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音樂音響學的研究方法
一門學科的具體研究方法是因對象、目的和研究者而異的,音樂學也不例外。這些方法概括起來講包括實證性和思辨性兩類。所謂的實證性方法是指:1)通過自然科學的手段和器械對音樂成品的產生、傳播和接受進行測定,其結果具有可以核查的准確性。
② 音樂民族學的研究方法
方法概括起來包括實證性和思辨性兩類。大體分為收集、整理資料和分析研究資料兩個階段。前一階段的工作內容除現場的記譜、錄音、攝像外,還包括調查、收集、記錄與音樂有關的各種文化現象,其中也包括調查研究音樂與社會文化背景,與其他藝術的聯系,探明演唱、演奏者的音樂意識以及他們使用的音樂用語的含義等。後一階段為實驗室和案頭工作。它包括:將收集到的音響資料進行准確的記譜;為保證資料的科學性和可靠性,使用音高測定器或記譜器等儀器進行測定和記譜;從音樂表現形態的各個方面,如從音體系、曲式結構、唱奏法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進而歸納整理成民族音樂志。
③ 有關音樂教育的實驗研究方案
有關音樂教育的實驗研究方案
1、課題研究的背景
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不斷發展。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多年來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目前,音樂教師在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准》的過程中,要轉變教育觀念,(由單1課改為綜合課),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要注意學科的綜合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愛好。「綜合」音樂教育不僅是世界音樂教育的新潮流,更是新世紀在音樂教育方面的1個新起點。我國教育界已認識到綜合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在2002年頒布的國家藝術教育課程標准中也開始提到了音樂學科綜合。
「綜合」,是基礎教育的1種基本理念。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的1種發展趨勢,是學科體系向學習領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音樂課程的的綜合,是以音樂為本的綜合,所以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勢,從藝術的本質上講,1切藝術都是心靈的藝術,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藝術形式或同1藝術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審美意蘊、表現手法等方面本來就有許多相同之處。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1家的,是高度融合在1起的。另1方面,作為藝術的1個最主要的門類,音樂也同廣泛的文化領域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這也使得音樂同其他非藝術課程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可能。所以音樂與相關學科之間形成合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
2、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和實驗,在內容整合方面,以蘇教版課本為主,結合新科標的要求和自己實驗的經驗,形成1套音樂教學與相關文化整合的思路和方法。
2、通過研究和實驗,使我們教師在理論、教學方法、教育質量方面有質的提高。
3、通過研究和實驗,使學生積極參與發展過程,讓學生樹立新的學習觀念,在整合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對相關文化多看、多想、多用的習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使學生的素質或能力有相對的提高,這樣有益於人格的片斷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諧的發展。
3、研究過程
課題立項以來,我們緊抓學習、培訓不鬆手,正確把握課題究的方向,統1和深化對課題的認識,從2004年10月下旬起到2005年6月初止,本課題組集中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育理論培訓工作。如:本課題組成員除了參加由武進區教委組織的有關培訓以外,本課題組還參加本學校的專責課題培訓和邀請南師大潭頂良教授的新課程專題報告,看相關的書籍和材料。課題組成員每兩周進行交流,每次交流與討論時,都堅持做到示範帶動,分步實施,精心設計,反復修改,不斷完善研究方案。強化理論學習,努力在課題研究的同時,提高課題組成員的理論與業務水平。結合教學工作,使課題研究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師具備了課題研究的教學技能,課題列入了學校工作計劃,本課題有區教研室和我校教科室支持,由課題組具體實施,並成立課題領導小組。保證了課題的有序展開。
研究過程
(1)以理論學習為指導,把握教改現狀,明確教改方向。
課題確定以來,課題小組成員認真學習了「音樂課程標准解讀」、課題方案和《立足音樂課堂,注重多元「整合」》等理論性文章。老師們除了各自研讀以外,還1起進行交流,記錄心得體會,以求融會貫通,對課題研究有所幫助。
(2)把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2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每學期期初,組內老師圍繞研究課題,確定自己的實驗課課題,並把實驗課和優質課、示範課結合起來,把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有機聯系起來。例如,周玉芬老師上的骨幹教師示範課----《茉莉花》,劉燕老師上的區級調研課――《歡度佳節》。把「教」與「研」結合起來,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據,使2者相得益彰。
