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用什麼方法管理好村幹部

用什麼方法管理好村幹部

發布時間:2022-12-21 12:29:53

如何教育和管理好村幹部

目前在農村,絕大多數村幹部都在盡心盡力、腳踏實地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他們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為提前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為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也深受老百姓的擁護和敬佩。但同時也不能忽視近年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還是有極少數農村幹部不重視學習,不注意自律,不吸取教訓,出現一些違紀違法的問題,他們雖然是極少數,但危害不小,應該引起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一要管好村級財務。從農村工作經驗來看,集體資金的保管和使用是熱點中的熱點,而且村幹部犯錯誤,大多數也是因為經濟問題。因此,管理好村級財務不僅是村幹部的事情,同樣也是鄉(鎮)黨委、政府的主要工作。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要加強以村務、財務公開工作的檢查指導。要實行村賬鄉(鎮)代管,嚴格控制現金使用,村裡各項支出要實行村民民主理財制度,使村級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

二要管好集體土地。鄉(鎮)黨委、政府要教育村幹部依法用地,合理用地,切實保護好現有土地。首先要強化土地審批意識,農戶建房、征地辦廠等,必須經過土管部門的批准。其次要強化規劃意識,實施拆舊建新的新農村建設規劃,杜絕盲目的無規劃的農戶建房,管好村集體土地。

三要管好實事工程。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在任期內為村民辦幾件實事是村幹部的責任所在,但要防止把好事辦壞,把實事辦空。為了把好事辦好,把實事做實,鄉(鎮)政府要成立鎮村工程招標工作領導小組,可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鎮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城建、財政、司法等部門組成,鄉(鎮)人大、紀委積極參與,同時下設招投標管理辦公室,並要規定凡工程建設投資額在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都必須進入鄉(鎮)招投標管理辦公室,向社會公開招投標,從而達到嚴格控制工程建設領域中的違紀違法行為的目的。

四要管好乾部報酬。村幹部的工作面廣量大,但又不同於鄉鎮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有穩定的收入。因此,鄉(鎮)黨委、政府要重視村幹部的報酬分配製度的制定工作,要根據農村工作的實際和當前社會經濟形勢,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村幹部報酬分配辦法。既要調動村幹部積極性,又要使村幹部拿得安心,同時也要使群眾放心,以進一步密切干群關系。

另外,還要切實加強對村級幹部的監督。在需要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一些重要問題上,一定要切實加強監督。要讓村幹部在鄉(鎮)黨委、政府的監督之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開展工作。鄉(鎮)黨委、政府要在努力建設一支有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能辦事、會辦事、辦好事的高素質農村幹部隊伍上發揮重要作用。

Ⅱ 如何管理村幹部

法律分析:決策、服務到位。每當重大事項決策之前,廣泛徵求村幹部的意見,把鄉情、村情結合到一塊,制定出新的決策。確保不脫離實際,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各村順利實施。並為各村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服務包括政策、信息、技術、購銷等等。學習培訓到位。鄉黨委政府要在村級組織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定期舉辦村級幹部知識、業務、法律和多種形式的學習,以增強他們自身的素質,樹立他們的威信,言傳身教帶領群眾共同走向富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第九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動村民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發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識,促進男女平等,做好計劃生育工作,促進村與村之間的團結、互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依法開展活動,推動農村社區建設。 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員會應當教育和引導各民族村民增進團結、互相尊重、互相幫助。

