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拳擊的拳法基本動作訓練方法
拳法是徒手武術運動的一部分,包括理論和運動實操兩個部分的綜合評價,依據評價出的特色從而形成約定俗稱的拳法分類,是武術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拳擊的拳法訓練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拳擊的拳法基本動作訓練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一、拳擊的拳法基本動作訓練方法
左直拳動作要領
由實戰預備姿勢開始,左臂迅速用彈力伸直,同時左肩前送,上體略向右轉。在臂向前伸直的同時,左拳向內轉至拳心向下成一條線擊出,肘關節隨著拳心內轉向上抬平。在出擊同時,後腳用力蹬地,左腳順勢向前滑出,用前腳掌的內側著地,後腳蹬地後,腳跟提起,身體重心移到前腳上。
在出拳的同時還要利用腿、腰、髖發力以增加擊打力量,使力量通過肩、臂、腕關節和拳峰沿一條直線作用在目標上。在出拳過程中應放鬆臂和肩部肌肉,在即將擊中目標時,拳突然握緊,使最後階段更為有力。右手隨左拳出擊而自然前移,保護下頦和面部。待擊中目標後,拳迅速放鬆由原路收回。
左直拳擊上體要領
擊打對方上體時,身體應向右前方傾斜,降低身體高度,以防對手迎擊頭部。左直拳擊上體既可以用來作為進攻的第一步,也可以用來做假動作,並破壞對手對頭的防護,以創造進攻條件,還可以用來打迎擊拳。
右直拳動作要領
由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開始發力,右腿發出的力量使右側髖關節前送,帶動腰部迅速向前轉動,同時右肩前送。右拳以直線向前發出,攻擊對方頭部。髖和腰部的扭動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夠增加右直拳的力量和攻擊距離。出拳後需立即停止身體的轉動,以右拳順慣性向身體左方擺動來緩沖轉動的慣性,再迅速收回右拳保護自己。
右直拳擊上體要領
右直拳出擊時,上體應隨著擊拳和身體重心的前移及轉動等動作而稍前傾,降低重心,同時前腿膝關節彎曲以保持平衡。在出拳時,左拳置於下頦附近,做好出擊和防守的准備動作,在擊中目標後迅速恢復成預備姿勢。
二、相關閱讀—拳擊基礎入門訓練方法
技術層面
1、站架與基本步法:
每一個拳擊初學者無疑都是從學習如何正確站架開始的'。好的基本姿勢體現了一個運動員的技術扎實程度,是其建立其高層技術的必要地基。正確的拳擊站架應該將雙拳舉至顴骨的水平線,下顎收緊,眼睛看前方,前手(非慣用手)探出一定距離,後手放於臉側。
大臂下垂,不應外翻,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腹部。兩腳前後站立,不可站於同一條直線上也不可分開過大。若站於同一直線上則影響了自己後手拳的出擊,分開過大則會使自己暴露於對方的打擊之下。訓練站架時一開始可以計時站立三分鍾至五分鍾,自己體會身體中防禦和進攻的趨勢。
熟練後可手持小啞鈴再進行計時站立,以強化肌肉記憶。待基本站架定型後,便可進行基本的步法訓練:向前後左右的單次移動,向哪一側移動便先移動那一側的腳,移動過程中要保持基本站架不變形,眼睛看前方。
大家可能在各種拳擊比賽中看到有拳手並不總是像文中所講的那樣站架,那是因為每個人的拳擊風格不同,各自的站架也會相應調整以適應自己的風格。但無疑每一位優秀的拳手都隨時可以擺出最標準的站架,那是他們在拳台上遭到重擊後幫他們化險為夷的最有利幫助。
2、直拳:
直拳作為拳擊中最為簡單直接且有效的拳法,無疑也是初學者們最先學習的拳法。剛開始練習直拳時,要先站好架,練習前後手拋臂:不發力,向前拋出手臂至最遠端,然後手臂自然下垂,體會自己的打擊距離,培養距離感。然後返回正常站架。反復練習後可進行發力的標準直拳練習。
