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記憶力訓練方法
首先,就是應該讓孩子掌握記憶規律,提高識記效果,減少遺忘,一般來說增加復習次數能夠提高記憶效果。
其次,就是應用多種方法進行記憶,把讀、看、寫、聽結合起來,比單純的讀更容易記住,這種記憶是一種寫作。
第三,是運用重疊記憶法,比方說,背誦課文先讀兩遍以後再背,對背不出的地方再重點的朗讀,這就增加了記憶的效果。
第四,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印象深刻不容易遺忘。
第五,就是根據小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不太長的特點,用變換復習內容的方式提高記憶效果,避免學習單調,造成學習興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的效果。
第六,就是對於需要記憶的問題,可以按照順序記憶,也可以把較難記憶的內容放在一開始或者是結尾,總之,記憶是心理的過程,應該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記憶的規律,這樣才能記得牢,提高他的記憶力。
2. 提高兒童記憶力訓練的十個小方法
提高兒童記憶力訓練的十個小方法
美國學者布魯諾·弗斯特說:"要具備一個可靠的記憶力,必須每天費一刻鍾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做一套有計劃的腦力練習,復雜的或簡單的均可,只要能迫使口口你去動腦筋。"提高兒童記憶力尤為重要,接下來我整理了提高兒童記憶力訓練的十個小方法的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1、生動的講故事
想要提高兒童的記憶力,家長們就要改掉通常的講故事方法。一般兒童在睡覺前的記憶力達到高峰,所以此時給兒童講故事效果最佳。而且家長們講故事一定要聲情並茂,多採用顏色鮮明的工具作為道具,引導兒童去理解記憶故事內容,並去復述故事,猜想故事接下來的發展……總之,越有趣,越讓兒童參與其中越能提高兒童的記憶力。
2、利用游戲來記憶
好多家長經常命令孩子「別忘記」,「一定記住……」,可是孩子最後全部都忘的一干二凈。而聰明的爸爸媽媽們都是讓孩子在游戲中記憶,在快樂中學習的。例如:有拍手歌來記憶數字,「你拍一,我拍一……」。
3、生活中隨處引導孩子去記憶
數字、文字等不同內容需要不同的記憶思維。所以生活中我們要隨時隨地引導孩子去記憶,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我們可以給孩子布置任務,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幫忙去探望姥姥時,買多少雞蛋,什麼時間去姥姥家。孩子會因為能幫家長分擔而感到興奮,去特意記憶一些內容。此時我們還可以教給孩子一些記憶方法,比如記到本子上,鬧鍾等。
4、理解之後再記憶
素質教育的今天,早教不提倡「死記硬背」。所以讓孩子去理解記憶一些內容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學習新知識時,家長要多去搜索資料,幫孩子找到一些理解方法,跟孩子一起記憶,讓孩子有個榜樣,孩子記憶起來會更快一些。當養成良好的理解習慣之後,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能將方法舉一反三應用於其他內容了。
5、融入多種感官記憶
這種記憶思路需要家長們從小培養孩子,記憶時將眼、耳、口、鼻、舌統統用上。而科學實驗數據要表明單聽覺記憶效果為60%,單視覺記憶效果為70%,而視、聽覺和語言活動協同進行,記憶效果為86.3%。因此團結各個感官的能量發揮記憶的功效,是提高孩子記憶力的最高級方法。所以要想提高孩子記憶力,就要鍛煉多種感官,必要時才能應用多種感官的力量發揮記憶的功效。
6、讓孩子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
孩子的大腦潛力是巨大的,父母如果有意識地教孩子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會使孩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父母可以採用直觀想像法、歸類記憶法、理解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游戲記憶法、器官參與記憶法等等,均可起到增強孩子記憶力的作用。
7、從飲食方面入手
父母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它是腦神經細胞中傳遞信息的橋梁,對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大有裨益,主要存在於大豆、蛋黃、瘦肉、海鮮等食物中。此外,還要合理搭配蔬菜、水果,如菠蘿、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8、讓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
平時不要讓孩子老是盯著電視或者電腦到深夜才睡覺,一點要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充足的睡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有一個冷靜、清醒的頭腦,記憶起東西來才能迅速的記住,而且記住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久。
9、不同內容用不同的方法
