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

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7 12:01:06

⑴ 淺談如何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學

◎馬坤景(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實驗中學,河北 安新 071600)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3-194-01
摘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自己讀、想、講;要指導學生誦讀,使之讀准讀暢;要指導學生熟讀並達到背誦;指導學生正確口譯、筆譯,讀寫結合。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教學;讀寫結合;指導
新課程標准所編訂的新版初中語文課本的一個十分明顯的改進,就是課文中的古詩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這實質上也是對語言的工具性的深層次的理解和對文言詩文中豐富的人文因素的的高度重視的結果,並且課程標准對古詩文教學也提出了明確的學習要求,即「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很多學生認為當今社會是科技發達的社會,文化領域、科技領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話文,對文言文學習無須努力去死記硬背。他們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其實古代文化中有許多作品是值得我們去深刻研究、領會的。有的文言文告訴我們為人處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訴我們學習文化知識的方法或見解,有的文章可以讓我們認識政治上的利與弊等等。所以,學習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國悠久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也可以把歷史當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們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燈。如何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學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如下方法:
一、指導學生自己讀、想、講
教學文言文,應和現代語體文一樣,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講解,以使他們真正理解,並激起閱讀的興趣。現在有的教師逐字逐句地串講,一字不漏,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徹底,實際上由於是灌注式的教學,可可說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反而是不徹底的。在教師指導下自讀自思自講,雖可能有誤讀和曲解的地方,但一經教師指出,既可得到糾正。再者,也是更為重要的,只有指導學生自讀、自思,他們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以至進入文言所反映的歷史生活中去。
為此,就有必要提出思考題,讓學生回答討論。這對文言文的學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思考討論題可以兼及內容和語言兩方面。一般的應側重在內容的一面,可就人物、事件、情景、氣氛、環境、背景和作者等各個方面,提出思考課題,讓學生思索,發表看法。
文言文學習中,可能爭論的問題比學習現代文多,而且有極不相同的看法。教師要各抒己見,讓學生不受拘束的發表見解。這里,教師不要固執先入為主的某些傳統看法,而要留意當代語言學和文藝理論的新學說,隨時吸收科學的新成果,以做出更科學的解說。
二、指導學生誦讀,讀准讀暢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強調了讀的重要。誦讀是語文教學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文言文教學誦讀就更為重要。要通過誦讀促進學生讀准、讀暢,進而增強語感、理解內容、提升品位。對讀的要求可由低到高。如開始要求讀准,文言文中生僻子較多,古今不同音的字也較多,還有些文言句子不順口,很容易斷錯句。教師可採用示範朗讀對學生進行讀的指導。以准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注意節奏、重音,在發展到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具有古人的味道。這樣以讀感染,激發興趣。讀的方式應多種多樣,如:范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全班齊讀等。有條件的可配樂朗讀,活躍氣氛,激發興趣。當然誦讀要根據課文長短、難易程度及學生的讀的情況而掌握好讀的時間、遍數,以保證課堂的高效。
三、指導學生熟讀和背誦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和背誦是文言文教學中一種傳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現在的大部分學生朗讀能力差,口頭表達能力差,這不能不說是與教師忽視朗讀訓練有關。
本人在教一些名篇的時候,都要求熟讀和背誦課文,因為熟讀和背誦可幫助學生理解詞句。課文中的文言文大都是一些淺易的文章,一些較困難的詞句文中的註解都有,而另一些稍難的詞句,學生可在多讀中理解掌握。熟讀和背誦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意圖,常常體現在段落及句式上,通過多讀可以加深理解。在讀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能夠和作者產生共鳴,能真切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理解文章的內容。另外,熟讀和背誦可以使學生領會寫作上的特點及語言特點。只要能反復多讀,學生就能更好的掌握語言的妙處,這是教師滿堂講授所不能代替的。
四、指導學生口譯和筆譯
在既有課文注釋,又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口譯和筆譯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口譯必不可少,筆譯則看課文的長短和時間的多少或譯或不譯,或全譯或譯一部分。口譯尤其是筆譯中的錯誤或不完全的地方是自然的,不能期望完善的語譯。重要的是,只有學生自己譯,他們才能深切地體驗到文言文的特點和妙處,才更有利於真正掌握閱讀它的能力。
五、讀寫結合
文言文課文中,包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事件材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發現許多寫作的材料,並將這些分類整理,保存在記憶庫中。綜合必修課文中的文言文來看,在學完《論語十則》、《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出師表》,、《陋室銘》、《愛蓮說》、《大道之行也》、《桃花源記》等課文後,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寫讀書心得和評論,一方面加強了課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思想素質;我們還可以建議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歷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不僅能深入把握與了解課文所涉及的人物、歷史事件以及思想情感,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⑵ 初中文言文應該如何教學

