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會展研究方法

會展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20 10:37:39

如何組織大型會展大型會展中活動的七個步驟

在策劃活動之前,首先要明確何為活動.
對於大型公眾活動的定義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眾多人參與的社會協調行為叫做大型公眾活動,也稱為"大型活動","專題活動",是公共關系專業常用的技術手段.會展本身亦是大型公眾活動常見的一種形式.
而本文研究的對象——大型會展中的活動,則需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個限定概念,即在一個大型會展期間舉辦的公眾活動.為其下一個粗略的定義——在會展期間,為了增加會展效果而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眾多人參與的協調行為.
活動的特點為:鮮明的目的性,廣泛的社會性,嚴密的操作性,高投資性.這些特性決定了其策劃是一項需要花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工作,以便在實施活動策劃時,達到最佳效果. (二)活動策劃的定義與特點 活動策劃包括五個基本要素,即時間,地點,人員,主題和流程.其中,人員包括活動主辦,協辦(聯辦),承辦,贊助等方面的相關機構與工作人員;主題包括該次活動的主要目的,中心任務和意義;流程則指按照日程順序和人員分工來安排活動的分項目.
又可說活動策劃是策劃人員根據活動組織目的的要求,調查會展現狀,分析現有條件,為活動設計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的過程.策劃活動的特點歸納為以下四點:策劃有一定的目的性,有組織地;基於對會展背景的了解;有一個研究,分析的過程;一個制訂行動方案的過程.
策劃此類活動必須依據一些既定的原則. 1.活動的主題與形式必須符合展會的需要.雖然說一個活動富有創意的話,可以吸引到觀眾的注意,但是仍然要與會展的大環境保持一致,否則將會導致脫離展會背景,更可能會造成觀眾對會展注目度的抽離,甚至帶來隱患,以會展背景為前提是策劃活動的首要原則.
2.能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展會的基本功能.展會如果單純以展示和會議的形式來傳播相關信息,促成交易,就不能夠完全地體現一個大型會展的魅力所在,而策劃活動的目的就是豐富展會功能,為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展會策劃出不同的活動,針對會展本身的不足之處,用活動來彌補,完善會展是活動存在的本質.
3.有助於展會吸引更多潛在企業參展和觀眾參觀.會展的舉辦不一定能夠吸引到某些對於會展信息不十分熱衷的潛在觀眾,企業,對於這些對象,策劃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活動是再好不過的方法了,可以把會展信息帶給這些觀眾,從而把他們吸引到會展現場來.
4.有助於活躍展會現場氣氛但不影響企業展出和觀眾參觀.如果在一個枯燥的會展現場,即便對此會展主題再熱情,觀眾都不會停留很久,如果利用不同的傳播方式把會展信息傳達給他們,他們會對接受的信息印象深刻,並且會把這個好印象連帶地作用在這個會展品牌上.當然前提是必須是好印象,如果活動過於喧賓奪主,造成負面影響便得不償失了.
5.活動本身要能產生較好的效果.參與活動的過程對於一個來參觀展會的觀眾和企業來說,應該是一個愉快的過程,他們可以通過活動了解到更多的行業熱點,技術開發,但是如果此活動的並不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這就是策劃活動的失敗,浪費了活動資本,也花去了觀眾的參與成本.
活動的策劃者既希望做到有創意,吸引參觀者,又擔心活動過熱的氣氛會對展會本身造成不利影響,這兩者間的矛盾造成了策劃時的疑惑.例如在對於活動主題的確立上,就有兩種相對的意見,是應以表現會展整體的主題為主,還是吸引觀眾為主.一方面認為如果活動主題與會展主題不相符就會影響到會展本身效果,因為活動吸引了觀眾,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了;而另一觀點認為,活動以更為誘人的主題吸引到了觀眾,把他們帶入會展中,觀眾自然而然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會展上.其實這兩種觀點的出發點都是希望提高會展效果,如果按照前文提到的活動策劃原則,策劃者掌控住活動的分寸,無論是與會展主題相關與否,到達最終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三)活動策劃的內容與步驟 會展中的活動其實是一種公關活動,只是針對的對象更為具體,即展會的目標企業和觀眾,所以其策劃和實施,可以完全按照公關四步工作法的要求執行: 第一步,確立項目.活動的目標是什麼 為什麼要舉辦這個活動 這個活動對於會展整體而言有什麼好處在回答了這些問題後,就要收集會展的相關資料.如果是為專業性的會展舉辦活動,則要事先充分了解此行業的專業知識,至少做到半個專家,才有資格為活動確立項目,這亦是初步的資料調查.
必須明確確立的主題范圍,由於活動是會展的一部分,所以它被期望達到的目的已經被細分,自然主題也應有針對性.
第二步,情況調查.調查,相當於要做到立項時的另半個專家,這不僅僅是了解該行業的專業知識,更要針對活動本身作調查,例如國家關於公眾活動方面的政策和法規,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以及預期持續時間,歷史上同類型活動的案例,場地狀況和時間的選擇性,都是調查的內容.
第三步,活動相關可行性研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步驟,根據調查的情況確定出可行的活動范疇,為策劃定下基礎,也盡可能節省論證方案的人力精力成本.研究范圍包括活動的社會適應性,會展現有的條件包括社會環境和目標公眾的適應性,財力適應性,效益的可行性.
從效益的角度考慮,把活動費用與媒體宣傳方面費用相比較,如果投放媒介做廣告,比做一個活動更有效,活動就不一定做了,何況舉辦活動可能還需為其再做媒體宣傳.還有社會物質水平的適應性,活動需要動用許多社會物質,出奇出新的創意更需要物質的支持,因而需要策劃人員盡量利用可以獲得的物質.最後一個是應急能力的適應研究性,需要那些應變措施如戶外活動要考慮天氣的情況,野外活動考慮更多的是安全設施問題,這些都是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的范疇. 第四步,提煉活動主題,進行創意.一個活動之所以可以完善會展的功能,即因為它的形式比會展更為豐富,所以活動有它自己的創意點就成為關鍵.如同廣告創意一樣,除了個人創意外,要特別強調團隊創意的概念,如果能夠在創意過程中開個頭腦風暴可以事半功倍.團體創意的過程也始終貫穿著個人的創意過程,作為現代策劃,需要的是多個學科的綜合和團體的智慧,而不是某個的傑作.
第五步,流程及細節考慮.一個活動並不是擁有主題就夠了,還需要眾多細節問題的支持,例如嘉賓的演講次序,時間安排等等,流程就是一個活動對受眾的語言,完美的表達才能使活動起到最大的影響.細節策劃是策劃者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甚至被認為是執行時應該考慮的問題.策劃者需要調動各種資源來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第六步,制定策劃案,也就是把設想的方案用文字表達出來,即按形式,時間,地點,人員,主題和流程幾個部分,書寫策劃案.
第七步,活動策劃案論證.這是對整個方案的可行性論證,針對不合理的活動細節略加調節,方案論證通常使用定位式優選法,輪轉式優選法和優點移植法.以上的七個步驟只是一個必要的模式,不同類型的活動在細節會各有差異,甚至完全不同,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⑵ 會展的八大基本要素是什麼