出直拳時要體會從腳底發力,講得更精細一點是從大腳趾發力。轉腿轉腰,用腰力來加強拳力。力量傳導至後背後,用背闊肌傳導至手臂,再用三頭肌將力量推出。打拳時要注意自己握拳的時機:站架時雙手放鬆,在手臂打出至最遠處發力時將手攥緊。同時手腕適當扣住,防止受傷。在單拳熟悉之後可練習一二拳連打,注意動作不能變形,打出一隻手時另一隻手要注意防禦。隨後可用負重空擊或者打靶的方式來加強肌肉記憶。
3、擺拳與勾拳:
擺拳與勾拳是拳擊中近距離作戰的致命殺器,發力充分的一套勾擺組合足以將對手KO不起。勾拳與擺拳發力方式較為相近,一種說法是小臂與肘部夾角大於90度時為擺拳,小於90度則為勾拳,在此不深究名稱的區別。其發力方式為:格鬥式站立,後腳蹬地,猛轉腰髖,帶動手臂臂擺出,拳心向下向內均可,弧度不可過大,影響速度。訓練模式基本與直拳的訓練模式相同。練習時注意體會腿部發力和手臂張開幅度不應過大。
4、實戰訓練:
實戰訓練堪稱是拳擊運動員最重要的訓練科目。基礎技術再好,沒有實戰訓練來練習如何運用也是無用功。初學者在進行實戰訓練時要注意戴好裝備(頭盔,護齒,手套,綁手,盡量穿上拳擊鞋)。訓練過程中注意把站架運用好,多體會防禦的感覺。盡量保持」在進攻中防禦,防禦中進攻」。
在技術層面上,拳擊有K、I、S、S、原則,即keep it simple,stupid,力求簡單實用。所有頂級的格鬥選手都有數量有限的絕招,他們將其訓練到完美的地步。正是因為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讓他們脫穎而出。
素質層面
在到達較高的水平之前,身體素質訓練的重要性甚至要強於技術訓練。其原因不僅僅是身體層面,更是因為隨著素質的提高,運動員的自信心也隨之增加,更有利於其在比賽中發揮技術。拳擊對身體素質的要求很高,基本可分為耐力、爆發力、靈活性和身體硬度四個方面。中長距離跑,跳繩可提高耐力。器械負重訓練來提報爆發力。多做拉伸,柔韌性的練習可提高身體靈活性。
兩人對練重擊身體,用葯球擊腹來提高身體硬度。身體素質訓練過程中,運動員要注意使用小重量,多次數,重爆發力的訓練模式,體會訓練動作與出拳的發力一致性。在身體素質訓練完成後,要進行空擊,重擊沙包或打靶的方式將力量放出,以此來提高拳力。
❷ 拳擊的基本訓練方法
拳擊的基本訓練方法
剛開始接觸拳擊的時候,我們要懂的一些簡單的訓練方法。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拳擊的'基本訓練方法,接下來一起看看以下相關介紹吧!
打沙袋
初期可採用固定式打法,一人扶住沙袋,練習者准確地擊打。
後期可打活沙袋。活沙袋子比固定的難打,沙袋在晃動,你可能一時打中,一時擊空,很有威力的一拳卻發不出威力。所以這可以讓練習者體會拳法與步法的配合
打手靶
手靶練習一是提高出拳准確度,二是讓動作規范,三是練習對方的反應能力(要求手靶舉起來之後對方馬上出拳擊打),再就是考驗對方對距離的控制。當然對執手靶者也有一定要求。
如果你覺得訓練太過枯燥無味,接下來我就再額外介紹一個拳擊訓練的手段,讓你的拳擊練習更具有趣味性。
摸肩
相信這個游戲大部分接受過拳擊訓練的人都玩過,是最簡單的熱身練習之一,不需要道具,也不需要太多人。
兩人一組,通過前後移動,觸碰對方肩膀,同時閃躲避開對方攻擊,這個游戲可以練習反應,時機,距離,腳下移動,很接近實戰。與此相似的還有踩腳練習等。
空擊
顧名思義,一個人就可以進行,對著空氣出拳。同時通過滑步和躲閃的加入提高拳擊手的實戰性。空擊訓練一般由簡入繁,從刺拳開始到組合拳。
擊打梨球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梨球的擊打方法
首先拳頭要像握錘子一樣握緊拳頭。用伸出錘子一端的拳面擊打吊袋。將拳頭舉到耳朵的高度,指關節向內,胳膊肘高於胸。
下身則朝向吊袋將腳分開一肩寬,身體正對吊袋,吊袋應與眼睛同高。腳趾著地,收緊重心以增強身體穩定性。
最好要注意找到節奏。能有效擊打吊袋後,閉上眼睛。練習擊打以找到節奏(1-2-3、1-2-3、1-2-3)。如果你是聽擊打出得聲音而非盯著看,你會更容易掌控它。這能考驗你的協調性,並將上身鍛煉得更結實。
