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st教學分析圖的描繪方法

st教學分析圖的描繪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19 20:41:19

A. 物理的st圖咋畫

必須有函數 s=f(t) -->建立tos直角坐標系-->計算並畫出若干點(t,s)-->連線。

B. 跪求!! 高中物理的 st圖和vt圖有何差別 求高手詳解。 謝謝! 有圖像分析更好!

說明:下面的回答中「x-t圖像」為「S-t圖像」。

(1)速度圖像既可以用S—t圖像表示,也可以用v—t圖像表示。圖1和圖2是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圖3和圖4是初速度不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變速運動的一種)的圖像;

(2)從圖像1中可以看出: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為正比例函數的圖像的一部分,其函數關系式為:S=vt,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v(直線的斜率)是個恆量與路程S和時間t沒關系。在速度一定的條件下,路程S和時間t成正比;

(3)從圖像2中可以看出:勻速直線運動的S—v圖像為常數函數的圖像的一部分,其函數關系式為:v=v,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v是個恆量與路程S和時間t沒關系。一段時間(t)內,走過的路程(S),滿足關系式:S=vt,在圖像中為一矩形包圍的面積;

(4)從圖像3中可以看出:初速度不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為二次函數的圖像的一部分,其函數關系式為:S=v0t+at²/2,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和初速度v0都是恆量,與路程S和時間t沒關系;

(5)從圖像4中可以看出:初速度不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S—v圖像為一次函數圖像的一部分,其函數關系式為:v=v0+at,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直線的斜率)是個恆量,初速度v0也是恆量,與路程S和時間t沒關系。一段時間(t1)內,走過的路程(S),滿足關系式:S=v0t1+at²/2,在圖像中為「矩形+三角形」所包圍的面積。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附圖如下:

C. 麻煩告訴下物理中的ST圖怎麼看,請舉例說明

先要稿清楚圖中各個量的物理意義,st圖像中縱坐標表示位移,橫坐標表示時間。圖像的切線表示該點的速度。vt圖中,縱坐標表示速度,橫坐標表示時間,圖像的切線表示該點的加速度,圖像和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vt圖像中若橫軸下的面積大於橫軸上的,則位移為負。反之則為正。圖像在橫軸上面則向正方向運動,反之向負方向運動。st中,若圖像的切線是正則向正方向運動,若為負則是向負方向運動。圖像在橫軸上,則位移為正,反之為負。

D.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哪些

教學方法有:以語言傳遞為主、以直觀感知為主、以實際訓練為主。教學手段有:情景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

一、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定義: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包括以下四種方式:

講述:教師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對教學內容做系統敘述和形象描繪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學科教學中運用得比較多。又分為科學性講述和藝術性講述。

講解:教師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教材內容進行解釋、說明、論證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學科教學中運用較多。

講讀:教師把講述、講解同閱讀教材有機結合,講、讀、練、思相結合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用於語文、外語教學中,也可用於數理化學科教學。

講演:以教師的學說或報告的形式在較長的時間里系統地講授教材內容,條分縷析,廣征博引,科學論證,從而得出科學結論的一種講授方式。因為講演時間長、知識面涉及廣、難度大,主要運用於大學教學中,中小學中較少運用。

優缺點:能在短時間系統傳授知識,但不利於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2)、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運用談話法,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這是談話法的前提。

優點:能照顧每個學生的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談話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及時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

缺點: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能廣泛使用。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

優缺點:有利於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加深理解,但是運用討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級運用較多。

(4)、讀書指導法

定義: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教師通過讀書指導法,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組織學生交流心得,讓他們學會自己按照方法來讀懂課文,感受語言。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

定義: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的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運用演示法時要注意幾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運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時間,難度不宜太大;演示內容要貼近生活。

(2)、參觀法

參觀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組織學生對實際實物進行實地觀察、研究,從而在實際中獲得新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它可以分為三類:准備性參觀、並行參觀、總結性參觀。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進行實際操作,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方法。練習的種類很多。按培養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按學生掌握技能、技巧的進程分為: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

(2)、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進行觀察和分析,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運用得較多。實驗法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的、嚴謹的學習態度。

(3)、實習作業法

實習作業法,又稱實習法,是指根據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校內外一定場所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和其他活動,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這種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數學課的測量練習、生物課的植物栽培等。

(4)、實踐活動法

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是中心,教師是學生的參謀或顧問,教師必須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

二、教學手段

1、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PPT圖畫片,再加上生動的文學語言,並運用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情景現場,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事內如臨其境。

2、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互動性的教學方法,通過互動過程讓學生學習記憶,例如上化學課老師找同學一起做實驗就是一種參與式教學方式。

3、案列教學法,案例學習就是通過具體案例去理解相關知識,這一點經常運用在法律條文的學習中。研討式教學法,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學習,類似於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在參與中積極思考和理解問題。

4、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經常運用在大學教學中,老師只勾勒出大致輪廓,而具體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學填充。

5、項目驅動教學法,項目驅動常用於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中,通過給定一定論題,學生下來自行論證,這種方法適用於成人。

閱讀全文

與st教學分析圖的描繪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泳檢測的方法 瀏覽:786
工業cod檢測方法 瀏覽:295
星辰變的種植方法 瀏覽:602
商品組合需求預測有哪些方法 瀏覽:962
卷發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573
快速識字方法 瀏覽:185
華為大疆手機雲台使用方法 瀏覽:499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之探析 瀏覽:559
和田玉白玉項鏈的鑒別方法 瀏覽:679
露娜潔面儀mini2使用方法 瀏覽:916
閹雞快速止血的方法 瀏覽:878
蘋果微信清理緩存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48
金鋼窗安裝方法 瀏覽:125
測排卵什麼方法最准確 瀏覽:851
抒情方法有哪些 瀏覽:433
青島梅毒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1000
臉上汗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62
好的教育方法的視頻 瀏覽:60
快速上枕頭荷葉邊方法 瀏覽:738
手機拍照的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6