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上丁香結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

上丁香結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3-01-15 07:44:53

『壹』 丁香結怎麼

丁香結的打法如圖:

作用:此結用途很廣,繩子系於柱子、欄桿、橫木、粗繩以及圓環上時都使用它。其特點是打法簡便,不易松脫,而且越拉越緊。

『貳』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教案及反思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麼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教案及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1、會寫「綴、幽」等11個生字,會寫「宅院、幽雅」等19個詞語。

2、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品味優美的語言。

3、體會由事物引發聯想的表達方式,並能說出自己的理解。【語文要素】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品味優美的語言。

2、體會由事物引發聯想的表達方式,並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描寫丁香結的部分,聯繫上下文理解關鍵語句。

2、體會由事物引發聯想的表達方式,並能說出自己的理解。(難點)

一、復習引入,初讀「丁香結」

1、直接引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丁香結》這篇課文。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丁香花的美,這節課我們聚焦丁香結,看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2、整體感知,再讀課文,回顧丁香結這部分作者都寫了些什麼呢?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古人為什麼發明了丁香結這樣的說法?

為什麼說丁香結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呢?

「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3、聚焦主問題:丁香結引發了作者對人生怎樣的思考?

二、朗讀理解,讀懂「丁香結」

(一)感受形似

「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1、請你觀察課文插圖,看一看丁香花苞的形狀,你有什麼發現?

2、欣賞古代服飾,再結合古代服飾中女子衣服上的盤花扣,你又有什麼發現?

原來,丁香花苞,小小的,圓圓的,鼓鼓的,恰如盤花扣,正是丁香結啊!

(二)了解象徵

1、品讀文中詩句,這些詩句描寫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釋義:蕉心緊裹未展,丁香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釋義:青鳥無法傳遞遠方思念的人的音訊,那綿綿的春雨中綻開的丁香花蕾讓我想起凝結的愁怨。

2、拓讀鏈接詩句,不僅這幾句詩,我們還會讀到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陸龜蒙《丁香》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馮延巳《醉花間》

可見,自古以來,丁香結都有愁怨難解的象徵意義。

(三)領悟思考

從古至今,有關丁香結的詩句被傳承著,丁香結的意象被繼承著,人的生命、情感有許多的共通之處。正如作者所寫「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

但是,作者對丁香結卻有了新的感悟「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

1、聯繫上下文,朗讀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你懂得了什麼?

預設:學習壓力很大考試中失利與朋友發生爭吵

聯系生活實際,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你和作者是不是也有共鳴?既然「結」是難免的,我們何不積極面對?如果生活總是一帆風順,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面對「結」,解開「結」,這也是生活的滋味。

三、拓展練筆,延讀「丁香結」

1、同學們,《丁香結》原文還有一個結尾,讀讀「小文成後一直擱置,轉眼春光已逝。要看滿城丁香,需待來年了。來年又有新的結待人去解誰知道是否解得開呢?」

2、默讀課文,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你的心中此時有什麼想說的嗎?請批註在課文結尾處。

[教學反思]

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基於單元人文主題,以第一課為起點,導入第二課,體現上掛下聯。通過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優美語句,感受丁香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於本文是一篇散文,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不足,難以全面、准確地回答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這個課後問題。我引導學生課前質疑,梳理主問題,同時,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整體把握。此環節,抓住關鍵點,找准著力點,從兩個方面提升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逐步深入文本,引導學生從和諧的色彩和生動的描寫兩個角度品味語言,欣賞丁香之美。通過再現經典語句片段,回味丁香的美,並由「丁香美」自然過渡到「丁香結」。引導學生讀懂「丁香結」意象的文化內涵,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讀懂了文章主旨的深刻內涵,解決了學生的人生經歷尚不豐富,對文章中「丁香結」引發的人生思考體會不深的問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教案及反思 篇2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品讀優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徵意義。

3、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仿寫作文。

4、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感受作者豁達的胸懷。

【學習重難點】

品讀優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理解丁香結的象徵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培養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結」的能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徵高潔,牡丹代表富貴,松柏喻指長青。

試著再舉出幾例。今天我們來學習《丁香結》,看看作者賦予了丁香結什麼樣的情感。

二、作者介紹: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馮鍾璞。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等,中篇小說《三生石》,《弦上的夢》和《三生石》分別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三、詞語:

幽雅

渾濁

笨拙

單薄

遮掩

照耀

花蕾

愁怨

斷斷續續

四、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1)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

(2)顏色:紫色、白色;

(3)氣味:淡淡的優雅的甜香。

從感觀角度分析,形狀、顏色、氣味是哪種感覺?