;❸ 怎麼快速連續出拳
一般我們採用的方法是1分鍾限時不斷出拳擊打沙包,然後不斷提高出拳的次數來加快出拳的頻率。
用這樣的方法來提高出拳的速度。
❹ 虐殺原形1空中三連擊 和升龍拳怎麼弄 還有彈射飛腿
如果你升級了那個技能,
1、彈射飛腿是踢中目標後再次滑鼠左鍵(如果沒更改鍵位)
2、空中三連擊是在用升龍拳把對方打飛後再追上去左鍵拳擊(別問我怎麼追)
3、升龍拳是在左鍵蓄力時離開那個地方(向後退)然後拳擊(過程會很快,雖然我不會,但我會用一個寒假來練這招)。
❺ 拳擊的力量怎麼訓練的好方法
拳擊 的力量拳擊的力量訓練 方法 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絕對力量,速度力量,耐力力量。本文分別為大家介紹這三個方面的力量訓練方法和訓練注意事項,只有各方面訓練條件能達到要求,才能適應拳擊格鬥這種高強度對抗項目的需要。
拳擊的力量訓練方法一、絕對力量訓練
一般說的一個人力氣大小其實就是絕對力量的體現,強大的絕對力量是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的基礎,在格鬥中具有很強的震懾力和重要的作用。
要增強絕對力量,就要保證大重量,高強度的訓練,選用的練習重量應該是自己竭盡全力只能完成1—3次的,進行3—5組練習,每組做到力竭,組間休息1—3分鍾,讓肌肉得到恢復准備沖擊下一組極限重量,一周可以進行一到兩次絕對力量訓練,保證絕對力量的不斷提高。
注意:絕對力量訓練中由於選用的重量很大,接近個人力量極限,所以訓練前一定要充分熱身,訓練中必須有訓練夥伴保護,避免受傷。
拳擊的力量訓練方法二、速度力量訓練
速度力量就是一般所說的爆發力,直接關繫到攻防動作的速度,是格鬥中至關重要的一項素質。
訓練的目的就在於盡量把速度力量水平提高到個人的極限,原理在別的 文章 里我已經講過,就不在這重復講解。訓練方法就是選用自己盡力能完成5—10次的重量,用自己最快的速度進行每一次動作。每組3—8次,練習三到五組,組間休息2—5分鍾,讓肌肉充分放鬆,保證下一組的訓練質量。如果感覺疲勞,無法再保證動作速度,就改練其他的,勉強耗下去也沒有意義。
注意:用自己最快速度進行練習是提高速度力量的關鍵,如果不在訓練中把動作速度頂到自己的極限,就完全失去了提高速度力量的作用。
拳擊的力量訓練方法三、耐力力量訓練
耐力力量是肌肉長時間用力工作的水平表現。如果你想在長時間的格鬥中保持拳腿的份量,就需要有比較高的耐力力量水平。
訓練方法是用自己能完成20次以上的重量進行練習,每組都做到力竭,進行6組以上的練習,組間休息不超過1分鍾。
注意:練耐力力量的原則就是能多做一次就多做一次,直到實在無力完成動作為止。雖然耐力力量訓練用的重量不大,但最後力竭狀態時容易失去控制受傷,所以訓練時應該有訓練夥伴進行保護。
運動專家研究,肌肉在進行完一次力量訓練後,如果72小時之內不進行第二次訓練,力量就會減退,所以力量訓練至少保證一周兩次,不然會長進很慢,絕對力量和速度力量都可以和耐力力量搭配在一起訓練,先進行絕對力量或者速度力量訓練,感覺疲勞不能再沖擊大重量或者保證動作速度時就轉為耐力力量訓練,會有很好的效果。平時技術訓練結束也可以進行一些徒手的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訓練,比如俯卧撐、深蹲跳、仰卧起坐等。
力量訓練中的呼吸很重要,注意用力做動作時呼氣,還原時吸氣,實踐證明,雖然憋氣能提高肌肉用力程度,但對心血管系統的活動會產生一些不利因素,會引起胸闊內壓增加,使肺部的血液循環產生障礙,長時間憋氣會影響訓練效果,而且易產生頭昏,惡心,過早疲勞等弊端,甚至導致短暫腦貧血或休克。所以在力量訓練中盡量不要憋氣。
