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種離子檢驗的方法、過程、化學方程式 要具體的,越多越好
一、常見陰離子的檢驗
1 .陰離子的初步檢驗
① 與稀 H2SO4 作用,試液中加入稀 H2SO4 並加熱,有氣泡產生,可能有 CO32- 、 SO32- 、 S2- 、 NO2- 或 CN- 存在,再根據氣體的特性不同,再進行判斷.
② 與 BaCl2 的作用.
試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澱,可能有 SO42- 、 SO32- 、 PO43- 、 S2O32- 根據沉澱性質不同進行檢驗.
③ 與 AgNO3+HNO3 作用.
試液中加入 AgNO3 再加入稀 HNO3 若為白色沉澱為 Cl- 黃色沉澱可能有 I- 、 Br- 和 CN- 存在,若有黃色沉澱很快變橙、褐色,最後變為黑色,表示有 S2O32- 存在,Ag2S 為黑色沉澱.
④ 氧化性陰離子的檢驗
試液用 H2SO4 酸化後,加入 KI 溶液和澱粉指示劑,若溶液變藍,說明有 NO2- 存在.
⑤還原性陰離子檢驗
a 、 強還原性陰離子與 I2 的試驗,試液用 H2SO4 酸化後,加含 0.1%KI 的 I2- 澱粉溶液,若其藍色褪去,可能有 SO32- 、 C2O42- 、 S2O32- 、 S2- 和 CN- 等離子存在.
b、 還原性陰離子與 KMnO4 的試驗,試液用 H2SO4 酸化後,加入 0.03%KMnO4 溶液,若能褪色,可能有 SO32- 、 S2O32- 、 S2- 、 C2O42- 、 Br- 、 I- 、 NO2- 等離子.
2 .個別鑒定反應
⑴ SO42- 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 BaSO4 白色沉澱,該沉澱不溶於稀 HCl 或稀 HNO3
Ba2++SO42- === BaSO4 ↓
⑵ SO32-
a 、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 BaSO3 白色沉澱,加入稀 HCl ,沉澱溶解並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SO2
Ba2++SO32- === BaSO3 ↓
BaSO3+2H+ === Ba2++H2O+SO2 ↑
b 、加入少量 I2- 澱粉溶液,藍色褪去
SO32-+I2+H 2O === SO42-+2I-+2H +
⑶ Cl- 加入 AgNO3 生成 AgCl 白色沉澱,該沉澱不溶於稀 HNO3 或稀 HCl ,但溶於濃 NH3 · H2O
AgCl+2NH3 · H2O === [Ag(NH3)2]++Cl -+2H2O
⑷ Br-
a 、加入 AgNO3 生成淡黃色 AgBr 沉澱,該沉澱不溶於 HCl 或 HNO3 中,微溶於濃 NH3 · H2O .
Ag++Br- === AgBr ↓
b 、加入新制氯水,振盪後再加入 CCl4 ,繼續振盪,無色 CCl4 層變為紅棕色.
Cl2+2Br- === 2Cl-+Br2
⑸ I-
a 、加入 AgNO3 生成 AgI 黃色沉澱,該沉澱不溶於稀 HNO3 和濃 NH3 · H2O .
Ag++I- === AgI ↓
b 、加入新制氯水,I- 被氧化成淺棕色單質 I2 ,加入少量 CCl4 ,I2 溶於 CCl4 等有機溶劑中,顏色加深,現象更明顯.
2I-+Cl2 === 2Cl-+I2
c 、 I2 遇澱粉顯藍色.
⑹ S2- a 、 S2-+Pb2+ === PbS ↓(黑)
S2-+Zn2+ === ZnS ↓(白)
b 、 S2- 遇 H2SO4 或 HCl 放出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
ZH++S2- === H2S ↑
⑺ CO32- 的檢驗
2H++CO32 - === H2O+CO2 ↑
CO2+Ca(OH)2 === CaCO3 ↓ +H2O
⑻ PO43 - a 、在酸性介質中,PO43 - 與鉬酸銨反應,生成黃色磷鉬酸銨沉澱.
b 、加入 AgNO3 生成黃色沉澱,加稀 HNO3 沉澱溶解.
3Ag++ PO43 - === Ag3PO4 ↓(黃)
Ag3PO4+3HNO3 ===3 AgNO3+H3PO4
⑼ NO3 - a 、在濃 H2SO4 存在下,NO3 - 與 FeSO4 溶液反應,生成棕色環.
b 、微量的 NO3 - 可用硝酸試粉來鑒定.
