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搏擊拳訓練方法

搏擊拳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6 21:28:55

⑴ 搏擊的訓練方法哪些

搏擊的訓練方法有哪些

如今現代社會,人們日益對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更加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武術,跆拳道,搏擊等等來強身健體,增強個人體質。特別是女孩子在遇到危險或壞人時可以保護自己。很多人選擇進入搏擊訓練館學習,那麼首先就要了解搏擊的訓練方法。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

搏擊訓練的方法:

1.負重抗阻練習。這種練習是依負荷重量和練習的重復次數來發展力量素質,如推舉杠鈴等。

2.對抗性練習,是雙方以短暫的靜力作用發展力量素質,如雙人頂、推、拉,負重下蹲等。

3.克服彈性物體的練習。是依*彈性物體變形而產生的阻力發展力量素質,如用拉力器、拉橡皮筋等。

4.使用力量訓練器練習,可以使身體處在各種不同姿勢下進行練習。

5.克服外部環境阻力的練習,即克服自然環境,發展力量素質,如在沙地、草地、雪地跑或跳等。

6.克服自身體重的練習,如杠端臂屈伸、引體向上、仰卧起坐、推倒立、縱跳等。

力量訓練中應把握幾個問題:

1.要有針對性:一是注意專項特點,二是注意准確的發展部位。例如在發展某肌群力量練習時,一定要將阻力施加於該肌群。

2.系統安排。力量訓練增強得快,停止訓練後消退也快,例如力量訓練20周,每天練習,力量增長50%,以後完全不練,30周後完全消退。

3.局部力量與整體力量要結合,要科學安排和調整運動負荷;力量訓練要與其它非力量訓練或放鬆練習交替進行,以增強肌肉的彈性;力量訓練要合理安排,通常每周不超過3次。

以上就是搏擊力量訓練的方法,力量是一切運動的'源泉,大家掌握好以上的力量訓練方法以後加以練習,便能得到很好的效果。練習搏擊雖然會提高自信心和增強體質,但更重要的是平時要注意防範,當遇到危險時,不要一味硬拼,要學會機智的脫身。


;

⑵ 搏擊力量訓練方法

搏擊力量訓練方法

力量訓練是格鬥訓練中不過缺少的部分,而健美訓練也是利用各種力量訓練項目來增長肌肉,但項目要求不同,在訓練的方法上還是存在很多區別。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搏擊力量訓練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大力量訓練:

大力量訓練可以提高自己的絕對力量,為爆發力訓練打下基礎,一個卧推200kg的人和一個卧推100kg的人打出的力量可想而知。大力量訓練需熱身後有人保護,有條件的可扎腰帶。本人感覺效果最好的是極限做組法,現介紹如下:先用自己適合的熱身重量,每組後逐漸增加重量只至自己最大重量的100%,每組3—6個,3個最佳,達到自己100%可做1個,然後用自己最大重量的80%做4-6組,每組6-8個。每組之間的休息不得超過一分鍾。每組後要進行快速空擊15-20次,把自己的最大力量轉化為爆發力。大力量訓練以深蹲(半蹲)、卧推、硬拉為主,實際上卧推、深蹲是提高力量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要點是腰一定要別緊。簡單說一下:

1、深蹲起:雙腳分開與肩,將杠鈴放在頸後肩膀,進行屈膝深蹲,迅速站起。可藉助下蹲的反彈力迅速蹲起。深蹲後立即進行高抬腿10次立即沖刺或側踹腿正蹬腿邊腿的空擊。

2、半蹲起練習:雙腳分開與肩,將杠鈴放在頸後肩膀,雙腿屈膝,大小腿成90-120度夾角,迅速站起。每蹲一個蹲到最大限度都停頓4秒再起立,這樣加大了難度深度刺激了肌肉,深蹲後立即進行高抬腿10次立即沖刺或側踹腿正蹬腿邊腿的空擊。

3、硬拉,雙腳分開與肩,雙手大於肩寬握住杠鈴,蹲下後挺直腰板(別緊腰),挺胸,利用全身大爆發力提起杠鈴站立。手臂放下時一定要放到底,向上拉的時候杠鈴桿一定要拉到胸部,