文言文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中學課本上所先的篇章又大多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可是由於文言文產生的時代久遠,中學生的古代文化常識和文言知識掌握不足等原因,文言文教學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需要特別加強的地方。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方式,1熟讀課文,自我提高。2全文閱讀,全班朗誦。初中學生自學能力,自控能力有限,而教師當約束學生學習。3背景概括,全體受教。要學好一篇文言文,就要去理解作者當時的背景及情況。4重點字詞句重點教學。找出文言文重點詩詞,虛詞要特別注意虛詞實用,詩詞虛用的情況,其餘之乎者也都不用太在意,可以一筆帶過。

⑶ 怎樣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藉助工具書理解古今不同的字義,讀准字音,讀准停頓,做到理解實詞,辨別虛詞,多讀多記,撐握常見文言文常識,像詞類活用,古今字,通假字,省略句,倒裝句,等。還可結合現代詞語來理解,現在成語中保存了很多文言詞語。

⑷ 如何營造初中文言文課堂的高效教學

在初中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由於文言文的內容比較抽象,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難度,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現階段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熱情不夠,一些學生覺得文言文的學習只是簡單的進行背誦,對教學大綱中對文言文的要求理解不夠深刻。第二,學生學習文言文時對知識的鞏固程度不夠,教師雖然花費了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文言文的教學,但是學生對文言文的鞏固程度卻達不到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會歸納整理,知識體系雜亂無章,呈現出一種茫然的狀態。面對這種情況,如何讓初中文言文教學更高效,已經是當下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
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轉變教學觀念
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以新課標教學理念作為教學的依據,深入貫徹落實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一般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個人學習方向以及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再加上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力度不夠,所以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一般都存在著功利化的思想,運用機械記憶的方式。所以,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應該充分地認識到現階段文言文教學的具體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多引導學生主動地接受文言文的學習,體會文言文的音韻美和厚重的歷史知識,讓他們愛上文言文,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能夠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進行學習和領悟,這種教學方法能夠避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消極厭學的現象,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教法有所革新
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的滿足於簡單的灌輸一些文言文的知識給學生,而是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採取一定的措施引導學生轉變自己的學習方式,始終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上,以學生能夠對文言文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為主要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該保證文言文教學的精彩性,在講課的過程中適當的添加一些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或者視頻資料,提高學生對教學的興趣。比如說在對八年級上冊的《岳陽樓記》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短片以及圖片等形式向學生介紹一下岳陽樓的具體狀況,讓學生對范仲淹所描繪的岳陽樓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以加深「胸懷天下」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探究思考,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採取更多形式,比如小組合作翻譯,每組選出糾錯員、疑難大師,採取互幫互學的形式,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最大程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以及聰明才智,有效地提高了初中文言文課堂的高效性。
三、教師在進行教學方式創新時必須以教學大綱為依據
我們雖然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但是這不意味著盲目的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應該堅決避免出現捨本逐末、盲目創新的現象,教師在進行教學方式創新時必須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抓准綱目,以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和能力為目標。對於教學方式的創新,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誦讀文言文的能力進行充分的訓練。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文言文的誦讀能力是每一個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初中語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文言文都是眾多教育學者經過千挑萬選所得到的最為精華的部分,這些文言文不僅所蘊含的思想比較豐富,並且氣韻也比較生動,這些特點都需要學生在朗誦的過程中進行親身體會和理解。比如說在進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學習時,從字面上我們雖然可以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妙,但只有通過親身的朗讀,體會節奏和韻律,我們才能從中體會到作者那種胸懷天下,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另外,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應該向學生明確地標明應該掌握的實詞、虛詞等內容,並對這些需要重點掌握的詞彙進行解釋,保證學生能夠對文章有一個明確的理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在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今天,文言文更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提高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顯得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適當地進行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的改變,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保證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進行文言文的學習,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⑸ 初中文言文教學技巧

