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刻畫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刻畫人物形象的5種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1、外貌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 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舉個例子:有一部動畫片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其中大頭兒子最重要的外貌特徵就是他的頭很大,而小頭爸爸最重要的外貌特徵就是他的頭很小,而人物設計者就是抓住了他們的外貌特徵給他們來起名,讓他們的外貌一下生動起來,讓觀眾一下就記住這兩個人了。
2、語言描寫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 見其人」的作用。
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
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動作描寫
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說, 更要看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是指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 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5、神態描寫
神態描寫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等。
神態描寫主要描寫的是臉上的表情。
Ⅱ 小學語文作文人物描寫方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個特點可以從人物的年齡、外貌、語言、動作、興趣、個性、生活習慣等諸方面去考慮。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 作文 人物描寫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作文人物描寫方法
一、寫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徵,包括容貌、衣著、姿態、神情等等。外貌描寫首先必須從 文章 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徵,有選擇、有重點地描寫。
人物的語言包括人物的獨白,對話,交談以及語氣。「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是人物內 心世界的直接表現。因此成功的語言描寫能恰當地表現人物的身份、年齡、思想、品質、作風和個性特點。描寫人物語言時,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現人物的思 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間的關系。
描寫人物的動作時,不僅要寫出人物「做什麼」,還要寫出「怎麼做」。心理活動是無聲的語言,是直接表現人物精神面貌,思想 活動的手段。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注意把心理活動產生的原因敘述清楚,還要注意與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結合起來。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寫好了, 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鮮明了。
詳細分解:
A語言描寫:在 記敘文 寫作中,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是不可缺少的。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不是隨心所欲的,想怎樣寫就怎樣寫,而應該像魯迅先生指出的那 樣:「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這就是說從人物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人物的鮮明特點。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一、人物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 文化 教養等特點。
二、人物語言的描寫,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徵。成功的對話描寫,不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職業等特點,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人物語言要力求簡潔,避免有話必錄和拖泥帶水的現象。
四、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語言描寫,並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過艱辛的努力才能獲得。同學們為自己筆下的人物設計語言,更應該如此。
B、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深入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動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動的 起因寫清楚,對於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心理描寫來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動的過程展現出來。不然,人物的形象無論如何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心理活動的展現和 其它 事物的發展一樣,都是有層次的。我們把人物心理活動的層次逐漸寫出來,人物形象的展示也會越來越具體。寫心理活動時,有一點要特 別注意:用第一人稱寫人時,可以寫「我」的心理活動,但不能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因為別人心裡是怎樣想的,「我」是無法知道的呀!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間的性格特徵,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環境下內在性格的變化,常常處在不協調的矛盾狀態之中。為了顯示人物性格的差異,寫作文就必須通過對比加以表現,將他們面對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應抖落出來,從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C、外貌描寫:描寫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對人物的容貌、身材、衣著和表情的描寫,叫做外貌描寫。我們有的同學一寫到以記人為主的作文時,往往是作這樣的描 寫: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個模樣。