Ⅲ 如何加強駐村幹部管理

及時調整,充實駐村幹部隊伍。結合「第一書記」選派工作,調整充實駐村幹部,全縣96個村(社區)共有81個村組建了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針對部分工作組組長或組員不符合任職條件及15個村(社區)未組建駐村工作組的情況,通過工作組組長「選」一批、駐村工作組員「調」一批、重新「派」一批、聯合「補」一批的方式,「第一書記」已全部選派到位,其中,省直機關6名,州直機關15名,縣直機關75名,並已開展相關工作。6月26日,縣委組織召開「第一書記」任前培訓會,傳達了有關文件精神,對「第一書記」做了有關要求,並對第一書記進行了全方位培訓。同時,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第一書記」「下得去、住得下、幹得好」。 此外,按照《貴州省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管理規定》、《晴隆縣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考核評價實施辦法》和省委黨建辦駐村工作要點要求,抓好「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的責任落實及後勤安全保障工作。
強化調度,確保駐村幹部發揮作用。一是結合實際制定了《晴隆縣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督查方案》,每季度開展一次大督查,採取定期督導、交叉檢查和隨機抽查等形式開展督查。重點督察駐村幹部到崗情況、月例會召開情況及工作要點貫徹落實情況。上半年開展全面督查2次,共通報16人。二是抓好工作要點落實。及時轉發駐村工作要點及相關文件,大力開展「支部結對·干群結親」、「六項行動50項重點任務」及「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嚴格執行重大信息速報直報機制。組織收看了《馬向陽下鄉記》,共撰寫觀後感和心得體會400餘篇。三是每月25日前收集上報《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工作推進情況報表》、《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走訪情況統計表》、《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工作開展情況表》、《駐村幹部工作記實表》、民情日記、駐村工作台帳等。
注重實效,以駐村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2015年上半年,駐村工作隊共走訪貧困戶3870戶、低保戶3072戶、上訪戶126戶、征地拆遷戶55戶,看望留守兒童2230人次、空巢老人1134人次、孤殘人員133人次、刑滿釋放人員19人次,與創業帶富能人交流221人次。並通過開展「微心願」徵集、「承諾踐諾」等活動,深入村組、開展調查研究,各駐村工作組結合走訪調研情況制定了工作計劃和幫扶方案,積極幫助群眾找思路、出點子、找項目。目前共走訪群眾11826人次,召開調研座談會324次,為群眾謀思路出點子342條,協調資金95.89萬元,解決困難435個,協調項目20餘個,辦好事實事702件,化解矛盾糾紛161起,在「六·一」兒童節,各幫扶單位到幫扶村慰問看望困難兒童,共發放價值8萬余元的學習和生活用品。

Ⅳ 如何提高村幹部的工作能力

一、提高村幹部駕馭全局的能力

首先要切實抓好村幹部理論武裝頭腦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和學習實踐要求,真正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追隨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

二、提高村幹部為民辦事的能力

辦事情,做決策,要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做群眾的貼心人。村幹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及,多興富民之舉,多辦利民實事。

三、提高村幹部依法治村的能力

當前,有些村幹部的法治觀念仍然比較淡薄,依法辦事的能力不夠強:有的認為執行黨的政策就行了,遵守不遵守法律無關緊要;也有的認為農村工作就得靠「硬辦法」,依法辦事行不通;還有的習慣使用行政手段、強迫命令,家長制,不善於依照法律法規辦事。

四、提高村幹部帶頭致富的能力

老百姓最關注的就是能否得到實惠。當前,想致富、盼服務是農民群眾的最大願望。把經濟搞上去,讓群眾富起來,是擺在新時期農村幹部面前的頭等大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村幹部的作用很關鍵。

村幹部要有帶領群眾致富的決心,成為企業家、大老闆的雄心,這樣,村幹部在經濟上才能挺起腰板,在政治上才有發言權。當前,村幹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要依託優勢,優化農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千方百計地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搞好團結

一是要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不搞「家長制」、「一言堂」。一把手要以身作則,做到重大問題集體研究,日常工作分工負責,團結協作,多溝通情況,多交流意見,強化班子的整體性,避免各行其是。

二是要定期開好民主生活會,敢於亮醜揭短,開誠布公,實事求是,勇於接受批評,不斷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三是要加強同群眾的聯系,多為群眾辦事,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真正服務群眾、團結群眾,上下一心幹事業。

