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分析方法檢查固定資產折舊合理性

分析方法檢查固定資產折舊合理性

發布時間:2022-12-20 02:56:02

1. 審計人員運用分析性復核方法對固定資產折舊進行審查時,可以採用的方法有

BCD
選項A不屬於固定資產折舊的分析性復核方法

2. 審計中怎樣測試固定資產的折舊

從財務取得固定資產卡片
將固定資產分類,主要有房屋建築物、運輸設備,電子設備,辦公設備,其他
了解固定資產原值、殘值率、折舊年限、折舊方法
根據你掌握的資料,測試累計應計提的折舊額與賬面累計計提折舊額的差異,差異較小則不必調整,差異較大查明原因看是否調整。
測試累計應計提的折舊額=單項固定資產原值*(1-殘值率)/單項資產折舊年限*已使用年限
如果是年報審計,也可以測試當年應計提折舊與當年已提折舊的差異.

3.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審計重點是什麼

一、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審計重點有:
1.確定折舊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國家有關的財務會計制度,是否一貫遵循;
2.確定累計折舊增減變動的記錄是否完整;
3.確定折舊費用的計算、分攤是否正確、合理和一貫;
4.確定累計折舊的期末余額是否正確;
5.確定累計折舊的披露是否恰當。
二、實質程序有:
1.獲取或編制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分類匯總表,復核加計正確,並與報表數、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相符。
2.檢查被審計單位制定的折舊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確定其所採用的折舊方法能否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內合理分攤其成本,前後期是否一致。
3.分析程序
A
對折舊計提的總體合理性進行復核,方法是用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乘本期的折舊率;
B
計算本期計提折舊額占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並與上期比較,分析本期折舊計提額的合理性和准確性;
C
計算累計折舊占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評估固定資產的老化率,並估計因閑置、報廢等原因可能發生的固定資產損失。
4.審查折舊的計提和分配。
注意有關折舊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規定,通過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固定資產是否重新計算折舊費用。
5.將「累計折舊」賬戶貸方的本期計提折舊額與相應的成本費用中的折舊費用明細賬戶的借方相比較,以查明所計提折舊金額是否已全部攤入本期產品成本或費用。
6.結合固定資產審計,確定其折舊的計提是否正確無誤,並追查至固定資產登記卡。特別應注意有無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繼續超提折舊的情況和在用固定資產不提或少提折舊的情況。
7.對於因資產評估調整累計折舊的,取得有關資產評估報告,檢查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8.驗明累計折舊的披露是否恰當。

4. 關於「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小論文(1000字左右)

淺析固定資產折舊

內容提要:本文從三個方面談了固定資產折舊的問題。第一部分,簡述《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折舊的有關規定;第二部分,對現行制度中固定資產折舊用原始價值計算的弊端分析;第三部分,實際工作中固定資產折舊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固定資產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生產企業固定資產占整個企業資產總額的一半以上,而且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也較高。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是通過計提折舊的形式進行補償的,計提的折舊計入企業的成本、費用,是成本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合理、正確地進行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關繫到企業經營成果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因此,固定資產折舊問題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問題。下面通過對《企業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有關問題的學習,並結合固定資產管理的實踐工作,對固定資產折舊談點粗淺體會。

一、《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折舊問題的有關規定

固定資產折舊是對固定資產由於磨損和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一部分價值的補償。這種磨損和損耗包括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指由於物質磨損、時間侵蝕、外部事故、破壞因素等原因形成的。無形損耗指由於技術進步造成的固定資產使用效能下降,主要從經濟角度來考慮。固定資產折舊是一種費用,只是這種費用沒有在計提時發生實際的貨幣資金支出,屬非付現成本。這部分費用計提進入產品生產成本、期間費用等,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得到補償,為企業的固定資產更新,維持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做好資金積累。

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數額受以下四個方面因素的影響;1、計提折舊基數,計提折舊基數是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或帳面價值。制度規定,一般以固定資產的原價作為計提依據,但選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企業,以固定資產的帳面凈值作為計提依據;2、折舊年限,折舊年限的長短直接關繫到折舊率的高低,是影響折舊額的關鍵因素;3、折舊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折舊方法,折舊方法一經選定,不提隨意變更;4、凈殘值,是指預計固定資產清理報廢時可收回的殘值扣除清理費用後的數額。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計固定資產的凈殘值。

