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王劍講銀行業分析基本方法讀後感

王劍講銀行業分析基本方法讀後感

發布時間:2022-12-22 01:20:09

㈠ 廣發銀行開通養老金賬戶要錢嗎

不要錢,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在2022年11月25日至2023年1月31日這段時間開立廣發銀行個人養老金賬戶最高可以獲得200元的福利金。首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就能領取到50元的福利金;存入1000元至12000元的資金到個人養老金賬戶,又可以獲得150元的福利金。領取到的福利金可以在微信立減金、生活福利券、信用卡還款券、廣發商城券四項權益中任選一項進行兌換。

㈡ 21金融研究:疫情之後,誰是銀行新「零售之王」

各銀行對「大零售」的爭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招行一直被銀行業界稱為「零售之王」,但零售頭把交椅的爭奪越發激烈。

例如,建行定位為「最大零售信貸銀行」。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在該行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建行零售業務貢獻度進一步提升,利潤總額佔比首次突破50%,最大零售信貸銀行地位更加鞏固。去年7月,工商銀行在北京發布「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工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第一」既包括經營規模第一,也包括經營質態第一,結構、質量、風控最優;既包括服務品牌第一,贏得客戶、同業、監管和 社會 的高度認同,也包括價值創造第一,營業貢獻和協同效應持續提升。

然而,在疫情之後,商業銀行面臨著零售業務獲客、信用卡發卡、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質量等多方面的考驗。截至6月末,5家銀行消費貸款較上年末下降,7家銀行信用卡透支規模減少,甚至1家股份制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萎縮。

疫情,正在考驗零售銀行的應對能力。

根據銀行半年報統計,2020年上半年,郵儲、招行、平安三家銀行零售金融業務收入佔比均超過50%,分別為65.99%、53.10%、55.30%;零售業務利潤佔比超50%的為建行、農行、招行、平安、江陰農商銀行,零售業務利潤佔比分別是56.71%、51.38%、53.91%、54.7%、55.09%。

受金融業向實體讓利、增加風險撥備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銀行利潤出現負增長。零售銀行業務利潤亦隨之下降,36家A股上市銀行中,19家銀行在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銀行利潤增速為負數。

6家國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已是個人銀行利潤總額佔比最高的上市銀行,個人銀行利潤總額佔比56%;建行957億元的個人銀行利潤規模也大幅超過「宇宙行」工商銀行,居上市銀行之首。

建行的零售業務利潤佔比首次突破50%。2020年1-6月,建設銀行個人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64.74億元,增幅17.36%,主要是利息凈收入增幅較大;減值損失227.17億元,增幅144.03%;利潤總額957.42億元,增幅11.47%,佔比較上年同期上升11.80個百分點至56.73%。

同期,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營業收入1891.75億元,超過建行;但個人金融業務稅前利潤781.23億元,下降了6.88%,占該行利潤的41.3%,大幅低於建行。而在2019年全年,工行個人金融業務利潤總額1529.19億元,超過建行的1486.42億元。

不過,國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零售銀行收入增長最快的,是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個人銀行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1372.68億元、1113.56億元,同比增長20.32%、21.05%;個人銀行業務利潤總額分別是681.03億元、601.53億元,分別增長74.89%、18.74%。其中,農行的個人銀行業務收入已佔該行總營收的40.5%,反超公司銀行業務40%的佔比。

股份制銀行中,浦發銀行零售業務凈收入下降0.93%。浙商、興業銀行零售業務收入增速最高,分別為32.32%、22.38%。

具體來看,上半年,招行零售凈利息收入517.83億元,同比增長7.01%;零售非利息凈收入258.17億元,同比下降0.01%。其中,零售財富管理、零售銀行卡的手續費收入142.48億元、93.4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09%、下降2.23%。

招行利潤負增長主因上半年零售金融信用減值損失209.80億元,同比增加43.29%。該行上半年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332.16億元,同比下降13.28%。而從零售收入結構看,招行零售收入增速不及其他銀行,主要是個人貸款投放規模增長不及其他銀行,零售非利息收入尚未實現反彈。截至6月末,招行零售貸款佔比51.20%,較上年末下降1.4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0.81%,較上年末上升0.08個百分點。

「招行的經營風險偏好比其他銀行更低一些,因為負債端成本低,對不良的容忍度也不高,所以疫情對信用卡、消費貸產生影響之後,大部分銀行仍然會選擇居民加杠桿,但招行略偏謹慎一些。」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其餘股份制銀行中,民生、中信、光大、平安的零售銀行業務收入均明顯增長,但利潤下滑。光大、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利潤更是下滑78.95%、46.72%。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增加了信用減值損失,例如光大、平安的零售銀行信用減值損失是181.95億元、200.33億元,分別同比增加41.52%、78.04%。

從收入結構看,商業銀行零售銀行收入增加,主要來自利息,即在疫情期間逆勢加杠桿。

1-6月,光大銀行零售凈利息收入203.33億元,同比增長10.82%;零售非利息凈收入89.47億元,同比增長2.98%。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凈收入376.49億元,同比增長15.94%;零售銀行非利息凈收入196.13億元,同比增長6.24%。

城商行零售業務佔比仍較低,零售收入佔比均在40%以下。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的零售收入佔比分別是21.50%、28.84%、31.50%。寧波銀行個人業務營業收入72.08億元,佔全部營業收入的36.07%;利潤總額31.08億元,佔全部利潤總額的37.13%。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近幾年快速增長的個人貸款,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規模不及對公貸款。