(3)對照課題方案,改革教學指導過程,認真上好實驗課。
實驗課就是在課題方案的指導下所進行的嘗試。為了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老師們都能圍繞課題方案,大膽改革傳統的教學指導過程。能做到落實主體地位,改革教學過程的結構,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調查研究、理論研究、行動研究、經驗總結研究等研究方法
4、研究重點與策略
整合是確保學生身心愉悅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它提高了學生綜合審美能力,開闊了學生的藝術文化視野,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體驗音樂的渠道。以此為基礎的音樂課,不再單純是1種藝術形式,而是多種藝術形式並存,但都發揮各自的優勢,都為1條主線服務。同時,「整合」使音樂教學空間得到進1步拓展,沖出「模式」概念,突出藝術性和教法的「隨機性與靈活性」。
1、更新教師的觀念
圍繞本課題的指導思想,結合課題理論學習的動機,我們大力宣揚3種觀念的轉變。
(1)轉變角色
新課程背景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個性與創造性發展的必需,也是實施本課題研究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求教師,堅持平等互動,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要求教師從權威席上走下來,到學生中去,傾聽學生的意見以及他們的感想,注意多鼓勵,教師做到了這些,才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滿懷熱情地走進音樂教學課堂。
(2)堅持集體備課,爭取每個單元有新的突破
圍繞課題開展研究、備課活動,將研究和教學緊密結合再1起,做到再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
(2)尊重學生的體驗
在整合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回答問題,充分發揮自己已有的經驗、感受和想法。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大膽地回答問題,同時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獨立理解和獨特感受的空間,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特別是,由於學生自我經驗的局限性,其中自己的感受有些難免有荒謬之處。同時,我們又知道,音樂是具有模糊性的,所以對於學生的這些體驗,作為教師,都不要輕易地去否定,要多1些尊重,多1些理解和鼓勵。
1 2下1頁
2、教材內容的整合
(1)把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文化等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各方面內容充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音樂文化知識可以在學生參與的創造、演唱、演奏、欣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結合講解;許多音樂欣賞內容可以通過演唱、演奏來加深體驗,加深理解;可以結合唱歌與器樂來進行創作教學,並通過唱歌與演奏來展示學生的創作成果。
1、把音樂與姊妹等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讓學生通過舞蹈、律動來表現音樂。音樂與美術融合即是聽覺與視覺的結合,可使學生形象地理解音樂。
2、把音樂課程與非藝術課程適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音樂與文學關系密切,音樂教學可與(詩詞、戲劇段落等)溝通;音值、節奏等內容可與數學課中的數量概念結合講解;節奏與自然界現象、與人的生理現象以及人的運動方式有關,教學時可與常識課溝通;體育課的廣播操、韻律操等與音樂節奏感、旋律感的聯系很緊,也能夠有效結合;1定的音樂與這種文化產生的民族、地理、環境、歷史條件、語言語音特點、生活習俗、文體交流等有著密切聯系,故音樂課與歷史課、地理課的結合也並非困難。
3、可有意識地把音樂課堂教學與課外音樂活動結合起來,把學校音樂教學活動與社會環境結合起來,如社會生活中的許多音樂資源(廣播、電視、藝術團體等)可為音樂教學所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方法的整合
通過本階段的課題實驗,初步找出了音樂課程整合教學的1般方法
1、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麼形式來呈現什麼教學內容,並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准備的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完成任務。
2、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引導的的方法,把學生帶入整合的課堂,學生再的引導下,或用文學、美術、地理歷史加深對音樂內容的理解。
3、師生1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10分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1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現在還不是全面評價課題成果的時候,我們現在只是看到音樂與學科整合進行教學後對學生影響不同的地方。
5、研究成效分析
2004年9月~2005年6,音樂課題組全面進入了實施階段,這段時間,全組人員緊密依據既定的課題實施方案,結合課題組學期工作計劃,積極探索音樂教育的新途徑,取得了1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1、教師方面
(1)通過本課題實驗,提高了全體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轉變了教育觀念。
