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一、優化教學設計要關注教學目標的落實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評價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力求把握處理好教材的知識結構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的關系,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綜合考慮,做到具體明確,操作性強。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設計的優化。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規律和自己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預設,盡可能考慮學生學習活動的各種可能性,增強預設的開放性,比如:某些問題的處理在預設時可以採取多個方案,課上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方案,事先預設學生的多種狀況,特別是要考慮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的有差異的教學方案,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二、教學設計要關注一堂課的整體結構和不同課型的特點。
一節數學課,一定要把握住數學的本質,數學課要散發出濃濃的數學味,在彩旗紛飛時一定要有屬於數學的那一面或那幾面,那樣才會有更具魅力的數學課。
作為一節好的數學課,應該要結構清晰。其實只要是圍繞教學目標層層展開的,就會讓人感覺結構清晰。例如:
概念課的教學講究有理有據
在小學數學的新課程中,有很多課是概念課。概念課要關注概念的內涵准確,外延豐富。我在教學概念課之前,自己要先思考數學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怎樣才能引導學生把握住概念的本質。在概念課上,孩子出錯的時候,也要思考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原因使學生沒有領悟概念。當孩子出錯之時,教師是否已經引導學生找到錯誤的原因,並總結不出錯的方法?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給他的判斷依據是不是充分?對這些問題,我在課堂或課後一能及時反思,及時找到原因,及時彌補,形成一種扎扎實實地教學。
技能課的教學要注重實效
數學課中有很多技能課,如運算技能,測量技能,收集數據的技能等。在培養運算技能時要注重口算,筆算、估算有機結合,真正發揮不同演算法的各自優勢。例如:在教學測量時,也要恰到好處的設計教學,發揮出不同測量方法、不同測量工具的不同優勢,我很重視學生數學活動的設計這一環節,我認為很多事情只有通過親手做一做,才能印象深刻,技能是需要訓練的,就像在教室里教不會游泳一樣,很多技能都需要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才能得以訓練。
練習課的教學要練出新意
練習課的作用不僅是鞏固,而且要深入,練習課更重視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我覺得練習課不是炒冷飯,而是在做好吃的揚州炒飯。在練習的過程中要練出新意,其實精彩的練習課有時比新授課更精彩。練習課上蘊含著思想方法,好比讓學生在炒飯中吃出新的營養一樣。所以我在設計練習是體現層次性,做到由易到難、以簡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在設計練習時我還考慮到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優秀生「吃得飽」。而且練習要多樣化,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同時,練習時我還充分利用口答、筆算、搶答、板演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練習效率。
三、優化教學設計要優化新知探求:新知探求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徑。為了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我在設計時做到如下幾點:(1)要創設數學思維的情景,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我在啟發引導學生時,經常在知識的生長點上設疑,特別是當學生不能憑原有的知識和方法解決新的問題、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時,這兒既是新舊知識發生矛盾的焦點,又是教師進行啟發引導的最佳情境,更是學生思維發展的良好契機。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一要注意暴露學生學習過程的困難、障礙、錯誤和疑問,並且引導學生自己嘗試、發現、解決;二要注意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贊揚,鼓勵學生提出創造性見解,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與此同時,應特別關注學困生,要多給其一些指導和幫助,如: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一些簡單的練習讓他們來板演,使他們體驗成功的愉快。(2)整個新知的探求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學生是探求新知識的主體。凡是學生能回答的由學生說,說不完整的讓學生間互相補充;凡是學生可以做實驗盡可能讓學生動手去做;凡是學生自己能歸納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凡是可由學生評價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評價可學生間相互評價。在探求新知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指路子、出點子、想法子,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實踐、積極探索。
『貳』 淺談如何優化幼兒教師的數學教學方法
【摘要】幼兒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是不能從客體本身獲得的,而是要從改變客體的動作中獲得。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只有寓教於生活和游戲之中,才能讓幼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關鍵詞】寓教於樂; 增強其自信心; 探索精神【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289-02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它的知識性、抽象性、概括性很強,所以幼兒學習時易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不少困難。(剩餘0字)
『叄』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教學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將新課改的理念落實到中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得到充分、有效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是當前數學課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親身經歷幾年新課改,我深深體會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習熱情使自己的每一堂課都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接受,這對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在幾年的中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所採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一、安排學生每周數學周記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讓同學們在數學學習當中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說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想像、反思自己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嘗試將語文學科中的作文引入數學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常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時也有失敗的懊惱。學生通過數學周記把學習數學的心理體驗,如滿足感、愉悅感、成就感等在周記中表達,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美妙的事。當然也鼓勵學生真實反映自己心理,讓學生的心理得到釋放。寫周記的目的一方面讓他們反思本周的學習情況,做到自己對這一周所學的東西了如指掌,並在接下來的一周通過此方法繼續加油刻苦學習。另一方面,學習上有一些問題的學生會在下周的學習中要求自己上課要認真,想方設法把落下的補上,爭取每周都有收獲,進步。習慣差的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收斂。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發現數學,研究數學,把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改變學生學數學的方式,拓寬學生的視野。