會展八大基本理論

會展的基本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便形成會展活動的基本理論或會展學基本理論。會展的專業性、市場經濟性、相關性、綜合性、系統性、信息傳播特性也決定了會展的經濟帶動系數理論、市場理論、系統理論、營銷理論、傳播理論等基本理論的形成,我們可以從這些基本理論中認識會展活動的基本規律。

一、會展的市場理論

會展中展覽活動是一種古老、特殊的經濟交換(流通)形式。展覽是市場經濟中的主要交流媒介之一,它與期貨市場、商務交易所構成市場流通三大主要形式。會展中展覽活動,通過展覽會使買賣雙方簽約成交或交換物品(信息),做成買賣,形成展覽市場。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展覽作為市場流通環節與其他市場流通方式有所不同。期貨市場,商品交易其本身就構成交換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是市場常規性的交換環節。在物品交換過程中有先買進,後賣出的過程,而展覽活動一般非常規、常年的,時間比較集中。展覽會是提供買方、賣方交換的平台。這就是展覽活動的市場理論:即:通過展覽、使買賣雙方達成交換平台,形成展覽市場。這種市場是一種特殊的市場或者說是一種特殊的媒介。

據美國CEIR調查,在製造、運輸等行業以及批發業,2/3以上企業將展覽作為流通手段,金融、保險行業有1/3以上企業將展覽作為交流與流通手段。展覽活動的市場原理告訴我們:展覽活動對於促進貿易、產品信息交流、建立聯絡、貨物成交等產生了媒介作用,它不僅是一種經濟手段,更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同時,展覽作為一種活動媒介,買方與賣方是其重要的兩個主要因素,缺一不可。

在原始社會,展覽作為唯一的交換形式,作用不言而喻。而在近現代,商業流通占據主導作用。但展覽仍然起著巨大的作用。一般商業流通在消費品方面起主導作用,而貿易性展覽則在資本、技術、信息流通上起主導作用。正因為貿易性展覽會這些顯著的功能,使其市場營銷在兼顧買賣雙方的角度上形成自身的獨特的營銷內涵,買方、賣方在參加在展覽會時,可以充分實施企業(個人)在信息交流、產品定價、銷售和產品的營銷策略。可以說,參加交易展覽會是企業(個人)營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會展市場營銷理論

麥卡錫(McCarthy)在其營銷原理理論中就有提出4Ps理論,即買方理論:產品(Proct)、價格(Price)、地點(Place)、促銷(Promotion),而羅伯特?勞特伯恩(Robert?Lauter-born)提出4Cs理論,即賣方理論:顧客問題的解決(Customer solution)、顧客的成本(Customer cost)、便利(Convenience)和傳播(Communication)。

買方賣方營銷理論引入展覽市場,使我們更容易認識貿易性展覽會的市場營銷的特徵、內涵和原理。

現代貿易性展覽會是展覽市場中最典型的具有市場營銷特徵的一種。它有以下幾種功能:提供市場關注點,反映出部分市場;確定和提高市場透明度;有助於開拓新市場;得以直接比較產品和效用;使人從集中交換信息和人的感官的高度體驗。

會展市場營銷的原理反映在參加貿易性展覽會上,表現為四個內涵和特徵:

1、以展覽作為交流手段

交流過程意味著相互交換新聞和信息。貿易展覽會也是如此,雖然參展商最初更多是信息提供者,建造展台,展示產品,派人參加,觀眾最初只是信息接受者,但是,觀眾成為積極參與信息交流的一方。真正的貿易展覽會就要起到這種媒介作用,交流正是貿易博覽會和展覽會的核心功能之一。公司對外交流策略的實施手段是廣告、促銷、直銷和公關。