實驗教師在實驗中邊學習邊思考,理論水平得到不斷提高,能積極撰寫有關課題實施的相關論文,周玉芬撰寫的論文《多元化,音樂課堂新視角》、《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范唱》、《淺析小組合作學習法在豎笛教學中的作用》分別獲江蘇省1、2等獎。劉燕撰寫的論文《讓學生的音樂靈性在開放教學中插上翅膀》《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分別獲武進區2、3等獎。課題組教師為准備好1個較優秀的音樂教案,相互討論、研究,課題組先後製作出課程整合研究課課件好幾節。周玉芬撰寫的教案《茉莉花》獲江蘇省2等獎,目前,音樂教學與學科整合實驗的熱情正空前高漲。
(2)、開展整合課題實驗,造就了1支優良的教師隊伍
按照「音樂教學與相關學科整合研究」教師培訓計劃,教師都能夠從本學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尋找適合自己教學的教學內容平台。在區調研的1堂教學教學研討活動中,劉燕老師上的《歡度佳節》,通過自己的發掘、整合,使整堂課豐富多彩,受到了許多聽課老師的好評。在學校的青年教師評優中,她上的《西南風情》獲得了2等獎,周玉芬老師參加武進區青年教師評優課《走進西藏》獲1等獎。
2、學生方面
(1)、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課題實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表現自己,劉燕老師的《西南風情》學生通過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看到、聽到的畫面在這節課中反映出來了,學生用舞蹈的形式和聽課老師1起共舞,把整堂課推向高潮,同時,學生還利用課中學到的形式,在學校的藝術節和英語節中,用音詩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周玉芬老師的1節《茉莉花》,學生用花語、花食、花療講述了茉莉花的功效,學生的興致調動了整堂課。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2)、培養了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中學生見多識廣,在教學中,首先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教師採用多種的學習方式,盡量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老師不僅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還組織學生收集有關《黃河大合唱》的文字資料,討論《黃河大合唱》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討論冼星海對中國音樂事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等。這種「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3)、培養了學生的群體精神及合作能力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有許多學習內容是合作性很強的,如,在器樂合奏要加入4聲部的節奏練習,有的同學要擔任器樂的主奏(旋律聲部)有時候又是伴奏,這種角色的轉換,意味著他們必須與他人緊密合作。如同學們在豎笛《太陽出來喜洋洋》中,學生都能很好的把握分寸,擔任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合奏效果。
④ 如何培養小學生音樂情感研究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針對當前音樂教學現狀,許多專家一針見雪地指出:九年基礎教育對人的一生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如果在此階段學生就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根據綱要精神出台的《音樂課程標准》,強調了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音樂實踐;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的綜合;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完善評價機制……
二、研究目標
音樂教學是培養少年兒童成為德、智、體、勞全面發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不抓美育教育就不是完全的教育,不向學生實施藝術熏陶就不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學現有各種條件中(包括硬體和軟體)、讓學生對音樂課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興趣:也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課的學習中來,使學生主觀地希望能在這節音樂課中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同時,使音樂老師通過音樂課的教學,更好地在另一個側面提高其他文化課的學習效率。從而讓音樂老師為師生都喜歡的「音樂課」,成為能促成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美育教育課程。
三、研究原則
1、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音樂教育為實現義務教育總目標服務,是實施美育的手段之一。它通過音樂藝術形象潛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學生,使思想品德教育與審美藝術教育有機結合。
2、以樂動人,以表感人。音樂教育有特殊規律,要體現其「音樂性」和「情感性」,應注意發揮歌曲與音樂欣賞中的情感教育作用。
