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料分析解題技巧有哪些
資料分析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五大模塊之一,通常由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可以說,資料分析測驗的試題著重考查應試者以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性、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與加工的能力,應試者不但要能讀懂統計圖表,即准確地把握各項數據的含義及其相互間的關系,而且要能通過簡單的數學運算把握數據的規律,從而對我們的工作和學習起到指導、定向以及調整的重要作用。
技巧一:尾數法、首數法——尾數、首數判斷選答案
尾數法,主要指由結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幾位數字來確定選項的方法,常被運用於和、差的計算中,偶爾用於乘積的計算。
首數法與尾數法類似,是通過運算結果的首位數字或前幾位數字來確定選項的方法。一般運用於加、減、除法中,在除法運算中運用最廣泛。
技巧二:范圍限定法——限定算式數據范圍選答案
范圍限定法是指通過對計算式中數據進行放大或縮小,將計算式的數值限定在一定范圍內,再通過選項或其他限定條件來選擇正確選項或進行大小比較。在使用范圍限定法時,要注意放縮的一致性。
技巧三:乘除法轉化法——除法化乘法簡化計算
乘除法轉化法是只在計算某一分式的具體數值時,如果除數的形式為(1+x),其中|x|<10%,且選項間的差距大於絕對誤差時,可以將除法轉化為乘法從而降低計算難度。
四招幫你突破行測資料分析題:http://hi..com/gwyks/item/5676babd4e5008402aebe3df
祝你好運了
❷ 行測資料分析題難度大嗎有哪些做題方法和技巧
難度大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一、關注時間。了解一篇材料的時間,就能讓我們在讀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知道這道題求得是現期還是基期。
二、關注統計指標。略讀材料的時候對統計指標進行標記,這樣查找時就只需留意標注部分就可以。
三、概括段意。這部分看似累贅,但卻是最關鍵的一步。因為統計指標太多容易遺忘,了解段意就能在找數據是縮小查找范圍。
四、分析材料間關系。比如段與段之間關系,文字,表格和圖表之間的關系,比如:總分,並列,交叉關系等,這樣更有利於去找到關鍵信息。
資料分析以范圍窄難度低是傳統的高得分率模塊,發揮好的話甚至可以全對,此模塊重點要弄清楚七個列式:基期、現期、增長率、增長量、比重、倍數、平均數。
幾個公式來來回回的繞,考不出花樣來。列式完第二步就是速算技巧了,行測考了這么多年,資料分析部分沒有一道題是考你精算的,全都是技巧速算,這一點要注意,速算有兩個方向:百分比法和分數轉化法,選一個加點就行別學太多花里胡哨的,考試的時候根本用不上。
❸ 行測資料分析怎麼提高
如何提高資料分析答題速度:首先,快速瀏覽材料。拿到一則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時間快速瀏覽材料,分清材料結構,是總分結構、分總結構還是總分總結構,然後勾畫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對象。如果遇見獨段材料,則快速將材料分層,找出每層主要描述的對象。
其次,快速找准考點。大致瀏覽完材料就趕緊回到題干中,通過題干信息,找准考點。如出現「誰占誰的比重為多少?」那麼肯定是求比重,然後再通過時間判斷,是求現期比重還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求的是量,一種求的是率。我們可以從單位上去區分,量的單位是具體的實際量,例如噸,億元,億美元,千克,萬公頃等,而率的單位是百分數,沒有單位;還有一些題目是求倍數、比重、平均量的題目,這類題目的特點就很明顯了;當然也還有比較類的,但是比較一般也是比較量或者是率之間的關系,所以這里就不拿出來單獨講解了。
然後,准確定位材料。通過題干信息,再回到材料中尋找相應的數據。一般資料分析中我們常見的考試材料有三種,文字型、表格型、圖形(柱形、餅型、折線形),每一種材料都有自己的閱讀方式。文字型用快速閱讀法先讀材料(提醒考生要特別注意關注年份、關鍵性名詞)、而表格型、圖形(柱形、餅型、折線形)可以直接看題目,但是注意表格型如果有備注時一定要看,在閱讀過程中,對於關鍵性的要點,可以進行適當勾畫。
最後,准確做出答案。數據找到,直接代入相應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計算方法,比如首數法、尾數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等,快速做出正確答案即可。
(3)資料分析提分方法擴展閱讀