Ⅳ 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村幹部管理提高村幹部積極性

一支穩定、高效的村幹部隊伍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制度的完善,村幹部工作量的增加,村幹部積極性不高,各項待遇與社會不相適應的情況,如何提高村幹部積極性是擺在當前一個突出的位置,切實解決村幹部待遇,穩定村幹部隊伍,是當前農村黨建工作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村幹部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1、自身素質不過硬。據調查,昭蘇縣目前在職的村幹部大部分文化水平、政策水平低,服務意識差。在職幹部中有才乾的能人不想干,千方百計撂挑子掙錢;有知識的年輕人不願干,想換人無人可換。因此,有些村為解無人可用之急,只好下派機關幹部到村任職。
2、環境差工作難做。社會環境差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壓力太大:一是上頭壓、二是下頭夾。上級交下來的任務完成不好對上級無法交待,按上面的要求來對待群眾往往又執行不下去,使得村幹部左右為難,上下受氣。
3、工作壓力較大。「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對村幹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全縣365名村幹部中能聽懂漢語的之佔到60%左右,能看懂或會寫漢語的佔到40%左右,上級文件往往都是口頭傳達,村幹部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已經很不易,更提不上創新。另外現在上級各項達標驗收很多,要求也很細,大都涉及本村的每戶人家,如:平安建設、婚育新風進萬家、農牧民合作醫療、55311工程等,村幹部白天不光要在外跑,晚上還要整理檔案,寫文字材料,對村幹部在工作中造成很大的壓力。
4、村幹部待遇較低。由於昭蘇縣農村經濟基礎薄弱,集體經濟實力不強,村幹部的工資報酬普遍很低,村幹部的年均工資僅有4500元左右,辦公經費每年僅夠為各項達標及日常村辦公室的開銷,鄉鎮黨委部署的工作任務,村幹部還得自己騎摩托車加油開展工作,村幹部工資的三分之二都用來維修摩托車、買汽油、交手機話費。收入與工作強度反差太大,使村幹部覺得吃虧太多。尤其在目前市場經濟的形勢下,稍有能力的群眾都各顯神通。村幹部一般都是家庭的當家人,是主要勞動力,而且多數都算得上是能人,由於大部分時間花在村級工作上,在家庭致富方面無法施展才能,使整個家庭收入受到很大影響,有的還遭到妻子兒女的抱怨,因此,對當幹部失去興趣。
二、提高村幹部工作積極性所採取的辦法
1、強化教育,提高幹部的素質。昭蘇縣根據村幹部現有學歷結構,制定了《中共昭蘇縣委組織部關於扎實開展農村幹部學歷培訓工作的安排意見》,明確用3年時間(2005年-2007年)對符合條件的村幹部進行學歷教育,重點做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以及定向培養的村級後備幹部的培訓工作,使村「兩委」一把手達到大專以上學歷,村一般幹部中至少有1名達到大專以上學歷。為了增強學歷培訓的實效性,除了完成規定的課程外,還開設了農業、畜牧、農機、水利、民政、司法、計生等必修課,抽調縣直部門的專業人員授課,強化了師資力量。為了切實保證村幹部進得來、坐得住、學得進,縣委組織部在培訓學費上,制定了「一降二補三獎」的優惠措施,與農廣校協商,將學費從每人每年1000元降低到800元;縣財政拿出專項經費,每人每年補助300元,鄉村每人每年補助200元;縣委組織部每年拿出10000元,設立了獎勵基金,按照30%的比例評選優秀學員,予以獎勵。通過這些措施,極大地減輕了學員的經濟負擔,調動了村幹部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實行「一降二補三獎」的辦法,昭蘇縣共補助18.12萬元對252名村幹部進行了學歷教育培訓,使全縣146名村「兩委」一把手均達到大專以上學歷。
2、實施「三百提素工程」,開闊村幹部眼界。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讓村幹部能經常接受新鮮事務,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擠出30萬元資金,建立農牧民致富能手外出取經補貼專項基金,從2006年至2008年用三年時間組織全縣百名農牧民致富能手到思想解放、市場活躍、經濟發達、技術先進的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等地,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和「充電」,開闊眼界,啟迪思路,增強其求富圖變的意識和致富技能。2006年11月已組織了第一批33名農牧民黨員赴北京、山東、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參觀學習,這批學員歸來後,昭蘇縣以專題采訪的形式對30名農牧民進行了專題采訪宣傳,並由參加學習考察活動的村黨支部書記組織本村的「兩委」班子成員進行座談,介紹內地的先進經驗,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明確本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為群眾開闊思路增長見識。