3、以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為主。音樂教育要重視我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要體現突出民族特色。同時,也要學習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
4、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音樂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又要根據實際存在的差異,重視因材施教。並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
四、研究內容
1、藉助美的形式,創造學習音樂的藝術氛圍。美化知識,使枯燥的知識穿上感情色彩的外衣,引起學生注意,達到其便於接受的角度。我們可以用錄象、電腦製作等技術的電教手段視聽結合學習音樂,從視覺上增進愉悅,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我們還可以藉助文學的手段描繪音樂氣氛或意境,使學生對要欣賞的音樂產生親切感。除此之外,我們還將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句話,仔細推敲選擇恰當的美好語言,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教師以對學生的愛,對音樂的愛,創造最佳的審美情景,教師首先要具有愛心,要愛事業、愛學生,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以愛心為基點,以教師之情動學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鳴,這種情感上的共鳴可以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為了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從審美角度考慮每一教學步驟的安排,使其更有利於學生學習音樂。在教師愛心的指導下,逐漸消除大多數學生的心理距離,愉快地和音樂交朋友,通過音樂的熏陶,逐步地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豐富其精神世界,培養高尚情操,這才是我們千方百計調動學生有興趣學習音樂的目的所在。
五、研究方法
1、實踐法:本課題組成員,共同討論研究設計每一節實驗課,然後上好實驗課,課後再對本課進行分析小結,抓住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在綠動、游戲創編等,繼而對這些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完善。
2、調查法:採用不同規模、方法的調查法。課題研究前提,針對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進行調查。研究中期,主要調查學生對實驗課的反應,調查學生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課。最後一次調查,是對選定的年級和班級進行對比調查。
3、個案研究法:選定幾個具有大部分學生共同點的學生,進行觀察,談話調查,研究歸因,探索如何上好音樂課的有效對策。
4、文獻法:主要收集各種教學參考書,集中搜集關於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進行研討總結,然後運用於實驗課教學中,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為見就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後盾武器。
5、總結法:確定研究專題,指定研究方案和計劃,平時注意積累資料,研究過程中撰寫階段性研究總結,上交教研室,研究結束,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六、研究措施
1、通過觀察與調查談話掌握學生在音樂課上喜歡哪些環節,喜歡幹些什麼的原始資料的原始狀況。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後談話,了解學生在音樂課中的興趣所在,為後面的研究工作作好充分的准備。對於每次談話,做好歸納和記錄。
2、通過實驗課的開展,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學橫培養音樂興趣。平時,教師多與學生交談,對學生採取循循善誘,多鼓勵、引導,精良讓他們對音樂有關的產生興趣。特別是實驗課後,要對學生的反應作即使的調查和記錄。
3、圍繞教材,促進學生理解教材。要求每節課都能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特點組織課堂教學,晚車功能課前設定的教學教學任務。游戲形象化、多樣化。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意志比較弱,學生的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因而游戲的設計力求形象化,多樣化,面向全體,著力於每個學生的提高,要注意、關心對音樂特別沒有興趣的學生,使他們能達到基本要求,也要關心音樂方面能力強的學生,窗草條件,促進他們的發展。
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報告
課題立項以來,我們緊抓學習、培訓不鬆手,正確把握課題究的方向,統一和深化對課題的認識,集中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育理論培訓工作。如: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和材料。認真上好每一節研究課,根據課題方案分步實施,精心設計,反復修改,不斷完善研究方案。強化理論學習,努力在課題研究的同時,提高課題組成員的理論與業務水平。結合教學工作,使課題研究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師具備了課題研究的教學技能,課題列入了學校工作計劃,本課題有市教研室和我校教導處的支持,由課題組具體實施,保證了課題的有序展開。
一、研究過程
1、把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每學期,我圍繞研究課題,確定自己的實驗課課題,並把實驗課和優質課、示範課結合起來,把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有機聯系起來。