二、隨時與學生交流和溝通
教學關系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流和溝通。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流,沒有溝通,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流發生的"教學"是假教學。因此每當上課前或下課後,我基本上都要與同學們聊聊天,讓他們覺得老師是真心與他們交流,慢慢地他們有時也喜歡把他們學習上的一些困難及時告訴我,讓我幫他們走出困境。
三、實施分層教學
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等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
我在教學中採用分類教學,分層指導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穩步地前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於問題我沒有急於告訴學生答案,讓他們在交流中掌握知識,在討論中提高能力。盡量讓學生發現問題、質疑問題、標新立異。實施分層教學,重要的是要優化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個師生真誠友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真正了解學生心理,尊重學生個性,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的去學。再者,分層教學不僅使成績好的學生更優秀,更有發揮潛能的空間,而且也使基礎差的學生覺得有東西可學,一節課下來自己也有所收獲,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厭惡數學,也不會對數學產生畏懼的心理。這樣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步使他們心理平衡,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培養學生學會質疑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一個勤於思考的人,總是善於發現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應從兒童的好奇、好問、求知慾強等特點出發,積極培養學生勤於思考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善於解決問題,這是培養學生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前提。我們知道,數學離不開概念,由概念又引申出性質,這些性質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現出來。對定理、公式少不了要進行邏輯推理論證,形成這些論證的理論需要思維過程。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於思考。對知識和方法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如:為什麼要形成這個概念?為什麼要導出這個性質?這個性質、定理、公式有什麼功能?如何應用?勤於思考的表現還在於對認知過程的不斷反思、回顧,不斷總結挫折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避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因此,課堂上要使學生樂於提問,教師就要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他們自覺地在學中問,在問中學。
五、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當前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老師把知識嚼爛了再喂給學生,光讓學生等吃「現成飯」,不讓學生自己去看書,自己去開動腦筋獲取知識,造成學生知識學得死,題目稍有變化就束手無策;具有嚴重的依賴性,離開老師,自己寸步難行。所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有重要意義的。課後作業和反饋練習、測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這一環節的教學,也有利於復習和鞏固舊課,還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完一節、一課、一單元後,讓學生動手歸納總結,要求學生盡量自己獨立完成,以便正確反饋教學效果,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把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教師通過經常合理、有效的練習活動來強化,並要適時檢驗其自學效果。同時要求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認真思考,先復習,再作業,注意審題,獨立完成作業,反復驗證和願意請求教師或同學答疑等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逐漸地形成具有綜合特點的自學習慣。
總之,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要安排學生每周寫一次數學周記、隨時與學生交流和勾通、分層教學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培養學生學會質疑及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勤分析,善反思,不斷總結,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而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才能與時俱進。
『肆』 如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教學中,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向課堂要效率是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作了以下幾點的思考: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極強的學科,憑空想很難把答案想出來。那麼如何去提高學生的興趣呢?低年級的學生處於好奇心極強的年齡,什麼都喜歡問為什麼,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恰當地把握學生好奇心,創造生動、活潑、和諧的教育氛圍,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現實世界是數學的豐富源泉,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和數學學習結合起來,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讓他們更多的機會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趣味和作用,體驗數學的魅力。如教學"認識角"時,從角這個字認識,看到這個字你能想到什麼?這一問題,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學生自然會想到了生活中的角,數學上的角,人民幣當中的角和語文課學到的有關角的詞語……這樣使學生在腦中儲存的對於角的有關信息全部暴露出來。然後教師小結,揭題――這節課我們主要來研究數學上的角。又如教學"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中,創設一個去數學王國遊玩的情境。同學們想不想到數學王國去看看呀?今天數學王國可真熱鬧啦!你們認識這些圖形嗎?美妙的音樂,活潑的畫面,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在學生們喜歡的童話故事中,引導學生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慾望的火花,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為主動探索新知凝聚動力。