其實,世界上的人有千千萬萬,沒有完全相同的外貌。關鍵的問題是沒有根據表達的 需要,去描寫人物的外貌。
二、怎樣寫好描寫人物的作文
1、抓住人物的特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個特點可以從人物的年齡、外貌、語言、動作、興趣、個性、生活習慣等諸方面去考慮。一個人的特點是多方面的,作文時,我們應根據中心思想有所選擇地寫。
2、選用典型事例
人與事是分不開的。一個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時我們應選擇那些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3、運用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就是對能充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情等細小環節作具體、細致的描寫。
小學階段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寫一個人、寫兩個人、寫幾個人。其中應以寫一個人為主。
2小學語文作文人物描寫方法
第一,描寫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點
如下列例段:
這是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身穿軍用棉大衣,腳穿高筒皮靴。高個子,方臉盤,長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顆黑痣,那雙眼睛在黑暗中閃著亮,使人覺得粗獷又精明。
李雲是一個機靈、陶氣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臉上,長著一對調皮的大眼睛,眼簾忽閃忽閃的,那兩顆像黑寶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轉,鬼點子就來了。在他那黝黑的臉上,不論是那鼓鼓的腮幫,還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翹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例段一,寫的是一位三十來歲的青年人。作者抓住「身穿軍人棉大衣」、「腳穿高統皮靴」、「高個子,方臉盤」、「眼睛閃亮」等外貌特點,寫出了一個粗獷、精明的男子漢形象。例段二主要抓住孩子:調皮的大眼睛」、「鼓鼓的腮幫」、「翹起的小鼻尖」等相貌特點,把一個機靈、滑稽逗人的孩子寫得活靈活現。上述兩例告訴我們,寫人物外貌,一定要抓住外貌的特徵,這樣,就不會出現「千人一面」的毛病。
第二,描寫外貌要注意人物的身分,不能張冠李戴
如下面例段,人物身分就非常鮮明。
我仔細端詳著面前這位青年人。他戴著一頂籃色旅遊帽,帽沿上有一行白字:「日本大學生旅遊團」。身上穿一件黑灰色太空服,下身穿著牛仔褲,肩上背著一個黑色的旅遊包。
這老漢,頭上戴著一頂破草帽,露在帽沿外邊的頭發已經斑白了。肩上搭著一件灰不灰、黃不黃的褂子。整個脊背,又黑又亮,閃閃發光,好像塗上了一層油。下面的褲腿卷過膝蓋,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滿大大小小無數個筋疙瘩,被一條條高高鼓起的血管串連著。
腳上沒有穿鞋,腳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著旱煙袋,煙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鍾擺似的兩邊擺動著。
上面兩段分別描寫了兩個不同身分的人物形象。例一寫的是一個初次見面的陌生人,通過描寫穿著打扮的特點,告訴人們他是一位日本來華旅遊的大學生。例二側重描寫老漢的脊背膚色、小腿形態、赤腳、腰上插著旱煙袋等特點,生動描繪出了一位居住農村,飽經風霜、朴實健康的、典型的老農形象。
第三,描寫外貌要注意人物內心感情的變化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年齡、經濟地位、職業、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必然會反映到人物的外表來。因此,寫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變,要通過人物外貌的描寫反映出人物的心內世界。
3小學語文作文人物描寫方法
一、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亦稱肖像描寫,主要包括容貌、體形、衣著、神情、姿態等方面的描寫。外貌特徵的描寫應盡可能真實,且突出人物特點。出色的外貌描寫能夠在勾勒出人物的基本特徵的同時,反映出描寫對象的身份、職業、經歷等。
如:教師在教學生如何進行外貌描寫時,可以給出以下兩個片段:
片段一:濃密的眉毛下是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還有一張紅彤彤的小嘴巴,這就構成了我。
片段二:圓圓的瓜子臉像我的母親,濃眉大眼像我的父親,干凈利落的馬尾辮是我永恆的主題。我的臉稱不上白凈且有一些褐色的雀斑,高高的鼻樑不堪重負似地努力架著一副近視眼鏡。雖說不夠漂亮,可我從未因容貌而煩惱。
教師:以上兩段都是對「我」外貌的描寫,你們認為哪個抓住了具體內容?
學生1:第一個只是直觀的描寫,而第二個則進行了細致具體的描寫。
學生2:第一個只是一個大概輪廓,而第二個則清晰地形成了一個人臉的模樣。
教師:大家說的都對。片段一的容貌描寫過於模式化,不夠具體;而片段二則具體形象,抓住了人物容貌的主要特徵,讀者閱讀後在腦海中會形成一個喜歡干凈、熱愛學習、充滿自信的學生模樣,若加上體形、著裝描寫,會更加生動真實。
接下來為了讓學生明白外貌描寫必須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徵,教師舉出以下兩個片段:
片段三:晨晨今年一歲半,紅撲撲的小臉像一個半熟的桃子。她濃黑的眉毛下,有一雙大眼睛閃著智慧的光芒。小辮兒朝天翹著,桃紅色的發帶像兩只蝴蝶飛來飛去。尤其惹人喜愛的是她那櫻桃小嘴。
片段四:老伯伯今年七十歲,雖然頭發、鬍子已花白,但是其臉色紫紅,並且具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尤其是其有一個依然明亮的嗓子,跟年青小夥子似的。
教師:晨晨和老伯伯都有什麼樣不同的外貌特徵?