3、正確對待村幹部,牢固樹立三種觀念。長期以來,自上而下對村幹部的觀念上有偏見,認識上有誤區,思想上有疙瘩,這些問題較大程度削弱了村幹部的政治地位、行政權利、群眾威信和工作積極性,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此,首先從自身找原因,通過深入扎實的思想教育,使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種觀念,為村幹部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村幹部也是幹部的觀念。村幹部來自群眾,卻不同於群眾。首先,嚴格規定,鄉鎮幹部進村入戶時,要平等對待村幹部,不能指手畫腳,簡單粗暴,更不能歧視村幹部,村幹部到鄉鎮辦事享有優先權,實行鄉鎮幹部首問責任制,不能相互推諉、扯皮,半天能辦完的事,絕不能拖帶第二天,對村幹部不低看一等,不慢待一分,牢固樹立「村幹部是報酬最低,擔子最重的幹部」的觀念。——村幹部是各項工作落實到戶具體執行者的觀念。「上有千條線,下有一根針」,所有的工作最終都必將落實到基層,任務最終卻落到了村幹部肩上,直接面對群眾的是村幹部。因此,在安排任務,檢查工作時要予以充分理解,顧及村幹部的工作難度和苦衷,該出面的要出面,該配合的要配合,不能脫離實際下命令,吹毛求疵找碴子、求全責備訓幹部。要進一步完善鄉鎮幹部駐村工作機制,堅持「好人好馬上一線」,把業務上最強、作風上最正的幹部派駐到村,協助指導村幹部抓落實。——村幹部是群眾代言人的觀念。每名村幹部都是根據《村民組織法》選舉產生的,真正是村民信得過的「代言人」、「代權人」。村幹部天天與群眾直接打交道,與群眾朝夕相處,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可以說與老百姓零距離,群眾有什麼想法、意見、問題都找村幹部,向他們傾訴。因此,村幹部是村民意見的收集人,村級是村民意見的集裝箱。因此,在重大決策前首先廣泛徵求村幹部的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見解,重視他們的想法、看法,達到了集思廣益的效果。這樣,有效維護了村幹部的參政、議政權,提高了村幹部的群眾威信和政治地位。
4、加大投入,為村幹部發揮作用積極創造條件。昭蘇縣通過實施村級陣地工程,共投入資金640萬元新建村級辦公陣地31個,維修16個,擴建1個。同時,加大了村級陣地配套設施建設力度,確定了5項應建的配套設施內容,即:圍牆、道路硬化、廁所煤房、活動場所、院內綠化。為了激發各鄉鎮的積極性,組織部派出專門的工作組,逐鄉逐村對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進行實地測量,測算出工程量,確定了「以獎代補」的方案,並在全縣性大會上舉行了隆重的補助資金發放儀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並從黨費中拿出28.9萬元為全縣31個新建村級陣地配備了875套桌椅、88個圖書櫃。通過改善村「兩委」的辦公條件,滿足農村黨員群眾政治學習和開展各項活動的需要,真正做到黨員活動有地點、學習有內容,為他們營造了溫馨之「家」,增強了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今年,昭蘇縣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開展「集體經濟攻堅月」活動,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工作,以全面提高村級組織為民辦事的能力和本領,增強村級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首先是摸清家底。組織專人對全縣10個鄉鎮的73個村進行了深入的調查摸底,掌握了全縣73個村中有機動地11379畝、集體畜1399(頭)只、草場7825畝、集體林960畝、村辦企業11個。其次是選樹典型。在原有壯大集體經濟典型村(阿克達拉鄉下克孜莫依納克村村民「小銀行」、洪納海鄉開斯克村扶貧資金滾動使用壯大集體經濟做法)的基礎上,探索出了烏尊布拉克鄉麻扎爾村用活土地流轉機制,由村「兩委」出面承包外出打工村民的土地,使村集體增收10000元,探索出了空殼村壯大集體經濟的新途徑;洪納海鄉吐格勒勤村建立了集體與農牧民黨員股份合作組織,採用村集體牽頭,農牧民黨員參股,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把集體、農民的利益拴在一起經營發展。村幹部帶頭入股,農牧民黨員自願參加的股份協會的原則,籌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啟動資金1.65萬元,購買了100隻生產母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村集體為入股農牧民黨員提供包括醫療、政策、貸款擔保、遺屬補助等服務,實現了集體經濟由無到有、由弱到強的轉變。喀拉蘇鄉採取清收欠款以獎代補的方式為克西克薩爾闊布和阿克賽兩個村提供50匹良種馬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第三是組織觀摩。通過開展「集體經濟攻堅月」活動,組織各鄉鎮黨委的主要領導到這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試點鄉村觀摩,拓寬各鄉鎮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思路,鼓勵和引導各鄉鎮從用好一塊地、養好一群畜入手,堅持因地制宜、從易到難、多渠道、全方位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通過實行提高村幹部工作積極性的一系列措施,逐步使村級陣地成為開展便民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重要陣地,今年以來,全縣村幹部和鄉鎮駐村幹部累計接待來農牧民群眾9600人次,解決群眾生活、生產中的困難的問題5400餘件,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和諧新農村的氣象進一步顯現。