課程標准對整個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提出了一個總的階段目標:「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但是,初中階段文言文教學不能只是簡單地當作一個整體,而應該針對不同年級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分年級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落實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七年級段的文言文教學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共選編了12篇文言文,有《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論語>十二章》《誡子書》《狼》《塞翁失馬》《杞人憂天》《孫權勸學》《賣油翁》《陋室銘》《愛蓮說》《河中石獸》。這些文章大都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易懂,作品形象鮮明,故事性強。因此,七年級的文言文教學應該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培養學習興趣。課堂上首先要設計好導入語:可以是熱情洋溢的談話,有趣的故事,有關作者的逸事;也可以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視頻、圖片、歌曲;還可以採用直觀形象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例如:演出式、繪畫式、講述式、演唱式、朗誦會、欣賞視頻等形式。讓學生帶著高漲的情緒進行文言文的學習與思考,穿越時空,在叩響閱讀文學經典的大門。

第二,教給學生誦讀、理解、背誦的方法。誦讀是核心,學習文言文就要指導學生敢於讀、堅持讀、喜歡讀。理解即疏通文字,感知課文。我們要引導學生逐步擺脫依賴教師講解的思想,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要讓學生學會找出疑難詞句,課堂上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師生合作找到問題的答案。熟讀成誦就是培養文言文語感重要的方法。在背誦時要指導學生,集中精力,要做到嘴念、耳聽、心想,邊讀邊體會文章的內容、意境。還要教給學生背誦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例如:參照譯文、化整為零、邊抄邊讀以及「抓三點」(抓住段落首字,段落首句和尾句,段落思路和中心三個關鍵點)背誦法。

第三,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圍繞學習的各個環節,「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對學生進行教育,改變學生喜歡直觀形象,依賴教師詳細講授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培養理性思維,磨練意志品質,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八年級段的文言文教學

從八年級開始教材改變了編排系統,將文言詩文的編排由七年級每單元一課的編排方式,改為每冊集中兩個單元的編排方式。八年級共選編了16篇文言文。除了4篇寫景散文《三峽》《與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與朱元思書》之外;其餘12篇都是表現志趣與情操的古文,有《富貴不能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愚公移山》《周亞夫軍細柳》《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核舟記》《北冥有魚》《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雖有嘉餚》《大道之行也》《馬說》,這些文章有情趣,有理趣,從不同方面表現了古人的哲思與情懷。

在整個初中階段,八年級文言文篇數是最多的,閱讀難度明顯增大,知識點也變得更多了。因此,這一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應該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第一,培養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識。可教給學生一些積累的方法。比如:前後勾連,積累常用實詞和虛詞;藉助現代漢語,積累文言詞語義項;積累一些詞語在古代漢語中的常見義項等。這一階段的另一重要學習方法是適當的講解文言文的閱讀規律,剖析典型文言現象,對學生進行文言語法教學。

第二,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八年級編排了4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美文,可以通過圖文、聲像並茂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聯想和想像,使文章或優美或雄壯,或空靈或清新的山水景物,能夠在學生的頭腦中還原重現。進而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感受景物的特點與神韻,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從而深刻地領會文言文獨特的審美情趣。

第三,注重知識遷移。文言文蘊含著豐富的詩畫意蘊,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情感。教師應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優秀的文言作品,要由課內遷移到課外,布置學生廣泛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言作品,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孟子》、《聊齋志異》等,並適當作些讀書筆記,寫一些心得,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鑒賞能力。

⑹ 如何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最好附有閱讀技巧以及教學方法)