學生1:年齡不一樣,頭發顏色不同,老伯伯長鬍子。
學生2:晨晨紅撲撲的小臉,而老伯伯則是臉色紫紅。
學生3:晨晨有著智慧的眼睛,而老伯伯的眼睛僅比較大。
教師:晨晨和老伯伯都有著他們年齡段特有的外貌特徵。人物的年齡不同,在長相和形態特徵上會有很大差異。
成功而深刻的外貌描寫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加深讀者對該人物的印象,甚至能夠對情節起到鋪墊、推動的作用。外貌描寫是人物描寫中的基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更是寫作教學的重中之重。
二、動作描寫
成功的動作描寫也有助於整體人物的塑造。
小學生的動作描寫訓練,應從最基本的觀察著手。教師應帶領學生觀察身邊的人,並用語言准確地描述出人物的動作。
訓練學生使用動詞的能力,可以通過兩方面的練習進行,一是加強閱讀訓練,著重分析人物動作描寫篇章,如朱自清 散文 《背影》中的一個片段: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教師:此片段寫一位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過程。文中都用了哪些動詞描寫父親,通過這些動詞的描寫你們能感受到什麼?
學生:戴著、穿著、蹣跚地走、慢慢探身、穿過、攀著、向上縮、向左微傾,通過這段動作描寫,作者形象地描寫出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艱難,將父親對兒子的愛充分展現出來。
教師:分析得很正確,抓住了動作描寫的特點。出色的動作描寫能夠讓讀者觸摸到栩栩如生的、擁有豐富精神世界的、靈魂飽滿的人物。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填空練習。如「啊!7點20分!都怪我昨天晚上電視看得太晚了。我迅速 A 起一件衣服, B 在身上,抓起一條褲子 C 了進去。褲腳怎麼這么長?原來是爸爸的。我又匆匆忙忙 D 進洗手間。
去刷牙,嘴裡沒有泡,嗨,忘了擠牙膏!算啦!我 E 起書包, F 出家門。」學生通過思考,選擇最能體現主人公心理和狀況的動詞,進而提高動作描寫水平。
動作描寫還常常和語言描寫相結合,用人物的語言、語氣襯托出動作背後隱藏的心理。
三、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指通過描寫人物對話、獨白或說話語氣,表現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及情感的寫作方法。小學生學習寫作時主要掌握獨白和對話這兩種形式,且要學會交替使用,避免枯燥或歧義。
學生在了解語言描寫的作用後,才會主動、努力地進行學習和使用,教師也應該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描寫就是利用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程度的詞彙,來表達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態度。
學生在初學語言描寫時,經常會犯同樣的錯誤——往往只會使用「我說」「他說」這些死板的表達方式,使得文章中塑造的人物缺乏生氣,人物形象略顯單薄。為了緩解這一現象,可以先教給學生一些公式。公式一:人物+動作(+神態)+語言。
如:許多男生搶過女生手中的鐵鍬,(自信匯成商學院地)說:「讓我來!」公式二:人物+動作+動作+語言。如:李老師在一疊試卷的最上方拿起兩張,貼在黑板上說:「這兩篇作文作為 範文 給大家學習。」當然,這些公式只是作為語言描寫入門的輔助手段,學生進入更高等級的學習階段後,則要大膽摒棄公式。
四、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人物描寫中的點睛之筆,是指將人物在某一情境中的心理狀態和內心活動描寫出來。心理描寫應緊緊圍繞文章主旨、符合人物的身份、能夠體現人物性格,不能脫離 故事 發生的環境。如:教師給出了以下片段:
剛上課,老師就將已經批好的試卷發給大家。看著老師一個一個地發試卷,我的心好緊張,怕自己考得不好。終於發到我手上了,我一看59分,我非常傷心,要是再多做對一道題就好了。
教師:這是一個學生寫的作文中的一段,寫的是他得知考試成績前後的心理描寫。請大家指出有哪些心理描寫,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心理描寫有「心好緊張、怕、傷心、要是」。我感覺他心理描寫過於簡單,並沒有將其內心完全表達出來。
教師:很有道理。雖然該學生用了「好緊張、非常傷心」等詞,但是他僅僅抽象地概述了自己的內心,並沒有將其內心的具體感想寫出來。
常見的心理描寫方法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直接描寫包括內心獨白和心理剖析;間接描寫包括環境烘托和動作語言描寫。環境烘托是指通過描寫人物所處的環境和身邊的景物,烘托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用「連綿不絕」和「黑壓壓一片」描寫同一片森林,能夠反映出主人公的心理狀態是積極還是消極的。
就小學生寫作而言,更常用的心理描寫是內心獨白。教師再通過指導學生對上文內心獨白進行改寫,讓學生進一步實踐心理描寫,並明確心理描寫的注意事項。
4小學語文作文人物描寫方法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並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於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外貌描寫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 臉譜 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唬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說,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
Ⅲ 語音描寫,什麼情況下說話人在前,什麼情況下說話人在後呢
語言描寫的話,說話人在前,那麼就說明雙引號在說話人的後面,如果是說話人在後,那就是雙引號在說話人的前面
Ⅳ 人物描寫作文寫作方法有哪些
文章的描寫手法按類別可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大類,按照描寫的方式,描寫可分為白描和細描兩大類。
