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運用辯證法分析問題
唯物辯證法可簡單地概括為 2+3+52是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系與發展,或普遍聯系與永恆發展.3是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5是五對范疇:本質現象,原因結果,可能現實,偶然必然,內容形式.總特徵方面,考發展的可能性大些,如科學發展觀.三大規律方面,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所以每考必出.對立統一規律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四性」,斗爭性和同一性或對立和統一,這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或共性和個性,這是矛盾問題的精髓.質量互變規律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兩種規定性「質」和「量」,它們統一於「度」(分寸、火候);兩種狀態「量變」和「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的復雜性.否定之否定規律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肯定和否定,特別是辯證的否定,即「揚棄」,有繼承有發展;事物發展的「三二一」即三個階段(肯定階段、否定階段和否定之否定階段)兩次否定形成一個周期,而事物的發展是無數個周期;事物發展的曲折性,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幾對范疇從略.例子:有人把封條貼在門的正中央,這在哲學上就叫抓不住重點.有人問你「學生在哪裡考試?」,而不說明是哪個年級的哪個班的或哪個專業的,這在哲學上就叫不具體,忽視了特殊性.
Ⅱ 辯證思維最主要的方法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一) 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理論思維的工具
(1) 思維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中介。思維方法比思維結果更為重要、因為方法是普遍的、長遠的,而思維結果是特殊的、暫時的。
(2) 辯證思維即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形式表述的思維過程和發展的辯證法。
(3) 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特別是理性思維的重要工具,是實踐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二) 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
1. 歸納和演繹
歸納是指從許多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特點是從個別到一般,從特殊到普遍。演繹是指從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
2. 分析和綜合
分析是在思維中把認識對象整體分解為各個組成部分,分別加以研究和認識的思維方法,特點是從整體到部分。綜合是把各個部分聯系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和認識的思維方法,特點是從部分到整體。
3. 由抽象上升到具體
抽象是指思維對客觀事物某種屬性的反映,是抽取和撇開的統一。具體是指思維的具體,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多樣性的統一。
4. 邏輯的、歷史的統一
歷史是指客觀事物的發展過程以及人對此的認識過程。邏輯是指上述過程在思維中的反映,即對歷史的概括和總結。兩者的統一是指理論的、認識的邏輯進程同客觀現實的歷史發展進程相一致。
(三) 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研究
1. 現代科學研究方法
即現代科學的思維方法是適應現代實踐活動方式和現代科技革命而創立的方法體系,它與辯證思維方法一起,構成現代思維方法的主要內容。現代科學思維方法一般歸納為: 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統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2. 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的思維方法的關系
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的思維方法的關系是普遍和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前者是研究普遍規律的方法,後者是研究特殊規律的方法。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
Ⅲ 如何運用辯證分析法寫議論文
你這個問題挺難的,達到用辯證分析法寫論文也挺高的。
首先,我建議你先讀一讀毛主席的《矛盾論》和《實踐論》,這兩篇文章中充滿了辯證思維,而且把辯證法講得很透,又很通俗易懂,讀完之後應該會有收獲,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抄一遍兩遍的,定會受益無窮。