企業應定期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折舊方法進行復核。如果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預期數與原先的估計數有重大差異,則應相應調整折舊年限;如果固定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則應相應改變折舊方法。制度規定,企業應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選擇合理的折舊方法,按照管理權恨,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作為計提折舊的依據。同時,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送有關各方備案,同時,備置於企業所在地,以供股東等有關各方查閱。企業已經確定並對報送的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折舊方法等,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果發生上述情況需變更,仍應按有關程序,經批准後報送有關各方備案,關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應按月計提折舊,並根據用途分別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費用。實際計提時,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

除下列情形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2)按規定單獨作價作為固定資產入帳的土地。另外,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如果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按照估計價值暫估入帳,並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後,再按照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同時調整計提的折舊額。

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應按該固定資產計提減值准備以後的帳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對以前計提的折舊不作調整。如果已全額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不再計提折舊。當企業提取及轉回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時,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就需要在資產凈值的基礎上,考慮減值准備進行調整計算凈額。應視為取得新的固定資產,重新確定該固定資產的原值,重新估計尚可使用年限,確定新的折舊率和折舊額,開始新一輪的折舊計算。

二、固定資產折舊以原始價值計算的弊端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一般以原始價值作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基數,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我們關注一個企業,更多的是看它的現實價值及預期獲利能力,因此,從發展的眼光看,固定資產折舊以原始價值計算有一些弊端。

折舊是對簡單再生產資金的補償,現行制度以原始價值作為折舊計提基數,這樣,在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所計提的折舊額,只能做到帳面價值上的補償。對固定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只考慮了資產價值發生減損的情形,在固定資產重置價值升高的情況下,所計提的折舊額並不能做到實物更新上的資金補償,難以達到實物資本的保全,就不能維持實物規模上的簡單再生產。如:一台設備帳面價值原值20萬元,重置價值30萬元,以帳面原值計提折舊收回的資金為20萬元,更新設備時需30萬元,用計提的折舊資產更新設備尚有10萬元資金缺口。目前,很多企業均存在這樣的問題,由於沒有按重置成本計提折舊,使維持簡單再生產的資金被消耗到其他方面,或者變成虛假利潤而分解掉。這樣就造成,一方面更新固定資產的資金短缺,另一方面又用虛假利潤去上新項目、鋪新攤子,項目還沒上馬,就面臨資金短缺問題。設備更新和上新項目的資金都沒能落實,反而加重企業負擔,使我們看似寵大的企業日益空殼化,形成企業虛盈實虧,無法維持企業簡單再生產。

我認為,對重置價值發生變化較大的固定資產,應按重置價值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確定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數額。這樣,將會給我們的財務人員增加繁重的工作量,同時也應得到企業管理人員的重視,以及實物資產管理部門的密切配合,才能做好這項工作。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各項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檢查,按重置價值來逐項分析、計算,重新確定部分資產的折舊額。另外,改變折舊計提基數以後,對固定資產以歷史成本計價的問題也應隨之而改變,按現行成本(重置成本)計價,就要對固定資產的原價進行調整,以便與計提折舊基數一致。這樣,還可解決購買使用時間較長的固定資產其原始價值與市場價值相背離的問題,使固定資產的實物資本得以保全,達到費用與收入真正配比,在物價上漲時期,不至於發生由於計提折舊額問題而導致的虛盈實虧現象。

三、實際工作中固定資產折舊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

除以上弊端外,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固定資產折舊核算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固定資產的價值管理和實物管理相脫節,造成固定資產折舊核算不完全,或多計提折舊,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果。主要由於在實際工作中,資產的價值管理和實物管理分屬不同部門。如果對固定資產不進行及時核對,就造成該入帳資產不及時入帳,或該清理報廢資產未及時核減,造成固定資產價值不真實,從而導致折舊核算上的不真實、不準確,影響企業各項成本費用及利潤核算的真實性。

2、未按規定范籌計提折舊,任意擴大或縮小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以增加或減少折舊費用,最終達到控制、操縱利潤的目的。

