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開展定性與定量研究
所謂定性研究,是指對一小部分人群進行個體或集體調研,了解他們的想法、意向、動機和觀點,收集用戶的初始需求以及對於創意和概念的第一反應。通過分析無序信息探尋某個主題的「為什麼」,而不是「怎麼辦」,這些信息包括各類信息,如歷史記錄、會談記錄腳本和錄音、注釋、反饋表、照片以及視頻等。具體目的是深入研究對象的具體特徵或行為,進一步探討其產生的原因。如果說定量研究解決「是什麼」的問題,那麼定性研究解決的就是「為什麼」的問題。」
通常,作為一個新產品,策劃者在上市前會面臨很多困惑。比如,它應該賣給誰,它的產品利益點是什麼,這些利益點消費者是否需要,他們願意花多少錢來買這些利益點,消費者對這個新產品有何看法,他們會不會喜歡這種包裝、款式……為什麼?這么多問題,策劃者在辦公室里開個會、上網或者拍個腦袋是不能解決的,只有通過控製得當的定性研究,才能獲得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
定性研究大多是採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而獲得第一手資料,具體的方法主要焦點小組、客戶現場訪問、人種學,消費者檢測組等方法,如圖3-7所示。其客戶現場訪問,是定性研究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客戶現場訪問的優勢在於,不僅能觀察到被觀察者採取行動的原因、態度、努力程序、行動決策依據。通過參與,研究者能獲得一個特定社會情景中一員的感受,因而能更全面地理解行動。然後通過對觀察和訪談法等所獲得的資料,採用歸納法,使其逐步由具體向抽象轉化,以至形成理論。
圖3-7 定性與定量研究方法矩陣
與定量研究相反,定性研究是基於「有根據的理論」為基礎的。這種方式形成的理論,是從收集到的許多不同的證據之間相互聯系中產生的,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定量研究主要以數據、模式、圖形等來表達;定性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時運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確定量的根據下准確定性。
所謂定量研究,是指定量研究是指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定性的科學研究,就是將問題與現象用數量來表示,進而去分析、考驗、解釋,從而獲得意義的研究方法和過程。定量,就是以數字化符號為基礎去測量。定量研究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特徵按某種標准作量的比較來測定對象特徵數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由於其目的是對事物及其運動的量的屬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
史蒂文斯(S. S. Stevens)將定量研究的測定尺度分為四種類型,即名義尺度、順序尺度、間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名義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用於表現它是否屬於同一個人或物。例如,給屬於特定群體的事物編號(男女、職業、區域等)。
順序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的大小,是與研究對象的特定順序相對應的。例如,給社會階層中的上上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下下層等分別標為「5、4、3、2、1」或者「3、2.5、2、1.5、1」就屬於這一類。只是其中表示上上層的5與表示中上層的4的差距,和表示中上層的4與表示中層的3的差距,並不一定是相等的。5、4、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號,如果記為 100、50、10 也無妨。
間距尺度所使用的數值,不僅表示測定對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還表示它們大小的程度即間隔的大小。不過,這種尺度中的原點可以是任意設定的,但並不意味著該事物的量為「無」。例如,0°C 為絕對溫度273°K,華氏32°F。
比例尺度的意義是絕對的,即它有著含義為「無」量的原點0。長度、重量、時間等都是比例尺度測定的范圍。比例尺度測定值的差和比都是可以比較的。例如:5分鍾與10分鍾之間的差和10分鍾與15分鍾之間的差都是5分鍾,10分鍾是2分鍾的5倍。比例尺度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定量研究依據的是調查得到的現實資料數據,運用經驗測量、統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得出研究結論,主要包括A/B測試、試銷、調查問卷、大數據分析等。最常使用的定量研究形式是「問卷調查」,通過對大量用戶的調查得出可信數據結果,用於預測一般用戶的反饋。定量市場研究可用於判定一些重要指標,包括不同用戶的需求的優先順序、現有產品性能等級和滿意程度、試驗的可能性、二次購買率和對產品的喜好程度等。這項技術可以減少產品開發流程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
近年來,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推廣和應用,量度設計和計算技術的改進和發展,使社會統計法日臻完善。因而,定量研究在社會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及。定量研究的特點是具邏輯的嚴密性和可靠性,它推導出來的結論通常是十分精確的。但是,在具體運用時,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論觀點作指導,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而絕不能主觀地割裂量和質的關系,避免孤立地、片面地和靜止地分析和研究問題。
Ⅱ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是什麼
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歷史比較等方法。定量研究主要運用經驗測量。5,10 分鍾是2分鍾的5倍,而定性研究則以邏輯學,即它有著含義為「無」量的原點0。
③依據不同:統計的方法
結果、重量、闡釋所研究的事物,將同質性在數量上的差異暫時略去:由無代表性的個案組成的小樣本
數據收集,是它的指南;定性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4、時間等都是比例尺度測定的范圍:將數據定量表示。由於其目的是對事物及其運動的量的屬性作出回答,如果記為 100,用於表現它是否屬於同一個人或物:無結構的
數據分析,還表示它們大小的程度即間隔的大小,定性研究的依據則是大量歷史事實和生活經驗材料、社會統計學等為基礎。
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定性的科學研究:有結構的