其次,辯證法的精華在於矛盾、也就是對立統一規律,其一些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一些哲學范疇:現象與本質、普遍性與特別性、偶然與必然、形式與內容、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原因與結果、可能與現實等等,還有幾個基本原理,如普遍聯系、永恆發展等。
第三,運用辯證分析寫議論文,就是運用上述的基本原理和哲學范疇,對事物進行一分為二地分析,既分析優勢,也分析劣勢;既分析形式,也分析內容;既看到現象,也透過現象看本質;既看普遍性,也分析特殊性;既分析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既兼顧偶然性(機遇);既看到結果,也分析產生結果的原因;既看到現實,也不放過可能性;既要看到發展,又要預測發展中的問題。當然,也沒必要把每個基本原理、哲學范疇都用上,能用上幾個,就會顯的文章有深度、有內涵,充滿哲理。
第四,運用上要靈活。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的原則,從文章的實際出發去運用,能靠的就盡量往上靠。比如,當你看到一個地區發展速度緩慢,但從一個側面你會發現,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可能會很好;反之,如果發展速度快,可能會帶來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再比如,你看到一個孩子很聽老師的話,守紀律,那麼可能這個孩子缺少創造性,用發展的眼光看的話,這個孩子可能只會一輩子循規蹈矩(必然性),當然也可能會突然到了某個階段開竅了(偶然性)。
第五,應充分合理的運用普遍聯系、永恆發展、對立統一等哲學思想,去分析和判斷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練習,提高哲學思辯的能力。讀寓言時,也都可以練習運用。如讀「守株待兔」,就是把一種偶然性當作了一種必然性;「刻舟求劍」,就是沒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變化;「拔苗助長」,違反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割裂了事物發展過程;「盲人摸象」,只看到事物的片面、局部,而沒有看到整體、全部。不一而足。
第六、讀我這個回答時,也應用辯證的思維來對待,既看到科學合理的地方,也要看到還有一些不太准確、不太完整的地方,只要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示就行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法運用,無所不在。
Ⅳ 辯證法原理分析
1.1
我們都知道辯證法,但我敢打賭,我們沒有人喜歡辯證法,更沒有人喜歡別人給自己講辯證法-----對於每一個從學生時代過來的人,尤其是從文科生過來的人,沒有不受到過辯證法理論的折磨------無論我們怎麼討厭辯證法(主要是基於學習和考試的角度,那麼,我們還討厭人類歷史實在太長呢),但我們必須承認:辯證法是一個偉大的理論--------它大概是形而上學理論中最有實用價值的理論。
1.2
對於中國人來說,更多的是來自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我無意貶低馬克思這位偉大的以思想為武器的戰士-----------馬克思的真正貢獻還在於給出了「共產主義」這樣的極為絢麗的未來圖景,我認為我們終將以特別的方式實現共產主義-------馬克思認為辯證法只是一種思維方法,不能作為一種本體論的思想------在我看來,這里始終就是沒有或不願意跨越「萬物皆像」的巨大認識上的鴻溝。
1.3
後來的哲學界公認是黑格爾結束了形而上學的思考,海德格爾偏偏認為是尼采結束了形而上學的思考--------這是非常有趣的,因為尼采被認為是存在主義的開創者-------尼採的思想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否定一切絕對真理和絕對權威------你應該能理解為什麼很多人寧願認為是尼采結束了形而上學的思考:如果是黑格爾是形而上學的終結者,那麼,留下的是一個無法逾越的直入雲霄的理論高峰,而如果是尼采結束了形而上學的思考,那麼留下的卻是一片空白---------因為尼采否定了一切絕對理論,即體現為這句話「上帝已死」:尼采才是真正勇敢的戰士,他把延續了2000年的所有的形而上學的思考歸結為虛無:沒有什麼真實和絕對真理,有的只有讓別人或別物服從自己的意願。
1.4
黑格爾的哲學自成體系,而且無懈可擊,它從邏輯哲學(即方法論)入手,再詳細論述自然哲學(即客體精神),最後通過精神邏輯,回到了主體精神並最終歸到絕對精神-------任意翻開一本哲學書,都會找到對於黑格爾思想的引述和評論(真正敢於評論的很少,但存在不少人敢於評論黑格爾哲學的某個局部),所以,我只是在想選取一個極其狹窄的角度來闡述一下辯證法原理---------所以,不要擔心,我會充分考慮讀者的感受。
2.1
辯證法可以表述為:對於任何一個系統,都存在一個和它相反的系統,並且它們會終將形成一個統一的系統,而消除這種對立關系-------如果借用這個理論,你可以輕易的預言反物質的存在,並且預言物質和反物質相遇會統一為純能量-------當然,沒有哪個物理學家願意認為反物質的存在可以從辯證法中推導出來;同樣的,我們的宇宙屬於一個膨脹的空間,那麼,辯證法要求一定存在一個不斷收縮的空間-------這在廣義相對論中只是一個解而已-----但是,辯證法預言了,兩種空間最終會統一為一個整體:無論哪個空間最終要麼在大撕裂中變為虛無,要麼在大坍縮中變為虛無;我們的宇宙被認為是一個有著物質和能量的時空,那麼,根據辯證法,一定存在一個沒有任何物質和能量的時空-------這同樣也是廣義相對論的解------它們也會統一在一起,一個偽真空的時空算不算是它們的統一呢?