2、對照課題方案,改革教學指導過程,認真上好實驗課。
實驗課就是在課題方案的指導下所進行的嘗試。為了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我都能圍繞課題方案,大膽改革傳統的教學指導過程。能做到落實主體地位,改革教學過程的結構,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二、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調查研究、理論研究、行動研究、經驗總結研究等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點與策略
整合是確保學生身心愉悅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它提高了學生綜合審美能力,開闊了學生的藝術文化視野,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體驗音樂的渠道。以此為基礎的音樂課,不再單純是一種藝術形式,而是多種藝術形式並存,但都發揮各自的優勢,都為一條主線服務。讓學生對音樂課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興趣,同時通過音樂的學習,從另一層面也希望其提高文化課的學習效率。
1、更新教師的觀念
圍繞本課題的指導思想,結合課題理論學習的動機,我大力宣揚三種觀念的轉變。
(1)轉變角色
新課程背景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個性與創造性發展的必需,也是實施本課題研究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求教師,堅持平等互動,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要求教師從權威席上走下來,到學生中去,傾聽學生的意見以及他們的感想,注意多鼓勵,教師做到了這些,才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滿懷熱情地走進音樂教學課堂。
(2)尊重學生的體驗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回答問題,充分發揮自己已有的經驗、感受和想法。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大膽地回答問題,同時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獨立理解和獨特感受的空間,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特別是,由於學生自我經驗的局限性,其中自己的感受有些難免有荒謬之處。同時,我們又知道,音樂是具有模糊性的,所以對於學生的這些體驗,作為教師,都不要輕易地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和鼓勵。
2、分類分層、因材施教
(1)感性入手,欣賞領先。在教學中加大聽的力度,多給學生介紹國內外優秀音樂作品,影視卡通歌曲欣賞,健康的流行音樂,開闊學生視野。多給學生講一些音樂家的故事。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啟發學生多感受,多想像,多思考,多表述。
(2)演唱結合,注重表演。對音準差、嗓音不好而又活潑好動學生,鼓勵他們參與律動、歌表演或音樂游戲。通過表演提高音樂感受能力、節奏感和身體協調性。
(3)唱奏結合,以奏為主。對節奏感好但音準差,又不善於表演,嗓子又不好的同學,鼓勵他們在器樂方面發展。
(4)加強「雙基」練習。新課程實施加以來,很多教師淡化了「雙基」訓練。事實上,每節課都設計一些視唱練耳和發聲練習,循序漸進,會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水平的。
(5)充分利用班級音樂骨幹,和學困生結對子,組成「一幫一,一對一,共進步。」的幫扶小組。
(6)鼓勵音樂學困生積極投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他們自我參與能力,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
四、研究成效分析
我緊密依據既定的課題實施方案,結合課題組學期工作計劃,積極探索音樂教育的新途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1、教師方面
(1)作為實驗教師,我從根本上轉變了教學觀念,通過實驗,我再一次深深地領悟學習並運用了音樂新課程理念。尤其是在音樂審美教育教學中,堅持從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出發,面向全體學生,設計豐富多彩、活潑生動的教學活動,吸新學生參與。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都得到開發,鼓勵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學習音樂、享受音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開展整合課題實驗,造就了一支優良的教師隊伍
我都能夠從本學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尋找適合自己教學的教學內容平台。通過上好每一節研究課,自己的發掘、整合,使整堂課豐富多彩,受到了許多聽課老師的好評。
2、學生方面
