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調浮漂的簡單方法
調浮漂的簡單方法如下:
找底:先不掛子線和魚餌,釣組安裝好入水,上移浮漂,等它的尖部基本跟水面齊平之後即完成找底。修剪鉛皮:浮漂下移大概20至25厘米,慢慢剪鉛皮,讓浮漂的漂尖跟水面保持平齊。掛餌:將子線和雙餌掛好,拋入水中,調節目數。不同情況下要調的目數不同,一般一到兩目比較合適,但在風浪大的時候,需要三到四目。
3、球形浮漂:這種浮漂浮力大,有圓形和棗形兩種,常用於浮釣中上層水域的魚類,海竿浮釣多用這種浮漂。
4、線浮漂:又叫多體漂、七星漂、蜈蚣漂等。多用禽類的翅膀羽毛製成,也可用圓形、橢圓形、塑料球串連而成。它靈敏度高於立式浮漂,在水底情況較復雜時深用線浮漂可減少調漂的麻煩。
2. 釣魚浮漂怎麼調
調浮漂
伸開魚缸,把浮漂拉到頂部,把線放進水裡。
拉出線,把浮漂調到剛出水的濕的線位置。
再次放進水裡,如果浮漂高處水面,說明調高了,需要往下調好;如果沉下去了,說明調低了,需要往上調一點,這樣就調好了。
3. 調魚漂最簡單的方法
調魚漂最簡單的方法是先用鉛墜找底,然後下拉浮漂修剪鉛皮,調整想要的目數,接著掛餌找底,調整浮漂到釣目即可。
4. 怎樣調魚漂
一)、不帶餌調標
1、空鉤、半水調4目(即通常所說的調4釣2)
——調標步驟:
(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調到4目;
(2)然後掛雙餌(模擬餌,與真釣餌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動浮標達到釣2目;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下鉤餌子線略有彎曲。
——主要影響因素:餌團大小、重量要求嚴格,要求一致;
此法為目前廣泛使用的「不靈不鈍」的釣法,多數釣家認為此法較適合比賽池釣,原則不適宜大自然野釣。
2、空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雙餌、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餌團在水下狀態:受餌團大小、重量影響大,雙餌卧底,子線處於彎曲狀態;
——適用垂釣場合(環境):屬於釣鈍,應用於有風浪、水流動干擾的環境。
3、無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鉛墜上先不掛子線和鉤,在半水時,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雙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鉛墜觸底(或躺底),鉤子(餌團)及子線均橫躺水底;
——適用垂釣環境:屬於極釣鈍,用於防止小雜魚鬧窩,以及釣刁滑魚。
(二)、帶餌調標
1、雙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雙鉤掛餌,在半水狀態下,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使標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餌團及子線在水下狀況:
(1)
當只要看到釣目時,下餌就一定到底了,當釣目在3目以內時,水底餌團處於上餌懸浮,下餌輕觸底,子線略有彎曲。
(2)
甚至當我將釣目調到4目時,上餌仍然處於懸浮狀態,只是下鉤餌子線明顯彎曲了。
——靈敏度及實用性:
(1)此種調法,由於在確定調目時,就完全消除了雙餌重量的影響,因此,這種調法非常靈敏。
(2)由於靈敏度非常高,穩定性就相對變差,因此我覺得,可能不適用於野釣和風浪較大時以及有水流流動的環境。
2、單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單鉤(上鉤或下鉤)掛餌,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上雙餌,向上移動浮標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時餌團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子線有1-2目的輕微彎曲;
(3)當釣目調到3目及更高時,子線就更彎曲了,雙餌就都卧底了