4、卧推:仰卧在平板上,雙手分開同肩寬,正握杠鈴放在胸前,用力快速將杠鈴推起至雙臂伸直,每組結束後快速拳法空擊。

另外,還有一頭杠鈴等等不做一一介紹。

二、爆發力訓練:

爆發力訓練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力量訓練,應該在自己狀態好而不疲勞的狀態下訓練,組數不可太多,組間要休息充分,因為一旦做多了就是訓練的耐力,而不是爆發力。要點分為最快的速度完成單個動作,或單個動作短時間高頻率重復訓練,6-8組即可,如果單個動作重復練習頻率最多10秒,快速完成單個動作的重復最多3個,器械可用最大力量能力的 30-70%,除了大力量中說的卧推深蹲半蹲硬拉都可以做爆發力外,介紹幾個其他方法:

1、爆發協調訓練:一個類似於舉重動作的訓練,訓練爆發和出拳出腿的協調,雙手持杠鈴桿放在胸前,雙腳平行,然後雙腳突然分開,左腳向前右腳向後成左弓步,同時爆發力向上推舉,下落的同時雙腳爆發並攏,並攏的同時,再右腳弓步爆發力推舉,這樣連續作。教練掐秒錶,做10秒,10秒以內以自己最快的速度爆發作完。然後休息一分鍾,一共做12組。

2、杠鈴平推:身體直立,雙手正握杠鈴片,將杠鈴片放在胸前,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用力快速平推出去,雙臂伸直後再回收,注意雙臂伸出腰把腕甩出去。每組結束後快速拳法空擊。

3、膠帶拉力訓練:綁在手上或腿上克服彈性阻力做沖拳、邊腿等動作進行散打專項爆發力練習;徐琰的爆發力還有手持啞鈴沖拳等進行爆發力的練習。

另外,還有高翻、壺鈴蹲跳、甩片、大錘砸輪胎、啞鈴空擊、俯卧撐、蛙跳、立卧跳等,其他還有腹部力量、頸部力量、沖沙包不做一一介紹。力量訓練一般一周1--2次,多人訓練效果更好。

格鬥力量訓練與健美訓練的區別

首先二者的訓練目的是不一樣的

力量訓練的目的是提高全身各處肌肉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肌肉也自然地會隨著訓練增長一些圍度,但這只是力量增長過程中的副產品,甚至由於級別的限制,拳手在增加力量的同時還要注意避免肌肉過於增長,不然由於肌肉增長引起體重上升的話,降體重會更加困難。

而健美訓練的目的就是一個:增長肌肉。除了進行全身各部位的肌肉訓練外,還有極其嚴格甚至可以說是苛刻的飲食安排,我接觸過不少健美運動員,他們一致反應練健美最痛苦的不是練,而是吃(當然也不是說他們訓練不辛苦)。肌肉是在訓練之後的修復過程中生長的,這時候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非常重要。我是親眼見過健美運動員在參賽前的痛苦吃法,一天若干次的蛋白補劑喝得他們一臉翻胃的表情,完全不加油鹽的白水煮雞魚肉,他們那已經不是吃,而是強行往下塞。目的就是盡量增長肌肉圍度,同時又避免攝入脂肪影響肌肉線條,稱為“魔鬼式吃法”也不為過。

所以一般的'格鬥票友們就別再杞人憂天地擔心自己肌肉塊太大了,你還真當肌肉是那麼好長啊,嚴格的訓練加更加嚴格的飲食才鑄就了健美運動員那超人的體格,要是隨便抓個一兩斤的啞鈴比劃兩下就能猛長肌肉,那還不滿街都是施瓦辛格了。

其次就是在練習原則上也有不同

健美訓練中為了使每一塊肌肉都達到極度充血膨脹的狀態,平時很注意把要練習的肌肉獨立出來進行訓練,或者是專門的動作,或者是輔助器械,總之是把力量盡量集中於目標肌肉上,使目標肌肉極度緊張用力。當然健美訓練中也有深蹲、硬拉等復合型訓練動作,但獨立肌肉的訓練還是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針對每個部位都有獨立訓練的方法。這也符合健美比賽的要求,比賽中選手要用各種規定造型來展示肌肉,需要極強的局部肌肉控制能力,把要展示的部位充分地緊張起來,達到最佳的外觀效果。一般人可以試試擺幾個健美造型,你很難做出健美運動員那種效果,因為局部控制能力不夠強。