行測備考方法
1.掌握方法比多做題重要,日常積累比臨時突擊要重要的多。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考題覆蓋面很廣,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社會、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臨時突擊做題是無濟於事的。不管是報考哪一類職位的考生,關鍵是要熟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的考試解題方法。
不同的題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的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類的題目更需要技巧,這些技巧是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相連的,所以要通過這個考試,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積累,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無法通過這樣的考試的;而判斷、推理等題目,主要靠平時的積累,不管是知識的積累,還是實踐的積累,都很重要。例如,推理題經常給出一系列日常行為事件,要求考生按行為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序,這就需要考生有實踐的積累。
2.心態的鍛煉對考試成績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考生在平時應該多進行鍛煉,平時遇到突發事件不要迴避,多鍛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考試採用面試方式的越來越少,這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學校應該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演講和辯論,這對鍛煉考生隨機應變和自圓其說的能力是極為有幫助的。
3.做題不在多而在精。
考生只要知道考試題目是什麼類型、用什麼樣的思路去解決就行了。准備《申論》就選擇一兩套權威的輔導書中找幾篇《申論》的範文閱讀,讓自己心中有一個大概的寫作範本。准備《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試》是2-3套試題,這樣可以熟悉題型,為自己的應考作一些充分的准備。
4.避免南轅北轍。
考生要認真研讀各個考試科目對考生的要求,避免走彎路。這在《申論》考試中表現尤其突出。首先要認真審題,考試時要注意答題技巧,合理分配時間,不要盲目求快,一般要拿出40分鍾的時間認真仔細地閱讀給定材料;其次要緊扣材料答題,一定要注意申論考試的限制性要求,即無論是概括主題,陳述看法,還是提出對策和解決方案,都限於試卷的給定材料;另外,考生不要忽視申論考試中對字數的限制性要求。
5.考生要與時俱進,按照年度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准備。
❹ 公務員考試中資料分析題有沒有什麼快速解題方法
在公務員考試的行測試卷中,考生會發現其中資料分析模塊其實相對簡單,公式較少,在作答上要容易一些,正確率比較高。但是實際考試中因為時間很緊張,往往在有時間限制的條件下就沒有辦法去完成所有的題目。
首先,在資料分析中,數據的呈現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帶單位的「量」的概念,一種是和率有關的百分數的概念。
第二個步驟,問題中往往會給出材料的數值,接下來我們可以按照題目的設置順序找到相關的數值給它進行一個標記。
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判斷題目是在讓我們求什麼,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去看一下選項,因為資料分析中只有量和率的概念,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選項和第一步日期綜合判斷出是在求現期、基期的量率,這樣可以幫我們快速的去理解這個問題所求的值。
往往資料分析最費時間的是材料中的第五題,這道題的計算量基本上是和前四道一樣的,那麼建議在作答的第五題中,因為我們前四道題目已經標出一些數值了,那麼我們可以優先去看第五題的選項里是否有前面已經找過的數據。
拓展資料
「資料分析」其實是最容易提高的題型,考生把它當成優先復習對象。因為它是性價比最高的科目,正確率應該達到100%。最開心的是它花費的時間最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識點,就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