讓孩子在記知識的時候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記憶方法,可以採取從部分到整體的記憶方法,也可以採取整體的記憶方法。總之,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各種記憶的方法有長處也有短處,讓孩子記東西的時候要注意穿插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0、精選記憶法
記憶東西應該有選擇的去記住,要分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取最有意義和價值的材料去記,這樣不但可以輕松的記住該記的,而且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從小就讓孩子養成用精選的方法去做事情,不但對孩子的學習大有幫助,而且為日後走上工作崗位參加工作也會大有好處。
3. 兒童該如何進行記憶訓練有哪些辦法
方法:音樂協助,提高記憶力,歌曲不但可以提高記憶方法具體內容的挑戰性,還能緩解孩子人的大腦的壓力,讓孩子還記得堅固。在樂曲中多次聽或朗讀,有目的地開展一番加強訓練,是一種簡單易行、切實可行的記憶法。針對一些難背的具體內容,可以協助歌曲不斷播放視頻。在明顯的歌曲節奏性中,孩子的語言效仿潛力可以獲得激起。孩子的言語和記憶力便會有質的飛躍。這方式特別是在合適一些枯燥乏味難背的專業知識,像二十四節氣歌,乘法口訣表、珠算口訣等。
規律性睡眠,提高記憶力,不規律的睡眠習慣性會阻攔孩子們的記憶力。給孩子們傳遞一個較好的睡眠習慣性,那樣做會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每一個爸爸媽媽必須為自己的孩子制訂一個睡眠時刻表,而且讓孩子們遵循這一表。規律性的睡眠可以加強大腦的功能,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4. 怎樣加強兒童的記憶力 訓練記憶力的方法有哪些
1、選擇最佳時間
根據記憶的系列位置效應,一天當中最好的記憶時間是早晨和睡覺之前,上床之後和起床之後背東西,記憶效果會好很多,其中睡覺之前記憶東西的效果更好,記住東西後,因為大腦已經基本處於休息狀態,不會受到其它信息的干擾,無倒攝抑制,會記得很牢。
7、畫思維導圖
運用邏輯思路進行梳理,最好放手讓孩子自己梳理,例如學完一個單元,讓孩子自己梳理一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通過這樣的梳理,孩子能將知識串聯起來,在頭腦中搭建一個系統的框架,加深理解。
8、泛聽泛讀泛學習
想讓孩子記住一些東西,家長可以在平時做一些鋪墊,如泛聽泛讀泛學習,為什麼呢?在心理學中,相關研究是內隱記憶,說的是經歷了某些事情自己不記得了,但在行動中和沒有經歷那些事行為不一樣,比如有人研究過在睡眠中聽單詞會提高他的記憶效果,雖然睡覺時沒聽見,但在白天他們卻記得更好。
5. 如何鍛煉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
提高孩子記憶力通常可採用訓練感知能力、鍛煉運動能力、訓練生活能力等方法。
1.訓練感知能力:在孩子有視覺、聽覺和觸覺的時候,可以培養孩子的視覺、觸覺和運動的能力,讓孩子去找能發聲的玩具、聽音樂、講故事等,此外可以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感受各種顏色,聲音,氣味的刺激,有助提高記憶力。
2.鍛煉運動能力:要培養孩子的爬行、翻身能力,可以帶領孩子進行坐、走、跑、跳的訓練,進行拍球、跳繩、走平衡木等運動,有助於提高運動協調能力,開發記憶力。
3.訓練生活能力:可逐步訓練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如刷碗、掃地、洗衣服等,培養自主獨立的能力,教導孩子認識日用物品,記住名字,教會孩子認識時間、認路和坐車等基本知識,有助於培養社會適應能力,起到提高記憶力的作用。
在提高孩子記憶力時,應在專家科學指導下進行。若孩子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治療。
此外,孩子記憶力不好,通常是由多種原因造成,如營養缺乏、缺鐵性貧血、腦功能發育異常、學習或記憶方法不當等,可通過日常補充營養、訓練記憶力、葯物治療等措施增強記憶力。
1、營養缺乏:如果孩子挑食或飲食不合理可能會導致體內營養攝入不足,出現缺鋅、缺鈣、缺維生素等情況,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影響記憶狀態,出現記憶力下降的情況,可多吃魚、蝦、海帶、雞蛋、牛奶、核桃等,補充營養,均衡飲食,也要注意休息、作息規律,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2、缺鐵性貧血:由於鐵攝入的不足可能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睏倦無力,影響記憶力下降。這種情況可適當多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木耳、動物血、瘦肉、豆製品等,若貧血嚴重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乳酸亞鐵片、右旋糖酐鐵口服液等補鐵葯物進行治療,貧血改善後記憶力多可恢復正常;
3、腦功能發育異常:如果是先天腦功能發育不足或發育障礙,導致的記憶力下降、認知能力欠缺等情況,可通過飲食干預,如適當食用藍莓、魚蝦等食物,藍莓中的花青素及魚蝦中的優質蛋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大腦健康,生活中也應注重康復訓練,有助於提升記憶力。同時還需使用營養神經的葯物,如神經節苷脂、鼠神經生長因子等促進腦部代謝,改善腦部發育不良的情況;