而格鬥訓練更注意復合型力量訓練,就是一個練習動作需要同時調動身體多個部位肌肉參與收縮用力。比如深蹲、硬拉、平推、上舉、高翻等等,局部獨立力量練習只是作為一種對整體的補充,對一些比較薄弱的部位進行一下強化。這也符合格鬥的特點,格鬥動作是需要全身整體配合用力的,多進行復合式力量訓練除了提高肌肉力量外,對身體各部位肌肉的協調配合也是一種鍛煉。

第三是使用重量不一樣

健美訓練一般使用的重量在6—12RM的范圍內,雖然有時候也用大重量刺激肌肉,有時候為了刻畫肌肉線條也會採用小重量多次數的訓練,但主要還是運用6——12RM的重量,這個重量能夠更有效地促進肌肉的增長。而這個重量對於力量水平來說已經是屬於比較大的重量了,所以練習時一般是採用中等偏慢的速度進行訓練,貿然用高速很容易導致嚴重的肌肉拉傷。

而格鬥力量訓練6—12RM的重量用得比較少,一般是用大重量提高絕對力量(1—5RM),用小重量進行爆發力和耐力訓練(15—20RM),這樣既能全面強化肌肉的力量,提高肌肉強度,又不會使肌肉過度生長導致體重增長。

;

⑶ 拳擊訓練的七種方法介紹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拳擊這種運動,拳擊也是有很多中訓練方法的,下面是拳擊的七種訓練方法,一起來學習下吧。

拳擊訓練方法:空擊

空擊是對抗性運動的一種獨特的訓練方式,英文名稱是shadowboxing,來源於拳擊。是在進行高強度運動之前的熱身的一種手段。空擊,顧名思義,一個人就可以進行,對著空氣出拳。

遠距離方式指用滑步帶動身體前進和後退,在這個基礎上出拳。臂展長的拳手喜歡這種方式,他們的刺拳和直拳更多。這種風格的代表是莫罕默德·阿里。

近距離方式指左右搖臂,不斷地躲避來拳,靠近對手,予以重擊。邁克泰森是這個風格的典型。

拳擊訓練方法:梨球

形像梨,故名梨球。

可以腳踢也可以拳打。如果彈性比較大還可以練習反應。最好是鞭腿加直拳擺拳加一些組合的打法。一般都是武術和拳擊訓練場用這個比較多。

拳擊速度球

(是練習拳擊時所用的一種球體通過打氣後即可使用的一種球)

拳擊訓練方法:懸掛式

上方固定,懸於空中。

訓練擊打節奏、上臂肌肉協調性。

拳擊訓練七種方法:落地式

彈簧桿連接,下部固定於地面。

訓練擊打節奏、步法練習、上臂和腿部肌肉練習與協調性練習。

拳擊訓練方法:打沙袋

(打沙袋是練習實戰搏擊不可少的練功方法實戰拳擊不可少的練習方式。)

拳擊訓練方法:跳繩

跳繩是幾乎所有搏擊項目都要練的項目,有很多的好處,提高腳踝力量,提高手腳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時候可以提高拳發力的整體效果,提高力量由腿向拳傳送的整體力。

拳擊訓練方法:手靶訓練

拳擊手靶練習是拳擊訓練中極為重要的訓練手段,它可以提高拳法擊打時的准確性、出拳速度、反應速度和身體平衡能力。在進行手靶練習時,應把握好出靶的距離、時機、位置及變化,以便提高拳擊應用技術、實戰強度、判斷時機、有效距離、快速移動、連續攻擊、變換攻擊等實戰技能。

拳擊對練模式

模式一:單一進攻與防守訓練

單一進攻與防守訓練,即是進攻方以某個單獨動作進攻防守方,防守方則以相應的防守動作進行防禦的訓練方式。訓練的雙方以基本姿勢站立。乙方進攻,以前手直拳攻擊甲方面部,甲方迅速反應,以後手阻擋對方來拳;而後雙方恢復基本姿勢,准備進行下一輪練習。單一防守訓練是對練的第一步,當你能夠應付自如後,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模式的練習。