今年1-6月,新增個人貸款規模最大的是農業銀行,新增個貸4378.98億元;其次為建行、工行,新增個貸規模也近4000億元,分別為3895.43億元、3863.07億元;中行、郵儲新增個貸規模分別為2967.01億元、2876.33億元。此外,招行、民生、興業個貸新增規模也均超1000億元,分別達1215.36億元、1008.15億元、1001.79億元。

然而,新增貸款中,個人貸款佔比大幅下降。此前2019年,四大行新增個貸規模佔比約50%或更高,實現兩位數增長。到2020年上半年,這一比例降至40%以下。此外,交行新增貸款中,個貸佔比自2019年的27%下降至17.8%;郵儲個貸新增佔比也自65.44%下降至59.99%。

作為業內零售標桿的招商銀行,個貸佔比也迅速下降,新增規模低於對公貸款。2019年,招行新增個人貸款4309.48億元,占當年新增貸款的66.99%,這一比例在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中最高。2020年上半年,招行個人貸款新增規模佔比下降至35.66%。

股份制銀行個貸佔比也大幅下降。2019年,中信、浦發、民生、興業、光大、平安的個人貸款新增佔比分別達65.35%、45.46%、43.20%、55.88%、36.88%、65.64%,但到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中的個人貸款佔比分別降至10.74%、22.72%、3.63%、31.70%、16.21%、36.02%。

究其原因,一方面,新冠疫情影響下,個人消費類貸款投放有所放緩,同期在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小微等對公貸款投放則創下 歷史 紀錄。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為,受疫情影響,很多個人貸款的投放出現困難。比如個人經營、線下消費、購房行為都被嚴重影響,甚至是凍結狀態。所以,上半年信貸投放結構中個人貸款佔比很低。到了5-6月,很多地方已經陸續恢復。

與之同時,披露消費類貸款的14家上市銀行表現不一,5家銀行消費貸款較上年末下降。

個人消費貸款投放方面,2020年1-6月,新增規模最大的為郵儲銀行,較上年末增加1858.62億元,增幅9.21%。個人消費貸款增幅最大的為建設銀行,建行也是個人消費貸款規模最大的銀行,規模為2558.4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95%。

中信銀行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僅次於建行,為1937.10億元,規模較上年末下降5.73%。工行個人消費貸款1704.4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59%。農行個人消費貸款規模1808.65億元,增長7.63%。

在個人消費貸款領域,一些城商行的消費貸投放規模已超股份制銀行。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分別為1718.86億元、1610.96億元、1470.03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減5.60%、-7.98%、3.62%。

與之相比,股份制銀行中,光大、招行、民生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分別為1420.23億元、1310.05億元、953.83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1.05%、5.91%、5.81%。平安銀行的個人信用貸款「新一貸」余額1479.83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0%。

疫情之後,信用卡貸款也正在恢復。14家大行、股份行信用卡業務中,上半年50%的信用卡貸款增幅為負。

信用卡貸款規模最大的建設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為7745.9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1%;其次為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兩家信用卡貸款余額6577.75億元、6522.3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97%、2.80%。再次為平安銀行,為5125.04億元,較上年末下降5.2%。

今年上半年,信用卡貸款規模下降最大的是中信銀行,余額4807.38億元,較上年末減少6.52%。浦發銀行信用卡貸款3938.8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56%。信用卡貸款增幅最大的為興業銀行,余額3794.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4%。興業銀行信用卡交易量較去年同期逆勢增長19.78%,累計實現交易金額超1.08萬億元。

個人貸款投放大頭仍在房貸,但增速已經放緩。例如,工行、建行、農行、中行、郵儲、交行個人住房貸款分別增加3202.77億元、2860.62億元、2593億元、2126.22億元、1440.12億元、613.80億元,增幅分別是6.2%、5.39%、6.23%、5.94%、8.47%、5.41%。招行、中信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新增922.26億元、550.00億元,較上年末增幅8.30%、7.23%。

在個貸中,各家銀行增速最快的是個人經營性貸款。在政策鼓勵普惠金融業務的背景下,一些銀行將部分或全部小微企業貸款業務放在零售業務條線,列入個人經營性貸款口徑。

四大行中,工行、農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增幅均超20%。截至6月末,工行個人經營性貸款增加892.63億元,增長25.8%,主要是經營快貸、e抵快貸等普惠領域線上貸款產品快速增長所致。農行半年報稱,積極支持個私小微企業復產復工,加大普惠貸款投放,個人經營貸款3287.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4%。

在個人貸款口徑下的小微企業貸款中,民生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規模仍為最大,截至6月末余額4845.5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41%。其次為招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4465.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4%。

零售銀行業務中,代發工資始終是第一大獲客來源。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商業銀行也面臨如何繼續維持獲客能力的考驗。

根據央行數據,截至二季度末,全國共開立個人銀行賬戶117.95億戶,較上季度末增加3.50億戶,環比增長3.06%,增速較上季度末上升1.63個百分點。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達8.42戶。