(1)、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題實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表現自己,同時,學生還利用課中學到的形式,在學校的藝術節和英語節中,用音詩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2)、培養了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現在的小學生見多識廣,在教學中,首先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教師採用多種的學習方式,盡量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老師不僅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還組織學生收集有關《黃河大合唱》的文字資料,討論《黃河大合唱》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討論冼星海對中國音樂事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等。這種「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我們相信,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指導下,有學校領導的全力支持,有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課題組全體成員有信心也有能力,把這一課題研究不斷深化,最終取得豐碩成果。
《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課題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教學科研是提升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科研只有與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的改革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促進教師自身和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通過教科研這條途徑發展和提高自身的業務水準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新課程改革的效果也在於此。
二.實施研究的目標:
1.通過教研活動,學習相關教育理論和《課程標准》,結合課程教材改革要求,研究「小學音樂課程標准」的理論基礎和方法;
2.通過公開課或研究課,重點研究如何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
3.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摸索並形成趣味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和一般操作程序。
三、研究進度及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課題研究的准備階段:
1、學習有關課堂導入的基礎理論,了解該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2、收集與課題研究有關的書籍、雜志,設計調查問卷。
3、撰寫課題方案。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1、對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進行調查。對集體的興趣進行四次調查,第一次對三年級進行調查,第二次對一年級進行調查,第三次對五年級進行調查,最後對四年級的個案進行調查。
2、我們分別從各個環節設計,努力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對音樂課中的各項內容感興趣。
第三階段: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總結階段結合研究過程,撰寫相關論文,是我們對課題研究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撰寫論文可以促進我們進行理論思維,提升對課題的認識,進而調整我們的思路,並為下階段的成果,積小勝為大勝,從而圓滿達成課程研究的總目標。
四、研究方法:
1、實踐法:本課題組成員,共同討論研究設計每一節實驗課,然後上好實驗課,課後再對本課進行分析小結,抓住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在綠動、游戲創編等,繼而對這些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完善。
2、調查法:採用不同規模、方法的調查法。課題研究前提,針對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進行調查。研究中期,主要調查學生對實驗課的反應,調查學生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課。最後一次調查,是對選定的年級和班級進行對比調查。
3、個案研究法:選定幾個具有大部分學生共同點的學生,進行觀察,談話調查,研究歸因,探索如何上好音樂課的有效對策。
4、文獻法:主要收集各種教學參考書,集中搜集關於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進行研討總結,然後運用於實驗課教學中,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為見就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後盾武器。
5、總結法:確定研究專題,指定研究方案和計劃,平時注意積累資料,研究過程中撰寫階段性研究總結,上交教研室,研究結束,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五、主要工作和措施:
為切實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優課率,充分發揮課改所帶來現代教育教學課堂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也為了保障課堂教學的科學有效,我們根據以往學校教學工作中課堂教學效率不太高等存在的實際問題,確立研究課題,課題研究能促進我們圍繞一個中心,有計劃有重點進行研究性地工作,並有動力有信心研究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本學期,我校立項了《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已經從教育的大環境以及學校的實際論證了該課題研究的必要性、針對性與可操作性,我們將潛心學習,努力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情況作一些大膽的探索、延伸和發展,使我們的這項課題取得進展。