模式二:連續進攻與防禦訓練

連續進攻與防守自然就是防守對方連續進攻的訓練。這一模式分為兩個步驟來練習,第一個步驟是進攻方以一套固定的組合動作攻擊防守方,防守方則根據對方的動作連續做出不同的防守反應。看看下面這個訓練示例:

訓練的雙方由對峙狀態開始;乙方進攻,以直拳——擺拳——勾拳的組合攻向甲方,甲方則以相應的防守動作防住對方來拳;接著雙方恢復對峙,乙方仍以與剛才相同的組合動作進攻甲方作為新一輪練習的開始。

第二個步驟的訓練對進攻方沒有特定的約束,即進攻方在每輪攻擊時都以不同的拳法或組合打擊防守方,防守方亦以不同的動作做出相應的防守反應。這一步的訓練難度相對較高,當然你若在這項訓練中能應付自如,你的防守技術便非常不錯了。接下來我們就進入第三個模式的訓練。

⑷ 搏擊術訓練方法

搏擊術訓練方法

大家可以在健身房看到很多肌肉發達的人,他們一拳打在沙袋上的力量並不十分震撼,為什麼?主要是通過搏擊術訓練方法訓練他們肌肉太緊出拳缺乏爆發力。爆發力不僅僅是力量因素,更包含出拳的速度和拳手體重的質量。搏爆發力在訓練上尤其是搏擊方面原則上應該要求少次數,因為每組如果次數訓練太多就成為了耐力訓練。下面簡單舉例說一下簡單初級的搏擊術訓練方法,因為初級訓練利用自身的重量有著方面快捷的作用,並且效果不錯,拳友們切不可忽視:

1、泰式夾臂俯卧撐

泰拳裡面的夾臂俯卧撐側重於人體的三頭肌、背闊肌、小臂的肌肉訓練,尤其適合增強拳的爆發力,同時也訓練雙拳和硬度和拳峰擊打時的支撐能力。所謂的夾臂俯卧撐 是指肘關節緊貼著身體做俯卧撐 具體如下:

雙臂與肩同寬,拳鋒拳眼朝前完全接觸地面撐住身體,然後胳膊彎曲,彎曲的時候後臂要貼著腰部, 胳膊彎到後臂於身子平行或者略高於身子, 然後再伸直胳膊, 這就完成一個俯卧撐了。做的`時候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爆發力)做標准,循序漸進的訓練。訓練後可結合快速沖拳空擊。

2、蛙跳、單腿跳:

蛙跳對於出腿的爆發力訓練有很大的效果,利用杠鈴進行深蹲、半蹲訓練效果都不如蛙跳效果明顯,因為在蛙跳中自己可以掌握整體的爆發而且可以掌握平衡和協調發力。蛙跳對下肢力量要求較高,刺激較大,進行蛙跳前必須做好熱身。單腿跳的要求是每一步跳的步幅要大,而且要藉助抬起那條腿協調爆發的整體發力。

3、爆發力打沙袋:

一般比賽前尤其要進行這種訓練,每組1-3分鍾,1-3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全力踢打沙袋,這樣的節奏很接近比賽中的沖擊對手,體能消耗很大,很練爆發力。

格鬥迷教學:拳擊的標准站式

首先拳手把體重應均勻地分到兩腳趾骨基節部位,然後,輕松地上跳,在著地時,還要使體重均勻地分布到兩腳趾骨基節部位上,要求上體要直,不破壞站立姿勢;著地時象貓似的輕松落地。

以下講的是以右手在後為准(左撇子應同他相反)

1.下半身

(l)首先面對對方,相隔半步,雙臂自然下垂站穩。

(2)面向對方,左腳向前出35-45厘米。也可以根據自己 的身高和習慣來確定距離,一般使自己感到舒適為好。

(3)右腳與左腳呈45度角,為了減少一點幅度,右腳跟往右側開一點,左右分開的距離為20-30厘米。這樣的站法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外來打擊時,身體保持平衡。假如站成一條橫線,受不住從前方來的直拳,容易後倒;站成一條堅線,容易橫倒對攻防兩方面都不利。