2、以展覽作為價格手段

如何使用價格手段取決於客戶構成、公司規模、辦公地點及運輸距離等情況。公司可在與客戶交流時,了解到制定價格策略的必要信息。參展有助於改進現有價格手段,發現新的市場領域。

3、以展覽作為分銷手段

簡單分析分銷手段構成的各個方面,即可看出參加貿易展覽會意義重大。公司制定分銷策略時,需要補充、調整銷售組織,重組銷售力量,招募零售商和銷售代表,尋找貨物運輸和儲存合作夥伴。同時,要考慮調整和改進現有分銷渠道的數量和質量。參展有助於完成這些工作。

4、以展覽作為產品組合

公司必須著重考慮選擇哪些類別的產品參加展出。運用這種產品戰略時,必須充分認識現有產品的生命周期及展品所面對的市場。

產品組合構成的各個方面及產品本身市場前景如何,均可在參展過程中加以檢驗。

會展市場營銷中的四個內涵,從賣方(參展者)著手,確定了其交流手段、價格手段、分銷手段和產品戰略的營銷組合。這就是會展市場營銷的4個組合。

三、 會展活動的帶動系數理論

歐美近百年的會展活動歷史表明,會展活動的舉辦對於舉辦地(城市)帶來了相關產業的連鎖效應,也稱會展效應。這里相關產業包括印刷、酒店、餐飲、零售業、旅遊業、通訊業、計程車、廣告業、航空業等相關產業。據德國著名經濟研究院——IFO研究院曾經對慕尼黑展覽業所引起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進行調查,研究院通過調查1998年和2001年參展商和參觀者在慕尼黑參展的總支出,對城市就業、稅收和產業效益進行分析並核算年平均值。最後得出如下結論:如果展覽活動的收益為1,那麼會展活動的經濟效益就為10。這也就是會展經濟拉動(帶動)系數1:10的由來。但這種拉動系數只是一個平均值,這還要取決於這個展覽活動的結構、規模等因素。國際化強的海外觀眾、參展者多的展會其拉動系數就越大,而國內、本地區性展會其發展帶動系數就越小,在我國舉辦會展較早的大連,曾對大連某一本地性展會的拉動系數進行調研,得出1:8.5~9結論;上海會展業帶來相關經濟效益直接投入產出比為1:6,間接達到1:9。因為會展帶動系數或會展的經濟效益引發了眾多城市看好會展這個相關性強、邊際輻射性強的朝陽產業。歐美、亞洲的德國漢諾威、法國的巴黎、美國的拉斯維加斯、中國香港、新加坡等著名展覽城市,大量的會展活動的舉辦給城市帶來了巨額的利潤。法國每年的展會營業額達85億法郎;美國每年舉辦200多個商業展覽會,帶來了38 億美元的收入,香港每年的會展收入就達75億港元,1999年我國昆明世博會期間,僅雲南省旅遊收入就到174億元。會展活動給所在地區(城市)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促進城市功能要求的合理流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市民文明素質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也是會展帶動理論的更深層次表現。

四、展會生命周期理論

一個企業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而展會也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展會的生命周期就是指從引入、成長、到成熟、衰退的周期。由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產業發展的瞬息萬變,展會的生命周期除展會自身的經營、管理和創新外,政治、軍事、經濟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也至關重要。展會生命周期包括引入、成長、成熟、衰退四個階段。

1、引入期,展會為新項目,會展商不了解、不熟悉這個展會,因而展會的宣傳、推廣、開拓市場等工作非常大,當然投入也很大。也正因為新展會由於市場、技術和管理上的不確定,對這種展會而言,是一種風險,隨時有夭折的可能。

2、成長期。展會成長期是展會日趨成熟、增長的時期。參展商熟悉和認識這個展會,技術管理和服務優良,展位銷售量上升,展會其時的利潤也呈現最大化。

3、成熟期。從展會成長期後期開始,市場增長率減緩,展位銷售勢頭減緩,展會價格和利潤滑坡。其階段表現為同類主題展會競爭趨勢白熱化。展會之間並購現象會出現。

4、衰退期。在這個階段,展會伴隨著這種產業的衰退而衰退,比如全球IT展覽會隨著網路的發展,產業展會功能需求減少,展會縮小,其階段展會利潤很低,展會本身存在著新一輪的創新,以符合參展商產品市場開拓的需求。

展會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是一般過程,但有的展會在運營過程中有跳躍性發展的,也有在衰退時期通過革新而延長其生命周期的。當然也有因為偶然因素或自身因素及時夭折的

五、展會系統管理理論

系統即指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會展系統管理就是強調展會組織的整體性管理,把展會作為一個開放系統,把展會看作是由許多子系統所形成的組織。會展系統要強調:(1)一個展會(系統)的決策;(2)一個展會的設計和構建;(3)展會系統的運轉和控制(4)檢查和評價展會系統的運轉結果,看其是否有效果和效率。

⑶ 會展策劃的原則有哪些

1、以客戶求為出發點 。首先,設計人員要確會展活動的主題、目標和內容,了解主辦力、商家或客戶的意圖,並且全面掌遲參展者的信息,經常與他們保持聯系、進行溝通,交流設計溝息,這樣才能很好地運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創造性地反映出參展商的意圖、風和形象,達到參展者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和效果。因此,會展設計並不是迸行個人藝術展,跟它的藝術性比起來,它的商業性顯得更為重要。