從銀行披露的獲客情況看,農行個人客戶8.47億戶,超過工行的6.64億戶。截至2020年6月末,工商銀行個人客戶6.64億戶,增加1403.0萬戶,其中個人貸款客戶數1437.4萬戶,增加36.1萬戶。農業銀行個人客戶總量達到8.47億戶,較上年末增加928萬戶;借記卡累計發卡10.77億張,較上年末增加0.18億張。不過,建行、中行未披露該行個人客戶總體規模。建行僅表示,於6月末的金融資產5萬以上客戶較上年末增加219萬人,個人客戶金融資產總量實現較快增長。借記卡在用卡量11.62億張。

10家上市股份制銀行中,4家股份制銀行個人客戶數破1億。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最多,達1.51億戶。

截至2020年6月末,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1.51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較上年末增長4.86%;中信銀行個人客戶總數1.06億戶,較上年末增長3.77%;光大銀行零售客戶達到1.14億戶,比上年末增加1345.50萬戶,增長13.34%。平安銀行零售客戶數約1.02億戶,較上年末增長4.7%。

其餘股份制銀行中,截至2020年6月末,浦發銀行個人客戶(含信用卡)達到8882.1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32.87萬戶;興業銀行零售銀行客戶(含信用卡)8128.78萬戶,較上年末增加250.46萬戶;民生銀行零售戶數7744.9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00.06萬戶;華夏銀行個人客戶總數2833.0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31%,貴賓客戶446.0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68%。

已有銀行零售獲客出現萎縮。截至6月末,浙商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447.91萬戶,較年初下降5.63%;個人優質客戶71.21萬戶,較年初增長3.19%;月日均金融資產600萬元及以上的私行客戶數10719戶,較年初增長26.40%。

多家股份制銀行財報顯示,中高端零售客戶(業內一般對應招行金葵花標准,為個人日均AUM在50萬元及以上)大幅增長。

其中,截至6月末,招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戶291.7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0.21%。中信零售中高端客戶97.2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9.22%。光大中高端客戶比上年末增長14.75%。民生悠然(個人AUM為日均30萬元及以上)及以上客戶數123.41萬戶,比上年末增長7.52萬戶。平安銀行財富客戶88.27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3%;私行達標客戶(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資產超過600萬元)5.1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6.7%。

從零售獲客看,招行將零售獲客歸因於數字化轉型。招行中報指出,一季度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零售獲客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伴隨著復工復產加速,特別是持續的數字化轉型對線上服務的有力支撐,零售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得到了高效的響應與保障,零售獲客在二季度出現明顯好轉,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快速增長。

中信銀行代發工資獲客增長較快。截至6月末,該行通過公私聯動實現有效代發工資客戶數532.09萬戶,較上年同期增長37.20%;有效代發額1966.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71%;對應客戶零售管理資產2302.24億元,實現對公基礎客戶新增1145戶。

城商行中,北京銀行零售客戶數2255萬,較年初增長61萬戶;寧波銀行個人客戶1451萬戶,比年初增長5%;上海銀行零售客戶數1705.45萬戶,同口徑較上年末增長5.90%。南京銀行零售客戶總量突破2000萬戶。

問題在於,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大部分銀行零售客戶數的增長,原因之一是,不少銀行通過與互聯網公司、手機廠商等線上合作開立以Ⅱ類、Ⅲ類銀行賬戶為基礎的電子錢包功能。對銀行來說,Ⅰ類戶才是主銀行賬戶首選。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業的網點增速在過去五年快速下滑,並且在2018年首次出現增速為負的情況。綜合眾多銀行近期年報,大部分傳統銀行的零售客戶數量、凈收入增速均持續放緩;新客轉化困難、老客運營不暢是零售銀行發展的主要痛點。

近年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已成為零售銀行轉型的核心指標之一。一方面,銀行可以此獲取手續費和傭金等中間業務收入,符合輕型銀行轉型方向;另一方面,AUM也可派生出低成本存款。

今年上半年,部分銀行零售客戶總資產(AUM)逆勢增長。招行、平安、光大銀行AUM增幅均超過10%。國有大行中,工行、交行、郵儲,以及股份制銀行中的中信、浦發、興業、浙商銀行的個人AUM增幅為個位數。股份制銀行AUM增長,主要來自公募基金代銷規模猛增。招行、中信、平安、興業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同比增幅分別達207.03%、445.68%、184.0%、332.89%。

六大國有銀行AUM增長維持在個位數。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個人金融資產(AUM)總額15.5萬億元,較上年末的14.6萬億元,增長約6%。其中,工行個人存款11.5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代理銷售基金、代理銷售個人保險分別為3341億元、73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8%、-30%。

交通銀行未披露規模數據,截至6月末,交行管理的個人AUM較上年末增長8.17%;理財產品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1.12%;非貨幣基金銷量同比增長207.08%,基金類產品AUM規模較上年末增長30.05%。

郵儲銀行AUM規模10.7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約6.9%。其中,個人存款、個人理財余額分別達8.61萬億元、8476.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8.28%;代銷非貨幣基金、代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信託計劃734.05億元、215.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42.98%、45.14%。

股份制銀行中,AUM規模最大的是招商銀行。截至6月末,招行管理AUM余額8.2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6%。原因是零售獲客在二季度出現明顯好轉,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快速增長。

其中,招行零售客戶存款余額、零售理財產品余額分別是1.84萬億元、2.10萬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9.96%、11.58%;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實現代理信託類產品銷售額、代理保險保費分別為2567.09億元、2109.01億元、437.44億元,分別增長207.03%、9.31%、-10.75%。