因此,教師要多去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有趣因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轉換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2.科學地設置課堂提問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又是思維的起點、創造的起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巧"導",能化平淡為生動,化腐朽為神奇,使課堂教學波瀾起伏,引人入勝而教師的提問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入與輸出的橋梁,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課堂提問質量的高低對學生思維發展影響極大。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以保證每堂課都能收到預期的效果。(1)設計的問題要難易適中。教師的提問,必須靠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絕大多數學生"跳一跳,便能摸到",但是"不跳絕對夠不著"。(2)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3)設計的問題要選擇恰當的角度。這樣,不僅使學生能夠感覺自己參與了問題的探索而且能夠使他們對於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總之,課堂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循序漸進,才能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目的,充分體現提問的有效性。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否對課堂的心理氣氛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參與學習發生重要作用。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力求創設和諧、民主的情境,使學生在課堂之中體驗一種美感。同時,還注意適當的幽默,給學生帶來歡笑。此外,教師在課堂中師生相互考問,共同實驗,一起參與,更是注入了融融師生情。師生情感同步,也促成了教與學的同步,從而使學生獲得認知與情感的全面發展。如根據教學要求設計一些游戲引入課堂,師生共同參與游戲之中,教師把自己當作學生一員,學生倍感親切,既能達到鞏固知識,發展思維,保持學習興趣的目的,又能起到增添課堂情趣,增進師生情感的作用,也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樂於學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習積極性的形成與學習動機的激發有著內在的聯系。學習動機的激發是形成學習積極性的內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變為活動狀態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如果從根本上缺乏認知內需,學習就無法發生;但是如果沒有外在環境的刺激,學習內需也難以自發啟動。尤其對於心理不成熟、自我學習意識和自控學習能力尚待發展的小學生來說,其學習動機更需要教師的激發和調動,數學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擺脫傳統備課的誤區,著力於學生怎樣學的問題,要把數學學習由課內延伸到社會,貼近於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趣和積極性。
4.多樣化的作業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賦予作業新的內涵――是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有利於良好情感和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有利於潛能充分發揮、個性充分張揚的一切學習活動的總和。為此,作業要以書寫、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為方式,以富有挑戰性的、現實的、有意義的資源為內容,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作業模式。新課程理念下,作業布置除了傳統的落實和鞏固知識目標外,更需要考慮的是多元化的目標,即能力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心理健康目標、科學素養目標以及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目標等。所以,教師設計的數學作業,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適應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使數學作業真正成為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有利手段和重要保障。
5.重視課堂內外的銜接性
數學知識是需要系統化的學習,有效的前後知識關聯掌握才能保證對知識內容的熟練運用,因此需要注重課堂內外的數學知識銜接,良好的完成課上和課後的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數學課堂教育的重要性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多數人不了解課堂外的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而課後的數學知識的復習不但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還可以給學生探索和求知的空間,開發學生的腦力進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由於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在思維能力方面受到限制,以及數學課程一章相關的知識需要延伸講解的內容較多,往往需要分成幾節課甚至多個學期完成系統連貫知識內容的學習。因此更需要注意課上和課下知識學習的銜接,有意識的根據所學內容及時總結和聯系,才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另外課堂下注重數學知識復習和總結,能有效的提升課堂上的數學學習效率。
6.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盡管在同一個教室里接受著同一個教師授課,盡管本來有著相同的認知基礎,但學生個體在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和學習特點上的差異決定了他們掌握新授知識程度的參差不齊。而教學有效性追求的應該是所有學生共同、全面的發展,而不是只有個別尖子生的出類拔萃。因此,每位數學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有著巨大發展潛能和個別差異的個體,他們都有取得發展、贏得尊重的權利。教師必須在人格和交往上尊重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關愛每一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麼,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就都能得到健康發展並獲得成功。
總的來說,有效率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師的問題,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問題,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所以,一堂有效的課也是解決了學生問題的課。在這節課中,學生能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解決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帶出的別的問題,問題解決了,就是有內容的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關注學生發展的課。有效率的課應當關注學生的差異,尊重不同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伍』 怎樣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設計一個科學的教學結構、掌握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應達到的高度.教學過程優化的意思,就是按照教學的規律性和原則要求來制定和選擇一個最好的教學方案,用盡可能少的教學時間,最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要求教師有熟練駕馭教材的能力,而不能讓教材束縛教師.教師無權隨意增刪教學內容,但有權處理教材.教材處理的含義,無外乎就是,前後移動,引起過渡,適當換倒,加強結論等.所以教材處理得如何,反映出一個教師業務素質的高低.同一節教材,有的教師只能按教材羅列的順序去扔給學生,而有的卻經過動腦筋重新安排調整,使人聽後感到有創新,有發展.教學過程要體現出對教材能融會貫通,能注意知識的結構和規律性,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課內、課外同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能體現出教師知識淵博,能開拓學生知識視野.教學過程的課題設計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符合知識結構特點,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知識水平.既要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又要和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相結合;既重視「結論」的教學,更要重視「過程」的教學(所謂過程即分析總是的思路,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內容、盡可能多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但要以學生能夠接受或所獵取知識的能力為標准,而不單指教師講了多少.節奏要緊湊,過渡要自然,方法要靈活,氣氛要活路,時間分配要合理,有講有練,有鞏固檢測的時間.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上述各種教態都不能適應這全新的教學目標,應該形成新型的教育態,做學生的忘年朋友,既在品德修養上給他們以引導,又不使他們有壓抑感,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既傳授給他們知識,培養他們的能力,又不在他們面前賣弄學識,這種教態稱作朋友型吧!