Ⅵ 如何做好村幹部工作

一、要加強學習。

新時代新要求,互聯網的合理利用對村幹部有著很大的挑戰。新形勢下要成為一名合格村幹部,對互聯網的熟悉了解就是必不可少的,正確使用電腦,利用網路技術將更方便快捷的為百姓服務,提高辦事的效率。

二、要紮根基層。

在農村開展工作,要沉下心來,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積極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是工作良好開展的前提,不為農村惡劣的環境所打敗。村幹部更多的來自本村,是經過全村的民主評議評選出來的,要不辜負村內廣大群眾的信任,切實的參與到村內的發展規劃中去,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著眼於全村的發展。

三、要做「帶頭人」。

村幹部工作要帶領全村人致富,這是村幹部最基本的職責,也是最主要的責任。當前,廣大農民群眾盼的是致富,要的是辦事,一心一意帶領群眾發展生產、增加收益。要幫助村民把本地具備農業優勢的產業做強做大。要對外開拓市場,對內引進實用技術,研究切合本村發展的路子。

四、要加強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

要在農民自願、經濟上可以承受的情況下,興辦一些公益事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堅定政治方向。雖然村委會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基層政權組織,但是也是農村基層組織。作為村幹部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准確把握政治定位。
五、維護村民意願。

村幹部通常是由村民自治的程序選舉出來的,必須代表群眾的意願,體現群眾的意志,為維護群眾利益做好上傳下達工作。

六、有干勁。

自己想做事才是做好事情的前提,樹立為人民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再多的困難也能夠克服,再大的辛苦也很快樂。

七、會幹事。

當前村裡的工作發生很大變化,必須加強學習主動適應新形勢,利用區域優勢和政策優惠,發生鄉村事業,為群眾帶來切切實實的實惠。

八、懂協調。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村委會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在抓主要矛盾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協調處理好上級、村幹部內部、村幹部與村民,村民之間的關系,使工作得以有序開展。

九、務實與務虛相結合。

務實不代表只干實體工作,務虛也不是搞形式主義。要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行政與黨建等方面的關系,再做好工作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素養。
村幹部是區別於國家公務員的特殊群體,村幹部是游離於國家行政幹部體制之外的、不在編、不脫產的邊緣化幹部。

具體來講,村幹部主要是指通過村民自治機制選舉產生的、在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及其配套組織擔任一定職務、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並享受一定政治經濟待遇的工作人員,主要包括村黨支部(黨總支)委員、副書記、書記,村民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主任和村民委員會內設工作委員會主任。其中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主任是主要村幹部。

Ⅶ 怎樣做好一名農村基層幹部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俗話說「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是村組幹部開展好工作的基礎,也是提高素質,增長才乾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境界要求,與時俱進、持之以恆地學習。

二、懂得服務承諾,增強辦事效率能力

基層幹部要在群眾中有威信,就要為群眾服務,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言必信、行必果,公開承諾的事就要有為。現在的政府是服務型政府,作為基層幹部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服務群眾的意識。

三、懂得分清主次,增強合作共事的能力

農村工作具有任務重、頭緒多特點,作為基層幹部就要學會「穿針引線」的工作方法,懂得分清主次,合理分工,統籌兼顧。現在的農村工作越來越細,考核指標越來越具體,群眾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各項任務越來越明確。作為基層,要落實好這些指標任務,就必須要周密思考,提前安排。

四、懂得化解矛盾,增強調處問題的能力

現階段農村的予盾,有些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有些是發展中形成的,有些是方法不當引發的。不管是什麼矛盾,基層幹部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去化解,並把矛盾產生的根源和背景弄清楚,這樣做化解工作就會心中有數,就不會產生大的對立情緒。

五、持集體領導

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做到重大決策、重大項目申報和資金使用,由集體研究決定,不能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充分尊重多數人的意見和建議,果斷拍板、科學決策,不含糊地堅持原則,講究方式方法,懂得尊重別人,樂於聽取各種意見包括不同意見,集中多數人的智慧。

閱讀全文

與用什麼方法管理好村幹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瑞典輕症治療方法 瀏覽:616
原始股退出計算方法 瀏覽:409
水泵間隙的測量方法 瀏覽:520
材料分析方法視頻 瀏覽:332
杜蘭特真正的訓練方法 瀏覽:318
網上買床安裝方法 瀏覽:782
奶奶教裁剪方法簡單好用 瀏覽:449
老人機簡訊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7
化肥中氮的含量檢測方法視頻 瀏覽:78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瀏覽:535
有點打呼嚕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406
如何賞析詩句方法公式 瀏覽:726
快速融化冰塊的方法 瀏覽:132
手臂痛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87
days360函數的使用方法 瀏覽:635
治療濕尤有效方法 瀏覽:913
小米的快捷鍵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73
用底線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瀏覽:282
檢測方法elisa法 瀏覽:196
遠離口臭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