先從概念著手,資料分析的知識可以用「很少」來形容。主要是比重、環比、同比、增長等等,概念數量不多。但這些概念需要什麼條件、公式及其變形公式都是怎樣的,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這些內容在考試的時候看到都要一愣,那根本談不上解題速度了。
要邊勾畫關鍵詞與題邊列式。關鍵詞在題目中先確定好,再到材料中尋找。這有一定的技巧性,定位要與材料相適應,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可能存在年份、行業、機構,要從材料劃分來定位。
❺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詳細一點!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
一、適當試題標記
資料分析的一組材料,是由材料和5個試題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樣,一個試題下面緊跟著4個選項,試題材料和題目的信息量並不是很大,我們只需要短暫的記憶試題即可,而資料分析由於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試題和材料相距比較遠,所以我們在解答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在材料中進行標記。
1、試題標記目的
上面已經說過,由於資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試題和材料距離比較遠,那此時如果我們不進行標記,就容易忘記或者記憶混亂而造成找出錯誤的數據,最終得到錯誤的答案。
對於信息量比較大的表格材料來說,由於表格的行、列比較多,如果我們不進行標記,那麼很容易找錯行或者列,從而找出錯誤的數據。
對於圖形材料來說,由於數據比較凌亂,所以我們在解答的時候,倘若不進行任何標記,那就有可能會將這些數據「張冠李戴」。
總而言之,我們進行標記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准數據,那在實際操作中,如何進行標記呢?且看下面的講解。
2、如何進行標記
不論是文字材料,還是其他材料,我們在解題的時候,都是先看試題,然後根據試題的關鍵詞來到材料中定位,找出關鍵句解答,所以在做標記的時候,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對於剛開始確定出來的關鍵詞,我們就可進行標記,把關鍵詞用圓圈圈住或者用直線標出;
(2)然後返回到材料中尋找關鍵句,我們可以根據比較明顯的「指標」進行跳躍性的閱讀,從而找出關鍵句,並用直線勾畫出關鍵句。
二、結合選項分析
不論是資料分析,還是行測的其他部分,都是給出了4個選項,那這4個選項是憑空給出來的嗎?當然不是,如果不是,那這幾個選項在設置的時候,有什麼特點,我們如何結合選項來解題呢?這就是本節將要講解的內容。
1、選項特點分析
行測資料分析給出的4個選項,必然有一個正確的,其餘的要麼是用來迷惑你的,要麼就是正確答案附近的,用來打醬油,對應資料分析而言,一般來說選項的設置也有以下幾個原則(當然說的是一些計算性試題中):
一、正確選項,這個顯然是必須有的;
二、最大迷惑選項,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選項中給出2006年的值;
三、打醬油選項,這類選項一般都是和正確答案比較接近的選項,有時候會給我們的計算帶來不小的麻煩。
2、根據選項選答案
這種方法一般應用在選項中的數據特點比較明顯,如上個資料分析的例題,其次也可以應用在當選項中的數據比較接近時,這時由於增長率比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選項中把這兩個數據均給出來,此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增長率的大小,來快速得到答案。
三、重點回顧主要概念
資料分析中的計算型概念考查頻率較高,比如:同比與環比、百分數與百分點、比重、倍數與翻番、平均數、年均增長率等,對於這些概念,要重點回顧其定義與列式方法,並注意相近概念間的差別。其中,百分數與百分點這兩個概念,在考試中出現頻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結合例題重點關注。
四、重點關注速算技巧
資料分析計算量大,在時間非常緊張的考試中,合理運用速算技巧對於考試獲取高分至關重要。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廣大考生在這段時間里,可以抽出時間重點關注以下簡化技巧、計算技巧:乘除轉化法、分子分母比較法、年均增長率的簡化演算法、尾數法、首數法、范圍限定法、數字特性法、運算拆分法。在復習時,要注意其適用條件和使用要點。
五、把握常見題型應對策略