雖然招行上半年零售收入增長較低,但該行的策略是做大資管規模。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表示,8萬多億元的AUM就像一個蓄水池,各種資產包括理財、基金、保險、信託、存款等,隨著客戶資產配置不斷地轉化,一定會沉澱出一些活期存款。

股份制銀行中,AUM增速最快的是平安銀行。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AUM為2.3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1%。其中,個人存款余額6427.9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1%;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739.94億元,同比增長184.0%。

光大銀行AUM規模達1.88萬億元,增長10.46%。其中,零售存款余額8430.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22%。光大銀行未披露代銷規模,從業績收入情況看,該行上半年實現個人財富管理手續費凈收入38.25億元,同比增長62.37%。其中,代理理財收入、代理信託收入、代理基金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17.03%、60.75%、32.52%。

中信、浦發、興業、浙商銀行的個人AUM增幅為個位數。中信、興業銀行個人AUM規模大致相當,均在2.26萬億元左右,規模分別較上年末增長7.54%、5.71%。興業銀行個人存款余額7085.2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39.20億元。基金產品銷售、標准凈值型期限型理財產品銷售分別是618.28億元、13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2.89%、126.90%。浦發銀行個人AUM規模2.2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17%。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實現34.25億元,同比增長25.05%。浙商銀行個人AUM余額5217.36億元,較年初增長6.58%。

城商行中,截至6月末,寧波銀行個人客戶AUM總量4913億元,較年初增加521億元。其中儲蓄存款1874億元,較年初增加282億元;基金保有量328億元,較年初新增222億元。

這些銀行中,私人銀行AUM增速尤其快於其他財富客戶。

截至6月末,第一大私人銀行——招行私人銀行(私行標準是個人AUM為1000萬元及以上)客戶AUM總資產24973.9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94%;戶均總資產2743.36萬元,較上年末增加11.70萬元。其次是工商銀行私人銀行(私行標準是個人AUM為800萬元及以上),管理資產18299億元,增長17.7%。

此外,建行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16743.3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93%;中行私人銀行管理資產余額1629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256億元。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私人銀行AUM分別為9230.55億元、6487.61億元、4268.2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8%、13.04%、14.22%。(本文摘自《中國金融業發展趨勢報告(2020)》,該報告將於2020年11月10日-11日召開的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對外發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㈢ 信用卡(貸記卡)逾期債務繼續攀升的話危機會來嗎

我從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中得知,現信用卡(貸記卡)逾期2018年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80.98億元,環比增長16.43%。而根據2018年第一季度公布的數據,這一數字為771億元,短短半年增加了110億元。而2014年同期數據僅為357.64億元,這意味著4年間信用卡(貸記卡)逾期半年未償規模甚至翻了一番。那麼我今天就來和朋友們說說:信用卡(貸記卡)逾期債務繼續攀升的話危機會來嗎?朋友們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信用卡(貸記卡)逾期規模為何大幅提升?個人信用違約的背後反映出哪些需要警惕的趨勢性問題?信用卡(貸記卡)大規模逾期背後又代表著什麼?我根據《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銀行卡信貸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23萬元,授信使用率45.03%。信用卡(貸記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80.98億元,環比增長16.43%,占信用卡(貸記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34%。

信用卡(貸記卡)逾期總額持續增長的原因是什麼?我認為,一是信用卡(貸記卡)業務快速發展,客戶基數不斷擴大進而帶來不良率小幅上升。二是信用卡(貸記卡)使用存在被異化的現象。「信用卡(貸記卡)使命在於支付結算,但由於信用卡(貸記卡)具有一定的信用額度,即小額信貸功能,部分小微企業、小企業主藉助信用卡(貸記卡)解決信貸資金需求,偏離了信用卡(貸記卡)的本源,從而導致信用卡(貸記卡)逾期規模上升。近年來消費金融蓬勃發展,隨著互聯網金融、小貸公司紛紛擠入個人信用貸款領域,各家銀行也在大量發行信用卡(貸記卡),鼓勵信用卡(貸記卡)分期付款。今年6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卡累計發卡量達70.3億張,人均持卡5.06張,其中,信用卡(貸記卡)累計發卡量達7.9億張。信用卡(貸記卡)當年新增發卡量1.6億張,同比增長25.9%。

信用卡(貸記卡)業務的」井噴「從上市銀行公開數據中可見一斑。2018年上半年,信用卡(貸記卡)累計發卡量過億的銀行增至4家,分別是工商銀行(1.56億)、建設銀行(1.15億)、招商銀行(1.14億)以及中國銀行(1.04億)。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2018年上半年發卡量同比增速均超過60%。當前銀行重視發展零售銀行業務有其內在邏輯,在經濟下行周期,公司業務不良率上升較快,同業業務受到嚴監管,因此零售業務成為很重要的發展方向。信用卡(貸記卡)作為零售業務的半邊天,自然受到重視。不過,當期信用卡(貸記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與當期信用卡(貸記卡)應償信貸余額之比僅為1.34%,也即信用卡(貸記卡)逾期率仍然維持在較低水平。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劍認為,雖然2017年以來有大量銀行湧入信用卡(貸記卡)市場,再加上今年上半年流動性較為緊張、現金貸監管加強,共債問題導致銀行信用卡(貸記卡)不良率有所上升,但當今還不需要擔心出現危機事件。