4、其它:如果僅出現記憶力不好的情況,無其它異常,則不排除與日常記憶或學習方法相關。這種情況可以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記憶訓練,學會正確學習與記憶,如使用重復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歸類記憶法等,並反復強化,有助於改善記憶力。此外,記憶力差吃什麼都無法快速提高記憶力。人的記憶力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先天遺傳與後天鍛煉,良好的飲食習慣、服用葯物可以對改善記憶力有一定輔助作用,但無法快速起效。
對記憶有益的食物:
1、海產品:如深海魚、蝦、蟹等,這些海產品主要含有補腦的DHA,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可促進大腦神經的恢復,有助於改善記憶力,但不宜過量食用,大多數海產品中可能累積過多金屬物質,不利於身體健康;
2、新鮮蔬菜、水果:常見的蔬菜有菠菜、生菜、西蘭花、玉米等,水果包括蘋果、香蕉、菠蘿、橘子等,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還可以攝入微量元素,如錳、硒等,對改善記憶力也有一定幫助;
3、堅果類食物:如核桃、杏仁等,其富含維生素B、礦物質,還有微量元素,可以促進智力發育,有利於提高人的記憶力;
4、豆類食物:對記憶力好的主要是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腦磷脂,是神經系統所必備的重要物質,花生還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
5、碳水化合物:腦細胞的熱量來源主要是葡萄糖,而碳水化合物則是糖類最主要的來源,所以可以通過吃米飯、面條等主食保持大腦思維的活躍,達到輔助提高記憶力的作用;
6、其它:雞蛋、牛奶等食物含高質量蛋白質,蛋黃中富含的卵磷脂被酶分解之後可以產生乙醯膽鹼,有助於增強記憶力。牛奶中的蛋白質是人腦發育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其中的酪氨酸、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發育,有利於神經興奮的傳導,能更好地發揮記憶與思維功能。
6. 如何快速提高孩子記憶力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超強的記憶力,但是關於如何去做,讓很多的家長朋友犯了難,所以分享6個提高孩子記憶力的方法供家長們參考:
1. 保證充足的睡眠,大腦也是需要不斷的循環,所以充足的睡眠能夠讓大腦得到放鬆,工作的時候效率也才能更高。
2.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適當的鼓勵能夠讓孩子更有興趣的去學習以及記憶。
3. 堅持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夠保證機體的正常運轉,使身體保持最佳的狀態,加速血液循環,讓大腦始終處於清醒的狀態。
4. 聽不同類型的音樂,研究表明適音樂有助於提升人的記憶力,讓孩子聽一些不同類型的歌曲,鍛煉孩子的右腦能力。
5. 多和他人溝通。在孩子和他人溝通的時候,會打開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認識一個新的世界,讓孩子的思想更寬闊,從而也會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6. 飲食要均衡,只有三餐營養均衡才能保證大腦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組合,源源不斷的為大腦提供思維動力。
7. 如何提高小朋友記憶力 提高記憶力有什麼好方法
給孩子生動的講故事,讓孩子主動思考。 家長講故事的時候要聲情並茂,多用輔助工具
8. 適合小孩子的記憶力訓練方法
記憶力對於一個人的生活和學習是很重要的,那麼適合孩子的記憶力訓練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利用拖鞋
適合年齡:兩歲左右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比如說兩歲左右,他就有了最初步的記憶了。
父母可以拿上拖鞋,把拖鞋擺好,比如出門的時候擺好,爸爸的拖鞋放在門邊上,媽媽的拖鞋放在中間,小寶寶的拖鞋放在最後。出門的時候讓寶寶看一下,哪雙拖鞋放在第一,哪雙拖鞋放在第二,哪雙拖鞋放在第三,讓他看一下,有意識地提醒他一下,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來的時候再讓孩子看一下拖鞋。
孩子上幼兒園中午是不回來吃飯的,爸爸媽媽上班中午是要回來吃飯的,那麼爸爸媽媽就在中午的時候把鞋子的位置調換一下。下午接孩子回來的時候讓他看一下晚上的拖鞋擺放的位置和早上的拖鞋擺放的位置是否是一樣的,讓孩子學會觀察,同時也進行了記憶的訓練。
2、記住路形
適合年齡:5-6歲的孩子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公園,在路上公園里給孩子介紹周圍的標示物。例如賣冷飲的地方、售票處等。然後回家製成一幅簡單的地圖,畫出標志物。下次再去公園時走一樣的路時,拿出地圖,叫寶寶指出主要標志物。
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3、拼圖
適合年齡:無年齡限制,看孩子具體情況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一張拼圖。例如鍾面的拼圖,方法是把鍾面剪散後叫寶寶再拼回來。安裝時分針時,可指示他放在某個時間上。不止是鍾面,其他類型的拼圖都可以自由選擇,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
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邏輯能力,做鍾面拼圖還可以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概念。