你是老師?
初中不用太重視文言文方面,完成基本的就可以。
學生能接受的話,就培養培養他們的文言語感,並且平常多做些文言文,但要有質量,每一篇文言文(最好是課外的),都要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學生先通過查詞典自行翻譯,並且進行批註之後老師再講),並且要時常總結某些字的不同意思及用法,同時聯系課內的文言文;另外,對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等等,要在平時教他們識別並進行練習

⑺ 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藉助工具書理解古今不同的字義,讀准字音,讀准停頓,做到理解實詞,辨別虛詞,多讀多記,撐握常見文言文常識,像詞類活用,古今字,通假字,省略句,倒裝句,等。還可結合現代詞語來理解,現在成語中保存了很多文言詞語。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坂里中學 黃淑端 發表時間:2013-2-23 8:23:27 來源:長泰縣教育局 訪問次數:1164

文言文教學一直沿用「解題——背景介紹——串講翻譯——字句深析——背誦記憶」的傳統模式,高耗低效。那麼,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呢?我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教學策略:

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姚姬傳也說:「大抵學古文者必須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生作外行也。」讀的道理,就是通過誦讀可以培養語感,熟悉詞彙和句式,體會語言中的思想感情。進而抓住作者的情趣、氣勢或神韻。從糾正句讀到有節奏,最後抑揚頓挫地表達感情,這不僅是積累語言的過程,也是一次審美過程。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的范讀或學生聽多媒體朗讀、學生的朗讀和齊讀是必不可少的。

誦讀,首先要「明讀音」。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讀音,跟我們今天的現代漢語常見的讀法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的范讀或學生聽多媒體朗讀,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如《桃花源記》的「便要還家」一句中的「要」不讀「yào」而應讀「yāo」。文言文中這些異音字的存在,使范讀顯得尤其重要。另外,還要「明句讀」。中學文言文教材都已斷句、標點,句子停頓易於掌握,難的在於一些復雜的句子內部的語法停頓問題。例如《論語》中「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古文中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可以」古義是:可以憑借,而「以為」中間省略了「之」。因此這句應讀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而不可誤讀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通過范讀,學生掌握了音節的停頓,讀得朗朗上口。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對照課文注釋默讀,在讀懂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再指名朗讀,組織齊讀。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讀多了,要求背誦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並體會語言中的思想感情。並且將朗讀貫串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孤立地把它當作某一個教學環節。其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二,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感。」的確,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發展創新思維的內驅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古言文時應首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時效性。除了上面的朗讀方法外,在引導、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方面我還歸納以下幾種方法:

1、適當的導入,創設情境,把學生領到文言文的課堂中來,讓學生感到走進去的樂趣。例如在學習《木蘭詩》時,先把電影《花木蘭》裡面的精彩片段播放給學生看,以此激發起他們學習此文的興趣。

2、在具體的課文教學中,精選或加播與課文或作者人物有關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孫權勸學》時,就適當的講幾個與孫權,呂蒙有關的歷史小故事。在學習《論語》時,就簡要講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使學生受到觸動,活躍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課堂情景劇,對於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文言文課文,可以讓學生依據文本內容自主編排情景劇,然後表演,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講《細柳營》這篇課文時,就嘗試了一下,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們表現出極高的熱情,並且運用適當的內心獨白,略微誇張的表演將周亞夫將軍的性格,表演得十分的到位,使整個課堂氣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4、復習文言文可以搞知識競賽形式。以「開心100」的形式舉行知識競賽。利用學生競爭的心理鞏固知識點。

總之,在每節課的具體設計上,或者創設情境、引人入勝,或者設置懸念、促人探索,或者……,教師需要找到一定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興趣,才能提高古文教學的實效性。

三、改老師串講為學生研討

教學中要使學生有一種意識——主動學習,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主動去解決。
筆者認為,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真正讓學生動起來作為突破口。「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蘇霍姆林斯基如是說。因此教師應打破一言堂的沉悶局面,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主動、全面地動起來,使其不再視學習文言文為畏途。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是實現文言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手段。