『陸』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是什麼意思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的的主要途徑,是在數學教師指導下使學生自覺、積極地掌握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提高素養的活動.課堂教學的成敗也是衡量一名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客觀依據.即如何精心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構?怎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
一、樹立整體觀念、擺正師生地位
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優化課堂教學工作中起主導作用.教師教學的指導觀念以及教師教學業務素質的優劣,對課堂教學最優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提高教學基本素質的工作中,應從教師科學文化知識水平;教學業務才能;教學理論素質三小方面堅持科學發展.在培訓與指導教師的成長中,不拘泥於一招一式的學習與模仿,而是著眼於明確教改目標、前進方向和教師本人基礎素質的優化上.加大力度培訓,形成一批教學素質好,基本功扎.實教改意識強的骨幹教師隊伍,使數學課堂教學最優化的研究與實踐有了帶頭人.
學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對象,教學活動就是為了學生能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們培養成合格人才.因此,學生認識系統的優化,是課堂教學優化的關鍵.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依據,是教師與學生的中介物,是教師從事教的依據、學生學的材料,也是檢查教學質量的標准.結合教材內容在對教學知識結構優化也是必要的,將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掛鉤,並注意在新舊知識的溝通、知識間整體與縱橫間的聯系,進行教改與探討,使我們切身感受到對教材的深入鑽研與改革是進行最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
二、優化課堂教學、呈現教學規律
課堂教學的整個活動過程是由教師和學生兩個活動的個體直接參與下進行的.兩者是一個雙方共同活動的雙邊活動.師生雙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互為主客體的辯證關系.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關鍵在於能否遵循這條規律,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課堂教學最優化就在於教師能否緊緊地把握住這種辯證統一的關系,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得到充分地發揮.為此,在數學課堂教學最優化的實踐中始終朝著優化教與學的關系,以教導學,以教促學的目標努力,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取基本的學習方法,在學會中掌握會學的本領.
『柒』 如何優化數學教學方法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准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捌』 如何有效的進行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開展「高效課堂」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即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高效課堂體現了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的主人.那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在追求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和反思中,我個人認為高效課堂就是向課堂四十分鍾要質量,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興趣高漲的學到更多的知識.可以說,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要以有效的課前准備為前提
我們知道,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向四十分鍾要效率,充分的課前准備非常重要.首先我們要認真研讀新《課標》,新《標准》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准》,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准》的要求對照執行.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論文檢測.其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
高效是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之上,高效課堂就從有效的備課開始,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老師已經教了很多年,他們認為不用備課,甚至是書都不用看就那麼點東西,自己已經了如指掌.上課的時候隨心所欲,想到哪講到哪,根本沒有目標.這樣的結果我們可想而知.其實我們每年遇到的是不同的學生,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因此備課對於誰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備課我們就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而且要多准備幾套不同的教材比較,從而選擇確定一種較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備課時,要制定出單元課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以及使用什麼教具、做什麼實驗等,避免教學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教學的指向性更明確、更具體;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了解學生的思想認識,指導學生通過預習找出與新課有關的已學知識,復習鞏固好.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備課越充分、教案設計越詳細、越科學合理,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
2.需要有效方法來實施
高效課堂需要「途徑和方法」!教育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無論是洋思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還是脫胎於「應試」的東廬講學稿,以及以杜郎口為標志的高效課堂的出現,都是在尋找與探索高效課堂的途徑和方法.他們的探索與實踐,讓我們恍然大悟教育原本最樸素的一些道理,教育原本不復雜,關鍵是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課堂教學的切入點.以「導學案」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重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的「過程」.導學案的做法是:.論文檢測.先由一位教師執筆,所有教師共同參與,各抒己見,充分醞釀討論後,達成共識,論文參考 從協調原,由主備課人最終定稿.然後由各任課教師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案補充,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導學案是在課前發放到學生手中,學生在學習的目標和學習內容上有了大致的了解,這就為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課堂中實施目標教學提供了問題指引,為實施小組教學提供了現實工具,也為學生在自主課堂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准備了問題素材.練習題要根據學生的情況精心設計.只有靈活、正確地運用習題,才能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實際操作中,要優化教學方法.教師首先要創建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以真誠的眼光注視學生,親切的語氣教育學生,信任的心態引導學生,.只有在平等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教師要有陽光心態.每天帶著微笑走進課堂,上課期間有幽默感,學生喜歡你,你的課堂教學已成功一半.只有把課堂交給學生,關注學生的活動,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的表現欲及競爭意識,用課堂肢體語言給學生帶來激情,學生才會感到上課是一種享受.