2.2
辯證法同樣適合於純粹的思維中:蒙田說人類最大的不幸在於不能認識到死亡的客觀性---------辯證法會告訴你,人類最大的不幸在於認識到死亡的客觀性------兩個命題形成的合題是:人類的不幸跟你是否認識到死亡的客觀性毫無關系-----------它存在一個反題:人類的不幸跟你是否認識到死亡的客觀性關系重大------它們可以再次形成一個合題:能否認識到死亡的客觀性,將關繫到人類的幸與不幸。
榮格說過:人生的悲劇大都因為不肯安安靜靜的呆在的房間里------辯證法告訴你,存在一個反題:人生的悲劇大都因為安安靜靜的呆在的房間里-----兩者的合題是:人生的悲劇跟你是否願意安安靜靜的呆在房間里無關------它還有一個反題:人生的悲劇跟你是否願意安安靜靜的呆在房間里有關------它們的合題是:人生的悲劇跟你是否願意安安靜靜的呆在房間里或許有關。
2.3
這更像是一個語言游戲,我剛才舉例只是讓你理解辯證法,事實上,辯證法的有效性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最為廣泛的解讀----例如哥德爾定理,任何一個形式系統都存在它無法判定的命題------它完全可以由形式系統的定義經由辯證法推導出來:如果一個形式系統生成的命題都是可判定的,那麼,它的反命題也會成立,一個形式系統生成的命題中存在不可判定的----它們的合命題就是:一個形式系統只有不斷的納入其不可判定的命題,才能保持對所有的命題的可判定性-------當然,我們不會承認,辯證法可以代替哥德爾定理的證明(我認為這里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語言)。
2.4
所以,辯證法的這個最為極端的斷言就有了形而上學的本體論的意味:所有的事物以及事物的變化都可以由辯證法來描述----------請記住這個看上去很偏激的觀點,但它有一個相對保守一點的描述:所有的運動和變化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過程。
考慮到辯證法的權威性,所以,我的闡述至少有一半是來闡述這個觀點:為什麼我沒有把辯證法列為終極理論。
Ⅳ 辯證法的四種思維方法
辯證思維的四種基本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
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理性思維的方法,主要有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邏輯和歷史相一致等方法。其中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是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所共有的方法,而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邏輯和歷史相一致則是辯證邏輯所特有的方法。
(1)歸納與演繹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維方法
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即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即從一般原理推論出個別結論。歸納和演繹的客觀基礎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個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關系。
歸納和演繹是辯證統一關系:歸納是演繹的基礎,演繹是歸納的前提。在實際的思維過程中,歸納和演繹相互補充、交替使用。歸納雖然能概括出同類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區分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所得結論還不是充分可靠的,要由演繹來補充和修正。演繹所依據的前提是事物的共性,但共性只大致地包含個性,個性也不能完全地進入共性,從共性出發不能揭示個別事物的多方面的屬性。可見,歸納和演繹都具有局限性,需要藉助更為深刻的其他思維方法。
(2)分析與綜合是一種更為深刻的思維方法
分析是在思維過程中把認識的對象分解為不同的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對它們分別加以研究,認識事物的各個方面,從中找出基礎的部分、本質的方面。綜合是把分解出來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觀的次序、結構組成一個整體,從而達到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分析與綜合的客觀基礎是事物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之間的關系。
分析和綜合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分析是綜合的基礎,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綜合是分析的完成,離開了綜合就沒有科學的分析。分析與綜合的統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維領域中的具體運用。
(3)抽象與具體是辯證思維的高級形式
抽象是對客觀事物某一方面本質的概括或規定。思維具體或理性具體是在抽象的基礎上形成的綜合,它不同於感性具體。感性具體只是感官直接感覺到的具體,而理性具體是在感性具體基礎上經過思維的分析與綜合,達到對事物多方面屬性或本質的把握。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邏輯起點經過一系列中介,達到思維具體的過程。馬克思的《資本論》是成功地運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方法的傑出典範。
(4)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思維過程同客觀事物的歷史過程和認識的歷史過程應當符合,也就是邏輯和歷史的統一。邏輯與歷史相統一,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內在要求。邏輯指的是理性思維或抽象思維,它以理論的形態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歷史包括兩層意思:①指客觀現實的歷史發展過程;②指人類認識的歷史發展過程。真正科學的認識是現實歷史發展的反映,要求思維的邏輯與歷史的進程相一致。歷史是邏輯的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在理論上的再現,是「修正過」的歷史。邏輯和歷史的一致是辯證思維的一個根本原則。
Ⅵ 辯證思維方法主要有哪些
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的中介,是理論思維的工具
人類對辯證思維的認識有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認識論在思維領域中的運用表明了人類的辯證思維具有完整的、科學的形態,從而能夠正確