在文言文教學中,我牢記「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凡老師可以放手的地方,盡量放手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參與、自主體驗、自求理解,不讓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葉聖陶先生也說:「語文老師不是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領會。老師就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二語,不要啰里啰嗦,能給他們開竅就行。老師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了。」這段話不僅適用於現代文教學,也適用於文言文教學。《新課標》指出學生要能藉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這一要求正好適合初中學生。因為他們有課文下的注釋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幫助或課外參考書的幫助,可以粗略地讀懂文言課文。

讀前,教師先教給學生閱讀、翻譯、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譯時要遵循「信、達、雅」的原則:信,就是要求譯文能准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加意思;達,就是要求譯文明白通順,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沒有語病;雅,就是要求譯文用詞造句比較考究,能體現原文的語言特色,文筆優美,富有表現力。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等。學生掌握了方法後,每次在講課前,都要書面翻譯出所要學習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分小組討論,小組內存在的「疑難雜症」再上繳老師。講授過程中,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中心發言人串講課文(不準看任何資料),本組成員則邊聽邊看參考資料,遇到中心發言人講錯的地方予以指正。有爭議的地方共同研討,疑難問題可當堂向教師詢問。這種變教師講為學生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嘗到了參與教學的滋味,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自覺學習的意識,讓其無形中養成鑽研的習慣。

四、綜合比較,觸類旁通

學習文言文難,表現在諸多方面,如實詞方面,有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比較歸類,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如《桃花源記》中有兩個句子出現到「尋」字,即「尋向所志」、「尋病終」,這兩個「尋」詞義各不相同,前者是「尋找」的意思,後者是「不久」的意思。這樣加以綜合,使學生能一目瞭然,便於理解。至於古今異義詞,則把古義和今義加以對照、比較,加深印象。通假字則列成表格,分讀音、通什麼字、意義三格加強記憶。

文言文虛詞教學更是難點,這就需要幫助學生找出規律,促其牢固掌握。虛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之、而、其、為、以、乃」等字,這些虛詞其實也是多義詞。在教學中可以把這些字詞列成表格加以歸類,分用法和詞義兩部分,以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理解和記憶。復習時這些知識須綜合講授,然後要求學生舉例,這樣就能達到掌握規律、鞏固知識的目的。

注意:初一時,不要講太多。遇到一個講一個,兩個就歸納兩個。初三時再總的歸納。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

五、內外拓展,突破文本,確保有效性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整合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內與課外拓展。王榮生教授對文本有一個很恰當的比喻,他說:「教材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其中蘊含著雜質,因而,這塊『璞玉』需要教師精心雕琢。雕琢,即從教材中開發出適合自己以及學生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門學問。」文言文這種文學形式,是前人情感的抒發、智慧的結晶。所要傳達的聲音也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命運遭際和靈魂世界,但這並不是說和我們今天的生活是毫無關系,否則我們不會通過文字從屈原、李白、杜甫、蘇軾、等古人身上透視出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剛強與孱弱,甚至看到整個民族的症結所在。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上,不能因為要滿足考試等短期目標的需要,就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文言文語法和反復做題的層面上,而應把相當的精力放在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探求每篇古文包含的深層意義上面。讓學生充分了解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情世故和思想感情。這樣學生才能認識到,古文學習不只是學會一些文言詞語,而是要發現古人的生活情趣,與今人息息相關。引導學生在與古人進行思想交流的同時啟迪他們的思維。教師應帶領學生打開思路,向課內縱深拓展,向課外橫向延伸,在廣泛涉足前期積累的知識的同時,對文本進行了多角度的解讀,增添了課堂的厚實感。

總之,文言文有效教學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哪種方法,都應著眼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學效果。只要我們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對文言文的教學進行科學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學設計,就一定能在新課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學方面取得可喜成績。

⑻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幾種方法

1.確立目標——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2.實施手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3. 教法實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3.1 教師教學不能貪多求全。
3.2 教師教學要講究方法,"授"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漁"。
3.3 讓學生學會摘錄。