4、培養興趣
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能表現出很強的記憶力。興趣是記憶的動力和強化劑,興趣會使腦神經處於積極工作的狀態,促進大腦皮層興奮中心的形成。
因此,父母要努力培養孩子對事物的廣泛興趣。如幼兒對新奇的東西都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所以,父母對要求孩子記住的東西,要設法把它變得有趣,引起孩子的注意。
5、玩撲克游戲
可鍛煉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
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游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這種方法能高度培養注意力的集中,由於是游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9. 怎樣訓練兒童的記憶力
第一階段:兒童注意力訓練
1、 吉米諾骨版
2、 讓兒童看畫有線條的圖,數出共有幾條線。
3、 讓兒童在8—30橫排列的數字中,按順序找出8、12、24這三個數,要求用手指出數字,並念出聲來,越快越好。
4、 讓兒童在豎排的數字中順序找出數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數字,並念出聲來,越快越好。
5、 讓兒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櫃中數出有幾個衣服架。(形象辨別訓練法)
6、 讓兒童在有多種動物的畫片中找出與動物數量相應的數字。
7、 成人依次念下列的動物名稱和水果名稱,讓兒童聽到動物名稱拍一下手,聽到水果名稱拍兩下手。(快速反映訓練法) 公雞,大老虎,蘋果,梨,兔子,香蕉,長頸鹿,桔子,西瓜,菠蘿
8、 成人無規則地說出人體器官的名稱,讓兒童快速指出來。然後調換方式,讓兒童說出人體器官名稱,成人指出相應的器官。
9、 讓兒童把一個乒乓球向上拋出,然後接住,反復20次。
10、 成人把一些米柴棒胡亂地堆放在一起,要求每根米柴棒至少與另外一根相接觸,然後讓兒童把米柴棒一根根地拿起來。要求在拿起米柴棒時越輕越好,盡可能不要使其他的米柴棒被觸動。(延時訓練法)
11、 成人給兒童許多塊各種形狀的積木,讓兒童把這些積木一塊塊疊加起來,疊加得越高越好。在兒童進行疊加時,成人要指導兒童盡可能地慢慢疊,這樣會疊得高些,並提醒兒童注意平衡。
12、 讓孩子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或東西,實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將圖片拿走後,讓孩子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如果他記住的不多,可能將動物分類記,如獸類有幾種,鳥類有幾種,魚類各有幾種,這樣就能記得快些。
13、 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麼顏色。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個游戲的更大興趣。
14、 媽媽和孩子兩個人以打電話的方式來玩這個游戲。媽媽可以問孩子家庭住址,家裡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生日,特別是名人生平等。
15、 媽媽可以將家裡的小動物玩具集合起來,事先給每個小動物編上號碼,開始時讓每個小動物都站在自己的號碼上,請孩子記住,然後媽媽再將號碼拿起來,並把號碼弄亂,再讓孩子給每個小動物把它們原來的號碼貼上,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夠准確地把號碼和小動物一一對號入座。
16、 你和孩子有空時可以玩記憶游戲,寫一些詞語,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前往後、從後往前)記住。
當然,其中有一個秘密,就是可以通過編一個故事,來記住這些詞語。比如:1、太陽、2、鞋子、3、膝蓋、4、門、5、蜂廂、6、手杖。你可以設想一些荒謬的畫面,一本書在燃燒,因為太陽藏在裡面;你把鞋子扔到郵箱里所以得整天單腳跳;一匹大馬踩在你的膝蓋上--哎喲,好疼;你的卧室門打不開了,因為一張巨大的郵票把它帖得牢牢的;你打開收音機,被裡面蜂廂里湧出的大群蜜蜂給蟄了一頓;你用手杖來攪一杯茶等
17、 寶寶畫冊:家長帶孩子外出或旅遊時,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麼?回到家後,讓孩子用畫筆把他在遊玩過程中所看到的內容全部畫下來,並把這些畫集結成冊裝訂好。這個游戲孩子一定喜歡,而且還能練習他的繪畫能力,等孩子長大一些,這本畫冊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紀念品。
連鎖記憶法就是運用了這個記憶規律。它告訴人們,當需要記憶大量獨立的信息時,可 以人為地創造一種聯系,使許多獨立的信息成為一個組塊,從而提高記憶效果。例如,幼兒 要記憶許多動物的名稱,「大象、老鼠、貓、狗、豬、雞……」家長可以這樣指導幼兒運用 連鎖記憶法。先教幼兒把「大象」與「老鼠」聯系起來,如可以這樣想像「老鼠鑽到大象的長鼻子里了。」再把「老鼠」與「貓」聯系起來,如可以這樣想像「貓抓住了老鼠」,再想 象「狗與貓在打架」,再想像「狗與豬是好朋友」,再想像「雞站在豬的身上」……這樣就 把這些內容連鎖起來了:只要一提到「大象」就會想到鑽到它長鼻子里的老鼠,然後就會想 到貓抓住了老鼠……
無線網路Wifi輻射可致兒童記憶受損
英國提供Wi-Fi無線上網的地方多不勝數,咖啡店、機場、學校都裝設了Wi-Fi訊號發射器,無線上網技術繼手機後成為熱門科技,同時引起人們關注Wi-Fi輻射是否會危害人體,尤其是兒童的健康.
