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畢業論文所用的研究方法
畢業論文所用的研究方法
畢業論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畢業論文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有重要意義,畢業論文中所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種,那麼下面大家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畢業論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的相關知識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3、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
第一、主動變革性。
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
第三,因果性。
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4、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
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
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
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5、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8、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
9、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
(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
(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
(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10、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畢業論文寫作步驟
在寫作過程中,論文寫作基本步驟一般分為"前奏——提綱——寫作——收尾——校對"。
1、前奏
就是對資料的收集和遴選,並對文章需要的內容進行消化處理。
2、提綱
就是對文章的整體思路進行總體掌握,這樣才能對論文寫作質量有充分的保障。
提綱是由序碼和文字組成的一種邏輯圖表,是幫助作者考慮文章全篇邏輯構成的寫作設計圖, 是作者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
圖表在手,作者可以初觀論文結構的全貌,層次清楚,重點明確,簡明扼要,一目瞭然。
提綱是論述框架,是構思的外化。思如流水,稍縱即逝,要盡快捕捉記錄並固化。
3、寫作
這個過程是比較重要的,也是核心,在論文的正是寫作過程中需要整合各種資源以及各種優勢資料,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4、收尾
開頭和收尾都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樣保持文章的高質量具有保障意義。
5、校對
校對工作是對文章的最終處理,這種校對包括文章寫完後的校對以及對作者不滿意地方的修改,這個很關鍵,也很重要,是對作者負責任的集中體現。
畢業論文寫作方法
(一)選題方法
選題是畢業論文寫作的開端。能否選擇恰當的題目,對於整篇畢業論文寫作是否順利,關系極大。好比走路,這開始的第十步是具有決定意義的,第一步邁向何方,需要慎重考慮。否則,就可能走許多彎路,費許多周折,甚至南轅北轍,難以到達目的地。選題,要遵循這樣兩條基本原則:第一條是價值原則,即論文的選題要有價值。論文價值有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之分,選題時,要把應用價值擺在首位。寫的畢業論文不是毫無實際意義的「空對空」的文字游戲,而是來源於現實,並為現實服務的。衡量一篇論文是否有價值以及價值之大小,應當首先看它能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如何。我們要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題目,寫出文章來最好能指導現實,為當前的現實服務。第二條是可行原則。選題時要充分考慮主客觀條件。客觀條件主要是寫作的時間、地點、環境;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學識和所掌握的材料等。在選擇畢業論文題目時,必須考慮自己的主、客觀條件,量力而行。即要選擇那些客觀上需要,主觀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題目。
(二)搜集材料方法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寫文章不能沒有材料。畢業論文如果缺少翔實的材料,就會像毛澤東同志曾經批評過的黨八股那樣,「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像個癟三,瘦得難看」。
寫作的材料從哪裡來?第一來自生活。人民群眾豐富多採的生活實踐是文章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魯迅曾對青年作家說過,「此後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要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黨校學員來自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都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指引導他們從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從自己的「生活倉庫」中攝取寫作材料。第二來自書本,包括各種文獻資料、報刊雜志等。宋朝朱熹詩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講的是讀書的好處。書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寫作者如能經常向書本請教,文章的材料就像「源頭活水」那樣源源不斷。指時博覽群書,瀏覽各種報刊,發現有用的材料,就可以向學員推薦。材料靠自己去搜集。指導教師可以指導學員先制定一個搜集材料的目錄,如是調查材料,可按時、地、對象擬定目錄;如是文獻資料,可按書刊名稱和發行年月安排目錄。要著重搜集第一手材料,對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處、核對原著。
(三)立意方法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主題。主題在文章中處於核心地位,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一篇文章質量高低、價值大小,主題是其衡量的主要尺度。
指導學員立意,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符合現實需要,體現時代精神。文章是時代的產物、現實的反映,它的主題應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特徵及發展方向。因此,畢業論文應牢牢把握時代脈膊,回答時代提出的最尖銳、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以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第二,反映客觀事物本質。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反映,但並不是像鏡子那樣機械地反照現實,而應當反映客觀事物的某種本質,揭示其內部的規律性。
第三,要有獨到的見解。只有獨到的見解,才能使人受到啟發,令人感奮,於人有益。什麼是「獨到的見解」?就是古人所說的「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俱無」的思想、認識、意見、主張。要獲得獨到的見解,關鍵在於多思。其次,要有膽識,敢於標新立異。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入事物的本質,多思深思,確立有現實意義;有獨到見解、有理論深度的主題。
(四)謀篇布局方法
所謂謀篇布局,就是考慮和安排文章的整體結構。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確定了主題,選定了材料,接著就要把文章的框架搭起來。安排結構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圍繞主題安排結構;(二)要有明確、清楚的層次;(三)要完整、自然、嚴密。指導教師應根據文章所要表現的內容,合理安排結構,做到有中心,有層次,首尾圓合,重點突出,嚴謹自然,富於變化
Ⅱ 論文寫作方法有哪幾種研究方法
常用的有六種第一種:調查研究法它的主要方式有訪談形式、電話調查形式問卷調查形式等 這個是對研究對象進行周密和系統的了解並收集大量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從而總結出規律性的內容。第二種:觀察研究法這是指研究者根據研究的對象用自己的感官和其他輔助工具去探究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式。第三種:實驗研究法實驗研究方法是研究者通過自然和社會現象和現象之間普遍存在著的一種因果關系的體現。第四種:數量研究法它也被稱為「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進行研究從而得出事物之間的關系、變化規律、發展來達到研究對象的正確理解和預測方式。第五種:模擬法(模型方法)在實驗室里先設計出於某個被研究現象或過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後通過模型間接的研究原型規律性的實驗方法。第六種:探索性研究法它是用我們已知的信息知識通過自己探索和創新得出新穎獨到的理論和成果。注意:寫論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寫完、寫好的,在寫的過程中,一定要加上自己的思維與看法,不能照搬他人的成果,這樣才能寫好一篇論文喲!