力量訓練後肌肉由於長時間用力會緊張僵硬,訓練結束一定要注意拉伸和放鬆全身肌肉,如果肌肉總得不到放鬆,就會變得僵硬而無彈性,缺乏爆發力,這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死肌肉,也曾有很多人甚至專業隊因此視力量訓練如洪水猛獸,其實罪不在力量訓練,而在於練習後沒有做好收尾工作。
此外,不經常從事力量鍛練的人,剛開始進行訓練時可以採用徒手訓練的方式,有一定基礎後再使用器械訓練,如果一開始就使用器械進行訓練,採用的重量不能過大,因為力量訓練的效果在最初階段幾乎不取決於重量大小,只要重量超過一定的最低限度(約為最大重量的40%左右就可以)。
拳擊的技術訓練方法
拳擊運動的技術包括攻擊、躲閃、上下移動、扭鬥技術和善於反擊。
攻擊技術包括左直拳、左刺拳、左鉤拳、右上鉤拳和右交叉拳還有組合拳,如1-2連擊組合拳套路。
左直拳
左直拳是拳擊中所有其他擊拳的基礎,能正確地運用左直拳是一個有良好技術素質的拳手的特徵。凡是稱雄拳壇的拳王和著名拳擊家都有著一手久經鍛煉磨礪出來的左直拳。美國的英吉馬·約翰遜在1959年與弗勞德·帕特遜的比賽中,他的左直拳使得對手難以招架,在第三回合中就將對手擊倒,獲得世界錦標賽重量級冠軍。擊敗拳王阿里的拉利霍姆斯右臂受傷後專用左手練直拳達9個月,終於取勝。我國3O年代的上海拳手鄭吉常,由於他的左直拳快而凶,在國外有“遠東毒蛇”之稱。
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擊運動中採用的重拳之一。右直拳適合於遠距離的攻擊,但有直拳一般使用時機少,在有充分把握時才能使用。由於有拳較左拳離對方遠,發拳時身體變化幅度較大,所以右直拳較左直拳慢。為了便於擊中對方,就要用左手的假動作來轉移或破壞對手的防護,或用左刺拳引開對手的注意力,或使對手失去平衡,以此來創造有利於右直拳進攻的條件和時機。要領:由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開始發力,右腿發出的力量使右側髖關節前送,帶動腰部迅速向前轉動,同時右肩前送。有拳以直線向前發出,攻擊對方頭部。髖和腰部的扭動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夠增加有直拳的力量和攻擊距離。
擺拳是從側面襲擊對手的有力拳法。由於從側面擊打,身體向相反方向移動,起到分散對手注意力的作用。但擺拳走的路線較長,容易被對手發現,而且因力量大,一旦擊空容易失去平衡。擺拳速度比直拳慢,一般不作開始的引拳。
左擺拳擊頭、腹
要領:由基本姿勢開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開始,從左側向前成弧形路線移動擊打目標,上臂與前臂約成12O~150o角,臂與肩平,並利用腿、腰、脖發力,重心移至左腳,在出拳過程中拳及前臂略向內旋,肘部微向上翻與肩同高。在擊中目標的一瞬間,肩、臂肌肉與腕關節突然緊張,並隨即放鬆,恢復成實戰預備姿勢。擊打對方腹部正、側部位時,上體可略向右傾斜或向右側跨步,藉助身體的移動加大擊打力量。
左擺拳
左擺拳練習時的注意事項:①擊打時不可有預拉動作。②左擺拳出擊時,右拳微向上舉,保護下縱③左拳出擊後立即收回,還原成預備姿勢。
右擺拳擊頭、腹
要領:與左擺拳大致相同,唯腰、腿和胯的發力動作較左擺拳更為明顯。右擺拳動作大,速度也較慢,但拳較重。當對手大意或其進攻時疏於防守出現空隙時,可用右擺拳給予出其不意的擊打和還擊,但一般使用機會較少。
右擺拳多與左手拳的擊打配合運用。在對手被擊中,注意力分散時,以有擺拳擊打可以收到極具威脅的效果。在對手疏於防守或體力
右擺拳
右擺拳擊上體,常用於與左撇子對手對陣時,出擊時要緊縮身體,出擊後身體要向左前方運動,以防對手迎擊頭部。
擺拳練習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先原地徒手練習,體會發力、轉體、轉胯帶動手臂前擺等動作要點。出拳時,要注意手腕內族動作,用拳峰部位接觸擊打部位。
第二,在基本掌握動作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步法練習出拳。
