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赫爾巴特三種教學方法綜合教學

赫爾巴特三種教學方法綜合教學

發布時間:2022-12-31 00:51:54

A. 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所闡述的第三個問題是什麼

《普通教育學》關注的第三個問題是教學理論問題。作者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指出應該把實現教育目的與傳授文化知識看做同一過程,把學校的全部工作都歸結為「教育性教學」。教學論的前提和基礎是多方面興趣的理論,教育除了培養道德這一最高目的外,還有發展多方面興趣的目的。興趣來源於使人感興趣的事物與活動,包括認識的興趣和同情的興趣。教育應該對應於興趣的分類,擬訂相應的科目,以便於學生學習。教學的過程包括「專心」和「審思」兩個基本環節,也可以將教學的過程劃分為「明了」、「聯合」、「系統」、「方法」四個階段,同時學生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注意、期待、探究、行動」四種。從教學類型角度出發,可以把教學分為單純提示的教學、分析教學和綜合教學三種。這三種教學方法之間是一種遞進和交叉的關系,三者必須統一運用,不能截然分開。

B. 德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赫克巴特提出了"四段教學法"是哪四段.

1、明了——給學生明確地講授新知識;

2、聯想——新知識要與舊知識建立聯系;

3、系統——作出概括和結論;

4、方法——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習題解答、書面作業等)。

赫爾巴特提出的教育方法包括教學方法、管理方法、訓育及交際等內容,對教育方法的論述更集中更具體地體現了他的心理學思想。

赫爾巴特從方法的角度把教學分為單純提示教學、分析教學和綜合教學,主張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即使是單純提示的教學方法,也可有各種各樣的變式:「我們希望教師在純粹的提示教學中具有靈活的態度與觀察的精神,而不拘泥於各種規則。」在《教育學講授綱要》中,赫爾巴特進一步提出應根據學科特點靈活選用教學方法,以符合學生的思維進程,符合學生的個性與接受程度,使教學雙方都感到滿意。

拓展資料

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德語: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與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乃至之後百年來的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巨大、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C. 赫爾巴特五段教學法是什麼

赫爾巴特五段教學法:

1、預備:喚起有關的舊觀念,以引起對新知識的興趣。

2、提示:講授新教材。

3、聯想(比較與抽象):對新舊知識進行分析比較,使之建立聯系。

4、總括:得出結論、定義或法則。

5、應用:運用得出的概念或法則解答課題或練習。這個學派試圖把教學階段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使教學能按照合理的步驟進行。

五段教學法的內涵:

五段教學法是指德國教育家戚勒和萊因基於赫爾巴特的形式教學階段而提出的教學理論。戚勒將赫爾巴特形式教學階段的第一階段——「明了」發展為「分析」、「綜合」,從而形成分析、綜合、聯想、系統和方法五段,在初等學校推行。

繼而萊因又將赫爾巴特的「明了」發展為「預備」和「提示」,並將赫爾巴特所稱的「聯想」改為「聯合」,「系統」改為「總結」,「方法」改為「應用」,構成預備、提示、聯合、總結和應用五段教學法。