3、未按規定選用折舊方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

(1)不屬於國家允許選用加速折舊方法計提折舊的企業,卻選用加速折舊方法;(2)有些企業將國家不允許採用加速折舊方法的某類固定資產選用加速折舊方法;(3)某些屬於技術進步型的企業,應採用加速折舊方法,卻選用了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顯然不符合固定資產更新的特點。

4、未按規定確定折舊年限,導致折舊額在整個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內的不合理,影響經營成果的准確性。

5、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隨意變更,卻未按規定辦理相關報批手續,變相地任意調整利潤(或虧損),造成經營決策上的失誤。

6、固定資產凈殘值預計不合理,造成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折舊核算不正確,也影響企業財務成果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以上問題的發生,有的是企業經營者的需要,為完成上級或主管部門下達的利潤指標,不按財務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會計核算,任意少提或多提固定資產折舊,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財務人員不得以而為之。如美國廢品管理公司財務舞弊案中,其舞弊手法之一就是隨意改變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蓄意少計折舊費用,截止到1996年,該公司通過這些方法,累計少計提的車輛、船隊、設備和容器器具折舊費用達5.09億美元。但多數情況是由於部分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不強,業務水平偏低,工作經驗不足所造成的計算折舊額的錯誤。因此,作為市場經濟迅猛發展時期的財務人員應以誠信為本,嚴格遵守《會計法》和會計制度的規定,抵制各種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不斷加強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另外,還要熟悉了解各類固定資產的特點,並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折舊計提基數、計提范圍,合理預計凈殘值,選擇合理的折舊方法、折舊年限,科學、合理地進行固定資產折舊核算,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准確的會計信息。

來源:中顧法律網

5. 企業如何選擇合理的折舊方法及建議

現在的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加速折舊的方法。
固定資產是企業一項很重要的資產, 其折舊作為成本會影響企業的所得稅費用,進而影響企業的收益,同時折舊作為一種非付現成本,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轉。因而,合理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我國會計制度允許使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方法中的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
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比較:
常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分為兩類:直線法和加速法。
(一)直線法
直線法是指按照使用年限或完成的工作量平均計提折舊的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扣除預計殘值,按預計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將折舊均衡分配於使用期內的各個期間。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假定固定資產的服務潛力會隨著使用程度而減退,因此,將年限平均法中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改為使用這項資產所能生產的產品或勞務數量。
不同的固定資產,其工作量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對於運輸設備來說,其工作量表現為運輸里程;對於機器設備來說,其工作量表現為機器工時。
(二)加速法
主要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
1、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率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毎年的折舊額。這個遞減分數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數字總和。
2、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和雙倍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不同對所得稅的影響分析
第一,不同的折舊方法對於固定資產價值補償和補償時間會造成早晚不同。
第二,不同折舊方法導致的年折舊額提取直接影響到企業利潤額受沖減的程度,因而造成累進稅制下納稅額的差異及比例稅制下納稅義務承擔時間的差異。企業正是利用這些差異來比較和分析,以選擇最優的折舊方法,達到最佳稅收效益。
第三,從企業稅負來看,在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的情況下,不同的折舊方法會使企業承擔的稅負輕重不同。
但在比例稅率的情況下,採用加速折舊法對企業更為有利。因為加速折舊法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限內加快補償,企業前期利潤少,納稅少;納稅較多,從而起到延期納稅的作用。
三、對企業選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合理選, 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是企業稅收籌劃的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對企業選用資產折舊方法,特提出下列建議:
第一,年限平均法的特點是每年折舊額相同,但缺點是隨著固定資產的修理費越來越多,到資產的使用後期,修理費和折舊額會大大髙於固定資產購入額,從而影響企業的所得稅額和利潤,
第二,採用加速折舊法,可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並不是指固定資產提前報廢或多提折舊。因為不論採用何種方法提折舊,從固定資產全部使用期間來看,折舊總額不變, 對企業的凈收益總額並無影響。各個具體年份來看,由於採用加速的拆法,使應計折舊額在固定資產使用前一提較多而後期攤提較少,必然使企業前期相對較少而後期較多。
第三,企業在選擇折舊方法時,考慮稅收籌劃收益如何。加速折舊方法前期折舊額大,後期折舊額小,就遞延了部分的所得稅款,相當於從國家那裡得到一筆無息貸款。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的折舊會影響到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輕重、多少直接影響到企業稅後凈利潤的形成,關繫到企業的切身利益。因此合理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能給企業帶來一筆較大的稅收收益。