第三,運用打手靶的練習,可在原地與移動中進行,改進與提高動作質量,提高擊打准確性。
第四,利用打沙包進行練習,一方面改進動作,一方面鍛煉擊打力量。
第五,進行實戰練習,提高運用的能力。
上鉤拳
一場拳擊比賽中運動員的進攻與防守是多種多樣的,這體現在調整距離上,要靠步法的靈活和判斷的准確。如果說直拳與擺拳更注重中、遠距離的進攻,那麼上鉤拳主要在中、近距離擊打對方。
上鉤拳既可發短拳也可發長拳。發長拳時手臂幾乎伸直,上、前臂夾角大於90o,發短拳時上、前臂夾角小干90o。當對手兩手高舉成防頭部的姿勢時,或當對手擊打頭部而落空時,可發上鉤拳擊對手的上體(胃、腹或助部)。
平鉤拳
鉤拳是一種中、近距離的擊打拳法,鉤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擺拳組成組合拳進攻對手。
(1)左平鉤拳
要領:由實戰姿勢開始,先將左肘提起與肩平,肘部約成80o角,利用身體腰、肩部突然轉動的力量,上體向右方向轉,但不超過 90o,臂部肌肉由放鬆到突然緊張,之後再迅速放鬆,打擊對方的右側,這時重心移到右腳上,擊打後立即收回還原成實戰姿勢。
注意事項:①出擊時,拳不應有向後拉的准備動作。②左拳擊出同時有拳微上舉,保護下頦。
(2)右平鉤拳
要領:出拳要領與用力方法都與左平鉤拳大致相同。
左、右乎鉤拳都可以配合前進步法練習,即作前滑步同時擊打左乎鉤拳或右平鉤拳。
刺拳
刺拳屬手直拳類型,是一種試探性拳法,以左刺拳為多。拳走的路線比直拳短,拳的力量較輕,能起試探對手的作用,並配合 其它 拳法以連續進攻。
要領:出拳比直拳快而突然,腰部與胯部轉動比直拳小,蹬地力量不大,因此重心前移較小,出拳後,臂並沒有完全伸直。
振拳
此拳法多用在短兵相接、近距離搏鬥時,貼近對手擊打。
要領:借腰部突然快速轉動,出擊時兩臂貼近身體,上、前臂之間小於90度角。
速擊拳
此拳法多用在近距離搏鬥時,快速進攻,搶奪優勢時使用。
要領:出拳快而突然,攻擊對方要害,以快取勝。
猜你喜歡:
1. 練習拳擊的步驟
2. 拳擊訓練七種方法
3. 打拳擊怎樣進行力量訓練
4. 拳擊的力量怎麼訓練
5. 拳擊力量訓練的六大高效動作
❻ 拳皇97草剃京重拳三連擊怎麼發
樓主有一點你搞錯了,第一部是下前拳,沒錯,但是第二部應該出前下後拳,用下後拳不是不行,而是不容易打出來,得手特別快才行,第二步你就出前下後拳就可以,第三步出前拳就可以了。樓主再試試吧。整體來說就是下前重拳,前下後重拳,前重拳(後2下不一定是重拳,輕拳也可以。但第一下必須是重拳。)
❼ 拳擊三連擊有什麼招式
刺拳接直拳或擺拳、平勾拳、上勾拳
❽ 如何訓練拳擊 3種方法來訓練拳擊
目錄方法1:手部訓練1、要注意通過擊拳方法來增加力量和提高耐力。2、用一個平滑干凈的吊球來訓練。3、每隔三分鍾做一次打重袋訓練,每組訓練要做3-5次。4、嘗試在30秒內快速出拳來增強手臂的耐力。5、開始力量訓練。6、嘗試慢速拳擊對打。方法2:腳部訓練1、每周做2-3次間歇訓練。2、在非間歇性訓練里加入長跑、模擬對打和短距離沖刺。3、每周進行1-2次長距離慢跑,以放鬆並舒展你的雙腿。4、每天進行跳繩訓練。5、進行敏捷性訓練,比如階梯練習,或快速撲搶運動。6、要注重良好的步法技巧。方法3:格鬥訓練1、確保你吃的是健康食品。2、在拳擊場上與假想對手做對打訓練。3、做正反手引體向上,增強背部和手臂的力量,這是打好拳擊所必需的。4、鍛煉核心力量。5、用批判的眼光觀察其他拳擊手。6、找一個陪練夥伴,每周練習1-2次。要想成為一名拳擊手,需要努力、專業的訓練以及自信心。當你認真地考慮以拳擊為職業的時候,去健身房找一個教練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初學者如果沒有錢請教練,也可以自己訓練。一般來說,一個專業的拳擊手每周應該訓練3-5次,每次至少要3-5個小時。
方法1:手部訓練