⑽ NO2 - a 、在微酸性溶液中,NO2 - 與加入的對氨基苯磺酸和 α -萘胺作用,生成紅色的染料.
b 、試液用 HAc 酸化,加入 KI 溶液和 CCl4 振盪,有 I2 產生,CCl4 層呈紫色.
2NO2 - +2I - +4H+ === 2NO+I2+2H2O
c 、用 HAC 酸化,加入 FeSO4 晶體,出現棕色環.
⑾ CN - 在通風櫃中進行.
6CN - +2CuS === 2 〔 Cu(CN)3 〕 2 - +S2 - +S
使 CuS 黑色褪去.
二、常見陽離子的檢驗
個別鑒定:
1 . NH4+ a 、 NH4+ 與強鹼一起加熱生成 NH3 ,NH3 遇濕潤的 pH 試紙顯鹼色.
NH4++OH - NH3 ↑ +H2O
b 、與奈氏試劑反應顯紅棕色沉澱.
2 . Na+ a 、醋酸鈾醯鋅與 Na+ 在醋酸緩沖溶液中生成淡黃色沉澱.
b 、焰色反應呈黃色.
3 . K+ a 、亞硝酸鈷鈉與 K+ 作用生成亮黃色沉澱,,反應在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進行.
b 、四苯硼酸鈉與 K+ 作用生成白色沉澱.
c 、焰火反應呈紫色.
4 . Ca2+ a 、與草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白色 CaC2O4 沉澱,該沉澱不溶於醋酸
Ca2++C2O4 2 - === CaC2O4 ↓
b 、焰色反應呈磚紅色.
5 . Mg2+ Mg2+ 與鎂試劑 I 在鹼性溶液中生成藍色沉澱.
6 . Al3+ Al3+ 與適量 NaOH 生成白色絮狀沉澱,加入過量 NaOH 沉澱消失.
Al3++OH- === Al(OH)3 ↓
Al(OH)3+OH- ( 過量 )=== AlO2-+2H2O
7 . Fe3+ a 、 Fe3++3SCN- === [Fe(SCN)3] 血紅色溶液.
b 、 4Fe3++3[Fe(CN)6] 4- === Fe[Fe(CN)6]3 ↓深藍色沉澱.
8 . Fe2+ a 、 3Fe2++2[Fe(CN)6] 3- === Fe[Fe(CN)6]2 ↓深藍色沉澱.
b 、 Fe2+ 加入 NaOH 生成白色沉澱,放置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棕色沉澱.
9 . Cu2+ a 、 亞鐵氰化鉀法 Cu2+ 在水溶液中為藍色,在中性或稀 H+ 中與亞鐵氰化鉀生成棕色沉澱.
b 、 Cu2+ 與適量 NH3 · H2O 生成藍色沉澱,繼續加 NH3 · H2O 沉澱溶解為深藍色溶液.
10 . Co2+ 硫氰化銨法
在酸性溶液中,Co2+ 與 SCN- 作用生成蘭色 [Co(SCN)4]2- 離子.