6. 怎樣進行固定資產利用的合理性分析

在分析固定資產的利用現狀時,一般是將固定資產按照用途進行分類(一般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四類),並計算不同期間各類固定資產的金額變化、比重及其變化,然後進行分析。
一般來講,企業應盡量減少未使用和不需要固定資產的數量,降低其比重;而生產用固定資產和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的比例則應結合企業所處行業、企業性質和企業的現代化程度進行分析。
另外一個固定資產的分類標準是根據固定資產的貢獻能力的不同進行分類:
(1)具有增值貢獻能力的固定資產
這類固定資產未來現金流量流入的折現值大於該固定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表示的凈值。這種現象可能存在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主觀方面如由於會計人員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和減值計提判斷帶有比較多的主觀因素,使篤定資產賬面價值為0,但是對於企業來說仍有進一步利用的價值,客觀方面如由於特定的市場因素,譬如由於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使企業的房屋等固定資產增值。
(2)實際貢獻能力較低的固定資產
這類固定資產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未來現金流量流入的折現值小於該固定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表示的凈值。如由於技術進步較快,與其會計折舊計提不做的固定資產,也可能是本省價值狀況較好,但在特定企業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固定資產。新准則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逐項進行檢查,企業應在會計期末對固定資產進行該查,如果由於市價持續下跌,或技術陳舊、損壞、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應當將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做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對於擬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要確認該項固定資產能否產生獨立於其他資產的現金流入,如果可以確認,應單獨計算該項資產的減值准備;否則,應以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為單位來計算減值准備,分別計算銷售凈價與使用價值(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二者較高者確認為可收回金額。

7. 如何利用分析程序審計固定資產及其累計折舊

運用分析性程序:根據當前客觀現象形成預期(如固定資產/累計折舊變動趨勢),再結合期末未審數尋找矛盾,最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領域。常見的風險情形如下:
1、產品更新換代,舊生產線停產或閑置,但企業賬面未計提相關的資產減值損失,影響計價和分攤認定
2、責令拆除的違章建築,企業賬面也未計提相關的資產減值損失,影響計價和分攤認定
3、被審計單位折舊水平遠低於同行業,或本期更改了折舊政策使折舊水平較顯著降低,影響計價和分攤認定
4、期初在建的生產線/廠房期末已開始投入使用,但賬面對應類別的固定資產未增加,即在建工程延遲轉為固定資產,影響固定資產的完整性認定

8. 審計中怎樣測試固定資產的折舊

1、將固定資產分類,分別分為房屋建築物、運輸設備,電子設備,辦公設備,其他。

2、根據固定資產原值、殘值率、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相關知識,測試累計應計提的折舊額與賬面累計計提折舊額的差異,差異較小則不必調整,差異較大查明原因看是否調整。

公式:測試累計應計提的折舊額=單項固定資產原值*(1-殘值率)/單項資產折舊年限*已使用年限

閱讀全文

與分析方法檢查固定資產折舊合理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識字方法 瀏覽:184
華為大疆手機雲台使用方法 瀏覽:499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之探析 瀏覽:559
和田玉白玉項鏈的鑒別方法 瀏覽:679
露娜潔面儀mini2使用方法 瀏覽:916
閹雞快速止血的方法 瀏覽:878
蘋果微信清理緩存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48
金鋼窗安裝方法 瀏覽:124
測排卵什麼方法最准確 瀏覽:850
抒情方法有哪些 瀏覽:432
青島梅毒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998
臉上汗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60
好的教育方法的視頻 瀏覽:58
快速上枕頭荷葉邊方法 瀏覽:736
手機拍照的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4
什麼方法治口臭 瀏覽:173
幼兒美術活動教學方法 瀏覽:126
瑞典輕症治療方法 瀏覽:616
原始股退出計算方法 瀏覽:410
水泵間隙的測量方法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