中國居民部門杠桿率已超美國,信用卡(貸記卡)業務領域的潛在風險已引起司法部門關注。在2018年11月28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布了《修改〈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貸記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下稱」《決定》「),對於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提起公訴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輕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訴;在一審判決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輕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曾因信用卡(貸記卡)詐騙受過兩次以上處罰的除外。在我看來,《決定》主要還是從刑事責任上放寬了標准。這也側面反映出,我國的信用卡(貸記卡)逾期成本還是比較低的。」而在其他國家,信用卡(貸記卡)逾期可能會導致一個人寸步難行。隨著我國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相信大家會越來越重視個人信用記錄。

和信用卡(貸記卡)透支與否直接相關的則是家庭債務。在2018年8月,《警惕家庭債務危機及其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認為,家庭債務逼近家庭能承受的極限。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為48%,而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甚至高達107.2%,已超過美國當前水平,並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居民部門杠桿率急劇上升,家庭債務佔GDP比重並不高,但如果將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相比較,比例就比較嚇人了。當今比較直觀的債務數據就來自銀行、信用卡(貸記卡)等等,應當警惕居民部門杠桿率急劇上升的現象。公開資料顯示,韓國、中國台灣等地區都曾出現過信用卡(貸記卡)危機。2003年,韓國爆發了嚴重的信用卡(貸記卡)危機,主要信用卡(貸記卡)公司壞賬率高達13.5%,幾乎瀕臨破產,讓韓國經濟和民眾都承受了巨大的打擊。監管部門和銀行應該加強事前的監管和防範。例如,銀行在核定信用卡(貸記卡)額度時,應採取「剛性扣減」原則,也就是說銀行在給信用卡(貸記卡)持卡人授信額度時,必須扣減申辦人在其他行已獲累計信用卡(貸記卡)的授信總額。「剛性扣減」如果能得到貫徹落實,那麼將有助於防止信用卡(貸記卡)的過度授信。

信用卡(貸記卡)代償平台已達150餘家,風險在累積,這個並不是一句玩笑話。需要警惕的是,信用卡(貸記卡)代償市場的壯大,正在積累信用卡(貸記卡)業務風險。所謂信用卡(貸記卡)代償,是指信用卡(貸記卡)持卡人償還發卡銀行的信用卡(貸記卡)賬單時,通過在第三方機構申請貸款的方式一次結清發卡行信用卡(貸記卡)賬單,再分期還款給第三方貸款金融機構的過程。在一個信用卡(貸記卡)還款APP里,用戶只需要預留5%的賬單本金用來執行還款計劃,即可實現賬單全額還款。用戶將信用卡(貸記卡)和APP綁定後,APP自動運行代還,每萬元還款手續費低至60元。

據我不完全統計,當今有150餘家代償平台,其中相關網站平台70餘家,APP有80餘款。這一細分領域甚至支撐起了不少上市公司。信用卡(貸記卡)代償業務中潛藏著違規風險。據我了解,與普通信用卡(貸記卡)消費後通過存入現金或儲蓄卡償還的方式不同,相關信用卡(貸記卡)代償機構通過模擬商家消費,套取現金後再償還原信用卡(貸記卡)。早在2018年5月,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就曾發布公告稱,信用卡(貸記卡)代償和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業務模式,涉及信用卡(貸記卡)違規套取現金、平台收取高額費用、用戶信用卡(貸記卡)信息安全等問題,潛在風險值得關注。報告指出,這些代償平台運營模式基本包括三種,「套取現金貸模式」「平台代償模式」及「信用卡(貸記卡)套取現金模式」。其中的「信用卡(貸記卡)套取現金模式」,實際上就是用戶的多張信用卡(貸記卡),利用信用卡(貸記卡)刷信用卡(貸記卡)消費存在免除利息期的漏洞,循環刷多張卡來維持免除利息借款。具體來說:用戶通過在平台刷取信用卡(貸記卡)B,平台收取手續費後將刷信用卡(貸記卡)金返還用戶,進而用戶可以將信用卡(貸記卡)B中的資金來償還信用卡(貸記卡)A。信用卡(貸記卡)余額代償確實存在套取現金的可能,例如先運行刷信用卡(貸記卡)大額消費,然後通過代償平台將資金套出。事實上,很多地區的信用卡(貸記卡)危機就是從代償開始。其實有需求使用代償服務的客戶,又恰恰是持卡人中相對次級的用戶。如果此業務過度放大,除了套取現金風險之外,還可能會使整個信用卡(貸記卡)行業風險大大增加。

我總結一下:信用卡(貸記卡),一個十足的雙刃劍產物。在我看來,880.98億元並不是一個小數目。根據我不完全統計,大多數的信用卡(貸記卡)持卡人的信用卡(貸記卡)平均額度均不到5萬元,也就是說有接近150萬張信用卡(貸記卡)有未償跡象。我建議朋友們,隨著整體經濟大環境影響,朋友們切不要把重心放在信用卡(貸記卡)上。不然,朋友們一旦出現失業、資金鏈斷裂等現象,只會讓朋友們陷入無盡的債務泥潭。希望這個資料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㈣ 《新學校十講》讀後感

        對《新學校十講》特別感興趣的原因之一是,自己這些年幾乎沒有外出過,對新教育理念沒有直接而全面的感受,拿到這本書,我就每晚上讀十幾頁,大約三個星期讀完的,讀的過程很費勁,往往讀一段,回過頭來在回味一下,書中所述的一些前瞻性理念,一些科學的方法,一些具體而又詳實的做法對我來講,更是具有非同一般地指導意義。其中影響我最深,並與之共鳴的有如下兩點:

一、「新學校」的「新」

「新」的本質:李校長開篇提及「新學校」,直接闡明了起學校作為的核心價值。何為「新學校」?就是討論學校教育本源的問題。從書中的闡釋,個人認為李校長所說的「新學校」,其實就是他心中,也是我們追求的「真學校」,闡發開來,最通俗的概括:就是學生快樂、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的學校。李希貴校長在書中描繪了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是什麼樣子。從其詳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下圖景:

「新學校」把關注「教師生存」(這里的生存含義較為寬泛,包涵 物質與精神、做法與想法等的事實狀態)放在了首位。關於這一點,李希貴在他的著作《學生第二》中作了比較清楚地闡釋:對一位校長或者教育管理工作者來說,關注學生首先應該從關注教師開始。在管理工作中,我們希望達到的促進學生發展的目標怎麼來實現呢?發展學生還是要靠教師去實施。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也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教師生存狀況改善了,學生才能得到真正的關懷,學校才會發展。

「新學校」最在意「師生的感受」。這個感受最理想的狀態,李校長借一位學者從學生導向這個角度給與了回答:學校關心並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的同伴關系是和諧;有著豐富的可供每一位學生選擇的課程;學校里充滿著學生喜歡的地方和喜歡的活動;學生在學校里能夠做好對未來的准備。通過這段描述,我們可以提煉出這幾個關鍵詞:公正、和諧、可以選擇、喜歡的活動、適應未來的支持與准備。

「新學校」 達成這個「新」的著力點:為了體現和達成「新學校」的本質與本真追求,李校長結合北京十一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主要著重於「課程建設、專業領導與管理體系構建、多元平台搭建和文化生態構築」四個方面發力,具體來說就是:開發適合學生的課程、構建互動的領導和管理體系,直觀呈現了新學校理應為師生自由選擇、自主發展而搭建多樣化的平台,為管理者和教師發展提供新視角的校園生態。從李校長的闡述中可以看出,這四個方面起於學校「物質硬體」,但彌散於學校「文化和精神」。它們相互支撐,共同構築起促進師生發展的、良性的、生態的成長系統(平台)。

二、「科學管理」的「科學」

「科學管理」的「科學」,其基本點是基於「事實」。

強調 「數據」、「實證」。《新學校十講》這本書中列舉了很多富有創新精神的測量評價方法和圖表。正如李校長所言,新學校研究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課題,比起以往的學校管理研究,新學校的行動研究更注重用理科思維、數據分析來尋找問題突破的方向和行動改進的策略。書中第二講不僅把「客戶」這個企業管理名詞引進了學校管理中,還為我們介紹了許多讓人耳目一新的走向新學校的測量工具和方法。比如用帕雷托示意圖、因果矩陣診斷表、魚骨圖等了解教師的真正需求和關鍵要求,並做出相應的診斷和改進。這種理性分析比以往經驗型或直覺性決策更富有科學性和說服力。作為校長,中層幹部、乃至一般教師,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往往是解決發展難題,引領學校未來發展方向的前提和關鍵,我們不妨借鑒李校長的方法,用數據說話,用圖表分析,讓我們的思維更富有邏輯性和周密性,少走一點管理的彎路,多提高點管理的效能。

「科學管理」的「科學」,其表現與運行形式在於「流程」。

李校長在書中借用了大量現代企業管理的原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提出「流程」的概念。他說,任何工作都有流程,任何工作的失誤都是流程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現在想來,無論哪項工作,都應先理清程序,科學安排各個環節,並採用嚴謹的操作模式以保證好的結果。我們的好多工作都沒有明確的流程,因而結果不好時無人承擔責任。有時有流程而不執行,也造成不好的結果。如購買圖書,教師需要什麼圖書,學生喜歡什麼圖書,這應放在購書之前,否則,圖書躲在倉庫里睡大覺,無人明白。

「科學管理」的「科學」,其最高境界是無「管理」的「文化引領」。

        李校長在書中強調:「當一所優質學校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不能僅僅靠制度管理了。」所以他倡導的「科學管理」的最高境界,可以從這句話中去辯證理解,「當我們留有太多空間,又沒有一種文化引領的時候,老師們就有可能無所適從,甚至各行其道、南轅北轍。所以,當我們有了最重要的制度,給管理留有空間的時候,文化引領就應該起作用了。可能有些方面沒有制度,但是我們形成了『提倡什麼、反對什麼』這樣一些基本原則,在大的原則之下,我們可以去創新,用自己的智慧為學校貢獻自己的力量。

㈤ 《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讀後感1

「讓讀書成為師生的習慣,讓書香浸潤全校師生的心靈」是莒南縣第一小學倡導師生閱讀的初衷。20xx年,學校提出了「六年影響一生」的辦學理念,著力打造內涵發展的學校。作為師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措施,學校啟動了「書香校園」的建設。學校試行「長短課結合」,開設大閱讀課,統一制定學生閱讀計劃,按班級人數購置《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等100種近萬冊圖書,周二至周五下午,在老師的指導下集體閱讀,保障了閱讀時間和效果。教師讀書交流會、師生讀書才藝展示、重陽節經典誦讀活動、「書香伴我成長」主題教育活動、讀書徵文活動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活動,豐富了廣大師生的讀書生活,使讀書成為一種享受,成為一種快樂!在國家倡導「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3月30日,學校舉行了「首屆讀書節」活動啟動儀式,拉開了學校讀書活動新的啟程。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凝結了廣大教師在寒假中讀書的所感所想,是教師專業幸福成長的又一見證!