1、要注意通過擊拳方法來增加力量和提高耐力。好的出拳要能有效且優雅自如地將力量傳遞給對手。盡管努力訓練自己的速度和耐力很重要,但如果想成為更好的拳擊手,更專業的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在做下面的練習時,要注意:用肘部來引導力量。擊打對手時,要用手肘而不是手腕來出力。
保持緊湊感。想必你也不願意無意義地出拳或移動身體。因此要穩住雙腿不動,並保持不出拳的那隻手緊貼身體。
休息時要活動胳膊來放鬆肌肉。當你不揮拳的時候,一定要放鬆雙臂,讓它們保持在自然的狀態。這樣胳膊上的肌肉就能和身體一起舒服地晃動。不要嘗試收緊肌肉,那樣只會加速疲勞。
2、用一個平滑干凈的吊球來訓練。有力地擊打掛在天花板上的吊球,並保持穩定的出拳速度。通過有規律的圓周運動來擊打吊球,並保持手和吊球同方向移動,這是訓練手部耐力和協調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每組練習3-5次,每次3分鍾,中間間隔休息30秒。
3、每隔三分鍾做一次打重袋訓練,每組訓練要做3-5次。重袋(用於拳擊訓練的巨大吊袋)將是你最好的朋友。你要像真正地和人打架一樣,向它揮拳3-5分鍾。不過,要確保你不僅僅是站在那裡出拳。保持雙腳著地,像真正的打鬥一樣來回移動,偶爾還要停下來躲閃和阻擋。一般來說,越像真的在打鬥,訓練效果就越好。如果你想訓練強度更大一點,可以在擊拳前把重袋晃一晃。這有利於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移動的目標上。
4、嘗試在30秒內快速出拳來增強手臂的耐力。使用一個重袋,在30秒內盡可能地多打幾拳。注意出拳速度,而不是力度。擊拳30秒,休息30秒,再重復4-5次。
5、開始力量訓練。通過力量訓練或者利用你的體重來鍛煉肌肉。無論你用哪種方法,確保每周進行2-3天的力量訓練,比賽周可以減少到1天。拳擊對訓練肌肉有很大的幫助,每次你在摔跤、格鬥或模擬拳擊的時候都能有效地訓練到肌肉,因此力量訓練不應該成為你鍛煉的重點方向。目標應該放在一些同時鍛煉到多個肌肉的鍛煉項目,以最快的速度增強肌肉。一些好的練習包括:自重訓練:如果你年齡低於16歲而不能去健身房,或者只是單純不想舉重,可以嘗試很多其他很棒的運動:俯卧撐, 雙手貼地,與肩同寬。
臂屈伸。
做正面和側面平板支撐。
嘗試斜方肌拉伸或倒拉。
正反手引體向上。
力量訓練:專注於流暢平穩的技巧。通過上下運動來安全地鍛煉肌肉。坐式劃船練習和背肌練習。
卧推。
背肌拉伸和擴胸。
二頭肌屈接。
6、嘗試慢速拳擊對打。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這種緩慢的搏擊能把你的整個身心都帶入到拳擊中,從而能夠進行專注於技術的安全練習。這就像普通的對打一樣,但是要以正常速度的75%來出拳。這是加強另一隻手最好的方法,要專注於你還沒有掌握的技巧或動作,並且在拳擊對抗中建立自信。因為你必須學會如何應對一個現實存在的對手,即使這樣做會導致提升的速度很慢,但也不失為培養基本拳擊技巧的好辦法。出拳要有協調性,雙腳保持移動的狀態,並且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注意手的位置。你身體的所有部位都應該相互協調運動。
方法2:腳部訓練
1、每周做2-3次間歇訓練。在"洛基"中看到的經典長跑其實並不是很好的拳擊訓練方式。拳擊是一種短時間持續且高強度的爆發性運動,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間歇訓練。間隔休息是指交替進行高強度或快速沖刺的訓練後,讓身體短時間休息。當你變得更強壯時,可以適當縮短10-15秒的休息時間,從而得到更好的訓練成果。一個好的初步練習應該是:最開始要輕松地慢跑1.6千米來熱身。
6組600米短跑,每組間隔休息1分鍾。要以你最高速度的75-80%來跑。
最後800米慢跑來放鬆身體。