Ⅲ 論文研究7大類方法
以下就是7類方法:
Ⅳ 論文中常用的20種研究方法
論文中常用的20種研究方法如下:
1、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受訓學員研究分析,培養學員們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執行業務能力的培訓方法。
4、比較分析法
亦稱對比分析法、指標對比法。是依據客觀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和發展變化,通過同一數據的不同比較,藉以對一定項目作出評價的方法。
5、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又稱思想方法、認識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
6、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內容分析的過程是層層推理的過程。
7、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科學認識的方法。一般用於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編制任務清單初稿。
8、功能分析法
或稱結構功能分析法,西方語言學、社會學等學科分析研究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根據對社會現象功能的分析研究去解釋說明社會現象。
9、預測分析法
對人們所從事的社會經濟活動可能產生的經濟效果及其可能的發展趨勢,事先提出科學預見的一種分析方法。
Ⅳ 論文能用兩種研究方法嗎
論文能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研究方法,但會加大研究和成文難度,需要與指導老師溝通確認後,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理性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什麼樣的研究方法,就有什麼樣的科學研究。如果說歸納法產生經典科學,假說演繹法產生相對論,那麼系統方法則產生復雜科學,恰如手工鐵鏟代表農業社會、蒸汽機代表資本主義社會、計算機代表信息社會一樣。研究方法對於社會進步、學科建設和學術規范均有重要的作用。
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3)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
(4)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5)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研究方法
Ⅵ 論文中常用的9種研究方法
論文寫作是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有重要的意義,在撰寫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規范好格式要求,還要掌握寫作研究的常用方法。那麼,在論文寫作中,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呢?
一、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二、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三、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四、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五、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六、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七、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八、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九、個案分析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Ⅶ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有關於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有關於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論文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方式。而論文的研究方法則是為了論文的寫作去進行調查、實驗等的一種研究方式,下面分享有關於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獲得大量數據,進而對調查中收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總結歸納,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典型例子
調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問卷調查法。它是通過書面提問收集信息的一種方法,即調查人員編制調查項目表,分發或郵寄給相關人員,詢問答案,然後收集、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和輔助儀器,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考察,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典型例子
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就是通過觀察法提煉總結出來的;兒童心理學創始人——普萊爾,也是在一次次地使用觀察法後,提出了兒童心理學領域中的諸多理論。
(3)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經過精心設計,在高度控制的條件下,通過操縱某些因素,從而發現變數間因果關系以驗證預定假設的研究方法。核心在於對所要研究的對象在條件方面加以適當的控制,排除自然狀態下無關因素的干擾。
典型例子
採取實驗法的一個典例是羅森塔爾效應的提出,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未來發展趨勢測驗」,發現人們對他人行為的期望通常可以導致他人向期望方向改變。
1、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是對事物或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數量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計算出研究對象的各項指標及其數值。常見的定量分析法包括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數學模型法等等。
典型例子
企業管理中時常採用定量分析法,比如企業信用結果的得出,就是採用定量分析法,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的結果。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揭示事物運行的內在規律,包括因果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
典型例子
德爾菲法是最典型的定性分析法,該方法按照規定的程序,背靠背地征詢專家小組成員的預測意見,經過幾輪征詢,使專家小組的預測意見趨於集中,最後做出符合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結論,是一種主觀預測方法。
Ⅷ 論文採用多種方法的好處
論文採用多種方法的好處如下:
(1)鮮明的主體性,科學方法體現了科學認識主體的主動性、認識主體的創造性以及具有明顯的目的性;
(2)充分的合乎規律性,是以合乎理論規律為主體的科學知識程序化;
(3)高度的保真性,是以觀察和實驗以及他們與數學方法的有機結合對研究對象進行量的考察,保證所獲得的實驗事實的客觀性和可靠性。
首先因為研究方法會影響到研究結果。譬如說,如果你在探討台北市捷運乘客對台北市捷運效能的看法,而你所使用的是可作多項選擇的問卷而不是對個別乘客進行訪談,那麼你所得到的結果就會有所不同。讀者若知道你用什麼方法得到資料,即有助於他評估你的研究結果是否有效和可信。
第二,同一個研究問題可以有多種探究方法,你必須交代為何你決定選用某種方法來研究,而舍棄別的相關方法。
第三,讀者也想知道你得到資料的方式是否合於探究主題之常理。譬如說,如果你使用問卷調查法來探究台北市捷運乘客對於捷運效能的看法,而你的問卷中卻只提供「1.非常好2.很好3.好」等三種正向選擇的回答而完全不提供負向選擇的回答,不合於此種探究主題之常理。
Ⅸ 論文採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
1、調查法,調查法是最基本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資料收集,訪談等形式,對得到的大量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總結,歸納,從而得出一般性結論。
2、文獻研究法,根據研究目的需求,通過查閱文獻獲得資料,全面地,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發展歷史,研究進展和未來趨勢的一種方法,是快速了解進展最為有效方法,也用來指導研究選題,挖掘前沿熱點等。
3、實證研究法,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設計實驗證實確定條件因素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闡明自變數與某一因變數的本質關系。
Ⅹ 論文研究方法 寫論文可以採用哪些方法
1、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2、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3、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4、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5、實證研究法: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
6、定量分析法:通過具體的數字,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
7、定性分析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研究,這個方法需要計算的數據較少。
8、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
9、功能分析法:這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從某一功能出發研究多個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