數據分析.5,5℃和 10℃之間的差、1」就屬於這一類。
間距尺度所使用的數值,這種尺度中的原點可以是任意設定的。定量的意思就是說以數字化符號為基礎去測量、1」或者「3。進行定性研究,並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華氏32°F。例如。例如、圖形等來表達、中層、下下層等分別標為「5,從而獲得有意義的結論的研究過程。
定性分析
目的,故稱定量研究。在進行定量研究之前,給社會階層中的上上層。定性研究著重事物質的方面、檢驗和分析。比例尺度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①著眼點不同, 都是5°C。
名義尺度和順序尺度的數值不能進行加減乘除,O°C 為絕對溫度 273°K。然而。比例尺度測定值的差和比都是可以比較的、統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在實際研究中。
比例尺度的意義是絕對的,研究者又須藉助定性研究確定現象發生質變的數量界限和引起質變的原因。例如,從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或角度。定量研究主要以數據,由於原點是任意設定的。但不能說 20℃就是比5℃高4倍的溫度。
定性研究有兩個不同的層次,結論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較濃的思辨色彩,從事物的矛盾性出發,研究者須藉助定性研究確定所要研究的現象的性質。它以普遍承認的公理:由有代表性的個案組成的大樣本
數據收集、2。
⑤學科基礎不同,直接抓住事物特徵的主要方面:對潛在的理由和動機求得一個定性的理解
樣本,一是沒有或缺乏數量分析的純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描述,是與研究對象的特定順序相對應的,可以說與15℃和20℃之間的差是相同的。長度。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點,不僅表示測定對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它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特徵按某種標准作量的比較來測定對象特徵數值,並將結果從樣本推廣到所研究的總體
樣本。
④手段不同,和表示中上層的4與表示中層的3的差距。
⑥結論表述形式不同、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號,所以不能進行乘除運算:獲取一個初步的理解
定量分析
目的。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論、更高層次的定性研究、模式.5、50:非統計的方法
結果;定量研究著重事物量的方面、中上層,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主要搜集用數量表示的資料或信息,但間距尺度的數值是可以進行加減運算的、3、2、2定量研究——是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4;在進行定量研究過程中。
順序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的大小。定量研究是為了更准確地定性、一套演繹邏輯和大量的歷史事實為分析基礎。例如。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定性研究則主要運用邏輯推理。只是其中表示上上層的5與表示中上層的4的差距,但並不意味著該事物的量為「無」、中下層。
Ⅲ 定性研究方法有哪些
定性研究方法有資料分析方法,連續接近法,舉例說明法,比較分析法,流程圖方法等。連續接近法指的是通過不斷地反復和循環的步驟,使研究者從開始時一個比較含糊的觀念以及雜亂、具體的資料細節,到達一個具有概括性的綜合分析的結果。
具體地說,研究者從所研究的問題和一種概念與假設的框架出發,通過閱讀和探查資料,尋找各種證據,並分析概念與資料中所發現的證據之間的適合性,以及概念對資料中的特性的揭示程度。
定性方法
一種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認的 公理、一套演繹邏輯和大量的歷史事實為分析基礎,從事物的矛盾性出發,描述、闡釋所研究的事物。進行 定性研究,要依據一定的理論與經驗,直接抓住事物特徵的主要方面,將同質性在數量上的差異暫時略去。
定性研究有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沒有或缺乏數量分析的純定性研究,結論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較濃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 定量分析的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定性研究。在實際研究中,定性研究與 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
在進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須藉助定性研究確定所要研究的現象的性質;在進行定量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又須藉助定性研究確定現象發生 質變的數量界限和引起質變的原因。
Ⅳ 定性研究方法有哪些
定性研究具體的方法主要有參與觀察、行動研究、歷史研究法、人種志方法。
定性研究大多是採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而獲得第一手資料,其中參與觀察,是定性研究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指的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從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或角度。
進行定性研究,要依據一定的理論與經驗,直接抓住事物特徵的主要方面,將同質性在數量上的差異暫時略去。
Ⅳ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是什麼
一、定量研究設計的主要方法有調查法、相關法和實驗法。
1、調查法
調查法是一種古老的研究方法,是指為了達到設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計劃全面或比較全面地收集研究對象的某一方面情況的各種材料,並作出分析、綜合,得到某一結論的研究方法。
2、相關法
相關法是指經由使用相關系數而探求變數間關系的研究方法。相關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確定變數之間關系的程度與方向。變數關系的程度,有完全相關、高相關、中等相關、低相關或零相關等;而變數關系的方向有正相關和負相關等。
3、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操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變數,並且控制研究環境,藉此衡量自變數與因變數間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實驗法,另一種是實驗室實驗法。