3.創建有效的課堂評價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不斷提高的有效評價體系,加強教師自我反思、改進課堂教學行為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再一個著手點.教師應首先對學生敢於大膽發問,敢於表達不同意見給予充分的信心和肯定,以培養學生敢於探索、勇於質疑的科學態度.教師對待異議要虛懷若谷,要善於挖掘閃光點,捕捉瞬時評價時機,使用准確、規范的語言,恰如其分的動作表情來實施課堂評價.在重視對學生評價的同時,教師應在課後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積極的反思,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營造合作研究的氛圍,同時把評價的標准交給學生,聽取學生對學科教學的感受和意見.既能了
『玖』 如何運用多媒體優化數學教學方法
在肯定其優越性和先進性的同時,有必要對當前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換個角度去審視、認識和發現,以便作進一步反思與探索。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通信技術為標志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普及和運用日益廣泛和深入。它不僅可以促進教學內容快速更新,緊跟科技發展步伐,使教學方式形象生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想像和創造能力;而且對教學資源的傳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積極作用。它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把電、光 、形、聲多種媒體組合起來,創造有利於學習的情境,使學生充分發揮視聽作用,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現代教育技術信息量大,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它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新穎活潑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是目前實施素質教育、實踐《新課程標准》的有效途徑,深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運用前景非常廣闊。尤其是近兩年來,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許多教師都在積極的學習並使用這項技術,總結出了許多成功經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就多媒體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談談自己的觀點,以期引起更深入的思考。
一、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重形式輕內容。
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於一體,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學生對多媒體課的極大興趣,於是很多教師便在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課件中集中了大量聲音圖像信息,並在課堂上充分運用。但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於學生想像力的發揮。我曾觀摩某教師一年級的「減法的認識」課堂的場景:屏幕上呈現出寧靜的湖水、蔚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雲朵,畫面很鮮艷奪目,還配有悅耳的音樂,這時5隻天鵝飛了過來翩翩起舞,接著,有2隻天鵝輕歌曼舞地飛走了。這位教師在教學中,本想把學生的興奮點集中在「減去」的概念上,但學生卻陶醉在圖畫和聲響效果之中,陶醉在美的世界,沒有真正理解「減法的意義」。無疑這樣的課件設計是失敗的,又譬如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一位教師想讓學生計算幾道進位加法而設計一副美麗的迷宮,在迷宮內寫出算式,然後問學生:「看哪個小朋友最先算出來?」沒幾個小朋友算出來,原因是大部分學生被那美麗的迷宮迷住了,這樣的多媒體課件就偏離了教學目標,沖淡了教學主題。
2、重媒體輕教師。
多媒體是現代教學工具,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所以有些教師把多媒體說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葯,過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體。有些多媒體教學課,會出現不分課程內容,過分依賴媒體技術,僵化地使用現代化媒體的現象。有一些教師純粹以多媒體替代板書與掛圖之用,還自以為用了多媒體而頗為自得。有的教師甚至形成「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謂的多媒體課件,也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夠實現的,這樣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多媒體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架子。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除了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外,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這種情感的交流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通常有語言手勢、肌體動作以及神態等等。而現在的有些CAI教學缺少了教師的熱情參與,教師成為課件的放映員,學生成為缺乏活力的觀眾,課件成了一本供學生觀看的「課本」。既不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思考,又增加了學生視覺上的負擔,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很不利。我認為現代媒體只能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輔助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不應喪失的,現代教育技術是達到教學目的的手段之一。
3、成人化的設計。
在設計CAI課件腳本時,忽視了我們的對象是知識相對不豐富、認識事物不全面的小學生。課件設計時有成人化傾向,以成人的審美情趣、認識事物的方法、理解問題的角度來設計CAI課件。我認為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和審美觀,站在小學生的視角上,多為學生著想,設計出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認知規律和審美情趣的課件。我們應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變的操作,使多媒體發揮最佳教學功能,同時要從人與多媒體、教學內容與多媒體的關系入手,探討多媒體在教學運作中的基本教學規律和要求,使多媒體在教師的駕駛下有的放矢地發揮作用。 如在觀察的模糊處,可以利用不同顏色對人不同程度的視覺刺激,來提醒學生的注意;在需要模仿、練習的環節,可創設供學生模擬、學習的「虛擬現實」的機會;利用不同文字、圖片的對比展示,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動畫來幫助學生理解「演變」和「操作」過程;利用模擬的聲音,鮮亮的圖畫來創設情景和氛圍,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等。
4、認識上的偏差。
部分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片面理解,認為只要使用了現代的教學設備,就是進行了現代多媒體教學,因此公開課一定要用多媒體。有的教師為了上一堂公開課,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製作課件上,為表現藝術美感,在課件中使用大量的音樂,有的甚至在學生思考問題時還配以背景音樂。沒有把媒體與教學內容充分整合,認真分析哪些內容用什麼方式表現為好,利於學生學習。也有的教師忽視了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在設計課件時內容涵蓋一節課的全部內容,包括激情導入、設疑、例題講解、練習題、課外知識等。這樣一來,教師只是多媒體的操作者,而且這樣大的信息量,勢必造成媒體對學生長時間的刺激,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不斷變化的屏幕上,忽視也來不及分析理解重要的知識點,造成消化不良,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吃力,加之長期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喪失新鮮感,若教師教學組織不當,學生感覺單調,視覺疲勞,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多媒體教學應該發揚傳統教學的精華,切不可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拋棄優勢方面,只為趕時髦,擺花架子,顧此失彼。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應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進行整合,發揮各種教學手段各自的特點和獨特的功能,在教學中使它們取長補短。