(4)當浮標的視標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時,鉛墜觸底了。
——現象觀察分析:
掛上雙餌時,我觀察到:當浮標向上移動到標尖處於平水狀態時,是處於最靈敏的狀態,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完全垂直。因此,從理論上講,釣「平水」是最靈敏的,但這是不實用的釣目,一是視標標尖平水不便於觀察,二是由於整個釣組太靈敏而穩定性很差,在實際使用中,一般都是釣1-3目,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略微彎曲1-2目。
(三)、結論:通過對以上幾種調標方法的綜合對比,按照靈敏度從高到低排列順序,我認為應該是:雙餌調平水、單餌調平水、空鉤調4目、空鉤調平水、無鉤調平水。
(四)、結束語:
(1)
以上調標的調試、試驗僅是在調標筒內進行的靜態調試,若拿到實際應用中,可能還會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調整和變化;
(2)
本次調試、試驗所使用的是「釣仙」3#、11目細尾浮標,同時也使用了「無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標作為對比,取得了一致的試驗結果。
另補充:
1、空鉤、半水調2釣2時,水下兩鉤餌的狀態是:下鉤餌卧底,上鉤餌輕觸底,子線均有不同程度的彎曲。
2、(空鉤、半水)調4目,其釣目顯示如下:
1目:上鉤餌懸浮,
下鉤餌輕觸底,下子線基本直(略彎);
2目:上鉤餌懸、臨界(擦)底,下鉤餌卧底,子線略有彎曲;
3目:上餌觸(卧)底,下餌卧底,上子線彎曲;下子線嚴重彎曲;
4目:雙餌卧底,雙子線嚴重彎曲;
5目:雙餌卧底,雙子線嚴重彎曲;
一)、不帶餌調標
1、空鉤、半水調4目(即通常所說的調4釣2)
——調標步驟:
(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調到4目;
(2)然後掛雙餌(模擬餌,與真釣餌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動浮標達到釣2目;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下鉤餌子線略有彎曲。
——主要影響因素:餌團大小、重量要求嚴格,要求一致;
此法為目前廣泛使用的「不靈不鈍」的釣法,多數釣家認為此法較適合比賽池釣,原則不適宜大自然野釣。
2、空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在空鉤、半水時,通過增減鉛皮將浮標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雙餌、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餌團在水下狀態:受餌團大小、重量影響大,雙餌卧底,子線處於彎曲狀態;
——適用垂釣場合(環境):屬於釣鈍,應用於有風浪、水流動干擾的環境。
3、無鉤、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鉛墜上先不掛子線和鉤,在半水時,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雙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N(例如N=1、2或3);
——觀察餌團在水下狀態:鉛墜觸底(或躺底),鉤子(餌團)及子線均橫躺水底;
——適用垂釣環境:屬於極釣鈍,用於防止小雜魚鬧窩,以及釣刁滑魚。
(二)、帶餌調標
1、雙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雙鉤掛餌,在半水狀態下,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向上移動浮標確定釣目,使標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餌團及子線在水下狀況:
(1)
當只要看到釣目時,下餌就一定到底了,當釣目在3目以內時,水底餌團處於上餌懸浮,下餌輕觸底,子線略有彎曲。
(2)
甚至當我將釣目調到4目時,上餌仍然處於懸浮狀態,只是下鉤餌子線明顯彎曲了。
——靈敏度及實用性:
(1)此種調法,由於在確定調目時,就完全消除了雙餌重量的影響,因此,這種調法非常靈敏。
