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到20以內的加減法怎麼教
一、加法:
1、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7、8、9, 之後得出結果6+3=9
2、20以內不進位加法:十位不變,個位相加,如15+4=?,先用5+4=9寫在個位上,然後再在十位上寫上1。但是對於一年級的學生,很多學生很難記住十位和個位的概念,我們可以用方位的方法來讓學生記住,直接告訴他左邊是十位,右邊是個位。
對於不能完全理解十位和個位的學生,家長和小孩在家裡可以經常玩猜游戲的方式來理解這些數字。可以用以下3種方式來描述數:
① 個位是3,十位是1 ,然後反過來說,十位是3,個位是1.
② 2個十,6個一,然後反過來說,6個十,2個一
③ 比14大,比15小的數是誰?用這些方式描述數,讓孩子猜,或者反過來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練。
3、20以內進位加法:
(1)利用「湊十法」計算:「
湊十法」也就是湊成整十,這是一個運用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一個過程,而且屬於不能直接運用題中數據,需要拆分才能進行簡便運算的一類。例如:9+7=9+(1+6)=(9+1)+6=10+6=16
因此,我們再教小孩子做題目時可以這樣說,見9想1,把7分成1和6,那麼9+1等於10,10加6等於16.
(2)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10以內減法來編成口訣計算:「見九減一,見八減二,見七減三,見六減四,見五減五。」
例如:9+8=( ),利用口訣「見9減1」,就拿8減去1結果7,用7來作和的個位,即9+8=17, 8+6=( ),利用口訣「見8減2」,就拿6減去2等於4,用4來作和的個位,即8+6=14。
二、減法:
1、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8-3=?, 把8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7、6、5, 之後得出結果8-3=5.
2、20以內不退位減法:十位不變,個位相減,如19-6=?,先用個位上的9-6=3寫在右邊,然後再把十位上的1寫在3的左邊。
3、20以內退位減法:
(1)利用「破十法」計算:「破十法」也就是把一個數拆成十和個位上的數,然後用10減去個位上的數再加上個位上的數字。
例如:12-7=(),把12拆成10和2,先用10-7=3,再用3+2=5,那麼12-7=5.
(2)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10以內加法來編成口訣計算:「見九加一,見八加二,見七加三,見六加四,見五加五。」
例如:12-9=( ),利用口訣「見9加1」,就拿2加上1等於3,即12-9=3, 13-6=( ),利用口訣「見6加4」,就拿3加上4等於7,即13-6=7.
2. 怎麼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
1、採用畫圖的方法學習:可以事先畫一些小動物,亦或是孩子比較喜歡和感興趣的水果之類。有助於增加孩子的趣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2、准備一些顏色艷麗的圖片:事先准備一些漂亮的,孩子感興趣的圖片,可以是人、物、水果、衣服和家用電器等圖片,陪孩子一邊玩一邊學習,有助於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3、採用畫樹棍的方法進行學習:事先拿筆在紙上畫一些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樹棍形狀,使之看起來清晰明了。這樣孩子也比較容易聽的懂。
4、充分利用孩子的手指進行學習: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對數學進行計算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指進行數數。比如:需要計算9+8是多少的問題,可以讓孩子在心裡記住9,然後伸出雙手,數夠8個手指頭,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了。
5、練習採用進位的方法:讓孩子做算式的時候。學習和掌握使用10進1的方法進行學習。換句話來說就是湊10的方法。
3. 幼小銜接數學20以內加減法怎麼教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
要求是: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 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 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 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 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 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例如:7與8哪個 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
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 -」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
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 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 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指,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 是14, 倒數2個
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 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20以內的數的分成及加減法,是幼兒對數與量的基本認識。是幼兒園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如何教好「20以內的加法」呢?我在這里談幾點學習20以內的加法」的心得。
(1) 點數。注意要點:手、口、眼一致,開始是自問自答,如數完問「一共有幾個?」「3個」,一定要再讓他看一遍,即你要給復習一遍,實際上是在告訴他為什麼是「3個」,這就叫「3個」,繼而可以先問他有幾個,然後要看他的反應,家長快速判斷,以便用哪種輔助的方法。在教點數的同時,我教了於澤傑十個指頭表示「幾」的方法,所以到後來就可以用手指表示法輔助他,教具最初選擇同樣的物品,注意經常更換,我們那時筆帽、瓜子、栗子、積木、塑料片、花生仁,總在換,後來發現他對我們寫字畫畫有興趣,在做這些同時,又加進了畫的東西,如畫o、r、□,然後在旁邊寫上數字,數字一定在數完後再寫,因為這個數字是輔助他理解的。點數從3以內開始,突破以後泛化到5以內,到6以上時,因傑傑在說話節奏上出現問題,最初我並未意識到是節奏問題,只是覺得6到10之間的點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所以表現很不穩定,直到去「星星雨」反饋才發現是說話沒有節奏,導致手、口、眼不一致,結果不穩定,但我那時知道他有數的概念。點數突破又保持很穩定大約用了一個月時間,對於我們這樣的孩子,可以說是奇跡。點數穩定以後,目標又提高了,即點數的「內化」,就是你幾個東西,孩子能用目測的方法告訴你是「幾個」,最初這個方法我是看王老師這樣做的,但是對於太多就不適用了,她用二個小盤一個盤里放「1個」,一個盤里放「3個」,告訴他這是1個,這是3個,我們是採用按住他手的方法不讓他手動,只能用眼、口,最初是5以內的目測,最多到20以內,其實到10就可以了,主要讓他明白的是方法,只要掌握了就可以了,逐漸地他可以不出聲只用眼睛和心數,最後說出得數,目的就完全達到了。我感覺內化的過程也是孩子長時間注意力培養的過程,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坐不住,不要說學點數,可能連最基本的東西也學不了。內化的東西在後來做加減法時,還會大有用處。
(7)數的組成和分解。正常情況下,應先教數的組成、分解,再教加減法,這也是孩子的數學發育過程,我們是在教會加減法後才教分解、組成的,由於是顛倒了,所以感覺很容易。還是舉例5,先拿出5個物品,你告訴他5可以分成3和2、1和4,反之組成也是這樣。
(8)比較數的大小,是我們近期才解決的問題,以前只是在加減法之前教過他多、少的比較,未教大、小,學前班的內容就有了大、小比較的內容,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你隨便出2個數,他能很快知道哪個大,哪個小,但是用「>」「<」他就聯系不到一起,總是出錯,我們就讓他寫出漢字大、小寫在數字的下面,結果仍然不奏效,直到我們只要求他把前1個數是大還是小寫出來,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相鄰數的內容在這里又用上了。比如1和3比較,他知道3大1小,我們就不讓他在3下面寫上大,只在1的下面寫上小,前面是小就寫<,如果前面數大就寫>,從這可以看出這種孩子的不靈活性,正常孩子很快就能分辨出來用>或<,在教這個時,我們輔助方法是將1-10排列,他一旦錯了,一看1-10數字,他就知道哪個在前就是小,哪個在後就是大。
4. 幼兒園大班怎麼教20以內加減法
1、數手指加減法:加法例如:15+2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減法例如:15-2=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加法例如:15+2=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1、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