D. 赫爾巴特認為教學過程是新舊觀念的聯系和什麼過程

在《普通教育學》中,他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單純提示的教學、分析教學以及綜合教學。其中單純提示教學就是直觀教學。其實,從文藝復興以後,由於一些教育家的大力提倡,直觀方法成為近代西歐學校所採用的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並且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的基礎和前提。但是直觀教學本身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因為它主要以經驗主義的認識論為基礎,強調感性經驗的意義,往往忽略了理性的作用。於是赫爾巴特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之上,他認為沒有心智的訓練,感官將一事無成,於是他把哲學中的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相結合,提出了從感覺經驗開始,經過分析與綜合,最後達到概念的教學方法的過程。 我們知道,「統覺」理論是赫爾巴特課程理論的重要基礎。根據統覺原理,新的觀念和知識總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的,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而產生的。並且,他認為統覺過程的完成需要具備三個環節:感官的刺激、新舊觀念的分析與綜合以及統覺團的形成。與此相對應的是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單純提示的教學,分析教學和綜合教學。即他所謂的教學的過程。那麼具體來講,它們到底指什麼,在教學情境之中教師應該如何把握好呢? 所謂,單純提示的教學,我想我們對此並不陌生,它是統覺過程的第一個環節,赫爾巴特認為單純提示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經驗上的,是對經驗的模仿和復制,同時又進一步擴大了經驗。在本書的前面我們知道,教學其實是對經驗和交際的補充,這種直觀教學方法就是對其最好的佐證。他指出:「這一階段的教學可以運用各種圖畫作為幫助,這些圖畫越是沒有為兒童不假思索的看過或者作為無意義的娛樂而誤用過,對教學越有幫助」而且在面對觀念及其有限的學生,教師應按照「平衡的多方面」宗旨使學生觀念加以擴大化,教學可以藉助各種插圖,通過生動活潑的講述,特別是有故事情節的講述,以喚醒和補充學生的觀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因為經驗告訴我們,新鮮生動的畫面更易引起兒童的注意,對所受刺激更易做出反應。這種教學方法在地理和歷史課程中運用效果比較明顯。但是,它本身也有一些缺陷,即它只能在一個有限的范圍中使用,對於一些復雜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的,這是就需要分析教學的出現了。

E. 赫爾巴特的相關考點總結-2021天津教師招聘考試

在教師招聘教育綜合知識考查中,赫爾巴特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常常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常考的知識點有其倡導的教育思想理論基礎、道德教育理論、課程理論等。但在一些較難題目中還會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思想主張。下面就對該部分的考點進行總結,幫助大家更好的復習。

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被譽為“科學教育學之父”,他提出把教育學建成一門獨立學科,並在倫理學和心理學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其教育代表著作有《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

一、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赫爾巴特教育思想有雙重理論基礎,即倫理學(哲學)和心理學。

1.倫理學

倫理學的基本內容包含五種道德觀念,即內心自由(內心的判斷)、完善(內部理智能力的協調),仁慈、正義(克己守法的觀念)、公平或報償(法律制裁)。認為它們是維持現存社會的永恆真理和道德標准。

2.心理學

赫爾巴特是西方歷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學作為獨立學科研究的教育家。他指出教育學必須以心理學為基礎,系統研究了統覺、興趣、注意力等心理學問題,建立了自己的觀念心理學。

統覺理論認為:當新的刺激發生作用時,表象就通過感官的大門進入意識閾;如果他有足夠的強度能喚起意識閾下已有的相似觀念的活動,並與之結合,那麼由此獲得的力量就將驅逐此前在意識中占統治地位的觀念,成為意識的中心,新的感覺表象與已有觀念結合,形成統覺團(即認識活動的結果);如果與新的表象相似的觀念已經在意識閾上,那麼,二者的聯合就更加鞏固了它的地位。

二、道德教育理論

在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中,道德教育是最為重要的內容。

1.教育的目的

赫爾巴特認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將教育所要達到的基本目的分為兩種,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謂“可能的目的”是指與兒童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有關的目的,這個目的是要發展多方面的興趣,使人的各種潛力得到和諧發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達到的最高和最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這個目的就是要養成內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公平或報償五種道德觀念。

2.教育性教學原則

赫爾巴特重視教學的作用,並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即教育性教學原則。

教育性教學原則的含義:教育(道德教育)是通過而且只有通過教學才能真正產生實際作用,教學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

三、課程理論

1.經驗、興趣與課程

赫爾巴特在課程論中主張課程內容的選擇必須與兒童的經驗和興趣相一致。

(1)經驗。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經驗是教學活動賴以進行的基礎。但兒童早期的經驗並不是完美無缺的,而是分散、雜亂的,需要教學加以補充和整理。反映在教材中則為直觀教材。