2、在非間歇性訓練里加入長跑、模擬對打和短距離沖刺。大部分的有氧運動都是間歇訓練,能快速有效地訓練幾輪拳擊的爆發力。不過,在休息的日子裡也要活動雙腿。最好的方法是進行混合式全身鍛煉,包括長距離跑、慢跑以及少量快速沖刺。下面是美國奧林匹克訓練營使用的訓練方法,最好是把它們混合搭配成30-60分鍾的長時間鍛煉:1.6-3.2千米的熱身跑(中等到快的速度)。
與假想對手做拳擊訓練1個回合(每回合3分鍾)。
反向跑200米。
100米沖刺。
邊慢跑400米,邊雙手向上揮拳猛擊。
3、每周進行1-2次長距離慢跑,以放鬆並舒展你的雙腿。傳統的6.5千米-8千米晨跑仍在拳擊訓練中佔有一席之地。當你需要恢復身體機能,特別是在連續2-3天高強度訓練之後,就應該去晨跑。在比賽前的日子裡,進行一次長距離慢跑也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這樣你就不會在比賽中感到肌肉酸痛或疲勞。以你覺得舒適的速度跑30分鍾到1個小時,並在跑步前後拉伸腿部肌肉。許多教練會建議你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這樣就有充足的時間補充體力,並適當休息,以便更好地進行之後的技能訓練。
當你慢跑時,要保持手時刻處於防禦的位置,偶爾還要模仿出拳的動作來做手臂熱身運動。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拳擊手把跑步稱為"道路訓練"。
4、每天進行跳繩訓練。跳繩是你能想像到的最神奇的拳擊訓練之一,它能增強你的心臟功能、提高肢體靈活度,以及鍛煉你的時間安排能力和協調性。你的目標應該是每次訓練至少包括15分鍾的跳繩運動。從最基本的慢跑跳繩開始,到跳繩時交替換腳。隨著跳繩技術的進步,你還可以試著換一種更專業的跳繩方法:雙腳並攏一起跳。
交叉雙手跳。當繩子落下的時候,穿過鼻子上空把手腕交叉在一起,當繩子從腳下穿過的時候,再把交叉的雙手鬆開。
移動跳繩法。在跳繩的時候可以"向前走"、"向後走"或"左右跳"。
5、進行敏捷性訓練,比如階梯練習,或快速撲搶運動。階梯練習在世界各地的健身房都很常見,並且適用於各種訓練。可以通過設置斜角或健身梯的方式,在任何一個單一空間里快速移動雙腳,完成這個訓練。隨著敏捷度提高,你可以打亂常規節奏,比如每隻腳在同一個地方連續跳兩次再交替跳,或者在梯子上面上下跳或前後跳等。階梯鍛煉是一種很常見的運動,你還要不斷地嘗試新的動作。
6、要注重良好的步法技巧。合適的步法不僅能鍛煉你的心肺功能,還能培養出良好的擊拳狀態。這是成為一名更好的拳擊手所必需的,這樣在比賽時,就不會一直想著自己的腳該怎麼移動。在訓練步法的時候,要注意:把站立的重心放在前腳掌上。前腳掌是你腳趾的"旋鈕",把重心放在前腳掌上有利於更靈敏地旋轉和移動。
保持脊柱挺直。避免彎腰駝背。這樣能讓你的重心保持平衡,使擊拳動作更加流暢。
放鬆上半身。你需要放鬆肩膀和胸肌。
方法3:格鬥訓練
1、確保你吃的是健康食品。最基本的飲食原則是要補充充足的蛋白質,並拒絕油炸食品、蛋糕、奶油、黃油和糖等高熱量垃圾食品。每天要喝大量水,喝的水越多,對身體就越好。一頓合理的餐食大概包括:瘦肉蛋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雞蛋、魚和雞肉。
優質的不飽和脂肪,多存在於魚、鱷梨和堅果中。
復合碳水化合物,比如義大利面、全麥和藜麥,而不是白米飯、白麵包或其他單糖食品。
不論什麼時候,只要渴了就去喝水。如果你喝水是為了解渴,那你身體已經很缺乏水分了。要確保在訓練的時候准備足夠的水。
2、在拳擊場上與假想對手做對打訓練。模擬對打訓練是指在拳擊場上模模擬實打鬥的節奏移動或揮拳。這是訓練身體進入戰斗狀態的最好方法,並且不用擔心受傷或被打到。不過要發揮自己的最佳狀態。訓練時,保持雙腳在出拳和格擋之間高強度地來回移動。最重要的是,要確保每一場與假想對手"比賽"的時間都和標准比賽相同,比如業余拳手每回合是3分鍾。要注意你在拳擊場上的步法移動。無論是滑步、沖刺還是跳躍,都要時刻保持身體的活躍。
