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類風濕病怎麼治
類風濕病需要到專業風濕科,向醫生尋求治療,類風濕病通常指類風濕關節炎,主要選擇慢作用抗風濕葯、生物制劑等葯物治療。醫生會根據病人病情輕重程度酌情選擇不同葯物,且累及的關節受累部位也不同,所以每位病人所選擇的葯物可能與其他同類疾病的病人有所不同。常見葯物如下:
1、慢作用抗風濕葯:主要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羥氯喹、艾拉莫德、柳氮磺胺吡啶等葯物;
2、生物制劑: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白介素-6受體單抗,即托珠單抗,還包括阿巴西普以及托法替布,還有巴瑞替尼等JAK抑制劑。
此外,一旦確診為類風濕病,應該向專業的風濕科醫生尋求幫助,而不能在家自行購買上述葯物服用。
2. 類風濕不吃葯
一,外科療法。包括不同的僥幸手術,人工關節的置換等。手術不能治癒風濕病,只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這也是主要的風濕病的治療方法。
二、物理康復、訓練、心理等其它的治療方法,是風濕病的治療方法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葯物治療。葯物治療也是風濕病的治療方法之一。葯物治療的原則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能及早合理、聯合用葯。但目前大多數患者都是採用西葯,對身體危害很大。
以上三點主要就是針對類風濕病的一些治療方法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相信大家看了之後也有所了解,那麼也希望有這種疾病的及時接受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治療的最佳時期
3. 類風濕必須吃葯嗎
病例分析:基本需要終身服葯。類風濕關節炎目前有多種治療葯物和治療方法,而且早期治療效果不錯,但並不是每種葯物對每位患者都適用且都有效,還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整個身體狀態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認真治療、規律隨訪。關鍵是要堅持長期治療,不能斷斷續續用葯,否則復發一次就比上一次更難控制。意見建議:建議在當地正規三甲醫院風濕免疫專科詳細檢查,評估疾病嚴重程度,進一步規范化治療,切勿自行停葯減葯換葯,勿聽信民間傳說,堅持長期認真治療,規律隨訪,祝您早日康復!
4. 風濕不吃葯用什麼辦法能治好
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葯?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葯敷療法?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於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鍾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葯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以上6~10療法,均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 (11)坎離砂(熨劑):用鐵屑和醋混合後,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局部。已被製成外用熨劑成葯。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 針灸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嗎? 針灸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療效。治療中,根據不同的疼痛部位選取相應的穴位。如肩關節痛,取肩前、三角肌;肘關節痛,取曲池、尺澤、手三里;腕關節痛,取陽池、外關、合谷;髖關節痛,取秩邊、環跳、殷門;膝關節痛,取陽陵泉、犢鼻、伏兔、足三里;踝關節痛,取丘墟、昆侖、解溪、太溪、承山。針刺手法,急性期用瀉法,強刺激,甚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放血量為0.5~1.0ml。慢性期用平補平瀉,中等刺激,並可酌加溫針或艾灸。除手法外,還可採用電針,以加強刺激,提高療效。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的新針療法有哪些? 療法1 (1)取穴:外關、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陽陵泉、血海、風市、環跳、條口、絕骨、昆侖、腎俞、命門、至陰、阿是穴。 (2)葯物及方法:選用復方馬錢子注射液,根據患病部位,每次選穴2~3個,每次注射0.5 ~1ml葯液,日1次,7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4~7日。 療法2 (1)取穴:上肢取外關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陽陵泉為主穴,配絕骨、解溪;腰背取大杼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陽、陽關、命門。 (2)葯物及方法:用鳳仙透骨草、骨碎補注射液,每次選3~6個穴位,每穴注葯0.5~0.8ml。10次為1療程,隔日1次,3個療程後休息2~4周。 療法3 (1)取穴:①膝眼、鶴頂、陽關、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③足三里、三陰交、昆侖、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號毫針5~6寸及電針機。用捻轉瀉法,重刺激,留針20~30分鍾,5~10分鍾行針1次。電針用疏密波20~30分鍾,刺激強度以能耐受為度,10次為1療程。 推拿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方法? 推拿法(一) (1)取穴;指掌關節取合谷、後溪、二間、中渚、勞宮、四縫;腕關節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關節取肩貞、天宗、肩井、臂 ;踝關節取昆侖、丘墟、懸鍾、解溪、商丘、太溪、申脈;膝關節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委中、梁丘、豐隆、足三里;髖關節取環跳、秩邊、髀關、承扶;下頜關節取下關、合谷、翳風、頰車、內庭;脊柱關節取病變部位相應的督脈和膀胱經有關穴位。 (2)操作手法 ①上肢:a.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繼用滾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復施術,在受累關節處作重點治療。b.捻指間關節;按掐四縫、勞宮;點陽溪、大陵、曲澤,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搖、搓、拔伸各受累關節。d.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法,使熱透入關節。 ②下肢:a.患者取卧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沿足太陽經施推、滾、揉、運諸法。b. 拿太溪、昆侖、委中;點承扶、環跳、秩邊;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手法,使熱透入關節。 ③下頜關節:凡下頜關節受累者可推下關,頰車;按太陽、翳風、外關;拿合谷、內庭。 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期內囑患者進行關節功能鍛煉。1月後再進行下1療程治療。 推拿法(二) (1)病變在四肢者 ①取穴:以病變關節為治療重點。常取八邪、陽溪、陽池、陽谷、內關、外關、後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澤、肩貞、天宗、八風、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侖、太溪、申脈、飛揚、承山、懸鍾、陰陵泉、陽陵泉、膝眼、鶴頂、血海、梁丘、秩邊、環跳、承扶。 ②操作手法:a.患者取坐姿,術者按常規用滾法在患肢手臂內、外側施治。從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勢,術者循患臂上下循經用拿法,同時重點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澤、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間關節作捻法,然後在病變關節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為俞。最後再用揉法施於患肢,並配合被動活動有關關節而結束上肢治療。時間約10分鍾。c.患者仰卧,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關節上方,另一手以滾法從大腿前部及內、外側至小腿外側施術,同時被動伸展活動下肢。隨即在踝關節處以滾法治療,同時伸展內、外翻活動該關節。再循髖、膝關節、踝關節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風等穴。時間約10分鍾。d.患者俯卧,術者以滾法施於臀部至小腿後側,並重點施術於髖、膝關節,然後再按揉環跳、秩邊、承扶、承山、委中、飛揚、懸鍾、太溪、申脈、昆侖等穴。時間約5分鍾。 (2)病變在脊柱者 ①取穴:以脊柱兩旁肌肉為治療重點。常取夾脊、大椎、大杼、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命門、志室、腰陽關穴。 ②操作手法:a.患者俯卧,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兩側用滾法施術,並配合後抬腿活動,時間約5分鍾。b.患者取坐姿,術者於後方用滾法、拿法交替施於頸項兩側及肩部,同時配合頸部左右旋轉及俯卧活動,再拿肩井,時間約2分鍾。c.接上勢,用按揉法從頸至腰臀部循經施於上述穴位,先取夾脊,再取其餘穴位,最後平推脊柱以熱
5. 有類風濕的病人怎麼保養身體
1、合理調配營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平時除了遵醫囑吃葯,還需要注意合理的飲食調理。因此,平時在注意食物營養搭配的同時,也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多吃一些易於消化的食物,忌辛辣、油膩等食物。
2、保持精神愉快。風濕病的出現和個人的情緒也有很大的關系,北京德勝門中醫院專家建議在平時適當的注意情緒調理。病人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遇事要注意不可過於激動或者長期悶悶不樂,憂憂慮慮,要善於節制不良情緒,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開闊,愉快生活,正氣內守,病從安來。
3、堅持經常鍛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養成多鍛煉身體的習慣,目的是通過活動關節,避免出現僵直攣縮,防止肌肉萎縮,恢復關節功能,即所謂「以動防殘」。通過鍛煉還能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態,振奮精神,增強體質,促進早日康復。如每日早晨在公園或房室前後空曠空氣新鮮之處,打打太極拳,舞太極劍,做廣播操或者練氣功等;身體較好的人可以跑步、打球;有的人結合日常生活進行鍛煉,如堅持上下班步行等等。
類風濕雖然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但是對患者的生活還是存在一定影響的。北京德勝門中醫院專家建議患有類風濕的患者,在平時適當的注意護理身體,在個人的飲食上,需要合理的搭配營養,而且要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最後,要注意個人的情緒管理,保持精神愉快是非常重要的。
6. 類風濕病怎麼治
我也是類風濕患病7年多,從患病到現在一直在中安類風濕骨關節病專科連鎖醫院一分院治療,效果很好,從網上看到類風濕是「不死的癌症」,很害怕,在中醫醫院治療時,醫生也給我講了很多關於類風濕的常識,讓我知道了類風濕的嚴重性,但是同時醫生也告訴我,在中安醫院治療,用中醫治療類風濕效果很好,我就抱著試試的心情治療了,疼痛很快緩解,手指也不腫了,治療了一個療程就不用再做治療了,和正常人沒什麼不一樣的了。醫生告訴我,治療類風濕需要長期治療,因為,類風濕的特點就是反復性和漸進性,所以以後每年我都在春天和秋天去鞏固治療幾天,沒想到,這么多年過來了,我都手指各關節都好好的,和正常人一樣,我就很高興,我都生活也沒受到影響,所以,我堅信中安醫院的治療方法是最好的,比起哪些有名無實的大醫院,既省錢,又治療效果好,兩全其美!在此,希望和我一樣患類風濕的患者來中安醫院治療,相信你會取得很滿意的療效。
現在上網也能查到中安醫院,可以在線咨詢他們的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