2、考慮人的因,使設計更好地服務於人 。觀眾是會展活動的主體。會展設計需要滿足觀眾多樣的需求,這是在進行會展設計構思時的基本依據。觀眾需要舒適和諧的展示環境、聲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豐富的展示內容、安全便的空間規劃、考慮周到的服務設施等等。這就需要會展設計者要仃細研究觀眾的視覺感受和審美心理,針對不同的會展內容進行巧妙的藝術加T;除此之外,還要合理安排觀眾的參觀路線、參觀角度、色彩照明以及全的服務配套措雀,充分考慮到老人、小孩以及殘疾人的便利。好的會展設計要求做到以人為本。充滿人性化的展示空間才是一個「合情」、以合理」的設計。如下圖的設計中,營造出了工作室的感,很好地體理了人性化的設計。

3.簡潔荑觀,獨特新穎 。當會展活動皚空間越大、展品越多,結構變化就越多,越容易使展廳失去簡潔感和有序性;而展品又是展示空間的主角,因而以最有效的場所位置向觀眾呈現展品是劃分空間的首要目的。設計者在進行設計時,需要注意設計的變化與統一,盡量通過簡潔明了的設計滿足觀眾的審美情趣,加深他們對會展活動的印象。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會展業的不斷發展,也要求會展設計要求新、求異、求變。因為人們對新鮮事物總是懷有極大的熱情,只有新穎的設計才會在眾多的設計中脫穎而出,才會對觀眾產生足夠的吸引力。這就要求設計者要善於掌握和運用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來提升設計的科技含量,創造新鮮、有創意的設計,使人耳目一新。

4.以經濟實用為准則 。「以最小的投人創造出最大的效益」是每個經營者所追求的,而設計者能夠以最低的花費達到最佳的展出效果也是每個參展商所希望的,這不僅體現了經營意識,也體現了設計者的設計能力。以道具設計為例,會展活動的舉辦期一般較短,道具一般具有特殊性,因而重復利用率較低,所以在選材時應注意經濟實惠並製作簡便,有時甚至可以租賃

5.保證展覽環境的安全性 。會展活動,尤其是大型會展活動,一般觀眾較多,容易出現擁擠現

⑷ 會展服務心理學的研究原則包括哪幾項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類的學習、教育干預的效果、教學心理,以及學校組織的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教育心理學」和「學校心理學」這兩個名詞經常交替使用,但通常從事理論工作及研究的人員較傾向稱作教育心理學家,而在學校或學校相關埸所從事實務工作的就被歸類為學校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關注學生如何學習與發展,實務工作上特別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通過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對理解教育心理學也有一定的幫助。首先,教育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為基礎,兩門學科之間的關系就像醫學與生物學、或工程學與物理學之間的關系。然後,從教育心理學又可以發展出研究教育問題的眾多特殊領域,包括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學、課程發展、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課堂管理。

⑸ 會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一、 參展商-系統的動力
參展商主要指參加會展的相關單位、組織、團體和個人,他們是會展系統的基礎要素和市場需求的表徵反應,由於他們的存在,才產生了會展系統的其他要素,也正是根據其數量的多少和行為的活躍與否,決定了會展系統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二、 會展組織者-系統的主體
會展組織者是指專營會展業務的機構和部門,即會展公司和會展行業協會。會展組織者通常有著特定的服務對象,決定著會展的舉辦時間和舉辦形式,並能提供展示環境和信息。在會展系統中,作為唯一全程參與運作會展活動的主題,會展組織者支配性地指導會展的發展方向和最終成果。
三、 會展的媒體-系統的神經
會展媒體是指展示傳播信息的媒介,即展覽館和展覽中心。在會展系統中,會展的生命在於展現和傳播,而會展媒體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提供媒介和形象展示傳播信息,媒體與會展組織者、市場和觀眾之間的密切的聯系,參展商與展館的聯系通過會展組織者來實現。
四、 會展市場-系統結構的紐帶
狹義的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廣義市場是指商品所反映的各種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現象的總和。會展系統中的市場是指廣義的市場,它所涉及的內容和經濟關系遠遠超出了純粹商品交換的范圍。在這個系統中,既有以展覽為媒介反映參展商和消費者關系的商品交換行為,也有反映參展商與展覽組織者和展館之間的分工協作行為,所有這些關系都不是狹義的市場能夠反映和包容的。在展覽系統中,市場的紐帶性和作用性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日益顯著,一方面它使系統其他要素的功能通過市場發生有機的聯系;另一方面市場以它特殊的功能調整著系統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因為給要素的行為方式的變化和行為後果,都要從市場中得到反饋。
五、 參觀會展的觀眾(消費者)-系統結構的起點和終止
消費者就是商品的購買者和使用者,包括生產消費者和生活消費者。在商品經濟活躍發展的條件下,它包括兩個部分:一時在會展直接作用下,採取某種消費行為的消費者,如那些在商品展示過程中面對面的勸說下,引起購買行為的消費者;二是在展覽間接作用下採取某種消費行為的消費者,如在廣告宣傳作用下採取沒腫消費行為的消費者。
在會展系統結構中,消費者是一切展覽行為的起點。從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看,如果沒有消費,就不可能存在有目的的生產;沒有生產,便不可能產生參展商,也就不可能有其他行為。消費者還是會展行為的終點,因為會展活動之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購買和選擇需要,會展效果的好壞也要由消費者最後決定。