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天線輻射下,人們會因此出現頭疼、疲勞、作嘔、暈眩和記憶受損等症狀,更有人稱輻射會大大增加患癌症及心臟病的風險.有大學教授表 示,輻射可殺死腦細胞,而且會造成「電子毒霧」.他們認為,這些對兒童影響尤其深遠,因為他們骨質較薄,神經系統還在生長當中.
多個歐洲國家都立法禁止或限制教室使用Wi-Fi.英國教師專業聯會本周也正式要求政府研究Wi-Fi無線上網是否會危及兒童健康.
早在2007年4月,英國衛生防護局主席就警告說Wi-Fi終端的輻射有害人體後,英國許多安裝該設備的學校和家庭紛紛動手將其拆除.英國衛生防護局主席、前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斯圖爾特呼籲對Wi-Fi技術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進行「及時」調查.
根據初步研究的情況,英國健康保護局現在提議進行一個研究項目,測量暴露在無線計算機網路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之下的情況.這個研究的結果將在英國健康保護局的網站上發表,並且將在科學刊物上發表.這個研究結果還將作為更廣泛的健康風險評估的基礎.
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對校園應用Wi-Fi提出質疑.奧地利醫學會反對在校園部署Wi-Fi,奧地利城市薩爾茨保的管理機構建議學校不要部署Wi-Fi,目前正考慮就此頒布一項禁令.
聆聽音樂可增強記憶力
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音樂訓練除了可陶治性情外,還可增強對語言的記憶力。
在接受測試的中文大學60位女生中,小時候曾接受過音樂訓練的女生比沒有接受過音樂訓練的女生能多記憶17%的文字資料。
負責這項研究的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陳瑞燕介紹說,以往腦智能學的研究發現,音樂家的左腦比一般人大,他們的左腦可能較一般人發達,而左腦也是主要負責語言記憶的。因此,接受正規音樂訓練很可能令人們的左腦發展較佳;連帶左腦所控制的語言忘記力都一起提升了。
這項研究對一些語言能力受到影響的失憶症患者來說也是一個喜訊。由於學習音樂毋需語言技能,如果病人有機會學習及享受音樂,他們的記憶力也可能逐漸得到改善。
相關閱讀: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膽鹼具有增強記憶力的養分
青年夫婦在准備懷孕前要戒煙戒酒保持身體健康,女士在懷孕期間要保證有充分的營養,這樣才能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營養物質會影響胎兒的頭腦發育呢?生理學研究給我們提供了明確的答案:膽鹼具有增強記憶力的養分。
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理學家威廉姆斯和邁克對膽鹼與胎兒大腦發育的關系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他們用加膽鹼的水來飼喂懷孕的大白鼠。在小鼠出生後還要注射幾個星期的膽鹼。補充膽鹼的量相當於正常攝入量的四倍。他們用小鼠在迷宮中尋找食物的記憶試驗證明,在胎兒期補充膽鹼小鼠的表現明顯地要比未補充膽鹼小鼠的`表現要好。當他們把記憶試驗的難度變得越大時,在胎兒期補充膽鹼小鼠的表現就越突出。這表明,在胎兒期補充膽鹼的小鼠能記憶更多的信息。他們和其他人的研究都反復地證明了這一現象。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當這些小鼠進入老年期後,它們的學習能力沒有表現出衰退的跡象。相反地,普通的小鼠到了老年期就顯示出衰老的症狀。這些實驗結論證明,在胎兒期補充的膽鹼使腦組織發育得更好。他們和其他研究人員通過縮短胎兒期補充膽鹼的時間段進一步證明,只有在兩個短的時間段內補充膽鹼才對提高小鼠的智力有作用。第一個有用的時間段是從妊辰的第12天至第17天。這大致與人懷孕的後5個月相當。第二個有用的時間段是從出生後的第2個星期至第4個星期。這大致與人的搖籃期和學走路的時期相當。