二、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的策略
1、聯系生活實際,促進興趣培養。
新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聯系生活中的問題,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讓數學更多地聯系實際,貼近生活。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我認為開發出的課件不應是受完整教學程序束縛的整體,而應是一個個有利於突破思維障礙、達到教學目標的「課件碎片」。教師上課時,適時選用其中的部分「碎片」,加上由自己搜集、積累的教學信息、資料製成的「課件碎片」整合成本節課的CAI課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性、探索性使用其中的—部分內容,並非從頭到尾地運用。這樣可以避免選用同一課件,就只能有一種教學設計的弊端,有利於培養師生雙方的創造性,同時還能縮短上一節CAI課的准備時間,提高課件的實用性,從長遠看有利於CAI的推廣。因此,我們應開發課件碎片的「積件」,對於精良的課件,應積極管理起來,派專人把好的「完整課件」分解,除去不具推廣意義的部分,留下有推廣意義的部分,並且以課題為單位儲存起來。需要時,教師可隨時查閱。如此一來,精良的課件可最大限度的轉化為日常的教學資源。這必將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現實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教師要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采擷生活中的數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如教《圓的認識》,教師設計米老鼠和唐老鴨進行騎車比賽,先是米老鼠騎「三角形」車輪,唐老鴨騎正方形車輪的比賽,它們雖然想方設法讓車子轉動車子就是不動的滑稽樣,讓同學們哈哈大笑。第二場比賽,米老鼠騎軸心不在圓心的車子顛簸不止,唐老鴨騎軸心在圓心的車子平穩行駛的場面,讓學生自己提出有關數學問題然後小組合作解答,這樣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不但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作用,對數學有了一種親切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秘,而且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大膽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形聲結合、視聽並舉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結構,掃除文字障礙,形成空間觀念,順利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甲、乙兩人騎自行車同時從贛州、南康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10千米,乙每小時行8千米,2小時後兩人相遇。問贛州、南康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像這種「相遇問題應用題」的教學,我認為既要幫助學生理解運動方向的概念,又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並掌握解題思路,解題方法,以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解法一,藉助多媒體技術創設動畫畫面:一聲鈴響後,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用不同顏色表示同一時間內兩人所行的路程。我根據屏幕的演示,引導學生思考:求出2小時後兩人所走的路程之和,即是贛州、南康兩地間的距離。列式為: 10×2+8×2=36(千米)。
解法二,我利用多媒體動畫技術,將甲、乙兩人在第1、2小時所行的路程的畫面分別移動,再合並在一起,我再結合動畫問:「怎樣求兩人2小時所行路程之和?」學生根據畫面演示的情況,很快得出:先求出甲、乙兩人一小時的速度和,再乘以2小時,即可以求出贛州、南康兩地間的距離。列式為:(10+8)×2=36(千米)。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動畫來模擬甲、乙兩人運動方向: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甲或乙先行的情況,顯示了或走或停的動態過程,形象有趣的把解題思路呈現給學生,形成表象,變抽象為形象,置學生於所創設的情境中,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2、幫助充分感知,促進思維過渡。
實踐表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聲音、圖像、文字、錄像、動畫等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能積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調控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去探究,去發現,去創造的慾望」。
例如:我在《角的認識》的教學中,藉助CAI課件的鮮艷色彩和優美圖案,直接形象地再現客觀事物,給學生以如見其物的感受。因此在讓學生觀察實物感知角的形狀時,我設計出示CAI課件的三幅圖案:1、出示一條色彩鮮艷的紅領巾,讓學生找出紅領巾的三個角;2、出示逼真的鍾表實物圖,讓學生找出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夾角;3、出示一把漂亮的實物摺扇圖,讓學生觀察摺扇打開時的角的大小。讓學生觀察這些實物圖形中的角,圖像顯示模擬逼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數學美感,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學生找到所出示物體各自的角後,再利用課件中動畫光點的閃爍,演示實物圖上角的形成,緊接著把實物的模像移走,只剩下圖形的輪廓,抽象出幾何角。在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時,我把三種不同的角(銳角、直角、鈍角)放到一起,讓學生觀察這些角都什麼共同的特點,這時計算機屏幕上分別同時閃爍三種角的頂點和三種角各自的兩條邊,幫助學生抽象概括出「角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的邊」,這樣就順利地完成了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
如何畫「角」是這一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由教師在黑板上畫,學生看,筆者認為這樣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一,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有部分學生利用教師畫角時的機會在說話或玩東西;其二,作圖時,教師的身體會遮擋住部分學生的視線,不利於學生進行觀察。而這一環節,用CAI課件來完成,情形就大不一樣了。第一步,計算機屏幕演示畫角的步驟和方法。在演示前,我提出要求:「注意觀察畫角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最後畫什麼?」 由於用電腦來畫角,手段新穎,學生注意力集中,給學生留下的表象非常深刻。第二步,我再在黑板上示範畫角的過程和方法,並讓學生書空。這樣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畫角的步驟和起筆位置,滲透了角的形成。第三步,要求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畫出一個角,我在班裡巡視,指導個別困難的學生。這樣的教學過程,既符合中年級學生的心理需求,又使學生對畫角的方法清楚明了。
3、轉變學習方式,促進整體發展。
新課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對培養未來需要的創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現代教育媒體的使用,正符合新課程這一理念。