(4)後腳跟抬起5厘米左右,把自己的體重均勻的落到前後 腳趾骨基節部位。前腿的膝關節微屈,同時,後腳也跟著前腳微屈膝重心放置在兩腿之間,身體不論處於靜止還是移動狀態,重心投影均不得越出兩足以及兩足間的支撐面。

上述是對拳擊時下半身的基本姿勢要求,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利用膝蓋的屈伸力量加強後腳的蹬力,重心移動靈活但要注意不要右腳跟著地,以免影響腳移動速度。現代拳擊最講究的是速度。兩腳距離大,影響速度的發揮,但穩定性好適用於猛攻型選手;距離小,速度快,但穩定性差,適用於技巧型選手。

2.上半身

(1)頭形。低頭收下頜,前額朝向對手,雙目注視對手眼睛,上下齒合攏,舌貼上齶,臉部表情自然。一般看對方的眼睛能看出對方的進攻意圖。現代美國提倡的一種方法是注視對方的腳法,這樣的優點是能看出對方的一舉一動,而自己的意圖又不易對方發覺。

(2)上半身自然地落在腰部。不能把上身向左、右、前、後歪。上體應斜向對方,微前含胸,左肩略向前,兩肩匆過分聳起,也不要下垂。身體向左或向右扭動時,以腰部和髓關節作轉動軸。

(3)臂形。左臂在前,右臂在後。左拳略高於肩,同對方的下巴平齊,防護左面頰,左肘屈大於90度,下垂防護左肋;右拳置於肩前,防護右面頰,右肘屈小於90度,下垂防護右肋,有拳輕輕握緊並對准對方的下巴。為了保護自己的下巴和左耳,左肩向前伸出的同時,稍上提。注意。如果提得過大,就會增加疲勞,影響左手的刺拳速度。上述的上身姿勢就是要求在做好保護上體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把身體調整在有利的進攻位置。

搏擊術訓練方法沒有捷徑,唯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只有當你每天忍受著挨過「抓心撓肝」式的疼痛之後,才能迎來進步的喜悅。


;

⑸ 拳擊基本訓練方式是什麼

1、空擊:空擊是對抗性運動的一種獨特的訓練方式,英文名稱是shadowboxing,來源於拳擊。是在進行高強度運動之前的熱身的一種手段。空擊,顧名思義,一個人就可以進行,對著空氣出拳。

2、懸掛式:上方固定,懸於空中。訓練擊打節奏、上臂肌肉協調性。

3、落地式:彈簧桿連接,下部固定於地面,訓練擊打節奏、步法練習、上臂和腿部肌肉練習與協調性練習。

4、打沙袋:打沙袋是練習實戰搏擊不可少的練功方法實戰拳擊不可少的練習方式。

注意事項

拳擊手總是用上體出拳,因此力量訓練時應該、把重點放在上體。這是拳擊力量訓練的最大誤區,直接造就了大批上體強壯但卻一碰就倒的活沙袋。拳王總是把力量訓練的重點放在核心力量(腿部力量)上。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從力量訓練的角度說,核心力量佔全身力量的主要部分,也是主要的借力源。以核心力量為重點,力量提高的速度最快。其次從拳擊技術的角度說,核心力量是拳擊發力的主要來源,因此應該重點提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拳擊

⑹ 拳擊的訓方法有哪些

拳擊是戴拳擊手套進行格鬥的運動項目。它既有業余比賽,也有職業的商業比賽。比賽的目標是要比對方獲得更多的分以戰勝對方或者將對方打倒而結束比賽。與此同時比賽者要力圖避開對方的打擊。那麼拳擊的訓凡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拳擊的訓練方法以及耐力訓練注意事項,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拳擊訓練方法

1、步伐

事實上,拳擊跟傳統的武術一樣特別重視步伐的訓練和使用,因為基本上很多搏擊和體育運動裡面力量的起始點都是從下盤發動。所以,運動者必須要掌握前後和左右滑步,並將這些滑步作為基礎,對應出不同的拳法。比如在前後滑步的'時候需要對應前後直拳,左右滑步的時候就需要對應左右擺拳,這些都是非常基礎的一些訓練方法,只有練好步伐才能進行拳擊。