讀了王永春老師的《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我對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下面是我梳理一些知識。

一、對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

數學思想是數學知識內容的精髓,是對數學的本質認識。是從某些具體的數學內容和對數學的認識過程中提煉上升的數學觀點,是構建數學理論和用數學理論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

數學方法是指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時所採用的各種方式和手段。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系。數學思想的理論和抽象程度要高一些,而數學方法的實踐性更強一些。人們實現數學思想往往要靠一定的數學方法;而人們選擇數學方法,又要以一定的數學思想為依據。因此,二者是有密切聯系的。我們把二者合稱為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那麼,要想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就要深入到數學的「靈魂深處」。

二、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意義。

1、有利於建立現代數學教育觀、落實新課程理念

數學課程《標准(20xx版)》在總體目標中進一步提出:「通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首次提出了「四基」的、目標和理念,也首次把數學思想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更加強調數學思想的重要性和重視數學思想的貫徹落實

2、有利於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學水平

《標准(20xx版)》把數學基本思想作為「四基」之一之後,我面臨更大的挑戰,一方面是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專業知識方面的欠缺,另一方面是課堂教學中應該具備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意識、經驗、策略等的不足。

3、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培養「四能」完善認知結構,指導學習遷移,促進思維發展。

因此,在小學數學階段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一些基本的數學想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律等知識的數學本質的理解,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思維能力,也是小學數學進行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之所在。同時,也能為初中數學的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

、教學中如何有意識的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1、重視思想方法目標的落實。

2、在知識形成過程中體現數學思想方法。

3、在知識的應用過程中體現數學思想方法。

4、在整理和復習、總復習中體現數學思想方法。

5、潛移默化、明確呈現、長期堅持

下面是五年級下冊應用的數學思想方法:1、符號化思想。2、分類思想。3、集合思想。4、變中有不變思想。5、有限與無限思想。6、歸納法。7、類比法。8、演繹推理思想。9、轉化思想。10、數形結合思想。11、幾何變換思想。12、代換思想。13、模型思想。14、優化思想。15、統計思想。16、分析法與綜合法。17、窮舉法。18、比較差異法。

數學思想方法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後者一般通過短期訓練便能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更應該是一個通過長期的滲透和影響才能夠形成思想和方法的過程。

數學思想方法重在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希望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能夠象春雨一樣,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讀後感2

《新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提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這句話對於我們新教師來已經是爛熟於心,但對於這句話真正理解的少之又少,讀了王永春老師的《小學數學思想與數學思想方法》之後,對這句話才有了真正的認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於學生而言,數學知識在其次,數學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這本書中,王老師為我們總結了小學數學知識中蘊含的數學思想,這讓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結合所教知識很清楚地知道這些知識中蘊含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指導和幫助。

這學期我任三年級數學,三年級上冊中的主要思想有:第3單元「測量」中學習的長度單位:分米(dm)、毫米(mm)、千米(km)是符號化思想的應用;第7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中有些習題如本書中第25頁的「案例2」應用了分類思想;第9單元「數學廣角——集合」中學習的重復問題是集合思想的應用;第8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中學生用一張正方形白紙可以折出不同的形狀表示它的1/4。在學生充分展示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雖然形狀、大小不同,但都是把一張正方形白紙平均成4份,每份是它的1/4。這個教學過程中有變中有不變的思想的應用。第8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中把一個圓形平均分,分的份數越多,分數越小,如果一直分下去,可以對應寫出無限多個分數。

生活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生活中客觀存在著大量有價值的數學現象。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寫日記,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問題,讓生活問題數學化。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孩子運用數學的意識,增強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數學並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靠學生自己學會的。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情景、提供機會,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在探究中發現規律、歸納規律。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多留些時間給學生,讓他們動手操作;多留些時間給學生,自己的意見;多留些時間給學生,讓他們質疑問難。保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再課內交流、討論、質疑。

這本書教給了我們一種教學理念,教會了我們一種教學方法。讀書更是一種好的學習手段,它將帶領我們不斷更新、與時俱進,成為一名學生喜歡的、有專業素養的好老師。

《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讀後感3

為什麼我看這個數學思維方法幾頁就覺得很受益,有觸動。因為以前自己數學能學好感覺只是天然的選擇,下意識的動作,在這里能找到原理,讓你的行為有理論依據,更加明晰思維方法的重要性。自己就是受益於這些思維方法,但卻沒意識到,看了書才恍然大悟。很多習以為常,想當然的事情明白了這樣設計的道理了。比如為啥設計小學五年級六年級。為什麼三四年級、初中一年級會是檻。區別主要是抽象能力的發展不同。思維在低年級作用不是特別大。差距顯現不出來。從作者的言外之意也可以看到數學思維方法是最重要的東西,但卻不是課堂教學的常態目標,只是教學的附屬品,滲透出來的,有人悟性高,捕獲的多,發展的好。有人不敏感,攫取的少。差距就出來了。