有關成年人補充膽鹼使記憶力改善的證據也在不斷地增加。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布赫曼發現,一些患胃腸病的人只能靠靜脈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由於長期注射營養液,大約有20%——50%的病人會得肝病。一些患者只有經肝移植才能夠活下來。他們讓11名靠靜脈注射營養液的胃腸病患者進行補充膽鹼的試驗。在補充膽鹼24個星期後,有7名患者的肝破壞信號消失。他們還對這11名患者進行了測定智商的試驗。在開始進行試驗時,他們在口頭與視覺記憶測試中的得分都低於正常值。在補充了膽鹼後,他們的得分有明顯地提高。他們的實驗證明,雖然嚴重缺少膽鹼會對成年人的記憶力造成損傷,但這種損傷是可以通過補充膽鹼恢復的。
為了維持正常的身心健康,我們每天需要多少膽鹼呢?在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我們的身體能合成所需要的膽鹼。但是,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服務局雅可布和其他人的研究證明,如果食物中的膽鹼和葉酸含量低,我們的身體所合成的膽鹼是不能滿足需要的。在199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食品與營養委員會發布了一份證明膽鹼是人體必需營養成分的報告。該報告建議,女士每天應攝入425毫克的膽鹼;男士每天應攝入550毫克的膽鹼。除了動物的肝臟外,膽鹼在蛋黃中的含量最高(一個雞蛋黃大約含300毫克的膽鹼),其次為紅肉和奶製品中的含量高。大豆製品、花生、柑橘和土豆中也含有膽鹼。葉酸在植物產品中的含量高,例如,豆類、柑橘和綠葉蔬菜。在堅果中也含有這兩種成分。膳食結構平衡是保證攝入足夠膽鹼和葉酸的最好方法。對於孕婦來說,適當地多吃一些含膽鹼的雞蛋、紅肉、奶製品和豆製品,多吃一些含葉酸的水果和綠葉蔬菜,除了能保證對各種營養成分的需要外,還能使將要出生的嬰兒更聰明伶俐。
兒童記憶力為什麼這么好?
一個人的記憶是從出生後不久就出現了,一直到生命終結都有(除了老年痴呆症的人外)。記憶力雖然本身不是智力,但對智力有重要影響。自古以來,神童大多有非凡的記憶力。
記憶包括識記(也就是記下來的過程)、保持(也就是信者存在大腦里)和恢復(有兩種,一種是再現,也就是過去知道的事物、人物,又在眼前了,覺得熟悉;另一種是回憶,也就是腦子里出現以前知道的事物、人物的形象),它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
幼兒正外於身心發展的快速時期,他們的記憶能力和成人不完全一樣(當然並無本質的差別),有自己的特點:
1、以機械記憶為主。兒童的記憶不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是根據事物的某些特徵來記,比如韻律、奇特、誇張等。他們對於記憶自己並不理解的材料,顯得不那麼困難。你孩子不到三歲,能唱許多歌,歌詞意義毫不理解,就是基於這種機械記憶能力;
2、形象記憶:即根據具體的形象來記憶各種材料。兒童在語言發生之前,其記憶的內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記憶。他們對那種形象鮮明、行動的東西感興趣,也記得牢。
3、情緒記憶:兒童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記憶活動很容易受情緒的影響而進行得好些或差些,凡是他高興的時候,就記得好,反之則記得差。
4、回憶的精確性較差:雖然兒童在背誦一些歌詞、小故事等能不發生差錯,但對於一些邏輯性比較強的事件,需要理解才能記清楚的材料,則往往回憶不精確,比如:丟掉一些細節;把張三說的話搬到李四那兒去了等等。
5、無意記憶佔主要地位:兒童的記憶往往出於「接受」要他記什麼,他就記什麼,不是主動提出目的來記的。對他感興趣的材料,形象鮮明、行動的事物,則容易引起他們的記憶。有些知識往往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或游戲活動中,自然而然地記住的。
要培養兒童的記憶力(是智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以這樣做:
1、在給孩子講事情或說故事時,都應該向他提出明確的記憶要求,把無意記憶也發揮作用變成有意記憶;
2、要充分利用生動、具體的形象(如直觀教具)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讓他的無意記憶也發揮作用(即不需太多的、有意志參與的努力,就記下去了)。
3、把要記憶的任務先分散、變小,再集中起來。比如讓兒童記憶一個故事,可以先整體講,讓兒童知道一個全貌,然後分段,讓他們記憶。有時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他們突出記憶某一個人物、某一段事物,把任務分散,再合起來。