1、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學習是研究的開始,重點學習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理論學習分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
集中學習的時間為秋學期第三周,內容為新課導入的相關理論,形式為教育教學沙龍。
自主學習的內容包括專著和報刊雜志、他人的經驗性文章。
2、開設研究課以及形成過程性的研究材料
(1)課題開展的過程中,按年份分為春學期和秋學期兩個階段開課題研究課,展示階段性研究新經驗、新成果,並對這些課進行研討、交流,剖析,找出優點,發現不足及暴露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反省。從而汲取經驗教訓,以利於下一階段的開展。
(2)收集相關聽課評課資料,以及音樂課堂教學評價表,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及時統計分析,聽取學生對研究課,特別是教學環節對學生吸引力的感想和建議。
(3)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音樂興趣培養」的相關研究,如課堂教學環境、教學模式、評價制度,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典型分析和專題總結。
3、日常實踐與反思
日常也是本課題研究的黃金時期,以實踐與反思的形式表現其研究的充分性和科學性。
(1)師生對課堂中各個環節的反思。教師的反思以反思教案、課堂教學隨筆等形式進行;學生的反思以與老師談心的口頭問答形式進行,以說自己的課堂表現為主要內容,以對學習興趣的認可度為參照,讓他們暢所欲言,表達心中對導入環節實施的滿意和批評,以此進行反思,作為下一步研究和實踐的指南。
(2)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該課題中來,讓他們成為該課題的主人和最終受益者,也讓他們幫助我們認清不足,糾正錯誤。
六、研究步驟:
1、努力夯實教學實驗的各項環節,為試驗進行打好基礎,
2、緊緊圍繞課題進行試驗,做好實驗的各個步驟。
3、提高研究成果,完成研究報告。
4、積極做好實驗的總結工作。
七、實驗班級:
一至五年級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教師的新課導入必須吸引學生。新課導入是音樂課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之一。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必須採用形象、直觀而且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導入,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一)、復習導入。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有利於鞏固已學舊知識,提高新舊知識的關聯點。可以使由舊到新之間的過度自然。
(二)、畫面導入。課本里有許多插圖是歌曲形象化的解釋,所以在學歌之前,用掛圖或投影的形式將一幅幅優美、逼真的圖畫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加形象感、趣味感,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三)、游戲導入。游戲後導入新課。
(四)、故事導入。故事「角色」。如《小紅帽》一課前,我先講述小紅帽的故事:「從前,有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她總是喜歡戴一頂紅色的帽子……」。(五)、謎語導入。猜謎語是兒童非常喜歡的活動之一。我在課前給學生這樣一個謎語:「碧綠的衣裳身上披,大大的眼睛頭頂長,寬寬的嘴巴大又大,捉蟲的本領真高強」,學生爭先恐後地猜謎語,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上的導入方法既可單獨使用,也可相互結合起來運用。
教師要重視唱歌教學。眾所周知,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唱歌十分重要。培養學生用輕柔的聲音唱歌是低年級音樂課教學的一大重點。沒有經過訓練的孩子,往往一開始就用較強的胸聲來歌唱,唱歌是以人體為「樂器」,兒童幼小的身體不應該發出那麼大的音量。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聽辨什麼是喊叫的聲音。在這一階段中,教師的示範和范唱十分重要。如:我在教二年級第四冊《小燕子》時,用輕柔的聲音一邊唱,一邊要求學生模仿,要求學生做到耳聽、眼看、嘴唱三個方面的結合。耳聽—要聽音;眼看—看教師口型;嘴唱—要注意發聲位置正確。我認為訓練兒童嗓音應該保持氣自然假聲,糾正兒童所喜歡的喊叫唱法。初步的發音練習,可以從頭聲上面的音再移到下面的音,進行上、下行練習。例如:54 32 12 34 54 32 1—— 應當避免過早地向下擴展音域,防止產生胸聲。
教師應注意在音樂課中滲透適當的思想教育。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一、二年級的新歌及欣賞教材中多次出現《國歌》。在每一次教學中,我利用插圖、播放愛國主義影片、畫國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另外,我還通過欣賞優秀民族音樂曲目,向學生介紹祖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進而進行思想教育。在介紹民族彈撥樂器一課中,我沒有選擇直接向學生介紹民族彈撥樂器,而是先給學生觀看中國民族交響樂團在維爾納金色大廳演出的實況錄象,從情感上和學生產生共鳴。學生自然而然地從心底湧起了濃濃的愛國之情。另外,向學生介紹音樂家或音樂作品時,可以將這些內容編成小故事。我在教學中給學生講「音樂神童莫扎特」、「貝多芬和《歡樂頌》、「聶耳和小毛頭」、「高山流水」等許多小故事,學生在全神貫注地聽故事的過程中,被音樂家的崇高的理想、頑強的毅力、樂觀的精神深深吸引,在學生幼小的心靈埋下希望的種子,使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和正確的人生觀。