⑹ 什麼是會展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會 展 項 目 可 行 性 研 究會展項目策劃是舉辦展覽的基礎,是展覽獲得成功與持續發展的保障,會展項目策劃包括:可能性研究(possibility study):對外部因素的研究可操作性研究(operation study):對公司內部因素的研究可持續性研究(viability study):內外因素的綜合性研究一、可 能 性 研 究:能否舉辦某專業展會,首先,取決於該展覽會的產業有無需求空間和限制1、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a、產業性質: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b、產業規模:生產總值、銷售總額、進出口總額、 從業人數 c、產業分布:產業鏈條及生產基地的布局 d、廠商數量:反映產業的競爭態勢 e、銷售方式:直銷式、間接銷售 f、技術含量:技術含量反映產品的生命周期2、市場格局與細分a、市場競爭的態勢:市場內部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以及政府對產業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1)壟斷型與市場集中度高 2)充分競爭型與市場集中度低b、市場細分:通過市場細分找出產品的差異性c、市場的相關產業:找出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相關性3、政府法規a、產業政策:政府對產業產品的生產、銷售、使用等方面的政策b、產業發展規劃:政府部門對產業發展的宏觀規劃c、海關規定:關稅與進出口的限制與禁止d、貨幣政策:本國貨幣的升貶值e、市場准入規定:對外資進入產業市場的政策4、展覽市場需求與競爭因素a、同類型展覽的數量、規模、地理分布b、誰是主要競爭對手,其實力如何5、案例分析中國國際展覽與會議展示會二、可操作性研究≌估濫芊窬侔歟喚鋈【鯰諭獠刻跫,而且也取決於組織者的內部條件1、組織者的產業背景 a、與政府和相關協會的關系 b、對相關市場情況熟悉的程度:產品、技術、銷售渠道、趨勢 c、對相關市場的企業了解的程度:參展商、專業觀眾的構成與來源 d、與媒體的關系2、資金實力 a、啟動資金b、運作資金c、後續資金3、人力資源a、人員配備:行業專家、展覽人才、策劃師、設計師、信息分析師b、工作能力:稱職與熟悉業務4、硬體條件 a、辦公設備b、通信工具三、可持續發展性研究通過對展覽項目的內外部因素的分析,研究該展覽項目的生命力與發展前途。1、產業與市場的發展趨勢 a、產品技術更新換代的頻率 b、市場容量的變化 c、產業發展趨勢 d、國內外宏觀經濟的走勢2、競爭因素 a、同類展覽的數量及增長情況b、競爭對手的實力變化3、差異化 a、展覽題材的細分b、展覽題材的合並4、客戶關系a、參展商、觀眾數量與質量的挖掘b、客戶關系的維系5、風險預測 1)經營風險:盈虧平衡規模是舉辦展覽的最低規模要求 「經營安全系數」 概念及計算方式: 經營安全系數=1- 盈虧平衡規模 展會預期(實際)規模 1-(400攤位÷500攤位)=0.2(20%) 非常安全:40%以上 安全:21%---39% 較安全:16%--20% 有風險:10%---15% 較大風險:9%以下2)財務風險a、虧損後的後續資金問題b、資金鏈條問題3)合作風險 a、展覽組織方的合作出現利益糾紛和目標, 條件的不協調b、展覽組織者與展館和其他服務商的利益糾紛和工作不協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0acf3010008id.html

⑺ 常用的展覽策劃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展覽策劃方法有:
1、做活動。
一些有意思的活動,比如比賽,竟演之類的,讓潛在客戶參與進來,一方面宣傳品牌,另一方面發展客戶,提升銷售機會。
2、做展示。
展廳展台展示自己的產品,高端大氣上檔次,提升品牌影響力。
3、做會議、
組織行業內優秀人士進行探討研究,有話語權的人代錶行業方向,給自己品牌樹立行業標桿的形象。
以上為主要的展覽策劃方法,具體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要靠自己創新思維,才有亮點。

⑻ 會展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文獻綜述怎麼

你的文獻綜述具體准備往哪個方向寫,題目老師同意了沒,具體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獻綜述想寫好,先要在圖書館找好相關資料,確定好題目與寫作方向。老師同意後在下筆,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文獻綜述的寫法與格式

一、何謂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是高度濃縮的文獻產品。根據其涉及的內容範圍不同,綜述可分為綜合性綜述和專題性綜述兩種類型。所謂綜合性綜述是以一個學科或專業為對象,而專題性綜述則是以一個論題為對象的。學生畢業論文主要為專題性綜述。
文獻綜述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動態、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綜述,並提供參考文獻。作者一般不在其中發表個人見解和建議,也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客觀概括地反映事實。