4、要兒童用多種感官參加記憶。比如看圖畫書,一邊和兒童一同看,一邊給他講,讓他聽,還想他指點,比單獨讓他看,效果要好得多。
5、及時復習,才能鞏固。根據遺忘的規律,剛學的內容忘得快,應多復習,慢慢地,復習的間隔可加大,這樣記得好。
6、教會兒童有效的記憶策略,比如分類(同類的東西在一起好記)、聯想(要記憶的東西,有的有關聯,可以在一起記。比如要兒童在三分鍾內記住:小學生、聽診器、歌唱家、擴間喇叭、醫生、書包的圖的圖畫,可以將小深長和書包、醫生和聽診器、歌唱家和擴音喇叭放在一起來記,這樣,記憶的任務就減少了一半,容易多了)、分組(比如要兒童記78,79;78,79;78,79三組就好記得多了)等。
7、對記憶好的兒童要充分鼓勵,讓他更願意來記。比如你的孩子不到三歲,就能記住許多歌詞,應該大力表揚,這與成人的記憶並無本質區別,只是記憶的方式不完全一樣,成人可能加添了一點理解的成份在內。
兒童注意/記憶力訓練
在網上偶然發現,貼出與大家共享:
第一階段:兒童注意力訓練
1、吉米諾骨版
2、讓兒童看畫有線條的圖,數出共有幾條線。
3、讓兒童在8—30橫排列的數字中,按順序找出8、12、24這三個數,要求用手指出數字,並念出聲來,越快越好。
4、讓兒童在豎排的數字中順序找出數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數字,並念出聲來,越快越好。
5、讓兒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櫃中數出有幾個衣服架。(形象辨別訓練法)
6、讓兒童在有多種動物的畫片中找出與動物數量相應的數字。
7、
成人依次念下列的動物名稱和水果名稱,讓兒童聽到動物名稱拍一下手,聽到水果名稱拍兩下手。(快速反映訓練法)
公雞,大老虎,蘋果,梨,兔子,香蕉,長頸鹿,桔子,西瓜,菠蘿
8、
成人無規則地說出人體器官的名稱,讓兒童快速指出來。然後調換方式,讓兒童說出人體器官名稱,成人指出相應的器官。
9、讓兒童把一個乒乓球向上拋出,然後接住,反復20次。
10、
成人把一些米柴棒胡亂地堆放在一起,要求每根米柴棒至少與另外一根相接觸,然後讓兒童把米柴棒一根根地拿起來。要求在拿起米柴棒時越輕越好,盡可能不要使其他的米柴棒被觸動。(延時訓練法)
11、成人給兒童許多塊各種形狀的積木,讓兒童把這些積木一塊塊疊加起來,疊加得越高越好。在兒童進行疊加時,成人要指導兒童盡可能地慢慢疊,這樣會疊得高些,並提醒兒童注意平衡。
12、
讓孩子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或東西,實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將圖片拿走後,讓孩子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如果他記住的不多,可能將動物分類記,如獸類有幾種,鳥類有幾種,魚類各有幾種,這樣就能記得快些。
13、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麼顏色。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個游戲的更大興趣。
14、媽媽和孩子兩個人以打電話的方式來玩這個游戲。媽媽可以問孩子家庭住址,家裡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生日,特別是名人生平等。
15、
媽媽可以將家裡的小動物玩具集合起來,事先給每個小動物編上號碼,開始時讓每個小動物都站在自己的號碼上,請孩子記住,然後媽媽再將號碼拿起來,並把號碼弄亂,再讓孩子給每個小動物把它們原來的號碼貼上,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夠准確地把號碼和小動物一一對號入座。
16、你和孩子有空時可以玩記憶游戲,寫一些詞語,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前往後、從後往前)記住。
當然,其中有一個秘密,就是可以通過編一個故事,來記住這些詞語。比如:1、太陽、2、鞋子、3、膝蓋、4、門、5、蜂廂、6、手杖。你可以設想一些荒謬的畫面,一本書在燃燒,因為太陽藏在裡面;你把鞋子扔到郵箱里所以得整天單腳跳;一匹大馬踩在你的膝蓋上--哎喲,好疼;你的卧室門打不開了,因為一張巨大的郵票把它帖得牢牢的;你打開收音機,被裡面蜂廂里湧出的大群蜜蜂給蟄了一頓;你用手杖來攪一杯茶等
