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行動研究法一般實施過程
行動研究法是將純粹的教育科研實驗與准教育科研實驗結合起來,將教育科研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與自然科學的實驗的特點結合起來,用教育科學的理論、方法、技術去審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將教育教學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但依託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
1.從日常教學情境中確定、評價和形成有意義的問題。
2.與有關人士初步討論和協商,形成初步的意向。
3.查閱相關文獻,從同類研究中汲取經驗教訓,包括他們的目標、程序以及遇到的問題等。
4.重新修改和定義問題。
5.選擇研究程序,例如取樣、管理、材料選擇、學與教的方法等。
6.選擇評價方法。
7.實施。
8.資料解釋、推論和課題評價。
Ⅱ 行動研究法的介紹
行動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實的教育環境中,教育實際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技術,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的一種研究模式。
Ⅲ 簡述教育行動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步驟。
(1)確定研究課題。發現教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選擇研究主題,並對研究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判斷與肯定。
(2)擬定研究計劃。明確課題研究的總目標,並圍繞總目標設計研究的方法、程序、監控手段等。
(3)實施行動研究。收集資料、擬訂並實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4)進行總結評價。匯集資料、做好觀察記錄,根據各種信息反饋認真修正行動計劃,再實施新一輪行動研究,直到實現研究總目標。
教育
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Ⅳ 簡述教育行動研究的步驟
一般教育行動研究的十個步驟
1、 發現教育行動研究的問題類型領域
教育行動研究者可以就其實際教育工作情境進行檢討,有何需要改進、解決、乃至於創新的地方。特別是學校教育發生的問題,有待教育行動研究者去發現問題所在。
2、 初步文獻探討與討論
教育行動研究者在發現學校教育的問題後,應尋找相關資料,並與相關人員進行討論,以求對問題本質的確實了解。
3、 確定教育行動研究的問題焦點
經過初步的文獻討論後,教育行動研究者,應設法界定問題的領域與問題的焦點所在,並討論研究問題的主要目的。
4、 深入的文獻探討
在確實定出研究問題的范圍與焦點後,應深入地從過去的文獻中,獲得該問題的目的、方法、程序的啟示。
5、 擬定教育行動研究方案計劃
根據文獻的探討及研究問題,教育行動研究者應規劃選擇研究目的、方法、工具、程序、並確定協同合作進行研究的夥伴、樣本及資料處理方法。
6、 執行教育行動研究計劃
根據研究計劃,收集、分析及解釋資料,執行教育行動研究計劃,設法解答所要研究的問題。
7、 擬定行動方案
依據研究結果、過去的文獻及當時特定的教育情境之特性,研擬解決問題的行動研究方案。
8、 實施教育行動研究方案
9、 評鑒教育行動研究方案的設計實施
行動研究方案設計是否完美,其執行是否正確,結果是否有效,均應加以評鑒,並指出評鑒方案的有效性、執行狀況與可以改進處。
10、修正教育行動研究方案與再實施
依評鑒結果提供修正行動研究方案之參考,依需求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步研究革新,必要的話可再進行第二回合的行動研究。
Ⅳ 行動研究法的環節
1.從日常教學情境中確定、評價和形成有意義的問題。
2.與有關人士初步討論和協商,形成初步的意向。
3.查閱相關文獻,從同類研究中汲取經驗教訓,包括他們的目標、程序以及遇到的問題等。
4.重新修改和定義問題。
5.選擇研究程序,例如取樣、管理、材料選擇、學與教的方法等。
6.選擇評價方法。
7.實施。
8.資料解釋、推論和課題評價。
Ⅵ 什麼是行動研究法一般實施過程
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式加深的發展過程,每一個螺旋發展圈又都包括計劃—實施—觀察—反思四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基本環節。
(1)計劃。即旨在改進現狀的行動藍圖,它始於解決問題的需要和設想。一般包括「總體計劃」和每一個具體行動步驟的計劃,尤其是第一、第二步行動計劃。研究者可以依據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實際情況的變化來修改總體計劃和具體行動計劃。
(2)行動。行動者有目的、負責任,按計劃進行實踐,在行動環節也可以根據其他研究者、參與者的監督觀察和評價建議進行不斷的修正和調整。
(3)觀察。「觀察」不是一個獨立的環節,而是對行動全過程、結果、背景以及行動者特點的觀察。觀察既可以是行動者本人藉助於各種有效手段對本人行動的記錄觀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觀察。
(4)反思。它是第一個螺旋圈的終結,又是過渡到另一個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環節中,在對觀察到、感受到的與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有關的各種現象加以歸納整理的基礎上,對行動的全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評價,並為下階段的計劃提供修正意見。
「為行動而研究,對行動的研究,在行動中研究」是行動研究法的基本特點。它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性。即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小學教師面臨的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實踐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
(2)合作性。行動研究將從事兩種不同性質活動的主體——實踐者與研究者結合起來,倡導教育理論人員與中小學教師的合作,或教師群體內部的合作。
(3)及時反饋性。在行動研究中,實踐者直接進入研究,縮短了信息往返節,且在不同人員間信息轉換出錯率大減,從而使問題的解決更為迅速、高效。一旦出現較為有效的結果,可以立即反饋到教育實踐中去,影響到教育實踐過程。
(4)開放性。從研究過程看,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促成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在總目標的指引下,面對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地調整方案, 修改計劃,甚至更改研究課題,真正體現邊行動邊研究。
(5)兼容性。行動研究並非一種獨立於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方法。它是依據要解決的實踐問題不同而優選的多種教育研究方法於一體的一種多元化研究方法。
Ⅶ 簡述行動研究的特點
特點:
1、情境性。強調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
2、合作性。在實踐活動中,問題的解決需要不同個體或群體的合作,以促進問題的解決。
3、參與性。行動研究針對的是實踐的活動,也強調結合活動的實際開展情況。
4、自我評價。問題的解決在不斷的反饋和評價中得到優化,從而有計劃、有步驟、有反饋的解決問題。
行動研究強調實踐者在行動中為解決自身問題而參與進行的,有計劃、有步驟、有反思的研究。
它既是一種方法技術,也是一種新的科研理念、研究類型。行動研究是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7)行動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別人的問題,研究者通常是大學教師、研究機構科研人員。他們可稱為專業研究者。其研究目的在於建立較普遍的原理、原則。
以科學的方法研究自己的問題,研究者通常是學校教育實際工作者,包括教師和行政人員。其研究的目的在於此時此地的應用,而不是理論的建立和發展。對這兩類不同性質的活動,西方社會科學工作者分別以「研究」和「行動」概念來表述。
主要是適用於教育實際問題而不是理論問題的研究,單個教師的行動研究的特點是規模小,研究問題范圍窄,具體易於實施,但力量單薄,很難從事深入的、細致的、說服力強的研究。協作性行動研究的特點是可以發揮多個教師的集體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論的指導方面較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