二、文獻綜述的特點
1.綜合性
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佔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
2.評述性:
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並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而是手冊或講座了。
1)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2)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並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於綜述是三次文獻,不同於原始論文(一次文獻),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實驗結果、未發表或待發表的新成果。
3)綜述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無嚴格的規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專著,參考文獻可數百篇乃至數千篇;小的可僅有千餘字,參考文獻數篇。一般醫學期刊登載的多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過20篇,外文參考文獻不應少於1/3。
三、綜述的內容要求
1)選題要新:即所綜述的選題必須是近期該刊未曾刊載過的。一片綜述文章,若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即選題與內容基本一致,同一種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說理要明:說理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處處以事實為依據,決不能異想天開地臆造數據和診斷,將自己的推測作為結論寫。
2)層次要清: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要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寫到什麼程度,前後如何呼應,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構思。
3)語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學性為生命,但語不達義、晦澀坳口,結果必然阻礙了科技知識的交流。所以,在實際寫作中,應不斷地加強漢語修辭、表達方面的訓練。
4)文獻要新:由於現在的綜述多為"現狀綜述",所以在引用文獻中,70%的應為3年內的文獻。參考文獻依引用先後次序排列在綜述文末,並將序號置入該論據(引文內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獻必須確實,以便讀者查閱參考。
校者把關:綜述寫成之後,要請有關專家審閱,從專業和文字方面進一步修改提高。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作者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誤,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視了彼一方。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沒有恰到好處地反應某一課題研究的"真面目"。這些問題經過校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四、綜述的格式與寫法
綜述一般都包括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體和總結組成。
1)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綜述問題的歷史、資料來源、現狀和發展動態,有關概念和定義,選擇這一專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如果屬於爭論性課題,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2)主體: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點及其理論根據,從而反映作者的見解。為把問題說得明白透徹,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述。這部分應包括歷史發展、現狀分析和趨向預測幾個方面的內容。
a.歷史發展:要按時間順序,簡要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b.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及各派觀點,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將歸納、整理的科學事實和資料進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對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要詳細介紹,並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介紹各家觀點或學說,進行比較,指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對陳舊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對一般讀者熟知的問題只要提及即可。
c.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寫得客觀、准確,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徑,為有志於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鋪路。
主體部分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問題發展歷史依年代順序介紹,也有按問題的現狀加以闡述的。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應比較各家學說及論據,闡明有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
主體部分的寫法有下列幾種:
a.縱式寫法 "縱"是"歷史發展縱觀"。它主要圍繞某一專題,按時間先後順序或專題本身發展層次,對其歷史演變、目前狀況、趨向預測作縱向描述,從而勾劃出某一專題的來龍去脈和發展軌跡。縱式寫法要把握脈絡分明,即對某一專題在各個階段的發展動態作扼要描述,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取得了什麼成果,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後發展趨向如何,對這些內容要把發展層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緊密銜接。撰寫綜述不要孤立地按時間順序羅列事實,把它寫成了"大事記"或"編年體"。縱式寫法還要突出一個"創"字。有些專題時間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時就要抓住具有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詳細介紹,而對一般性、重復性的資料就從簡從略。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做到了詳略得當。縱式寫法適合於動態性綜述。這種綜述描述專題的發展動向明顯,層次清楚。
b.橫式寫法 "橫"是"國際國內橫覽"。它就是對某一專題在國際和國內的各個方面,如各派觀點、各家之言、各種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較。通過橫向對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種觀點、見解、方法、成果的優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國際水平、國內水平和本單位水平,從而找到了差距。橫式寫法適用於成就性綜述。這種綜述專門介紹某個方面或某個項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論、新觀點、新發明、新方法、新技術、新進展等等。因為是"新",所以時間跨度短,但卻引起國際、國內同行關注,紛紛從事這方面研究,發表了許多論文,如能及時加以整理,寫成綜述向同行報道,就能起到借鑒、啟示和指導的作用。
c.縱橫結合式寫法在同一篇綜述中,同時採用縱式與橫式寫法。例如,寫歷史背景採用縱式寫法,寫目前狀況採用橫式寫法。通過 "縱"、"橫"描述,才能廣泛地綜合文獻資料,全面系統地認識某一專題及其發展方向,作出比較可靠的趨向預測,為新的研究工作選擇突破口或提供參考依據。無論是縱式、橫式或是縱橫結合式寫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統地搜集資料,客觀公正地如實反映;二要分析透徹,綜合恰當;三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四要語言簡練,詳略得當。
d.總結:主要是對主題部分所闡述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重點評議,提出結論,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提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e.參考文獻:寫綜述應有足夠的參考文獻,這是撰寫綜述的基礎。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證者的勞動及表明文章引用資料的根據外,更重要的是使讀者在深入探討某些問題時,提供查找有關文獻的線索。綜述性論文是通過對各種觀點的比較說明問題的,讀者如有興趣深入研究,可按參考文獻查閱原文。因此,必須嚴肅對待。
四、寫作步驟
1)選定題目選定題目對綜述的寫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a.選題首先要求內容新穎,只有新穎的內容才能提煉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題目。
b.選題還應選擇近年來確有進展,適合我國國情,又為本專業科技人員所關注的課題,如對國外某一新技術的綜合評價,以探討在我國的實用性;又如綜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應用,以供普及和推廣。選題通常有幾種:一種是與作者所從事的專業密切相關的選題,對此作者有實際工作經驗,有比較充分的發言權;一種是選題與作者專業關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樂於探索的課題;還有一種是醫學科學情報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c.題目不要過大,過大的題目一定要有諸多的內容來充實,過多的內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獻,這不但增加閱讀、整理過程的困難,或者無從下手,或顧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難以深入,往往流於空泛及一般化。實踐證明,題目較小的綜述穿透力強,易深入,特別對初學寫綜述者來說更以寫較小題目為宜,從小范圍寫起,積累經驗後再逐漸寫較大范圍的專題。此外,題目還必須與內容相稱、貼切,不能小題大作或大題小作,更不能文不對題。好的題目可一目瞭然,看題目可知內容梗概。
2)查閱文獻題目確定後,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
a.對初學者來說,查找文獻往往不知從哪裡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權威性的參考書,如專著、教科書、學術論文集等,教科書敘述比較全面,提出的觀點為多數人所公認;專著集中討論某一專題的發展現狀、有關問題及展望;學術論文集能反映一定時期的進展和成就,幫助作者把握住當代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獻資料,期刊文獻浩如煙海,且又分散,但裡面常有重要的近期進展性資料,吸收過來,可使綜述更有先進性,更具有指導意義。
b.查找文獻資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自己所選定的題目,查找內容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遠)期刊,再按照文獻後面的參考文獻,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樣"滾雪球"式的查找文獻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獻。這是比較簡便易行的查閱文獻法,許多初學綜述寫作者都是這樣開始的。另一種較為省時省力的科學方法,是通過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常用的檢索工具書有文摘和索引類期刊,它是查閱國內外文獻的金鑰匙,掌握這把金鑰匙,就能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獻。此外,在平時工作學習中,隨時積累,做好讀書文摘或筆記,以備用時查找,可起到拾遺補缺作用。
c.查找到的文獻首先要瀏覽一下,然後再分類閱讀。有時也可邊搜集、邊閱讀,根據閱讀中發現的線索再跟蹤搜集、閱讀。資料應通讀、細讀、精讀,這是撰寫綜述的重要步驟,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過程。閱讀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據,領會文章的主要論點,用卡片分類摘記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方法、重要數據、主要結果和討論要點,以便為寫作做好准備。
d.加工處理:對閱讀過的資料必須進行加工處理,這是寫綜述的必要准備過程。按照綜述的主題要求,把寫下的文摘卡片或筆記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條理化,力爭做到論點鮮明而又有確切依據,闡述層次清晰而合乎邏輯。按分類整理好的資料輪廓,再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後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體會,這樣客觀資料中就融進了主觀資料。
e.撰寫成文:撰寫成文前應先擬提綱,決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應重點闡明,哪些地方融進自己的觀點,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幾筆帶過。重點闡述處應適當分幾個小標題。擬寫題綱時開始可詳細一點,然後邊推敲邊修改。多一遍思考,就會多一分收獲。
f.提綱擬好後,就可動筆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個問題展開闡述,寫作中要注意說理透徹,既有論點又有論據,下筆一定要掌握重點,並注意反映作者的觀點和傾向性,但對相反觀點也應簡要列出。對於某些推理或假說,要考慮到醫學界專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為問題提出來討論,然後闡述存在問題和展望。初稿形成後,按常規修稿方法,反復修改加工。
撰寫綜述要深刻理解參考文獻的內涵,做到論必有據,忠於原著,讓事實說話,同時要具有自己的見解。文獻資料是綜述的基礎,查閱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關鍵一步,搜集文獻應注意時間性,必須是近一二年的新內容,四五年前的資料一般不應過多列入。綜述內容切忌面面俱到,成為瀏覽式的綜述。綜述的內容越集中、越明確、越具體越好。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閱讀過的原文,不能根據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間接引用(指閱讀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獻,並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對文獻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觀點、方法上的失誤。