針對不同的命題特點技巧解題是考生快速攻克資料分析堡壘的基本功之一,對資料分析中常見的命題形式如計算題、查找排序題、計數題、綜合分析題等要重點關注。並相應採取以下應對策略:
計算題:整合數據關系,正確化簡計算,根據涉及數據和選項的特點判斷是否可以使用計算技巧,選擇正確的計算技巧快速解題。
查找排序題:找到相關數據,在對要排序的數據進行計算時,要注意運用合理的計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縮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對數據兩兩組合先進行比較,再進行下一步討論。
計數題:認真閱讀題干,根據題干要求在資料中確定有效數據,比較有效數據與題干給出的數據之間的大小關系。注意避免多數、漏數、重復計數。
綜合分析題:一般要從整個材料中擷取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計算才能得到正確答案。考生在分析時,可以從最容易計算或分析的選項入手,逐一排除。
六、必考三大增長率公式
復合增長率的公式為r=(1+r1)(1+r2)-1=r1+r2+r1×r2;
比重增減公式為(A/B)×(a-b)/(1+a),注意a為分子的增速,b為分母的增速。
倍數增速的公式為r=(a-b)/(1+b),注意a為分子的增速,b為分母的增速。
從這三個公式來看,我們在解答試題的時候,只要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快速的得到正確答案,一般來說,復合增速公式應用在相對於2003年,2005年某指標的增速;比重增減公式,主要應用在求不同年份相同指標的比重差值;倍數增速公式,則主要應用在求平均數的同比增速上面。
❻ 怎麼快速提高公務員考試中的資料分析做題速度
備考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1、列式能力培養及訓練。2、計算能力培養及計算。備考資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記公式以及變形的公式,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這些內容在考試的時候看到都要發蒙還要一步步推導,那根本談不上解題速度了。
觀察我們近幾年的資料分析考試,很多考生發現雖然公式記的非常牢,但是最近題目的考察難點在於看不懂題干,找不到相關數據,不知道該用哪一個公式。這相比於前幾年的考試,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拿到資料分析材料應該做什麼。
第一步,快速瀏覽材料。利用5到10秒的時間快速瀏覽材料,分清材料結構,是總分結構、分總結構還是總分總結構,然後勾畫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對象。如果遇見獨段材料,則快速將材料分層,找出每層主要描述的對象。
第二步,快速找准考點。大致瀏覽完材料就趕緊回到題干中,通過題干信息,找准考點。如出現「誰占誰的比重為多少?」那麼肯定是求比重,然後再通過時間判斷,是求現期比重還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求的是量,一種求的是率。我們可以從單位上去區分,量的單位是具體的實際量,例如噸,億元,億美元,千克,萬公頃等,而率的單位是百分數,沒有單位;還有一些題目是求倍數、比重、平均量的題目,這類題目的特點就很明顯了;當然也還有比較類的,但是比較一般也是比較量或者是率之間的關系,這里就不拿出來單獨講解了。還有一些是間接求法,需要靈活轉變,這也是考察難點,要做到不慌,按公式一步步求解即可。
對於題干分析和材料解讀做以下說明:
一、題干分析
1、確定問題所求的時間(時間點、時間段)
2、確定問題考點(增長量、增長率、倍數、比重、平均數等)
3、明確所涉及的統計指標
4、根據公式列式並計算或查找比較
二、材料解讀
文字類材料
1、確定材料時間
2、明確各個統計指標信息在材料的大致位置及對應的關系
表格類材料
1、確定表格標題(時間+信息)
2、確定表格主要內容及行列標題內容結構
圖形類材料
1、確定圖形標題(時間+信息)
2、確定圖例信息
2、確定圖形主要內容及橫縱坐標的含義
綜合類材料
第三步,准確做出答案。數據找到,直接代入相應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計算方法,比如首數法、尾數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等,快速做出正確答案即可。
最後,要說的是概念的熟練程度決定列式的速度,尤其是一些式子變形。備考中如果算的慢,請先回去看一下這個概念的整個內容,不怕浪費時間,因為提高才是目的,多次反復比一次記憶還要好,要提醒自己多用就會熟練。
選項之間差異大小決定速算的種類與取捨。基本原則是「列而不算,算則從簡」,就是說,列完式子之後不要急於計算,看看有沒有速算方法,而這個速算方法是要結合選項來確定的。
❼ 行測的資料分析怎麼提分