17、寶寶畫冊:家長帶孩子外出或旅遊時,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麼?回到家後,讓孩子用畫筆把他在遊玩過程中所看到的內容全部畫下來,並把這些畫集結成冊裝訂好。這個游戲孩子一定喜歡,而且還能練習他的繪畫能力,等孩子長大一些,這本畫冊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紀念品。
連鎖記憶法就是運用了這個記憶規律。它告訴人們,當需要記憶大量獨立的信息時,可
以人為地創造一種聯系,使許多獨立的信息成為一個組塊,從而提高記憶效果。例如,幼兒
要記憶許多動物的名稱,「大象、老鼠、貓、狗、豬、雞……」家長可以這樣指導幼兒運用
連鎖記憶法。先教幼兒把「大象」與「老鼠」聯系起來,如可以這樣想像「老鼠鑽到大象的長鼻子里了。」再把「老鼠」與「貓」聯系起來,如可以這樣想像「貓抓住了老鼠」,再想
象「狗與貓在打架」,再想像「狗與豬是好朋友」,再想像「雞站在豬的身上」……這樣就
把這些內容連鎖起來了:只要一提到「大象」就會想到鑽到它長鼻子里的老鼠,然後就會想
到貓抓住了老鼠……
第二階段:注意力、記憶力協同訓練階段
1、
找不同訓練法
通過讓兒童尋找兩種材料之間的不同之處,從而達到訓練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目的。
2、
找相同的訓練法
找出兩種材料(或兩種以上材料)之間的相同之處,從而達到訓練作童的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目的。
3、
合成訓練法
例:⑴父母與兒童一起數數,每人依順序數3個數。
如父親:1,2,3,
母親:4,5,6兒童:7,8,9
⑵父母拿出一些書,然後與兒童一起整齊地擺到書架上。
要求父親一次擺一本,兒童一次擺2本,母親一次擺3本。
4、在圍棋盤或象棋盤上,擺上7,8個棋子,讓幼兒看1分鍾,然後拿掉,再讓幼兒照原樣擺上。
兒童邊看電視邊學習影響記憶力
很多父母可能都早已意識到,不應該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學習,但他們也許並不知曉這裡面的科學依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撰文指出,兒童同時做幾件事情可能影響他們的記憶力,新的研究顯示兒童在看電視或是玩電玩的同時學習,只會使他們的注意力分神,學習的質量下降,即使學到的知識也會難以記牢,並在以後的使用中難以融會貫通。
研究人員之一、心理學教授拉塞爾·波爾德拉克解釋了其中的原因,他說:「兒童在大腦分神的情況下即使是學到了知識,他們記憶這些知識的能力也不會象在專心致志的情況下學習時的記憶力那麼強。」
此前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三年級小學生到高三學生當中,每人平均每天看電視或是聽音樂、打電腦游戲的時間將近6個半小時。波爾德拉克說,人的大腦有兩種學習的方式,一種被稱作習慣性學習,另一種被稱作主動學習,例如,在記住一個電話號碼時,你可以簡單地靠記記力,這就是主動學習,這種方式使得你以後隨時隨地可以回想起來,或者你可以靠習慣,「在電話上撥打這個號碼1000次,即使你不能記下來具體的號碼,你只要拿起電話就可以條件反射般地撥出號碼」。
波爾德拉克說,主動式的記憶學習較之習慣性學慣用處大得多,「如果你使用習慣性學習方式,你想記得電話號碼就必須手邊有電話,然後實際去撥打才行」。他說,問題在於這兩種不同的記憶學習方式看似具有競爭性,當你同時做幾件事情注意力分散時,習慣性學習的方式看起來會力壓主動式學習。
波爾德拉克說,「在現在這個節奏很快的社會里,我們不得不同時做幾件事情,但你必須意識到這樣做的壞處,當一個小孩子試圖學習新的知識時,分神是不好的,他們學習和記憶的能力會受到負面影響。」當然,這並不絕對意味著兒童需要在特別安靜的環境中學習,事實上,音樂也有助於學習,因為音樂可以讓人感到開心。但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分神基本上是無益的」。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心理學教授克里斯·馬伊霍恩對於上述研究結果點評說:「在我看來,這個結果標志著我們在了解不同的大腦記憶系統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結果表明,太多使用習慣性記憶方式會讓人對於信息的來源感到不確定,從而影響到記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