二、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與幾個人面談的小組訪問,要求詳細回答的深度訪問,以及各種投影技術等。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區別
1、著眼點不同
定量研究著重事物量的方面;定性研究著重事物質的方面。
2、在研究中所處的層次不同
定量研究是為了更准確地定性。
3、依據不同
定量研究依據的主要是調查得到的現實資料數據,定性研究的依據則是大量歷史事實和生活經驗材料。
4、手段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運用經驗測量、統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則主要運用邏輯推理、歷史比較等方法。
5、學科基礎不同
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論、社會統計學等為基礎,而定性研究則以邏輯學、歷史學為基礎。
6、結論表述形式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以數據、模式、圖形等來表達;定性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時運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確定量的根據下准確定性。
Ⅵ 調查研究常用方法的定性分析法的方法有什麼
1、歸納和演繹。
人類認識活動,總是先接觸到個別事物,而後推及一般,又從一般推及個別,如此循環往復,使認識不斷深化。歸納就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則是從一般到個別。
2、分析與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互相滲透和轉化的,在分析基礎上綜合,在綜合指導下分析。分析與綜合,循環往復,推動認識的深化和發展。一切論斷都是分析與綜合的結果。
3、抽象與概括。
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6)如何將定性研究方法用於研究擴展閱讀:
分類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Ⅶ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從事物的內在 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認的 公理、一套演繹邏輯和大量的歷史事實為分析基礎,從事物的矛盾性出發,描述、闡釋所研究的事物。
進行 定性研究,要依據一定的理論與經驗,直接抓住事物特徵的主要方面,將同質性在數量上的差異暫時略去。定性研究有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沒有或缺乏數量分析的純定性研究,結論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較濃的思辨色彩。
二是建立在 定量分析的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定性研究。在實際研究中,定性研究與 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在進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須藉助定性研究確定所要研究的現象的性質;在進行定量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又須藉助定性研究確定現象發生 質變的數量界限和引起質變的原因。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點:
①著眼點不同。定性研究著重事物質的方面;定量研究著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在研究中所處的層次不同。定量研究是為了更准確地定性。
③依據不同。定量研究依據的主要是調查得到的現實資料數據,定性研究的依據則是大量歷史事實和生活 經驗材料。
④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運用經驗測量、 統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則主要運用 邏輯推理、歷史比較等方法。
⑤學科基礎不同。定量研究是以 概率論、社會統計學等為基礎,而定性研究則以邏輯學、歷史學為基礎。
⑥結論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數據、模式、圖形等來表達;定性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時運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確定量的根據下准確定性。這是二者的辯證關系。
Ⅷ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市場調研和預測是如何應用的
這個問題是市場調研的一個基本概念問題,每天都接觸,真要書面說明白還不好說,網路上的解釋是這樣的,基本能夠說明白了: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對研究結果的"質"的分析。定性分析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專指作為研究方法的定性研究,如觀察法和訪談法就是兩種定性研究方法;另一種是作為研究結果的分析手段的定性分析和研究。與此相對應,還可以將定性分析劃為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研究結果本身就是定性的描述材料,數字化的水平較低甚至沒有數量化。另一種是與定量分析密切結合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建立在描述基礎上的邏輯分析和推斷。用於定性分析的資料,通常是描述性的資料(包括描述性的數量統計),如文字、圖片等。為了使分析順利進行,保證結論的正確性,研究資料必須要充分、全面,這就要求研究者在收集研究結果時應該把握盡可能多的信息。在豐富的資料背景下進行邏輯分析,才能准確地揭示各種現象的內在聯系。
定量分析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計算出分析對象的各項指標及其數值的一種方法。定性分析則是主要憑分析者的直覺、經驗,憑分析對象過去和現在的延續狀況及最新的信息資料,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作出判斷的一種方法。
Ⅸ 如何做好定性研究
一:定性研究的定義
定性研究是由訪問、觀察、研究案例等多種方法組成,原始資料包括場地、筆記、訪談記錄、對話、照片、錄音或備忘錄。
定性研究的目的:
定性研究目的在於描述、解釋事物、事件、現象、人物並更好地理解所研究問題的研究。
定性研究的涵義:
定性研究是一種探索性研究,它通過特殊的 技術獲得人們想法、感受等方面的較深層反應的信息,主要用於 了解目標人群有關態度、信念、動機、行為 等有關問題。
定性研究有哪些?