㈡ 離子檢驗方法
檢驗離子的實驗方法
第一條,金屬那裡的檢驗方式就是將含有鈉離子的溶液用鉑絲蘸取之後在酒精燈上外焰灼燒,在灼燒的時候,通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可以看到火焰呈黃色。
第二條,鉀離子的檢驗和鈉離子沒有太大的區別,也用鉑絲蘸取含有鉀離子的溶液,在酒精燈外業上灼燒。通過藍色鈷玻璃觀察,會看到火焰顏色為淺紫色。
第三條,鎂離子的檢驗時用氫氧化鈉溶液會是正白色沉澱,氫氧化鈉過量的時候白色沉澱是不會溶解的。
第四條,鋁離子的檢驗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邊加邊振盪,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氫氧化鈉溶液溶液過量的時候白色沉澱會繼續溶解。
第五條,氨根離子的檢驗方式加入濃度較高的氫氧化鈉溶液,並對溶液進行加熱,產生可以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刺激性氣體。
第六條,亞鐵離子的檢驗。亞鐵離子檢驗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會生成白色沉澱,並迅速轉變為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的沉澱。第二種是先加入硫氫化鉀溶液之後無明顯的反應現象,再加入氯水溶液會變為血紅色。
第七條,鐵離子的檢驗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就是絡合反應,使用硫氰化鉀溶液,會與鐵離子發生絡合反應,溶液會變為血紅色。第二種檢驗方式就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會直接生成血褐色的沉澱。第三種檢驗方式用的比較少,是加入苯酚溶液會變成紫色溶液。
第八條,氯離子,溴離子,碘離子的檢驗。這三種離子的檢驗都可以用同一種方式,就是加入硝酸銀溶液,再加入稀硝酸,會分別有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淡黃色沉澱,黃色沉澱產生。
㈢ 檢驗離子的方法歸納
檢驗離子的方法歸納如下:
10、鐵離子:①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反應,溶液變成血紅色;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澱。
11、銅離子:①溶液顯藍色(濃的CuCl?溶液顯綠色);②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藍色沉澱。③向溶液中加入鐵片(或Zn片)反應,在金屬片上有紅色物質生成。
12、氫氧根:向溶液使無色酚酞(或紫色石蕊),溶液變為紅色(或藍色)。
13、氯離子: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銀溶液,生成白色的沉澱,該沉澱不溶於稀硝酸,能溶於氨水。
㈣ 初中化學所有離子的檢驗方法
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離子的檢驗.
1、H+: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2、OH-: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3、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4、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氯離子
5、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6、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7、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澱則是銅離子
8、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是鐵離子
(二)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㈤ 【化學】離子推斷題的解題思路與技巧
我這里有一份資料,前邊有一些物質的俗名和顏色的部分,對解題很有幫助。留個郵箱發給你。
解題的技巧我貼在這里:
推斷題解題技巧
推斷題是中考化學試題中常見的題型。該類題目考查知識面廣、變化多端、思維容量大、綜合性強,是考查學生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抽象思維及邏輯推理能力的一類好題。但學生普遍感覺這類題難度較大,解題時不知從何下手,下面簡述這類題的解題技巧。
一、解題的一般思路
二、推斷題的常見突破口
1.物質特徵
⑴ 固體顏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紅色);Cu2(OH)2CO3(綠色);CuSO4?5H2O(藍色)、S(黃色)。
⑵ 溶液顏色:含有Cu2+(藍色);含有Fe2+(淺綠色);含有Fe3+(黃色)。
⑶常見固體單質有Fe、Cu、C、S;氣體單質有H2、N2、O2;無色氣體有H2、N2、O2、CO、CO2、CH4、SO2;常溫下呈液態的物質有H2O。
2.現象特徵
⑴ 火焰顏色:S在O2中燃燒(藍紫色);S、H2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CO、CH4在空氣中燃燒(藍色)。
⑵沉澱顏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藍色);Fe(OH)3(紅褐色)。
⑶ 能使燃燒著的木條正常燃燒的氣體是空氣,燃燒得更旺的氣體是O2,熄滅的氣體是CO2或N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O2。
⑷ 能使白色無水CuSO4粉末變藍的氣體是水蒸氣。
3.反應特徵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變紅(或紅色Fe2O3變黑)的氣體是H2或CO,固體是C。
⑶ 在O2中燃燒火星四射的物質是Fe。
⑷ 在空氣中燃燒生成CO2和H2O的物質是有機物,如CH4、C2H5OH等。
⑸ 能溶於鹽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澱有CaCO3、BaCO3;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有AgCl、BaSO4。
三、推斷題解題的常用方法
1.一點擊破 順藤摸瓜
有些推斷題,涉及曲折迂迴的轉化歷程,同學們總覺得無從下手,只要抓住題目的明顯條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結論。常用順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順藤摸瓜逐步得出結論。 2. 逆向思維 反向推斷
有些推斷題,利用題給條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學們可以運用物質相互反應規律由因究果的思維方法進行逆向推理,得出結論。
3.提出假設 逐一論證
有些推斷題,可以根據題給條件,提出假設,然後歸納推敲篩選,得出合理的假設范圍,最後驗證得出的結論。
4.發散思維各個擊破
有些推斷題,可以根據各部分的已知條件,分別得出相應的結論,各個擊破,然後綜合推斷,得出相應結論。
㈥ 初三化學各種離子的檢驗方法
樓上那位兄弟,你的回答很多都不對啊,建議改一改…這都快中考了,不要誤人子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