一、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1、人物描寫(1)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2)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5)神態描寫: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寫,可以側面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而突出人物性格2、環境描寫(1)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氣氛;引出下文或為後 *** 鋪墊埋伏筆;點明時令、地點、人物;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承上啟下。(2)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二、白描和細描1、白描白描也叫素描,本是中國畫純用墨線而不著色勾勒物象的技法,借用到寫作中是指不用更多的渲染,不以華麗詞藻修飾,更不用曲筆陪襯,而以朴實的文字准確描寫出生動的文學形象。這是一種如魯迅所說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的描寫方法。
例1:《一面》中作者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第一次外貌白描:(我向裡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裡咬著一枝煙嘴,跟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 這里,作者沒有使用什麼華麗的詞語,而是用朴實的文字,從遠處粗線條的勾勒出魯迅先生的身材、年齡、國籍、衣著和抽煙的神態。
寥寥幾筆,飽含著對魯迅先生的愛戴、敬仰,准確生動的勾勒出魯迅先生外貌的主要特徵:瘦。突出「瘦」的特徵,也就突出了魯迅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
例2:《驛路梨花》中,對梨花的妹妹的白描:(我們正勞動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幼苗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
這里,作者也沒有堆砌詞藻去有意雕飾,而是用簡單的筆墨,著重勾畫小姑娘的眉毛和眼睛,只需幾筆,一個純潔美麗、天真活潑的哈尼族小姑娘就躍然紙上,如在眼前。 運用白描的技法,無需濃墨重彩,無需刻意雕飾。
白描講求的是樸素、准確,或簡筆勾勒,或具體刻畫,不求華麗,不求細膩,但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徵,求「神」,「顯神」,要求描繪准確生動,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2、細描 細描也叫工筆描繪法,這原是繪畫的一種用筆方法,這種方法講求工整、細致、纖毫畢露。
借用到寫作中,細描是指對描寫的事物進行逼真地、細致如微地精雕細刻。 例1:《紅樓夢》中對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描寫,就是採用的這種方法。
《紅樓夢》第三回寫王熙鳳出場是極其精彩的一筆。「只見一群媳婦丫環圍擁著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
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綉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 體格 ***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這里,作品不但具體細膩地刻畫了王熙鳳的外貌,而且通過外貌描寫,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精神世界。作品注重了在服飾方面的細描,先選取頭飾、裙飾和服裝三個要點來細描,極力鋪陳王熙鳳集珠寶於一身的妝扮,暗示她的貪婪與俗氣,從側面反映了她內心的空虛。
然後細描她的容貌,著重寫她的那一雙「三角眼」,兩彎「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啟先笑的「丹唇」,表現她美麗的外表裡隱藏著刁鑽和狡黠。 運用工筆描繪的技法,既求「形」似,又求「神」似,以「形」傳「神」,形神兼備。
這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點來描繪,切不可平均使用筆墨。 白描和細描各有千秋。
在寫作中,何時用白描,何時用細描,需視表達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無論運用白描還是運用細描,都要求有的放矢,突出特徵,避免千人一面,千口一腔,千景一色;同時注意,描寫必須緊緊圍繞文章的主題,明確描寫的目的,做到描寫與意和情相結合,繪出活生生的形象,達到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描寫效果。
21種寫作手法分別為: 一、觀察 觀察是需要時間的慢慢積累的,所以選好自己的觀察事物,每日觀察,並把觀察所得的點滴記錄下來,這些就是寫作素材。
觀察一定有順序。觀察一樣事物的外觀可以先整體再局部,而觀察一樣事物的發展狀況的時候可以採取時間順序。
觀察務必抓特點。觀察作文應該將重點放在觀察對象的特點上面,這一部分是需要我們詳寫的。
觀察對象長什麼樣子,如果你選取的是普通事物,其實是很難將這一部分寫出彩的。你只有加入自己的想像,投入自己的情感,才能將大家都熟知的事物的樣子寫出所謂的特色。
虛實結合有想像。觀察作文肯定是要以真實的觀察作為寫作的基礎,我們要在觀察作文中展示我們的童心童趣童真,看誰的語言更富有想像力。
觀察是實,想像是虛。虛實結合,觀察作文,應該是六分實來四分虛。
二、收集材料 搜集素材的方法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進行:1、實踐考察。2、查閱資料。
3、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通過N次的實踐下來,學生搜集寫作素材的熱情高漲,積極性、主動性較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寫作的興趣濃厚了,作文質量自然就提升了。
三、審題 寫文章,先審題。明範圍,知題義;扣題眼,重點記;知數量,不高題,明人稱,好下筆;附加語,須重視。
*** 情,出新意。 四、選材 選材料,須扣題。
熟材料,反復比;選新穎,是第一,選真實,要牢記,選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細琢磨;多比較,用心計。
五、構思 先構思,後動筆;定中心,宜扣題。一文章,一中心;無須多,不偏高。
想開頭,思順序,明重點,具體敘,線索明,思路清;巧過渡,會照應,時間變,按順序;地點變,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筆。 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對比等。 六、列提綱 構思好,列題綱,搭架子,行文暢。
定順序,理思路,明詳略,細琢磨。首和尾,要貼妥。
七、開頭 開好頭,是關鍵。直入題,時地點,設懸念,趣味見;描繪景,抒 *** 。
借故事,吸引人;好詩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議論,先概述,再具體,要成功,須新穎;方法多,靈活用。 1、開門見山式。