2、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擊裡面比較常用的重拳,非常適合遠距離的攻擊,但是右直拳卻很少有機會用到,只有在有非常高的把握時才會使用。首先做好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來發力,右腿所帶出來的力量會讓右側髖關節前送,並且帶動腰部快速往前面運動,直到右肩前送。右拳會用直線往前面發出,攻擊對方的頭部。通過腰部的扭動和右肩的前送,還能夠增加力量和距離。

3、左平勾拳

首先將左手手肘提起來跟肩一樣寬,肘部擺出80度的角,通過身體腰部和肩部突然所轉動的力量,將上半身往右方向轉,但是千萬不能夠超過80度,之後臂部的肌肉會慢慢放鬆再到緊張,再迅速的打擊到對方的右側,擊打之後可以立即還原成實戰。

拳擊耐力訓練

耐力是身體素質的基礎,是證明人體能否持久活動的能力。例如在實戰對抗訓練中,一名技術超群、速度快、擁有良好戰術思想的運動員,在第一和第二回合中可以輕而易舉地在得分上領先於對手,但在第三回合中,僅僅因為耐力不足,攻守僵化、呆板,動作遲緩,甚至會出現由勝到敗的局面。所以加強耐力訓練,練就充沛的體力,是正常發揮技術和戰術水平的重要保證。

一、耐力訓練的一般內容:耐力可分為兩種,一是力量耐力,二是速度耐力。它表現為在較短的實戰時間內,能保持有一定的力量、速度,且有一定的密度和強度。

二、耐力訓練的一般方法

1、擊打沙袋在充分做好准備活動之後,要保持一定速度和力量,連續做5組以上擊打。每組為3分鍾。

2、變速跑3000米至10000米距離中,快跑50米,慢跑50米。

3、勻速跑心率控制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負荷時間保持在30分鍾以上。

4、五公里越野跑。跑步時,要經常變換步幅和節奏(不停地改變步幅,可使不同的肌肉纖維受到鍛煉)。

5、跳繩跳繩3分鍾,休息1分鍾,再進行下一組的練習。每次訓練做3組即可。當受訓者覺得適應此運動量時,可去掉中間的休息時間,連續跳30分鍾。

6、空擊3分鍾為一組,做3至5組。

7、實戰與不同對手進行車輪戰練習。

訓練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安排好練習的數量、強度、重復次數、間歇時間和休息方式;

2、要針對實戰對抗的特點和受訓者的身體素質,盡可能進行專項耐力訓練;

3、要注意鍛煉和培養受訓者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⑺ 格鬥搏擊的簡單訓練方法

格鬥搏擊的簡單訓練方法

拳擊運動源遠流長,它起源於人類產生之初。為了生存和競爭,人類發明了它。最初,它是保護人們生命財產的一種手段。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格鬥搏擊的簡單訓練方法,歡迎參考~

一、力量訓練:主要是上肢、下肢、腰力的訓練。

上肢的力量訓練,用俯卧撐就可以了,有條件的可以用亞鈴、杠鈴訓練,效果會更好,雖然上肢不是主要的格鬥武器,但具備一定的格鬥力量還是必須的,當然不用訓練成舉重運動員或大力士的水平。

下肢的力量訓練,用深蹲或蛙跳,都可以空手或負重來訓練,非常簡單的,不多說的,主要是訓練股四頭肌的力量,股四的力量決定你在格鬥中能不能踢出致命的一腿。

腰力的訓練,可以用雙手抓住一個固定的東西,然後一隻手向前推,一隻手向後拉,這樣就可以訓練到腰力了,但在格鬥中你一般不會感覺到腰力的,雖然你的幾乎每一個動作都是在腰力的參與下完成的。

此外還有腹肌力量的訓練,膝法的運用離不開腹肌的參與,不過對於不是進行專業格鬥訓練的人來說腹肌力量的訓練與否對膝法的運用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來訓練。

其他的肌肉訓練,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訓練,在些不多說了,與格鬥有密切關系的我只主張這些。

二、柔韌性訓練:主要是下肢的柔韌性。

訓練的方法非常多,常規的壓腿就可以達到目的了,也可以自己研究,出於格鬥方面的實用的考慮,不要求非達到能夠橫叉或豎叉的地步,只要正踢的時候能夠踢到和你一樣高的人的頭就可以了,畢竟不是要練習高踢表演或去演雜技嘛!