視覺、嗅覺

作者賦予了丁香什麼樣的品格?(結合課文,圈畫出關鍵詞,總結歸納)

靈動優雅

潔白無瑕

可愛芬芳

2、朗讀課文4—6段,思考什麼是丁香結?

本義:丁香花蕾上,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象徵意義:人生中不順心的事(愁怨)

知識鏈接:品讀《梨花》,思考象徵意義(純情)

3、作者多年賞花,為何今年突然明白丁香結的內涵?

雨後賞花的觸動

自身經歷的感悟(經受病痛折磨)

4、作者對丁香結持什麼態度?

從容、豁達、積極

古人對丁香結也有自己的感悟,品讀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體會古人對丁香結的理解。

代贈二首

[唐]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問)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體現了詩人內心怎樣的情感?此處丁香結有何寓意?

樓上玉梯

芭蕉不展

丁香結;

慾望還休

孤寂無聊;

女子與戀人不能相會的愁緒

攤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1、「春恨鎖重樓」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請用原詩句作答)

2、「恨」傳達出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此處丁香結有何內涵?

青鳥不傳雲外信

沒有故人音信的相思之愁

郁結不散的相思之愁

同樣是丁香結,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古人更多的是借丁香結抒發愁怨之情,而作者筆下的丁香結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劑。正如作者所說,人生中的問題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嗎?讓我們學習作者從容、豁達、積極的人生態度,去直面人生中的不順心的事,這樣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有滋有味。

五、作業設計

必做:背誦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

選做:閱讀《語文讀本》中的《野草》。

第二課時

一、作業檢測:

1、檢查背誦

2、李商隱的「同向春風各自愁」中的「愁」體現在哪些景物上?

玉梯橫絕

月如鉤

芭蕉不展

丁香結

李璟的「丁香空結雨中愁」中的「愁」

連綿不斷,哪句詩能體現出來?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二、合作探究

品味語言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探」「窺」將丁香擬人化,使無意識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丁香花可愛的情態。

2、在細雨迷濛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問題)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樣的特點?想像這幅畫面,作者為什麼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丁香的美麗、高潔、愁怨在雨中形神畢現。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徵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動人。

3、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照耀」一詞有什麼樣的表達效果?

「照耀」一詞寫出了花白如雪,似有光輝暈出。寫出了花對作者心靈的鼓舞和慰藉,啟發了作者的文思,使她浮想聯翩,思如泉湧。

4、「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作者在這兩句話中用「積雪」和「瑩白」代替「丁香」,有什麼好處?

避免重復,使行文富於變化。

修辭手法上:

積雪是借喻

(借用喻體來替代本體

不出現本體和比喻詞)

瑩白是借代

(借用事物特徵來代替事物本身)

三、作業設計

體會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法,選擇一種你熟悉的花,寫一個小片段,100字左右。友情提示:選擇自己真正觀察過的,例如:紫藤蘿、荷花、迎春花、梨花……

《丁香結》教學反思

《丁香結》是六年級上冊第一組的一篇記敘文,作者宗璞。課文寫的是作者多少年來心裡一直裝著丁香,裝著古人吟詠丁香的詩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發現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個個的「結」,於是聯想到「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開始了作者的人生體悟。從古人的「丁香結」的詩句開始,作者寫到了微雨,寫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順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結」,否則就平淡無味的人生認識,顯露了作者對世事的洞明和對人生的灑脫。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自己的成功之處在於:

一、重視導入部分的設計。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倒入至關重要,而且在設計導入環節的時候我始終遵循了「切口愈小,效果愈好。」的原則。我在設計本課的導入環節的時候,從植物的象徵意義入手,來設計。導入語這樣來說:許多花草樹木在文學作品中都被賦予了某種品格,比如「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菊花被周敦頤比作花中的隱士;牡丹,象徵著榮華富貴;松柏象徵著堅貞不屈。那麼丁香結又象徵著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到課文中去找一找吧。這段話把學生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而且提出的問題又是學生們認真讀課文就能夠感悟的到的,所以就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們會極力高度集中的,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去。

二、以讀帶講,邊讀邊悟。

語文,本身姓「語」。因此讀是必不可少的。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學生們讀課文的環節是必備的,也是必須的。這有利於提高學生們的語感,感悟學習的方法,有利於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我在要求學生讀課文的時候,從來都是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讀,疒不是漫無目的的,放羊式的讓學生去為讀課文而讀課文。比如:

①藉助漢語拼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這是第一步。

②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後三個自然的寫的是什麼?這樣就暗示孩子們給課文分段。

③課文分別寫了哪裡的丁香花?突出的是作者(賞)花。

④後三個自然的突出的是作者(悟)花。這樣的設計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⑤品讀課文的後三個自然段,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這是在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們邊讀邊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重視朗讀指導。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要求,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只有理解了課文內容才能夠達到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要求。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老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在重點句短的朗讀時從來不會忽視朗讀指導這一環節。

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之後,我發現本節課還有以下不足之處:我在處理一些教學環節的時候,有些地方處理的不細致。課堂上的教學語言沒有抑揚頓挫的變化。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彌補這些不足之處。

『叄』 丁香結是什麼繩結作用是什麼

丁香結是一種固定的繩結,作用就是用於攀登和下降,海軍中這種繩結主要是用來給小艇帶攬和收放碰墊。

丁香結繩結成型之後和丁香花一樣,綁法非常簡單,並且在系的時候非常的牢固,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將繩纜系於圓木、欄桿、橫木、粗纜或圓環時,都可用丁香結,在系柱上打丁香結,可以用兩手將繩同方向挽兩個繩圈並交叉重疊,然後套在系柱上面系緊就可以了。

其他繩結系法:

1、單花結:

是用於連接繩和眼環,比較粗的繩子或者是粗細不等的繩子都可以系,打結方法比較容易,步驟也非常簡單,但是在使用的時候並不是特別的牢固。打結的方法是將繩端由下而上穿過另一繩圈,然後繞該繩干打一半結,系重物的時候用小繩將繩端與繩干綁牢。

2、活結

主要是用來捆紮盤在雙系柱上的系纜,防止其彈出系柱,系好之後抽繩結立馬就可以解開,打結的方法是將細繩並成兩股,-手執細繩繩圈、一手執細繩兩端,細繩一端作成半圈,送入繩圈並收緊,半圈就形成了一個活扣,然後將細繩另一端做成一個半圈,送入活扣之後收緊就可以。

閱讀全文

與上丁香結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動剃須刀頭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311
腸胃疼有什麼方法緩解 瀏覽:600
swot分析原理及方法 瀏覽:263
摔了腳踝破皮有什麼快速好的方法 瀏覽:112
花園土壤改良最佳方法鬆土 瀏覽:103
如何進入安全模式方法 瀏覽:447
寶寶怎麼化痰止咳快的方法 瀏覽:1000
樓梯玻璃護欄測量方法 瀏覽:774
木吊門的安裝方法 瀏覽:713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哪幾類 瀏覽:675
通用繩拉力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278
貼牆馬桶安裝方法 瀏覽:981
泰迪發情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275
常見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有哪些多選題 瀏覽:949
快速疊床單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4
v7面霜使用方法 瀏覽:651
綜合測評的計算方法是以下哪種 瀏覽:447
分析哲學和現象學方法 瀏覽:463
給爺爺拜年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
大麗花分株養殖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