如寫校園趣事,開頭就寫,今天在校園里發生了一件極為有趣的事。公式化為「地點+趣事」,這是記敘文的寫法。
議論文的寫法又不一樣了,例如「陪讀焦慮的背後是教育的失衡」,這樣開門見山地表明觀點。 它的優勢在於簡潔明了,一眼就能看到文章的中心,淺顯易懂,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詩句引入法。這種方法即在開頭用一句古詩、俗語、名人名言等來引入話題。
可以簡單的看成是:詩句+主旨,如講老師奉獻的無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的奉獻是無私而純粹的,如蠶吐絲,像蠟燭燃燒自己點亮他人……」 3、題記式。題記是指在文章正文開始前的一段簡潔的文字,或抒情,或哲理,對文章的基調具有指導作用。
題記可以引用古詩文、名人名言或自寫都行。它與引用古詩句區別在於,題記是相對完整的一部分。
好的題記能極大的吸引讀者,提高文章美感和讀者的好感度。 4、成語典故式。
這種方式的開頭需要對成語典故非常了解。比如講誠信的作文,可以講「商鞅徒木立信,表達了誠信的可貴,更有一諾千金的慷慨之信,這些無不說明誠信的重要。」
上面的開頭裡面就用到了商鞅的一個小典故,以及一諾千金的成語。 這樣的開頭就顯得很有內涵和趣味,能吸引讀者注意力,又為自己的觀點找到足夠的支持論據。
八、結尾 結尾好,味無窮。自然收,渠自成,巧總結,中心明,善啟發,留余聲,要贊美,巧抒情;發議論,要點睛,象徵景,味無窮,呼開頭,暗照應;成一體,結構整。
1、首尾呼應,凸顯主旨 首尾呼應是考場作文中最實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況是作者先在開頭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後在結尾時再次強調,照應開頭,從而使文章的中心鮮明突出。 2、巧妙發問,引入深思 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要具有哲理啟發性。
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樂曲,曲雖終但餘音繚繞,給人留下無窮的韻昧。你看,這段結尾針對老師的評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說明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老師不必磨滅學生個性,最後再以問句結束,啟示人們進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內涵。
3、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結尾之時,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許多。這里列舉幾例分別引用了詩文佳句、名人言論,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
效果很好,同學們應加以學習,此外,引用的范圍可大些,如俗語、諺語、流行歌詞等均可引用。 4、言為心聲,呼喚號召 考場作文講究情感真摯,要寫出自己對真善美的呼喚,對假丑惡的鞭撻。
這種情感不僅局限於自己,還可以在文章結尾發出真摯的呼喚,號召大家一起去追尋真善美,一起去鞭撻假丑惡。下面的例子中,作者真情呼喚,言為心聲,表現了自己美好未來的嚮往之情。
5、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這種結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結尾處通過描寫。
1、肖像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3、動作描寫
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
4、心理描寫
心理是指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4)說話的人在後面是什麼描寫方法擴展閱讀
肖像描寫:
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使用,避免行文死板。
動作描寫: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參考資料網路-描寫方法
人物描寫的方法技巧如下: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5、神態描寫:與外貌描寫是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4)說話的人在後面是什麼描寫方法擴展閱讀其他描寫技巧:按敘述分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
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描寫方法。
下面我就自己的感受和經驗談幾點切實可用的方法或注意點:首先,要寫好人物作文,就要寫自己熟悉的人。
只有自己熟悉的人,才能感受得最真切最鮮活,對他(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才能有最直接的、深刻的印象。如下面例文《我是你爹》(見後文),寫的是作者非常熟悉的人,所以全文寫來既栩栩如生,又給人非常親切的感覺。
如果你寫一個陌生的人,雖然也能夠寫,但寫出來的就可能毫無特色,會是千千萬萬個中的一個,這樣寫來不要說感動別人,有時就連自己都覺得別扭、生造。其次,要凸顯人物與眾不同的個性。
共性的東西人人都有,寫得再多作用也是不大的。只有有特色的、獨具個性魅力的東西,才能給人以沖擊,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讓人拍案稱奇。
第三,不要什麼都寫,更不要事無巨細地寫,要擇其一二濃彩重墨地寫。這當然是要根據主題需要去擇取了,決不能無的放矢。
如《我是你爹》中,「爹」的話語很少,前後加起來總共才三四句而已,可一個獨特的「爹」的形象卻躍然紙上了。第四,要讓人物的言行、心理、個性特徵等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
不要讓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說六十歲人的話,也不要讓一個無文化的老太太專說些理論大話等,否則就是無視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而亂寫人物,是不能寫好人物的,更談不上寫出個性特點了。第五,寫人物離不開寫事、寫細節。
要仔細地觀察人物的日常行為,挖掘他們的典型事例,而且事例要新穎,因為人物的性格和品質,是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出來的。比如我們要寫一個熱心腸的人,就要寫他怎樣幫助周圍的人,或哪裡有困難他就在哪裡出現等事例。