五、 綜述論文的遴選與審編
1)綜述論文是多篇研究成果的綜合,所涵蓋的內容信息量大,使讀者費時不多卻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國內外著名期刊很多都設有綜述欄目,並給以較大的篇幅和較多的參考文獻數額。綜述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寫作要求比較高,只有資深的作者才可能寫出合乎要求的綜述論文。它要求作者對所綜述的資料擁有準確的判斷能力,有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並有親身研究的經歷和體會,以及有較強的駕馭文字的能力。綜述論文能較系統地反映國內外某一學科或專題的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最新研究的熱點及新思路、新方法,對啟發讀者的研究思路具有向導作用。此外,綜述論文的橋梁功能亦很顯著。
2)綜述論文的審稿程序遵從一般審稿規則,但具體到某篇綜述的取捨上,還是有其特殊性和規律性。
a.在平衡比較中遴選。綜述論文的資料來源於文獻,可以有多個作者就同一個問題在一個時間段內分別向編輯部投稿,因此,編輯部必須對類似稿件進行權衡比較、分析,以決定取捨。如"幹細胞的研究"是當前研究熱點,本刊在同一時間段內收到3篇文章,經分析比較後認為它們是從不同側面進行的綜述,各有特點,故決定放在同一期刊出。又如,有關"端粒酶"的研究是近年來的熱點課題,本刊連續收到多篇同類文章,內容多有重復,結果選取了1篇投稿較早的文章,對後來者只得以"已有類似稿件,請改投他刊"而退稿。
b.在達到總體評審要求的稿件中遴選。對一篇達到總體評審要求的綜述論文應該是:就某一問題寫得系統、深入,能反映該課題當前的研究水平,內容有新意,文字通順。在這些稿件中再根據其對當前研究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進行分級優選。
2)筆者根據所編期刊近幾年來審稿人的意見,並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歸納出對綜述稿件的總體評價。
a.對錄用稿件的評價:屬國際研究熱點,有較好的指導和參考意義;是該領域重大課題,內容豐富,值得刊登;國內研究較少,對開展此項工作有推動作用;介紹設計的思路及目前動態,對讀者有一定啟發;綜述當前概況,讀者將從中汲取教益;內容新穎而重要,能引起有關讀者的興趣與重視;選題很好,對立足國內走向世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尚在起始階段,有利於讀者了解其概貌;內容好,文獻新,層次清晰,語言通順;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重點突出,分析得當;綜述較全面,並較深入,反映了當前研究狀況;屬前沿進展資料,有較大學術參考價值;內容具有進展性,且有作者自己的工作,值得介紹;問題有新意,且存有爭議,本文提供了一定思路。
b.對被退稿件的評價:涉及面太窄,感興趣的讀者不多;實驗依據不足,多為推測性內容;內容分散,重點不突出,讀後無系統概念;羅列文獻,未作分析討論;題目很大,但具體內容不多;國內已有不少報道,無明顯特色;觀點有錯,原則有誤,說服無力;內容膚淺,深度不夠,未能反映重大進展;語言表達及結構均差,修改難度很大;資料來源可信度差,分量不夠;文獻未經充分消化,思路不清,前後矛盾;選題缺乏新意,內容陳舊,文字冗長;材料零散,內容單薄,說理不透;對所綜述的領域不熟,寫作不得要領。筆者在編輯綜述稿件時發現,達到錄用要求的稿件,都無一例外地要退修和編輯加工後才能刊出。當然,編輯部對稿件退修是很慎重的,一般情況下,退修的稿件即屬准備刊發的稿件。
七、綜述文稿的常見問題及審編
編輯工作中發現,綜述論文文稿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審編時須慎重處理。
1)根據已有的綜述直譯轉抄
這樣做,難免有抄襲之嫌,因為"綜述論文"不同於"譯文"。在寫作綜述論文時,可以借鑒他人已發表的綜述啟發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說,必須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寫出有別於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側重點。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進行文獻更新,補足與自己側重點有關的和該課題最新發表的文獻,然後按照自己的側重點重新命題,將全文重新整理,綜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如本刊收到一篇綜述文稿,列文獻30餘篇,而正文不足4000字。在初審中發現,其題名直譯自其中一篇文獻,進一步發現其內容亦基本來自該篇文獻,但鑒於選題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故決定讓作者重新查閱文獻,補足近年的研究進展,改寫後再投稿,再審編。
2)洋洋大篇,只是資料的堆積
有的來稿超過1萬字,但內容既無重點又不深入,層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誤。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對所綜述的專題不熟悉,體驗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題,而只是資料的堆積。對於這樣的稿件退稿時即提醒作者,倒不如選一個自己比較熟悉的題目,哪怕是寫一個較小的題目,只要在該專題范圍內寫得系統、深入,這樣的文章也是一篇好綜述。
3)文獻開列過多,引文不當
一般要求綜述論文著錄的文獻應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文,但也並不是所有讀過的文獻都統統列出,應選擇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獻.
4)把綜述寫成講座
講座和綜述的共同點是文章的綜合性、新穎性和進展性。一般認為,綜述是專業人員寫給同專業和相關專業人員看的,要求系統、深入;講座是專業人員寫給相關專業人員和非相關專業的"大同行"看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從來稿中看到,把綜述寫成講座最顯著的特徵是,文章中夾帶大量的基礎知識性的內容,甚至把教科書上的圖表也搬了過來,文章冗長而深度不足。對此類文稿應大力刪減專業人員所熟知的內容,在深度上下功夫,進一步挖掘提煉原始文獻中的科研信息,從理論和機制的高度上進行分析歸納,從而使其達到綜述論文的要求。隨著我國科技工作與國際接軌,科研論文亦逐步投向國際期刊。相應地,以綜合報道國內外科學技術新進展,促進國內科技發展為宗旨的綜述性科技論文必將在國內有所加強,因此,科技期刊將會加大綜述文章的比重。