模擬對打訓練中最難的是心態控制。你要說服自己去進行高強度的練習,否則訓練效果會很差。
3、做正反手引體向上,增強背部和手臂的力量,這是打好拳擊所必需的。即使你不做其他的力量訓練,也要確保每天做引體向上。每天堅持做幾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要努力達到更大的運動量。為了達到最好的鍛煉效果,要集中精力緩慢地上下運動。雖然一開始可能很難,但是試著從每天至少10組引體向上開始,然後再逐漸增加。正手和反手引體向上的區別在於手的握姿,以及所用到的肌肉不同。做正手引體向上時,雙手正握(掌心向前),兩手分開,與肩同寬。這能鍛煉到你的背部、肩膀肌肉和核心部位,並且能重點鍛煉你的背闊肌。
做反手引體向上時,雙手反握(掌心向自己),雙手分開,與肩同寬。這能鍛煉到你的背部、肱二頭肌、胸肌和核心部位,並且能重點鍛煉到胸肌和肱二頭肌。
4、鍛煉核心力量。核心部位由腹肌和腹斜肌構成,正是它們將你的力量從上半身傳遞到下半身。因此,在拳擊訓練中不能忽視對核心部位的鍛煉。每天最好做3組核心練習,每組20次。抱軀練習。為了保護背部安全,可以做改良版腹肌練習。先坐到地上,把膝蓋和雙腳騰空,再把手掌放在腦後並枕在地板上,最後把頭仰到和膝蓋同一個高度來完成一組練習。
平板支撐(每側1-2分鍾,每組重復2-3次)。
高抬腿運動。
5、用批判的眼光觀察其他拳擊手。和其他運動一樣,你可以通過觀看比賽學到很多東西。要讓看比賽成為日常訓練的一部分。並且在看的過程中,每一輪都要關注具體的內容。在第一輪比賽中注意他們的腳,比如他們是如何擺脫困境,在賽場上移動,在進攻和防守中找到合適的站位。然後要注意他們的手,比如他們什麼時候會出拳,以及如何防守和反擊?
6、找一個陪練夥伴,每周練習1-2次。這是拳擊實訓的唯一途徑。你得習慣被一個能移動和反擊的對手攻擊,不能只是擊打拳擊袋。這是進行全身鍛煉和學習新技術,並且成長為一個專業拳擊手的好時機。在訓練中,沒有什麼可以代替實訓對打。如果有機會,試著和更專業的拳擊手對打。他們能幫助你學到很多技能,從而更快地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拳擊手。
小提示膝蓋彎曲,以保持平衡。
如果你有空閑時間,可以在電視上觀看拳擊比賽,這能幫助你向專業人士學習拳擊技能。
如果你願意,可以模仿職業拳擊手在比賽中可能會做的事情,從而獲得更多想法。
一定要在訓練前後做一些伸展運動。這能幫助你在對打中舒緩肌肉。
使用假動作。這能幫助你看到對手的弱點和錯誤,並讓你和對手保持距離。
找一個能陪你對打的朋友或教練,幫助你了解真正的拳擊對打是什麼樣子的。
警告在其餘時間盡量多睡覺或多休息。
不要吸毒或服用類固醇。這些非法的東西會讓平衡力和注意力變得很糟糕,而且通常不會起什麼好作用。它們最終會毀了你的身體。
多喝水,特別是在大量運動之後。如果不喝水會很容易感到疲勞或頭暈。
如果你感到頭暈或虛弱,那就休息一下,直到感覺好一些。如果持續眩暈,可能需要去看醫生。
❾ 惡霸魯尼體育課三連擊怎麼做
按住鍵不放可以連續打3下。反正打拳擊時是這樣。你可以自己試試,體育比賽應該也行的。
要是體育課,要打什麼球類比賽,贏了就行,到體育館去上課就行。贏了就解鎖了,游戲會有提示,不難的。
❿ 拳法基本功訓練方法
1、站架與基本步法:正確的拳擊站架應該將雙拳舉至顴骨的水平線,下顎收緊,眼睛看前方,前手(非慣用手)探出一-定距離,後手放於臉側。基本的步法訓練:向前後左右的單次移動,向哪一側移動便先移動那一-側的腳,移動過程中要保持基本站架不變形,眼睛看前方。
3、擺拳與勾拳:方式為:格鬥式站立,後腳蹬地,猛轉腰髖,帶動手臂臂擺出,拳心向下向內均可,弧度不可過大,影響速度。訓練模式基本與直拳的訓張開幅度不應過大。4、實戰訓練:要注意帶好裝備(頭盔,護齒,手套,綁手,盡量穿.上拳擊鞋)。訓練過程中注意把站架運用好,多體會防禦的感覺。盡量保持」在進攻中防禦,防禦中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