如教「分數的意義」前,我先提問學生:「關於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麼?」讓學生主動地面對新知去回憶再現舊知,並通過交流互相啟發補充。接著提出:「你可以把哪些物體平均分,並用分數來表示。」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根據學生的交流,用多媒體出示一個西瓜或一張紙、一段1米長的線段。然後教師出示12隻小猴,提問:「你會怎樣把這12隻小猴平均分?每份用怎麼的分數表示?每份有幾只小猴?」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根據小組匯報分別把12隻小猴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和6份。通過學生的討論、觀察,學生理解了單位「1」的含義和分數的意義。
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小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收獲。加上現代教育媒體的應用,這就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即使是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自卑感和緊張的壓力也會消失。
4、拓展思維空間,促進個性發展。
新課程標准同時提出讓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現代網路的快速發展與使用,為學生思維活動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充分展示自我的個性。我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為了強化學生對「若干份」、「一份」和「幾份」的理解,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展個性的舞台。利用PowerPoint製作一些填分母、分子分數的題目,讓學生自由填空並說它所表示的意義;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自主練習。於是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盡情飛翔。在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又可以看到學生們創造性思維的閃現。
5、引導主動參與,促進效率提高。
如果能把學習內容寓於游戲、競爭之中,就能幫助他們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具有玩游戲這一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開發智力,並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喚起學生興趣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理。於是我用計算機程序設計了一個 「拿乒乓球」 的游戲。把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組派一個人參加。老師先出示20個乒乓球,提問:「拿走總數的五分之一」、「拿走剩下的四分之一」、「再拿走剩下的三分之一」、「再拿走剩下的二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四留給老師。」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拿乒乓球,看誰拿的又准又快,接著比比哪組拿走的多。這樣,把枯燥乏味的計算練習變成豐富多彩的游戲與競爭活動,學生興趣濃、情緒高、思維活、反應快,在「玩」中學、「樂」中獲取知識,體驗新知。這樣設計符合新課程思想:「創設了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低負荷,高效率,大面積」的特點,還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例如,我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時,首先演示平均分割一個圓,分成8份、16份、再到32份……每次分割後計算機會展示拼合的效果,從接近平行四邊形到越來越接近長方形,通過對拼成的長方形的觀察、比較和演示,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充分理解和掌握了分割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形狀越接近長方形。這樣的演示將一較復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問題在圖形的不斷對比、組合中展示出來,降低了學生思維的難度,突破了教學難點,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多媒體技術的優越性是無與倫比的,現代化的技術必須要有現代化的思想與之相適應,我們應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根據數學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特徵來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得當可以使教學如虎添翼、錦上添花,使用不當也會事與願違。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這一點,從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出發,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出發,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出發,從優化教學過程出發,嚴格遵循實用性原則、恰當性原則、綜合性原則、輔助性原則和啟發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越性,實現課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構建和優化現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使之逐步從走向成熟 。
『拾』 怎樣改進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
怎樣改進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
實施素質教育,改進數學課堂教學方法,一切從學生出發,做到教學恰當,引導有方,講課生動有趣,作業適量,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善於總結,培養學生掌握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優化教育教學的多個環節,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深入地展開。
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在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參與的系統工程;作為教師,只有認真轉變「應試教育」觀念,苦練教學基本功,改革考試評價手段,優化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將教書與育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深入地展開。怎樣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呢?關鍵的是改進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改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一切從學生出發,做到教學方法恰當,引導學生有方,講課生動有趣,作業適量,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更好地獲得全面發展。