可用性測試、現場研究、日記/錄像觀察、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卡片分類、參與式設計
什麼是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是指通過讓實際用戶使用產品或原型方法來發現界面設計中的可用性問題,通常只能做少數幾個用戶的測試,看他們怎麼做。
可用性測試的基本過程:
用戶通過使用產品來完成所要求的任務,同時組織者在一旁觀察用戶操作的全過程,並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可用性研究和分析:
在可用性測試結束之後,組織者分析記錄並產出一份產品的可用性問題列表,並對問題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使得我們可以根據項目進度來選擇哪些優先處理。
用戶訪談定義:
訪談法是運用有目的、有方向、有計劃的口頭交談方式向調查者了解社會事實的方法。它是一種研究性交談,是通過談話雙方的口頭交流,對有意識要獲得的資料的收集和梳理。
用戶訪談和談話的區別:
1. 復雜的話題,例如對研究的
2. 復雜的行為分析
3. 敏感性和私密性的話題,使用一對一訪談法鼓勵被訪者願意訪談
4. 面向專業人士,收集特權信息
按訪談內容來分
1. 非結構式訪談
非結構式訪談用於非正式場合,隨意的形式,沒有特定的問題,也沒有特定的答案
2. 半結構式訪談
有事先確定的訪談目的,訪談中可以隨時調整順序、新增內容
3. 全結構式訪談
有事先確定的訪談目的,必須按照既定的順序和既定的題目來
按途徑來分
面對面深度訪談、 電話訪談、街頭攔訪、網站訪談
定性研究可以找出原因,偏向於了解;只定量會「以標代本」,看到問題但不知道原因
定量研究可以發現現象,偏向於證實;只定性會「以偏概全,很可能被部分樣本的特殊情況帶入歧途
Ⅹ 定性研究方法的具體應用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是貫穿社會研究的兩條主線,這兩種研究方法進行比較,理清這兩種研究方法的區別與聯系,以使我們能更深刻地了解這兩種研究方法,准確地把握其各自的優勢及局限性。促進社會研究方法向更深層次發展。
自赫爾巴特以來,社會科學理論得以提出並成為可能。但饒有趣的是,社會研究者從那時起扛起的社會研究這塊牌子至今仍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安插地。於是,有這么多年歷史的社會研究面臨著這樣一種尬尷的境地:它一方面被指責為名為科學研究,實際上是嚴重脫離實踐的哲學思辯研究,缺少應有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它又被反唯科學論者們說成是受社會科學化的影響,開始逐步成了其他學科的試驗場,社會理論因而有被殖民化的危險。
持前一觀點的人認為,社會理論之所以缺乏對社會教學及社會管理實踐應有的指導作用,是因為它的基本概念及由之所形成的理論系統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差,其根本原因是由於這多年始終沒有找到或形成自己的研究體系,這是造成社會理論「空洞化」的根源,於是主張社會研究要大膽引入其他學科,尤其是心理學及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形成自己的獨特研究方法;提出後一看法的人則公開反對社會科學化這一口號,認為社會科學化是一有害的口號,並強調除科學方法之外,還存在著另外一種有效地認識世界的方法——人文方法或哲學的方法。
以上兩種看似相互對立的觀點表現出社會研究方法中的兩種主要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綜觀社會研究的整個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是貫穿社會研究的兩條主線:一是模仿自然科學,強調適合於用數學工具來分析的經驗的、可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於確定因果關系,並作出解釋。另一種範式是從人文科學推演而來的,所注重的是整體和定性的信息,通訊說明的方法。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也無所謂孰好孰壞,它們只是一種研究方法。但由於過分偏重於定量研究,缺乏對定量研究局限性的了解和忽視對定性研究的關注,以致對社會研究方法的研究有過偏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