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制定導學案屬於什麼教學方法

制定導學案屬於什麼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2 18:53:26

什麼是導學法

「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然後,根據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滿足了高中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高中學生自我意識發展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而教師則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教會他們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案導學的一般過程 1、教師提出自學的要求教師對學案的設計,應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系統出發,對大綱、教材和教參資料以及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合理處理教材,盡量做到學案的設計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啟發和開拓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①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能條理化、系統化和整體化,盡量一課時一個學案,以便控制學習總量,使學生明確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②有啟發性,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的應作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③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的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④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使優秀生從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學生自學教材完成學案中的有關問題是學案導學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學案,在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進行適當輔導,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告訴學生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內容應注意知識前後聯系才能解決等等。讓學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作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總之,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其實施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教學目標的能否實現。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 3.討論交流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學案中的有關問題,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師只須一帶而過,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則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而學生在討論中不能解決或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應及時匯總,以便在精講釋疑時幫助學生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緊扣教材、學案,針對學案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義,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精講釋疑精講釋疑就是在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教師在精講過程中,力爭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精講的語言、內容要精。其次,精講應具有針對性,切忌面面俱到,應根據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過程中反饋的信息展開。再次,精講應具有啟發性。學生經過老師的適當點撥能解決的問題應盡量讓學生自主解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提出的具有獨創性的問題給予表揚,而比較幼稚的問題不應譏笑、挖苦,以保護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5.練習鞏固這是學案導學的最後一個環節。練習的設計應緊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能力培養目標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在練習問題設計時,應注意多設疑,在無疑——有疑——無疑的過程中,使學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識,增強學習能力。對高中不同年級的學生練習的測重點應有所不同。低年級的學生應側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高年級學生應把測重點放在能力的培養上。練習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讓學生通過練習既能消化、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以便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發現,給予指正,做出正確的評價。講評時應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難點上,根據練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幾點思考 1.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應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主要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支持者和評價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對所有的學生應一視同仁,切忌諷刺、挖苦差生,為所有的學生創設一個表現自己才能的舞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3.要做到教與學的和諧發展,把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切忌顧此失彼,把整個課堂變成教師的一言堂。或教師放任自流變成「放羊式」的教學。 4.教師應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學生所學的內容當堂鞏固,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發學生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❷ 教學模式除了導學案 還 有哪些

教學模式:
1)誘導模式:提問——討論——歸納——練習
誘導模式教學模式一般用於新授課的教學,就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首先通過提問和討論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無須教師作全面的講解,也避免了課堂中過於沉悶的教學氣氛,同時也可使教師有時間解決個別存在的問題。歸納環節是在討論的基礎上作出的,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得出啊規律性的結論。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我們一般要求由學生自己來闡述最後的結論。
實際上,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這種教學環節的設計實質上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加深認識,完善和糾正各種錯誤的觀念和觀點。這種課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種。
2)開放式:質疑——探究——小結——應用
開放式教學模式一般用於單元復習課,目的是為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學會如何將知識應用於具體的問題解決活動,帶有研究性和實驗性。此種課型的導學案所涉及的知識往往是一些高級知識,導學案中設計的問題也往往具有開放性,甚至沒有唯一正確答案,要求為學生介紹一些適當的科學研究方法,以利用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像力,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學指導上常常採用合作學習和交互教學方式,教師一般扮演幫助者、啟發性和指導者的角色,教師要充分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不受限制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的環境和機會(質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條件和手段,讓學生通過自己實踐或試驗驗證所學的知識和所提出的解決問題方案。
開放性導學案導學教學不限於一個課時,也不一定全部在課內完成。
3)技能模式
技能模式一般用於程序性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特別適合於理科課程的教學。教師或者學生的師范不是簡單的習題演算,而必須是將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盡可能完全地展示給學生,這里借鑒了近今年來關於認知學徒模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嘗試不要求學生能夠即刻解決教師或者其他同學的問題,主要目的在於能夠通過嘗試讓學生充分暴露在認識的不足或者知識體繫上缺陷,以便教師能夠及時發現並調整教學進展和教學內容。評價環節是有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和驗證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可由此從分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導學案通常以問題為核心來進行組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則以導學案中的問題為線索來組織教學活動。
上述三種教學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價值,從而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教師的教學活動實際上都是為了學生提供一種促進知識學習和運用的環境和條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結構和體系,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發揮。各個環節的設計還具有防止教師過多地干預學生的學習和思維過程的作用,有利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❸ 《導學案》什麼是導學案

導學案: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用於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討、優化發展。

