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體育課講排球的正面雙手傳球技術怎麼講動作要領
排球正面上手傳球的動作要領如下:
(1)准備姿勢
採用稍蹲准備姿勢,抬頭目視來球,雙肘彎曲自然抬起,雙手置於臉前。
(2)手型
手觸球時,兩手應自然張開成半球形,使手指與球吻合,手腕稍後仰,拇指相對,小指在前;傳球時用拇指內側、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節觸球,無名指和小指在球的兩側輔助控制出球方向,兩肘適當分開,自然下垂。
(3)迎球
當球接近額前時開始蹬地、伸膝、伸臂,兩手微張,從臉前向前上方主動迎擊來球。
(4)擊球
擊球點應保持在額前上方約一球遠,擊球部位一般在球的後下方。
(5)用力
傳球主要靠伸臂力量,與下肢蹬地力量的協調配合,通過球壓在手上使手指手腕產生的反彈力將球傳出。
(6)擊球後身體重心隨擊球動作前移,全身放鬆呈准備姿勢狀態,准備下一個擊球動作。
⑵ 簡述排球正面上手傳球的動作要領
正面傳球
准備姿勢:稍蹲姿勢,面對來球,雙手自然抬起,放鬆,置於臉前。
迎 球:當球下降至額前時,蹬地伸膝,伸臂,兩手向前上方迎擊來球。
擊 球:擊球點在額前上方一球距離處。有利於看準來球和控制傳球方向。
手 型:兩手自然張開成半球形,兩拇指相對成「一」字型,用拇指內側、食指全部、中指二、三關節觸球。無名指和小指在兩側輔助控制傳球方向。
用 力:傳球動作是全身協調用力。
傳球用力的順序是:蹬地,伸膝,伸腰,手指手腕屈伸。最重要的是利用伸臂和手腕手指的緊張利用和球壓在手指上產生的反彈力將球傳出去。
(2)正面雙手傳球教學方法與步驟擴展閱讀
順網二傳球
在組織進攻中第二次擊球稱為二傳球,是一種轉方向傳球技術。二傳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組織進攻和戰術的實現。二傳球可分為順網二傳球、調整二傳、背向二傳、側向二傳、跳起二傳等。
二傳球動作方法基本與正面傳球相同。迅速移動、取好位對正來球是傳好球的基礎,而全身協調用力是控制傳球准確的關鍵。
⑶ 排球傳球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進行正面雙手傳球,首先要判斷來球的路線與落點,要盡快地移動到球的下面,與球保持合理的位置關系,對准傳球方向做好傳球前的准備姿勢。當來球接近頭上方時,首先要作迎球的動作,雙手由臉前上方主動迎球。利用蹬地,展體和伸臂迎球的動作,全身協調用力,通過手指、手腕的彈力將球傳出。
正面雙手傳球是排球中最基本的傳球技術,初學者應花時間反復練習正面雙手傳球技術,以打好基礎。動作要領:兩腳左右開立,約於肩同寬,一腳稍前,後腳跟略提起,兩膝微屈,重心落於兩腳之間略偏前腳。上體微向前傾,兩臂放鬆,抬頭注視來球方向。兩臂屈肘抬起,手在頭部前方。兩肘自然下垂,手腕稍向後仰,以稍大於半球形的手形去迎球。要用手指(而不是手掌)觸球,擊球時,依靠全腳蹬地、手腕的力量及手指彈撥將球送出。擊球後,手腕由於用力後的慣性而向前隨球前屈。
⑷ 排球運動的正手傳球的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正面傳球:用稍蹲姿勢,上體稍挺起,仰頭看球,兩手自然抬起,屈肘,放鬆置於額前。當來球接近額前時,開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張從臉前向前上方迎出。
手觸球時,十指應自然張開使兩手成半球狀,手腕稍後仰,以拇指內側、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節觸球的後下部,無名指和小指在球兩側輔助控制球的方向。兩拇指相對近「一」字形。
硬體要求:
場地要求排球比賽場地為18米×9米的長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場地上空至少高7米內不得有障礙物。場中間橫劃一條線把球場分為相等的兩個場區。所有線寬均為5厘米。球的圓周為65-67厘米,重量為260-280克,氣壓為0.40-0.45千克/平方厘米。
球網場地中線上空架有球網。網寬1米 ,長9.50米,掛在場外兩根圓柱上。女子網高2.24米,男子網高2.43米。球網兩端垂直於邊線和中線的交界處各有5厘米寬的標志帶 ,在其外側各連接一根長1.80米的標志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排球
⑸ 簡答正面雙手傳球的教學步驟從不會到對傳
模塊內容:排球模塊教學(女生)
教材名稱:排球——正面雙手上手傳球
授課年級: 高一(1、2)班 班級人數:26人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與健康》全一冊教師教學用書
一、指導思想
1.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鍛煉學生身體、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
2.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排球的教學以及各種游戲的開展,使學生較好的掌握技術動作。
3.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回歸自然,注重學生技能的掌握,突出教材重難點,讓學生學會在學習中積極開動腦筋。
4.通過學習,學生可以體會到運動的樂趣,使學生在快樂中鍛煉,在鍛煉中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和促進身心健康之目的。
二、教學背景
1、內容分析:高一——排球模塊課(女生),排球正面雙手上手傳球第一節課。(本教材共六節課)
2、教材分析:
1)鍛煉價值:增進健康、強健體魄;培養與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養勤奮、助人、拼搏的優秀品質;培養人的信息意識、提高配合及應變能力;
2)雙手正面上手傳球的動作要點:正面傳球動作主要是由准備姿勢、迎球、擊球、手型、協調用力5個動作部分組成。在這些動作中最主要的是觸球時的傳球手型。手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手控制球的能力和傳球的穩定性,只有掌握正確的傳球手型,才能保證正確的擊球點和較好的手指手腕彈性。