揭示辯證思維方法的性質。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主體觀念地把握客體的一種認識工具,是人們正確進行理論思維的方法。它是由一系列方法所組成的整體。
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
(1)歸納與演繹
歸納是從個別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性原則推出個別性結論的方法。
(2).分析與綜合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要素,然後逐個加以研究的思維方法。綜合是在把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礎上,再把它們組合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分析與綜合的關系是辯證的,分析是綜合的基礎,而綜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結合在一起,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學的認識。
(3)抽象與具體(常考點)
抽象作為一種思維方法,是指在思維中把對象的某種屬性、因素抽取出來而暫時舍棄其他屬性、因素的一種方法。具體是多種規定性的綜合。有兩種具體:一是「感性具體」,它是感覺多樣性的綜合,是感官能直接感覺到的具體;二是「理性具體」即思維具體,它是在抽象的基礎上形成的各種規定性的綜合,是具體在思維中更深刻的再現。人的認識在思維運動中走著兩條方向相反的道路:一條是從具體到抽象,另一條是從抽象到具體。對於辯證思維來說,更重要的是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這是一個以抽象為邏輯起點,通過各種形式的邏輯中介,達到以思維具體為邏輯終點的思維運行過程。
(4)邏輯與歷史相統一所謂邏輯與歷史的統一,是指理論體系的邏輯順序是客觀歷史發展順序的反映。邏輯與歷史之所以能夠統一,是因為歷史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歷史在理論上的再現,是由歷史的東西派生出來的。歷史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對歷史的修正。
Ⅶ 唯物辯證法有哪些方法論
①對立統一原理原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是始終不可分割的。方法論:要全面地看問題;要學會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②相互轉化原理原理:矛盾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矛盾雙方的轉化是現實的有條件的。方法論: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轉化。③普遍性原理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方法論:用全面的觀點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④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即矛盾的特殊性。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⑤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原理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系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方法論:學會正確的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⑥主、次矛盾關系原理原理:主次矛盾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主次矛盾互相依賴、互相聯系。主要矛盾處於支配地位和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也會影響主要矛盾的發展和解決。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方法論:既要抓中心、抓重點,又要統籌兼顧,學會「彈鋼琴」。(7)辯證分析方法擴展閱讀:唯物辯證法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待世界和歷史,指出: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之中,反對以片面或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唯物辯證法指出: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聯系的客觀性: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聯系的普遍性:聯系包括橫向的與周圍事物的聯系,也包括縱向的與歷史未來的聯系。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及其內部各要素、部分、環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但另一方面事物又存在著相對獨立性,即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區別而相對獨立地存在。事物的普遍聯系和事物的相對獨立存在是互為前提的。·聯系的多樣性:從大的方面說,聯系可分為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主要聯系和次要聯系、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等等。兩極世界理論認為,構成存在的聯系具有三個不可或缺的要件,即存在的外部聯系、外內聯系、內部聯系。唯物辯證法指出:矛盾(即對立統一)是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所謂矛盾,在辯證法中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Ⅷ 常見的辯證分析方法
常用的辯證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具體和抽象分析法,現象和本質分析法。
Ⅸ 辯證法的四大方法是什麼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碩士研究生考試大綱的內容,辯證法的四大方法即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是:1.歸納和演繹;2.分析和綜合;3.從抽象上升到具體;4.邏輯和歷史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