(2)興趣。興趣存在於經驗之中,因此,只有與兒童經驗相聯系的內容,才能引起兒童濃厚的興趣。它能使兒童保持意識的警覺狀態,從而更好地接受教材。

(3)興趣課程體系。赫爾巴特把多種多樣的興趣分為兩大類:經驗的興趣和同情的興趣。其中經驗的興趣包括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同情的興趣包括同情的、社會的、宗教的。

2.統覺與課程

新的觀念和知識總是以原有觀念和知識為基礎產生的。從這里推理出,課程的安排應當使兒童能夠不斷地從熟悉的材料逐步過渡到密切相關但還不熟悉的材料。據此,赫爾巴特提出了“相關”與“集中”的課程設計原則。

相關:學校不同課程的安排應當相互影響、相互聯系。

集中:在學校的所有課程中,選擇一門科目作為學習的中心,使其他科目都作為學習和理解它的手段(歷史和數學)。

四、教學理論

1.教學進程理論

赫爾巴特的教學進程理論是以統覺理論為基礎的。他認為統覺過程的完成大體上具有三個環節:感官的刺激、新舊觀念的分析和聯合、統覺團的形成。與此相應,他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單純的提示教學、分析教學和綜合教學。這三種方法之間相互聯系就產生了他所謂的“教學進程”。

(1)單純的提示教學。單純的提示教學實際上就是直觀教學,其目的在於通過感官,得到與兒童經驗有關聯的感覺表象,為已有經驗和新觀念的聯合做准備。

(2)分析教學。分析教學是在單純提示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它的作用是對感知到的事物加以分析,通過分析使兒童對當前刺激的反應更為清晰,從而為觀念的聯合做好准備。

(3)綜合教學。通過綜合教學,由單純提示所提供的清晰表象和分析教學產生的對表象的區分形成了觀念的聯合,即獲得了新的知識和概念。

2.教學形式階段理論

赫爾巴特教育理論思想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他的教學階段論。赫爾巴特認為興趣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注意、期待、要求和行動。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教學階段論:教師應採取符合學生心理活動規律的教學程序,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他把教學過程分成四個連續的階段:

(1)明了。指教師講解新教材時,把教材分解為若干個部分,提示給學生,以便學生領悟和掌握。這時,學生的心理處於“靜止的專心”狀態,其興趣階段是注意,教師適合用敘述的方法傳授知識。

(2)聯想。指通過師生談話把新舊觀念結合起來。教學的任務是把前一階段教師所提示的新觀念和學生意識中原有的舊觀念結合起來。這時,學生的心理表現為“動態的專心”。其興趣階段發展到“期待”新的知識;教師的任務是與學生交流,自由交談是聯想的最好方法。

(3)系統。指在教師指導下尋找結論和規則,使觀念系統化,形成概念。這時學生的心理處於“靜止的審思”狀態,興趣活動處於要求階段,教師要運用綜合的方法,使知識系統化。

(4)方法。指通過練習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以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時學生的心理表現為“動態的審思”。其興趣點在於進行學習行動,教學方法主要是讓學生做作業、寫文章與修改等,對知識進行運用。

五、教育思想的影響作用

作為傳統教育的代表人物,赫爾巴特強調課堂、教材、教師三中心,其教育理論反映了資本主義確立時期教育理論發展的水平。19世紀70年代以後,赫爾巴特和赫爾巴特學派的教育思想曾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對世界許多國家的學校教育改革起支配作用。

以上是對赫爾巴特重難點考點的系統匯總,希望對大家的成師之路添一臂之力。想get更多專業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天津教師招聘考試閱讀資料 ,我們一直在努力!

閱讀全文

與赫爾巴特三種教學方法綜合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0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4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8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
防凍害的最佳方法 瀏覽:597
練肩頸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846
聚會用香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527
最簡單的房子封頂方法 瀏覽:441
咳嗽灸溫控貼使用方法 瀏覽:899
男士如何美白臉部最快方法 瀏覽:718
學生提分方法怎麼寫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