(2)由於靈敏度非常高,穩定性就相對變差,因此我覺得,可能不適用於野釣和風浪較大時以及有水流流動的環境。
2、單餌、半水調平水
——調標步驟:
(1)先單鉤(上鉤或下鉤)掛餌,通過增、減鉛皮將標尖調成平水;
(2)然後掛上雙餌,向上移動浮標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時餌團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子線有1-2目的輕微彎曲;
(3)當釣目調到3目及更高時,子線就更彎曲了,雙餌就都卧底了
(4)當浮標的視標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時,鉛墜觸底了。
——現象觀察分析:
掛上雙餌時,我觀察到:當浮標向上移動到標尖處於平水狀態時,是處於最靈敏的狀態,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完全垂直。因此,從理論上講,釣「平水」是最靈敏的,但這是不實用的釣目,一是視標標尖平水不便於觀察,二是由於整個釣組太靈敏而穩定性很差,在實際使用中,一般都是釣1-3目,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子線略微彎曲1-2目。
(三)、結論:通過對以上幾種調標方法的綜合對比,按照靈敏度從高到低排列順序,我認為應該是:雙餌調平水、單餌調平水、空鉤調4目、空鉤調平水、無鉤調平水。
(四)、結束語:
(1)
以上調標的調試、試驗僅是在調標筒內進行的靜態調試,若拿到實際應用中,可能還會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調整和變化;
(2)
本次調試、試驗所使用的是「釣仙」3#、11目細尾浮標,同時也使用了「無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標作為對比,取得了一致的試驗結果。
另補充:
1、空鉤、半水調2釣2時,水下兩鉤餌的狀態是:下鉤餌卧底,上鉤餌輕觸底,子線均有不同程度的彎曲。
2、(空鉤、半水)調4目,其釣目顯示如下:
1目:上鉤餌懸浮,
下鉤餌輕觸底,下子線基本直(略彎);
2目:上鉤餌懸、臨界(擦)底,下鉤餌卧底,子線略有彎曲;
3目:上餌觸(卧)底,下餌卧底,上子線彎曲;下子線嚴重彎曲;
4目:雙餌卧底,雙子線嚴重彎曲;
5目:雙餌卧底,雙子線嚴重彎曲;
台釣餌料的製作配方1.主要原料選配
製作粉狀餌的原料分為植物性和動物性兩大類,植物性原料常用的有小麥、玉米、大麥、黃豆、豆餅、紅薯、土豆、海藻、干青草
等;動物性原料主要有魚粉、南極蝦粉、鰻魚粉、動物肝粉、蛋黃粉等。如果現配現用釣取某些對象魚的餌料,還應准備一些雞、
鴨、豬、羊等的血液及蚌肉、鮮活河蝦、螺螄肉打成的漿等。此外,還應准備調配各種專用餌所需的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和有關調
味料。
2.加工程序
(1)首先將大麥、小麥、玉米、豆餅等原料用粉碎機分別磨成粗細不一,分袋存放。調配釣鯉魚、青魚的專用餌,料磨粗一些,釣
鯽魚的應細一些。
(2)再將料烘炒至色澤淡黃均勻。每個品種分別炒熟,並掌握好文火、勤炒、量少的要點。
(3)把各種經烘炒的原料待自然冷卻後,按不同專用餌的配比倒入盆內混和,而後把可溶於水的食用香精和其他多種引誘劑一起倒
入並拌勻。再用低溫烘烤或文火烘炒一下,去掉多餘的水分。最後把配製好的餌料按每次用量分別裝入密封性好的新塑料袋內保存
,以防止走味、霉變。
3.幾種常用餌料的配比
(1)鯽魚餌
按垂釣一天用0.2千克計算,一次配料2千克為宜。各種料的比例為:黃豆粉或豆餅粉15%、紅薯粉或土豆粉15%、細玉
米粉45%、大麥粉20%、蛋黃粉5%,再加入適量的清香型香粉和白色、淡黃色等食用色素。
(2)鯉魚餌
鯉魚身大、體壯,胃口也大,故一次配料應不少於3千克,且用料應稍粗一些。具體配比是:大麥粉25%、玉米粉
40%、蠶蛹粉或魚粉15%、動物肝粉5%、紅薯粉或土豆粉15%,再加入適量的濃香型食用香料和食用色素。
(3)草魚餌
台釣餌配製以素為主。主要原料為草乾粉30%、小麥粉15%、玉米粉20%、土豆粉25%,再加入10%的海藻類粉料。這種
餌入水即開始化散,草香、藻味隨波漂流,可很快誘集成群草魚匯集釣點。
5. 怎樣調魚漂的方法
1、把鉛皮卷到鉛皮座上,鉛墜找底,幫助釣者掌握釣點水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