教學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了解學生。因此,教師應把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放在首位。了解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習慣,了解他們容易犯哪些概念性和計算性的錯誤。這就需要教師經常換角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揣摩學生思想狀況,智力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並根據這些規律精心備課和組織教學。有的生說老師上課講的是頭頭是道,下來自己卻不知如何著手,其原因就是教師上課時只按自己的意圖去講,並沒有按學生認識規律去組織教學。因此,在備課時,必須了解學生的思維,掌握學生的認識規律,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學生的實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能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改革教學方法,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數學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時改革教學方法目的所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學生的認識規律出發,精心設計,精心組織啟發學生思維,學生能夠解決的問題,就不必一一加以交代。要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對學生通過自己探索能夠理解和掌握的規律,就要讓學生積極探索,教師應是學生的引路人和共同探索的朋友,師生互換角色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恰當的教學方法應是既要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又要適合教材內容的教學方法。古今中外創造了不少的教學方法,尤其在教育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更積累出許多教學經驗。但是如果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教材的具體內容,而長期照搬一種教學方法,一種教學模式,是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人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有良法」,即是指在教學中要遵循教學規律,但在教某個內容或某個章節,甚至在教某節課,某個班時,就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才是「良法」。根據不同教材內容,不同的學生情況,選擇現學生感興趣,費時少、收獲大的教學方法就是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在教學進程中的主體作用,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引導對開發學生智力,啟迪學生思維起著積極作用。「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好的引導就應該多設疑,設好疑,以疑引思。以疑激思。引導還要注意保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迸出思維的火花,雖然有時這些思維的走向不一定符合老師所設定的路線,但不要輕易地否定他,而要引導他繼續「鑽」下去,看到其結果,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應用題,特別是解綜合性較強的應用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建造一個數學模型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可根據教學內容選編一些實際問題(如利息、股票、利潤、人口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為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
小學生注意力、意志力還不夠穩定,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對感興趣的事願意努力去做,對不感興趣的事往往不願做。有趣的教學過程能使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從而解除他們學業上,心理上的負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有趣的教學過程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傳授知識,還應把對學生的愛心,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有了愛心,話語就會親切溫馨,有了愛心,對學生的進步和成功就能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有了愛心,對後迸生就能給予耐心幫助和熱情鼓勵。這樣才能營造出和諧、融洽、溫馨的課堂氣氛,這才是學生學習的最佳氛圍。在數學過程中,適當講些學生喜歡聽的趣人趣事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的故事,像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既可以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其中的創新精神。同時還應經常挖掘教材中的一些「笑料」,讓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能適時適當地會心地笑一笑,能達到愉快教學的效果,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有趣的教學過程離不開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恰到好處設疑,能使學生即猜不透、想不通、又丟不開;放不下,從而激起學生不斷探索、進取的學習興趣。「自學法」使學生學習有了較大的自主權,能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舊引新的教學方法可使學生享受到發現的樂趣。聯系實際的形象教學,能使學生更好掌握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從實踐到理論的數學思想。由此可風,多「變」才能多「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腦處於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我們可通過介紹我國在數學領域卓越成就,介紹數學在生活、生產和其它科學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動機。通過設計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發現的快樂;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起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從而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天的作業量是造成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一個原因。因些作業的布置一定要適量,要盡可能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做到:1、課堂上能完成的,決不留到課外去做,盡量做到當堂知識,當堂鞏固、提高。少布置或不布置課外作業。例如教科書上的問題、填空題、選擇題可在課堂上採用口答,或直接填在書上的方式完成。2、作業的選題要有目的性和代表性,既要適合初中生的記憶規律,又要注意減少重復題型的布置。3、注意因材施教,因為同樣作業,程度不一樣的學生所花費的時間有很大的差異,分層布置作業,既可加強對好學生的訓練,又可減少中差生的負擔。總之,適量的作業應該「少而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每堂課里都要進行各種總結,也必須有意識地讓學生總結,總結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培養學生總結能力,即鍛煉學生集中思維的能力,這與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是相輔相成的,集中思維使學生准確、靈活地掌握各種知識,將它們概括、提取為自己的觀點、作為求異思維的基礎,保障了求異思維的廣度、新穎程度和科學性。培養總結能力,課堂教學中要將總結的機會盡可能地放給學生,如總結一個問題一堂課的內容;總結一次討論的結果;總結一次辯論的正、反意見等。每次總結,都挑選多位學生發言,要求他們說出自己的獨特理解,不要眾口一詞,隨聲附和。總結完後,讓學生提出自己發現的更深層次的問題,進一步延伸,拓展思維。
改進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師,為師之道,貴在善學。只有善於學習,學習科學的教學方法,吸取寶貴的教學經驗,並通過教學實踐,將這些方法、經驗「活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才能使初中數學這門學科成為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科,才能將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實施素質教育。當然,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我們永無止境的探索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