整個備戰過程,時間上不好具體把握,短的一個月,長的可以用四五個月,但是都可以分解成以下四個階段:
1、了解自己的優劣:一般來說,已經參加過考公的人會清楚自己哪些地方比較薄弱,那些地方比較擅長。了解這個,當然是為了下一步的集中突破。如果你是第一次參加考試,或者並不清楚自己的優劣,那麼,可以做這樣一個測試:拿一套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把每一部分都分出來,開始看著時間做。你需要盡可能把題目做對為原則。如果這個部分做完,正確率在70%以下,或者時間超過25%,那這個部分就是你的弱項。如果正確率在90%以上並且在試卷要求的時間內完成,那麼,這個部分就是你的強項。對於弱項,需要在下一步的集中突破中花大量的時間練習。而強項,可以直接跳過題庫練習,在模擬題中練習就可以了。
2、系統學習教材:跟著教材學習,教材裡面會分項講解行測幾個分布的題型特點,注意事項,做題技巧等等。在看書的時候,就是需要你總結方法,做好筆記,把每種題型的技巧方法、特點經驗等總結出來,外加教材里每種方法技巧講解完成後,會有相對應的聯系題供你練習,加深印象,掌握方法。然後每次學完教材上的一個模塊後,拿出對應的專項練習題做一部分練習,根據練習題完成的情況,再回來復習下教材里學習的方法技巧,看自己是否都已經熟練掌握了。
3、題庫集中突破:教材很快就會看完,並且在看完教材後對答題的技巧方法有一定的掌握了,那麼現在就需要提升自己的答題准確率和速度了,前面的准備階段已經選擇好了題庫。如果你以前都是每天做那麼幾十道,那從現在開始,每天做起碼超過100道,當然如果你不是全職准備考試,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做題數量。只有這樣的題量,才能保證你對題目有足夠的敏感度。這個階段練習的總題量將達到整個備戰過程題量的80%,請衡量好,並准備好足夠的題目。
4、模擬題練習:這個階段叫做模擬題練習,並不需要你按照準確的時間要求去做。前面是分模塊做題的,現在就需要所有模塊放一起來做,和考試做的題交叉是一樣的,這一階段呢,選擇題量相當的模擬題,盡最大可能去做對題目,不要顧慮時間問題。但是,不要做到一半就停止,做完,然後看時間,記錄超過規定時間多少,然後核對正確率。這兩個數字都是衡量你有沒進步的標准。這個階段,大概需要10套左右的模擬題,最後的結果大致是保持平衡的正確率,而時間已經非常接近要求甚至已經在要求時間之內。一天一套,其他時間可以備戰申論。
5、模擬模擬:到了最後沖刺階段了,拿出真題,這個階段,當作你就在現場,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把題目做完。在最後半個月里,每天算好時間進行這樣一次模擬考試。如果有人幫你掐時間,總結錯題,那就更好了。
四 最後沖刺
如果你按照備戰的幾個個步驟下來的話,所做的題量已經是很多了,你的功底可以說足夠深了,那麼現在你所需要的就是技巧了,考場上的技巧。掌握這個,可以讓你更好地發揮出練習中的水平,甚至超常發揮,取得好的成績。因為我們知道,平時的水平跟考場上的分數往往並不一致,關鍵就在於考試技巧。
1、考試時的答題順序。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結合實際進行操作的答題順序:首先,做類比推理。類比推理是僅次於常識判斷難度的題目,而且可以說,除非是常識性的類比推理,一般智商的人,都可以很快做出並且做對。這個部分是耗費時間最少的。其次,做言語那部分。也許你會驚訝,這部分是不是要因人而異啊?事實上,無論你言語好或者差,這部分你都逃不掉,而且,中文字誰都看得做對做錯一時間都是不知道的,只管往下做,不要去計較對錯。這部分,即使語文功底再好,這個部分也是會錯很多的。一般言語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第三,做常識判斷。第四,做推理部分的其他題目,諸如圖形推理、演繹推理。因為在做了大量的言語題目後,你的思路會打開,做演繹推理的敏感度會提高很多。最後是關於所有理科部分的題目。可以先看下圖表分析中有沒那種一看就知道怎麼做的圖表,那就先做。如果一看都是需要大計算量的,就先放棄。然後看數字運算,可以從上到下做,遇到難題就跳過。做完數字運算,再去做大計算量的圖表分析。最後回去解決難的數字運算題目。
這個做題順序需要認真分析運用,結合自己的特點,稍微變動。但總的一個原則還是先做容易的,再做難的。
2、塗答題卡:塗卡方面也有幾種說法,一是做一道塗一道。二是做完一部分塗一部分,三是全部做完再塗。首先否定第一種,這種是最浪費時間的。推薦用鋼筆或者圓珠筆打草稿,因為那樣比較清晰,不容易錯。那麼如果做一題塗一題,換筆也是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塗錯。第三種,全部做完再塗,對於時間充裕的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全部做完了,塗的時候還可以有一次檢驗的機會,但是對於行測那麼緊張的時間,也不推薦。關於做一部分塗一部分,需要有更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