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

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它將知識更新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潛移化。按照學生的學習過程設計,將學習的重心前移,充分體現課前、課中、課間的發展和聯系,在先學後教的基礎上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其實施的高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導學案實施的基礎目標是促進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為後續學習奠定文化基礎,在導學案的實施中要兩級目標並重。

(3)制定導學案屬於什麼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導學案的組成: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知識鏈接、學法指導、學習內容、學習小結、達標檢測、學習反思,共設置八個環節。體現四個特點:

1、問題探究是導學案的關鍵。能起到「以問拓思,因問造勢」的功效,並能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從理論闡述中掌握問題的關鍵。

2、知識整理是導學案的重點。初步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獨立地將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整理歸納,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

3、閱讀思考是導學案的特色。學生通過閱讀,養成習慣,形成能力,獲取知識。

4、鞏固練習是導學案的著力點。在探索整理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進行一些針對性強的鞏固練習。

❹ 數學課堂上如何利用導學案進行教學

導學案是教師為進行課堂教學而編寫的的教學媒體,在實踐課堂教學中,導學案的優勢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被教師所認同:通過導學案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團隊精神;通過導學案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通過導學案有利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導學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夠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究。那麼,如何使用導學案,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1、做好導學案完成的指導
學生對於復述回顧部分有能力自己解決,可以通過二人小組互相檢查舊知識,達到復習目的。對於設問導讀部分,學生有了導學案,並不等於學生就會預習,教師要進行方法的指導,明確完成的要求,告訴學生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內容應注意知識前後聯系才能解決,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作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學生預習完後及時利用自我檢測,發現學生有疑難和困惑的知識,從而明確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因為學生預習時的困惑都集中在這里,那麼課堂上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甚至可以讓會的學生給有疑問的學生講解,這樣既鍛煉了講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了他對知識的理解力,還能夠實現學生之間授課的新課改方式。並且教師可以把授課的重心主要放在重難點的解釋上,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與掌握。
2、小組交流的分工要明確
導學案的完成只是自學的一部分,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有所不同,這時需要有個與人交流、分享、解疑的平台,小組討論此時就彰顯出其不可取代的作用。而要想使每個組員都能參與其中,小組分工就尤為重要,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務,可以採用輪流擔任的方式,對於學困生可以分配適宜簡單點的任務,讓每個同學都能得到鍛煉,避免出現等靠和小組長主導的現象。這樣明確的分工,學生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做些什麼,而且自己的能力能夠完成,也就樂於參與了。
3、小組交流要突出重點
學生有了充分的自學做基礎,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就可以一帶而過,就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避免平均使用力量,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要注意提醒學生學會傾聽、糾正和補充,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義。
4、搭建匯報展示的平台
學生通過導學案的自學與討論後,對知識掌握有了一個新的層次,他們想得到認可,這時就需要一個展示的平台,教師這時一定不能再扮演導學的角色,引領學生學習,而是一名忠實的觀眾,讓學生展示自己通過導學案學習都學會了什麼,如匯報中有什麼不對或不完整的地方,也要其他同學做輔助與補充,教師只是注意適時點評,在學生交流出現困惑時進行簡單的概括升華即可。
導學案是一種教學思想的引領,導學案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地還給學生,而不是把導學案當作教師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練習加指導。雖然導學案為骨幹教師們師所精心設計,但還有一些題會與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教學目標脫節,因此,在使用中,我們要有所選擇,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不要被導學案綁住手腳。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們要放開思維,在摸索中學會創新,學會反思,大膽挑戰,不斷創新,踏實肯干,推動教改工作繼續向前發展。

閱讀全文

與制定導學案屬於什麼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為大疆手機雲台使用方法 瀏覽:499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之探析 瀏覽:559
和田玉白玉項鏈的鑒別方法 瀏覽:679
露娜潔面儀mini2使用方法 瀏覽:916
閹雞快速止血的方法 瀏覽:878
蘋果微信清理緩存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48
金鋼窗安裝方法 瀏覽:124
測排卵什麼方法最准確 瀏覽:850
抒情方法有哪些 瀏覽:432
青島梅毒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998
臉上汗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60
好的教育方法的視頻 瀏覽:58
快速上枕頭荷葉邊方法 瀏覽:736
手機拍照的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4
什麼方法治口臭 瀏覽:173
幼兒美術活動教學方法 瀏覽:126
瑞典輕症治療方法 瀏覽:616
原始股退出計算方法 瀏覽:410
水泵間隙的測量方法 瀏覽:522
材料分析方法視頻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