音樂教師應給童心插上幻想的翅膀。試想:數學上的王冠—歌德巴赫猜想,不就閃爍著幻想的異彩嗎?現代的火箭,不就是從古老的大炮口中噴出的一支幻想曲嗎?我國古代的飛天神話、嫦娥的傳說和今日世界的衛星上天、宇航員登月,不正是將美麗的幻想變成生動的現實嗎?那太空梭穿梭於太空的壯舉,不也是從人類幻想的搖籃中起飛的嗎?偉大導師列寧為此呼籲:「應當幻想」他還曾多次論述過幻想的問題。他認為有幻想是極其可貴的。他說:「有人認為,只有詩人才需幻想,這是沒有理由的,這是愚蠢的偏見!甚至在數學上也需要幻想,甚至沒有它不可能發明微積分。幻想存在於生活中,存在於人類發展進程中,不僅遠古有幻想,今日和未來都存在幻想;不僅成人有幻想,孩子更有幻想。這種幻想是思維的展翅,是想像力的飛翔。它是無止境無窮盡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因此音樂教師要用動人的音樂藝術形象去陶冶孩子們的心靈,去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去啟迪他們美好的思想,還要為孩子們架起幻想的天梯。首先要精心選取能夠引起兒童幻想的音樂教材,把它合理地組織在一起,然後對學生進行由淺入深的系統教育。例如:兒童歌曲《勞動最光榮》、《七色光之歌》等等,教師可以構成一幅幅色彩各異,奇特美妙的畫卷,增長兒童幻想力的發展。
教師要善於運用語言藝術。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美音論述中強調指出:「藝術教育首先內涵著扣人心弦的講話藝術,沒有話語,就不能接近音樂—這個了解感情最細膩的境界」。音樂本身是一種情感語言,教師要讓學生懂得這種情感
語言,正確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就需要又生動精煉的語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像磁鐵一樣吸住學生的心。教師要善於運用語言藝術,培養學生的創造熱情。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經常涌欣慰的笑容、贊許的手勢、熱情的話語,給學生以鼓勵,當學生有困難時,要給予細心的幫助,激發學生去追求美、創造美。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不斷面向全體學生寓教於樂,讓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方法走進課堂,讓四十分鍾更加有聲有色,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
⑤ 音樂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音樂教育學的研究方法,除從哲學、美學、心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等角度來研究外,常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分析研究法、統計研究法等。各種研究方法常結合使用,其中調查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和實驗研究法受到普遍重視。隨著音樂教育學研究的逐步深入發展,重視學科間的交叉研究、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重視跨文化的比較研究、重視系統研究、重視各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等成為音樂教育學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向。
⑥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方法有哪些請運用其中之一作一個簡單的研究報告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方法是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具體方式、手段和規范。它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1、 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2、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3、 定性與定量研究4、 宏觀研究與中觀、微觀研究5、 文獻研究與現場研究6、 縱向研究與橫向研究 中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識與理解研究報告:古典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和藝術價值。學生欣賞一些古典音樂可擴大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在平時音樂教學中發現學生對古典音樂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審美價值觀的缺失。很多學生更偏向流行歌曲。對這種現象針對校內學生進行定性定量研究調查:問題:1:你對古典音樂的印象:高雅 嚴肅 52%傳統 過時 35%沒有特別印象 10%2. 你是通過何種方式接觸古典音樂的:學校開設的音樂課 75%學習器樂演奏 10%觀看電影 5%3. 你認為聆聽古典音樂可以帶來聽覺的愉悅和藝術的享受嗎?可以,我在其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45% 一般,但我覺得太抽象 30% 不可以,我覺得不能理解古典音樂 20%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為了更進一步促使學生喜愛古典音樂,懂得欣賞古典音樂,讓他們從心裡能夠真正的接受古典音樂,理解古典音樂還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提高課堂上興趣的培養。在興趣的引領下使學生欣賞音樂的路徑不再那麼單一,打開心門感受古典美,感受音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