失敗的課(即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課),更應該及時查找失敗原因,找准不足之處,並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後的教學幫助會更大。
(二)反思學生的「學」。我們的教學始終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在反思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於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總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盡心地教是認真地學的前提,認真主動地學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最終歸屬與落腳的地方,新課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天地,但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境界,卻還有無數個「結」等待著我們去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並持之以恆地貫穿於課堂內外。通過課堂實踐的磨礪,真正走出課堂教學的種種誤區,創造出「真實、開放、有效」的和諧課堂。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使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有所得、有所獲,為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注入後勁。
⑻ 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進行有效教學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
有效設計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解讀教材是有效教學設計的基礎,是教師的專業基本功。正確解讀教材,首先需要教師對教材本身的理解。其次需要教師根據本學科教學的性質和特點,結合本班學生的現有水平,設計有效的教學方式。
教師要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大家都知道,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充分把握重點和難點,對所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力求全面,不要落下知識點。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要注意學生的聽課狀態。這樣做,有助於他們進一步理解所學內容,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玩中學,這樣教師會教得輕松,學生會學得愉悅。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學會合作學習,能夠進行深入地探究。學生會在合作學習中可以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有效實施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有效設計是有效實施的前提,但教學不是死搬硬套,而是一種不斷創新不斷調整的過程。有效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學策略和方法的支持,該練則練、該講則講、該問就問。這就要考慮到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態度、所教學科的內容特點等問題。在這個環節當中,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有效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不能跟著感覺走。訓練設計是有效教學設計的重點,學生負擔過重,教學效率就會低下,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由於訓練設計較為簡單。內容上:包括基礎訓練與相應的變式訓練。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應選擇不同的訓練內容。方式上:包含分散訓練和集中訓練的方法。組織上:有合作訓練與小組訓練的模式。同時,還必須注意訓練的密度與空間。教學設計應注重情境的設計,為學生的訓練留下一定的空間,否則教學的效益就會低下。當然,在有效教學的環節中,教師不能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採取及時合理有效的評價。
新課標最核心的理念應該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我們應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高超的評價藝術。通過實踐,我覺得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的氣氛。
所謂「有效」,就是表揚要適得其所,要關注學生的需要與狀態,使表揚真正起到激勵與促進的作用。該表揚時,慷慨真誠;不該表揚時,守口如瓶。所謂「適度」,就是要掌握表揚的分寸,不任意誇大學生的優點。針對不同的需要,我們可以進行不同的表揚,表揚要貼近學生的心理,表揚學生需要的和在乎的,這樣的表揚式評價才會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第二、用委婉、含蓄、幽默、風趣的方式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溫情、關愛和呵護。
在自評與互評活動的基礎上,教師給予肯定的激勵評價和對不足的指導意見,通過評價,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這樣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為自主探究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渴望正面評價,是中小學學生的共同心理。他們常常把老師的鼓勵性正面評價視為最具權威、最受鼓舞的精神褒獎。因此,教師對於學生的任何進步或點滴成績,都要慷慨、及時、得體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從中感受歡欣,意識到自身價值。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建立自信。
學生自評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因,啟發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運用自評有利於減少對學生的傷害,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改進自我。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要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從夥伴的優點中找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激勵學生共同發展。
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這種「對話」過程貫穿著尊重人、愛護人、發展人的人文主義情懷。課堂評價要從促進學生發展的新視點上去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反應,關注學生實際發展的需求,以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尊重學生興趣和愛好。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發展和進步,真正體現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課堂評價要全面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各個方面。只有這樣,課堂評價才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健康的發展。
還應注意,我們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要忘了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如點頭、微笑、眼神等體態語言,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學生今後人生目標的確立。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揚所驅使,一味地為表揚而學習。因此,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課堂評價中,應該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挖掘學生的潛能。
三、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有效教學是通過有效的反思來實現的,以反思教學促進有效教學的進行。
實踐證明,創設充滿新奇、富有情趣、極具思考的探索情境,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學習心理傾向,對增強有效教學具有重要作用。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是一種需要認真思索乃至極大努力的過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師合作進行。另外,反思不簡單是教學經驗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簡單的說,反思,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是對教學結果的總結和探究過程,是對出現的問題的進一步解決的活動。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是一種教學實踐模式。
⑼ 有效教學方法的介紹
這本書基於一項25年的課堂教學研究,考慮到了正在改現今學校的很多因素,本書將幫助教師做好准備,以迎接這些挑戰並發現它們所提供的職業成長和進步的機遇。本書展現了一些較有效的教學實例,採用談心式的方法描述這些有效教學方法。修訂後的新版本使得原先版本的內容得以更新的擴充,更加符合現代化、合理化的要求。另外它仍保持了漫談的風格,並且提供了基於研究基礎上的實際和可操作的有效教學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