但不管從數學教育從業者還是我們個人的經歷來說,數學思維方法都是最基本的。屬於對數學本質的認識,理性的認識。

奧數就是為了訓練數學思維方法啊。但是真假奧數不一樣,假奧數就是教給你套路,記住就好。

我自己數學學習也是原發性的。沒人指導,沒人培訓。不過有人指點肯定會更輕松,或者能更進一步。

我們常說語文學習,詞彙是理解力的基礎。在數學中,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是抽象思維的基礎和基本形式。概念大概等同於中文閱讀里的抽象詞彙,不過概念是有相關系統的東西。說這個是為了說明我們平時說的打好基礎再拓展。到底什麼是基礎。基礎就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構成的知識結構。

所以也自然明白日常我們說的「拓展」是什麼。拓展就是在理解概念之間關系的知識結構基礎上,利用思想方法、模型思想、推理思想等學習數學,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讀後感4

為了幫助小學數學教師轉變數學教育觀念,提高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運用水平,進而提高數學專業素養,本書主編王永春於出版了專著《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該書一經出版,便受到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歡迎,參與學習活動的老師們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寫出來,在教學中去實踐自己的學習收獲,主編王永春把這些鮮活的學習體會和寶貴的教學經驗案例結集出版,形成了本書,讓更多的老師分享通俗而深刻的理論解讀和接地氣的實踐經驗。

本書作者王永春,作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編輯室主任,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工作,致力於課程、教材的研究,對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基於對提高教育質量、落實教育目標的強烈責任感,作者撰寫了系列文章,就有關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作了專門的論述。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書。

本書是《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一線教師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解讀和教學案例的研究。因此本書的內容結構和目錄與《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的內容結構和目錄是基本相對應的,其中第1章到第五章的目錄與《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相對應,第六章教學案例部分,考慮到各年級案例分布不均,沒有按照冊數分節,把一、二年級分為第1節,三、四年級分為第二節,五年級分為第三節,六年級分為第四節。對學生來說,數學思想方法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和技能,概念與技能通常可以通過短期的訓練便能掌握,而數學思想方法則需要通過教師長期的滲透和影響才能夠形成。教師應在每堂課的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體現思想方法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日積月累,通過提高數學素養達到學好數學的目的。

數學思想方法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後者一般通過短期的訓練便能掌握,而數學思想方法需要通過在教學中長期地滲透和影響才能夠形成。古語雲「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教師應在每堂課的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體現思想方法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日積月累,通過提高數學素養達到學好數學的目的。希望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能夠像春雨一樣,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讀後感5

其實,這本書擱置在書架上已經許久了,因為裡面概念性的東西比較多,所以讀起來並不是那麼趣味十足,之前讀了幾頁,便沒有再讀下去。

之所以重讀這本書,緣於這幾天和學生一起收看《名師同步課堂》,在電視上做六年級數學直播課的是經驗豐富的魯向前老師,我發現他在講課的時候,特別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這方面正是我所欠缺的。

魯老師在講解求體積的解決問題時,提到了把一個體積轉化成另一個體積,正方體熔鑄成圓柱體,小石子放入水中水面升高等等,體現了恆等變形的思想。

魯老師特別提到一種數學思想方法,由圓柱體積的求法猜想並實驗證明圓錐體積的求法,體現了類比的思想方法。類比思想是指依據兩類數學對象的相似性,將已知的一類數學對象的性質遷移到另一類數學對象上去的`思想。

經常說教方法比教知識重要,作為一名數學老師,需要系統的了解數學思想方法。所以我便想到了書架上的這本書。說實話,讀這本書是有些枯燥的,而且如果你不動腦子去思考書中的問題的話,那你可能僅僅讀的就是字了。

在《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這本書的封皮上寫著:

數學思想方法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後者一般通過短期的訓練便能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更應該是一個通過長期的滲透和影響才能夠形成思想和方法的過程。教師應在每堂課的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體現思想方法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日積月累,通過提高數學素養達到學好數學的目的。

這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各類思想方法,下篇介紹各類思想方法在每一冊教材中的體現,這本書可以當成我們的一本工具書,在我們備課的時候,方便我們查閱。比如,在總結十以內的加減法或者乘法口訣的推導過程中,都體現了函數思想,作為老師的我們,不必讓學生明確知道什麼是函數思想,但是我們應該明白這裡面體現了函數思想,並且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思想方法,讓學生在以後面對類似的問題,能夠聯想到這種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僅僅花費兩三天的時間,匆匆讀完了這本書,書中的一些思想方法或者內容,有些地方還不是太懂,需要慢慢去領悟,但是我知道,在以後備課,做教學設計時,一定要思考一個問題:這節課體現了哪些思想方法?我們應該向學生滲透哪些思想方法?為學生考慮的再長遠一些。

閱讀全文

與王劍講銀行業分析基本方法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原始股退出計算方法 瀏覽:409
水泵間隙的測量方法 瀏覽:520
材料分析方法視頻 瀏覽:332
杜蘭特真正的訓練方法 瀏覽:318
網上買床安裝方法 瀏覽:782
奶奶教裁剪方法簡單好用 瀏覽:449
老人機簡訊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5
化肥中氮的含量檢測方法視頻 瀏覽:77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瀏覽:534
有點打呼嚕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406
如何賞析詩句方法公式 瀏覽:726
快速融化冰塊的方法 瀏覽:131
手臂痛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87
days360函數的使用方法 瀏覽:635
治療濕尤有效方法 瀏覽:913
小米的快捷鍵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73
用底線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瀏覽:282
檢測方法elisa法 瀏覽:196
遠離口臭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688
中葯及其制劑常用的純化方法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