寫事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從細節方面入手。細節描寫包括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以及特定的環境等的描寫。
描寫一個人的時候,我們要把這個人的每一個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動作都描寫清楚、具體、詳細。我們來看這一段話:「回到教室,大家全都涌到郭楓面前,問:」壞小子,你捐一毛錢怎麼能代表我們呢?『郭楓眨了眨眼,驕傲地說:「其實我捐了100元!說捐一毛錢,那是逗你們玩的!』聽了郭楓的話,同學們哭笑不得……」這一段話把細節描寫得很好,「眨了眨眼」「驕傲地說」「哭笑不得」等詞語把「郭楓」可氣又可笑的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按特徵分類有:1白描,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 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其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語言 簡潔,印象深刻。 2、細描,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象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風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葯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 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 鄰里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志的年輕 人的性格和形象。3、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 們 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 托,可以以景物來襯託人,也可以人襯託人,還可以物來襯託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 好,同學們可以反復閱讀。這里摘出兩段,請大家欣賞:?
「窗外只有漬痕班駁的牆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 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面襯託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彷彿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 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某心於遠行。」用「 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關於表達方式:
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關於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襯托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托物言志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數量不限
寫作手法: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人物描寫:1.外貌描寫(肖像描寫),對容貌、姿態、服飾的描寫稱之為外貌描寫或肖像描寫。
2.行動描寫(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3.語言描寫,是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裡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環境描寫:1.自然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
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2.社會環境描寫,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另外,根據敘述人的表現手法,又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在內的一些細小換屆的細致描寫。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
常見的有: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側面結合、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記敘(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描寫手法: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
一、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1)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 1)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點明時令、地點;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 B、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2)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三、細節描寫: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此外還有: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白描:以質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 動態描寫:以動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
Ⅳ 說話人在後面是什麼句
說話人在後面,我認為這是一個陳述句。說話人在引語前,他後面一般應該用冒號,而不應該用逗號。說話人在引語後,它後面要用句號。說話人在引語中間,前後的引語是一個人的話,它後面要用逗號。這是標點符號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