⑼ 初中文言文如何才能教好

在文言文教學中,我採用的一般教學程序是:1.課前三分鍾聽說訓練。2.復習上節課的內容。3.展示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4.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預習本的內容包括:生字、拼音、釋義、文章中心內容、文言文的翻譯,課後練習題等。5.教師簡介作品作者,文章的寫作背景.6.教師范讀(或錄音范讀)後,請幾位學生朗讀,糾音,指導朗讀方法,然後全班同學齊聲朗讀課文(至少兩遍)。7.教師出示小黑板,讓幾位學生完成重點字詞的解釋和重點句子的翻譯。8.教師請學生逐句逐段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9.教師出幾道思考討論題讓學生當堂完成。10.在師生明確思考討論題的基礎上,教師對課文內容和主題進行分析。11.讓學生質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12.師生共同完成課後練習題。13.把本課的內容與社會生活實際聯系,談談自己的感受。(或當堂寫片斷作文)14.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15.布置作業。福建省東山縣石齋中學董朝暉

⑽ 初中文言文教學要點

說到文言文,或許很多師生都大驚失色;的確,文言文難教也難學,不但讀起來拗口,意思理解起來更是千回百轉,大費周章,尤其是剛接觸文言文的初中學生,有小學讀起來順口的古詩詞一下子進入難辨口舌的文言文,好多人就懵了。
本篇以耳熟不能祥的《前出師·諸葛亮》為題,分享一下教與學的經驗。
第一:熟讀課文,自我提高
《出師表》一文,不但許多學生難讀難背,就連許多老師也抓狂,不得不佩服諸葛先師的大智大慧,述職報告寫得這么津津樂道,後人無不嘆為觀止。
所以,所謂語文老師,熟讀文言文為第一要義,如果自身都不行,談何教學,豈不誤人子弟哉?
第二:全文閱讀,全班朗誦

初中學生自學能力,自控能力有限,故而教師當約束學生學習,開始接觸文言文必然會出現抵觸的現象,所以,要監督和指導全班多朗誦課文,熟讀並對其感興趣,打好堅實的基礎,否則,文言文將一竅不通。
第三:背景概括,全體受教

要學好一篇文言文,就要去理解作者當時的背景及情況,比如,《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出師北伐時給後主劉禪上的奏摺,也就相當於今天的述職報告,那麼作為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蜀漢丞相以及統軍主帥,又有「劉備託孤」,即將出師,朝中放心不下,當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所以,老師要讓學生了解這一段歷史,才能學好文言文。
第四:重點字詞句重點教學

找出文言文重點詩詞,虛詞要特別注意虛詞實用,詩詞虛用的情況,其餘之乎者也都不用太在意,可以一筆帶過。比如,刑:受罰;並不是受刑。如圖:
第五:名言名段,一點概全

文言文中的名言名句尤其重要,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名言名句幾乎概括了整篇文章。比如: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等名句,要多加解釋和理解。
第六:成效分層,兩頭指導

要全篇分析,全班概括,找出兩極分化的原因以及重要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做到取優補差。
第七:課堂氛圍,不可或缺

課堂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尤其是語文,文言文相對枯燥難懂,如果課堂氛圍也枯燥,則會事倍功半,多以,一定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發言交流。
第八:交流共享,共同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文言文的教學要注重交流,交流才能有所思,才能有所進步。所以,師生之間一定要學會交流互動,傾聽不同的聲音。

閱讀全文

與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子宮托垂的治療方法 瀏覽:865
淺小葉型肺氣腫的治療方法 瀏覽:649
12x3x5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686
大黑鷹的使用方法 瀏覽:961
大紅袍安裝方法 瀏覽:391
安裝金紗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5
小女孩扎短長頭發方法簡單又漂亮 瀏覽:885
胸大肌杠鈴鍛煉方法 瀏覽:372
快速去除果凍的方法 瀏覽:989
維護水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460
沖壓件剪切計算方法 瀏覽:671
打通手足經絡脹疼方法有哪些 瀏覽:450
粉底凝霜使用方法 瀏覽:987
拋物線安裝方法 瀏覽:153
用什麼土方法治腳氣最好 瀏覽:415
腎損傷的治療方法 瀏覽:366
快速清除眼袋小方法 瀏覽:899
鑒別信息的真偽的基本方法 瀏覽:378
荷荷巴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743
甜菜葉食用方法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