另外,柔韌性的訓練貴在堅持,一般一個普通人用一到兩個月時間就可以達到上面的目標。

三、穩定性:訓練單腿站立及雙腿站立的穩定性。

單腿站立不負重應該可以堅持15分鍾,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就要好好的練習一下了。

雙腿站立可以通過和朋友角力或摔跤的方式一起練習,也可以自己研究方法來訓練,訓練方法沒什麼神秘的地方,都是人研究出來的,又不是造原子彈,哪來的那麼多復雜神秘的東西。

四、基本的拳法:比較有用的是前手直拳和後手勾拳。

前手直拳的主要用處就是在格鬥中控制對手,攻擊的目標是對手的雙眼中間的眉心處,而且是一直用手對著他,用腰力使直拳在很短的距離內向對手的雙眼中間擊打。

後手勾拳是殺傷力比較大的拳法,也是用腰力的帶動擊打對手的胃部或下巴,攻擊的力量是比較大的,因為是用腰力的`帶動向斜上方猛的擊打,所以往往能夠一擊決定戰斗的結果。

五、基本的腿法:低位的側踹,低位的邊腿,中高位的側踢。

低位的側踹的主要攻擊目標是對手的膝關節,用腳底向膝關節部位猛力的蹬踹,這個腿法一般是在對手向前移動攻擊你的上部的時機用,如果主動去踹對手,一般是很難得手的,對手都可以輕輕的抬腿就躲開你的攻擊。

低位的邊腿攻擊目標和用法都與低位側踹差不多,只是動作不一樣而已,是用自己的小腿與足弓中間的大概部位(具體擊打中,到底是哪裡碰到攻擊對象不一定)擊打對手的膝關節,主要是接觸對手膝關節彎的外部。

中高位的側踢,這個「側踢」和截拳道的側踢不一樣,截拳道中的側踢其實就是「側踹」,不過也很容易理解,今天格鬥中的各種動作的的名稱非常的混亂,同一個動作在不同的格鬥術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稱。側踢(我覺得這個名稱比較合乎這個動作,雖然有的格鬥術中叫掃踢、有的叫橫踢,有的叫……,但絕對不是邊腿)就是把腿從地上抬起來用小腿直接的向對手的頭部、上臂、肋部「砸」去,用的主要是股四頭肌的力量,著力點在小腿,而不是腳,而且擊打的力量也和邊腿有很大的差距,邊腿的力量是像鞭子一樣的「抽」,而側踢的力量是用小腿像一個大鐵棒子一樣「砸」,誰更有殺傷力?並且邊腿是向外展之後向里「抽」,而側踢是直接從地上抬起來腿就踢,走的路線也不一樣,哪個更簡捷,大家自己試試吧!

六、基本的膝法、肘法:

膝法和肘法是近身格鬥非常有用的技術,而且動作比較簡單,只是簡單直接的頂、砸之類的用力方式,很容易學會,當對手向你沖來的時候,別忘了你還有一個碩大的膝蓋,也別忘了你還有一個堅硬的肘尖!

;
閱讀全文

與搏擊拳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藝氣體檢測方法 瀏覽:732
心臟室上速治療方法 瀏覽:584
無腿鍛煉方法 瀏覽:529
睡眠枕使用方法 瀏覽:635
數字顯示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006
用紙做迴旋鏢的簡單方法 瀏覽:550
風挾熱邪有什麼調理方法 瀏覽:178
美腹肌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09
isdg爽快酵素膠囊的食用方法 瀏覽:108
如何學好閱讀理解方法 瀏覽:127
奧迪水壺的安裝方法 瀏覽:973
紅米四設置自動開關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60
手指扭傷如何消腫快速方法 瀏覽:205
快速治療爛嘴的方法 瀏覽:810
電路阻值的計算方法 瀏覽:973
測量房屋角尺的使用方法 瀏覽:809
禽腺病毒檢測方法 瀏覽:480
皮製手機殼清洗方法 瀏覽:161
學習英語翻譯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2
橘子的使用方法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