文獻綜述的寫法與格式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
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
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及進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
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對於畢業設計的課題綜述,則要結合課題的性質進行書寫。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復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文獻復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選題和搜集閱讀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於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麼困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種演算法、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
選定題目後,則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於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可以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後,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
1.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2.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3.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4.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
三、注意事項
由於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於「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同於一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准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閱讀全文

與會展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勤思教育研究方法論 瀏覽:644
用手機連接電腦玩游戲方法 瀏覽:357
河南牛皮癬治療方法 瀏覽:477
舞蹈基本訓練教學方法 瀏覽:385
柏拉圖的計算方法有特殊要求嗎 瀏覽:699
收翻蹬夾游泳教學方法 瀏覽:375
溝通八個方法和步驟 瀏覽:390
球哥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0
河邊抓蝦的方法視頻 瀏覽:917
50公斤臂力器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536
圓月怎麼畫才好看簡單方法 瀏覽:847
買外賣有什麼省錢的方法嗎 瀏覽:383
雪梨紙包裝方法圖片 瀏覽:727
初中物理簡答題教學方法 瀏覽:316
電腦前抗氧化方法 瀏覽:876
果酸誘小葯的使用方法 瀏覽:599
高強螺栓檢測方法 瀏覽:280
單臂畫圓肩頸解決方法 瀏覽:975
靛藍染毛線的方法及步驟 瀏覽:663
正確綳腳背的方法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