3)技能目標:根據正面雙手上手傳球的動作結構和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以及學生身體素質基礎,本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通過各種方法鞏固手型的練習,使學生基本掌握正確的觸球手型。
3、學情分析:
1)心理特點:有利的心理特點,高中女生比較喜歡排球運動,排球運動身體接觸相對於足球籃球項目少,又是一項易於掌握的運動項目;不利的心理特點,有些學生存在嬌氣的情緒,在練習時會出現怕疼、怕臟的情況。
2)思維特點: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認知、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他們可以帶著疑問去聽取老師的技術講解,然後自己或者小團隊可以根據老師的講解自己琢磨體會動作的技術要點。
3)體育基礎分析:
本課的學生是高一年級1、2班的女生,我校高中生源質量較好,經過初三一年的身體鍛煉,現在高一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錯,通過開學初的摸底情況,感覺本屆學生的體育基礎較好,一些基本的技術、技能掌握的情況比較好。
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排球運動,在開學初的摸底調查中,有95%以上女生願意在高中階段學習排球技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
4、場地器械:本課在籃球館進行,不受外界環境影響。
主要器材:排球26個、手持攝像機一部、技術掛圖一副。
5、學習特點:合作學習、共同探討、互相糾正。
三、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幫助學生建立排球正面雙手上手傳球的技術動作概念,使學生能夠主動愉快的參與活動
2、技能目標:初步學習正面雙手上手傳球技術,使95%以上的學生做出正確的手型和發力動作,80%以上的學生可完成自傳低球(球彈起30-50厘米),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協調性。
3、情感目標: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養成主動參與實踐的良好習慣的同時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密切配合的團體意識。
(二)重點難點:
1、重點:傳球的手型、擊球點、傳球時的身體協調用力。
2、難點:傳球時的身體協調用力。
四、教法手段
1、在教法上,注重學生技能的掌握,突出教材重難點、在導入主教材時,根據高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正確的技術。
2、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教師的提示和引導下進行分析、比較評論得出比較明確的答案。從根本上使學生在第一次課中體會正確的正面雙手上手傳球的技術動作,從而根本解決本次課手型的重點。
3、在教學中採用了講解、示範、教具演示、條件設置練習等方法促進學生獲得運動技能。
4、通過多級目標挑戰學習,使學生會評價練習和學習效果。
五、教學流程
六、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1分鍾)
1.課堂常規(報告人數、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
2.教師明確技巧練習中注意事項,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二)准備部分:(8分鍾)
1、繞籃球館場地線慢跑:方形跑,對角線跑、8字跑、三分線跑。約100秒。
2、排球操 (4x8拍)。頭部運動 伸展運動 踢腿運動 擴胸運動 體側運動 體轉運動 。教師領做鏡面示範,學生隨口令練習3、體育游戲:獵人打野鴨(用2個軟排,強調球擊膝蓋以下部位為有效得分,全部打光,或者40秒交換)
4、熟悉球性練習。教師示範,學生練習,要求速度由慢至快,幅度由小至大。
(三)基本部分:(33分鍾)
1、雙手傳球動作基本手型練習:3分鍾
1)明確正確手型,詳解並示範正確的持球手型。
2)學生持球成正確手型,教師巡檢並糾正。
3)做徒手模仿練習。
4)做拋接球練習。。
2、鞏固手型練習:5分鍾
1)蹲下,對地傳球,球反彈高度不超過10厘米
2)近距離對牆傳球,擊球點,額前一球遠,反彈不超過10厘米。
3)傳固定球練習,兩人一組,一人持球於另一人額頭處
4)教師提示手腕發力。
3、學習原地雙手上手傳球技術:(22分鍾)
1)教師示範雙手上手傳不同高度的球。
2)質疑,如何控制球的反彈高度?
3)結合掛圖進行講解、並示範:
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明確動作節奏與用力順序。
4)學生根據示範與掛圖,自主練習自傳低球(不超過30厘米)
體會由下至上的協調用力順序。
5)分別請出幾組同學做對比示範,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地進行講解。
6)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可讓學生適當的增加傳球的高度。
7)教師根據學生掌握技術情況,開展集中講解和個別講解。
8、易犯錯誤及糾正:
1)傳球手型不好,影響傳球效果。糾正:多做徒手練習、對牆對地傳球等基礎練習,鞏固技術動作。
2)擊球點不穩,忽高忽低。糾正:多做拋接球練習。
3)身體不能協調用力。糾正:多做簡單拋傳動作,控制肘關節的角度。
9、教學比賽:(3分鍾)
兩人一交換組進行一分鍾的自傳低高度球練習,報數,評優。
(四)結束部分(3分鍾)
1、放鬆練習
2、總結(表現、技術點評、安排下次課內容等)。
3、師生再見。
4、集體收器材。
七、生理負荷預計及學生學習效果
1.生理負荷預計
平均心率:95-100/分鍾
練習密度:35%左右
八、安全預案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與措施
1、在准備活動中加強手指、手腕、肩肘膝踝關節的活動。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語言提示,防止因學生距離過近,造成撞傷。
3、開放籃球館北門,若有傷害事故出現,第一時間送醫務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